第109章 德華大學

在青島最爲知名的學校,就是地處火車站西南威廉皇帝岸的青島特別高等專門學堂,儘管英美教會很早就在中國建立大學,但是這些學校卻一直未得到清政府的承認,只有這所青島特別高等專門學堂,對是中國第一所中外合辦的高等學堂。

高等學堂的校園一直延展至海邊。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在這裡上學是幸福的。它面朝大海,風景優美。推開一扇窗,就是一幅畫,而最能讓讓學生感到幸福的,恐怕就是是他們享受着高人一等的特殊待遇。

在青島,這片德國人的租借地上,德華分治,德國人對一般中國人有着很多的限制,但對這所學校裡的學生則另眼相待。每個學生持有膠澳總督發放的特殊護照。拿着這張護照,一些列爲中國人不得進入的“禁區”,他們也可以隨便進入。

德國提督樓附近的公園,是提督夫婦散步的地區,嚴禁閒人進入,否則即予拘捕處罰。但該學堂的學生可以自由進入,匯泉林場,嚴禁當地居民進入,如誤入林場被林警發現,即被毆打,但是高等學堂的學生卻可以在林場內隨意遊玩。

儘管這是清政府和德國人合辦的大學,雖說這裡的課程採用的是“科學+孔子”的教學模式,但是這間大學的創辦者以他們素來聞名的嚴謹態度,將德國學術的研究方式與現代學科的分類體系引入到這所學校,這裡傳襲感染了傳統德國大學對知識的神聖崇敬,瀰漫着超功利、超宗教的純學術氛圍。

充分的學術自由、第一流的德國本土學者教授,德語教學、德國慕尼黑皇家拜仁高等技術學校的原版教材,尤其是一些享有聲譽的科學家的加入,使得高等學堂在自然科學、人文科學與社會科學方面,都可以與當時德國本土的研究水平相提並論。最終鑄就了這所亞洲第一流的高等工科學校。

手持着德國膠澳總督府開具的特別護照,步入德華大學的校園時,李子誠忍不住打量起這所學校,這所學校規模並不大,甚至還不如一所中學,如果拿後世的標準來看,甚至還不如一所小學,至少在學校的建築規模上。

“董事長,那棟樓就是德華大學的教學樓”

葉英明手指着校園南部的一棟二層高的樓房說道,董事長會親自來青島,着實出乎他的意料,而這次他還是專程來德華大學,爲此,他甚至特意向總督府申請了不受限制的特別護照,而總督府的辦事人員一聽名字,立即開具了特別護照。

“盛名之下啊”

想着辦理護照時,那位總督府的亨爾斯秘書臉上流露出的神采,葉英明不禁又看一眼身旁的董事長,誰能相信董事長會這麼年青。

朝着那樓頂爲四坡斜頂的樓房看去,李子誠只是點一下頭。這次來青島目的就是爲了和德華大學談在連雲港合辦一所分校的事宜,之所以自己親自來青島,就是怕別人把這次事辦出差池來,現在自己可是一天都不願意等,最好,能今天就敲定協議,明後天就把學校辦起來,不過,這也只是想想而已,畢竟連雲港那邊不過纔開始着手在公司用地之外購買學校用地。

就在這時,遠處的操場上卻傳來一陣口令聲,隔着樹叢看去,只看到20名中國學生正在德國軍官的口令指揮下,肩肛步槍踏着德式正步。

“這是……”

眼前的這一幕,只讓李子誠一驚,這是在幹什麼?這是不是高等工科學校嘛。

覺察到董事長面上流露出的詫色,作爲一個“青島通”的葉英明連忙解釋道。

“董事長,這是學生們在上體育課,該校課程大都仿效德國,所以在體育課中有軍操訓練,現在咱們國內的大學、中學也是如此,只不過這裡的槍、彈都是由學生自行保管”

葉英明的解釋只讓李子誠一愣,會有這樣的學校,對於此時教育處於茫然無知狀的李子誠只是點下頭,管他們怎麼教,自己需要的只是一所真正的理工大學

“咱們直接去拜訪凱貝爾校長吧”

作爲學校的監督,格奧爾格?凱貝爾每每坐在自己的辦公室中,打量着這所規模並不算大的學校時,都帶着一種濃濃的自豪感,正是在他的努力下,這所大學纔會成爲全亞洲第一流的,絲毫不遜於德國本土大學的高等工科學校。

“可惜,海軍部無意擴建這所學校”

想到海軍部多次回絕自己要求擴大學校建議,格奧爾格?凱貝爾便總會生出一些無奈,因高等科則全部由德國教授用德語授課,恰與山東基督教大學形成鮮明對比。以至許多中國青年把到該校學習視同留學德國,爭相報名,結果求學者年年激增,以至於苦於接收。

面對這種情況,作爲監督的格奧爾格?凱貝爾自然倍受鼓舞,創辦這所學校的目的,就是德國希望在中國找到一種文化擴張的穩定和秩序化的方式,把其建設成從各方面對中國人進行“德國化”教育的基地,利用青島沒有英美勢力的競爭,以“現代教育的最好大師”身份展現在中國人面前,最終培養中國精英的親德意識。

原本面對這種中國學生爭相報名的時候,學校就應該抓住機會進行擴建,同時擴大招生,但是自己的提議卻被海軍部否決了,儘管這是一所由德國和中國人創辦的學校,但是德國卻是經費的主要提供方,每年常辦經費13萬馬克,而中國人只負責的4萬馬克。

“在現階段,在海軍同英國進行軍備競賽期間,擴辦高等專門學堂無疑是不智的行爲……”

最終來自本土的由赫赫有名的“大海軍主義”倡導者、主管膠澳租借地事務的帝國海軍署國務秘書梯爾匹茨的親筆信,徹底的打消了凱貝爾想要辦一所真正的“德華大學”的念頭,辦一所大學,需要大量的資金作爲支持,沒有錢,自然也就不可能建成他心目中的大學的。

可是作爲一名地質學家及海軍部官員的凱貝爾,卻一直無法放下“德華大學”的野心,甚至於,在這所學校內,之所以要求學生們稱學校爲“德華大學”也正是因爲這個“大學締造者”的名銜在誘惑着他。

“一百年後,所有人都會忘記格奧爾格?凱貝爾,可只在德華大學存在,世人就會記住格奧爾格?凱貝爾”

當心底的這個聲音再次響起時,凱貝爾卻又無奈的嘆口氣,也許,再過幾年,自己的夢想就可以實現了。

“凱貝爾先生,六合公司的李子誠先生來了”

“哦,快請他進來,不,我親自去迎接他”

作爲一名地質學家,在某種程度上凱貝爾非常佩服這位“發明家”,所以纔會在聽到李子誠拜訪時會顯得有些激動,原本在得知李子誠來到青島的消息後,自己還曾想邀請他來德華,可沒想到,現在他竟然主動上門了。

剛一走出辦公室,凱貝爾便看到站在辦公室外的一前一後的兩個中國人,望着站在前方的那個穿着黑色呢絨大衣的年青人,凱貝爾的臉上擠出了笑容。

“李先生,歡迎您來到德華”

凱貝爾說的是中文。

“你好,凱貝爾先生”

李子誠說的卻是德語,雖然德語並不算流利,但還是讓凱貝爾一喜,連忙改用德語說道。

“我一直想邀請您在合適的時候訪問德華,可是……不過,我想,我們之間,已經打過一次交道了”

凱貝爾意有所指的說道,前些天,那些洋行的經理們可是沒少抱怨,六合公司挖走了一大批德華的畢業生。

“凱貝爾先生,此次來德華,正是想表示我的感謝,感謝凱貝爾和德華培養出了一批優秀的工科人才,現在,他們的所學將在六合公司得到更充分的發展,我想這應該遠比在洋行出任翻譯,更適合他們的發展”

“當然,”

凱貝爾肯定的點下頭,同時請李子誠進入自己的辦公室。

“不過,李先生,這次您似乎來早了點,這一屆學生畢業要到明年四月份,嗯,您早來了五個半月”

尚不清楚李子誠來意的凱貝爾試探着說道,在他看來李子誠之所以主動來德華,恐怕還是爲了這一屆的一百名畢業生,在凱貝爾看來,眼前的李子誠不僅僅是一名發明家,同樣他的眼光看的非常深遠,單就從他不惜高薪挖走德華大學的畢業生這一點,就能看出他遠比大多數中國企業家更有眼光。

“凱貝爾先生,我來這裡,並不僅僅只是爲了那些學生,更是爲了德華”

李子誠開門見山的道出了自己的來意。

“哦”

“我想請問凱貝爾先生,是否有意,在連雲港設立一所德華大學的分校”

凱貝爾的雙目一睜,看着李子誠,半晌纔回過神來。

“德華大學?分校?”

(說實話,無語真的沒想到,歷史還有一所一建校即爲“亞洲第一理工學校”的德華大學,哎可惜了)。.。

第286章 中國的土匪第5章 貸款第31章 條件第140章 哈特菲爾德演武 武官睹新欲擁新第341章 長寶第203章 大總統的憂民之心第43章 肉票的假期第135章 琪玉心煩惱亦憂 府內舞會迎致遠第95章 袁氏一字決第159章 商校軍官不受迎第300章 人心第17章 鷹遊門內議新廠 新廠要爲新隴海第211章 中南海第19章 新的設想第235章 說服第30章 南苑校場練兵忙 瘋子淬練軍人魂第16章 華盛頓公使憂 唐寧街抉擇斷第61章 美人如玉劍如虹第156章 根基第68章 尊嚴是靠打出來的第162章 戰俘營內求以死 軍官生而爲公平第193章 我要的是……第329章 取捨第192章 閥思第4章 忽悠第134章 爲什麼選我第336章 國家和社會第53章 勢不及人更!第47章 他們敢第285章 嘆第68章 哥倆第46章 建議第66章 開創第125章 怪叔叔第218章 西山臥佛寺第42章 偵察部隊第77章 服務第190章 楊度的建議第183章 帽子第242章 首釁不由我發第276章 改變第17章 願意來中國嗎?第104章 列車浮想第344章 大總統的決斷第359章 我不能……第167章 徐州夜第237章 應對第97章 出自於私 謀之以國第266章 鐵騎山下第266章 鐵騎山下第248章 新式武器第50章 實習生第55章 公而無畏第266章 鐵騎山下第258章 海軍的憂慮第221章 印象第187章 揚州夜第70章 法金漢的選擇第148章 連鎖反應第64章 東洋之變變於後第343章 普及第340章 走向海洋第115章 成功的機會第84章 “內憂外慮”第245章 好好幹第255章 野望第85章 槍第181章 南京第81章 盛老四第167章 狂熱第3章 囑咐第206章 綠色革命第143章 大戰將起時 炮灰自參戰第125章 怪叔叔第174章 根本第326章 學會敬畏第177章 青年之歌第133章 雲與肉第263章 一個民族的覺醒第55章 港口第146章 大風起兮血飛揚第375章 國家、國民都盼望着你第201章 人蔘鐵第287章 公而無私第148章 連鎖反應第101章 結果不重要第239章 絕不妥協第64章 東洋之變變於後第249章 航母第13章 連雲謀定最底線第61章 長記性第340章 走向海洋第140章 首戰第315章 戰地歌聲第18章 另一個選擇更!第325章 俘虜第269章 拼死而爲第231章 用場第213章 新模式第375章 國家、國民都盼望着你
第286章 中國的土匪第5章 貸款第31章 條件第140章 哈特菲爾德演武 武官睹新欲擁新第341章 長寶第203章 大總統的憂民之心第43章 肉票的假期第135章 琪玉心煩惱亦憂 府內舞會迎致遠第95章 袁氏一字決第159章 商校軍官不受迎第300章 人心第17章 鷹遊門內議新廠 新廠要爲新隴海第211章 中南海第19章 新的設想第235章 說服第30章 南苑校場練兵忙 瘋子淬練軍人魂第16章 華盛頓公使憂 唐寧街抉擇斷第61章 美人如玉劍如虹第156章 根基第68章 尊嚴是靠打出來的第162章 戰俘營內求以死 軍官生而爲公平第193章 我要的是……第329章 取捨第192章 閥思第4章 忽悠第134章 爲什麼選我第336章 國家和社會第53章 勢不及人更!第47章 他們敢第285章 嘆第68章 哥倆第46章 建議第66章 開創第125章 怪叔叔第218章 西山臥佛寺第42章 偵察部隊第77章 服務第190章 楊度的建議第183章 帽子第242章 首釁不由我發第276章 改變第17章 願意來中國嗎?第104章 列車浮想第344章 大總統的決斷第359章 我不能……第167章 徐州夜第237章 應對第97章 出自於私 謀之以國第266章 鐵騎山下第266章 鐵騎山下第248章 新式武器第50章 實習生第55章 公而無畏第266章 鐵騎山下第258章 海軍的憂慮第221章 印象第187章 揚州夜第70章 法金漢的選擇第148章 連鎖反應第64章 東洋之變變於後第343章 普及第340章 走向海洋第115章 成功的機會第84章 “內憂外慮”第245章 好好幹第255章 野望第85章 槍第181章 南京第81章 盛老四第167章 狂熱第3章 囑咐第206章 綠色革命第143章 大戰將起時 炮灰自參戰第125章 怪叔叔第174章 根本第326章 學會敬畏第177章 青年之歌第133章 雲與肉第263章 一個民族的覺醒第55章 港口第146章 大風起兮血飛揚第375章 國家、國民都盼望着你第201章 人蔘鐵第287章 公而無私第148章 連鎖反應第101章 結果不重要第239章 絕不妥協第64章 東洋之變變於後第249章 航母第13章 連雲謀定最底線第61章 長記性第340章 走向海洋第140章 首戰第315章 戰地歌聲第18章 另一個選擇更!第325章 俘虜第269章 拼死而爲第231章 用場第213章 新模式第375章 國家、國民都盼望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