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要塞

迪特里希山東麓的半坡上的膠澳總督府,或許是因爲接收青島接收的太過倉促,以至於在青島城內和整個膠澳依然使用的德國殖民命名。

膠澳總督府儘管還是那棟敦實的德式建築,不過卻已經掛牌爲“膠澳防衛司令部”,這裡是整個膠澳防禦的心臟,在總督府附近,可以看到數十處沙袋工事,工事上架着機槍,頭戴鋼盔的士兵警惕的看着周圍,在通往司令部的道路上,除去沙袋更有鐵絲柵欄。

在中午時分,江蘇陸軍第三師的軍官們已在司令部聚齊了,其中身軀高大、人卻顯得有些瘦削是第七步兵團團長王玉琳,他是滿清派出留學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第三期步科學員,臉上不時掛着笑容的第八步兵團團長張學齡,第九步兵團團長李雲龍以及師騎兵營楊壽柱,還有那個臉上從來都看不到任何情緒變化的單啓鵬,無一例外的,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都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

而此時,他們卻將在青島和曾經的同學、老師血戰,而相比於他們的凝重,那些畢業自隴海武警警官學校的副團長、參謀軍官們,面上卻盡是躍躍欲試的模樣,他們年青而富有活力,甚至於相比於他們的長官們,他們更渴望着戰爭。

“長官到!”

門外衛兵的口令傳來,韓武便出現在在門口,軍官們皮靴睥睨馬刺齊聲一響,衝着門邊的行了立正禮。

進入會議室後,表情肅穆的韓武先看一眼站在會議室內的諸人,伸手從副官手中接過一份電報。

“淮海經略使長官公署電!”

再一次響起馬刺聲。

“江蘇陸軍第三師諸君:保衛膠澳,我等雖持首釁不由我開之原則,然若日人悍然進攻,保衛膠澳,戰鬥至最後一人!”

命令的下達後,所有人都未覺意外,這兩天廣播中總是不斷播放經略使的演講,可以說長官的演講已經再清楚不誤的傳達了一個信號,即戰死,亦不妥協。

“諸位,現在已過日人最後通牒之時限,根據業已掌握情報,日本艦隊將於明日上午抵達青島,日本陸軍部隊亦上船啓程,大戰一觸即發!”

在師參謀長蕭瀟傳達了情報之後,韓武便請大家發動意見。

“現在不是爭論的時候,現在我們只有一個需要討論的問題,第一,守住膠澳,第二,守住膠澳、第三,還是守住膠澳!”

韓武一言爲會議定下了基調。

“長官,我認爲,必須立即通令各部,執行嚴格軍事紀律,前方擅自撤退者,後方官兵未接司令部撤退指示者,後方部隊可立即執行戰場紀律!”

韓武看一眼王玉琳,未作一絲猶豫。

“會後傳達命令!”

“長官,我們一師人分駐青島四周,德軍設立內外四道防線,前兩線爲外線,三、四線爲內線,而我軍進駐後,爲加強防禦,亦未增設防線,根據外輕內重之原,我軍兵力主力部署於內防線,利用青島近郊的雞貂山、俾斯麥山和毛奇山要塞爲核心,構建青島之防禦。……整個要塞有6座主要的炮臺,4座對海、2座對陸,共裝備有4門280mm炮、2門240mm炮、4門210mm炮、7門150mm炮和4門105mm炮,此外還有若干門88mm炮和原屬於清朝陸軍的老式120mm炮。這些炮臺及5座多面棱堡共駐紮有5750人,其地勢居高臨下非常險要……”

在蕭瀟說話時,他在地圖上指着幾個位置。

“第二師將於明日到達青島,我認爲我軍應加強外線防禦,根據青島之地形,日軍會從避開從正面進攻,而選擇繞至炮臺背後上岸,所以我們利用山頂工事監視海上……”

要塞防禦,對於江蘇陸軍而言是第一次,儘管他們有着足夠的機槍、迫擊炮,但是海岸要塞防禦戰對他們所有人來說都是陌生的,這時只是中規中矩的執行着“教科書式”準備。

“要塞總工程師費爾斯上尉在什麼地方?”

朝會議室內看一眼,韓武並未看到要塞工程師,費爾斯上尉是一個德國軍官,儘管他現在已經是敵國僑民,但是卻穿上了江蘇陸軍軍裝。。

這時韓武最擔心的就是這些德國軍人因爲“中德宣戰”一事,而不能盡心盡力的幫助他守住青島,炮臺離不開他們。

“費爾斯上尉很快就會過來!他一直負責加強各處要塞防禦,我已經派人請他過來了!”

幾分鐘之後,費爾斯上尉來了,一進入會議室,他便展示着另一份地圖,這是一份新的膠澳要塞地圖。

“長官,關於陸上炮臺、要塞的情形,除去之前遺留的六座炮臺、五座多面棱保之外,現在我們又新建了12座簡易多面棱堡,”

他口中的簡易多面棱堡,實際上就是一圈半米厚的鋼筋混凝土牆,而在牆上開有大量射孔,而在堡壘中央設有四至五門迫擊炮堡的陣地,它更像是戰壕,而不是堡壘,但讓費爾斯驚歎不已的卻是這支中國軍隊的機槍數量,在之前,整個青島只有12架馬克沁機槍,其中還有兩架是從軍艦上折下的。

而這支中國軍隊進駐之後,隨部隊攜帶的機槍就多達五百餘架,而之後,他們又從儲備物資中取出六百架機槍,那些堡壘的射擊孔完全被他們改造成了機槍射孔,可既便如此,他們依然不斷的補充機槍,似乎準備把整膠澳變成一個用機槍、迫擊炮組成的要塞,或許他們沒有大口徑火炮,但是費爾斯卻相信一點,只需要機槍,就足以讓那些日本人付出慘重的代價。

“第七號、第八號堡壘現在只是進行挖土工程,如果要完工的話,至少還需要三四個月的功夫,總之,可以說,膠澳的外線,根本不可能構成您所要求的永備工事,至少在日本人到來之前!”

長官給了他足夠的人、足夠的材料、足夠的資金,但是卻沒有足夠的時間,沒有時間,無論如何都不可能構成他所希望的要塞。

時間!

在青島城內日本領事館內,小田領事看着街道上那些修建工事的中國軍人,儘管對中國軍隊充滿鄙夷之意,但望着他們那副認真勁,他真的很懷疑,他們也許會真的戰鬥到最後。

“我們絕不撤出膠澳!”

兩個小時前,那位韓司令官派人就最後通牒作出了回覆。

他們正在抓緊時間作準備,他們的挖開了街道上平整鋪路石,在街道中央、兩側建立防禦工事。

“讓膠澳的第一寸土地都變成侵略者墳墓!”

在領事館對面的牆上,臨時組織起來的青年隊在那裡刷寫着標語口號。

看來陸軍真的要做好強攻的準備啊!

小田無可奈何的嘆口氣,青島會成爲旅順嗎?他不知道,但是至少有一點他已經確信無疑,中國軍隊絕不會撤出青島。

“看來只能打下青島了!”

西風浩蕩繁星滿天,在團島一帶,用厚實的枕木鋪設的跑道一直綿延至海水中,這裡便是數千名勞工用了兩天的時間修建的水上飛機場,不過這時水上飛機場依然還未完工,仍然有工人於此趕班加點的鋪設着枕木滑道。

在滑道後方,幾間連綿的石棉頂機棚內,十二架水上飛機整齊劃一的排列,這是剛剛從連雲港轉場飛來的江蘇陸軍航空隊第二中隊,而江蘇陸軍航空隊或許也是全世界規模最大的“空中戰鬥部隊”,至於第二中隊,恐怕又是全世界規模最大的水上攻擊機中隊,燈光下,飛行員們正自行檢查着飛機發動機,後座射手則檢查着機槍,飛機是先期部署來,但地勤卻還在半路上。

“沒有魚雷,明天若是打起來了,咱們肯定沒戲!”

黎雲龍衝着曹斌說了一句,他是武器操作員,後座機槍,魚雷定深,這些都是由他負責。

“可不是嘛,大隊長總是想着安全,可若是咱們來的時候帶了魚雷,沒準明天還能顯擺一下身手!”

曹斌嘴上說着,整個人便開始憧憬着着十二架攻擊機,對進犯青島的日本軍艦實施魚雷攻擊的一幕。

“顯擺身手?壓根就不用顯擺!”。

旁邊的李文俊插了一句話,然後手指着牆上的掛圖說道。

“我左瞧右看的,壓根就沒看到這軍艦上有能威脅到咱們的東西,仰角沒那麼高,而且,咱們飛的快、飛的高,步槍很難威脅到咱們,如果咱們到時能形成突襲的話,沒準,……”

“突襲!”

作爲江蘇陸軍航空隊第二中隊隊長的黎雲龍聽着李文俊的這句話,臉上浮現出一絲笑容,事實上從接到這個命令之後,他便開始在心裡尋思着怎麼才能取得最大戰果,不求一戰揚名,只求一戰重創敵軍。

“只有突襲了!”

這個突襲必須要選擇合適的時機,什麼樣的時機纔是最合適的時機呢?

指間拿着鉛筆,他開始在心下思索開來,一個合適的,而且能重創敵軍的時機!

連雲港沒有要塞。

這是衆所周知的事實,事實上,作爲一個沒有“駐軍”的商埠港,這裡壓根就不能修建要塞,儘管無論是大陸對面的連島或是大陸的雲臺山,都適合修建海防要塞,可以受限於許多制約,尤其是政治上的制約,卻使得連雲港並不適合修建要塞,至少在政治上並不成熟。

“……根據我們的計算,每生產一門280毫米岸防炮的造價爲85萬元,而一座海防炮臺又需要花費55萬元,以連島爲例,如建成以六座280毫米岸防炮爲主體的海防要塞,僅六座核心炮臺需要支出840萬元,再配以不少於15門150毫米岸防炮,又需要200萬,再配以其它中小口徑火炮炮臺、機槍堡,需增加投資200萬,同時,爲勾通軍營與炮臺又需修建地下通道,又需增加150萬經費,因此,連島要塞至少需要投資1400萬元!”

站在連島的鷹遊山上,鄭滋樨向經略使詳細解釋着連雲港海防要塞的築建支出,他既是連雲唯一的火炮專家,同時也是岸防專家,早在英國。

1400萬!

儘管現在每個月利用假英鎊可以獲得兩千萬左右的鉅款,但是這會猛一聽到鄭滋樨提到一座要塞需要1400萬,李子誠還是禁不住倒吸了一口冷氣。

之所以在修建岸防要塞,原因就是因爲自己一直寄希望的空中力量,直到現在不過只造成四十餘架飛機,一百三十多名飛行員中,不過只有二十六人完成了空中魚雷攻擊的訓練,不僅如此,飛機在陰雨天還不能出去,所以最後才又走回原路,在連雲修建一座海防要塞。

“連島要塞的工程一共分爲三期,每期完成以兩座280毫米岸防炮爲核心的海防要塞,一期工程需要3個月方能完成,而勾通地下通道,則需要十四個月方能完工……”

曾在英國參與過海防炮設計的鄭滋樨,也曾參加過英國海防要塞的設計工作,他的話自然極具權威性,事實上,現在連島要塞,他充分借鑑了真布羅駝要塞的設計,也正因如此,他纔在十天內,完成了整個要塞的設計。

“要十四個月啊……”

沉吟着,站在鷹遊山上望着東海,李子誠整個人都陷入猶豫之中。

花1400萬建一座海防要塞貴不貴是一說,雖說一架水攻1式的採購價不過兩萬元,1400萬足夠採購700架飛機,但錢不是問題,畢竟現在有龐大的“日不落帝國”給自己輸血,別說是1400萬,就是一億四千萬又有何妨。打從利用假英鎊從英國殖民地套取資金、物資之後,這錢就不是什麼問題,要不然,也不會一下子向美國公司發出那麼多的設備定單,錢不是問題,但時間卻是問題!要塞需要十四個月才能建成,卻完全超出了意料,十四個月,等到要塞建成,恐怕連黃花菜都涼了。

一開始,作爲中國最部第一大港的連雲港,之所以沒有修建海防要塞,完全是出於政治上的因素,畢竟連雲港是建於鐵路附屬用地的“鐵路商港”,即便是鐵路警察都是因前例而行,而且還有這樣那樣的限制,如果當時自己上馬海防要塞的話,不知道會給自己惹來什麼樣的麻煩。。

到後來,隨着自己力量一分分的加大,連雲港無海防不是沒有提到議事議程上,也曾以試探的方式,由江蘇陸軍向中央提出過申請,可得到袁世凱指示的海軍部卻拿出當初自己同政府籤的合同來說事,理由是受合同限制連雲港不能進駐軍隊,而海防之重,不宜交由公司自理,然後又說什麼,海防爲國之大計,自有海軍處之之類的話語,反正,要塞是沒修成,一心撲到飛機上的自己也放棄了嘗試。

可現在,這局勢卻發生了變化,若是沒有要塞的話,只怕這連雲不知道會有多少人寢食難安,尤其是那些表面上同意了支持自己,私底下卻又擔心不已的“用地人”,對自己來說,這海防要塞是以防萬一,可對那些“用地人”來說,這要塞卻是能讓他們一顆定心丸。

可偏偏這定心丸,卻不是輕易吃得下的,時間,如果讓他們擔心吊擔的過上十四個月,不知道會給自己惹出什麼亂子,或許自己的廣播發言已經鼓動了很多人,但是,有一些事情,還是考慮周全點的好。

“露湘,現在我們能製造出海防炮嗎?一個月可以造出多少門海防炮?”

思索片刻後,李子誠接連問出兩個問題,連雲港製造的海防炮,根本就沒有經過設計,完全是參照skc艦炮的圖紙設計製造,無論是性能或是射程在這個時代而言,都可以說是一流的火炮。

“經略使,雖然現在連雲鋼鐵公司的車間還未完全建成,但是礦山機械公司、重型機械公司以及機車製造公司的設備都可以滿足大型火炮的製造!”

說話之餘,鄭滋樨朝着眼前的經略使看去一眼,如果說連雲最讓他震驚的是什麼,恐怕就是他擁有全中國僅此一處的重型機械設備,三大廠的鑄造車間,無一例外都擁有平爐以及西門子精煉電爐,都具備生產百噸高級合金鋼錠的能力,而在它的鍛造車間中,100噸自由鍛水壓機是最基本的設備,作爲退火爐的附屬的400噸及水壓鍛造機同樣也是基礎設備,1000噸、2000噸級水壓鍛壓機,650毫米砸邊機、450毫米軋鋼機,這些無一不是生產重型火炮的主力設備。而這些設備除去2000噸級水壓鍛壓機尚在試製外,其它機械大都已經實現國產化,也就是由重型機械公司負責生產。

而早在一年前,因爲陸軍的需要,鄭滋樨便負責指導炮管用鋼材加熱槽、炮管鑲嵌塔、炮管應力調整個塔等多種大型設備的建設,所有的設備都是這時代最先進的設備,在設備上完全沒有任何問題,而生產一根大口徑火炮身管需要非常複雜的技術,而公司卻掌握着從鑄鋼開始的上百道工序的全部技術資料,設備與技術上同樣也沒有問題。

而在爲陸軍制造火炮時,又培養了一批熟練的技術工人,也正因如此,面對經略使的問題,底氣十足的鄭滋樨在思索片刻後,纔開口答道。

“在不影響正常生產的情況下,每個月可以生產10門280毫米艦炮,當然,如果……”

雖說知道那些工廠都屬於眼前的經略使,但是鄭滋樨卻還是沒有什麼底氣,畢竟現在那些工廠無不是全力生產,以完成公司下達的內部定單,那些內部定單都是隴海沿線企業的機械設備定單,大都是公司自屬企業。

每個月生產10門280毫米艦炮,已經是三大廠所擠出來的最大產能,如果還想再擠出產能的話,恐怕就會影響公司的正常生產。

“再擴大的話,就會影響到公司的正常生產是嗎?”

反問一聲後,李子誠沉默了下來,然後整個人無奈的聳了聳肩膀。

“連雲港看似取得不小的成績,可產能卻還是有限,現在只是扎個架子,不過,到明年就好了,公司一邊向美國的企業發了鉅額設備定單,而且新生產的設備也會充實工廠,明年,咱們的產能就會產生跳躍式的變化,再朝後,如果咱們能抓住機會的話,甚至工廠的生產規模半年就能翻上一番!”。

當然這也就是一個想法,要想實現這個目標,就必須要把外部的威脅解決掉,至少要把發展隱患解決掉,而這個隱患就是膠澳,就是日本!

如果不能阻止日本佔領膠澳,未來幾年,面對來自中國的競爭,尤其是連雲的競爭,控制着膠澳的日本,只需要稍加干擾,便能干擾到連雲的正常發展,也正是基於這種恐懼,自己纔會下定決心,在膠澳和日本人打一仗。

現在打仗,什麼都是便宜的,英法俄三國的軍需需求還未發生質的變化,就像現在三國對華商品輸出下降不過只有幾百萬一樣,或許到年底,戰時特需纔會顯現出它的魄力,到那時所有的物資都會大漲價,而現在連雲的企業全力生產的軍需物資,一方面固然是爲滿足膠澳的需要,但最爲重要的卻是爲了到年底大規模向歐洲出口軍需物資作準備,爲此,六合公司和中華貿易公司甚至向國內的企業發出了鉅額定單,當然兩家公司只支付了“定金”,那些物資的交付基是在年底,到了年底,那些物資根本就不需要運往連雲,只需要裝船發往歐洲,不過是一倒手,也許公司就能獲得上億元的淨利潤,不過,這一切必須要有一個前提,就是到膠澳之戰必須要速戰速決,同時,膠澳之戰還不能燃燒到連雲港。

“有沒有什麼辦法,能在三個月內把這要塞建起來,至少把這六門大炮給我裝上!”

想着要塞直接關係到連雲的穩定,關係到這裡的工廠企業能否安心生產,李子誠笑問道的鄭滋樨,而鄭滋樨則搖搖頭。

“除非是紙糊的要塞,要不然,真沒其它的辦法!”

第122章 晉身之道第86章 老朋友第344章 大總統的決斷第78章 告訴他,守住凡爾登第5章 繞不開的人第72章 我能第174章 驅虎吞狼第269章 拼死而爲第174章 驅虎吞狼第203章 大總統的憂民之心第37章 肉票的開始第101章 結果不重要第3章 郵輪上第108章 什麼最重要第178章 傀儡第37章 心狠手辣第22章 一番小天地第150章 官邸思考今明日 芝泉顧慮重重難第132章 廣播電臺第29章 質物第144章 弱國之大國民第93章 華潤泉的建議第342章 出“奇”第197章 是政客?還是……第42章 偵察部隊第350章 野心第16章 華盛頓公使憂 唐寧街抉擇斷第254章 不起眼的小東西第123章 一個模範第375章 國家、國民都盼望着你第26章 連雲謀租界 克定思黑金第46章 建議第118章 捧殺第179章 是狂或是愚第168章 如何回報第306章 文刀第11章 海盜第184章 經略地方第108章 什麼最重要第88章 目標!蘇維耶堡第13章 父與子第248章 新式武器第114章 筆的故事第28章 克定六合會藕初 天津租界徵地忙第18章 車廂之內起爭持 鷹遊門內睹新艦第63章 驚訝第131章 青年睹車力明日 今時睹鯊念將來第209章 技術決定未來第104章 列車浮想第159章 有辦法!第139章 他人短視吾不計 吾欲看遠留遺產第81章 他們可以嗎?第344章 大總統的決斷第141章 隴海造揚世界名 華陰試驗新兵器第125章 怪叔叔第42章 偵察部隊第14章 各有心思第150章 何謂公道第159章 商校軍官不受迎第101章 襲擊第249章 航母第42章 偵察部隊第54章 送瘟神第9章 會館會餐第173章 奉天第3章 囑咐第123章 一個模範第5章 貸款第77章 凡爾登開局第102章 張三第114章 啓航第189章 揚州夜宴第190章 京城變第235章 說服第165章 第一個被記住的人第311章 袁世凱的心機第130章 學工第202章 二人之心第8章 摩根的心思第44章 鷹降第371章 定策第236章 風雲際會第140章 首戰第55章 公而無畏第29章 居仁堂內父子談第32章 金融亂引幣制第244章 血忠社第37章 肉票的開始第201章 人蔘鐵第30章 南苑校場練兵忙 瘋子淬練軍人魂第171章 魏子棟的心思第290章 固執第111章 進一步第325章 俘虜第362章 變局第205章 合肥魂第348章 民心第4章 忽悠第57章 要人之要 金融之核第21章 可行性
第122章 晉身之道第86章 老朋友第344章 大總統的決斷第78章 告訴他,守住凡爾登第5章 繞不開的人第72章 我能第174章 驅虎吞狼第269章 拼死而爲第174章 驅虎吞狼第203章 大總統的憂民之心第37章 肉票的開始第101章 結果不重要第3章 郵輪上第108章 什麼最重要第178章 傀儡第37章 心狠手辣第22章 一番小天地第150章 官邸思考今明日 芝泉顧慮重重難第132章 廣播電臺第29章 質物第144章 弱國之大國民第93章 華潤泉的建議第342章 出“奇”第197章 是政客?還是……第42章 偵察部隊第350章 野心第16章 華盛頓公使憂 唐寧街抉擇斷第254章 不起眼的小東西第123章 一個模範第375章 國家、國民都盼望着你第26章 連雲謀租界 克定思黑金第46章 建議第118章 捧殺第179章 是狂或是愚第168章 如何回報第306章 文刀第11章 海盜第184章 經略地方第108章 什麼最重要第88章 目標!蘇維耶堡第13章 父與子第248章 新式武器第114章 筆的故事第28章 克定六合會藕初 天津租界徵地忙第18章 車廂之內起爭持 鷹遊門內睹新艦第63章 驚訝第131章 青年睹車力明日 今時睹鯊念將來第209章 技術決定未來第104章 列車浮想第159章 有辦法!第139章 他人短視吾不計 吾欲看遠留遺產第81章 他們可以嗎?第344章 大總統的決斷第141章 隴海造揚世界名 華陰試驗新兵器第125章 怪叔叔第42章 偵察部隊第14章 各有心思第150章 何謂公道第159章 商校軍官不受迎第101章 襲擊第249章 航母第42章 偵察部隊第54章 送瘟神第9章 會館會餐第173章 奉天第3章 囑咐第123章 一個模範第5章 貸款第77章 凡爾登開局第102章 張三第114章 啓航第189章 揚州夜宴第190章 京城變第235章 說服第165章 第一個被記住的人第311章 袁世凱的心機第130章 學工第202章 二人之心第8章 摩根的心思第44章 鷹降第371章 定策第236章 風雲際會第140章 首戰第55章 公而無畏第29章 居仁堂內父子談第32章 金融亂引幣制第244章 血忠社第37章 肉票的開始第201章 人蔘鐵第30章 南苑校場練兵忙 瘋子淬練軍人魂第171章 魏子棟的心思第290章 固執第111章 進一步第325章 俘虜第362章 變局第205章 合肥魂第348章 民心第4章 忽悠第57章 要人之要 金融之核第21章 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