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中條山之戰(八)

442團的臨時營地內,龍風把所有的連級軍官都叫來了,他對大家說道:“目前我們只有兩條路可以選擇,1是繼續前進到河南開封,從那裡渡過黃河向武漢挺進。2是留在太行山上加入八路軍,究竟選擇那條路,我想聽聽大家的意見。”龍風的話音剛落,趙德生就接着說道:“我覺得還是去武漢吧,留在八路軍這裡還真有點不習慣。首先是八路這裡的條件太差,另外八路是不發軍餉的,兜裡連個買酒的錢都沒有,這實在是讓人接受不了。還有八路的隊伍裡要求的特別嚴,這也不行那也不行的,還有個什麼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軍規,任何人都不得違犯。我們平時都鬆散慣了,那裡受得了這些約束啊。”宋巖也站了起來說道:“趙副團長說得對,八路這裡確實不能待。別的我先不說,單說八路軍不許逛窯子這一條吧,我就不能接受。咱們都是男人,誰能沒有不想女人的時候呢?另外,八路軍裡對結婚是有嚴格規定的,不符合條件是不許結婚的。平時也不準和村裡的女人們有關係,否則就是犯了生活作風問題,是要受到嚴懲的,所以我不同意留在這裡當八路。”

趙德生和宋巖的意見獲得了大多數軍官的贊同,極少數的軍官都保持了沉默。張偉和龍風合計了一下,決定還是遵從大家的意見,儘快的離開這裡前往開封再轉道武漢。張偉把最後的決定說了出來,並吩咐各連長趕緊回去清點裝備和彈藥,另外他還命令軍需官趕緊就地向百姓購買軍糧,以備他們在路上的消耗。各位連長在領受任務之後,就回去做出發前的準備了。龍風對張偉說道:“偉哥,陳潔還在宋巖的連裡呢,你打算把她怎麼辦啊?”張偉有些頭疼的說道:“她肯定是不能跟我們走了,帶上她實在是不太方便。龍風你能幫我想想辦法嗎?”龍風低着頭想了一下,然後說道:“我想她的父母一定還活着,十有八九是撤到洛陽去了。我看這樣吧,給她一些錢讓她去洛陽吧,如果,她真是想和你在一起,將來可以去武漢尋找咱們。”張偉覺得龍風的這個辦法還是不錯的,於是他就說道:“也只好這麼辦了,我這就去找她。”

當聽說龍風他們要離開的時候,呂興軍和許長平都感到了十分的惋惜。龍風對此也是毫無辦法,因爲他得尊重大家的選擇。龍風來找呂興軍和許長平不光是爲了辭行的,主要是爲了那些重傷員而來求援的。他想把這些傷員都暫時留在這裡養傷,等將來他們都把傷養好了以後,是繼續投奔國軍還是留下來當八路,就按着這些傷兵的意願來吧。同時龍風還寫了一封親筆信請許長平,轉交給遠在八路軍總部醫院裡養傷的安景泉。許長平接過這封信,然後對龍風說道:“走的時候告訴我一聲,我去給你送行。”

就在龍風他們準備撤離的時候,中條山上的情況產生了急劇的惡化,在守軍全部潰退的同時,日軍以優勢兵力和空中火力的支援佔據了戰場的主動權,迅速完成了第一階段的合圍計劃,突破了中條山地區的全部戰略要點。日軍先後佔領了垣曲、濟源、孟縣、平陸等縣城以及相關的關隘據點,封鎖了黃河北岸的渡口,完成了對國軍部隊的包圍,隨即便轉入了第二階段的戰鬥--對各路國軍部隊的掃蕩。而各路國軍部隊在遭受慘重傷亡後,先後突出日軍的包圍,逐步的向洛陽方向撤退。第3、第15軍等殘部在第5集團軍司令曾萬鐘的指揮下西渡黃河,轉道洛陽、新安一帶休整;第93軍主力在擺脫日軍的追擊後,由禹門口渡過黃河進入了陝西;另外98軍的一部被打散的部隊進入了太嶽山區,在八路軍的幫助下,安全的撤往了洛陽;第43軍向浮山、翼城間轉進;第9軍主力在道清路西段和濟源山區遊擊數天後,由官陽渡渡過黃河進入陝西境內。至此,中條山上的各路大軍全部退出中條山,國民黨軍丟掉了華北平原上的最後一塊陣地,中條山戰役也以國軍的失敗而告終。戰後,日軍宣佈了他們的戰績,宣佈此次戰鬥俘獲國軍35000人,擊斃國軍42000人,國軍的總傷亡人數達到了10萬人。而大日本皇軍僅陣亡了673人,負傷2292人。國民政府爲挽回影響,也公佈了一份戰報。在國民政府公佈的材料中,“綜合會戰,共計斃敵9900名,而國軍官兵僅傷亡了13753人。”隨後又公佈的陣亡將領名單,這些將領有:第3軍軍長唐淮源上將,第12師師長寸性奇中將,新98軍軍長武士敏上將,新27師副師長樑希賢少將。蔣介石在得知中條山的殘敗後,氣得他大罵道:“娘西屁!這簡直就是國軍的最大之恥辱。”

身在西安的衛立煌得知中條山的殘敗後,他對身邊的幕僚說道:“這次殘敗首先是日軍的全力決戰,而負責指揮國軍部隊的何應欽又錯誤的估計了戰場的情況,才導致了這次殘敗。以前我們是憑藉着26萬大軍與日軍對峙,又有八路軍在側翼的配合,所以才能長期的堅守中條山防線。可是自從我被調任西安以後,老蔣非但沒給中條山增加兵力,反而還抽調了10人去執行**政策,致使此次戰役中,國軍的兵力明顯不足,又沒有八路軍在側翼上的支持,這次戰役不敗才奇怪呢!”

衛立煌停頓了一下,然後接着說道:“其次是戰前日軍準備認真充分,國軍士氣低糜又是倉促應戰。日軍爲保證會戰的成功,對主力部隊做了山地戰訓練,並在事先清掃了周邊爲突擊做好了準備,可以說是萬事具備只欠東風了。而國軍這邊呢?他們正忙着爭奪我交出去的那些官職呢!根本就沒人注意日軍的動向,更沒人去整頓部隊準備應戰了。中條山上的各處戰略要地沒有加強,裝備、彈藥、給養均未做好相應的準備,所以這些部隊就一觸即潰了。”

心情沉重的衛立煌緊接着又講起了第三點,他認爲此次日軍貫徹作戰決心是非常徹底的,在戰術上他們作到了指揮得當,在實際的戰鬥中各部都作到了緊密的配合。而反觀國軍呢?他們進退失據、指揮混亂、部隊互不協調。戰役一爆發,日軍各部就按照計劃進行了果斷的出擊,採取了分工協作的策略,沒有任何的遲疑,乾淨利落而整齊劃一。而國軍始終沒有拿出象樣的作戰計劃來,何應欽身爲第一戰區的司令長官,可他卻不顧戰場上的實際情況,一味的對部隊要求“恢復原有陣地,就地固守。”隨着戰役的不斷深入,這些國軍部隊很快就失去了統一的指揮,只能各自爲戰,有的部隊尚能頑強抵抗,但更多的卻是不顧友軍拔腿就跑。

和衛立煌有同樣認識的還有八路軍總指揮朱德將軍,他在中條山戰役結束後,就立刻召集全軍的高級幹部開會,總結這次中條山戰役的得失。在會上,由八路軍副總參謀長左權將軍做了戰役總結,對八路軍今後的作戰方式做了規劃。朱德將軍將此次中條山之戰的得與失講了出來,他的看法與衛立煌的如出一折。只是在最後,他對大家說道:“應該承認,中條山戰役中,國民黨的軍隊還是出現了一些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蹟,可惜多數只是壯烈殉國,只有在東塢嶺上發生的戰鬥還有些實際意義(日軍此役相當部分傷亡是在那裡)。但是由於多數的國民黨軍戰力低下,士氣也不盡人意,甚至是投敵叛國,以至於出現與日軍如此懸殊的傷亡比例。”朱德將軍講到這裡,他環視了一下再坐的指揮員們,然後他接着說道:“中條山戰役結束後,就意味着在黃河以北再無國民黨的軍隊了,華北抗戰的責任將落到了我們共產黨人的肩上了。接下來的戰鬥將是異常殘酷的,但是不管在任何殘酷的情況下,我們八路軍都必須堅持下去,領導華北民衆堅決做好敵後游擊戰!”

抗日戰爭進入戰略相持階段後,戰爭雙方的戰線保持了相對的穩定,日本侵華政策的重點逐漸向保守佔領地轉變。可是在取得了中條山戰役的勝利後,日本政府改變了原有的“不與國民政府爲對手”的政策,提出了“如果國民政府拋棄以前的一貫政策,更換人事組織,取得新生的結果,參加新秩序的建設,我們不予以拒絕”。他們加緊了軍事進攻和外交誘降的策略,把下一個軍事打擊的目標定爲了湖北--武漢。

第14章 一二八凇滬抗戰(二)第141章 放棄南昌第69章 浴血山西(十)第180章 光復青川鎮(四)第189章 74軍遭遇慘敗第169章 雪亮軍刀第201章 鐵血孤城(一)第156章 湘北大捷(五)第112章 敵後游擊戰(十一)第169章 雪亮軍刀第27章 南京夫子廟(下)第29章 僞滿洲國第236章 滇緬大反攻(五)第222章 兵敗衡陽第66章 浴血山西(七)第8章 北平學生的愛國運動(上)第178章 光復青川鎮第4章 南下北平第118章 中條山之戰(三)第20章 長城抗戰(中)第177章 光復青川鎮(一)第19章 長城抗戰(上)第116章 中條山之戰(一)第72章 浴血山西(十三)第218章 兵敗衡陽(一)第113章 敵後游擊戰(十二)第225章 白崇禧的天爐第181章 刀劈鬼子第3章 痛打日本浪人第89章 南京!南京!(十二)第218章 兵敗衡陽(一)第15章 一二八凇滬抗戰(三)第178章 光復青川鎮第206章 鐵血孤城(六)第160章 崑崙關上的軍歌(下)第242章 無恥的合作第127章 血染大武漢(四)第109章 敵後游擊戰(八)第119章 中條山之戰(四)第126章 血染大武漢(三)第202章 鐵血孤城(二)第233章 滇緬大反攻(二)第50章 再戰上海(二)第174章 終身大事第60章 浴血山西(一)第174章 終身大事第221章 兵敗衡陽(四)第170章 夜襲鬼子第242章 無恥的合作第190章 秋後算帳第35章 許學長的消息(下)第146章 不屈的山城(上)第177章 光復青川鎮(一)第103章 敵後游擊戰(二)第180章 光復青川鎮(四)第194章 宜春整訓第180章 光復青川鎮(四)第34章 許學長的消息(中)第143章 再見家人第113章 敵後游擊戰(十二)第140章 江南戰火第17章 白山黑水間的抗日烽火第20章 長城抗戰(中)第117章 中條山之戰(二)第133章 血染大武漢(十)第223章 兵敗衡陽(六)第86章 南京!南京!(九)第176章 同室操戈第38章 西安事變(一)第33章 許學長的消息(上)第118章 中條山之戰(三)第110章 敵後游擊戰(九)第46章 盧溝橋上的槍聲(二)第195章 浴血叢林第186章 新牆河畔的鮮血第2章 東北的危局第12章 江橋抗戰(下)第153章 湘北大捷(二)第142章 兄弟重逢第31章 一二九學生運動(中)第92章 晉南戰事(中)第223章 兵敗衡陽(六)第216章 美軍教官第95章 板垣的新計劃(下)第181章 刀劈鬼子第92章 晉南戰事(中)第210章 四戰長沙(一)第128章 血染大武漢(五)第89章 南京!南京!(十二)第229章 1944年的春節第119章 中條山之戰(四)第231章 團圓飯第162章 訓練新兵(上)第230章 徵兵令第243章 南京受降第130章 血染大武漢(七)第109章 敵後游擊戰(八)第96章 徐州會戰(一)第206章 鐵血孤城(六)第15章 一二八凇滬抗戰(三)
第14章 一二八凇滬抗戰(二)第141章 放棄南昌第69章 浴血山西(十)第180章 光復青川鎮(四)第189章 74軍遭遇慘敗第169章 雪亮軍刀第201章 鐵血孤城(一)第156章 湘北大捷(五)第112章 敵後游擊戰(十一)第169章 雪亮軍刀第27章 南京夫子廟(下)第29章 僞滿洲國第236章 滇緬大反攻(五)第222章 兵敗衡陽第66章 浴血山西(七)第8章 北平學生的愛國運動(上)第178章 光復青川鎮第4章 南下北平第118章 中條山之戰(三)第20章 長城抗戰(中)第177章 光復青川鎮(一)第19章 長城抗戰(上)第116章 中條山之戰(一)第72章 浴血山西(十三)第218章 兵敗衡陽(一)第113章 敵後游擊戰(十二)第225章 白崇禧的天爐第181章 刀劈鬼子第3章 痛打日本浪人第89章 南京!南京!(十二)第218章 兵敗衡陽(一)第15章 一二八凇滬抗戰(三)第178章 光復青川鎮第206章 鐵血孤城(六)第160章 崑崙關上的軍歌(下)第242章 無恥的合作第127章 血染大武漢(四)第109章 敵後游擊戰(八)第119章 中條山之戰(四)第126章 血染大武漢(三)第202章 鐵血孤城(二)第233章 滇緬大反攻(二)第50章 再戰上海(二)第174章 終身大事第60章 浴血山西(一)第174章 終身大事第221章 兵敗衡陽(四)第170章 夜襲鬼子第242章 無恥的合作第190章 秋後算帳第35章 許學長的消息(下)第146章 不屈的山城(上)第177章 光復青川鎮(一)第103章 敵後游擊戰(二)第180章 光復青川鎮(四)第194章 宜春整訓第180章 光復青川鎮(四)第34章 許學長的消息(中)第143章 再見家人第113章 敵後游擊戰(十二)第140章 江南戰火第17章 白山黑水間的抗日烽火第20章 長城抗戰(中)第117章 中條山之戰(二)第133章 血染大武漢(十)第223章 兵敗衡陽(六)第86章 南京!南京!(九)第176章 同室操戈第38章 西安事變(一)第33章 許學長的消息(上)第118章 中條山之戰(三)第110章 敵後游擊戰(九)第46章 盧溝橋上的槍聲(二)第195章 浴血叢林第186章 新牆河畔的鮮血第2章 東北的危局第12章 江橋抗戰(下)第153章 湘北大捷(二)第142章 兄弟重逢第31章 一二九學生運動(中)第92章 晉南戰事(中)第223章 兵敗衡陽(六)第216章 美軍教官第95章 板垣的新計劃(下)第181章 刀劈鬼子第92章 晉南戰事(中)第210章 四戰長沙(一)第128章 血染大武漢(五)第89章 南京!南京!(十二)第229章 1944年的春節第119章 中條山之戰(四)第231章 團圓飯第162章 訓練新兵(上)第230章 徵兵令第243章 南京受降第130章 血染大武漢(七)第109章 敵後游擊戰(八)第96章 徐州會戰(一)第206章 鐵血孤城(六)第15章 一二八凇滬抗戰(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