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少女失蹤

陽光在前面帶路,四個人跑到白沙井才停下來。這個白沙井,就是“長沙沙水水無沙”的著名山泉。

幾人喝了幾口甘甜的井水後,從水井側面的小路上山,走進一個樹林中坐下來休息。

朱智涵問楊萬里和王淑娟,爲何到了長沙?

楊萬里告訴朱智涵,當年清軍血洗千山頭後,幾十個清兵跑到滕州中學來,抓捕救助過義和團傷員的學生。

楊萬里和王淑娟聞訊後逃出學校,先到江浙一帶躲避。後來江浙風聲緊了,兩人就坐船來到了長沙。

湖南人受到近代湖湘文化的影響,出現了黃興、蔡鍔、宋教仁等一大批革命志士。

近年來,長沙反清鬥爭風起雲涌。兩人經陽光介紹,參加了黃興建立的“華興會”。

他們在長沙,跟着陽光積極開展活動,發動民衆起來造反。

最近,黃興等“華興會”頭目秘密策劃。準備趁今年十月,政府爲慈禧太后辦壽禮之機,組織學生和農民成立義勇隊,在長沙發動武裝起義。

這幾天,陽光帶着兩個徒弟在長沙到處演講,就是要發動羣衆行動起來,爲這次武裝起義做準備。

三人感謝朱智涵出手相救,想留他在長沙玩幾天。

王淑娟對朱智涵有種特別的感激之情,她幾次遇到危險時都被朱智涵救出。她在心裡感謝他,同時又敬佩他,這種感情無以言表……

朱智涵向兩個學生介紹,無爲道長已被清兵的毒鏢所殺。現在他要趕到四川去,將師父的靈發入土爲安。

楊萬里和王淑娟對無爲道長很尊敬,聽說他老人家被清兵殺害了,對清兵恨得咬牙切齒。

四個人在樹林中擺談了一個多時辰,外面已風平浪靜。王淑娟提議大家換了衣服,簡單遮掩一下,陪朱智涵去河西嶽麓山玩。

朱智涵推辭不過,隨三人走到湘江邊,坐渡船到河西,來到嶽麓山下,先到千年學府嶽麓書院參觀。

嶽麓山是南嶽七十二峰的最後一峰,位於長沙西岸。四人走到愛晚亭時,王淑娟即興吟誦起“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的詩句。

四人說說笑笑到了嶽麓山頂,在飽覽長沙“山、水、洲、城”的秀美風光後,走進麓山寺燒香拜佛,大家盡情玩了一天。

晚上,陽光做東請大家一起去坡子街火宮殿,品嚐長沙的臭豆腐、姐妹糰子、豬血丸子等名小吃。

酒過三巡,突然幾十個警察衝進火宮殿,準備上來抓陽光等四人。

原來,火宮殿是長沙的著名小吃店,天天食客雲集。三教九流匯聚這裡,熱鬧非凡。

今天,小霸天與幾個小混混在火宮殿吃飯,發現在天心閣打死警官的陽光等人在這裡請客。

小霸天認爲報仇的機會來了,立即去警察局報告。他帶來了幾十個警察,準備來捉拿殺人兇手。

陽光發現小霸天帶警察來抓他們,急忙吆喝一聲,四人一起衝出去。施展拳腳功夫,先將小霸天打趴下,再打倒十幾個警察。

然後縱身跳上火宮殿的紅牌樓,再一個縱跳上到樓頂,一溜煙全跑了。

次日朱智涵堅持要去嶽州,三人不再挽留,將他送到湘江客運碼頭。

王淑娟對朱智涵溫情脈脈,站在碼頭久久揮手告別。

一直望着他的船遠去,影子變得越來越小了,才停下來,用手絹擦乾臉上的淚水。

卻說朱智涵乘客船一路北上,傍晚時分到達嶽州城,在南嶽坡碼頭上岸。

爲了方便遊覽岳陽樓和洞庭湖,朱智涵在靠近岳陽樓的巴陵客棧住下來。

朱智涵吃過晚飯,在房間休息了一陣,正準備睡覺。

突然,從隔壁客房裡隱隱傳來打架和叫罵的聲音,隨後是女人的哭聲。

朱智涵最怕聽到女人哭,在房中坐立不安。

忍不住走出門去,到隔壁客房窗下細聽,是一個男人在打女人。

朱智涵心想,是不是有人拐賣婦女?

朱智涵輕輕在門上拍了三下,一個男人把房門打開,原來房內是夫妻模樣的一男一女。

他估計是兩口子在裡面吵架,就道了聲:“對不起,敲錯門了。”轉身走開。

朱智涵剛回到自己客房,那男人隨後敲門進來,說出了夫妻打架的緣由。

原來,那男人叫劉皖雄,女人叫孫春花,是安徽鳳陽人,夫妻帶着女兒小鳳賣藝逃荒到了嶽州。

今天一家人去洞庭湖畔的南嶽坡,拉起圈子唱歌賣藝。

夫妻玩了一套雜耍,女兒小鳳開始演唱《鳳陽花鼓》:

“左手鑼,右手鼓,手拿鑼鼓來唱歌,別的歌兒我也不會唱,單會唱支鳳陽歌,鳳鳳陽鼓啊,咿呀哎哎呦……”

十四歲的小鳳姑娘臉蛋白淨,長相乖巧,歌聲又清脆甜美,周圍觀看的人大聲叫好。

這時,孫春花手端盤子向圍觀的人討錢,衆人紛紛解囊。

孫春花走到兩個青壯男子面前,剛伸出盤子,就被其中一人把盤子打翻。

他大聲叫罵:“賣唱的叫花子,你們沒有拜彭老爺的碼頭,也想在嶽州混下去?不懂一點江湖規矩!”

罵完給她臉上一耳光。劉皖雄過來論理,被那人一拳打倒在地上。

小鳳過來準備拉起父親,另一個公子打扮的人走過來把她推開。然後用手在小鳳臉上摸了一下,發出幾聲淫笑。

突然,公子攔腰把小姑娘挾在身上,縱身跳出圈子外,在衆目睽睽之下飛快跑了。

衆人看得目瞪口呆,夫妻二人驚慌失措。

等到回過神來時,劉皖雄和孫春花跑出去追趕,哪裡還有小鳳的影蹤?

夫妻痛哭流涕,沿街到處打聽小鳳的下落。兩口子晚上回到客店後,互相抱怨。

孫春花責怪劉皖雄,不該來嶽州。劉皖雄責怪孫春花,不該找那兩個人要錢。先是爭論,然後就打起來了。

劉皖雄剛纔見朱智涵面容和善,眉宇之間有股英雄氣概,又同是住店的客人,就跑過去將自己的遭遇講出來,希望能有所幫助。

朱智涵聽完他的講述後,想起了自己失蹤的桃花妹妹,對他們夫妻產生了同情心,答應協助尋找小鳳姑娘。

次日上午,朱智涵決定去岳陽樓參觀,那裡遊人多,可以順便打聽小鳳姑娘失蹤後的線索。

朱智涵從客棧出來,沿洞庭湖岸往北走不多遠,就到了鑲嵌“巴陵勝狀”的門牌前。

他進門後,遠遠望見一座金碧輝煌的高大木樓,樓椽正面高掛“岳陽樓”匾牌。

岳陽樓雄踞在洞庭湖東岸的城牆之上,主樓共三層,飛檐斗拱。

樓中四根楠木金柱直貫樓頂,周圍繞以廊、枋、椽、檁互相榫合,集結爲一個完美的整體。

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樓”的美譽。

古代的嶽州府,先後稱巴陵郡或岳陽郡。據傳岳陽樓的前身,爲三國時期東吳大將魯肅的“閱軍樓”,與黃鶴樓、滕王閣並稱爲“江南三大名樓”。

朱智涵登上城牆,從北向南,先走進三醉亭。

這是根據純陽子呂洞賓“三醉岳陽”的故事而建,爲二層二檐木亭,內有呂洞賓醉臥岳陽的塑像。

朱智涵見了祖師爺,連忙跪下行大禮。

從三醉亭出來,走不到百步就到了岳陽樓的正門前。

朱智涵走進一樓大廳,見正中掛着一塊《岳陽樓記》雕屏。紫檀木板上鐫刻黑底綠字,字跡蒼勁古樸,頗有氣勢,他不禁嘖嘖稱奇。

登上二樓,大廳中又見一幅相似的《岳陽樓記》木雕屏風,字跡龍飛鳳舞,出神入化。

朱智涵覺得奇怪,在同一座樓,何必嵌刻兩幅同文同樣的木雕屏?

正在這時,從一樓上來一個公子打扮的年輕人,領着幾個學者模樣的客人,來看二樓的《岳陽樓記》雕屏。

客人覺得奇怪,問公子:“怪事,二樓怎麼也有一塊同樣的雕屏?”

公子反問客人:“你們看哪一塊更精緻一些?”

衆人回答:“二樓這塊雕屏,字跡更加靈動。”

公子稱讚大家好眼力。接着講出一段《岳陽樓記》雕屏的傳奇故事。

大約在乾隆八年,嶽州知府黃凝道購得上等紫檀木板,特請大書法家,乾隆皇帝的老師張照,書寫《岳陽樓記》全文。

又請著名雕刻家精工雕刻,製成雕屏掛於岳陽樓一樓大廳。

遊人見了這幅雕屏讚不絕口,因其文章、書法、刻工、木料全屬珍品,人稱《岳陽樓記》“四絕”雕屏。

道光四年,嶽州來了個吳知縣,他平時附庸風雅,非常喜歡這副《岳陽樓記》雕屏,欲佔爲己有。

他將雕屏原件取下來,謊稱要臨摹習字,暗中請著名雕工,模仿原件筆跡樣式,仿製了一塊同樣的雕屏。

吳知縣把“四絕”雕屏原件私藏起來,將仿製品裝到一樓原來的位置。

吳知縣在離任的時候,將私藏的雕屏原件拆成十二塊木板,悄悄帶上船,欲偷運回老家。

可是,船進入洞庭湖出口時,突然天降大雨,湖面颳起狂風巨浪,掀翻了吳知縣的船。

吳知縣忙和家人抱住《岳陽樓記》木板求生,可是他們沒想到,這個雕屏是紫檀木做的,名貴檀木比水重,遇水就下沉。

結果吳知縣全家葬生於水中,雕屏木板也沉入了湖底。

若干年後,有位老漁翁在洞庭湖出口處打魚時,將十二塊《岳陽樓記》雕屏木板打撈了上來。

當地文人吳敏樹經過仔細辨認,確定是岳陽樓“四絕”雕屏原件,便馬上高價收購保藏起來。

後來吳敏樹將自己珍藏的《岳陽樓記》雕屏捐出來,掛於岳陽樓二樓大廳。

之後大家就看到了一式兩副的《岳陽樓記》雕屏。

朱智涵認真聽完這個故事後,登上三樓,廳中有八仙過海的塑像。

據說呂洞賓在岳陽樓喝醉酒後,曾三次飛到洞庭湖中心的君山島,去喝銀針茶解酒。

朱智涵心裡笑笑,這裡應該叫“八仙過湖”纔對呀。

朱智涵圍着三樓走廊轉了一圈,這裡是嶽州城的最高處。

他站在岳陽樓上,一陣湖風吹來,在秋日裡感到特別清涼。

俯瞰洞庭湖,遠處煙波浩渺,水天一色。

近處魚帆點點,百鳥紛飛,真是氣象萬千。

在城樓上遙望君山島,好似在水面上搖曳的青螺。

朱智涵想起劉禹錫的詩:“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裡一青螺。”真是恰如其景。

飽覽洞庭湖美景後,朱智涵緩步下樓。出一樓大廳時,見很多人在看一副對聯,忙停步觀望。

“一樓何奇?杜少陵五言絕唱,範希文兩字關情,滕子京百廢俱興,呂純陽三過必醉。

詩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見古人,使我愴然涕下;

諸君試看,洞庭湖南極瀟湘,揚子江北通巫峽,巴陵山西來爽氣,嶽州城東道崖疆。

瀦者,流者,峙者,鎮者,此中有真意,問誰領會得來。”

朱智涵看後,感覺回味無窮,讚歎不已。

心想這副對聯藉助名人典故、詩文名句、傳說逸事,揭示了岳陽樓因何著名和雄偉奇特的原因,真是言雖盡而意無窮。

朱智涵看完對聯,剛準備離開時,突然從樓上跳下兩個黑影,落地動作靈活輕鬆,只發出很輕微的聲響。

朱智涵剛追上去十幾步,想看個究竟,黑影已迅速消失了。

第10章 住持之爭第32章 英俊書生第99章 破“五行陣”第11章 千山頭廟會第98章 青雲大俠第39章 煙花三月第71章  來去無牽掛第132章 舌戰趙屠夫第10章 住持之爭第87章 畫像石棺第16章 旗開得勝第4章 龍蛇功夫第120章 石龍村第43章 走火入魔第62章 神龜山莊第155章 邪魔伏誅第6章  金蛇狂舞第154章 活捉傅榮華第16章 旗開得勝第17章 驅火牛陣第6章  金蛇狂舞第90章 貨船喋血第119章 金銀萃山藪第101章 章神仙打賭第13章 雌雄首烏第81章 屠戶秘史第100章 周和尚喝“神水”第6章  金蛇狂舞第39章 煙花三月第156章 少城旗兵第81章 屠戶秘史第62章 神龜山莊第33章 爭奪餉銀第79章 青城九俠第36章 大戰官軍第97章 引蛇出洞第13章 雌雄首烏第46章 廖家祠堂第153章 一打總督府第32章 英俊書生第149章 成都兵變第87章 畫像石棺第74章 “抓盜寶賊啊!”第104章 石牛對石鼓第125章 捨身跳崖第118章 心蓮和尚第129章 股票惹的禍第107 “談天說地”第131章 烈士與壯士第142章 鵝嶺失守第83章 “聚珍閣”之謎第124章 “盜寶賊,哪裡走!”第9章  大戰老鷹嘴第79章 青城九俠第134章 擒賊先擒王第82章 二水口內藏第120章 石龍村第139章 新津保衛戰第60章 百福宴第26章 劍鞘之秘第139章 新津保衛戰第75章 古墓遺寶第129章 股票惹的禍第103章 軍費何來?第62章 神龜山莊第80章 青羊宮打擂第23章 報國無門第69章 大水發威第66章 夜闖總督府第128章 朝廷“上諭”第67章 八面埋伏第48章 劫囚車第103章 軍費何來?第120章 石龍村第44章 嫦娥的心思第108章 胖鎮鬧春第150章 “打啓發了!”第151章 東門戰倭第156章 少城旗兵第36章 大戰官軍第36章 大戰官軍第137章 激戰雙流第125章 捨身跳崖第70章 火燒石筍場第65章 三封密信第75章 古墓遺寶第47章 岳廟遇襲第20章 行刺武威第161章 美女愛英雄第147章 大鬧軍政府第11章 千山頭廟會第123章 夜盜青銅觶第144章 蜀軍政府第100章 周和尚喝“神水”第52章 蓼葉村誓師第26章 劍鞘之秘第34章 夜半劫寨第36章 大戰官軍第74章 “抓盜寶賊啊!”第22章 往事如煙
第10章 住持之爭第32章 英俊書生第99章 破“五行陣”第11章 千山頭廟會第98章 青雲大俠第39章 煙花三月第71章  來去無牽掛第132章 舌戰趙屠夫第10章 住持之爭第87章 畫像石棺第16章 旗開得勝第4章 龍蛇功夫第120章 石龍村第43章 走火入魔第62章 神龜山莊第155章 邪魔伏誅第6章  金蛇狂舞第154章 活捉傅榮華第16章 旗開得勝第17章 驅火牛陣第6章  金蛇狂舞第90章 貨船喋血第119章 金銀萃山藪第101章 章神仙打賭第13章 雌雄首烏第81章 屠戶秘史第100章 周和尚喝“神水”第6章  金蛇狂舞第39章 煙花三月第156章 少城旗兵第81章 屠戶秘史第62章 神龜山莊第33章 爭奪餉銀第79章 青城九俠第36章 大戰官軍第97章 引蛇出洞第13章 雌雄首烏第46章 廖家祠堂第153章 一打總督府第32章 英俊書生第149章 成都兵變第87章 畫像石棺第74章 “抓盜寶賊啊!”第104章 石牛對石鼓第125章 捨身跳崖第118章 心蓮和尚第129章 股票惹的禍第107 “談天說地”第131章 烈士與壯士第142章 鵝嶺失守第83章 “聚珍閣”之謎第124章 “盜寶賊,哪裡走!”第9章  大戰老鷹嘴第79章 青城九俠第134章 擒賊先擒王第82章 二水口內藏第120章 石龍村第139章 新津保衛戰第60章 百福宴第26章 劍鞘之秘第139章 新津保衛戰第75章 古墓遺寶第129章 股票惹的禍第103章 軍費何來?第62章 神龜山莊第80章 青羊宮打擂第23章 報國無門第69章 大水發威第66章 夜闖總督府第128章 朝廷“上諭”第67章 八面埋伏第48章 劫囚車第103章 軍費何來?第120章 石龍村第44章 嫦娥的心思第108章 胖鎮鬧春第150章 “打啓發了!”第151章 東門戰倭第156章 少城旗兵第36章 大戰官軍第36章 大戰官軍第137章 激戰雙流第125章 捨身跳崖第70章 火燒石筍場第65章 三封密信第75章 古墓遺寶第47章 岳廟遇襲第20章 行刺武威第161章 美女愛英雄第147章 大鬧軍政府第11章 千山頭廟會第123章 夜盜青銅觶第144章 蜀軍政府第100章 周和尚喝“神水”第52章 蓼葉村誓師第26章 劍鞘之秘第34章 夜半劫寨第36章 大戰官軍第74章 “抓盜寶賊啊!”第22章 往事如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