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奸臣

皇長孫朱由校回到主敬殿,坐在書案邊一言不發,伴讀高起潛也趕緊跪坐着,既然哥兒沒向周講官行禮,他又豈敢妄動,不然豈不是襯托出哥兒沒禮貌。:,

周延儒知道皇長孫對他有些怨氣,也就沒擺出老師的樣子責怪皇長孫無禮,周延儒心想皇長孫年幼,即使現在對他有些不滿,但只要他曲爲解說,讓皇長孫明白他是出於忠心,相信過不了幾天,皇長孫的芥蒂就消了,畢竟是十二歲的孩子嘛——

不料朱由校卻道:“周先生今日不問上回張先生教了些什麼了嗎?”問這話時眼睛看着書本。

就好比一個巴掌冷不丁抽過來,周延儒來不及閃避,都能感覺到臉頰火燒火燎的痛,呼吸驟然急促,勉強鎮定下來,解釋道:“殿下,小臣非是——”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朱由校根本不聽周延儒的解釋,謙卑稱臣也沒用,自顧捧起書來大聲唸誦,身後的小高跟着小聲唸誦,這《大學》第一章不過兩百字,三遍念下來也不須半刻時,唸完之後朱由校又板着臉一聲不吭了,他雖是十二歲的少年,但尊貴的身份擺在那裡,這樣冷然無語的樣子還是很讓其他人感到心慌和壓抑的——

周延儒臉頰的灼熱感漸漸消退,心想少年人正在的氣頭上,還是暫不要解釋,現在就是解釋皇長孫也聽不進去,只會火上澆油、適得其反,沉默了一會。翻開四書。說道:“今日開講大學第二章,我念一句,殿下跟着念一句。”

朱由校並不象往常那樣答應一聲“是”。而是坐在那裡默不作聲。

周延儒提高聲音道:“殿下聽到我說話沒有?”

朱由校回答道:“周先生,我有一話說。”

周延儒心道:“只要你肯開口就好,我知道你心裡到底是何想法纔好解釋、開導。”溫言道:“殿下請講。”

朱由校道:“周先生第一次給我講《大學》時曾背誦了一遍。當時我是對着書看的,發現周先生漏了一個字,第二天說給張先生聽,張先生教導我說周先生這是小錯誤,是無心之失,應該寬容,而周先生呢?哼哼——”朱由校都不屑往下說了。

少年朱由校的這些話等於又是一記耳光,周延儒年輕白皙的臉龐霎時又漲得通紅,起身分辯道:“殿下請聽我一言——”

朱由校板着臉道:“周先生。我出閣讀書機會難得,不要說廢話,請講課吧。”

周延儒沒想到這位看着有些呆傻的皇長孫竟然句句刺人。就和方纔張原在前殿對他那樣。這讓周延儒如何受得了,今日必須要把事情說清楚。不然他哪有心情講課,說道:“殿下,學習必先誠心,殿下既對我存了偏見,那我講什麼殿下都聽不進去,我必須向殿下把事情說清楚,然後再講課——”

朱由校左右看看,主敬殿上除了他和周延儒,只有鐘太監和小高,這兩個人都是幫着他的,便乾脆道:“周先生明白就好,我就是不愛聽你講課,你說什麼都沒用。”

鍾本華一直在看戲,這時出聲責備道:“哥兒,不得對周先生無禮。”語氣卻簡直是溫和。

周延儒居高臨下看着皇長孫,沉聲道:“這就是殿下的尊師之道嗎!”

朱由校怕皇祖父、怕爹爹、怕鄭貴妃、怕西李,可不怕周延儒,當下來了一句更狠的:“周先生,你人品學問遠遠不及張先生,我看你象是個奸臣。”

“奸臣”一詞是朱由校上次聽皇祖父罵那個御史劉光復說的,感覺很犀利,所以今日果斷用到周延儒頭上,把周延儒氣得渾身發抖,皇長孫把話都說到這般地步了,他再想忍辱負重也不可能了,罵他是“奸臣”,這誰受得了!

“啪”的一聲,周延儒將手裡的書丟在書案上,拂袖大步而去,鍾本華叫着“周先生,周先生”追上去想要挽留,周延儒頭也不回,一徑去了,可見羞憤已極。

朱由校這時害怕起來了,臉色有些發青,問鐘太監:“鍾師傅,周先生會不會去爹爹那裡告我的狀?”

鍾本華急命乾兒子小高躡着周延儒的行蹤,看周延儒往哪裡去的?

高起潛飛跑着出去,不到半盞茶時間就跑回來了,用袖子擦着汗,臉有喜色,稟道:“哥兒放心,周講官往東華門去了。”

朱由校這才稍稍放心,卻又問:“他會不會是回去寫了奏疏來罵我?”

鍾本華料想周延儒無顏把方纔哥兒譏諷他的那些話告訴千歲爺,因爲不管怎樣,他這個東宮講官已經是當到頭了,事情若鬧大對他名聲只有更糟,安慰道:“哥兒莫怕,周講官不會再來了,今日之事你也莫要對他人說起。”

朱由校連連點頭:“我知道,我不說——小高你也不許說。”

高起潛又抹了一把汗,應道:“小的如何敢亂說。”

朱由校問:“鍾師傅,若爹爹問起周先生怎麼走了,我該怎麼作答?”

鍾本華道:“哥兒就推說不知何故,讓我來回答就可以了。”

朱由校喜道:“謝謝鍾師傅。”

沒了講官,朱由校就隨便寫了幾頁大字,看看午時已近,就回慈慶宮用午餐去了。

按慣例,中午光祿寺會在奉天門內的東廡下設宴款待兩位進講的東宮講官,詹士府少詹事錢龍錫給皇太子講了《易經》“履卦”之後,來奉天門東廡準備享用宮廷美食,等了好一會不見周延儒來,便讓內侍去主敬殿問,那內侍回來說主敬殿已經空無一人,錢龍錫就吃獨食。午後開講時纔對皇太子朱常洛說起這事。朱常洛就讓王安回慈慶宮詢問,鍾本華對王安說了實話,王安搖着頭道:“胡鬧。胡鬧。”

鍾本華道:“若能換個講官最好,哥兒的確無心再聽那位周先生講課,公公你是知道的。哥兒頗爲任性,而且周先生與張先生有了嫌隙,講官不和對教導哥兒也不利。”

王安道:“周講官當時憤然離宮,事後定會有個說法的,且看他怎麼說。”

回到文華殿,王安向朱常洛稟道:“千歲爺,周先生上午進講時偶感身體不適,就先出宮休息了。”

朱常洛點點頭,也沒在意。繼續聽錢龍錫講《易經》。

……

周延儒羞憤出宮後並未回翰林院,因爲張原就在翰林院,若問起他爲何這麼早就出宮了他真不知道怎麼回答!

七月下旬的午前陽光燦爛。天高氣朗。金風送爽,京師之秋是最好的季節。但在周延儒看來,簡直是天昏地暗,他僱了一輛馬車回大明門外棋盤街寓所,午飯也不吃,悶頭便睡,過了一會又起牀磨墨寫辭呈,說自己感了風寒,暫不能入宮進講,爲了不要耽誤皇長孫的教育,請翰林院、國子監、詹士府另選賢才教導皇長孫,辭呈寫好後,正待叫僕人送到翰林院交給郭學士,門房來報說姚老爺來訪——

周延儒心知姚宗文是來探聽他彈劾張原的結果,只是今日文華殿和主敬殿發生的事實在讓他羞於啓齒,太屈辱了,他少年成名,會元、狀元連捷,心高氣傲,這回卻栽得如此之慘,一時間連向人訴說的勇氣都沒有了,也不想聽別人安慰的話,他要託養病來慢慢調整自己的心情,說道:“就說我染了重病,暫不能見客。”

姚宗文吃了閉門羹,極爲納悶,昨日黃昏周延儒來見他時意氣風發說要讓張原仕途就此終結,怎麼今日進宮這麼早就出來了,還一出來就病倒了,周延儒才二十出頭,年輕體健,又不是吳道南那樣的老朽,怎能說病就病,這定是託詞,想必是彈劾張原失敗了——

姚宗文很是懊喪,但又不知道事情經過究竟是怎樣的,心裡七上八下,極不舒坦。

……

翌日,輪到張原入宮進講,給皇太子進講的是郭淐,二人一道進宮,郭淐邊走邊問:“張修撰昨日何事應召入宮?”

張原道:“關於皇長孫教育之事,周侍講對我有些誤會,已在太子殿下面前說清楚了。”

郭淐從袖子裡摸出一封書帖,說道:“這是周侍講昨日下午遣人送來的辭呈,請求辭去東宮講官,說是染病暫不能勝任——這是何故?”

張原心道:“周延儒昨日不是忍氣吞聲向我道歉了嗎,後來又去主敬殿講課了,怎麼突然就告病辭職了?”答道:“我亦不知何故,周侍講既染病,那我們還得去探望探望。”

郭淐點點頭,沒再多問什麼,入文華殿向皇太子稟明此事,將周延儒的辭呈遞上。

朱常洛道:“周講官染病,那就待病好後再入宮進講嘛,何必辭職。”

王安心道:“周延儒與哥兒已經無法相處,託病辭職最好。”說道:“奴婢明日代千歲爺去探望周侍講,問問病情如何,何時能入宮進講,若拖延時日長,那還是依周侍講所言另選講官爲好,免得耽誤了哥兒的學業。”

朱常洛對王安是言聽計從,點頭道:“那就備些禮品去探望一下,也備一份禮品給張修撰送去,昨日差點冤屈了他,也須慰問。”

王安躬身道:“千歲爺仁慈,奴婢遵命。”

……

因爲今日是張原進講,朱由校早早就端端正正在主敬殿等着了,心裡還有着昨日氣走周延儒的忐忑,見小高領着張原進來,朱由校立即鞠躬道:“張先生安好。”

張原還禮:“殿下安好。”眼光在朱由校臉上一轉,問:“殿下所憂何事?”

朱由校心想:“張先生真厲害,一眼就看出我的心事。”老老實實道:“我昨日言語言語不慎,惹惱了周先生,周先生當時就出宮去了。”

張原道:“殿下誤會了,周講官並非因你惹惱了他纔出宮的,周講官突發疾病,已託郭學士送來辭呈,暫不擔任東宮講官。”

朱由校瞪大了眼睛,看看身邊的魏進忠、鍾本華和高起潛,脫口道:“好極了。”趕忙又改口道:“周先生沒有惱我,那好極了。”

張原笑了笑,不知這個皇長孫是怎麼把周延儒氣跑的,說道:“閒話休提,開始讀書,今日開講《論語》,北宋初年的宰相趙普曾說半部論語治天下,朱聖人說論語是入道之門、積德之基,望殿下認真學習。”

朱由校恭恭敬敬道:“是。”

張原講了半個多時辰論語,便讓朱由校休息一刻時,這時談話就自由得多,朱由校還在後悔不該把什麼話都對周講官說,差點害了張先生——

張原微笑道:“殿下無須自責,是周講官心機太深,論起來周講官也是出於忠心,擔心我教導得不對。”

“唉。”朱由校長嘆一聲,說道:“張先生真是太仁厚了,周講官那麼對付你,你卻還爲他說好話,連我都爲周講官感到慚愧呢。”

十二歲的皇長孫這時說話的口氣象成年人一般,一邊的鐘本華暗暗點頭,心道:“還得出閣讀書啊,我們內侍只是皇帝家奴,如何教導得了哥兒,哥兒經孫承宗、張原教導不到一月,就已明理了許多,哥兒是很聰明的,只是一向失學,又整日擔驚受怕,不知怎麼就愛上了木工活——”

張原見皇長孫誇他仁厚,慚愧之念一閃而逝,說道:“當時我亦很氣憤,但事後想想,做人總要誠心和氣,要多想想別人的優點和好處。”對這位未來的天啓帝就得這麼教育,要教得仁厚些纔好。

這時聽得客印月在殿外說道:“哥兒,現在是休息時候嗎?”

朱由校喜道:“張先生,客嬤嬤給我送點心來了,張先生也一起吃些吧。”

張原跟着朱由校走到殿廊上,就見客印月捧着一個小漆盒在前,身後跟着一個宮女,那宮女手裡牽着一個小女孩,卻是上回萬曆皇帝召見衆官時嚇得失禁了的小公主朱徽嫙。

————————————————————

票票慘了點。

第104章 菩薩姻緣第191章 掌嘴二十的婢女第454章 拾遺之鞭第445章 登門打臉從上品寒士到雅騷流轉的意境第281章 調虎離山第273章 女花榮第125章 夜船航第192章 怒其不爭書友一年一悟論雅騷的底蘊和美女第495章 帝都之秋第365章 風暴前的春光第289章 三千里外萬言書第187章 居然草堂面試書友陳成強論雅騷那些事第421章 知錯不改第467章 火槍驚魂第471章 水墨美人第478章 挑釁第327章 水是眼波橫第151章 世事洞明皆學問第47章 且逐狐犬行一程第316章 獨木橋第370章 君子遠庖廚第268章 張原出監第50章 息怒第365章 風暴前的春光第30章 草繩少女第44章 我意獨憐才第130章 日子也可以這麼過第341章 蘇幕遮第138章 履純履潔第117章 何等人最作孽?第460章 勇氣第85章 姚訟棍的苦與樂第20章 安內第77章 牛刀小試第84章 夕陽下說書人第33章 七擒七縱第407章 慈母心第37章 二顧茅廬第473章 夜見光海君第54章 雪精第21章 初出茅廬第174章 期待聊齋**第225章 棄子第494章 暗流洶涌第392章 波瀾起第104章 菩薩姻緣第272章 第一等聰明人第282章 無癖之人不可交第237章 花瓶第18章 一概看不懂第400章 有喜第341章 蘇幕遮第364章 春秋房風波第485章 呼吸之間第476章 北嶽山伏擊第296章 親迎之期第262章 又見阮大鋮第60章 澹然心亂第181章 雙姝操選政第154章 打行青手第127章 太監的品味第414章 說死第158章 丹汞難得眼清明第472章 夜宿碧蹄館轉兩篇誇小道誇雅騷的帖子第87章 好戲開場第281章 調虎離山第16章 蝴蝶振翅第501章 雪夜論兵書友陳成強論雅騷那些事第332章 自投羅網第256章 波心蕩第394章 揭貼之秘第98章 少女蹴鞠第109章 龍山雪月第463章 各懷異心第254章 四壁荷花三面柳第242章 並蒂蓮第379章 秘密與挽留第494章 暗流洶涌第383章 諸葛馬前課第302章 難題第243章 晨曦之美第462章 小貞第387章 落水第147章 挾妓第505章 兵臨城下第508章 杏花如夢第191章 掌嘴二十的婢女第162章 今生得見挖筍人第164章 如賊如鬼第363章 指痕與活切頭第246章 殺威棒第402章 非禮勿多視第97章 春夢第293章 流水千里第37章 二顧茅廬
第104章 菩薩姻緣第191章 掌嘴二十的婢女第454章 拾遺之鞭第445章 登門打臉從上品寒士到雅騷流轉的意境第281章 調虎離山第273章 女花榮第125章 夜船航第192章 怒其不爭書友一年一悟論雅騷的底蘊和美女第495章 帝都之秋第365章 風暴前的春光第289章 三千里外萬言書第187章 居然草堂面試書友陳成強論雅騷那些事第421章 知錯不改第467章 火槍驚魂第471章 水墨美人第478章 挑釁第327章 水是眼波橫第151章 世事洞明皆學問第47章 且逐狐犬行一程第316章 獨木橋第370章 君子遠庖廚第268章 張原出監第50章 息怒第365章 風暴前的春光第30章 草繩少女第44章 我意獨憐才第130章 日子也可以這麼過第341章 蘇幕遮第138章 履純履潔第117章 何等人最作孽?第460章 勇氣第85章 姚訟棍的苦與樂第20章 安內第77章 牛刀小試第84章 夕陽下說書人第33章 七擒七縱第407章 慈母心第37章 二顧茅廬第473章 夜見光海君第54章 雪精第21章 初出茅廬第174章 期待聊齋**第225章 棄子第494章 暗流洶涌第392章 波瀾起第104章 菩薩姻緣第272章 第一等聰明人第282章 無癖之人不可交第237章 花瓶第18章 一概看不懂第400章 有喜第341章 蘇幕遮第364章 春秋房風波第485章 呼吸之間第476章 北嶽山伏擊第296章 親迎之期第262章 又見阮大鋮第60章 澹然心亂第181章 雙姝操選政第154章 打行青手第127章 太監的品味第414章 說死第158章 丹汞難得眼清明第472章 夜宿碧蹄館轉兩篇誇小道誇雅騷的帖子第87章 好戲開場第281章 調虎離山第16章 蝴蝶振翅第501章 雪夜論兵書友陳成強論雅騷那些事第332章 自投羅網第256章 波心蕩第394章 揭貼之秘第98章 少女蹴鞠第109章 龍山雪月第463章 各懷異心第254章 四壁荷花三面柳第242章 並蒂蓮第379章 秘密與挽留第494章 暗流洶涌第383章 諸葛馬前課第302章 難題第243章 晨曦之美第462章 小貞第387章 落水第147章 挾妓第505章 兵臨城下第508章 杏花如夢第191章 掌嘴二十的婢女第162章 今生得見挖筍人第164章 如賊如鬼第363章 指痕與活切頭第246章 殺威棒第402章 非禮勿多視第97章 春夢第293章 流水千里第37章 二顧茅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