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傳書雲廷中

張御在成爲廷執之後,便即知曉,首座道人有時候會尋廷執過去單獨一敘。

這裡可能是會過問一下廷執所負責的職司之上的事宜,也可能會問詢其對一些大策事略的看法。

一般來說,目的是爲了能更好的進行廷上決策。

在相同道念這一前提之下,每一個廷執也都是有着各自想法和訴求的,也有自身所堅持的東西,而對於同一件事機,廷執之間的看法也不盡相同。

首座道人作爲主執,那是一定要聽取這些不同建言,設法調和平衡,並做到穩固大局的。

這裡面平衡並非是庸碌無作爲,而是要有高明的眼光和對世間運轉的高超把握,知道哪些事機可緩而後治,哪些事機需定化在先。

而眼光是一回事,道行修爲纔是此間最爲重要的,有些選擇需對天地之轉有着清晰的認知和判斷,短時內或許見不到什麼,但長遠卻能取得益處。

張御自成爲廷執到如今已有三載,首座道人這還第一次單獨尋他,其實這沒有什麼,因爲對於上層修道人而言,三年五載實在太過短暫,再是晚些尋他也不用奇怪。

他道:“請明周道友引路。”

明周道人打一個稽首,道:“請張廷執隨明周來。”

兩人待自裡殿步出,清玄道宮之前便自飛落下一駕飛舟,兩人乘了上去,就往雲海深處而來。

首座道人居於清穹之舟的樞位所在,此間不立道宮,不設法壇,因爲清穹之舟舟臺便是其定修之所在,以便把握整個鎮道之寶。

飛車逐漸深入雲海,海天逐漸相連,已是分不出彼此,前方忽然見得一處漩流光芒,飛車過去之間,便見其一點一點的消失,明周道人身影也是逐漸變得通透起來。

而待飛車完全化去,張御已是落定在一處階臺之上,他擡頭看過去,見一層層階梯向上延伸,不見端首,左右迴環無盡,難見其終。

他一擺大袖,踏步上前。

而隨着他邁步,整個階臺也是相應動了起來,這感覺之中既像是在向上,又像是在往下,還像是在原地邁步。

這等尋常人永難渡去的所在,但對他沒有什麼阻礙,尋辨玄機,輕易就邁步而過,併到來到了近處。

隨他腳步立定,聽得聲音傳來:“廷執,這邊請。”

張御望過去,明周道人再一次出現在那裡,他有種感覺,這個明周與方纔所見明周有些不同。

清穹之靈雖只是一個,可卻分別受諸廷執所執掌,因爲屢受各廷執召使,所以在各廷執身前身邊會相應產生不同變化,這一個明周應該是受首座道人制束的。

他往明周所在行去,那裡明明無路,可是隨着他走過,前方又是多出了一個向上的階臺。

他此刻忽然感覺到,此行此路,卻是對應了修道人進入玄尊境界後的兩個道果,一個寄氣於虛,一個虛實相生、陰陽互濟。

但是在這後面,他擡首看去,見又是一座門關出現在那裡,只是奇異的是,他能望見此處存在,可卻說不出此處具體模樣,仔細看去,那裡分明空無一物,什麼都看不見,可當忽略之時,卻反而能確定其存在,不禁若有所思。

此刻一個道童站在那裡相迎,稽首道:“張廷執有禮,請隨小童來。”

張御點了下頭,跟着那道童過去門關,見是前方空空蕩蕩,一無所託,大地呈現層層分階。

首座道人正站在臺階之上,黑髮烏簪,一身淺灰道袍,背後海光雲流,氣照天霄,腳下衡平一線,彷彿一人系定了天地。

張御走到了近前,執禮道:“首執有禮。”

首座道人還有一禮,道:“張廷執有禮。”

敘禮過後,他在高處言道:“張廷執,你乃是以玄法成就,於邊州都護,域內上洲,虛空星宿等處都是有過任職,此在廷執之中乃是僅有,不知張廷執對於如今真法、玄法之道有何持見?”

張御認真思量了片刻,纔是道:“真玄本是一法,無分彼此,雖有互爭,但只需大勢爲一,秉理而前,則可互容互存,直往真道。”

在他看來,真法、玄法兩者之間並不是相互不容的,玄法只是多給了天夏子民一條修道之路,從而多了一個選擇。

但是真法與玄法會不會起得矛盾,這個多半是會有的,可凡事不怕矛盾,而在於如何調和,只要雙方道念一致,那麼在未曾找到最終大道之前,雙方都是可以並行向前的。

其實除了玄法,以後可能也會有其他逐道之法,但只要天夏繼續保持向上奮進之勢,那麼這些都是沒有問題的。可一旦停了下來,那麼可能就會重回當初宗派守持的舊路了。

而如何保持伸張奮進,那就是他們這些追逐大道,並掌握天地道理之人所應思索的了。這也正是他們這些上境修士存在的因由。

首座道人緩緩道:“古夏之時,諸派維理強固,破變殺化,撫平一應天機變數,認爲此是萬世不易之法,然則看似抱守不動,實則內爭內逐,終有一日道不應機,常衡破敗,以至傾頹崩塌。

而我眼前所行之道,乃是上修執道而行,內通天人,外御諸變,此二道孰高孰下,未至盡頭,尚是難言勝負。”

張御不覺點首,贊同此言,現在遠還沒有走到道的盡頭,執掌到真正大道,誰也不敢說誰定然是正確的。

所以這又繞到最根本上來了,誰能先執得大道,誰便是勝者,這些唯有依靠上境修道人來使力了。

他不禁想起了此前一個推斷,因爲眼前逐道受阻,需的更多上層大能,這裡唯有數目更多的人入道,纔可能達成這等目的,這也需要改善民生,由下往上層層推動,而這也是符合下民之意願,如此上下相合,這便形成了一股大勢向前,順此則興,逆此則亡,而玄法本身正是契合了這股大潮。

從這般看,只要道在前行,那麼以往宗派之制必然是要失敗的,除非是止道不前,可但凡修道人都是不會停下爭逐的,能放棄的早是放棄了,越到上面越是不會停下。

哪怕如今那些在清穹雲海之中潛修的修道人,若是有朝一日上層破滅,清穹不在,他們失了維定壽數的根系,那麼也是會重新設法求取上境,以求超脫的。

首座道人在談過此事後,又就其餘天夏事機問了他一些看法,張御也是一一回以自身之看法,這裡沒必要做什麼隱瞞,身爲廷執,自身之闡發,必然會在廷上表露出來,可讓首執能夠明瞭自身之看法那是一件好事。

一番對言下來,首座道人又道:“今請張廷執至此,除了問對要略,還有一物交給張廷執。”

張御微一擡首,便見一封玉書從上端飄落下來,此物似無有厚薄之分,唯有正視可見,他拿入手中後,頓覺自上面傳來一陣玄妙之感。

首座道人道:“玄廷之中,每一個摘取了上乘功果的修士,五位執攝都會給予這玉書,並給予其指點,今日我將此書予你,張廷執若是覺得什麼時候緣法到了,則可執此物去見諸位執攝一面,但若不願,也可不見。”

張御心中微動,將這一頁玉書收妥,對上執有一禮,道:“多謝首執傳書。”

首座道人也是回有一禮,道:“勞煩張廷執到此一行,今日敘話便到此吧,張廷執可回了。”

張御將玉書收妥,再是一禮,便從此間退出,往原路折返,在又是經過了那一座關門之後,他停步回頭,看了片刻。過了一會兒,身上金光微微一閃,身影便即不見。

待他再出現時,已是落身在了清玄道宮之中。

他行步入內,到了裡殿坐定,將那一封玉書拿了出來。

此前從關朝昇到霍衡,再到荀師,皆是對他說過一番,話中都是隱隱透露出來,在他摘取上乘功果之後,可能會有一個關口要過。

而方纔他在前往面見首執的路上,見到的那一座關門,似也是印證了這一點。他感覺這可能就與五位執攝相喚自己有關。

關朝昇與霍衡的話語無不是在暗示他此關不易過,而荀師則是建言他一定要設法把握,不能錯失了。

而他則有自己的看法,對於這一切,金冊之中沒有記載,但以往道書上卻是隱隱約約透露了些許,毫無疑問,此事有極大可能涉及上境之路,他自也不會就此止步不前的。

首座道人言及,他什麼覺得緣法到了,什麼時候可去面見五位執攝。

他認真思量了一會兒,覺得眼下自己準備尚還不足。

他摘取上乘功果纔是數載,功行修爲還有極大上升空間,可待積蓄再穩固一些,再是持書前往。

且如今濁潮起得微瀾,周域不定,此刻他也不是上好的修持破關之機,他至少也需將這些理定,再好言及其餘。

心意定下之後,他將玉書收了起來,而後將手邊幾封冊書拿了過來,這是近來底下送上玄廷的呈冊,稍稍翻了下,其中有一封卻是引起了他的主意。

……

……

第四百六十三章 化機覬上乘第一百八十九章 留符指天陸第三百四十一章 得功散意回第十八章 未雨風先動第七十三章 佈置第兩百零七章 破障拒純靈第二十二章 雜庫異變第四百五十三章 侵氣皆除落第兩百五十二章 虛空見重礙第八十六章 呈光大地清第一百二十一章 開端第一百零四章 天穹之下第四百七十二章 餘勢當再進第三百五十七章 亂陣枝欲摧第八十五章 守待第十章 渡氣得庇佑第九十三章 流聚海湖生第四十二章 突變第一百一十七章 瑞光圖第兩百零二章 秘府第九十四章 執主即執命第三百零九章 滌機啓上穹第兩百三十九章 佈勢固根本第三十一章 行同心卻異第三百一十二章 今當拭往跡第九十九章 法咒第三百六十六章 決力玄空對第四十六章 落光傳清聲第七十五章 武澤第二十章 執意本難消第八十三章 落世捉寶光第一百四十八章 凝志戰再啓第一百二十一章 離遁一隙中第兩百三十九章 磨鋒以待戰第三百五十四章 法散天外意第四十四章 舊痕已當拭第四十三章 定使持節第一百一十九章 返歸第二十六章 澄空第九十七章 瑞光依舊明第一百一十六章 揚法落音聲第三百零二章 借意合缺裂第七十四章 沉界人轉世第十四章 求存獻法功第三十章 功高即是理第兩百九十九章 逞威轉虛實第一百四十六章 斬氣絕神意第十六章 歷練第一百零八章 鎮立寄天聲第一百九十三章 替位第三百四十八章 轉意蒙真識第兩百七十章 勢爭唯法度第八十章 離黯得復歸第十三章 闢法另問對第一百八十二章 動異自化逐第一百九十七章 再召第四百零三章 傳執引心毒第兩百五十六章 舟尺破虛黯第七十七章 待時索機玄第兩百二十五章 人心難定見第十八章 玄圖蔽天機第四百三十三章 衝陣寶光肆第四十一章 觀知第兩百三十二章 擎虛謀空渡第四十六章 破攻第九十八章 烈光融神身第一百九十五章 明我第三百零四章 取失憑人斷第兩百二十三章 動機起兆勢第五十章 觀人觀己第一百三十五章 暗策第四百六十一章 換命篡意身第一百九十四章 離陸第五十一章 驅意猶逐黯第一百四十一章 後路第兩百零五章 化氣神歸同第三百一十五章 避塵不避劫第一百四十一章 說法第五十章 觀人觀己第三百一十四章 乘幽論遷議第一百三十六章 宣名爭人心第四百零九章 聚識借解丸第十五章 更易第六十九章 河途示警第三十八章 知見真靈第八十五章 同心第一百八十七章 捲雲定舊契第十八章 未雨風先動第兩百八十一章 持理渡天門第八十九章 章紙論譽第二十七章 尋玄章法第兩百八十八章 雲臺贈簡書第三百三十一章 破塵劍摧神第三百一十章 議定立有常第四百七十五章 起機再破壁第一百六十一章 無進當可變第五章 治靈可造真第一百六十八章 漫攻磨堅界第一百八十章 激戰第一百七十四章 牽識謀易位
第四百六十三章 化機覬上乘第一百八十九章 留符指天陸第三百四十一章 得功散意回第十八章 未雨風先動第七十三章 佈置第兩百零七章 破障拒純靈第二十二章 雜庫異變第四百五十三章 侵氣皆除落第兩百五十二章 虛空見重礙第八十六章 呈光大地清第一百二十一章 開端第一百零四章 天穹之下第四百七十二章 餘勢當再進第三百五十七章 亂陣枝欲摧第八十五章 守待第十章 渡氣得庇佑第九十三章 流聚海湖生第四十二章 突變第一百一十七章 瑞光圖第兩百零二章 秘府第九十四章 執主即執命第三百零九章 滌機啓上穹第兩百三十九章 佈勢固根本第三十一章 行同心卻異第三百一十二章 今當拭往跡第九十九章 法咒第三百六十六章 決力玄空對第四十六章 落光傳清聲第七十五章 武澤第二十章 執意本難消第八十三章 落世捉寶光第一百四十八章 凝志戰再啓第一百二十一章 離遁一隙中第兩百三十九章 磨鋒以待戰第三百五十四章 法散天外意第四十四章 舊痕已當拭第四十三章 定使持節第一百一十九章 返歸第二十六章 澄空第九十七章 瑞光依舊明第一百一十六章 揚法落音聲第三百零二章 借意合缺裂第七十四章 沉界人轉世第十四章 求存獻法功第三十章 功高即是理第兩百九十九章 逞威轉虛實第一百四十六章 斬氣絕神意第十六章 歷練第一百零八章 鎮立寄天聲第一百九十三章 替位第三百四十八章 轉意蒙真識第兩百七十章 勢爭唯法度第八十章 離黯得復歸第十三章 闢法另問對第一百八十二章 動異自化逐第一百九十七章 再召第四百零三章 傳執引心毒第兩百五十六章 舟尺破虛黯第七十七章 待時索機玄第兩百二十五章 人心難定見第十八章 玄圖蔽天機第四百三十三章 衝陣寶光肆第四十一章 觀知第兩百三十二章 擎虛謀空渡第四十六章 破攻第九十八章 烈光融神身第一百九十五章 明我第三百零四章 取失憑人斷第兩百二十三章 動機起兆勢第五十章 觀人觀己第一百三十五章 暗策第四百六十一章 換命篡意身第一百九十四章 離陸第五十一章 驅意猶逐黯第一百四十一章 後路第兩百零五章 化氣神歸同第三百一十五章 避塵不避劫第一百四十一章 說法第五十章 觀人觀己第三百一十四章 乘幽論遷議第一百三十六章 宣名爭人心第四百零九章 聚識借解丸第十五章 更易第六十九章 河途示警第三十八章 知見真靈第八十五章 同心第一百八十七章 捲雲定舊契第十八章 未雨風先動第兩百八十一章 持理渡天門第八十九章 章紙論譽第二十七章 尋玄章法第兩百八十八章 雲臺贈簡書第三百三十一章 破塵劍摧神第三百一十章 議定立有常第四百七十五章 起機再破壁第一百六十一章 無進當可變第五章 治靈可造真第一百六十八章 漫攻磨堅界第一百八十章 激戰第一百七十四章 牽識謀易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