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隱修士帶來的逆轉

今日三更,希望手裡還有月票的朋友支持下,蘇拉感謝

————————————————————————

“我並沒有太大的意見,只要聖座認爲博希蒙德值得信任即可,畢竟他的父親圭斯卡特曾經做過對羅馬城的暴行。”瑪蒂爾達回答說。

當年,前任教皇格里高利七世前往她城堡卡諾莎避難時,就曾邀請諾曼人的阿普利亞公爵羅伯特圭斯卡特領軍前來解救,圭斯卡特確實從德意志蘭凱撒手中將羅馬城奪回了,但他屬下的諾曼人也對城中進行了浩劫般的燒殺搶劫,昔日的永恆之都羅馬,在勝利者的屠刀與縱火下,現在連空架子都無存了。

念及此,連烏爾班也握住了自己的戒指,看起來心事重重的模樣,周圍衆樞機念及多年前的慘狀,也都沉吟不語起來。

這會兒,蒙特卡西諾修道院的院長歐文塞思,畢恭畢敬地走入了廳堂,站在了教皇的陛下,禮貌地注視着教皇聖座下鋪着的金絲毯子。

“親愛的歐文塞思,我希望您能給我帶來好的消息。”烏爾班輕咳了兩下,抄起手來,表示對方可以說話了。

“我與聖座冕下共同的好友,隱修士彼得聽聞了在巴里城的爭鬥,特意兼程從萊芒湖的營地趕來,原本他都準備帶着所有朝聖者出發前去東方的,但還是在對冕下十分關切的心情下,來到了這裡,請問我可以引薦他嗎?還是將他暫時拒之門外?”

“不,我當然希望見到他。偉大而可親的隱修士彼得,我閱讀過他接連十三封書信,他是個真正的聖人。”教皇慨然應諾。

穿着粗樸黑衣,剃着醜陋髮型的瘦小彼得,風塵僕僕。很快就穿過前廊,來到了教皇的聖座前,他誠惶誠恐,跪爬上了兩級臺階,拉住了烏爾班的手,親吻了地方的指尖與戒指。

“不可以相信自私自利的諾曼人。他們絕不是聖座之下可靠的基石。”這是彼得的第一句話,“如果可能的話,博希蒙德甚至會投靠拜占庭的皇帝來求取在東方立國,自然也不憚與在座的任何人爲敵。”

“感激您對我的教誨——不過您能說出我應該相信誰嗎?”

“相信這位忠誠無私的女公侯閣下。”說完,彼得就向瑪蒂爾達躬身行禮。而女公爵也微笑着起身回禮,接着隱修士就重新跪在教皇的膝前,“還有,請相信我的義兄弟斯蒂芬高文,就是現在據守巴里城的希臘帝國將軍。”

這句話倒是讓教皇愕然,這位隱修士居然要求他去相信一位蠻族的敵人將軍,而且就在這半年裡,這個高文驅逐了幾乎整個意大利南部的公教會修士。還把巴里城經營成了東征前路上的釘子。

“聖座請容稟,我的義兄弟高文本也是北方的信徒出身,後來隻身前往聖地朝覲。在安納托利亞被突厥異教徒俘虜,受盡了磨難,後來是聖喬治與聖米哈伊爾顯聖,給予了他一把無堅不摧專殺異教徒的劍,於是他便千里迢迢護送着我,直到安全將我自君士坦丁堡送上船隻爲止。而鄙人先前也是在巴里城上岸的。曾在那裡夢見過聖尼古拉顯聖,他在夢中說自己已經將一根纜繩與一支箭矢也送給了高文。將來高文可以用纜繩將東西羅馬拉到同一艘航船之上,也可以用那支箭矢刺穿邪惡的異教徒國度。這是千真萬確的。聖座冕下。”

彼得越說越激動,越說越高昂,他醜陋的面龐上面,卻有一雙精光四射的眼睛,這幾乎是他整個軀體當中最引人注目的器官,並且在演說當中能射出振奮蠱惑人心的偉力,即便連教皇與托斯卡納女公爵也無能例外,烏爾班本人更是俯下身軀,摸着披在身上緋紅色的絲綢罩袍:不管彼得的言語有幾分真實,他現在確實需要一位神話傳奇級的人物,來爲東征的旗幟塗抹亮色。

整個聖座周邊的廳堂裡,所有的樞機主教也都被吸引住了,彼得的四周因爲他的言論散發出奪目的光彩。

“聖座閣下啊,我的義兄弟高文不過是接受了希臘皇帝的敕令,在抵禦着諾曼人的暴行,並非是在於羅馬城爲敵。在這光輝的殿堂周邊,卻全是虎狼般的勢力,有德意志蘭的凱撒,有法蘭西的惡人腓力,自然也有不甘蟄伏的諾曼人,還有態度模棱兩可的君士坦丁堡皇帝,當然這些不應該成爲遮擋您睿智雙眼的雲霧,爲了光復聖子的墳墓,我走遍了這半個世界,到處都是忠肝義膽的志士,這纔是您聖座最堅整的基石,高文也是一樣——只要您許可我作爲特使身份,前往巴里城,我保證這位勇士可以歸屬於聖座您的冕下,還有被德意志蘭凱撒派去的布永戈弗雷”

“那個真正的騎士,布永的戈弗雷,他的精神要遠比他的劍還要偉大。”激動的烏爾班,牽住了彼得乾枯的手,“也就是說,高文是主給予我們的神啓。”

“沒錯,神使與神啓。”彼得也反着牽住了教皇的手,很快縝密而萬無一失的規劃,在教皇與瑪蒂爾達的心中迅速形成。

可是女公爵卻忽然問了彼得一句,“尊敬的隱修士,我聽說你先前是貴族身份,並且是有妻子的。”

“沒錯。”彼得直言不諱。

“那你爲什麼離開你的妻子?請告訴我真實的原因。”瑪蒂爾達衰老的雙眼,也忽然盯住了彼得,她身邊的韋爾夫頓時覺得背脊發涼,垂下頭去,而普拉西狄絲則用懷疑而輕蕩的眼神,看着彼得,似乎也希望看看他的回答有何與衆不同。

“我曾經希望與妻子一起參覲聖墓,並且希望與她一起在聖城裡定居下來,爲全世界的朝聖者提供便利和服務,與異教徒的暴政對抗。但我妻子不理解我,她嘲笑我的妄爲,我沒有在乎她的容貌和性格,最終只是覺得世界與她不同罷了。”當彼得坦然說出這話後,瑪蒂爾達籲口氣,接着滿意地笑了,她對隱修士說,“我也贊同聖座的意見,甚至我想見見你的義兄弟,若他真的如你所言,我願意在領地遺產裡饋贈最肥沃的兩千胡符的土地給他,充當他遠征的資用。”

第64章 切肉時的信諾第2章 雪中的黑色武士第27章 求婚第98章 羅馬尼亞帝國樞密會議第52章 解圍第46章 惡魔的力量第61章 共浴第35章 默契第113章 前夜第34章 疫病毀滅第86章 三個可憐人第18章 溫水第49章 鴉宮暗影第82章 和威尼斯人的談判第79章 翻車魚戰船第68章 大風雨第77章 akin第78章 軟肋第60章 蓋塔的遺囑第23章 利帕裡蒂斯黨的奮戰第76章 公主禁臠第33章 聖西里爾.突擊!第102章 新度量衡第55章 博希蒙德的哀慟第87章 偏師第76章 叛逃第52章 下水第1章 子城第18章 沃爾特.桑薩瓦爾第4章 兩岸對陣第20章 摩蘇爾大軍第38章 寡婦的道別第88章 大公平王第91章 頭盔京觀第85章 聖職長上第100章 安娜的決議第78章 犬獵狐第75章 逆戰第56章 皇帝的羅網第77章 akin第60章 狼嗥第15章 一往無前第21章 聖巴巴拉加持第37章 女嬰第75章 火秤砣第20章 吉婭昆塔第50章 草甸鏖兵(上)第77章 教廷使節第5章 小黑旗第18章 爵位之爭(上)第32章 分道揚鑣第16章 交替進攻第62章 迴旋第32章 奇襲赫拉特第33章 第二次梅登斯密議(上)第27章 自戕第49章 塔之戰(上)第48章 燒信第105章 兩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第90章 失蹤的肉第105章 兩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第33章 第二次梅登斯密議(上)第56章 渺茫第65章 Sebastocrat第27章 瓦拉幾亞的來客第39章 宴會第86章 澤菲利姆之戰(中)第49章 高文在阿韋爾薩的暴行(上)第95章 安娜的契約第83章 伽爾伽努斯兄弟會第20章 突矛第93章 無影無蹤第9章 諸種不滿第65章 戰前第43章 箭書和和議第29章 給安條克的回信第50章 博希蒙德殞命第85章 郡長和鐵礦第66章 趙良嗣第18章 內情第2章 發酵第44章 守捉官的決意第35章 皇親第3章 麝香第15章 神聖的盾牌第91章 重臼炮第36章 犀利寶劍第88章 大公平王第51章 上岸第68章 大風雨第58章 舊合約第25章 老饕斯達烏拉喬斯第22章 進退第67章 巴里城保衛戰(中)第11章 新鎧甲第65章 海倫娜之名第16章 越山第65章 卡諾沙之行第91章 對諾曼底伯爵的懲處第2章 捐納錢箱
第64章 切肉時的信諾第2章 雪中的黑色武士第27章 求婚第98章 羅馬尼亞帝國樞密會議第52章 解圍第46章 惡魔的力量第61章 共浴第35章 默契第113章 前夜第34章 疫病毀滅第86章 三個可憐人第18章 溫水第49章 鴉宮暗影第82章 和威尼斯人的談判第79章 翻車魚戰船第68章 大風雨第77章 akin第78章 軟肋第60章 蓋塔的遺囑第23章 利帕裡蒂斯黨的奮戰第76章 公主禁臠第33章 聖西里爾.突擊!第102章 新度量衡第55章 博希蒙德的哀慟第87章 偏師第76章 叛逃第52章 下水第1章 子城第18章 沃爾特.桑薩瓦爾第4章 兩岸對陣第20章 摩蘇爾大軍第38章 寡婦的道別第88章 大公平王第91章 頭盔京觀第85章 聖職長上第100章 安娜的決議第78章 犬獵狐第75章 逆戰第56章 皇帝的羅網第77章 akin第60章 狼嗥第15章 一往無前第21章 聖巴巴拉加持第37章 女嬰第75章 火秤砣第20章 吉婭昆塔第50章 草甸鏖兵(上)第77章 教廷使節第5章 小黑旗第18章 爵位之爭(上)第32章 分道揚鑣第16章 交替進攻第62章 迴旋第32章 奇襲赫拉特第33章 第二次梅登斯密議(上)第27章 自戕第49章 塔之戰(上)第48章 燒信第105章 兩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第90章 失蹤的肉第105章 兩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第33章 第二次梅登斯密議(上)第56章 渺茫第65章 Sebastocrat第27章 瓦拉幾亞的來客第39章 宴會第86章 澤菲利姆之戰(中)第49章 高文在阿韋爾薩的暴行(上)第95章 安娜的契約第83章 伽爾伽努斯兄弟會第20章 突矛第93章 無影無蹤第9章 諸種不滿第65章 戰前第43章 箭書和和議第29章 給安條克的回信第50章 博希蒙德殞命第85章 郡長和鐵礦第66章 趙良嗣第18章 內情第2章 發酵第44章 守捉官的決意第35章 皇親第3章 麝香第15章 神聖的盾牌第91章 重臼炮第36章 犀利寶劍第88章 大公平王第51章 上岸第68章 大風雨第58章 舊合約第25章 老饕斯達烏拉喬斯第22章 進退第67章 巴里城保衛戰(中)第11章 新鎧甲第65章 海倫娜之名第16章 越山第65章 卡諾沙之行第91章 對諾曼底伯爵的懲處第2章 捐納錢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