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有功否?

鍾會的話,當然也是在曹髦的考慮之中。

治理天下,其實最重要的就是財政。

做什麼事情都需要用錢,若是廟堂不考慮經濟收支,只是埋着頭來做事,那一定會讓本國經濟崩潰,然後就發生蜀國那樣的情況。

有很多事情可以做,但是在做之前,一定要先考慮經濟能不能扛得住。

不然,好事也容易變成壞事。

就如鍾會所說的那樣。

曹髦笑了起來,“朕知道士季所擔心的,不過,士季勿要忘記,上一年的糧食產量是非常高的,比以往都要高,而今年的糧食產量會比上一年的更高。”

鍾會嚴肅的說道:“陛下,上一年的稅收,是因爲整頓吏治,今年就算能繼續增長,終究是增長有限,不會有太大的突破了。”

曹髦點着頭,“士季說的對,可是,倘若朕有其他的辦法可以繼續提升稅收呢?”

鍾會有些愕然,“陛下莫非是要繼續開墾耕地?在拿下江陵等地之後?”

“這當然也要進行,但是,朕所仰仗的,乃是尚書檯的工部。”

曹髦看向了其餘內臣們,認真的說道:“原先的新耕犁,在揚州得到推廣後,使得揚州糧食產出極大上漲,而如今的工部,則是要在天下各地進行推廣,各地的刺史都已經着手開始了這件事。”

“除卻耕犁外,還有水轉筒車,水轉磨,揚穀扇車,輥軸等等”

“各地的發展情況不同,很多後漢乃至前漢的工具,有些地方甚至都不知道,工部就是要蒐集天下的名巧之工,推廣至各地,朕認爲,今年的糧產,定然會比上一年更多。”

“故而,朕敢去動這屯田制。”

曹髦很是自信的說道。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

曹髦堅信不疑,其實古代所發明的新式農具多不勝數,但是推廣率上來說,不同地區是有着滯後性的。

在大魏,中原幾個地區的農具往往是比較先進的,而邊境的幾個州,就落後太多了,有些前漢時的發明都沒有在這些地方推廣起來,其中大概也有很多的理由。

而就是在中原地區,各個地區也具有差異性。

杜預如今就是忙着跟各地的刺史們聯絡,讓他們全力在州中推廣。

在三國之內,曹魏已經是在農業技術上最先進的國家了,蜀國和吳國的農具與農業技術還不如曹魏呢!

尤其是吳國,農業技術是相當的落後。

聽到曹髦的話,鍾會再次沉思了起來,他在思考這件事的可行性。

“陛下,這件事,不是短時日內就能決定的,可以再商議。”

鍾會再次開口。

曹髦知道,鍾會這大概是要去工部,或者去調查淮南的情況,來驗證自己的話了。

可曹髦心裡並沒有什麼不滿,反而是覺得鍾會很靠譜。

好歹他也有頭腦不發熱的時候,知道冷靜的去分析。

這是好事。

曹髦之所以召集諸多內臣,就是爲了讓他們給自己找問題,只有找到問題才能去解決。

曹髦不是一個怕麻煩的人。

內臣們很快就離開了,張華卻留了下來。

“陛下,我看內臣們商談這件事的興致並不高。”

曹髦對此沒有任何的意外。

“那是自然這件事對他們沒有什麼好處,在他們看來,大概對天下也沒有什麼好處,只是朕的瞎折騰而已。”

“就跟三老制一樣。”

“他們都覺得朕只是爲了彰顯自己的仁義,實際上卻有損於廟堂。”

張華遲疑了一下,“那陛下到底是爲了什麼呢?”

“就如他們所說,就是爲了彰顯自己的仁義,爲了讓天下的農夫們更支持朕。”

曹髦回答的很是直接。

“得民心者得天下,這民心不在廟堂,而在地方。”

“能得到甲士們的擁戴,商賈們的稱讚,農夫們的支持那就沒有人能撼動朕的位置了,朕也就可以愈發安心去做更多的事情了。”

“這件事,或許不利於廟堂,但有利於社稷。”

聽到曹髦的話,張華呆愣了許久,方纔反應過來,“臣明白了。”

曹髦的心裡還是很喜歡張華的,在歷史上的張華,苦苦支撐一個滿是問題的新生王朝,乏力而死。

這其實跟曹髦如今的處境有些類似,好在,曹髦身邊的支持者遠比張華要多。

曹髦跟張華沒有閒聊太久,曹髦如今的時日很是寶貴,在結束了這次內臣會議後,他就跟着張華離開了廟堂,前往了太學。

這次依舊是微服前往。

司馬炎幾次給他稟告了太學的情況,可曹髦心裡是不太相信的。

不是說不相信安世的爲人,是不相信他的能力。

就怕是太學的那些老狐狸合起夥來哄騙安世,將安世耍得團團轉,然後給與自己錯誤的情報。

如今曹髦在民間的支持度越來越高,而在士人裡的支持度,則是分成了兩個極點。

寒門和庶民出身的士人們,是非常支持曹髦的。

因爲曹髦在各地設立了圖書館,讓廣大的寒門出身的士人們得到了同樣的機會。

這些寒門出身的士人原先跟着大族子弟去鬧事,可後來忽然發現,好像這麼鬧事得不到任何的好處,出事了他們反而是最先被抓的。

可跟着皇帝,卻是能看到平日裡都看不到的書籍,還能擁有同樣的參與考覈的機會。

這讓他們頓時改變了想法,稱讚皇帝的聲音越來越大。

而那些大族出身的,一天到晚沒事幹的士人們,卻對皇帝的評價非常低。

低到什麼程度呢?

他們在私下裡稱曹髦乃是桀紂之君,嗯,說這句話的士人很快就被何曾關進了牢獄內,但是這只是讓他們對皇帝的評價更低了。

他們覺得曹髦用錢財敗壞軍隊,讓仁義之師變成了利益之師。

在國內重用酷吏,壓迫忠良。

在地方上用秦的酷法,讓官員們攀比政績,失去了君子之心。

同時他還迫害名士,王戎等人被抓,讓士人們非常的憤怒。

他們覺得,當今皇帝就是個跟漢武帝,秦始皇一樣冷酷,暴虐的獨夫。

曹髦對此非常的清楚,但是他不在乎。

就是因爲這種思潮,曹髦覺得太學可能沒有司馬炎所說的那麼平靜,那些士人會那麼乖巧的來服從自己的命令??

自己可是直接斷了他們的五經之路,讓他們被迫跟那些泥腿子們一同參與考覈的。

曹髦決定還是要親眼去看看。

當曹髦跟着張華來到了太學的時候,一眼就發現了其中的不同。

過去那進進出出,大門敞開的太學府,此刻竟變得肅穆了起來,門口站着二十餘位甲士,全副武裝,手持強弩,盯着周圍。

曹髦愣了一下,再次看了一下週圍。

自己來的是太學還是中軍校場??

曹髦沒能潛入成功,直接就被這些甲士給攔截了。

當小校準備粗暴的將曹髦拉扯過來的時候,張華意識到了不對勁,趕忙亮明瞭皇帝的身份。

甲士們大驚失色,趕忙行禮拜見。

“陛下!!”

“臣無禮!臣無禮!!”

那甲士看起來極爲愧疚,手足無措。

“哈哈哈,不必如此,此處怎麼會有甲士鎮守呢?”

甲士急忙說道:“乃是太學監派我們前來此處,讓我們負責這裡的防衛,不許任何人鬧事,進出者皆需要登記在策,無關者不得進入”

聽到甲士的話,曹髦就覺得有些不對勁了。

安世這到底是在做什麼??

隨即,曹髦下令他們繼續守在這裡,且不許將自己到來的事情告知他人,隨即領着衆人進了太學。

太學內變得跟原先完全不同,處處都傳來了老師們激烈的講課聲。

而在太學內,竟然能看到甲士們在來回的巡視,曹髦剛進去再次被攔下來。

這下,曹髦終於忍不住了,下令將司馬炎找來。

很快,司馬炎跟鍾毓就出現在了曹髦的面前。

“陛下!!你怎麼來了?!”

曹髦指了指那些甲士,“這是怎麼回事?!”

司馬炎瞥了一眼鍾毓,“是鍾公的建議,學子們不願意來上課,還公然的辱罵陛下,陛下先前不是給了我五百甲士嗎?我當即就叫來了這五百甲士,讓他們前來太學,負責督促學子們進學”

“自從這五百甲士前來之後,學子們就沒有一個逃學的,各個都是很開心的在讀書,就連老師們也不敢耽誤時日,每天都在努力的授課,校內再也沒有服散的,飲酒的,考覈的事情,我只是說了一句,他們都很開心的接受了”

曹髦這才反應過來,我說這些士人怎麼會如此乖巧,合着是你這廝用甲士來逼迫他們上課是吧?!

曹髦深吸了一口氣。

這般治理太學的,他還真的是頭一次聽說,他複雜的看向了一旁的鐘毓。

“鍾公啊,這些是士人,並非囚徒,何以至此呢?!”

鍾毓急忙解釋道:“陛下,臣並非欺辱士人,臣有言在先,若是覺得不能適應太學,是可以退學離開的,這些留下來的,都是想要讀書的,甲士在這裡,就是爲了保護士人們而已”

曹髦許久都說不出話來。

司馬炎很是得意,“陛下,臣有功否?”

“這得去問那些士人們了”

第198章 司馬師早已出手?第20章 朕聞諫則喜第231章 道不同第140章 太子第265章 替換第048章 誰敢與皇帝親近?!第172章 聞毌丘色變第49章 挾大將軍以令諸侯第68章 小孩才做抉擇第156章 甘露七年第70章 寶刀第116章 賢人啊裴秀!第148章 廣陵散不絕第059章 血痕第035章 不足掛齒第48章 要投就投強的第156章 你好意思嗎?(求月票)第165章 種地將軍第98章 警告第150章 說不出的變化第100章 利害第116章 賢人啊裴秀!第118章 臣只是個科學家,沒有他們那樣的力量第171章 有功否?第126章 令人羨慕第9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58章 北鍾南陸第153章 格格不入第123章 一視同仁第103章 配合的不錯第24章 挺好第22章 兵發盛樂第124章 一貫的作風第101章 好狗第54章 祭祀第9章 寧爲高貴鄉公死第182章 三個方案第43章 收復第74章 大漢第169章 攻守之勢異也第97章 得儘快第023章 反擊的號角!!!第106章 最美第44章 無罪第170章 同樣是權臣第38章 容易失控第031章 都是你的錯!第236章 中軍校場第5章 先假意操辦第6章 大賢王老師第176章 歡迎來到門閥的時代第185章 奄奄一息第103章 五錢第172章 聞毌丘色變第141章 聖君(陪家人過節了,改天補上)第148章 不算第71章 從一開始就決定了第162章 委任第192章 致大一統第254章 想法很美好第141章 你們說的很對第3章 竹竿狗尾第95章 且慢!第156章 甘露七年第138章 一睜眼就是司馬師第204章 尚書檯沒我得散第89章 北有聖王第164章 曹髦罪大惡極第230章 實不知也第205章 司徒公,我們非敵第146章 交代第91章 笑裡藏刀第261章 衛將軍之計也第111章 飛鳥盡第120章 絕命散師第123章 一視同仁第67章 落魄第31章 不急第154章 來晚了第65章 俘虜第140章 上進第103章 五錢第7章 莫不是裝瘋?第184章 你朋友居然還能通過?第034章 我卻不怕!第225章 舉薦第137章 你看看咱倆誰合適?第172章 聞毌丘色變第86章 長兄如父第216章 清談之輩第27章 可你只是個孩子啊!第46章 好消息!第119章 能吃嗎?第57章 義士第173章 開考第126章 等死吧第133章 朕見過第48章 那我呢?第96章 不毛之地第78章 此謂羣臣之首也
第198章 司馬師早已出手?第20章 朕聞諫則喜第231章 道不同第140章 太子第265章 替換第048章 誰敢與皇帝親近?!第172章 聞毌丘色變第49章 挾大將軍以令諸侯第68章 小孩才做抉擇第156章 甘露七年第70章 寶刀第116章 賢人啊裴秀!第148章 廣陵散不絕第059章 血痕第035章 不足掛齒第48章 要投就投強的第156章 你好意思嗎?(求月票)第165章 種地將軍第98章 警告第150章 說不出的變化第100章 利害第116章 賢人啊裴秀!第118章 臣只是個科學家,沒有他們那樣的力量第171章 有功否?第126章 令人羨慕第9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58章 北鍾南陸第153章 格格不入第123章 一視同仁第103章 配合的不錯第24章 挺好第22章 兵發盛樂第124章 一貫的作風第101章 好狗第54章 祭祀第9章 寧爲高貴鄉公死第182章 三個方案第43章 收復第74章 大漢第169章 攻守之勢異也第97章 得儘快第023章 反擊的號角!!!第106章 最美第44章 無罪第170章 同樣是權臣第38章 容易失控第031章 都是你的錯!第236章 中軍校場第5章 先假意操辦第6章 大賢王老師第176章 歡迎來到門閥的時代第185章 奄奄一息第103章 五錢第172章 聞毌丘色變第141章 聖君(陪家人過節了,改天補上)第148章 不算第71章 從一開始就決定了第162章 委任第192章 致大一統第254章 想法很美好第141章 你們說的很對第3章 竹竿狗尾第95章 且慢!第156章 甘露七年第138章 一睜眼就是司馬師第204章 尚書檯沒我得散第89章 北有聖王第164章 曹髦罪大惡極第230章 實不知也第205章 司徒公,我們非敵第146章 交代第91章 笑裡藏刀第261章 衛將軍之計也第111章 飛鳥盡第120章 絕命散師第123章 一視同仁第67章 落魄第31章 不急第154章 來晚了第65章 俘虜第140章 上進第103章 五錢第7章 莫不是裝瘋?第184章 你朋友居然還能通過?第034章 我卻不怕!第225章 舉薦第137章 你看看咱倆誰合適?第172章 聞毌丘色變第86章 長兄如父第216章 清談之輩第27章 可你只是個孩子啊!第46章 好消息!第119章 能吃嗎?第57章 義士第173章 開考第126章 等死吧第133章 朕見過第48章 那我呢?第96章 不毛之地第78章 此謂羣臣之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