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軍命在身

韓信攤開了山河圖,指着函谷關一帶說道:“關中東面有嶢山、函谷關,西有隴山、蜀地岷山,長城險峻,南有巴蜀富饒資源,北有胡地草場畜牧之利,倚仗三面險要的地形防守,只用東方一面來控制諸侯,在地利上,我漢軍已大大佔了便宜,即使打持久戰,諸侯聯軍多是烏合之衆,看似強大,實則存在諸多隱患,比如調度不靈,糧草軍械供給等問題,我軍則不存在,而且漢室的發展速度要強過諸侯,時間越久,彼此的差距就越大,眼下諸侯抱成一團,如果硬戰,只怕會兩敗俱傷,因此我軍眼下的任務就是加強練兵和陣法配合,養精蓄銳,蓄勢待發,等待決戰的時機。”

“韓將軍,咱們眼下不出戰了?兩路諸侯大軍可都逼在關外了。”副帥灌嬰出言問道。

韓信微嘆道:“不是不出戰,而是眼下時機還不成熟,諸侯剛剛聯盟,士氣正盛,如果我們貿然出關進攻,左右受敵,根本佔不到便宜,現在只有暫避鋒芒,靜觀其變,各路諸侯比咱們還心急,我軍有函谷關天然屏障,掌握的主控權,等諸侯士氣衰減的時刻,再找時機襲擊,何況北伐軍精銳只有一半,其餘十五萬不是新軍就是降軍,還需要不斷訓練才能提高戰鬥力,否則到時候調度不靈,反而喪失了精銳的優勢。”

謀士蒯通道:“不錯,眼下進攻的確不是時機,會讓兩路盟軍同仇敵愾,把漢軍當成了主要敵人,暫且整軍,盟軍久等不戰,士氣衰減,自然好對付多了。”

酈食其點頭道:“在此期間,我們不但可以加強將士的演練,還可以派使者到南北聯盟中,遊說諸侯王,爭取過來投效我漢室,分化諸侯聯盟,時間一久,謠言四起,聯盟軍不攻自破!”

韓信沉吟片刻,微微點頭:“此離間計甚好,若能派出使者從內部分化諸侯,可不費一兵一卒,破敵聯盟,外似銅牆鐵壁,卻禍起蕭薔,這是破敵的最好辦法,不過也不要小看了這衛、楚兩國,任何一國都有實力與漢室一爭長短,何況諸侯王未必肯輕易投降,遭受其他諸侯的排擠和攻擊、兼併!”

“諸將回去立即訓練好麾下將士,攻城演練和野戰佈陣等加緊操練,隨時準備出關迎戰諸侯——”

堂內衆將轟然起身抱拳道:“末將領命!”

……

茫茫的草原上,一批四處廝殺的漢軍,兩萬精銳此刻只剩下八千人,戰甲破損,頭髮蓬亂,渾身血跡斑斑,十分落魄,但身體更加挺拔,如鋼鐵鑄成一般,身上散發着騰騰殺氣,都是從生死中不斷磨練出來的,能生存下來,無不殺敵過十。

樊噲一襲厚重的甲冑,手提着丈八長矛,絡腮鬍子一個月未成修理,使原本粗獷的他更顯得凶神惡煞!

“報——”一匹快騎飛奔而來,馬背上的斥候飛身下馬,抱拳道:“啓稟將軍,發現單于王庭東部有大批騎兵趕來,先鋒的人數不低於五萬人馬,後面還有大批的騎兵,像是匈奴騎軍趕回來了。”

“來得好,正擔心匈奴不退兵呢,這下咱們的使命就完成了。”樊噲哈哈大笑,似乎根本沒將生死放在心上,渾然沒在意這支八千精銳深在匈奴腹地,早已陷入重圍之中了。

薛歐上前道:“樊將軍,匈奴主力撤回草原,咱們的使命也算完成了,眼下當務之急,就是想辦法突圍,北面、南面、東面都有騎兵向這邊圍堵而來,咱們只有繼續向西,繞到敦煌一帶,從祁連山脈的源頭進入西域之地,再進入沙漠,撤回到臨洮去,方能甩開匈奴的追擊,回到漢中!”

“哈哈,任務完成了,即使戰死沙場又如何,死得其所,沒什麼好怕的!”樊噲拍了拍蛇矛的紅纓和鐵矛杆身,一副視死如歸的神態,讓周圍鬆垮的將士頓時來了精神。

“薛歐將軍,你來制定路線吧,這裡面屬你細心謹慎了。”樊噲外粗內心,關鍵時刻懂得向麾下將領徵詢意見,並不剛愎自用、魯莽行事。

薛歐攤開手中的地圖,看了一下,又掏出了漢中最新研製的指南針,這指南針在軍中只有中郎將以上的將領纔給分配指標,結合地圖,用指針覈實一番後,指着西北面道:“前面三十里有一跳內河,河水的下游有個部落,我們殺過去搶奪戰馬和食物後,立即渡河,再往前是天山一帶匈奴左賢王呼衍圖的地盤,那裡屯兵不下十萬精銳甲騎,我們不可進入其領地,過河後立即向西南敦煌一帶撤去,進入西域之地,便可以更換匈奴服,借路逃遁,西域人見到匈奴騎兵也不敢攔截。”

樊噲拍了拍薛歐的肩膀,笑道:“好樣的,就知道你小子能想出辦法來。”

薛歐接着道:“樊將軍,傳令三軍,立即動身吧,卑職擔心,恐不出半個時辰,離此最近的部落騎兵就追殺上來的,這個月來將士們體力消耗巨大,再堅持不了幾場硬仗了,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這些將士若能回到漢川,一定都是以一當十的軍中精銳之師了。”

樊噲轉首對着原地歇息的士卒大吼一聲道:“兒郎們,咱們偷襲匈奴的使命已完成了,接下來只要順利突圍,撤回漢中,就大獲全勝了,你們都是好樣的,俺不想你們任何一個人掉隊,大家都卯足勁兒,繼續打的匈奴蛋疼,讓他們害怕,咱們就撤回漢中,接受朝廷封賞如何?”

“啊吼——”七八千的將士拋開生死置之度外,齊聲呼喝,士氣高漲。

“上馬!”樊噲翻身上馬,其它將士也紛紛上馬,兵甲鏘鏘,渾厚有力。

薛歐忽然喊道:“蕩平匈奴日,男兒回家時——”

“蕩平匈奴日,男兒回家時……”八千將士高呼着,策騎出擊,奔襲在蒼茫的大草原上。

就在樊噲等人離開一個時辰後,五萬精銳甲騎奔騰而來,塵煙滾滾,蹄聲如雷,抵達了單于王庭的城外,匈奴甲騎祟皮戰袍,頭戴祟毛氈帽,深陷的眼神帶着狂放的藍色,堅挺的鼻子像是突厥民族的性格一樣桀驁不馴,忽然匈奴整齊的隊形慢慢朝兩邊移開,一行彪騎從後部趕了上來,先頭的是一杆迎風招展的大旗,旗上一隻張着血盆大口的狼頭清晰可見。

大旗下一匹神駿的高頭大馬耀武揚威,馬上坐着的是一個眼眶深熬、鼻樑高聳的匈奴人,他體形比普通突厥人還要大上許多,手中執着一柄沉重的狼牙棒,毛髮卷披在肩頭,目光兇悍,正是匈奴右賢王須卜轂拔。

“王城這不是好好的嗎?那支深入襲擊王城的漢軍在哪?”須卜轂拔喊着極其繞口難聽的匈奴語。

“回右賢王,漢軍沒有攻打王城,而是反覆在王城附近襲擊各部落,要孤立王城的補給,得知單于和賢王帶軍殺回來,已經向西面逃走了!”一名守城門的大都尉如實回答。

須卜轂拔嗯了一聲:“跑了,豈有此理!”

這時右賢王麾下的一名謀士失聲道:“不好,決不能讓這支漢軍逃走,這支孤軍深入的漢軍很可能來草原上搞破壞,甚至打探草原虛實,並非真正的攻城,要引回我軍主力,雖然我還猜不透其中的關鍵,但只要截殺住這支漢軍,就能得到真實情報,才能對草原各部落的子民有個交待!”

須卜轂拔重重哼了一聲:“這支該死的漢軍,抓住這羣狗崽子,非大些八塊不可!傳令下去,全力追擊!”

“全力追擊——”傳令官大聲嘶喊着,隨後沉重的長角吹起,五萬甲騎繼續追擊,數萬匹突厥駿馬像是疾奔的飛矢,如流星般穿梭在大草原,馬蹄踢打着大地,地動山搖,追殺逃亡的漢軍。

……

漢中王城,禁宮御書房。

龍天羽將錦衣衛、樞密院、監察院、六部蒐集而來的情報和奏摺反覆思考,統籌帷幄,決策下一部的戰略。

“如今大漢的疆域不斷在擴大,城池變多,人口增加,雖是偏僻的關中、河西和巴蜀,但土地肥沃,能解決百姓溫飽問題,隨着錦衣衛不斷在番邦和中原經營生意,大批黃金白銀被運往漢中,各國發行的貨幣因公信度不夠,無法大批量使用,這樣一來使中原通貨膨脹,漢中的外圓內放的銅幣和鐵幣開始流通於外,更加使大漢控制了中原的無形經濟,商戰也是另一個戰場。”龍天羽看完情報,感慨了一句。

接下來打開戰場前線的急報,北聯盟和南聯盟都在大規模練兵軍演,龍天羽眉頭一皺,整個中原十幾路諸侯聯合起來抗擊漢軍,如此勢必增加的統一中原的阻力,要同時擊敗南北兩路盟軍談何容易,光靠韓信一個人分身乏術,恐怕尚嫌不足,而漢室中其它將領,都難以獨當一面,能對抗項雲、衛曉峰這等梟雄人物。

“看來,要我御駕親征不可了!”龍天羽決定再次帶軍出戰,想想劉邦四六不懂的人,當年楚漢之爭中他沒少親自帶軍,從沒有在後方漢中待着過,雖然彭城之戰,六十萬漢盟軍被楚軍項羽三萬精騎擊潰,但劉邦仍不肯撒手兵權,開國皇帝就是要在馬背上戎馬半生的!

由龍天羽帶領大軍對抗南盟軍,韓信就可以抽出身專心對抗北盟軍,兩個戰線同時拉開,主要一面得勝迅速抽出力量從側面穿插進來,勢必能打亂第三方的陣腳,即使兩面戰線相互僵持不下,時間一長,憑藉漢中充沛的軍餉糧草和雄厚國力,也能拖垮南北盟軍!

就在龍天羽暗下決定之時,忽然御書房外腳步聲急促響起,有宮娥在殿外焦急稟道:“啓稟漢王,淳于王妃……王妃她……快要臨盆了。”

第八章 揭開身份第四章 武道陰陽第二章 秦軍反撲第八章 養精之法第一章 風雲將起第七章 論政天下第一章 楚奪井陘第七章 臥龍之地第十一章 良宵苦短第三章 邪不壓正第二章 鳩佔鵲巢第十二章 一縷香魂第六章 迎戰騎兵第十一章 屠關夜戰第五章 夜雨琴音第十二章 青衣遭襲第十一章 政策雛形第六章 迎戰騎兵第二章 月夜情話第七章 伏擊雍軍第八章 王者歸來第四章 美人虞姬第六章 止步劍聖第十一章 肝膽相照第一章 虞姬現身第二章 平定漢亂第二章 鐵騎先至第八章 青樓爭風第三章 洞悉陰謀第九章 賀蘭關破第十章 浴火重生第三章 決戰秦宮第五章 韓信練兵第六章 破處梅花第三章 墓穴生還第四章 軍魂覺醒第五章 視死如歸第三章 定都之論第一章 晉級劍師第十二章 破釜沉舟第七章 浴池悟劍第十二章 相濡以沫第二章 雙修之法第九章 渭關大捷第三章 三大劍宗第一章 以退爲進第九章 得隴望蜀第二章 婉兒獻計第二章 羣妃審問第一章 輪迴之秘第一章 義軍雲集第十章 火海鏖兵第二章 清白之軀第十章 折服才女第三章 負荊請罪第三章 夜戰劍聖第一章 滅族計劃第三章 張良用計第二章 鳩佔鵲巢第十一章 四渡黃河第十章 巧計奪城第十二章 鬼谷宗主第七章 人定勝天第七章 後宮賞梅第一章 火燒眉睫第十一章 男女共浴第五章 龍虎相逢第十章 虎將爭雄第八章 風雲前夕第二章 平定漢亂第九章 三道題目第七章 吸精之法第三章 夜戰劍聖第六章 睡臥紫塵第二章 易水離別第三章 邪不壓正第六章 初露鋒芒第九章 水乳交融第九章 箏藝無雙第一章 鳳舞來人第五章 兵神佈陣第三章 此女歸我第六章 止步劍聖第二章 鳩佔鵲巢第二章 易水離別第三章 東征在即第二章 秦始皇陵第七章 劍門出山第九章 少龍刀君第六章 二鳳侍龍第七章 生死考驗第九章 秦亡之論第五章 夜雨琴音第四章 一龍兩鳳第四章 搭救月兒第十一章 落雁死峽第十二章 絕境逢生第十章 鳳凰落紅第四章 才女鬥智第五章 失敗總結
第八章 揭開身份第四章 武道陰陽第二章 秦軍反撲第八章 養精之法第一章 風雲將起第七章 論政天下第一章 楚奪井陘第七章 臥龍之地第十一章 良宵苦短第三章 邪不壓正第二章 鳩佔鵲巢第十二章 一縷香魂第六章 迎戰騎兵第十一章 屠關夜戰第五章 夜雨琴音第十二章 青衣遭襲第十一章 政策雛形第六章 迎戰騎兵第二章 月夜情話第七章 伏擊雍軍第八章 王者歸來第四章 美人虞姬第六章 止步劍聖第十一章 肝膽相照第一章 虞姬現身第二章 平定漢亂第二章 鐵騎先至第八章 青樓爭風第三章 洞悉陰謀第九章 賀蘭關破第十章 浴火重生第三章 決戰秦宮第五章 韓信練兵第六章 破處梅花第三章 墓穴生還第四章 軍魂覺醒第五章 視死如歸第三章 定都之論第一章 晉級劍師第十二章 破釜沉舟第七章 浴池悟劍第十二章 相濡以沫第二章 雙修之法第九章 渭關大捷第三章 三大劍宗第一章 以退爲進第九章 得隴望蜀第二章 婉兒獻計第二章 羣妃審問第一章 輪迴之秘第一章 義軍雲集第十章 火海鏖兵第二章 清白之軀第十章 折服才女第三章 負荊請罪第三章 夜戰劍聖第一章 滅族計劃第三章 張良用計第二章 鳩佔鵲巢第十一章 四渡黃河第十章 巧計奪城第十二章 鬼谷宗主第七章 人定勝天第七章 後宮賞梅第一章 火燒眉睫第十一章 男女共浴第五章 龍虎相逢第十章 虎將爭雄第八章 風雲前夕第二章 平定漢亂第九章 三道題目第七章 吸精之法第三章 夜戰劍聖第六章 睡臥紫塵第二章 易水離別第三章 邪不壓正第六章 初露鋒芒第九章 水乳交融第九章 箏藝無雙第一章 鳳舞來人第五章 兵神佈陣第三章 此女歸我第六章 止步劍聖第二章 鳩佔鵲巢第二章 易水離別第三章 東征在即第二章 秦始皇陵第七章 劍門出山第九章 少龍刀君第六章 二鳳侍龍第七章 生死考驗第九章 秦亡之論第五章 夜雨琴音第四章 一龍兩鳳第四章 搭救月兒第十一章 落雁死峽第十二章 絕境逢生第十章 鳳凰落紅第四章 才女鬥智第五章 失敗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