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中南海

中南海的瀛臺。

暮春的夕陽,還在西山之腰,這裡已經是一片燈火通明;昔日冷清的大廳,陡然擺設了盛宴的桌椅:燈紅酒綠,菜香撲鼻。那些邀來作陪的大員,魚貫而人,笑語歡聲,嘹庭繞院:副總統黎元洪——這位很少在京城露面的人物,今日同樣也春風滿面,握着內閣代總理孫寶椅的手,彷彿有說不完的軍國大事;政治會議議長李經羲跟約法會議議長孫毓筠寒暄兩句之後,便默默地坐到一個角落裡去了。

李經羲坐下之後發現楊度坐在一旁獨自沉默,便走過去和他聊天:最忙碌不定的,是總統府秘書長樑士詒。顯然,他以主持人的身份在應酬八方。夜幕剛剛降臨的時候,大總統袁世凱陪着一位比他略見蒼老的人走進來。所有在場的人一齊起立歡迎。此人便是袁世凱擬任命國務卿的徐世昌。

徐世昌,剛到花甲之年業經明顯老態了,那並不高大的身軀有點駝背,鬢角也見銀絲,雙眸有點內陷;脣邊那抹短鬚卻修飾得齊齊整整。他並沒有因爲‘民國了‘感到失落,他步履輕盈,滿面帶笑,頻頻向人們抱拳致意,問或寒暄幾句。自然,那些目光環繞着他轉動。

“大家入座吧,入座!”

樑士詒大聲叫着。

在中間一個長條型餐桌上,袁世凱人了主座,徐世昌坐進賓席,大家依次坐定,盛宴方纔開始。

待衆人落座後,袁世凱舉起杯來,對着大家笑說道。

“各位,各位今天我們相聚,爲我們的老相國徐卜五閣下洗塵。卜五不辭辛苦,從東海之濱的青島來到京城與大家聚會敘舊.我們應爲之舉杯”

大家起立,共同舉杯,齊聲問候道。

“老相國好”

徐世昌是做過前清內閣協理大臣的,故稱他爲相國。他和袁世凱已有30多年的交情。

辛亥革命之後,隨着大清王朝的覆滅,這位皇帝的內閣協理大臣便隱居青島,抱定了不作民國的官,不剪辮子,不受民國的勳的“三不”主義。民國二年12月,北京舉行德宗帝后崇陵奉安大典。徐世昌也匆匆忙來到北京,參加了沒有“國”的“國喪”。

於是便有人問他。

“老相國,你的老朋友當選爲正式大總統了,在就職那一天還授你勳一位呢。這是民國最高榮譽呀你是爲受勳位而來的吧?”

而徐世昌淡淡笑着,搖搖頭。

“我是有三不主義的,此行是來參加先帝移靈典禮,也許便道看看老朋友,向他表示祝賀。”

那一次,徐世昌卻連老朋友也沒看便走了。

而在數月前,當選大總統後,袁總統便想改國務院爲設國務卿了,於是又想起這位老朋友,便派他的學生王揖唐去青島勸駕,纔有此次瀛臺盛宴。

酒過幾巡了,袁世凱端起酒杯,離開座位,來到徐世昌面前,呼着只有當年他們文社朋友才呼的徐的雅號說。

“菊人兄,讓我們再度攜起手來,奮鬥在一條繩上如何?”

徐世昌端起杯,還是淡淡笑着。

“菊人老矣,有負衆望。”

“老當益壯國家、黎民都盼望你。”

“盼我?”

徐世昌搖搖頭。

“我玉樓金闕慵歸去,且插梅花醉洛陽。罷哩,罷哩。這些年,一切都習慣了,詩萬首,酒千觴,幾曾着眼看侯王?諸位,喝酒,喝酒”

在一旁沉默多時的楊度,心裡猛然動了一下。

“啊?這個發了黴的老相國真的要學那朱希真一心愛山好水去了嗎?果然如此,到也是一個聰明之舉。”

在今日的宴會上,楊度是比較消沉的,他下定決心,像當年徐庶進曹營一樣,一言不發。有化麼好說的呢?

民國了,楊度認爲一切都不維新的維新了,他心向了袁項城,傾其全力,要實現一片新天地。他無意與袁平分秋色,他只決心做一個輔佐袁的好“內助”,做一名有作有爲,又不顯山不露水的“宰相”。一直以來,他在中南海也沒以宰相自居。不想,袁世凱當了正式大總統之後,宰相這一缺並沒有青睞他,而是三邀四請要託付給大清王朝的內閣協理大臣。

面對這種局面,楊度也心灰意冷了。若非十分不得己,他真不來參加這樣的宴會。他本來想,這次宴會的結果是:袁世凱在大庭廣衆之下拖也把徐世昌拖出來,按也得按到“國務卿”的位子上;而徐世昌,一定是半推半就,造成一種無可變更的事實。

現在,袁世凱是初衷不改,懇請再三,那個徐卜五,卻真的不願出山。尤其在他明明白白地朗誦出朱敦儒的《鷓鴣天西都行》之後。他心上的一塊沉沉石頭總算落了地。朱敦儒,字希真,南宋紹興進士,爲秘書省正字,擢兵部郎中,遷兩浙東西路提點刑獄。靖康之難,他離開官場,過起遁世隱居的生活,再不出仕。徐世昌借他的詞句,顯繫有效法之意。楊度終於端起杯,來到徐世昌面前,恭恭敬敬地敬了他一杯。

和楊度同病同態的,是政治會議議長李經羲。這個曾經領銜奏請朝廷立憲和召開國會的原雲貴總督,此番出任政治會議議長便打定主意奪“相”位。李經羲的政治會議確實爲袁總統的立法立下了汗馬功勞。就在他翹首以待相位時,他也發現了袁世凱青睞的不是他,而是徐世昌

在楊度敬完酒之外,李經羲滿面笑容走向徐世昌,至少現在可以斷定一點,徐樹昌沒有“出相”的心,既然這樣,可不能表現的太過小家子氣。

就在這時陸軍次長徐樹錚卻急步地過來了,他喊了一聲。

“大總統!”。

然後便行了一個軍禮,自從“陸海軍大元帥統率辦事處”成立後,實降爲大元帥辦事處下一“辦事員”的陸軍總長段祺瑞便不再理事,則由徐樹錚代行陸軍總長之職,一時間,各省督軍、各師虎,只知陸軍部有徐樹錚,電報、信件也全給徐樹錚,甚至連忙大總統也被他丟到了一邊去了。

而今天徐樹錚之所以選擇在這個時候突然來到贏臺,只是因爲一個小時前收到的一份電報,從江蘇來的電報,在收到電報之後,他猶豫了一會,在差人給段祺瑞送去的同時,又親自給大總統送了過來。他知道這位大總統對他不滿意,所以不能讓他挑個“貽誤軍機”的事由。

“哦,是又錚啊!有什麼事嗎?”

一見來人,袁世凱便不冷不熱的說了一句,事實上對於徐樹錚,他一直都沒什麼好感,尤其是徐樹錚還有着“合肥魂”之稱,可以說……

“大總統,江蘇陸軍參謀部總長韓,先前來電!”

話時徐樹錚雙手一奉,將江蘇陸軍參謀部的電報遞給袁世凱,徐樹錚本就不擅長交際,說起話來,同樣也是不冷不熱。

看着這一幕,楊度等人不禁搖搖頭,當真是物以類聚,段芝泉是這種性子,他合肥魂也是這種性子。

“江蘇陸軍……”

聽着這四個字,袁世凱的眉頭便是一皺,去年二次革命誰是最大的贏家?表面上是他袁世凱,畢竟藉機趕走革命黨,迫使其流亡海外,而事實上,在江蘇的地界上,最大的贏家是他李致遠。

江蘇都督程德全,不理軍政,江蘇軍政皆出自江蘇陸軍參謀部,而任命韓武爲參謀總長,目的在於分列江蘇陸軍,挑其內鬨,可誰曾想,另外兩個師,早都被他李致遠給“收買”了,去年8月前,李致遠不過就是一商人,頂多扛着頂淮海經略使的帽子,而現在,他卻是扛着淮海經略使的帽子,袖裡握着江蘇陸軍的裡子。

這李致遠,又想出什麼故事?

心下思索着,袁世凱的眉頭一皺,接過那電報,同時心下暗生警惕之心,打從去年弄明白李致遠掌握江蘇陸軍之後,他便在心裡尋思着自己和他打交道的歷往來,不合計不當緊,一合計他自己都被嚇一跳。

和他李致遠交手,他袁世凱根本就沒佔過任何便宜,即便是使絆子、下套子,最後還是讓他李致遠佔盡了便宜,和李致遠打交道還是得謹慎一些,否則一不小心,給他下的套子,沒準就會變成自己的套子,就像現在。

看着電報上的內容,袁世凱倒是一愣,這電報洋洋灑灑多達千字之多。

“大總統鈞鑒:

蒙古與中國腹地脣齒相依,千百年來蒙古實爲中國之地。三年前武昌首義,諸省紛然獨立,中原鼎沸,騷動四方,蒙古僻在邊陲,蒙人上屋乘時獨立,行以分裂國家之實,現在共和已立,五族一家,南北無爭,中央有主,從前各省獨立均已取消,蒙同系中華民族,自宜一體出力,維持民國,與時推移,蒙古喇嘛、王公無迴歸之心,然蒙古之地,爲中國之要,……”

蒙古?

袁世凱的眉頭一皺,這李致遠又想打什麼算盤,他這算盤打的夠遠的啊!從江蘇打到蒙古去了!

“江蘇雖居南省,然爲中國之兵,練兵年餘,當爲國解憂,即請政府飭令,以江蘇陸軍一師爲先頭,直搗庫倫,以紓邊患……”

江蘇陸軍出兵蒙古,這小子……他想幹什麼?

第156章 根基第284章 澧水號子第288章 疑惑第283章 猙獰第9章 名啊!利啊!第121章 袁世凱的心思第274章 匪與兵第279章 電子戰第330章 敲打第61章 長記性第220章 造船廠第2章 第四帝國的迷團第260章 喚醒民衆第49章 遊說湯氏第42章 偵察部隊第161章 索姆河絞肉 軍官初被俘第160章 陳其美的解決之道第196章 烈山第180章 第一師第209章 技術決定未來第134章 不得已間二人擇第106章 投機第112章 投資商第90章 利益至上第133章 雲與肉第119章 開拓者第131章 青年睹車力明日 今時睹鯊念將來第278章 像訓練時一樣第5章 繞不開的人第114章 啓航第52章 父與子第72章 我能第132章 連島爲屏塞爲防 禁區鯊居擇他地第45章 銀行團第182章 傷員第380章 盧溝橋第351章 廣州第282章 讓他們嚐嚐第325章 俘虜第53章 試探第81章 他們可以嗎?第355章 準備好了嗎?第5章 貸款第25章 送上門來第260章 喚醒民衆第9章 名啊!利啊!第67章 天堂在那第66章 開創第163章 戰地醫院平靜且尊嚴第184章 巴黎之夜第299章 期望第8章 車廂內的討論第90章 致友軍於何境?第21章 可行性第107章 匯豐帝國第31章 南苑校場買人心 繁普大談金融亂第154章 燒雞與榮譽第37章 心狠手辣第123章 言法第117章 電第60章 挖牆腳第194章 揚州第302章 煉獄第339章 陸軍海戰隊第177章 青年之歌第313章 作畫第1章 時代的開局第160章 陳其美的解決之道第141章 隴海造揚世界名 華陰試驗新兵器第154章 落迫公子第73章 理想與夢想第113章 擔擋第191章 京與津第187章 英雄末路第25章 送上門來第344章 大總統的決斷第188章 報復第103章 金融之劫第85章 大戰前夜第287章 公而無私第83章 送上門來的……第250章 航母第17章 以資獎勵第136章 他來得了嗎?第245章 好好幹第28章 袁世凱之愁第74章 馮如第102章 利字當頭第219章 響亮第362章 變局第55章 公而無畏第291章 淬鍊靈魂第262章 覺悟第40章 籌劃(下)第174章 驅虎吞狼第129章 買一送一第327章 諸人心境第103章 金融之劫第11章 是忠?是奸?(上)第69章 消失
第156章 根基第284章 澧水號子第288章 疑惑第283章 猙獰第9章 名啊!利啊!第121章 袁世凱的心思第274章 匪與兵第279章 電子戰第330章 敲打第61章 長記性第220章 造船廠第2章 第四帝國的迷團第260章 喚醒民衆第49章 遊說湯氏第42章 偵察部隊第161章 索姆河絞肉 軍官初被俘第160章 陳其美的解決之道第196章 烈山第180章 第一師第209章 技術決定未來第134章 不得已間二人擇第106章 投機第112章 投資商第90章 利益至上第133章 雲與肉第119章 開拓者第131章 青年睹車力明日 今時睹鯊念將來第278章 像訓練時一樣第5章 繞不開的人第114章 啓航第52章 父與子第72章 我能第132章 連島爲屏塞爲防 禁區鯊居擇他地第45章 銀行團第182章 傷員第380章 盧溝橋第351章 廣州第282章 讓他們嚐嚐第325章 俘虜第53章 試探第81章 他們可以嗎?第355章 準備好了嗎?第5章 貸款第25章 送上門來第260章 喚醒民衆第9章 名啊!利啊!第67章 天堂在那第66章 開創第163章 戰地醫院平靜且尊嚴第184章 巴黎之夜第299章 期望第8章 車廂內的討論第90章 致友軍於何境?第21章 可行性第107章 匯豐帝國第31章 南苑校場買人心 繁普大談金融亂第154章 燒雞與榮譽第37章 心狠手辣第123章 言法第117章 電第60章 挖牆腳第194章 揚州第302章 煉獄第339章 陸軍海戰隊第177章 青年之歌第313章 作畫第1章 時代的開局第160章 陳其美的解決之道第141章 隴海造揚世界名 華陰試驗新兵器第154章 落迫公子第73章 理想與夢想第113章 擔擋第191章 京與津第187章 英雄末路第25章 送上門來第344章 大總統的決斷第188章 報復第103章 金融之劫第85章 大戰前夜第287章 公而無私第83章 送上門來的……第250章 航母第17章 以資獎勵第136章 他來得了嗎?第245章 好好幹第28章 袁世凱之愁第74章 馮如第102章 利字當頭第219章 響亮第362章 變局第55章 公而無畏第291章 淬鍊靈魂第262章 覺悟第40章 籌劃(下)第174章 驅虎吞狼第129章 買一送一第327章 諸人心境第103章 金融之劫第11章 是忠?是奸?(上)第69章 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