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君王有意誅驕虜

若不是在這杭州正店巧遇,唐康差點把潘照臨給忘了。

自紹聖以來,潘照臨便如神龍見首不見尾,便是唐康,也只能偶爾見着。當年石府的三大幕僚,司馬夢求早已入仕,如今貴爲雲陽侯、兵部侍郎;陳良終究還是不願意做官,石越薦他去了西湖學院,作了教書先生,據說南海有好幾個諸侯想請他去左相國,都被他婉言謝絕了;連潘照臨也離開了石府,雖然偶爾在汴京出現,但輕易難以見着。

唐康知道這是石越的避嫌之策,紹聖以後,他權位更高,養一些平庸的幕僚也就罷了,但潘、陳二人,在石府多年,名聲在外,養着這樣名聲過盛的英才,那不僅僅會有國家大事決於私家的譏諷,而且還會招來更加嚴厲的猜忌和攻擊。司馬光就幾次當面要求石越舉薦府中人材出仕,爲國家效力。甚至連太皇太后都當殿詢問二人的才具,要賜二人進士出身。石越沒法拒絕,只得遣散潘、陳二人,府中只留了幾個替他寫奏摺、的尋常幕僚。又因二人不肯出仕,爲了表示無異志,更只能讓二人離汴京遠遠的,這才讓陳良去了杭州,潘照臨則遊歷天下,一年之中難得有幾天會在汴京出現。

唐康再也想不到,竟會在此時此地,遇着潘照臨,這如何不叫他喜出望外?待潘照臨與範翔落了座,店裡的茶酒博士還在上茶溫酒,唐康便已迫不及待的向潘照臨行了弟子禮,驚得店中的小廝目瞪口呆的望着潘照臨。

唐康卻也不理會他們,亦無避嫌之意,禮畢落座,便問道:“先生,幾時回的京?”

“昨日方到。”潘照臨笑眯眯的喝了一口酒,“路上聽說王介甫故了,可嘆,可嘆。”他口裡說着可嘆,神情語氣中卻殊無半分“可嘆”之意。

範翔聞言,也嘆道:“是啊,寶元、慶曆間的進士,如今也快凋零得差不多了。”

唐康聽得一愣,他知道王安石是慶曆年間的進士,司馬光卻是寶元年間的進士,範翔這句話,似是另有深意。但他此時也無心細究其中含義,又問道:“那先生見過家兄了麼?家兄唸叨先生好久了。”

“相公事繁,我過些日子再去。”潘照臨念須笑道,唐康這才發覺,這位石府的第一謀主,如今也是須發花白了。

他看見這時店裡的小廝全都退了出去,因知道範翔是自己人,也不用避諱,便道:“先生還是儘快去見見家兄。”

“唔?”潘臨照也有些訝然,望着唐康:“出何事了麼?”

“倒也沒甚大事。不過……”唐康當下便將他出使遼國回來後發生的事,揀着重要的,對潘照臨又說了一遍。“先生。我本來是一籌莫展,但總算天無絕人之路,若先生去與家兄說,家兄素來信任先生,必能柳暗花明。”

他一面說,一面留心察看二人神色,見範翔神情中頗有驚詫之色,便知他此前並不知道內情。但再看潘照臨,卻一直眯着眼睛,連一點吃驚的意思都沒有,他心下生疑,不覺又問道:“先生莫不早知道了?”

他這麼一問,潘照臨不由笑了出來,“康時真當我是神仙麼?”

唐康想想,也不由笑道:“先生謀略,亦近於神仙了。”

“那到底還不是。”潘照臨輕輕啜了口酒,又笑道:“康時,此事多與相公再多說亦是無用。”

“爲何?”唐康一怔,沒想到潘照臨會斷然拒絕。

“相公有相公的想法。”潘照臨望着唐康,道:“況且此事,其實也用不着唐康來操心。”

唐康臉一紅,“只是此事關係重大,讓先生見笑了,我想起此事,實是睡不安寢。”

“潘先生,國家興廢存亡之事,在下也以爲不能以位卑而置之度外。”範翔也在一旁說道,“康時這份膽量擔當,令人欽佩。若是我,捫心自問,便絕無膽子在太皇太后面前下此斷語,便憑着這一點,先生也不能不幫着康時想個法子。”

“辦法有的是。”潘照臨瞥了瞥範翔,又瞥了瞥唐康,突然笑了起來。

唐康一聽,顧不得許多,忙不及的抱拳道:“還望先生賜教。”

潘照臨撇了撇嘴,嘿嘿笑了兩聲,半開玩笑半認真的說道:“告訴了你好去拆相公的臺?”

“先生言重了。”唐康搖搖頭,認真的說道:“我以爲家兄心裡必定也是願意能事先有所防備的,只不過君實相公太執拗。”是麼?”潘照臨反問了一句,卻忽然換了話題,轉頭對範翔道:“我停手皇上還親臨了寶相寺弔奠王介甫?仲麟,此事當真麼?”

“千真萬確。”範翔忙回道,“這幾日大夥都在私下議論,只怕待到皇上親政,是真個兒要‘紹聖’了。”

唐康一面琢磨着潘照臨所說的辦法會是什麼,一面冷笑道:“真‘紹聖’纔好,如今看來,新黨竟比這些烏煙瘴氣的舊黨要強上百倍。以前都說新黨是小人,如今看來,舊黨大半夜不過是僞君子。”

“唔?”

唐康知道這是潘照臨等他繼續解釋,又道:“先生這幾年少宰汴京,故有所不知,此事仲麟當是知道的。去年二月,李敦敏與張商英各上了份言事札子,分別請求朝廷改革稅制和官員致仕之法。李敦敏札子上說,如今天下,富者阡陌相連,貧者無立錐之地【原文缺字,自行填補】,一戶人家有萬畝良田,一戶人家不過十畝薄田,同樣都十五稅一,看似公平,實則是天下之大不公,況且富貴之家,還佔着種種特權,想方設法不納稅,將稅賦轉嫁於中戶。中戶之家貧弱,乃是本朝之不如漢唐者。故此他建議朝廷變更稅制:凡農戶,家有產千畝以上,十者稅三,不得以官戶免稅,以削勢家而實朝廷;商戶亦同之,家財鉅萬的豪商亦不得與街邊販夫走卒同稅,凡每年納商稅過千緍者,每千緍可再增二百緍之稅。”

他頓了頓,又繼續說道:“張商英的札子說的則是官員致仕之法。以往官員致仕,官卑者朝廷一文錢也不給,官高者則令提舉宮觀。小官俸祿不高,致仕之後,若爲官時清廉不貪,則往往陷於清貧,是以凡做官之人,總要想方設法,在當官時借用免稅之特權先置辦田產,國家兼併之家,十之**由此而來。而官高者,未致仕時已有厚祿,致仕之後,除了提舉宮觀有俸錢,最爲得利者,還是宮觀所附之田地收入,全歸私人所有。因有些宮觀田地多達數萬畝,故此許多官員,爲了提舉某處宮觀,往往爭得頭破血流。而更有甚至,便是不斷侵吞這宮觀的田產,用種種方法,變爲私產。故此張商英建議朝廷,革新致仕之法。官員依品秩之不同,定致仕祿格,致仕之後,仍領俸祿,而不再提舉宮觀,同時取消一切官戶免稅之特權。如此,則可蕩清當今兼併之弊。”

唐康激動的說完,望着潘臨照,道:“平心而論,先生,這李、張二人之策,是不是正好切中時弊?是不是足爲萬世之法?尤其是李敦敏所論,實爲天下之至公!五口之家,十畝薄田,不過餬口而已;勢家豪強,良田萬頃,錦衣玉食——二者皆十五稅一,如何能不使貧者更貧,富者更富?!”

唐康越說越怒,渾然忘記他唐家其實既是大宋數一數二的大地主,也是數一數二的大豪商,正是他口中的“勢家豪強”。

“可就是這兩份札子,竟被舊黨的君子們攻擊得體無完膚!說李敦敏是不知世務,加勢家之稅,只會令稅賦轉嫁到客戶與佃農身上,令其田租更重,結果必致天下大亂;說張商英只會增加朝廷財政之負擔,令冗費更多。結果,他二人倒成了興事言利的小人!李敦敏若非家兄力保,又有範純仁爲他說話,連這個太府寺丞都要做不成。他還算幸運,總算是因爲人微言輕,保住了。張商英得罪的人太多了,他官位又高,羣情洶洶,竟是容他不得。太皇太后爲示無他意,明升暗降,把他遠遠的趕到廣南西路做了轉運使,這纔算是息事寧人。”

“這些個君子,平日裡高自標榜,滿口仁義道德,可一碰上孔方兄,立即便把孔夫子給丟到了九霄雲外。虧得他們還能振振有詞——自古以來,天下事一利必有一弊生,無非是權衡利弊而行,若只要有弊便不能興利,那還有什麼可做?我死也不信,行了李敦敏之策,天下竟然會大亂;用了張商英的法子,國庫便真能有什麼損失——張商英算得明明白白,僅僅是取消官戶免稅特權帶來的稅收,便足以支付官員致仕之費用,他們卻全當沒看見。便是那些潔身自好的真君子,到了這時候,不是講什麼師友之義,就是大談什麼黃老之術,什麼君子不言利……總之他們自己雖然的確算是品行無虧,可要他們主持公義,倒戈相向,那是十無一二,不是和稀泥,就是裝啞巴。”

“先生,我算是看得明白了。”唐康又異常刻薄的說道,“君子是不言利,因爲他們早已把利鎖在自家箱子裡了。”

他這一句話,說得潘照臨與範翔都笑了起來。

範翔也笑道:“康時說得極對。這天下熙熙攘攘,不過是利來利往,不肯言利,多半倒是因爲言利對自己不利。”

唐康一時也覺得自己太激憤了,也笑道:“便是仲麟嗦說了。故因此,我是一位,皇上親政後,紹聖就紹聖,重用新黨也好過……”他說到這裡,忽然腦子靈光一閃,頓時明白了潘照臨爲何突然轉變話題。

他擡眼去看潘照臨,卻見潘照臨正笑眯眯望着自己。唐康也不由一笑,會意的點了點頭。

三人一直談到華燈初上,才終於離開了杭州正店。唐康本欲親自送潘照臨回他寄居的道觀,卻被潘照臨婉拒了。他知道潘照臨寄居的道觀便在這熙寧藩坊附近,兼之心中有事,因此也不堅持,當下辭了二人,便策馬離去。

潘照臨與範翔站在杭州正店門外,一直到目送唐康遠去,範翔才笑道:“先生以爲唐康時果真明白了麼?”

“唐康時是個聰明人。”潘照臨冷冷的瞥了範翔一眼,“聰明少恩。”

“但是眼下,蔡元長遠在京東路做他的轉運使,除了他之外,我們這些所謂的‘石黨’,也只有唐康時出馬才能做到既不公然違逆石相,又能迫使司馬君實備戰……也幸好先生回來了。”

範翔笑了笑,又說道:“但願他能說服陽信侯——我們實是厭倦了黨爭,王介甫一死,新黨已是難以預料,若再與舊黨交惡,成敗姑且置之不論,朝廷上上下下,肯定是要亂成一團的。就算石相能得掌大權,也不過是個熙寧初年的王安石,政令一出兩府,便四處受到抵制,然後又是清洗異己,令投機鑽營者有隙可乘。若是掌不了大權,後果更不堪設想……”

“便不提這些,單是想想要在與舊黨交惡的情況下與遼人交戰……”範翔不由得搖了搖頭,“總之無論如何,此時與舊黨交惡,絕非上策。”

“是麼?如此你們便可以冠冕堂皇的毀掉田烈武,挑撥皇帝與司馬君實矛盾激化?”潘臨照嘿嘿冷笑了兩聲:“你放心,休說田烈武不知道前面是萬丈深淵,便算是他知道,以他的性子,也照樣會跳下去的。”

範翔的臉刷的就紅了,一時默然。

潘照臨卻不想就此放過他,又譏諷道:“不過你們也要小心些,莫叫你們的石相公知道了,他若知道,只怕不會體恤你們的這份苦心!”當天晚上,陽信侯府。

七葉樹邊的涼亭內外,都掛滿了燈籠,將整個校場都照映得有如白晝。因爲天氣太冷,田烈武吩咐下人在涼亭四周生起火爐,卻被唐康謝絕了,下人只得遠遠的在別處溫了酒菜送過來,但是用不了多久,酒菜便馬上又涼了。這麼冷的晚上,在這樣空曠的戶外,喝着冷酒,吃着冷菜,可實在談不上什麼享受。但唐康卻絲毫不以爲意,大口大口的喝着酒,喝得興起,乾脆讓下人把酒杯撤了,換上大碗。

事先也沒有人來遞札子,也沒有下人來知會一聲,大晚上的就這樣突然的闖來。然後又不肯好好的呆在屋中,偏要拉着田烈武到這涼亭中來喝酒……唐康今日的舉動,處處透着古怪。而且,田烈武也能看得出唐康心事重重、憂心忡忡。

這些,幾乎都寫在了他臉上。

“康時……”

田烈武才一開口,便被唐康把話岔開了:“田大哥,趙將軍的書信,童貫給你送過來麼?”

“已送來了。”

“那便好。”唐康端起碗來,一口乾了,又給田烈武與自己分別滿上,方纔又說道:“我這回在雄州,也見着趙將軍了,可惜未能多敘。他甚是惦念大哥。柴貴友說,趙將軍很會帶兵,不過他那個副都指揮使是河朔禁軍的人,掣肘甚多。護營虞侯又是個權貴之後,除了死背軍法,半點不知變通……哎!大哥,我這次是對不住你……”

田烈武聽唐康說着趙隆,念起當年與趙隆的袍澤之誼,心裡正暖洋洋的,忽然聽到唐康最後這一句,不由一愣:“康時,此話怎講?”

唐康避開田烈武的眼神,自己給自己又灌了一口酒,苦笑着搖頭。

田烈武越發覺得不對勁,半晌,才試探着問道:“莫非趙隆兄弟犯了什麼是?”

“趙將軍能犯什麼事?”唐康澀聲笑道,“大哥相岔了。”

“那……”

“是我好心辦了錯事。”唐康一碗一碗的喝着酒,眼神已經開始迷離了,“不瞞大哥,當初是我設法將趙將軍調到雄州的……”

田烈武不由笑了起來,“這算什麼錯事?他該謝你纔是。”

“謝我?哈哈……哈哈……”唐康突然大笑起來,“謝我什麼?謝我把它推上鬼門關?”

“康時,這是什麼意思?”田烈武見着唐康痛苦的神情,心裡隱隱有了不好的預感。

“大哥!”唐康又痛又悔的澀聲喊了一聲,眼中已是噙滿淚花,“我當初設法調趙將軍去雄州,全是一片公心,並無私情。可是,絕沒想到會有今日……當年我們在渭南也算是禍福與共,若知今日,我再怎樣也不會將趙將軍調去雄州!”

田烈武幾乎已經猜到唐康爲何如此悔恨,但仍然勉強笑道:“你這說的,倒像雄州是什麼……”

“沒錯,雄州如今便已經是鬼門關!”

“你是說?!”田烈武已經明白過來了。

“我說的便是這事,契丹不日便將南犯!”唐康猛的又喝了一口酒。

“這又有何懼?”田烈武不由得笑了起來,“既然已知契丹要南犯,兩府的相公自然有處分。我既有備,懼他何來?趙隆兄弟乃是武人,如今能與契丹打仗,他感謝你還來不及呢——康時你卻想得太多了。”

“大哥……”唐康擡頭望着田烈武,一臉的苦澀,“大哥深知我唐康委任——若是如此,我又怎會效小兒女態?大丈夫忠君報國,縱戰死沙場,亦是求之不得之事!趙將軍縱然在雄州死國,我唐康自會去忠烈祠給他燒香拜祭,犯得着來大哥這唉聲嘆氣,沒的辱沒了趙將軍?!”

唐康慨然說了前面一番擲地有聲的話語,卻忽然又重重嘆了口氣,沉聲道:“只是如今之事,卻並非如大哥所想。大哥可知——雄州如今幾成朝廷棄卒,趙將軍,趙將軍……”

“這……這是如何說?”田烈武一時竟是驚住了。

“我這幾日,實在無臉來見大哥!我這番使遼,實敢以性命擔保,契丹南犯之意已定,故此纔不顧一身榮辱,冒死在太皇太后面前下此斷語。只是我終究是人微言輕……”

“難道兩府的相公不信你?”

唐康苦笑搖搖頭,默默的望着田烈武,算是默認了。

“連子明相公也不信你麼?”田烈武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唐康搖搖頭,“是君實相公不以爲然。如今朝中之事,大哥是知道的,太皇太后對君實相公言聽計從。是君實相公認定我所言虛妄,旁人說什麼亦是無用!”

Www ◆ttκan ◆¢ ○

他說着,又苦笑了兩聲,道:“其實他信不信我,原本沒甚打緊。我唐康做事,一向只求問心無愧。只是,北虜即將南犯,朝廷一點準備也不做,如今朝廷又將河朔禁軍重兵集結於大名府防線,北面軍州,兵力空虛分散,又是互不統屬,各自爲戰。戰事一起,又有誰能自全?我不僅是陷趙將軍於死地,更愧對河北一路百姓!”

“康時……”田烈武的聲音也沉重起來,“莫要自責過重,再如何說,此事也並非你的責任。”

“我自責又有何用?若我自責有用,我便是死了,也心甘情願!可是……大哥,趙將軍統率着三千不堪一戰的河朔禁兵,還有個處處掣肘的副將,面對的是十萬虎狼之師,若朝廷不事先令沿邊軍州有所準備,便憑我自責,便可就得了他?!大名府以北,還有千千萬萬的百姓,朝廷先是開門揖盜,如今又是掩耳盜鈴,便憑我自責幾句,又可救得他們不受契丹殘害?!”

田烈武頓時也沉默了。他望着唐康痛苦的眼神,腦子裡想起的,是當年石越在環州和他說過的話。

“軍隊之責任,是保護百姓。”

“無論是殺敵攻城,還是守禦邊境,歸根結底,都必須是爲了保護百姓。”

“惟有愛民護民之將領,方能稱爲具有‘仁德’的將領。”

石越的話,一句句在他耳邊響起,恍如是剛剛發生不久的事一般。

趙隆還罷了,田烈武雖然與他袍澤情深,但是他畢竟是武人,食朝廷俸祿,忠君死國,乃是本分,無論是何種處境,也不應該有所抱怨。

但是河北一路的百姓又有何罪?!

他沉默了很久,才終於問道:“康時,你又是如何能斷定契丹定然會南犯?”

唐康望了田烈武一眼,但馬上又避開了他的眼神。

聽到田烈武這句話,他已經可以斷定,今晚他與田烈武所說的,全都會被轉到皇帝的耳朵裡。爲了以防萬一,他還會賄賂幾個內侍,讓皇帝知道他與田烈武今晚會面了,貪了關於契丹即將南犯之事。如此一來,即使萬一田烈武沒說,皇帝也會主動詢問,田烈武自然會將其中的利害,剖析給皇帝聽。更不用說,旁邊還會有個添油加醋的楊士芳……

至於皇帝聽了以後,是繼續忍氣吞聲,還是能如他去寶相寺弔祭王安石一樣公然的有所主張,這就不是唐康能肯定的了。

但至少,他知道,潘照臨也已經很清楚的暗示,小皇帝已經不那麼甘心做個傀儡,他已經敢於在一些事情表達自己的態度。即使他的羽翼並未長成,但他看起來已經迫不及待的想要展翅高飛了!

就算他最終怯懦了,也沒什麼損失。唐康是絕對不會介意離間一下皇帝與司馬光的關係的。更何況,這會在皇帝那裡替他留一個好印象——皇帝會知道他今日的憂國憂民,奮不顧身,會知道他與司馬光,甚至是與石越的不同。

雖然,唐康心裡也很清楚,田烈武肯定會爲此付出代價。

然而,論及殺伐決斷、野心勃勃,唐康其實是遠勝於石越的。他受到潘照臨的提點,便立即前來找田烈武,期間沒有半點的猶豫。他並沒有要求田烈武做任何事,也不曾鼓動、暗示他做任何事,他更不曾欺騙田烈武,田烈武可以有自己的選擇。唐康不會對此有任何的愧疚——他只是不曾徹底的坦誠相待,但這個世界上,他本就不會對任何人徹底坦誠。即使是對父親、石越、兄弟、妻子……他也不可能徹底坦誠相待,他更不知道世界上是不是有這樣的人存在?

但他終究還是有一些不忍的。

因爲他也知道,田烈武的性格,已經決定了,他起事沒有選擇。

他心裡也無法否認,雖然他對田烈武說的每一句話都大義凜然,並且都是實情,但是這大義的名分之下,本質之下,依然是利用。

而田烈武,無論如何,也算是他的師友。

第13節 婚姻大事(下)第6章 下第18章 封疆盡是春秋國第14章 兩河百郡宋山川第32章 雪壓飛狐城第10節 呂氏復出(下)第7章 上第13節 婚姻大事(下)第7章 江上潮來浪薄天(四)第27章 臣憂顧不在邊陲第31章 與昔一何殊勇怯第14章 兩河百郡宋山川(二)第10節 呂氏復出(中)第3節 上第10章 上第十節第2節 下第十章第9節 下第11章 錯料一帆超十程第三章第13章 一夜大雪風喧豗第16章 莫嗟身世渾無事第34章 誰其當罪誰其賢第17章 安漢當年一觸龍第二十八節15 汴京杭州4第十九節第07節第6章 下第五章第三節第4節 上第17章 安漢當年一觸龍(七)第3章 上第23章 熊羆百萬臨危堞第23章 熊羆百萬臨危堞第十一節第二章第2節 聲名鵲起上(02)第三十章第十四章第4章 書生名利浹肌骨(一)第9節 下第22章 君王有意誅驕虜第二十三章第28章 聖主如天萬物春第22章 君王有意誅驕虜第16章 莫嗟身世渾無事第19章 黃金錯刀白玉裝第二十八節第11章 錯料一帆超十程第31章 與昔一何殊勇怯第18章 封疆盡是春秋國第二十一章第9章 國須柱石扶丕構第25章 河潼形勝寧終棄第4章 上第3章 上第五章第07節第七章第9章 國須柱石扶丕構第八章第2節 下第25章 河潼形勝寧終棄第十章第9章 國須柱石扶丕構第24章 天下自古無能才第16節 十字(四)第28章 聖主如天萬物春第二十六節第3章 誰持白羽靜風塵(二)15 汴京杭州3第10章 上第9章 國須柱石扶丕構第10章 下第9章 國須柱石扶丕構第32章 雪壓飛狐城第4節 集英殿風波(上)第3章 上第4章 下第七節第1節 熙寧二年(上)第16節 十字(三)第4節 下第34章 誰其當罪誰其賢第十八章第15章 天機雲錦用在我(二)第二十四節第一章第3章 上第12節 再度交鋒(下)第十九章第22章 君王有意誅驕虜第7節 拗相公中(01)第26章 真剛不作繞指柔第9章 國須柱石扶丕構第二 卷尾聲第三章
第13節 婚姻大事(下)第6章 下第18章 封疆盡是春秋國第14章 兩河百郡宋山川第32章 雪壓飛狐城第10節 呂氏復出(下)第7章 上第13節 婚姻大事(下)第7章 江上潮來浪薄天(四)第27章 臣憂顧不在邊陲第31章 與昔一何殊勇怯第14章 兩河百郡宋山川(二)第10節 呂氏復出(中)第3節 上第10章 上第十節第2節 下第十章第9節 下第11章 錯料一帆超十程第三章第13章 一夜大雪風喧豗第16章 莫嗟身世渾無事第34章 誰其當罪誰其賢第17章 安漢當年一觸龍第二十八節15 汴京杭州4第十九節第07節第6章 下第五章第三節第4節 上第17章 安漢當年一觸龍(七)第3章 上第23章 熊羆百萬臨危堞第23章 熊羆百萬臨危堞第十一節第二章第2節 聲名鵲起上(02)第三十章第十四章第4章 書生名利浹肌骨(一)第9節 下第22章 君王有意誅驕虜第二十三章第28章 聖主如天萬物春第22章 君王有意誅驕虜第16章 莫嗟身世渾無事第19章 黃金錯刀白玉裝第二十八節第11章 錯料一帆超十程第31章 與昔一何殊勇怯第18章 封疆盡是春秋國第二十一章第9章 國須柱石扶丕構第25章 河潼形勝寧終棄第4章 上第3章 上第五章第07節第七章第9章 國須柱石扶丕構第八章第2節 下第25章 河潼形勝寧終棄第十章第9章 國須柱石扶丕構第24章 天下自古無能才第16節 十字(四)第28章 聖主如天萬物春第二十六節第3章 誰持白羽靜風塵(二)15 汴京杭州3第10章 上第9章 國須柱石扶丕構第10章 下第9章 國須柱石扶丕構第32章 雪壓飛狐城第4節 集英殿風波(上)第3章 上第4章 下第七節第1節 熙寧二年(上)第16節 十字(三)第4節 下第34章 誰其當罪誰其賢第十八章第15章 天機雲錦用在我(二)第二十四節第一章第3章 上第12節 再度交鋒(下)第十九章第22章 君王有意誅驕虜第7節 拗相公中(01)第26章 真剛不作繞指柔第9章 國須柱石扶丕構第二 卷尾聲第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