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8 聲東擊西

雙山子事件就如炸燬大壩的最後一包炸藥。這包炸藥炸響後,脆弱的和平壩體山崩地裂,水浪滔天。讓南京政府維持現狀的最後理由全面崩潰,這已經不是東北的迴歸問題,而是日本東北軍再次對中國政府發出的武裝挑釁和威脅。

雖然當天日本內閣就發表聲明,表示這是軍界鷹派激進軍官違背軍令,擅自發動的戰爭,並非日本內閣的命令。他們一定會嚴肅調查此事,並撤離雙山子,給中國政府一個滿意的交待。畢竟日本剛剛經歷這般大地震,國內的民生和經濟都受到了巨大的打擊,維持戰爭的軍火工業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

日本軍人干政,甚至左右國家內政,外交的事例已經不是一次二次了。當年日本進攻臺灣,其實也是軍人擅自發起的軍事行動。這次,日本內閣把這個拿出來當藉口,而且在如此短的時間內發佈了一份簡單的調查報告。單從報告上看,他們的解釋似乎沒啥漏洞,而且道歉的誠意也非常明顯。明顯的,日本內閣根本不願打這一仗,而且他們也意識到這次的事件的影響。絕對是火上澆油,和上次有着很大的不同。別說是一貫強硬的南京政府,即使是北洋政府時期,恐怕也不會再保持沉默了吧。

果然如世人所料,中國政府沒有再沉默下去。無論中國南京是如何打算的,願意不願意打這一戰,他們都不能再做退步。而掩蓋在這起歷史風潮中的二件大事的調查就這樣不了了之了,也成爲中華**共和國這段歷史上的二大懸案,更是世界軍事史著名的疑案,成爲後世小說,電影,電視劇極爲感興趣的一個素材,這是後話了。

次日,南京中央政府總統府內,臨時大總統華飛在無數記者們的矚目下,對日本國數次的挑釁行爲表示了極大的憤怒,並聲稱日本佔據中國領土,濫殺中國百姓,對****的談判誠意毫無興趣,還在談判期就悍然採取軍事行動,攻擊中國軍事營地,這是赤裸裸的軍事宣戰,中國絕對不能再忍下去。

華飛以大總統的身份再次宣佈國家進入戰爭狀態,並全面啓動國防動員法,全面對東北的日軍發動攻擊,東北日軍一日不驅逐,國防軍一日不停戰。國家一日不解除戰爭狀態。

對於出動多少軍隊和武器裝備,是否發動海戰,是否像前些次在山東的戰爭,再次封鎖海路?是否會考慮再次對日本本土發動攻擊?等等一系列記者的追問,華飛統統沒有回答,而是以軍事機密而搪塞,並聲稱中國爲了考慮到日本國內的災民現狀,從人道立場考慮,絕不會擅自擴大戰爭規模。中國只是要拿回屬於自己的領土和主權,如果日本可以尊重中國的國家主權和利益,中國願意永遠和日本成爲和睦的鄰居。

華飛的宣言通過電波傳遍中國上下,更是通過最新的無線電報技術,傳到世界各國。無線廣播的優勢再次凸顯,在那些加急號外還在排版的時候,無限廣播已經通過新聞播報員把這最新的消息傳出去。而在總統府外廣場上聚集的成千上萬的青年,學生們,狂吼地站起,瘋狂地歡呼,跳躍。嗓子都喊啞了,跳到都快虛脫了,似乎這樣都不能表達出他們內心的激動。他們等來的不是失望。他們的堅持最終換來了如願。這世界,還有什麼比這更讓人激動?尤其是他們在付出無數個不眠的日夜的靜坐守候。

正在總統府內採訪的各國記者們嚇了一跳,紛紛趕出來,繼而被眼前這種聲震雲霄的歡呼驚呆了。這些年輕的學生們,他們許多人面容憔悴,有的人嘴巴上的鬍子甚至也沒有幾根。但是他們迸發出的熱情,他們那令人震驚的喜悅,讓人情不自禁受其感染。這是一羣怎麼樣的年輕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有如此多的熱血愛國青年,誰會相信他們還會永遠沉睡?誰會相信崛起是個幻覺?青年是民族的希望,而眼前的這些人,就是中國的希望。

在場的有些人當初不理解青年學生們的靜坐請願,在西方記者們看來,既然是示威遊行,就要給政府製造強大的壓力,而不是這般的靜坐。那些西方記者們當初非常不理解這些青年的所作所爲,只是現在,他們中的不少心中似乎被觸動,有點明白中國的民族愛國情懷,有點清楚中國政府之所以可以在國際維持強硬的鐵血外交手腕,與國內如此令人震動的民意基礎是分不開的。

很多年後,有外國記者撰寫中國大國崛起回憶錄時,許多人都提到了這一幕。有人說,當看到眼前這些沸騰的民意,他就知道,中國已經開進崛起的車道,揚帆出港。沒有什麼人,沒有什麼國家可以阻擋了。當他們看見那些朝氣蓬勃的年輕人臉上的真誠喜悅和興奮時,他們就預感到,這場還未開始的中日戰爭,結局似乎已經註定。他們絕對相信,如果政府有需要,這些人絕對會義無反顧地投入戰爭,絕不退縮。一個充滿勇氣,無畏,智慧的國家和民族,是永遠無法打敗的。不僅日本打不敗,英法等國,也打不敗。

同時,也有許多國外記者在他們的個人傳記中提到,當看見中國年輕人激進的火熱後,他們當時就在心中泛起了莫大的擔憂。中國民族主義乃至民粹主義的擴散,就如秋日的森林大火,是那樣的洶涌,那樣的炙熱,讓人無法呼吸。

許多年後,人們無法完全證實這種猜測,但是歷史卻告訴人們,中國後日的霸權地位。和今日的這一幕,有着難言的因果。而中國在霸權之路上的種種作爲,也都和他們強烈的民族主義乃至民粹主義不無關係。這個過程,沒有什麼對錯。因爲正確的觀念,永遠操控在勝利者的手中。

此刻,不僅是中國的記者,還是海外的記者,他們發回報社的稿件最熱關鍵詞就是,一場一戰後最大規模的戰爭,即將上演。國際聯盟在此事件上,幾乎沒有發揮任何作用。(俄國的戰爭屬於內戰。)

南京對日宣戰後。政府機構看上去顯得和平時並沒有多大的區別,稍稍變化的可能就是軍隊的後勤部門聯合政府相關機構,開始大面積的戰爭物資的調配。而軍事會議乃至部署計劃早就決定,如今需要做的只是按照計劃執行。

整個自治區比南方其他地區顯得無比震驚,除了那些和軍事有關的工廠開始了加班加點的生產外,百姓們的生活似乎毫不受影響。當初中日在山東干仗,距離那樣近,也沒見自治區受到多大的影響,更別提如今的戰場遠在東北。你說習慣戰爭也好,對國防軍極具信心也好,反正在許多洋人們的眼中,還真未發現自治區和平時有着太大的改變,除了百姓們聚首時必談的東北戰爭話題。

南方的民情雖然不到當初自治區的幾省,但是畢竟戰場離他們十萬八千里,恐懼心倒也沒有幾分。但北方的情況可就完全不一樣了,尤其是北京,天津等大城市,大批有錢人,工商企業家紛紛南下搬遷,有的工廠甚至都開始提出搬遷計劃。

民衆南下華飛可以理解,但是連工廠都要南下,這就有些過了。產能的集中過剩,資源生產的不合理分配,發展的不均衡都是非常大的問題。尤其是現在的自治區各國工業都已經接近飽和,處於高速發展。一旦北方的工業企業南下。必然會加劇競爭,造成資源的浪費,更不利於北方本就薄弱的工業基礎。

更要命的是,連前清最後一任皇帝溥儀也電報南京,要去來南京,避免受到戰火誤傷。雖說前清的皇帝如今幾乎處於軟禁的狀態,沒有多少權利。但是他的影響力還是有的,尤其是對北方的滿族同胞。一旦溥儀南下,恐怕更大的移民潮即將涌現。

南京政府迅速做出反應,第一內閣辦公室新聞發言人勸道北方民衆不要隨便做出南下的舉動,尤其是那些工商企業。南京政府承諾,所以工商企業,包括民宅私產都可以參加政府特赦的戰爭保險。倘若個人財產在戰爭中因爲戰火而破壞損失。將會根據保額進行賠償。並且新聞發言人還宣佈,大總統,三軍總司令華飛將北上北京,親自指揮對北京的戰爭。而如果個人執意把私產,尤其是工廠遷往南方,不僅不會享受國家目前已有的各種工商企業發展促進政策,還會徵收一項臨時的戰爭期間浪費國家資源稅,這種稅詳細劃分爲浪費交通資源稅,浪費戰略物資稅,浪費人力稅等等,以讓那些執意搬遷的工廠一算下來,感到非常的不合算。

如此一來,這種移民搬遷大潮才突然剎車止步,之所以止步的最大原因倒不是私產保險,而是華飛宣佈北上北京。相對於那些財產,大家對於生命的關注,還是放在首位的。不過既然華飛都來到北京,說明北方的防衛力量一定足夠強大,否則大總統爲何會如此具有信心。畢竟北方的這些民衆,限於當初北洋政府的宣傳封鎖,對於國防軍的直觀意識,絕對沒有自治區的民衆來的更加直觀,自信。

退一步說,即使北方的國防軍最終抵擋不住日軍的進攻,大總統總是會先撤離的吧。一旦發現大總統撤離,或者說收到戰事不利的消息,再計劃撤退不遲。畢竟他們祖祖輩輩生活在這裡,不是到了逼不得已,誰願意走出這一步。

如此,看似普通的一步,不僅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北方的移民潮的泛濫,也讓永安保險公司迅速地開始推廣壯大,把保險意識在國內普遍,促進保險業的蓬勃發展。

隨着華飛的北上,陸軍的重甲坦克兵團也迅速集結出動,空軍開始大批量調遣,海軍,尤其是潛艇大批下水出海巡遊。而有關軍事調動部署都被嚴格保密,媒體們除了知道對日宣戰半個月後,國防軍還未採取一場行動,除了知道大總統已經抵達北京幾天之外,截獲不到任何的軍事情報。

這個時候,日本政府也是焦頭爛額,還未得當各大政黨合作的山本權兵衛如今又不得不面對新的外交危機。軍派人物趁機對他發動攻擊,山本自己的內閣都搖搖欲墜,哪裡還能分出多少精力去處理東北的事情。

北京,一處毫不起眼的四合院內,明崗暗哨遍佈,許多身着便裝,軍裝的人進進出出,房間中,國防軍司令部,參謀部的人都在查閱着各類信息的軍事情報。而華飛卻並不忙碌,站在一戶雕花的玻璃窗前,看着屋外的餘暉。

在外人看來,甚至在各國的情報機構看來,中國的陸軍主力都調往北方,即將發動對東北的戰爭,收回領土。不僅世界媒體的焦點集中在這片土地上,這裡更是成了各國諜報人員出沒的重災區。

然而這些問題都有參謀部和司令部的人處理,在華飛的腦海中,卻在想着另一件事,那就是聲東擊西,這個大膽的計劃,真的可以成功嗎?

沒錯,華飛雖然把陸軍的許多兵團調到北方,甚至把陸軍八成的裝甲兵團調在北方駐守,但是如果帝國的情報機構足夠強大就會發現,中國國防軍陸軍主力的數量似乎有些詭異。如果說這還不能成爲致命的疑點,那麼在北方的空軍主力,尤其是轟炸機的數量,就令人不得不懷疑了。國防軍爲何頂多只出動三分之一不到的轟炸機到北方,而且還都是老款的近程轟炸機?難道國防軍企圖靠在性能並不十分穩定的坦克決勝?還是說他們的坦克性能得到根本性的提高,想要大展雄威?

如果國外的情報機構可以如此準確地獲知這些信息,哪怕就是稍微有點軍事常識的軍校學生也能看出這絕不尋常。但在此刻,除了這間小屋內的人和其他極少的人知道答案,其他人暫時還不會知道,此刻的華飛心中,關注點已經飄向了南方,飄向了大海。

147 巨大的挑戰173 海上獵食112 下一戰109 誘敵深入86 戰便戰吧34 野蠻交易38 憲兵隊出場120 狙擊手的威力208 骯髒的政治343 最具爭議性的政策286 內戰陰霾再起36 經濟建設65 德國人的友誼159 佈局108 長途奔襲183 任重道遠121 狙擊手的傳奇103 內憂外患327 東北大決戰(一)61 暗流1 重生1909278 一箭雙鵰251 戰事不休146 掌控之中3 去上海炒股23 編組舊軍188 不對稱決戰161 傳奇科學家223 沙俄戰略242 中原大戰100 刺殺309 嚴重的財政危機52 威懾143 自治協議101 聯合手術28 震動144 計劃總結32 青年軍168 對日全面戰爭346 遷都46 抄家收田274 華盛頓會議70 南洋募晌83 轟動07月16 幾句話想說說~95 好消息289 定粵州341 華爾街股災_255 中日海戰再相逢241 大戰前夕267 海原大地震102 日本女醫護204 謀劃未來76 裁軍令119 噩夢122 第二師的膽怯6 崩盤預言146 掌控之中170 海上戰鬥7 銀行與投行301 鐵的脊樑,血的燃燒80 紫禁城盜寶案27 南京光復75 大建設計劃29 餘波34 野蠻交易50 擴大地盤1 重生1909192 民心啊!324不倒的軍旗5 拋售股票342 大建設,大動作249 爲了戰鬥,爲了榮譽26 突襲天堡城151 全面出擊174 深度打擊198 決戰前的不平靜天空{增強優惠版}216 袁世凱稱帝53 統佔皖南56 永遠的利益144 計劃總結332 第一次全國大選45 伏擊151 全面出擊45 伏擊277 鐵血外交337 新時代的開端72 杜月笙的大禮245 死亡軍團291 要全國普選啦163 矛盾凸顯34 野蠻交易80 紫禁城盜寶案255 中日海戰再相逢157 潛艇部隊建設計劃309 嚴重的財政危機104 風波詭譎148 沒有硝煙的戰爭142 組建政黨240 吳橋空戰
147 巨大的挑戰173 海上獵食112 下一戰109 誘敵深入86 戰便戰吧34 野蠻交易38 憲兵隊出場120 狙擊手的威力208 骯髒的政治343 最具爭議性的政策286 內戰陰霾再起36 經濟建設65 德國人的友誼159 佈局108 長途奔襲183 任重道遠121 狙擊手的傳奇103 內憂外患327 東北大決戰(一)61 暗流1 重生1909278 一箭雙鵰251 戰事不休146 掌控之中3 去上海炒股23 編組舊軍188 不對稱決戰161 傳奇科學家223 沙俄戰略242 中原大戰100 刺殺309 嚴重的財政危機52 威懾143 自治協議101 聯合手術28 震動144 計劃總結32 青年軍168 對日全面戰爭346 遷都46 抄家收田274 華盛頓會議70 南洋募晌83 轟動07月16 幾句話想說說~95 好消息289 定粵州341 華爾街股災_255 中日海戰再相逢241 大戰前夕267 海原大地震102 日本女醫護204 謀劃未來76 裁軍令119 噩夢122 第二師的膽怯6 崩盤預言146 掌控之中170 海上戰鬥7 銀行與投行301 鐵的脊樑,血的燃燒80 紫禁城盜寶案27 南京光復75 大建設計劃29 餘波34 野蠻交易50 擴大地盤1 重生1909192 民心啊!324不倒的軍旗5 拋售股票342 大建設,大動作249 爲了戰鬥,爲了榮譽26 突襲天堡城151 全面出擊174 深度打擊198 決戰前的不平靜天空{增強優惠版}216 袁世凱稱帝53 統佔皖南56 永遠的利益144 計劃總結332 第一次全國大選45 伏擊151 全面出擊45 伏擊277 鐵血外交337 新時代的開端72 杜月笙的大禮245 死亡軍團291 要全國普選啦163 矛盾凸顯34 野蠻交易80 紫禁城盜寶案255 中日海戰再相逢157 潛艇部隊建設計劃309 嚴重的財政危機104 風波詭譎148 沒有硝煙的戰爭142 組建政黨240 吳橋空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