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血染大武漢(三)

蔣介石得意的說出了自己的想法,他對高級將領們說道:“武漢三鎮必須守衛,惟守之不易。武漢近郊,尤其城北根本無險可守。而城區又被長江隔斷,城外便布湖沼,絕非久戰之地。那麼武漢又如何來守衛呢?我想請各位將軍把眼光放遠一點,你們看武漢東北邊的潛山、太湖,北面的雙門關、武勝關。還有武漢外圍的幕府山、大別山和長江,這些都是守衛武漢的天然屏障啊。”講到這裡,蔣介石停住了話頭喝了口水,他看了看衆人的反應。陳誠、俞濟時等人,聞言長吁了一口氣,緊繃的臉上終於現出了一絲笑容。這笑是發自內心的,實實在在的笑。到會的大部分將領都在上海吃過地域狹窄、優勢兵力展不開的苦頭。會前,所有將領都怕“高明”而又固執的蔣介石再來個死守武漢的計劃。現在蔣介石終於開竅了,這讓大家終於放下了心裡的“石頭”。

會場上的氣氛終於輕鬆了下來,有人竊竊私語起來。蔣介石像是受到了鼓舞,更加神采飛揚,滔滔不絕的說道:“諸位可以設想一下,如果我軍據三鎮而戰,戰火勢必殃及城區,武漢之政治、經濟重要必失。被困城中,我軍也猶如甕中之鱉。南京的教訓就在眼前,諸位切不可忘記!所以武漢要戰,就必須戰於遠方。概括之,守武漢而不戰於武漢,這乃是上策。”說完之後,蔣介石也沒再開口,但臉上卻露出了得意的笑容。蔣介石雖未完全擺脫消極防禦的舊胎,但自從和日本開戰以後,上百萬國軍將士的流血犧牲多少觸動了他。能懂得利用武漢外圍廣大的地區和無數的天然屏障,應該說蔣介石在軍事上的確是變的高明瞭一些。

第二天上午,俞濟時回到了軍部,他特意召見了龍風等人,並正式任命龍風爲74軍補充團的團長,趙德生仍任副團長,張偉也被任命爲了副團長兼團參謀長,三個人均是上校軍銜。由於龍風升任了團長,所以宋巖就繼任了1營營長的職務,軍銜也被提升爲了少校。宣佈完人事任命以後,龍風等人不敢耽誤俞濟時處理軍務,就起身敬禮離開了俞濟時的辦公室。

一走出俞濟時的辦公室,趙德生就興奮的說道:“哥們,這74軍可是國軍序列中的五大主力之一啊,這74軍更是蔣委員長的“御林軍”啊,這下我們也成了“御林軍”了。”張偉用鄙視的目光看了一眼趙德生,然後對他說道:“你先別高興得太早了,我們現在還只是“御林軍”裡的補充兵!”這時龍風也接着說道:“想要當上真正的“御林軍”,我們還得努力啊。”宋巖聽了他們的話後,就對這三人說道:“啥“御林軍”不“御林軍”的,我沒啥興趣,但是你們三人都成上校了,就我還是個少校,你們是不是得請我喝酒啊?”趙德生高興的說道:“沒說的,兄弟。這頓酒我老趙請了,走哥幾個,武漢黃鶴樓!”龍風和張偉也高興的說道:“好,今天晚上咱們就不醉不歸。”

中午時分,龍風他們搭車來到武昌長江邊上,遠眺長江南岸的黃鶴樓。只見那黃鶴樓建在城臺之上,臺下綠樹成蔭,遠望煙波浩淼。中央主樓有兩層,呈平面方形,下層左右伸出,前後出廊屋與配樓相通。全體屋頂錯落有致,翼角嶙峋,氣勢雄壯。看着眼前的黃鶴樓,張偉不僅感慨的說道“黃鶴樓素有天下絕景之稱,與湖南的岳陽樓,山東的蓬萊閣,江西的滕王閣並稱爲中國的四大名樓。黃鶴樓始建於三國時期,傳說是爲了軍事目的而建。晉滅東吳以後天下一統,這黃鶴樓的軍事價值也就不存在了。等到了盛唐時期,黃鶴樓早已演變成了著名的名勝景點,歷代文人騷客到此遊覽,留下了不少膾炙人口的詩篇。”這時龍風不由得吟道:“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龍風剛念出這四句詩,張偉就接着吟道:“一爲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黃鶴樓中吹玉蕭,江城五月落梅花。”

宋巖有些不耐煩的說道:“你倆整的這是啥玩意?我咋就聽懂了個**呢!再說這**得去找窯姐,難道着黃鶴樓裡就有窯姐嗎?那我可得讓他們好好的給我吹**!”龍風和張偉鄙視的看着宋巖,趙德生有些無奈的說道:“兄弟,人家唸的那是詩,是唐朝詩仙李白的名句。怎麼到你嘴裡怎麼就成了**,你這簡直就是有辱斯文啊。”宋巖這才明白過來,就急忙說道:“以前常聽老人們講說古人們都愛寫詩(溼),可我就納了悶了,他們幹嘛老寫詩(溼)呢?寫點乾的不是更好嗎?”趙德生滿臉黑線的對張偉和龍風說道:“誰把這貨帶來的,趕緊把他送回去吧,我實在是丟不起這人了。”張偉和龍風趕緊回答道:“我們不認識他!”說完就向江邊的輪渡跑去,趙德生也趕緊追了上去。宋巖見他們跑了,就一邊追趕一邊說道:“等等我,我說得沒錯啊?吹玉蕭不也是**嗎!”

來到了黃鶴樓下,龍風趕緊把宋巖拉了過來,對他警告道:“等進去之後,你一定要管住你的破嘴,再敢胡說八道的,我們就把你從樓上扔下去。”宋巖趕緊說道:“龍哥,我閉嘴就是了!”龍風他們先後走進了黃鶴樓,這才發現黃鶴樓的內部,每一層的風格都不相同。底層爲一高大寬敞的大廳,正中間的藻井居然高達10多米,正面的畫壁上爲一幅巨大的“白雲黃鶴”圖,兩旁懸掛着一對楹聯,上聯是:爽氣西來,雲霧掃開天地撼。下聯是:大江東去,波濤洗淨古今愁。二樓大廳正面牆上,有用大理石篆刻的唐代閻伯理撰寫的《黃鶴樓記》。三樓大廳的壁畫爲唐宋名人的畫像,如李白、白居易、陸游等,也摘錄了他們吟詠黃鶴樓的名句。四樓大廳用屏風分割成了幾個小廳,內置當代的名人字畫,以供遊人品鑑。就在龍風剛要走過去觀看的時候,突然宋巖對他喊道:“龍哥,快看吶,上來個老外!”

剛上到二樓的那個外國人衝着宋巖用漢語說道:“朋友,我不是老外,我是老內。”龍風趕緊走過去,用英語說道:“對不起先生,我們中國人習慣把所有的在華的外國人都稱作老外。”那名外國人擺擺手,繼續用漢語說道:“沒關係,上校先生,我已經習慣老外這個稱呼了。你們中國的語言真是太豐富了,你們的文化也是十分的博大精深。”這時,張偉也走了過來,對那名外國人說道:“先生,歡迎您到中國來做客,雖然我們的國家正在經歷戰火,但我們依然歡迎你的到來,您可以用您的眼睛記錄下您所看到的一切,再把中國目前所遭受的侵略告訴給西方社會,讓那些富有正義感的國際友人,都來幫助我們中國人們反抗侵略的戰爭。”

這個外國人看了看張偉的軍銜,他很有禮貌的問道:“上校先生,能告訴我,你們隸屬於哪支部隊嗎?”張偉回答道:“我們是國民革命軍第74師的。”那名外國人很滿意的說道:“原來你們是蔣先生的御林軍啊!難怪會是如此的富有朝氣和勇氣。”龍風見這個老外一下就說出了御林軍,看來這個老外對中國軍隊是非常的熟悉了。於是龍風就問道:“先生,請問您是?”老外直接就回答道:“我叫約瑟夫.史迪威,是美利堅合衆國駐中國大使館的首席武官,我的軍銜是陸軍上校。”龍風和張偉趕緊立正敬禮,並激動的說道:“歡迎您上校先生,感謝您對中國的反侵略戰爭,所給予的支持!”史迪威很納悶的說道:“你們是怎麼知道我的?”龍風回答道:“早在凇滬會戰的時候,我們就聽說了,您親臨凇滬戰場實地考察,並寫了一份詳細的報告寄回了國內,呼籲美國政府向中國提供援助,幫助中國人民抵抗日本法西斯的侵略。”張偉也接着說道:“正是您的那封信,引起了西方媒體的關注,所以陸續有西方記者來到中國,用相機和鋼筆記錄下大量的戰爭畫面,讓西方社會知道了中國人民的困境,讓那些富有同情心的西方人,用各種方式向中國人民提供着援助。”史迪威很遺憾的說道:“可是我的報告並沒有引起國會的重視,直到今天,他們還在保持中立的態度,並沒有與日本斷絕來往。”

第236章 滇緬大反攻(五)第246章 最後一戰第241章 真相大白第162章 訓練新兵(上)第221章 兵敗衡陽(四)第116章 中條山之戰(一)第115章 敵後游擊戰(十四)第136章 血染大武漢(十三)第205章 鐵血孤城(五)第41章 西安事變(五)第4章 南下北平第6章 九一八事變(上)第149章 北上還是南下(下)第123章 中條山之戰(八)第66章 浴血山西(七)第115章 敵後游擊戰(十四)第162章 訓練新兵(上)第110章 敵後游擊戰(九)第56章 再戰上海(八)第109章 敵後游擊戰(八)第212章 四戰長沙(三)第148章 北上還是南下(上)第61章 浴血山西(二)第41章 西安事變(五)第13章 一二八凇滬抗戰(一)第80章 南京!南京!(三)第19章 長城抗戰(上)第78章 南京!南京!(一)第224章 勾心鬥角第103章 敵後游擊戰(二)第61章 浴血山西(二)第5章 初到北大第80章 南京!南京!(三)第12章 江橋抗戰(下)第61章 浴血山西(二)第14章 一二八凇滬抗戰(二)第195章 浴血叢林第128章 血染大武漢(五)第54章 再戰上海(六)第166章 輕敵的羅卓英第207章 鐵血孤城(七)第220章 兵敗衡陽(三)第101章 徐州會戰(六)第174章 終身大事第9章 北平學生的愛國運動(中)第25章 南京夫子廟(上)第177章 光復青川鎮(一)第29章 僞滿洲國第119章 中條山之戰(四)第30章 一二九學生運動(上)第195章 浴血叢林第45章 盧溝橋上的槍聲(一)第235章 滇緬大反攻(四)第28章 福建事變第184章 出手救人第66章 浴血山西(七)第146章 不屈的山城(上)第153章 湘北大捷(二)第82章 南京!南京!(五)第10章 北平學生的愛國運動(下)第42章 西安事變(六)第32章 一二九學生運動(下)第195章 浴血叢林第235章 滇緬大反攻(四)第97章 徐州會戰(二)第6章 九一八事變(上)第186章 新牆河畔的鮮血第69章 浴血山西(十)第28章 福建事變第75章 大撤退(三)第196章 浴血叢林(二)第25章 南京夫子廟(上)第56章 再戰上海(八)第60章 浴血山西(一)第238章 夜襲敵營第67章 浴血山西(八)第65章 浴血山西(六)第76章 大撤退(四)第48章 盧溝橋上的槍聲第235章 滇緬大反攻(四)第170章 夜襲鬼子第35章 許學長的消息(下)第218章 兵敗衡陽(一)第147章 不屈的山城(下)第200章 浴血叢林(六)第146章 不屈的山城(上)第177章 光復青川鎮(一)第202章 鐵血孤城(二)第145章 無聊的遊擊訓練班第13章 一二八凇滬抗戰(一)第10章 北平學生的愛國運動(下)第103章 敵後游擊戰(二)第118章 中條山之戰(三)第175章 珍珠港事件第100章 徐州會戰(五)第123章 中條山之戰(八)第135章 血染大武漢(十二)第131章 血染大武漢(八)第39章 西安事變(二)
第236章 滇緬大反攻(五)第246章 最後一戰第241章 真相大白第162章 訓練新兵(上)第221章 兵敗衡陽(四)第116章 中條山之戰(一)第115章 敵後游擊戰(十四)第136章 血染大武漢(十三)第205章 鐵血孤城(五)第41章 西安事變(五)第4章 南下北平第6章 九一八事變(上)第149章 北上還是南下(下)第123章 中條山之戰(八)第66章 浴血山西(七)第115章 敵後游擊戰(十四)第162章 訓練新兵(上)第110章 敵後游擊戰(九)第56章 再戰上海(八)第109章 敵後游擊戰(八)第212章 四戰長沙(三)第148章 北上還是南下(上)第61章 浴血山西(二)第41章 西安事變(五)第13章 一二八凇滬抗戰(一)第80章 南京!南京!(三)第19章 長城抗戰(上)第78章 南京!南京!(一)第224章 勾心鬥角第103章 敵後游擊戰(二)第61章 浴血山西(二)第5章 初到北大第80章 南京!南京!(三)第12章 江橋抗戰(下)第61章 浴血山西(二)第14章 一二八凇滬抗戰(二)第195章 浴血叢林第128章 血染大武漢(五)第54章 再戰上海(六)第166章 輕敵的羅卓英第207章 鐵血孤城(七)第220章 兵敗衡陽(三)第101章 徐州會戰(六)第174章 終身大事第9章 北平學生的愛國運動(中)第25章 南京夫子廟(上)第177章 光復青川鎮(一)第29章 僞滿洲國第119章 中條山之戰(四)第30章 一二九學生運動(上)第195章 浴血叢林第45章 盧溝橋上的槍聲(一)第235章 滇緬大反攻(四)第28章 福建事變第184章 出手救人第66章 浴血山西(七)第146章 不屈的山城(上)第153章 湘北大捷(二)第82章 南京!南京!(五)第10章 北平學生的愛國運動(下)第42章 西安事變(六)第32章 一二九學生運動(下)第195章 浴血叢林第235章 滇緬大反攻(四)第97章 徐州會戰(二)第6章 九一八事變(上)第186章 新牆河畔的鮮血第69章 浴血山西(十)第28章 福建事變第75章 大撤退(三)第196章 浴血叢林(二)第25章 南京夫子廟(上)第56章 再戰上海(八)第60章 浴血山西(一)第238章 夜襲敵營第67章 浴血山西(八)第65章 浴血山西(六)第76章 大撤退(四)第48章 盧溝橋上的槍聲第235章 滇緬大反攻(四)第170章 夜襲鬼子第35章 許學長的消息(下)第218章 兵敗衡陽(一)第147章 不屈的山城(下)第200章 浴血叢林(六)第146章 不屈的山城(上)第177章 光復青川鎮(一)第202章 鐵血孤城(二)第145章 無聊的遊擊訓練班第13章 一二八凇滬抗戰(一)第10章 北平學生的愛國運動(下)第103章 敵後游擊戰(二)第118章 中條山之戰(三)第175章 珍珠港事件第100章 徐州會戰(五)第123章 中條山之戰(八)第135章 血染大武漢(十二)第131章 血染大武漢(八)第39章 西安事變(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