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1.28

太子病了好些日子,一直沒等到蕭安進宮,就從苟順嘴裡得知了蕭安請病假的事。

蕭安雖是在朝廷,但要她做的事情卻也不多,那些臣子明着不能讓蕭安滾出去,暗地裡排擠人的手段卻都不少。

不過也是蕭安沒心眼看不出來,有時候看出來了也沒把他們當回事,不高興了給他們添添堵,耍耍嘴皮子也就算了。

這回說是病了,朝廷裡允假積極得很,知道是假的也當真的,估摸着都盼着蕭安不要再上朝的好。

蕭安挨自己打的事情,太子想都不用想,肯定被人傳得到處都是,能敗壞蕭安名聲的機會,想來有些心眼狹窄的人不會願意放過。

想到這裡,太子又恨自己當時怒急攻心沒了分寸,到這會兒還不知道此事該如何化解,才能讓別人無話可說,哪一日舊事重提時蕭安跟自己不會有半點隔閡。

太子毫無頭緒之下,先讓苟順去自己內庫裡搜了些貴重的藥材親自送了去景王府的別院,也並未瞞着人。

然而回來的苟順卻面色猶豫,不知該如何跟太子回話。

太子當時在行宮就病了,是真病,嚇得皇后連忙就帶着人回了皇宮請御醫診治,就是皇帝也乾脆一道回了來。

這段時日,苟順是一直跟着伺候太子的,自然知曉太子的病症輕重,御醫的話也說得明白,多是怒急攻心跟被吹了冷風引發舊疾的交雜症狀。

本苟順以爲蕭安知曉太子生病了,會進宮來探望,畢竟太子雖是動了手,後面兩人不也和好了,卻哪知曉蕭安一直沒進宮。

偏偏太子就是病裡都念着蕭安,每日躺在牀上,就隻眼巴巴的等着蕭安來看自己,那眼神一日比一日讓人看着生憐。

苟順再一去打聽,景王妃還入了宮,讓陛下饒了蕭安每日在宮裡習字這事兒,他都還不敢跟太子說,怕太子知曉了又氣着個好歹。

今日太子讓他帶着藥材去見蕭安,苟順本也憋了一肚子的話,想見了蕭安就給她說說,兩人再大的矛盾,看在太子病了的份兒上,好歹進宮看一看。

哪知道他人去了,卻是沒見到蕭安,只聽說蕭安跟着景老先生出門遊歷去了,許不到天黑不回來。

就是苟順想着等蕭安回來,但他天黑之前也得回宮才行,就只得把藥材留下就算了。

蕭安這哪是生病,這是跟太子置氣了纔是真的,苟順都看得明白。

太子聽說蕭安沒在別院,而是跟着景老先生出去遊玩去了,不用苟順多說,就知道蕭安又生他氣了,之前本就和好的,也不知道是不是景王妃與她說了什麼,還是兩人幾日沒見面,蕭安心裡有了別的心思。

那一日,太子自覺得是說得明白的,也信蕭安那反應是明白的。

本以爲兩人只要繼續下去,許多事情都會水到渠成,又哪知道自己身體不爭氣,病了這麼一場,然後讓蕭安的想法有了反覆。

“出去走走也好。”太子只得這般自我安慰道。

蕭安的性子,哪是坐得住的人,每日都被困在這京城裡,總也得讓她出去放放風。

然而等着苟順一退下去,自我安慰着的,病纔剛好轉的太子就起了身,然後開始研磨。

本想着去蕭安那負荊請罪,可他不要臉,蕭安還要臉的,被人傳出去,還不知傳成什麼模樣,也就只有寫信告饒了。

太子提筆,想了想,沒敢引經據典之類的,只學着蕭安,儘量用簡樸的話來說。

先是寫了自己第二日就開始病重,御醫如何囑咐的,所以得知蕭安生病了,纔沒得以去探望蕭安,在此致歉。

然後又說了這些日子對蕭安的思念,因怕寫得隱晦了蕭安看不明白,在寫的時候就十分直白火熱,寫得太子自己都有些面紅耳赤,羞於見人了才作罷。

最後才寫到那一日的那巴掌,太子沒有半分辯解,直接承認自己混賬,打女人的男人俱不是好東西,非君子之風,讓蕭安怎的覺得解氣怎的來就好,可千萬別不理自己。要寫得多可憐就多可憐。

前一日太子賜下的藥材,蕭安是收到的,不過收的下人沒多說,她也沒多問,只是讓人把東西上冊收進了庫房裡。

等着第二日蕭安跟着景老先生出了門子一趟,回來接到太子寫的厚厚一疊信,才知曉太子之前病了。

太子寫得多,不似以往那般文縐縐的,全是直抒胸臆之話,直白而熱烈,看得蕭安都有些臉紅,心裡跳得快得很,看着都歡喜又怪太子說些莫名其妙的話來。

只是看完了信,蕭安也沒有別的舉動,只是坐在院子,紅彤彤的一張臉,看着天上的星星,想着臉上的燒怎麼還不退下去。

景老先生是個真博學的人,在不給她講課的時候。

這天上飛的,水裡遊的,地上跑的,地裡長的,蕭安自覺全都認識,少有人能比過自己。

然而這些東西在景老先生嘴裡,卻都有別的功效,如可以用來治病的、造紙的、做鞋子的、製作武器的,都是蕭安以往並不知曉的說法。

跟着景老先生這些日子,不似以往不是被關在皇宮裡就是關在京城裡的無趣,每日自由自在的遍坡走,能知曉更多未知之物,對蕭安而言,着實是一種放鬆。

而景老先生在說起這些來,也格外的風趣,就是講道理也讓通俗易懂,讓蕭安不得不服氣,覺得不愧是大慶有名的先生。

以往對景老先生的那點不滿,頓時就散了。

看了會兒星星的蕭安,最後還是讓人打着燈籠,決定去景老先生的院子與老先生說說話。

蕭安還是比較尊師重道的,在這之前先是請人去問老先生休息與否,得知老先生還沒歇息,這才從院子裡出門。

此時月光下,地面上一片潔白,前面帶路的丫鬟手裡的燈籠,反而顯得無用。

蕭安揹着手,慢慢的走着,心裡突然就平靜了下來。

景老先生倒是從來沒嫌棄過蕭安是個姑娘,聽說蕭安要來,就讓自己的書童溫了兩壺酒在院子裡等着。

蕭安一進院門,就聞到了酒香,便開口道:“先生又要喝酒啊?”

說得好像自己不想喝一樣,景老先生摸着鬍子暗笑蕭安這點子小心思,指了指旁邊道:“坐吧。”

蕭安就順勢坐了下來,老先生的書童就給兩人斟了酒。

“我自己來。”蕭安接過了書童手裡的酒壺。

酒壺的把柄有些燙,蕭安把酒壺放在一邊,那書童就退進了屋子裡去。

蕭安帶着的人也只在院子外,此時院子裡就只剩下了兩人。

景老先生與蕭安喝了一杯,才道:“怎的?又睡不着?”

蕭安靠着椅背,偏着頭看向景老先生,“弟子還是拿不定主意。”

景老先生明白蕭安說的是什麼事,蕭安回來下人送上來的信他也知曉,裡面的內容也不用多猜,也無非是些兒女情長。

“你當初爲何不願意留在三關,而想要再進一步?”景老先生並不直言此事,反而是問到蕭安如今爲何留在京城。

蕭安與景老先生斟了酒,又給自己倒了一杯,說辭就拿出來了,“人往高處走,人往低處流,這也是人之常情,我本也是個大俗人嘛。再者,弟子又聽到了點風聲,想去探一探當初外祖父之事的因果,最後就這樣了。”

景老先生卻是一笑,與蕭安碰了杯,一飲而盡,揶揄道:“就半點沒有想要離一個人近一些的緣由?”

本打算放下酒杯的手一頓,再放下之時,蕭安就嘆道:“什麼都瞞不過先生。”

其實說那麼多理所當然的大義,卻還是掩藏不了景老先生這個個說法。她是想離太子近一些,之前的每一步,遵從的都是自己的心意,從未有過半點違背。

景老先生不講課了,就是個大俗人,也是個愛八卦的,聽蕭安這麼一說,就呵呵笑了。

蕭安再倒了酒,嘆氣道:“可之前弟子覺得已經夠近了,到如今哪知道,就是天天站在一道,都是不滿足的,倒像是弟子有些慾壑難填了。”

景老先生眼睛一瞪,鬍子微翹,怒道:“慾壑難填這個詞,能用到這?當初教你的時候,又聽到狗肚子裡去了!”

蕭安一聽景老先生說這個就頭疼,忙告饒道:“先生饒了我罷!意思差不離就好了,我讀那麼多書又能有什麼用?又記不住的!”

這倒是實話,蕭安的確是沒讀書的天賦,景老先生只得搖頭,也不願意多說,“你自己想清楚就好。”

蕭安捏了捏袖子裡的信,“都想了這麼多天,還是想不明白,纔來麻煩先生。”

景老先生瞥了蕭安一眼,“你不是沒想明白,你只是想有個人能順着你的心意說服你罷了。可侯爺,這世上誰又能爲誰的選擇承擔的?往前一步,還是後退一步,都在於你自己,而不是別人。”

兩人喝完兩壺酒,蕭安就沒能從景老先生嘴裡得到半個確定的字來,還被人往回攆。

“酒也喝了,話也說了,侯爺該去歇息了。早睡早起,明日也還得出門一趟。”景老先生攆人道。

蕭安只得起了身,與景老先生告辭,臨走前倒是想起一件事,“弟子之前見先生多那些百姓家的小孩多有指點,要先生有心,弟子倒可尋塊地,給先生建個私塾在那,每年免了那些孩子的束脩。先生以爲如何?”

景老先生搖頭,拒絕道:“偶爾指點一番還行,要天天跟一羣孩子過日子,這不是要了我的老命了?”

蕭安還欲再說,景老先生就繼續道:“我要想去管些小鬼頭,又何必入你侯府來,來了就是享福的,可不是爲累死自己來的。”

這話說得,讓外面的人聽見,少不得就要跌破下巴,不信天下有名的大儒竟是這般的脾性。

不過蕭安覺得,景老先生有這個想法才正常,誰願意一輩子都快死了還過得悽悽慘慘勞心勞力的。

景老先生再有名氣,那也是個人,人首先就得爲自己活着,還得圖活個痛快纔不枉來這世間一遭。

跟景老先生纏了半天,也沒能纏出個肯定來的蕭安,只得又腳下漂浮的回了自己院子。

再擡頭看天上已經移動了許多的月亮,就忍不住嘆了口氣,正好渾身熱着,有空想東想西,還是睡覺爲大。

皇宮裡,皇后也在跟皇帝說到蕭安。

“憑心而論,蕭安也算是妾身看着長大的,她雖每年多在邊關,但自跟太子相識之後,每年回京也時常進宮。阿吳那些年,也虧得她再遠也願意記掛着,就是這一份情,都是難得。妾身,其實心裡對蕭安是喜愛的。”皇后輕言細語的與皇帝道。

皇帝明白皇后的意思,單純的說蕭安這個人,不管是先帝,還是太后皇后,以及如今的皇帝他,其實都是十分喜愛。

蕭安的赤誠,常人難及,如何不招人喜歡。

可這個喜愛,就不能是喜愛她當太子妃的喜愛。

皇后見皇帝聽着,就繼續道:“也不是妾身嫌棄她舞槍弄棒,人一輩子誰不能有點子愛好?就是她對大慶江山的功勞,其實妾身也都沒嫌棄的道理。只是,妾身到底是個母親,想的也不過是些兒女經。蕭安再好,就是沒了一隻手也都不算什麼,那是爲大慶犧牲的,就算是酬以太子妃之位都不爲過。母后與妾身之前說的有礙子嗣,其實也更算不得什麼,太子妃不能生育的多去了,只要下面的侍妾能生就好,也一樣是太子的孩子,也要叫她一聲母親。妾身擔心的,從來都是她的性子。”

“蕭安那性子,我看是容不下妾侍的。想想她母親魏氏,她姐姐景王妃的脾性,妾身心裡如何不擔心。阿吳的身體又……”皇后有些說不下去了,此時連眼角都有些溼潤,只強忍着沒掉下淚來。

太子喜愛蕭安,一直拖着婚事,皇后又哪有不急。

自從她知曉太子喜歡蕭安之後,縱然蕭安有千不好萬不好,她都把那些不好的一條一條理出來,然後一條又一條的自己說服自己。

然後在最後一條裡,皇后發現自己無法說服自己了。

蕭安的脾性,不會容得下妾侍。

可蕭安曾經傷過腹部,誰都不知道是否還能生育,且有極大的可能是不能生。

然而太子要娶了蕭安,這輩子也就只有等着蕭安沒了,怕纔有機會誕下別的女人生下的子嗣來。

堂堂一國太子,一時沒有子嗣不要緊,但要一直沒有子嗣,會給太子帶來多大的麻煩?

再想得差一點,在皇后看來,太子身體比蕭安弱多了,說不得還活不過蕭安去。要真到那一日,過繼別人的孩子,就是嫡親弟弟的兒子,皇后作爲兩個兒子的母親,也會有不甘心。

又不是自己的兒子不能生,憑什麼要爲蕭安委屈了呢?

皇后的這些顧慮,皇帝又哪不知道,只得把人抱在懷裡,撫着皇后的背,嘆道:“可他就是喜歡,我們爲人父母的又能怎樣?”

也是太子年幼之時身體不好,後來又有嫡出而健康的兒子,就難免被他們忽視了些,如今倒是顯得感情不如與次子的好,有些話說了,好似也不頂用。

太子倒也從來不與他們硬頂,可暗地裡的做法,多少也還是被皇帝察覺的。

說來說去,如今太子看重蕭安,那也是因當初他們對太子太過忽視,讓太子身邊只接觸到蕭安這麼姑娘,才釀成如今這般的局面。

皇后也不想強制給太子許一門婚來,要兩人不同心,在這皇宮裡的日子,又該何其難熬。

太子妃就是日後的皇后,皇后自己也才當上皇后不久,自然明白日後的路還有很遠要走,也是真怕太子娶了個不喜歡的姑娘當太子妃,回頭兩人生了隔閡,甚至是成了仇,不管是對太子而言,還是對她及她身後的家族而言,都將是莫大的隱患。

太子並不愁娶,可要娶個好歹是不會因太子的冷淡而生怨的又何其難,再脾氣好的女人,真被逼到一定地步,反擊起來也足夠要人的命。

何況皇后並不想太子娶一個太過軟弱沒有脾氣的人,這樣的人又如何擔得起太子妃之位。

皇帝安撫了皇后一番,最後才道:“就隨他們去吧。橫豎也都還年輕,過兩年太子沒了別的推辭,也得認命。”

關鍵是皇帝也還沒相好如何安置蕭安來,其實當初說的太子妃之位是再合適不過,又哪料得蕭安會在戰場上丟了隻手,身體有了那麼明顯的瑕疵。

皇后聽到這話,就道:“太子都二十多了,又哪還年輕?換別人家的兒子,這時候孫子都能進宮請安了。”

要說,皇后是恨不得太子現在就能給她找個女人生個孫子出來,都不拘那女人是什麼樣的身份了。

可太子心裡想的,唸的還是隻有蕭安。

“老師,弟子知道,她不該被關在這個籠子裡來,可到底又心有不甘。”太子沉默了半晌,思慮萬千,才與溫行閔道。

溫行閔看着太子長大,對太子比對自己兒子都還要了解得多一些,聞言就道:“殿下心裡也明白,你們不合適。不是蕭侯沒了一隻手,也不是蕭侯的性子不好約束,是你們的身份不合適。”

太子苦笑,“弟子都明白。”

就是太明白了,纔會念念不忘,心中痛苦。

溫行閔搖頭,“她是武將,又有那般的軍功,三關是她自幼一道長大的兄弟,六關是看着她長大的叔伯,魏氏也不是個簡單的,如今又再嫁人成親,柳貞也算是有本事。如此下來,只怕日後外戚過重。”

這就是身份的不合適,溫行閔的考量自然與皇后的並不一樣,着重不在一個面上。

對朝臣而言,有時候沒子嗣也並沒有什麼問題。當今兒子還會更多,日後孫子必然也不會少,到時候要太子真沒子嗣,隨便過繼一個就好。於朝廷而言,也並沒有什麼不同。

只是外戚要是過重,對朝廷而言就不是什麼好事了。這表示着朝廷許是會不穩,表示朝中的諸人,又有人來與他們爭權。

對比起外戚之患,蕭安沒了一隻手不能當太子妃,都不過只會是朝臣們的託詞。

溫行閔見太子神色落寞,又不得不道:“也不只外戚,還有子嗣之事,關乎千秋,殿下可又有想過?”

作爲臣子,作爲一個男人,就算是年老,仗着輩分,也不好多一個大姑娘的生育之事。

因此溫行閔也只能隱晦的提出,蕭安不能生,日後太子就只能有庶子,然而庶子並非嫡子,在繼承上並非天然,到時候朝廷只怕又是一陣震盪,未必不會危及大慶的天下,影響大慶的千秋。

溫行閔這還沒考慮到蕭安的性子,並不是會容忍夫君有小妾庶子的脾性。

這一點太子卻是明白,也有想過日後過繼自己那個討厭的二弟的孩子繼承皇位就好,但這些想法都不能說出來。

太子又說到蕭安在京城裡的日子,也是他千般萬般猶豫的緣由,“如今她在京城裡也不快活,倒還不如在邊關的時候自在。”

他在京城,她在邊關,日夜不見,許還沒有這般的愁緒。無非是壓抑隱藏着那綿綿不絕的思念,誰也不會開口,更不到他那日忍不住差點動手的地步。

太子的心裡也有矛盾的,他愛慕蕭安,也知曉蕭安的志向,他想把蕭安霸佔在身邊,縱然有萬難也不懼,然而也想要蕭安能夠自由自在的,不被約束在一個小小的皇城裡。

這兩個極端的想法,一直在他心裡互相撕扯,讓他無法下定決心,因此才彷徨無解。

只可惜在溫行閔這裡,太子是問不到答案的,因從一開始,自己的老師都不贊成他與蕭安在一起。

倒是苟順,暗地裡揣摩太子的心思,最後竟也猜到一二,倒是說出了一番理論來。

“殿下覺得皇城裡管不住蕭侯這樣的人,可就是在皇城外,有殿下在,蕭侯也飛不走呀。”苟順一邊伺候太子入睡,一邊嘀咕道。

太子喝了點酒,有些微醺,聽得苟順這話,眼神就亮了,“真的?”

也是趁着太子喝了酒,苟順纔敢說之前的那話出來,見太子喜歡聽,就湊上前跪在太子腳榻前,繼續哄着太子道:“奴婢何時敢騙殿下過?說來也是奴婢命好,進宮得早,也算是跟着殿下與蕭侯一道長大的。想着這些年,蕭侯就算是大多時在邊關,又有什麼時候不惦記着殿下的?有什麼好東西不顧及着殿下?蕭侯就是飛得再遠,那線也在殿下的手裡捏着呢。”

苟順是個內侍,每日伺候太子上下,又要忙着跟別的內侍爭寵之類的,就是跟着太子再久也少有明白伺候人之外的事情。

在他心裡,他是伺候太子的,做到最好的地步,就是該把太子伺候開心。

太子對蕭安有意,他這個當跟班的,也就鼓勵鼓勵太子的命,旁的也做不來,自然就是挑着好聽的說。

要能得太子喜歡,那就最好不過了,也不枉他揣測那麼久。

太子也的確是聽得高興,也不吝嗇與苟順分享一些心中的甜蜜,“她待我,比待誰都要好。你跟孤跟得最久,也只有你看得明白。”

苟順就道:“殿下說的是。”

太子笑着又道:“就是對你,也比對別的內侍要好一些。”

苟順忙道:“那也是因奴婢跟了殿下,才得了這點福氣。不然要只是個小太監,怕蕭侯看都不會看奴婢一眼呢。”

太子點頭,苟順這話說的也是實話,他也愛聽。

被苟順奉承着睡過去的太子,在第二日上朝,萬沒想到,自己會被人蔘上一筆。

且參人的御史好似跟天借了膽子,拿當初打蕭安那一巴掌之事參的他,然後結論的是他不配爲太子,請天子再選賢明。

此事當是那御史一人所爲,因那摺子一上,朝廷頓時就一片譁然,離那御史近一些的,也紛紛往一邊躲。

完全沒有人能想到,在這朝廷裡,竟有這麼一個腦子有問題,隨口胡來的傢伙!

作者有話要說:  女主也是個糾結貨啊,她喜歡太子,但是又捨不得元帥的位置嫁進東宮去;太子也糾結,他知道蕭安的性子其實不適合進宮,還是當臣子的好,但是又想把人綁在身邊有個名分。PS:景王妃素來出手就得是狠招。

小劇場:

太子:我去年買了個表!這是哪跟哪?孤何時得罪人過了?

景王妃:呵呵。

太子:嚶嚶嚶,原來是大姐,安安救命啊~~~~

謝謝yxqjessica醬、破白醬的營養液*1,愛你們,麼麼噠。(づ ̄3 ̄)づ╭?~

第189章 1.28第061章第116章 1.28第104章 099|第113章 1.28第009章 新房被燒再失和(三更)第194章 1.28第188章 1.28第169章 1.28第065章 太孫事秦家知曉第051章 見故人蕭安出刀第044章 降公主林氏死心(一更)第112章 1.28第080章 太孫言說厲嬸孃第123章 1.28第173章 1.28第035章 睡姿不雅蕭公子第026章 往事紛沓如流水第110章 1.28第123章 1.28第179章 1.28第005章 景王生恨王妃樂(二更)第178章 1.28第107章 099|第130章 1.28第165章 1.28第066章 證據爭奪見人心第154章 1.28第180章 1.28第125章 1.28第070章 畜生人行畜生事第006章 魏氏巧言爲和離(三更)第152章 1.28第051章 見故人蕭安出刀第056章 姐妹情深泄秘事第039章 爲微服太孫出招(一更)第186章 1.28第188章 1.28第99章 089|第176章 1.28第026章 往事紛沓如流水第102章 089|第075章 鳳陽城中尋故人第013章 林氏無辜背黑鍋第039章 爲微服太孫出招(一更)第115章 1.28第148章 1.28第009章 新房被燒再失和(三更)第070章 畜生人行畜生事第195章 1.28第194章 1.28第023章 半玉遮面柳客卿第140章 1.28第178章 1.28第154章 1.28第113章 1.28第062章 太孫呆愣惹人嫌第187章 1.28第006章 魏氏巧言爲和離(三更)第110章 1.28第051章 見故人蕭安出刀第140章 1.28第164章 1.28第107章 099|第013章 林氏無辜背黑鍋第168章 1.28第88章 0107第028章 臨行之太孫定選第054章 將軍府中舊恩怨第107章 099|第103章 089|第038章 孟陵城中衆聚首第075章 鳳陽城中尋故人第071章 通敵舊事再重提第109章 099|第053章 到谷陽入將軍府第036章 昌源鎮中三人遊第040章 落日城中風光異(二更)第001章 王府妻妾各亂象第083章 林氏無奈倉惶逃〔一更)第166章 1.28第116章 1.28第122章 1.28第170章 1.28第035章 睡姿不雅蕭公子第017章 爲躲難林氏暈厥第95章 089|第177章 1.28第070章 畜生人行畜生事第024章 魏侯舊案引帝疑第076章 往日青絲今如雪第118章 1.28第050章 遇山匪謹安開殺第075章 鳳陽城中尋故人第159章 1.28第183章 1.28第024章 魏侯舊案引帝疑第193章 1.28第128章 1.28第190章 1.28
第189章 1.28第061章第116章 1.28第104章 099|第113章 1.28第009章 新房被燒再失和(三更)第194章 1.28第188章 1.28第169章 1.28第065章 太孫事秦家知曉第051章 見故人蕭安出刀第044章 降公主林氏死心(一更)第112章 1.28第080章 太孫言說厲嬸孃第123章 1.28第173章 1.28第035章 睡姿不雅蕭公子第026章 往事紛沓如流水第110章 1.28第123章 1.28第179章 1.28第005章 景王生恨王妃樂(二更)第178章 1.28第107章 099|第130章 1.28第165章 1.28第066章 證據爭奪見人心第154章 1.28第180章 1.28第125章 1.28第070章 畜生人行畜生事第006章 魏氏巧言爲和離(三更)第152章 1.28第051章 見故人蕭安出刀第056章 姐妹情深泄秘事第039章 爲微服太孫出招(一更)第186章 1.28第188章 1.28第99章 089|第176章 1.28第026章 往事紛沓如流水第102章 089|第075章 鳳陽城中尋故人第013章 林氏無辜背黑鍋第039章 爲微服太孫出招(一更)第115章 1.28第148章 1.28第009章 新房被燒再失和(三更)第070章 畜生人行畜生事第195章 1.28第194章 1.28第023章 半玉遮面柳客卿第140章 1.28第178章 1.28第154章 1.28第113章 1.28第062章 太孫呆愣惹人嫌第187章 1.28第006章 魏氏巧言爲和離(三更)第110章 1.28第051章 見故人蕭安出刀第140章 1.28第164章 1.28第107章 099|第013章 林氏無辜背黑鍋第168章 1.28第88章 0107第028章 臨行之太孫定選第054章 將軍府中舊恩怨第107章 099|第103章 089|第038章 孟陵城中衆聚首第075章 鳳陽城中尋故人第071章 通敵舊事再重提第109章 099|第053章 到谷陽入將軍府第036章 昌源鎮中三人遊第040章 落日城中風光異(二更)第001章 王府妻妾各亂象第083章 林氏無奈倉惶逃〔一更)第166章 1.28第116章 1.28第122章 1.28第170章 1.28第035章 睡姿不雅蕭公子第017章 爲躲難林氏暈厥第95章 089|第177章 1.28第070章 畜生人行畜生事第024章 魏侯舊案引帝疑第076章 往日青絲今如雪第118章 1.28第050章 遇山匪謹安開殺第075章 鳳陽城中尋故人第159章 1.28第183章 1.28第024章 魏侯舊案引帝疑第193章 1.28第128章 1.28第190章 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