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我順手補充了一下國軍標

第110章 我順手補充了一下國軍標

在她的印象裡,這位師弟在技術領域總是非常自信,但在跟別人交流的時候總是缺少一些氣勢。

所幸對方的能力確實強的離譜,每每總是能直接拿研究結果砸的所有人心服口服。

在這種情況下,原本的氣場不足在別人眼裡也就變成了“儒雅隨和”以及“平易近人”一類的優點。

而今天是姚夢娜第一次見到對方這樣斬釘截鐵,甚至帶着稍許霸氣的一面。

說完第一句話之後,常浩南的大腦經歷了一瞬間的空白。

好在剛剛的表現讓大家都以爲他是在醞釀情緒。

事已至此,也只能繼續說下去了。

想到這裡的常浩南反而冷靜了下來。

他深吸一口氣,又花費大概半秒鐘時間組織接下來的語言:

“作爲工程人員,大家應該清楚風險控制理論。”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這個未知的製造缺陷並沒有擊穿我們設計過程中留出的冗餘,至少在目前的測試中,發動機的工作狀況並沒有因此而出現異常。”

“所以完全沒有必要因此而打亂設計定型的進度,畢竟這也涉及到八三工程能否在航展中以完整的形態進行展示。”

“02號原型機已經被送往閻良,只等我們這邊的高空臺測試結束,就準備上086平臺進行空中測試,601所方面也已經在調整飛機的油箱佈局,以適應變輕了220公斤的兩臺發動機。”

“這些工作牽一髮而動全身,如果我們停下來,對這些兄弟單位的工作同樣會產生影響。。”

“當然,問題肯定不能就這麼扔着不管,但可以在生產定型的過程中再陸續解決。”

“我能理解大家在看到這臺發動機的性能之後,不願有半點冒險的想法,但是同志們,祖國的天空沒有給我們留出足夠的時間追求極限。”

“……”

作爲渦噴14壓氣機改進方案的主要提出者,這些話從常浩南口中講出來,說服力自然完全不同。

整個控制室重新安靜下來。

很快有人站出來表達贊同。

畢竟道理大家都是明白的,只不過大多數人剛剛都還處在昨天的興奮之中,因此思路鑽了牛角尖。

當然,最後還是得由閻忠誠拍板決定:

“既然可以確定是製造過程中的問題,那我先聯繫一下鍾世宏同志,讓他先對渦輪葉片生產工序進行一次自查,至少保證目前的製造工藝能夠保質保量完成。”

“至於我們,小常同志說的沒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測試工作應該繼續進行下去,而且624所的同志們說,築城那邊還有個渦噴13改進型要跟在我們後面做測試,所以繼續維持原計劃不變。”

“如果沒有什麼問題的話,那就回去準備一下明天的啓動和再啓動試驗吧。”

……

在常浩南和閻忠誠的堅持下,渦噴14的地面測試照常繼續。

隨後的半個月時間裡,啓動和再啓動、高原和高低溫、推力瞬變、加力通斷、發動機控制系統等一系列子項目都在624所加班加點的配合下順利完成。

並沒有再出任何值得一提的意外。

而常浩南,在這段時間裡也沒閒着。

他在進行自己負責的進氣畸變試驗設計。

實際上,這幾乎可以說是整個高空臺測試中最複雜,也是難度最大的環節。

其它試驗科目畢竟只是考驗發動機的性能。

而進氣畸變實驗要面臨的首要問題其實是—— 沒有一個規範的標準。

雖然在剛到涪城分配任務的時候,閻忠誠實際上只要求常浩南對發動機的喘振情況進行測試,但嚴格的進氣畸變試驗絕對不等同於逼喘試驗。

畢竟除了喘振和旋轉失速這種極端情況之外,進氣畸變更普遍的情況還是會直接影響到發動機的性能。

尤其是對於經常要進行大迎角、大側滑角的過失速機動,甚至在這些機動過程中還要發射導彈/火箭武器的戰鬥機來說更是如此。

此前一直困擾殲8-3的導彈發射尾煙也算是進氣畸變的一種。

所以要想評價發動機的穩定性,至少要先定義什麼叫穩定性、有哪些指標能夠確定穩定性、又該如何測量這些數據……

而整個華夏的航空工業目前對此幾乎一無所知。

渦噴14實際上是華夏第一個走到這一步的發動機。

1994年,我國在引進美國的 ARP1420和 AIR1419標準基礎上,發佈了GJB/Z64-94,也就是《航空渦噴和渦扇發動機進口總壓畸變評定指南》。

然而這份指南缺乏必要的經驗和試驗數據的支撐,也沒有計算程序及工程方法,可以說沒有任何操作價值。

在原本的時間線上,這個問題一直到90年代末,系統性引入俄羅斯的相容性理論和分析方法之後才陸續得到解決。

真正把標準定出來更是已經新世紀了。

渦噴14肯定不能等到那個時候。

於是常浩南決定自己來。

當然,不是說他一個人要補全整個國軍標裡面的內容。

但至少給出一個好的開頭吧。

……

總之,當常浩南把一份近百頁的《航空發動機進氣畸變試驗與評定方法》擺在閻忠誠面前的時候,後者差點把眼珠子驚得凸出來。

“你等等你等等。”

閻忠誠放下端起來到一半的水杯,揉着自己砰砰亂跳的心口,制止了面前正準備開口長篇大論的年輕人。

他覺得自己需要緩一緩。

驚喜太多有的時候也會變成驚嚇。

過了大概半分鐘之後,閻忠誠總算覺得自己冷靜了下來。

“你這是……按照國軍標設計了一整套實驗出來?”

“那沒有。”

常浩南果斷地搖了搖頭,嚴格的進氣畸變實驗是涉及到發動機和進氣道匹配的,一來對於如今的八三工程來說沒那麼多時間折騰,二來624所這邊的客觀條件也還不允許進行復雜的畸變情況模擬。

比如導彈發射時候那個尾煙就不行。

“哦,沒有就好……不對,沒有也沒關係,咱們可以一步步來……”閻忠誠重新端起水杯,喝了一口水。

“我只是把國軍標裡面關於溫度畸變和壓力畸變的工程和計算方法給補上了。”

“咳——咳咳——”

(本章完)

368.第368章 爲支線客機徹底掃清障礙!第874章 設計定型是新的開始第420章 關於馬達西奇的博弈第740章 蓋大樓,買設備,建實驗室第607章 華夏產品,走進歐洲!第532章 一人三獎!第11章 學姐懷疑人生了第430章 “型號未知的隱身飛機”第666章 1999,並不安寧的開局(新的一個月第777章 種瓜得豆第765章 十月一日,晴216.第216章 沒有條件就創造條件!第455章 大型模鍛件製造攻關小組(日萬,求299.第299章 獲獎了第155章 三倍音速第131章 展示一下殲83的爬升率307.第307章 理論水平LV3,小試鋒芒!第826章 丈量華夏第860章 改天換地第602章 給日本人一個深刻的教訓!第544章 打破封鎖,還是要用技術說話291.第291章 平流層飛艇和國際互聯網284.第284章 覆盤第432章 重新定義“火箭炮”第115章 專家評審(爲上月月票金主flankerr第817章 資源二號,高光譜遙感衛星256.第256章 找38所借飛機!第497章 無需修改,直接發表!335.第335章 海鷂起飛350.第350章 陷入困頓的老國企第172章 大推力渦扇發動機的暢想第508章 把直9改的媽都不認識第33章 這個成果,不能公開!(二合一)第212章 你們做不了,我們可以做!第798章 我的大佬導師jpg第34章 關鍵抉擇290.第290章 專利賺錢了331.第331章 老一輩人的意難平(慶祝上月月350.第350章 陷入困頓的老國企227.第227章 大飛機產業園!協議達成!396.第396章 統一思想,集中力量第476章 渦扇10,第375代航發!第153章 多體耗散粒子動力學300.第300章 華夏青年五四獎章(二合一)第539章 先來一波反潛演習第871章 型號井噴期第850章 糧食戰爭的開始第526章 佈局工業控制領域第612章 兩個掛壁的思維碰撞306.第306章 非線性偏微分方程組降維問題第715章 抱歉,我也是剛剛想出來366.第366章 航空產業的大勝利!第581章 好TM大的導彈!(月初求一波月票)340.第340章 跑得飛快的西方記者247.第247章 元器件卡脖子?不是問題!第553章 戰略忽悠第588章 完美的單晶第723章 不講武德,偷襲幻影2000264.第264章 間歇採樣逐次循環轉發干擾第176章 喝水帶來的靈感(第752章 三大型號,給基層同志的定心丸第608章 透支,與償還第610章 完全屬於華夏的三代機360.第360章 一不小心盤活了華夏的超算產業第725章 你給我解釋解釋,什麼叫驚喜?第630章 不是吧,推重比真有9啊?第462章 高性能氣膜冷卻,突破渦輪前溫度第685章 3月25日,“盟軍”行動243.第243章 金陵,電科14所!第862章 神舟飛船的一個名額293.第293章 常氏模型第174章 工藝問題第680章 準備搞事,來自東方的支援第761章 閱兵前夕第819章 兩種證法第63章 比他們更強第190章 波斯雄貓第63章 比他們更強第782章 被後人踩在肩膀上第724章 南亞的天空亂成了一鍋粥第555章 法國艦隊來訪第181章 關於渦扇9的二三事382.第382章 受洪水威脅的01號原型機308.第308章 前沿技術,但不夠前沿362.第362章 最強大腦,模塊化並行程序開發第112章 我們自己的標準!第462章 高性能氣膜冷卻,突破渦輪前溫度311.第311章 大佬給我當副手!第88章 進度飛快的新舟60第573章 爲華夏機械行業正名的機會!第94章 焉知非福274.第274章 老型號也有新春天第129章 這纔是真正的截擊機!(二合一)269.第269章 驅虎吞狼,安70和伊爾76第755章 分頭行動第463章 要不要安70?第90章 改進渦噴14!第830章 C808,成功取證!(4K)第871章 型號井噴期第796章 先記在小本本上
368.第368章 爲支線客機徹底掃清障礙!第874章 設計定型是新的開始第420章 關於馬達西奇的博弈第740章 蓋大樓,買設備,建實驗室第607章 華夏產品,走進歐洲!第532章 一人三獎!第11章 學姐懷疑人生了第430章 “型號未知的隱身飛機”第666章 1999,並不安寧的開局(新的一個月第777章 種瓜得豆第765章 十月一日,晴216.第216章 沒有條件就創造條件!第455章 大型模鍛件製造攻關小組(日萬,求299.第299章 獲獎了第155章 三倍音速第131章 展示一下殲83的爬升率307.第307章 理論水平LV3,小試鋒芒!第826章 丈量華夏第860章 改天換地第602章 給日本人一個深刻的教訓!第544章 打破封鎖,還是要用技術說話291.第291章 平流層飛艇和國際互聯網284.第284章 覆盤第432章 重新定義“火箭炮”第115章 專家評審(爲上月月票金主flankerr第817章 資源二號,高光譜遙感衛星256.第256章 找38所借飛機!第497章 無需修改,直接發表!335.第335章 海鷂起飛350.第350章 陷入困頓的老國企第172章 大推力渦扇發動機的暢想第508章 把直9改的媽都不認識第33章 這個成果,不能公開!(二合一)第212章 你們做不了,我們可以做!第798章 我的大佬導師jpg第34章 關鍵抉擇290.第290章 專利賺錢了331.第331章 老一輩人的意難平(慶祝上月月350.第350章 陷入困頓的老國企227.第227章 大飛機產業園!協議達成!396.第396章 統一思想,集中力量第476章 渦扇10,第375代航發!第153章 多體耗散粒子動力學300.第300章 華夏青年五四獎章(二合一)第539章 先來一波反潛演習第871章 型號井噴期第850章 糧食戰爭的開始第526章 佈局工業控制領域第612章 兩個掛壁的思維碰撞306.第306章 非線性偏微分方程組降維問題第715章 抱歉,我也是剛剛想出來366.第366章 航空產業的大勝利!第581章 好TM大的導彈!(月初求一波月票)340.第340章 跑得飛快的西方記者247.第247章 元器件卡脖子?不是問題!第553章 戰略忽悠第588章 完美的單晶第723章 不講武德,偷襲幻影2000264.第264章 間歇採樣逐次循環轉發干擾第176章 喝水帶來的靈感(第752章 三大型號,給基層同志的定心丸第608章 透支,與償還第610章 完全屬於華夏的三代機360.第360章 一不小心盤活了華夏的超算產業第725章 你給我解釋解釋,什麼叫驚喜?第630章 不是吧,推重比真有9啊?第462章 高性能氣膜冷卻,突破渦輪前溫度第685章 3月25日,“盟軍”行動243.第243章 金陵,電科14所!第862章 神舟飛船的一個名額293.第293章 常氏模型第174章 工藝問題第680章 準備搞事,來自東方的支援第761章 閱兵前夕第819章 兩種證法第63章 比他們更強第190章 波斯雄貓第63章 比他們更強第782章 被後人踩在肩膀上第724章 南亞的天空亂成了一鍋粥第555章 法國艦隊來訪第181章 關於渦扇9的二三事382.第382章 受洪水威脅的01號原型機308.第308章 前沿技術,但不夠前沿362.第362章 最強大腦,模塊化並行程序開發第112章 我們自己的標準!第462章 高性能氣膜冷卻,突破渦輪前溫度311.第311章 大佬給我當副手!第88章 進度飛快的新舟60第573章 爲華夏機械行業正名的機會!第94章 焉知非福274.第274章 老型號也有新春天第129章 這纔是真正的截擊機!(二合一)269.第269章 驅虎吞狼,安70和伊爾76第755章 分頭行動第463章 要不要安70?第90章 改進渦噴14!第830章 C808,成功取證!(4K)第871章 型號井噴期第796章 先記在小本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