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血染大武漢(七)

9月中旬,日本第11軍司令官岡村寧次來到了九江前線督戰。九江,對於他這個指揮官來說,並不是該來的地方。這裡距金官橋戰場僅有幾十公里,前方隆隆的炮聲日夜都隱隱可聞,九江附近還時常出沒着小股的中國軍隊。但岡村寧次卻把這些事情放在心上。這是他的職業習慣,每逢大戰、惡戰,他總是喜歡往前跑,喜歡到陣地上看看。他愛聽隆隆的槍炮聲,也喜歡聞那刺鼻的硝煙味。其實岡村寧次來到了九江還不止爲了這些,他想就近看看把第4師團打殘的,究竟是什麼樣的部隊。

就在岡村寧次來到了九江的幾天之後,日軍伊東政喜中將帶領他的101師團到達九江。岡村寧次命令101師團即可迂迴攻擊德安,這樣不但能打破金官橋戰場的僵局,還能直抄薛嶽1兵團的後路。如果這一戰術能夠成功,那麼進攻武漢的南大門將就此打開。岡村寧次自持勢力超強,他直接把進攻的矛頭指向了國民黨軍少壯派薛嶽的頭上。自打日軍第101師團開始進攻德安以後,睿智的薛嶽對此早有準備。佈防在廬山地區的王敬久的37軍、葉肇的23軍迅速出擊,把101師團拖在了半道上。雙方山上山下有攻有防,拼死搏殺,在漭漭的羣山之間展開了混戰。清幽、秀麗的廬山名勝,轉眼被隆隆的槍炮聲、喊殺聲給湮沒了。

101師團的指揮部內,伊東政喜中將產生了一絲不祥的預感。他覺得這次中國軍隊是有備而來,很有可能是想利用地形上的優勢,打算在這裡消耗掉101師團的兵力。伊東政喜果斷的向飯冢聯隊下達了全力突圍的命令,他深知聯隊長飯冢是個極其兇悍、狡詐的傢伙,派他的聯隊擔任突圍的先鋒是最正確的選擇。

9月25日,王敬久的37軍在殲滅飯冢聯隊的前衛部隊後,迅速的撤退到了東孤領上。飯冢惱羞成怒,親自率領部隊緊追不捨。但當他追到隘口、黃塘埔一線時,葉肇的23軍一部突然殺出。飯冢聯隊猝不及防,死傷慘重,飯冢和幾千名士兵被國軍部隊緊緊纏住無法脫身。可是這對飯冢來說,噩夢纔剛剛開始。

9月26日,飯冢聯隊在牛尖山地區突遭23軍160師的伏擊。飯冢急忙調整部署,以2箇中隊的兵力正面佯攻,主力繞到160師側翼,展開全線反擊,但國軍部隊防守得十分嚴密,毫無漏洞。從清晨戰至傍晚,飯冢連飯都沒顧得上吃,接連組織了5次大規模的衝鋒,但都被160師給頂了回來。伊東政喜在得知這一情況後,他變得有些焦慮不安了,他連夜命令飯冢調整部署,務必於9月30日前,突破中國軍隊的防線,向東孤嶺一線挺進,同時他還給飯冢調去了1個大隊的援兵。9月27日天剛矇矇亮,一夜未閤眼的飯冢組織步、炮協同,又調上了援兵,猛攻160師的陣地。激烈的戰火燒紅了滿地的焦土。日軍不顧傷亡,跨過遍野的死屍,一浪一浪的向上衝來。160師347團的陣地被突破,上校團長樑佐勳壯烈殉國,該團僅剩的500多官兵在副團長的帶領下,與飯冢聯隊展開了激烈的肉搏戰。下午3點左右,347團2000多官兵全部戰死。飯冢終於長舒了一口氣,匆匆的吃了點東西,喝了幾口烈酒,又率部朝東孤嶺撲去。

東孤嶺上,160師少將師長華振中率領全師剩餘官兵,紅着眼睛等着飯冢這個老對手。347團官兵們的壯烈殉國,徹底燃起了士兵們的怒火,他們發誓要徹底的消滅飯冢聯隊。在作戰鬥動員時,華振中只是啞着嗓子對官兵們說道:“弟兄們,347團的弟兄們正在看着我們,我們必須爲他們報仇!”炮聲隆隆的東孤嶺上,迴盪着160師數千官兵們的怒吼聲:“消滅飯冢聯隊!爲347團的弟兄們報仇!”

漫天的大霧籠罩了東孤嶺,山淘林海,冷風襲人,但這冷風卻沒有澆滅飯冢的急火。從早上起,他已經命令士兵們發起了幾次大規模的猛攻,但對面的中國軍隊就是死戰不退。他覺得自己像是撞在了一堵堅硬的牆上,始終無法逾越。望着滿地的傷兵和陣亡官兵的屍體,他的心直往下沉。戰至9月28日傍晚,飯冢已經再也無力發動進攻了,他沒法在堅持下去了。徘徊猶豫了很久之後,他還是向伊東政喜發出了求援的電報。

伊東政喜此時也是自身難保,他手中已是無兵可調了。面對陷入困境的飯冢聯隊,他長長的嘆了一口氣,在回電中說道:“飯冢君,師團已無能爲力了,你好自爲之吧。我只希望你不要辱沒了大和武士的尊嚴。”收到師團長的回電,飯冢覺得天旋地轉的。這時,一股怒火從心底裡竄起,他揭開衣襟拔出軍刀,發了瘋的帶着最後的殘兵發動了衝鋒。在一陣密集的槍聲中,飯冢身中數彈倒在血泊中,結束了他的帝國武士夢。至此日軍101師團的飯冢聯隊被中國軍隊全殲。但160師也是傷亡慘重,全師上下還能戰鬥的已不足千人!

9月30日,當岡村寧次在長江南岸正與薛月殺得昏天暗地的時候,長江北岸的日軍也展開了猛攻,10月1日,日軍第10師團第13師團分別擊潰了東北軍于學忠的防線,緊接着又撕開了西北軍馮志安的防線,並於當晚佔領了六安城。10月3日,第13師團佔領霍山城,比第10師團的進展還要快。師團長荻州立兵爭功心切,壓根就沒把中國軍隊放在眼裡,拿下霍山城後,又馬不停蹄的率軍急進,置側翼的中國軍隊於不顧,直撲中國軍隊的防線支撐點--葉家集。

負責守衛葉家集一線陣地的是孫連腫的第3兵團,其手中的兵力足有5萬多人。但是在面隊日軍第13師團和第10師團時,孫連腫還是覺得心裡沒底。當夜深人靜的時候,每當他合上眼睛的時候,那一個又一個熟悉的面孔,一幅又一幅死屍重疊的慘景就會浮現眼前。臺兒莊血戰後,他的心裡就沒平靜過。他的西北軍舊部已經所剩無幾,就連身邊的幾個追隨他多年的參謀、副官也都長眠在了臺兒莊的焦土中,他也算是個從死人堆裡爬出來的老軍人了,死亡的場面也見慣了。但臺兒莊的慘烈,還是深深的震撼了他的靈魂。當蔣介石把他從集團軍司令提升爲兵團司令時,他沒有過去獲得提升時的那種喜悅、那種躊躇滿志。他不願意再打這種同歸於盡的消耗戰了,雖然臺兒莊之戰使他成了名揚中外的抗日名將。但命運似乎偏偏不願放過他,又把他推向了一個慘烈的戰場。孫連腫知道這時想避已不可能了,他必須再次面臨一場拼死的血戰、惡戰。

孫連腫緊急召開了兵團作戰會議,在會上他向部下門宣佈,有田鎮南的第30軍防守商城地區。宋希濂的71軍在史河地區阻擊日軍,挫敗第13師團向西進攻的企圖。孫連腫沒有把部隊都投入到第一線,他現在對防禦戰還是頗有心得的。他知道第一線陣地上,必須配備能能打硬仗的部隊,所以他便將宋希濂的71軍放到了第一線上。宋希濂的71軍是蔣介石的嫡系部隊,也是孫連腫手上最硬的一張王牌。孫連腫起用第71軍爲主力,並不只是因爲71軍是中央軍嫡系,還因爲該軍是第3兵團中兵力最多,戰鬥力最強的一個軍。

10月中旬,宋希濂率軍在史河地區阻敵西進。但史河既不寬闊,河水也沒有多深,以此阻敵顯然不易。宋希濂依孫連腫之命,親率幾個師長到史河附近偵察地形,宋希濂發現了一塊扭轉兵力強弱的風水寶地--富金山。史河西岸的富金山,緊挨着公路南側,地形對於防守的一方,即可控制公路,居高臨下殺傷敵人,又可在情勢不利之下退守商城。宋希濂當即便命令第36師88師在富金山上佈防,而87師和61師負責防衛富金山的兩翼。如此一來,大別山口很快就建立起了一條防線,只要守住了富金山就等於是守住了大別山的北大門。10月18日,田鎮南的第30軍迅速東移,先頭部隊在富金山的側後方佈防,隨時準備支援宋希濂的71軍。10月20日。日軍第13師團向71軍發起了攻擊,顯然是急於越過史河,兵臨大別山。

第237章 困獸尤鬥第177章 光復青川鎮(一)第96章 徐州會戰(一)第10章 北平學生的愛國運動(下)第187章 新牆河畔的鮮血第17章 白山黑水間的抗日烽火第119章 中條山之戰(四)第141章 放棄南昌第183章 忠良入獄第94章 板垣的新計劃(上)第20章 長城抗戰(中)第150章 重返部隊第58章 再戰上海(十)第140章 江南戰火第73章 大撤退(一)第187章 新牆河畔的鮮血第109章 敵後游擊戰(八)第195章 浴血叢林第124章 血染大武漢(一)第213章 四戰長沙(四)第108章 敵後游擊戰(七)第49章 再戰上海(一)第216章 美軍教官第8章 北平學生的愛國運動(上)第137章 南昌整編第195章 浴血叢林第209章 回家(下)第88章 南京!南京!(十一)第16章 一二八凇滬抗戰(四)第212章 四戰長沙(三)第42章 西安事變(六)第26章 南京夫子廟(中)第99章 徐州會戰(四)第118章 中條山之戰(三)第35章 許學長的消息(下)第63章 浴血山西(四)第67章 浴血山西(八)第114章 敵後游擊戰(十三)第91章 晉南戰事(上)第223章 兵敗衡陽(六)第138章 “領袖”叛國第155章 湘北大捷(四)第242章 無恥的合作第11章 江橋抗戰(上)第41章 西安事變(五)第202章 鐵血孤城(二)第243章 南京受降第75章 大撤退(三)第147章 不屈的山城(下)第68章 浴血山西(九)第80章 南京!南京!(三)第157章 冬季攻勢第171章 日軍敗退入取通知書第92章 晉南戰事(中)第95章 板垣的新計劃(下)第120章 中條山之戰(五)第123章 中條山之戰(八)第153章 湘北大捷(二)第27章 南京夫子廟(下)第91章 晉南戰事(上)第38章 西安事變(一)第49章 再戰上海(一)第242章 無恥的合作第30章 一二九學生運動(上)第41章 西安事變(五)第165章 山田乙三的“小戲”第123章 中條山之戰(八)第241章 真相大白第91章 晉南戰事(上)第11章 江橋抗戰(上)第15章 一二八凇滬抗戰(三)第186章 新牆河畔的鮮血第172章 巧遇熟人第227章 倉皇突圍第61章 浴血山西(二)第96章 徐州會戰(一)第17章 白山黑水間的抗日烽火第57章 再戰上海(九)第19章 長城抗戰(上)第36章 盛大的婚禮第229章 1944年的春節第202章 鐵血孤城(二)第64章 浴血山西(五)第72章 浴血山西(十三)第62章 浴血山西(三)第29章 僞滿洲國第183章 忠良入獄第119章 中條山之戰(四)第191章 誓與長沙共存亡第31章 一二九學生運動(中)第218章 兵敗衡陽(一)第226章 可笑的桂林保衛戰第69章 浴血山西(十)第171章 日軍敗退第206章 鐵血孤城(六)第225章 白崇禧的天爐第14章 一二八凇滬抗戰(二)第182章 禍事來臨第245章 喪心病狂
第237章 困獸尤鬥第177章 光復青川鎮(一)第96章 徐州會戰(一)第10章 北平學生的愛國運動(下)第187章 新牆河畔的鮮血第17章 白山黑水間的抗日烽火第119章 中條山之戰(四)第141章 放棄南昌第183章 忠良入獄第94章 板垣的新計劃(上)第20章 長城抗戰(中)第150章 重返部隊第58章 再戰上海(十)第140章 江南戰火第73章 大撤退(一)第187章 新牆河畔的鮮血第109章 敵後游擊戰(八)第195章 浴血叢林第124章 血染大武漢(一)第213章 四戰長沙(四)第108章 敵後游擊戰(七)第49章 再戰上海(一)第216章 美軍教官第8章 北平學生的愛國運動(上)第137章 南昌整編第195章 浴血叢林第209章 回家(下)第88章 南京!南京!(十一)第16章 一二八凇滬抗戰(四)第212章 四戰長沙(三)第42章 西安事變(六)第26章 南京夫子廟(中)第99章 徐州會戰(四)第118章 中條山之戰(三)第35章 許學長的消息(下)第63章 浴血山西(四)第67章 浴血山西(八)第114章 敵後游擊戰(十三)第91章 晉南戰事(上)第223章 兵敗衡陽(六)第138章 “領袖”叛國第155章 湘北大捷(四)第242章 無恥的合作第11章 江橋抗戰(上)第41章 西安事變(五)第202章 鐵血孤城(二)第243章 南京受降第75章 大撤退(三)第147章 不屈的山城(下)第68章 浴血山西(九)第80章 南京!南京!(三)第157章 冬季攻勢第171章 日軍敗退入取通知書第92章 晉南戰事(中)第95章 板垣的新計劃(下)第120章 中條山之戰(五)第123章 中條山之戰(八)第153章 湘北大捷(二)第27章 南京夫子廟(下)第91章 晉南戰事(上)第38章 西安事變(一)第49章 再戰上海(一)第242章 無恥的合作第30章 一二九學生運動(上)第41章 西安事變(五)第165章 山田乙三的“小戲”第123章 中條山之戰(八)第241章 真相大白第91章 晉南戰事(上)第11章 江橋抗戰(上)第15章 一二八凇滬抗戰(三)第186章 新牆河畔的鮮血第172章 巧遇熟人第227章 倉皇突圍第61章 浴血山西(二)第96章 徐州會戰(一)第17章 白山黑水間的抗日烽火第57章 再戰上海(九)第19章 長城抗戰(上)第36章 盛大的婚禮第229章 1944年的春節第202章 鐵血孤城(二)第64章 浴血山西(五)第72章 浴血山西(十三)第62章 浴血山西(三)第29章 僞滿洲國第183章 忠良入獄第119章 中條山之戰(四)第191章 誓與長沙共存亡第31章 一二九學生運動(中)第218章 兵敗衡陽(一)第226章 可笑的桂林保衛戰第69章 浴血山西(十)第171章 日軍敗退第206章 鐵血孤城(六)第225章 白崇禧的天爐第14章 一二八凇滬抗戰(二)第182章 禍事來臨第245章 喪心病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