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世相百態 (1)

請客

常聽人說:“若要一天不得安,請客;若要一年不得安,蓋房;若要一輩子不得安,娶姨太太。”請客只有一天不得安,爲害不算太大,所以人人都覺得不妨偶一爲之。

所謂請客,是指自己家裡邀集朋友便餐小酌,至於在酒樓飯店“鋪筵席,陳尊俎”,呼朋引類,飛觴醉月,享用的是金樽清酒,玉盤珍饈,最後一鬨而散,由經手人員造賬報銷,那種宴會只能算是一種病狂或是罪孽,不提也罷。

婦主中饋,所以要請客必須先歸而謀諸婦。這一謀,有分教,非十天半月不能獲致結論,因爲問題牽涉太廣,不能一言而決。

首先要考慮的是請什麼人。主客當然早已內定,陪客的甄選大費酌量。眼睛生在眉毛上邊的宦場中人,吃不飽餓不死的教書匠,一身銅臭的大腹賈,小頭銳面的浮華少年……若是聚在一個桌上吃飯,便有些像是雞兔同籠,非常勉強。把夙未謀面的人拘在一起,要他們有說有笑,同時食物都能順利地從咽門下去,也未免強人所難。主人從中調處,殷勤了這一位,怠慢了那一位,想找一些大家都有興趣的話題亦非易事。所以客人需要分類,不能魚龍混雜。客的數目視設備而定,若是能把所有該請的客人一網打盡,自然是經濟算盤,但是算盤亦不可打得太精。再大的圓桌面也不過能坐十三四個體態中型的人。說來奇怪,客人單身者少,大概都有寶眷,一請就是一對,一桌只好當半桌用。有人請客寬髮箋帖,心想總有幾位心領謝謝,萬想不到人人惠然肯來,而且還有一位特別要好帶來一個七八歲的小寶寶!主人慌忙添座,客人謙讓“孩子坐我腿上!”大家擠擠攘攘,其中還不乏中年發福之士,把圓桌圍得密不通風,上菜需飛越人頭,斟酒要從耳邊下注,前排客滿,主人在二排敬陪。

擬菜單也不簡單。任何家庭都有它的招牌菜。可惜很少人肯用其所長,大概是以平素見過的飯館酒席的局面作爲藍圖。家裡有廚師廚娘,自然一聲吩咐,不再勞心,否則主婦勢必親自下廚操動刀俎。主人多半是擅長理論,真讓他切蔥剝蒜都未必能夠勝任。所以擬定菜單,需要自知之明,臨時“鑽鍋”翻看食譜未必有濟於事。四冷葷,四熱炒,四壓桌,外加兩道點心,似乎是無可再減,大魚大肉,水陸雜陳,若不能使客人連串地打飽嗝,不能算是盡興。菜單擬訂的原則是把客人一個個地填得嘴角冒油。而客人所希冀的也往往是一場牙祭。有人以水餃宴客,餡子是豬肉菠菜,客人咬了一口,大叫:“喲,裡面怎麼淨是青菜!”一般人還是欣賞肥肉厚酒,管它是不是爛腸之食!

宴客的吉日近了,主婦忙着上菜市,挑挑檢檢,檢檢挑挑,又要物美又要價廉,裝滿兩個籃子,半途休憩好幾次才能氣喘汗流地回到家。泡的,洗的,剝的,切的,鬧鬨一兩天,然後醜媳婦怕見公婆也不行,吉日到了。客人早已折簡相邀,難道還會不肯枉駕?不,守時不是我們的傳統。準時到達,豈不像是“頭如穹廬咽細如針”的餓鬼?要讓主人乾着急,等他一催請再催請,然後徐徐命駕,姍姍來遲,這纔像是大家風範。當然朋友也有特別性急而提早蒞臨的,那也使得主人措手不及慌成一團。客人的性格不一樣,有人進門就選一個比較最好的座位,兩腳高架案上,真是賓至如歸;也有人寒暄兩句便一頭扎進廚房,聲稱要給主婦幫忙,繫着圍裙伸着兩隻油手的主婦連忙謙謝不迭。等到客人到齊,無不飢腸轆轆。

落座之前還少不了你推我讓的一幕。主人指定座位,時常無效,除非事前擺好名牌,而且寫上官銜,分層排列,秩序井然。敬酒按說是主人的責任,但是也時常有熱心人士代爲執壺,而且見杯即斟,每斟必滿。不知是什麼時候什麼人興出來的陋習,幾乎每個客人都會雙手舉杯齊眉,對着在座的每一位客人敬酒,一霎間敬完一圈,但見杯起杯落,如“兔兒爺搗碓”。不喝酒的也要把汽水杯子高高舉起,虛應故事,喝酒的也多半是獰眉皺眼地抿那麼一小口。

一大盤熱糊糊的東西端上來了,像翅羹,又像漿糊,一人一勺子,盤底花紋隱約可見,上面灑着的一層芫荽不知被哪一位像芟除毒草似的撥到了盤下,又不知被哪一位從盤下夾到嘴裡吃了。還有人堅持海味非蘸醋不可,高呼要醋,等到一碟“忌諱”送上臺面海味早已不見了。菜是一道一道地上,上一道客人喊一次“太豐富,太豐富”,然後埋頭大嚼,不敢後人。主人照例謙稱:“不成敬意,家常便飯。”心直口快的客人就許提出疑問:“這樣的家常便飯,怕不要吃窮了?”主人也只好噗哧一笑而罷。將近尾聲的時候,大概總有一位要先走一步,因爲還有好幾處應酬。這時候主婦踱了進來,紅頭漲臉,額角上還有幾顆沒揩乾淨的汗珠,客人舉起空杯向她表示慰勞之意,她坐下胡亂吃一些殘羹剩炙。

席終,香茗水果伺候,客人靠在椅子上剔牙,這時節應該是客去主人安了。但是不,大家雅興不淺,談鋒尚健,飯後磕牙,海闊天空,誰也不願首先言辭,致敗人意。最後大概是主人打了一個哈欠而忘了掩口,這纔有人提議散會。天下無不散之筵席,奈何奈何?不要以爲席終人散,立即功德圓滿,地上有無數的瓜子皮,紙菸灰,桌上杯碟狼藉,廚房裡有堆成山的盤碗鍋勺,等着你辦理善後!

送禮

原始民族出獵,有所獲,必定把獵物割裂,加以燔薰,分贈族人。在送者方面,我想一定是滿面春光,沒有任何偷偷摸摸躲躲閃閃的神情。出狩大吉,當然需要大家共享其樂。在受者方面,我想也一定是春光滿面,不要什麼撝謙辭讓的手續。叨在族誼,卻之不恭。雙方光明磊落,而且是自然之至。倒是人類文明進步之後,弊端叢生,然後纔有“禮尚往來,來而不往非禮也”這樣的理論出現。這理論究竟不錯,旨在安定社會,防止糾紛。但是近代社會過於複雜,有時因送禮而形成很尷尬的局面。

寒齋蕭索,與人少有往還,逢年過節,但見紅紅綠綠大包小籠袞袞過門而不入,所謂厚貺遙頒之事實在是很難得的。有一年,端陽前數日,忽然有人把禮物送上門來,附着一張名片,上寫“菲儀四色,務求賞收”。送禮人問清這是“樑寓”之後便不由分說跨上鐵馬絕塵而去。我午睡方醒,待要追問來人,其人早已杳不可尋。細查名片上的姓名,則夙不相識。檢視內容,皆是食品,並無夾層隱藏任何違礙之物。心想也許是門生故舊,恤老憐貧,但是再想現已進入原子時代,這類事毋乃“時代錯誤”?再說,既承饋貽,曷不進門小憩,班荊道故?左思右想,不得要領,送警報案,似是小題大做。轉送勞軍,又好像是慷他人之慨。無功受祿,又恐傷廉。結果是原封不動,庋藏高閣,希望其人能惠然返來,物歸原主。事隔數日,一部分食物已經黴腐,暴殄天物,可惜之至!從此我逢人便問可有誰認識此公,終歸人海茫茫,渺無蹤跡。

轉瞬到了中秋,節約之聲又復盈耳,此公於家人外出之際又送來一份禮物,分量較前次加了一番。八角形的月餅直徑在一尺以上,堆在桌上燦爛奪目。我當時的心情,猶如在門內發現了一具棄嬰。棄嬰猶可找個去處,這一大堆食品可怎樣安排?過去有人送過我幾匣月餅,打開一看,黑壓壓一片,萬頭攢動,全是螞蟻。也有人送過自制的精品年糕,裡面除了核仁瓜子之外還有無數條白胖的肉蛆,活潑亂跳。這直徑一尺開外的大月餅其結局還不是同樣的喂螞蟻肉蛆!但是我開始恐懼了,此公一再寵錫有加,豬喂肥了沒有不宰的,難道他屢施小惠,存心有一天要我感恩圖報馳驅效死嗎?惶悚之餘,我全家戒嚴了,以後無論什麼人前來送禮,一定要暫加扣留,驗明正身,問清底細,否則絕不放行。王密夜懷金十斤送給楊震,說:“暮夜無知者。”楊震回答說:“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謂無知?”我則連四知都說不上,子是誰,我不知道,我是誰,恐怕你也不清楚。這樣糊里糊塗下去,天神也要不容許了。

不久,年關屆臨,此公又施施然來。這一回,說好說歹,把他延進玄關,我仔細打量他一下,一人多高,貌似忠厚,衣履俱全,而打躬作揖,禮貌特別周到,他帶來的禮物比上次又多了,成幾何級數的進展。“官不打送禮的”,我非官,焉敢打人,我只是詰問:

“我不認識你,你屢次三番的送東西來,是何用意?”

他的嘴脣有點發抖,勉強把臉上的筋肉作弄成爲一個笑容,說:

“一點小意思,不成敬意。你幫了我這樣多忙!”

“我幫了你什麼忙?你知道我是誰嗎?”

“你不是樑先生嗎?”

我不能不承認說:“是呀。”

“那就對啦!我們行裡的事,要不是樑先生在局裡替我們做主,那是不得了的。”

“什麼局?”

“××局。”

“哎呀!我從來沒有在××局做過事。你大概搞錯了吧?”

“沒有錯,沒有錯,樑先生是住在這一條街上,雖然我不知道他的門牌號數。”

我於是告訴他,一條街上很可能有兩個以上的姓樑的人。我們姓樑的,自周平王之子封南樑以來,迄今二千七百多年,歷代繁衍,一條街上有一個以上的姓樑的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前兩次的禮物事實上已經收下,抱歉之極,這一次無論如何也不敢當,敬請原物帶回,並且以後也不敢再勞駕了。

此人聞悉,登時變色,“怔營惶怖,靡知厝身”,急忙攜起禮物倉皇狼狽而去。連呼:“對不起,對不起!”其怪遂絕。

講價

韓康採藥名山,賣於長安市,三十餘年,口不二價。這並不是說三十餘年物價沒有波動,這是說他三十餘年沒有講過一次謊,就憑這一點怪脾氣他的大名便入了《後漢書》的逸民列傳。這並不證明買賣東西無需講價是我們古已有之的固有道德,這只是證明自古以來買賣東西就得要價還價,出了一位韓康,便是人瑞,便可以名垂青史了。韓康不但在歷史上留下了佳話,在當時也是頗爲著名的,一個女子向他買藥,他守價不移,硬是沒得少,女子大怒,說:“難道你是韓康,一個錢沒得少?”韓康本欲避名,現在小女子都知道他的大名,嚇得披髮入山。賣東西不講價,自古以來,是多麼難得!我們還不要忘記韓康“家世著姓”,本不是商人,如果是個“逐什一之利”的,有機會能得什二什三時豈不更妙?

從前有些店鋪講究貨真價實,“言不二價”“童叟無欺”的金字招牌偶然還可以很驕傲地懸掛起來,不必大減價僱吹鼓手,主顧自然上門。這種事似乎漸漸少了。童叟根本也不見得好欺侮,而且買賣大半是流動的,無所謂主顧,不講價還是不過癮,不七折八扣顯着買賣不和氣,交易一成買者就又會覺得上當。在爾虞我詐的情形之下,講價便成爲交易的必經階段,反正是“漫天要價,就地還錢”。看看誰有本事誰討便宜。

我買東西很少的時候能不比別人的貴。世界上有一種人,喜歡到人家裡面調查物價,看看你家裡有什麼東西都要打聽一下是用什麼價錢買的,除非你在每一事物上都粘上一個紙籤標明價格,否則將不勝其囉唣。最掃興的是,我已經把真的價錢瞞起,自欺欺人地只說了一半的價錢來搪塞他,他有時還會把頭搖得像個“波浪鼓”似的,表示你上了彌天的大當!我承認,有些人是特別地善於講價,他有政治家的臉皮,外交家的嘴巴,殺人的膽量,釣魚的耐心,堅如鐵石,韌似牛皮,所以他能壓倒那待價而沽的商人。我嘗虛心請教,大概歸納起來講價的藝術不外下列諸端:

第一,要不動聲色。進得店來,看準了他沒有什麼你就要什麼,使得他顯得寒傖,先有幾分慚愧。然後無精打采地道出你所真心要買的東西,夥計於氣餒之餘,自然歡天喜地地捧出他的貨色,價錢根本不會太高。如果偶然發現一項心愛的東西,也不可失聲大叫,如獲異寶,必要行若無事,淡然處之,於打聽許多種物價之後,隨意問詢及之,否則你打草驚蛇,他便奇貨可居了。

第二,要無情地批評。甘瓜苦蒂,天下物無全美。你把貨物捧在手裡,不忙鑑賞,先求其疵繆之所在,不厭其詳地批評一番,儘量地道出它的缺點。有些物事,本是無懈可擊的,但是“嗜好不能爭辯”,你這東西是紅的,我偏喜歡白的,你這東西大的,我偏喜歡小的。總之,是要把東西褒貶得一文不值缺點百出,這時候夥計的臉上也許要一塊紅一塊白的不大好看,但是他的心裡軟了,價錢上自然有了商量的餘地,我在委屈遷就的情形之下來買東西,你在價錢上還能不讓步麼?

第4章 觀心悟語 (4)第15章 世相百態 (4)第16章 世相百態 (5)第33章 老饕漫筆 (8)第40章 撫簡懷人 (7)第37章 撫簡懷人 (4)第44章 撫簡懷人 (11)第4章 觀心悟語 (4)第7章 觀心悟語 (7)第46章 撫簡懷人 (13)第29章 老饕漫筆 (4)第14章 世相百態 (3)第2章 觀心悟語 (2)第21章 世相百態 (10)第42章 撫簡懷人 (9)第26章 老饕漫筆 (1)第41章 撫簡懷人 (8)第37章 撫簡懷人 (4)第39章 撫簡懷人 (6)第10章 觀心悟語 (10)第5章 觀心悟語 (5)第2章 觀心悟語 (2)第22章 世相百態 (11)第3章 觀心悟語 (3)第28章 老饕漫筆 (3)第18章 世相百態 (7)第15章 世相百態 (4)第32章 老饕漫筆 (7)第5章 觀心悟語 (5)第3章 觀心悟語 (3)第22章 世相百態 (11)第27章 老饕漫筆 (2)第44章 撫簡懷人 (11)第7章 觀心悟語 (7)第27章 老饕漫筆 (2)第22章 世相百態 (11)第5章 觀心悟語 (5)第33章 老饕漫筆 (8)第19章 世相百態 (8)第47章 撫簡懷人 (14)第2章 觀心悟語 (2)第4章 觀心悟語 (4)第35章 撫簡懷人 (2)第33章 老饕漫筆 (8)第45章 撫簡懷人 (12)第26章 老饕漫筆 (1)第29章 老饕漫筆 (4)第45章 撫簡懷人 (12)第33章 老饕漫筆 (8)第1章 觀心悟語 (1)第26章 老饕漫筆 (1)第34章 撫簡懷人 (1)第41章 撫簡懷人 (8)第22章 世相百態 (11)第38章 撫簡懷人 (5)第18章 世相百態 (7)第25章 世相百態 (14)第40章 撫簡懷人 (7)第31章 老饕漫筆 (6)第28章 老饕漫筆 (3)第4章 觀心悟語 (4)第7章 觀心悟語 (7)第36章 撫簡懷人 (3)第46章 撫簡懷人 (13)第42章 撫簡懷人 (9)第45章 撫簡懷人 (12)第16章 世相百態 (5)第15章 世相百態 (4)第46章 撫簡懷人 (13)第4章 觀心悟語 (4)第28章 老饕漫筆 (3)第32章 老饕漫筆 (7)第34章 撫簡懷人 (1)第31章 老饕漫筆 (6)第33章 老饕漫筆 (8)第44章 撫簡懷人 (11)第40章 撫簡懷人 (7)第38章 撫簡懷人 (5)第13章 世相百態 (2)第48章 撫簡懷人 (15)第9章 觀心悟語 (9)第38章 撫簡懷人 (5)第15章 世相百態 (4)第16章 世相百態 (5)第40章 撫簡懷人 (7)第4章 觀心悟語 (4)第42章 撫簡懷人 (9)第25章 世相百態 (14)第29章 老饕漫筆 (4)第13章 世相百態 (2)第18章 世相百態 (7)第34章 撫簡懷人 (1)第44章 撫簡懷人 (11)第7章 觀心悟語 (7)第45章 撫簡懷人 (12)第43章 撫簡懷人 (10)第47章 撫簡懷人 (14)第43章 撫簡懷人 (10)
第4章 觀心悟語 (4)第15章 世相百態 (4)第16章 世相百態 (5)第33章 老饕漫筆 (8)第40章 撫簡懷人 (7)第37章 撫簡懷人 (4)第44章 撫簡懷人 (11)第4章 觀心悟語 (4)第7章 觀心悟語 (7)第46章 撫簡懷人 (13)第29章 老饕漫筆 (4)第14章 世相百態 (3)第2章 觀心悟語 (2)第21章 世相百態 (10)第42章 撫簡懷人 (9)第26章 老饕漫筆 (1)第41章 撫簡懷人 (8)第37章 撫簡懷人 (4)第39章 撫簡懷人 (6)第10章 觀心悟語 (10)第5章 觀心悟語 (5)第2章 觀心悟語 (2)第22章 世相百態 (11)第3章 觀心悟語 (3)第28章 老饕漫筆 (3)第18章 世相百態 (7)第15章 世相百態 (4)第32章 老饕漫筆 (7)第5章 觀心悟語 (5)第3章 觀心悟語 (3)第22章 世相百態 (11)第27章 老饕漫筆 (2)第44章 撫簡懷人 (11)第7章 觀心悟語 (7)第27章 老饕漫筆 (2)第22章 世相百態 (11)第5章 觀心悟語 (5)第33章 老饕漫筆 (8)第19章 世相百態 (8)第47章 撫簡懷人 (14)第2章 觀心悟語 (2)第4章 觀心悟語 (4)第35章 撫簡懷人 (2)第33章 老饕漫筆 (8)第45章 撫簡懷人 (12)第26章 老饕漫筆 (1)第29章 老饕漫筆 (4)第45章 撫簡懷人 (12)第33章 老饕漫筆 (8)第1章 觀心悟語 (1)第26章 老饕漫筆 (1)第34章 撫簡懷人 (1)第41章 撫簡懷人 (8)第22章 世相百態 (11)第38章 撫簡懷人 (5)第18章 世相百態 (7)第25章 世相百態 (14)第40章 撫簡懷人 (7)第31章 老饕漫筆 (6)第28章 老饕漫筆 (3)第4章 觀心悟語 (4)第7章 觀心悟語 (7)第36章 撫簡懷人 (3)第46章 撫簡懷人 (13)第42章 撫簡懷人 (9)第45章 撫簡懷人 (12)第16章 世相百態 (5)第15章 世相百態 (4)第46章 撫簡懷人 (13)第4章 觀心悟語 (4)第28章 老饕漫筆 (3)第32章 老饕漫筆 (7)第34章 撫簡懷人 (1)第31章 老饕漫筆 (6)第33章 老饕漫筆 (8)第44章 撫簡懷人 (11)第40章 撫簡懷人 (7)第38章 撫簡懷人 (5)第13章 世相百態 (2)第48章 撫簡懷人 (15)第9章 觀心悟語 (9)第38章 撫簡懷人 (5)第15章 世相百態 (4)第16章 世相百態 (5)第40章 撫簡懷人 (7)第4章 觀心悟語 (4)第42章 撫簡懷人 (9)第25章 世相百態 (14)第29章 老饕漫筆 (4)第13章 世相百態 (2)第18章 世相百態 (7)第34章 撫簡懷人 (1)第44章 撫簡懷人 (11)第7章 觀心悟語 (7)第45章 撫簡懷人 (12)第43章 撫簡懷人 (10)第47章 撫簡懷人 (14)第43章 撫簡懷人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