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8章 咱們也有力大磚飛的一天吶?

作爲盛飛集團的試飛和運輸場地,北陵機場的規模不算大,畢竟這裡日常也沒有什麼起降壓力。

因此,沒過幾分鐘的功夫,1401號機就已經停在了起飛跑道的末端,機翼也被重新調整至比較有利於起飛的20°後掠角。

“區域已經淨空,1401號機,可以起飛。”

付國祥帶上氧氣面罩,維持剎車狀態的同時緩緩推動節流閥,並注視着已經換成華夏樣式的發動機轉速錶指針緩緩向右轉動。

作爲常駐112場的試飛員,這是他第一次接觸到渦扇9A這個型號。

實際上,目前整個華夏,總共也只有三架飛機——殲轟7A的01和02號原型機,以及這架1401號機用上了渦扇9A而已。

不過轉速的穩定提升還是帶來了相當充足的信心。

甚至讓他一度想起了兩年前,試飛大改之後的殲8C的情況。

也是兩臺第一次裝機的發動機,也是這樣穩定的轉速。

在發動機達到起飛推力,並穩定了幾秒鐘之後,付國祥鬆開剎車,飛機開始轟鳴着在跑道上加速。

身後傳來的推背感讓付國祥自己都有些意外。

在他看來,這樣一架哪怕在減重之後仍然有17.5噸左右空重的飛機,似乎應該表現的相對笨拙一些纔對。

相比於他之前試飛過的殲11,F14更大的自重和阻力讓這個型號的加速能力不算樂觀,算是稍微拖了一些後腿,但是,優秀的升力係數仍然讓這架飛機只用了跑道大約十分之一,也就是350米左右的距離上便達到起飛條件。

F14畢竟是相對成熟的設計了,改裝之後的“首飛”和真正的首飛畢竟不完全一樣,在飛行科目的設置上面要開放得多。

在拉起飛機之後,付國祥收起起落架,接着又讓飛機稍稍積累起一些速度,然後,做了一個他個人習慣性的大角度爬升動作。

幾乎在節流閥推動到底的同時,兩臺發動機在半空中向下噴出帶着馬赫環的淡藍色尾焰,機翼也在短短不到7秒鐘的時間裡,調整到了阻力更低、更適合加速的68°後掠角狀態。

兩臺低空低速出力相當充沛的新發動機給付國祥提供了相當有信心的爬升能力,至少在他的感覺中,目前接近70°的爬升過程,幾乎不怎麼掉速。

增大後掠角會大大降低機翼提供的升力係數,但是……

大力出奇跡。

而另外一邊,這個略顯狂野的動作也在塔臺的指揮中心裡掀起了一陣驚呼。

當然是來自波斯空軍代表的。

由於已經二十來年沒有正規的零配件進口手段,因此,爲了節約機體壽命,他們已經很少會進行如此“狂野”的駕駛了。

而且,另一方面,過去的TF30發動機如果敢在低空進行如此大尺度的劇烈機動,八成已經要進入喘振狀態了……

“這次表現出的爬升率,肉眼可見地比過去要高啊……”

站在爲首那名波斯將軍身邊的一名上校盯着看了一會,然後估計道。

“那是當然的。”

何明對這架飛機的性能已經基本心裡有數,因此注意力也就沒有一直放在外面的飛機上,在聽到波斯人的評價之後當即解釋道:

“我們對不涉及主承力結構的蒙皮部分進行材料替換,減少了大概700kg空重,而且,換裝的渦扇9A發動機海平面推力也比過去增加了超過17%。”

“這樣一來一回,整架飛機在起飛過程附近的推重比能提高差不多五分之一,動力表現自然完全不一樣。”

說這句話的時候,何明甚至有一種錯亂的感覺——

力大磚飛的原理,竟然有一天能從自己嘴裡面講出來。

真是神奇。 “另外。”

何明的語氣突然有點憋笑的意思:

“我可以向您保證,那架飛機在試飛之前已經加註了標準量的燃油,絕對沒有提前打開發動機消耗燃料,從而降低起飛重量的情況出現。”

聽到這句話,就連那位波斯將軍都直接笑了出來:

“嗯,我們剛剛也一直在盯着呢,你們確實沒在這方面耍花招……”

二人說的是當年波斯採購美軍戰鬥機時候的事情。

當時的候選對象分別是格魯曼的F14和麥道的F15。

本來後者的飛行性能應該是要好得多的,但格魯曼方面特地讓麥道先進行表演,自己的F14則在地面上一直開着發動機消耗燃油,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推重比層面的劣勢。

雖然真僞實際上已經不可考,但這個故事還是成爲了國際軍售領域著名的都市傳說之一。

短暫的玩笑過後,何明很快回到了正題上:

“言歸正傳,除了海平面推力更佔優勢以外,我們在渦扇9A發動機的設計過程中採用了葉片分離流主動控制技術,可以應付非常極限的進氣畸變。”

“雖然,具體的飛行包線數據,還需要等我們的試飛員把結果飛出來,但從定性角度講,改進之後的F14,可以允許飛行員進行過去無法想象的暴力機動,比如……你們反正也已經看到了。”

波斯購買的F14A是較早批次的技術版本,發動機的海平面加力推力只有8530kgf,而經過部分渦扇10技術改進之後的渦扇9A,這一數據則在10000kgf以上。

“這樣看的話,經過改進之後的F14IC型號,大概可以相當於美軍F14D的水平?”

顯然,波斯空軍對於美軍那邊雄貓的改進情況也始終很關注。

“可以這麼說。”

何明稍加猶豫之後點了點頭:

“雖然渦扇9A的海平面推力比F14D換裝的F110GE400更小,但總體上的改進思路,以及改進型號的性能取向都是類似的。”

說到這裡,他突然想起了一個有趣的事情:

“說起來,F110GE400和渦扇9A,這兩臺發動機的總壓比恰好都是30.7,比TF30發動機要高出50%。”

“當然,作爲代價,換髮之後的F14,無論我們的F14IC還是美軍的F14D,高速性能和最大飛行速度實際上都反而有所降低。”

“哦?”

一直舉着望遠鏡的波斯將軍也被這個關於發動機的話題吸引了注意力:

“你們在設計的時候就考慮了對標F110這一點?”

實際上,他們之所以決定把F14交給華夏這邊進行改造,一半是看中了1493雷達的尺寸、重量和性能都可以完美替代AWG9,另一半就是在參觀鎬飛集團的時候,發現渦扇9A發動機的性能相當不錯。

“那倒不是。”

何明搖搖頭:

“這完全是個巧合,實際上渦扇9A,是我們一位總設計師同志爲了做技術驗證搞出來的副產物,不可能專門費心思去在總壓比這種地方對標其它型號。”

這個回答本來只是他實話實說,並沒有任何深意可言,然而效果卻出奇的好。

“等等,你是說,副產物……就已經有這麼好的性能了?”

現在1401號機已經飛遠,哪怕用望遠鏡也不可能再看到,於是那名波斯將軍乾脆放到了一邊,回過頭面露震驚地問道。

對面的何明心說那是你不知道常總正準備在渦扇10上面整個什麼狠活,但關於第三代(實際上是3.75代)渦扇發動機的內容都是機密,只好換了個比較傳統的回答:

“雖然是副產物,但用在上面的技術可都是90年代乃至面向下個世紀的最新銳技術。”

“可以說,渦扇9A雖然脫胎於英國人的斯貝,但現在已經跟斯貝沒有什麼直接的關係了……”

第524章 總不能去求華夏人幫忙吧?384.第384章 人在大堤在!305.第305章 靈感來了!第13章 你告訴我這叫殲7?第530章 人家來領獎,你是來進貨?第774章 數學界的震動第154章 普適性積冰生長模型第671章 專職秘書第172章 大推力渦扇發動機的暢想第35章 保研名額第63章 比他們更強第460章 殲11總裝下線,多弧離子鍍技術!第551章 裝備工業司的開門紅第54章 組織已經決定了367.第367章 向波音和美國航空局提條件,攻守易型!第611章 殲10A與殲10E第110章 我順手補充了一下國軍標第91章 我們全部歸你指揮!(爲舵主fhtvbn加第618章 軟殺傷自衛反制系統(SKSPCS)第68章 推倒重來的勇氣(35)第421章 空警200,正式立項260.第260章 殲轟7MLU?第755章 分頭行動第53章 直道超車244.第244章 準備複製電子戰吊艙第151章 運8的機翼結冰,老大難問題了第160章 阿古斯塔要深度合作!第493章 我只需略微出手,便已是這個時代的第763章 好機配好彈第815章 加入WTO的得與失第837章 豪華的審稿陣容第18章 高超音速的設想393.第393章 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元年!第548章 佈局:二桃殺三士第101章 能不能去航展?第66章 解決方案【求首訂!!!】(15)第838章 我改變了學術規則371.第371章 小試牛刀第510章 論文又上封面了?第493章 我只需略微出手,便已是這個時代的第557章 來自水下的神秘目標第114章 市場換不來技術(二合一)第454章 成立裝備工業司!237.第237章 一等“獵蝠行動”紀念章第4章 下一步工作第574章 真就造假仙人啊?第627章 令人糾結的垂直起降第194章 首見殲10(下)第518章 一步到位的主戰坦克底盤第113章 國防科工委要聽我的意見?(二合一273.第273章 飛豹,重獲新生第863章 先搞專利!第818章 佩雷爾曼的到訪第207章 繳獲干擾吊艙!392.第392章 大涵道比渦扇項目的歸屬第483章 有實力,纔有平等對話的資本!第658章 把航母項目整個搬回來?第842章 到底哪個學部的院士?第852章 前往滬東第63章 比他們更強第611章 殲10A與殲10E第754章 把黑海造船廠打包帶走第61章 那就試飛一下吧283.第283章 溜了351.第351章 調研江城!(4K)第816章 市場競爭的教育第808章 不同的利益訴求第451章 直升機主減速器362.第362章 最強大腦,模塊化並行程序開發325.第325章 圖334客機和霹靂12空空導彈第823章 航空裝備試驗基地第739章 火炬實驗室第111章 進氣畸變試驗254.第254章 空警200,楔尾天線第572章 打破對日本的濾鏡,從你我做起第125章 想搞軍工,就不能只搞軍工第87章 航空動力的問題248.第248章 頻分多通道,規避高規格元器件281.第281章 老對手,來湊熱鬧的F4EJ第16章 關於我看中的學生突然變成我師弟的這回事第820章 通往龐加萊猜想的鑰匙第820章 通往龐加萊猜想的鑰匙第695章 精確制導導歪了365.第365章 從夢想公司手裡搶資源!第768章 空軍纔是重頭戲(4K)294.第294章 這寫教材,當真是一件美事啊第748章 LNG船的前置任務第467章 日本軸承產業感到有些不安第473章 半場開香檳的麻省理工第533章 女士,你也不希望第692章 雙向奔赴第567章 取代運8的新一代空中平臺第148章 伊留申的野望350.第350章 陷入困頓的老國企274.第274章 老型號也有新春天385.第385章 “息壤”戰洪魔第467章 日本軸承產業感到有些不安第181章 關於渦扇9的二三事第517章 渦槳7和渦軸7375.第375章 從深山中飛出的鷹
第524章 總不能去求華夏人幫忙吧?384.第384章 人在大堤在!305.第305章 靈感來了!第13章 你告訴我這叫殲7?第530章 人家來領獎,你是來進貨?第774章 數學界的震動第154章 普適性積冰生長模型第671章 專職秘書第172章 大推力渦扇發動機的暢想第35章 保研名額第63章 比他們更強第460章 殲11總裝下線,多弧離子鍍技術!第551章 裝備工業司的開門紅第54章 組織已經決定了367.第367章 向波音和美國航空局提條件,攻守易型!第611章 殲10A與殲10E第110章 我順手補充了一下國軍標第91章 我們全部歸你指揮!(爲舵主fhtvbn加第618章 軟殺傷自衛反制系統(SKSPCS)第68章 推倒重來的勇氣(35)第421章 空警200,正式立項260.第260章 殲轟7MLU?第755章 分頭行動第53章 直道超車244.第244章 準備複製電子戰吊艙第151章 運8的機翼結冰,老大難問題了第160章 阿古斯塔要深度合作!第493章 我只需略微出手,便已是這個時代的第763章 好機配好彈第815章 加入WTO的得與失第837章 豪華的審稿陣容第18章 高超音速的設想393.第393章 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元年!第548章 佈局:二桃殺三士第101章 能不能去航展?第66章 解決方案【求首訂!!!】(15)第838章 我改變了學術規則371.第371章 小試牛刀第510章 論文又上封面了?第493章 我只需略微出手,便已是這個時代的第557章 來自水下的神秘目標第114章 市場換不來技術(二合一)第454章 成立裝備工業司!237.第237章 一等“獵蝠行動”紀念章第4章 下一步工作第574章 真就造假仙人啊?第627章 令人糾結的垂直起降第194章 首見殲10(下)第518章 一步到位的主戰坦克底盤第113章 國防科工委要聽我的意見?(二合一273.第273章 飛豹,重獲新生第863章 先搞專利!第818章 佩雷爾曼的到訪第207章 繳獲干擾吊艙!392.第392章 大涵道比渦扇項目的歸屬第483章 有實力,纔有平等對話的資本!第658章 把航母項目整個搬回來?第842章 到底哪個學部的院士?第852章 前往滬東第63章 比他們更強第611章 殲10A與殲10E第754章 把黑海造船廠打包帶走第61章 那就試飛一下吧283.第283章 溜了351.第351章 調研江城!(4K)第816章 市場競爭的教育第808章 不同的利益訴求第451章 直升機主減速器362.第362章 最強大腦,模塊化並行程序開發325.第325章 圖334客機和霹靂12空空導彈第823章 航空裝備試驗基地第739章 火炬實驗室第111章 進氣畸變試驗254.第254章 空警200,楔尾天線第572章 打破對日本的濾鏡,從你我做起第125章 想搞軍工,就不能只搞軍工第87章 航空動力的問題248.第248章 頻分多通道,規避高規格元器件281.第281章 老對手,來湊熱鬧的F4EJ第16章 關於我看中的學生突然變成我師弟的這回事第820章 通往龐加萊猜想的鑰匙第820章 通往龐加萊猜想的鑰匙第695章 精確制導導歪了365.第365章 從夢想公司手裡搶資源!第768章 空軍纔是重頭戲(4K)294.第294章 這寫教材,當真是一件美事啊第748章 LNG船的前置任務第467章 日本軸承產業感到有些不安第473章 半場開香檳的麻省理工第533章 女士,你也不希望第692章 雙向奔赴第567章 取代運8的新一代空中平臺第148章 伊留申的野望350.第350章 陷入困頓的老國企274.第274章 老型號也有新春天385.第385章 “息壤”戰洪魔第467章 日本軸承產業感到有些不安第181章 關於渦扇9的二三事第517章 渦槳7和渦軸7375.第375章 從深山中飛出的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