樑太后臨朝聽政
漢順帝死後,繼位的皇帝都命短,東漢連續出了三個小皇帝,分別是漢衝帝、漢質帝和漢桓帝。他們登基的時候,年齡最大的十四歲,最小的只有一歲。於是,漢順帝的皇后樑妠,被尊爲皇太后,臨朝聽政。
《後漢書》記載,樑妠,出身於名門世家,是東漢初年武威太守樑統的後代。樑妠自幼聰明好學,既善女工,又好詩書,九歲能誦讀《論語》和《詩經》,而且常把列女圖放置左右,自我監督和警戒。她的父親樑商十分驚異,對家人說:“我們的祖先對百姓有恩德,必有好報,大概會讓這個孩子富貴吧。”
樑妠十三歲時,被選入宮中,封爲貴人。她美麗端莊,溫柔賢惠,漢順帝十分喜歡,常常和她在一起。樑妠雖然年齡不大,卻知道專寵會遭人妒忌,便常勸漢順帝關照其他嬪妃。樑妠從不恃寵驕傲,而是對人謙恭禮貌,因而她與其他嬪妃相處和睦。漢順帝對她十分敬重。
後來,樑妠憑德義進位,被封爲皇后。樑皇后更加謙遜,每當出現日食、月食等不祥之兆的時候,她總是換穿素衣,吃素食,向上天禱告,檢討自己的過失。
漢順帝爲了抗衡宦官,大力培植梁氏家族的勢力,任命樑皇后的父親樑商爲大將軍,入朝輔政。樑商爲人謙遜,德才兼備,輔政六年,頗有賢名,保持了東漢王朝穩定發展。
樑商死後,漢順帝又任命樑皇后的哥哥樑冀爲大將軍,輔助朝廷。然而,樑冀與他老子截然不同,而是驕橫放縱,性情殘暴,他專權近二十年,敗壞了東漢江山。漢順帝沒有想到,他精心培植梁氏家族勢力,結果卻是前門拒狼,後門進虎。
公元144年,漢順帝病逝,他唯一的兒子劉炳繼位,被稱爲漢衝帝。樑妠尊爲皇太后,臨朝攝政。可是,樑太后沒有鄧太后那樣的政治才幹,也沒有閻太后那樣的權力慾,只是一個賢惠的淑女。她的哥哥樑翼,卻是驕橫跋扈,獨斷專行,樑太后根本管不了她這個哥哥。
樑太后沒有兒子,漢衝帝是虞美人生的。樑太后賢惠,對漢衝帝視爲已出,悉心照料。可沒有想到,漢衝帝不久就患病,當皇帝不到一年就死了。
在漢衝帝患病期間,樑冀擅自派人,把漢章帝的玄孫、年僅八歲的劉纘接到宮中。漢衝帝一死,樑冀奏報太后,隨即立劉纘爲帝,被稱爲漢質帝。樑太后仍然臨朝聽政,樑冀依然專橫跋扈。
漢質帝年幼,不知道厲害,他見樑冀飛揚跋扈、盛氣凌人,便當衆稱樑冀爲“跋扈將軍。”樑翼大怒,派人毒死了他。漢質帝當皇帝也不到一年。樑太后或許是不知情,或許是知道實情也沒有辦法,畢竟樑冀是她的親哥哥。
漢質帝死後,大臣們都主張立個年長的皇帝,但樑冀不同意,與樑太后商議後,立了十四歲的劉志當皇帝,被稱爲漢桓帝。之所以立劉志立帝,是因爲他的妻子樑瑩,是樑太后和樑冀的親妹妹。漢桓帝繼位以後,樑太后繼續臨朝聽政,但樑冀仍然把持着朝廷。
這樣,樑太后前後在三個皇帝時期執政,大權在握。但她沒有權力慾,性格溫和,能力平平,既沒有多少德政,也沒有劣跡,朝廷大權實際上都在樑翼手裡。
《後漢書》評價她說,樑太后溫柔賢惠,心情平和,至誠待人,實行節儉,社稷安寧。然而,她溺愛宦官,縱容哥哥,使得天下人失望,造成朝綱混亂。
公元150年,漢桓帝年滿十八歲,應該親政了。於是,樑太后乘輦到宣德殿,召集羣臣,頒佈詔書,說:“我原來就有心下結氣的老毛病,近日逐漸加重,身體浮腫,恐不能再與諸公卿士相始終了。現將皇帝和我的兄弟們,都託付給衆大臣,希望各自勉勵。”
不久,樑太后病逝,享年四十五歲。
樑太后雖然死了,但朝廷大權依舊掌握在她的哥哥樑冀手中。樑翼更加有恃無恐,禍亂朝綱,東漢王朝一天比一天衰落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