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情與義

唐樓走進絳雲閣的時候,董氏喜出望外地迎了上去,柔柔地喚了一聲“王爺。”

平日不覺得這熱切期盼的眼神有多貴,可剛從冷冰冰的玉熙堂過來,董氏的溫柔曉意格外熨帖人的心。

唐樓點點頭,走入內房,董氏親自提了他平日在屋內行走愛穿的布鞋給他換上,淨了手又親自絞了帕子,“王爺擦擦臉吧。”

翠籮沏了熱茶端上來,董氏親自遞到唐樓的手裡。

唐樓輕輕啜了一口,“這茶?”

翠籮快嘴地笑道:“這茶是半年前王爺賞的大紅袍,姨娘自己哪捨不得喝,都留着等王爺呢。”

這大紅袍是茶民冒着生命危險在山頂採的,一年裡就是全國上下也不過產四、五斤,都上了貢,唐樓從宮裡得了半斤,給了董氏一兩,沒想到她這兒現在還有。

董氏聽了翠籮的話,羞得頭都要埋到胸脯裡去了。

只是女人們這樣的奉承,唐樓早已見慣不驚,只有那一個人的溫柔是他費盡心思也求不來的。

翠籮識相地退了下去,只董氏一個人靜靜地含羞帶怯地看着有些出神的唐樓,只覺得這一生能就這樣看着他,便足夠了,也不出聲打擾這靜默時刻。

待唐樓回過神來,看董氏癡迷的眼神,只微微一笑。這兩人雖是夫妻,可話語素來少,唐樓與董氏也談不到一塊兒,拿眼掃了一下屋當中的桌子,上面置着筆墨紙硯,還有幾張董氏練字的作品。

“哦,怎麼你還在練字?”

董氏點點頭,“王爺上次教奴婢寫自個兒的名字,奴婢總寫不好。”董氏不識字,上一回唐樓偶爾有閒情逸致,教她寫了自己的名字,這便也想從此讀書識字,能和王爺說上一兩句話也是好的,免得他前面說一句,“人有悲歡離合”,而她卻不懂後面接一句“月有陰晴圓缺”。上一回就是這樣,後來董氏還巴巴地去問了才情出衆的花側妃,這才知道後面是這樣一句詞。

唐樓走到桌邊,細細地看了看,紙上寫着董素雲三個字,看字跡,便能知道董氏定是仿着自己的字跡在寫。

“奴婢寫得不好。”董氏有些羞怯自卑地低頭。

唐樓笑了笑,“你初寫,能到目前這水平,想是下了苦工的,只是我素來尊顏體,你筆力不及,顏體非你所適,你倒可以試試趙體,改日去內書房讓水彤給你找一本帖子讓你仿。”

說起趙體,唐樓就想起楚漣漪來,她寫得一手婉轉嫵媚又不失風骨的趙體,那一日,她那樣笑嗤自己,一邊用手拉着被子,還能一邊寫出那樣促狹的詞來,那一日楚漣漪脖頸間散發着的玫瑰香,唐樓至今還記得。

董氏見唐樓呆呆地看着筆墨,還倒他動了寫字的念頭,開口道:“王爺可是要練字?”

唐樓初時還有些迷茫地從那過去的溫柔寫意裡出來,後來定定看了看董氏,才憶起她說的話,“噢,練練吧。”

董氏伺候了筆墨,鋪開紙張,又用青玉紙鎮壓好,纔將筆遞給唐樓。

唐樓提起筆,想起那日他寫給楚漣漪的《蝶戀花》,又想起如今他二人的形同陌路,筆刷刷地一路狂寫。

一氣呵成了一副草書。

董氏自然是不懂的,在她看來這有張狂風格的草書儼然就是鬼畫桃符,可哪裡敢說這話,只溫柔地笑着,掏出手絹爲唐樓擦了擦額際的汗。

唐樓看了看董氏,知道她不懂,但她袖口裡冒出的微微暖香,又讓唐樓覺得她溫柔之極,眼前忽然出現了另一個人的容顏。

華姐。

華姐長唐樓三歲,是他的第一任妻子。

名門閨秀,才貌雙全,爲人最是溫和有禮,待唐樓最是溫柔婉和,唐樓與她成親的時候,只覺得如果她是他的母親就好了,這樣的溫柔美麗,所以對她頗多依戀。

想起少年時的妻子與朋友,唐樓有些思念,想着如果華姐還在該多好。她如同董氏一般溫柔,她與自己紅袖添香,煮酒潑茶,是那樣的愜意。而且華姐還會哼很好聽的曲子哄他入睡。

一想到曲子,唐樓又不由自主地想起讓他又恨又惱的楚漣漪來。她的聲音無疑極美的,在月夜下唱起來,空靈高寂,把人的心揪得死死的。

唐樓憶起楚漣漪裝病,他夜探楚府本想探病的那夜。那一夜他本來是想找她問個清楚明白,如若她心裡真的有了他人,他定然想盡辦法成全她。可就是聽了那歌,唐樓就退縮了,他如何能忍受她嫁給其他的男人。這是他恨不得縮小了,藏在掌心,含在嘴裡不被人瞧去的寶貝,他怎麼甘心。

“王爺。”董氏見唐樓楞得久了,臉色忽而一紅,忽而一白,最後轉成慘青,不由擔心了起來,這纔出聲呼喚。

唐樓將腦海裡楚漣漪的影子掐掉,快速閃過他父親臨終的模樣,只覺手心生寒,回頭看着董氏,“累了,歇着吧。”

董氏有些害羞地點點頭,伺候唐樓梳洗,更衣。

芙蓉帳裡,唐樓摟着董氏,軟玉溫香,才覺得這是真正的女人柔和溫熱的身體。

這幾日他宿在玉熙堂,雖然與楚漣漪同榻而眠,可兩人之間卻彷彿隔着千山萬水,而他素來是不強迫女人的,楚漣漪的拒絕唐樓感覺得清清楚楚。

有時候整夜不眠,就看着她的背,只覺得她不像一個真正的人,連呼吸都是輕輕的,不仔細聽都察覺不到,那樣冷清。

董氏身體的溫熱,又讓唐樓不自覺想起山川風雨閣密室裡的風情來,那時候,雖然楚漣漪笑起來含諷帶刺,拒絕起來嬌嗔含怒,可只讓你覺得她活生生就在你面前,彷彿粉團一般惹人火起,你恨不能與她疊成一處,揉成一團。

想至此,唐樓不由緊了緊手臂,董氏“啊”地輕叫了一聲,臉色潮紅,卻讓唐樓想起楚漣漪變臉的時刻。

只是他不知道那時是因爲他納了董氏,還是因爲楚漣漪是傾慕了其他人。

唐樓收回手臂,瞧着董氏,想着如果他不去邊域,沒有遇上董氏,會不會……

董氏有些不解地擡頭看着唐樓,眼裡滿是小心翼翼的賠錯的卑憐,她不知道自己是哪裡錯了,惹了唐樓忽然不開心。

唐樓看了董氏的眼神,只覺得不忍,她就跟被人拋棄的流浪狗似,全心全意依靠着自己,而他卻還……

唐樓不得不想起董氏的哥哥。

那時候先皇身體日漸不支,如果不是爲了能早日回朝助新皇一臂之力,如果不是爲了能早點兒回去看那個讓自己魂縈夢牽的人,他也不會下令急行軍,強渡河,爲鼓勵士氣,聲先士卒,冒險繞近路援錦,那樣董副將就不會爲自己擋了那箭矢而死。

他就這樣一個妹妹,臨時前又是那樣託孤。

唐樓想起那時的董氏。雖然答應了董副將納董氏爲妾,可唐樓覺得他心整整地拴住楚漣漪的身上,恐怕董氏嫁給自己未必是好,所以唐樓第一次看到董氏的時候,依然表示願意認她爲義妹,從此定然不敢有人輕視她。

那時候,唐樓剛打敗女真,着急回師京都。對董氏並沒有太多時間去關注,過幾日不曾想,伺候的侍女來稟,董氏從知道她哥哥的死訊後就不吃不喝,唐樓深覺愧對董副將,親自去董氏的榻邊勸慰。

董氏蠟黃着一張瘦得幾乎只剩雙眼的臉,讓唐樓又愧又疚,董氏撲進他懷裡痛哭的時候,唐樓有些手足無措,最終還是輕輕地拍了拍她的背,她這才聽了勸肯用飯。

如此,唐樓也知道自己不得不納了董氏爲妾。

想至此,唐樓又覺得董氏可憐,重新摟了她,渾渾噩噩地睡去。

一連幾日唐樓都宿在董氏的絳雲閣,惹來衆多的流言。這才新婚幾日,王爺就丟下貌美如花的王妃,去了董氏屋裡。王府裡的下人都是極會看眼色和奉承人的。

再說楚漣漪這邊,到了小日子的第四日上頭,纔算清爽了些,梳妝整理後依舊去三秀庭院請安。

可三秀庭院的規矩卻變了。

原本楚漣漪正式成了王妃後,便同太妃及唐樓三人在東次間用飯,可如今太妃“攆”了楚漣漪去東稍間與那些表姊妹用飯。只要不是傻子,都能看出太妃是如何不喜歡這位新王妃的。

楚漣漪在東稍間用飯,其實還覺得放任自在些,只是這名聲就不好聽了。對於這位太妃如此行事,楚漣漪反而覺得未來可能容易了些。

太妃的喜怒如此好琢磨,豈不是樂事?楚漣漪心想,如果換了是自己不喜歡自己的兒媳婦,定然是不會像太妃這般棱角分明的,表面的文章還是會做的,總不好讓兒子難看。可是太妃偏偏不,由此可想太妃的心思只怕是有些單純的,這樣的人以後反而好處。

雖然在吃飯的位置上顯露了不喜,可太妃是絕不肯自降身份給楚漣漪立那些“陰損”的規矩的,也不會動不動就讓媳婦跪着、蹲着半日不起的,或者半日不接茶水晾着兒媳婦雙手一直懸空的。

楚漣漪對這位太妃,其實並不討厭,反而覺得她那心思單純得緊,簡直不夠鬥,又覺得她自矜身份,心地不惡,雖然討厭兒媳婦,但使的手段並不下作,所以楚漣漪也有心與這位太妃好好相處,況太妃如此會保養,楚漣漪早存了親近的心思,是以並不與太妃真做計較。

第二日就再不見唐樓來三秀堂用飯,只說是公務忙,太妃也無話,如此楚漣漪又得了“榮幸”能與太妃一同用飯,雖然是自欺欺人,但是不用享受那樣“特殊”的待遇,楚漣漪還是很高興的,深覺得唐樓以後永遠都不來用飯纔好。

如此幾日,唐樓與楚漣漪始終不曾見面,就連楚漣漪的小日子乾淨了,也不見唐樓回到玉熙堂。王嬤嬤也再找不到理由安慰楚漣漪。

前幾日她還可以說,主母身子不方便的時候,由小妾伺候王爺,這也是極尋常的事,可如今楚漣漪身子“很方便”了也不見王爺回來,王嬤嬤也着急了。

卻說唐樓下了決心,不想學自己的父親,又要爲楚漣漪推波助瀾,所以這十來日都宿在絳雲閣,不僅玉熙堂不去,就是去三秀庭院也是錯開了楚漣漪。

哪知到這一日晚,唐樓在外面與朋友喝了酒回府,纔要進垂花門,就聽身邊華安道:“王爺,聽說今日王妃被董姨娘給氣得暈倒了。”

唐樓大吃一驚,再問華安,華安也是一問三不知,他一直陪在唐樓的身邊,剛纔不過是聽另一個素來相得的小廝祿貴說的。

唐樓再顧不得自己的決心,拉了拉袍子,急急就往玉熙堂去了。

(補缺少的字數)

第35章 一刀斬第16章 春月寒第64章 總縈懷第3章 姊妹情(上)第36章 黯然去第13章 繞指柔第29章 口脂香第16章 春月寒第57章 石中火第35章 一刀斬第28章 拜舅姑第21章 風不止第22章 煥新光第62章 魚與熊第74章 喜盈門(上)第49章 棗滿艙第61章 遠別離第14章 桃花社第70章 紅袖香第57章 石中火第26章 龍鳳燭第74章 喜盈門(上)第30章 回門酒第55章 懼搭橋第16章 春月寒第20章 意難平第58章 連理結第9章 菊花謝(上)第31章 漁翁利第60章 定風波第39章 費思量第66章 風在動第1章 盡前緣(上)第30章 回門酒第17章 暗自嘆第38章 借東風第50章 舒心意第16章 春月寒第27章 玉門關第47章 擬故人第40章 閒鬥氣第26章 龍鳳燭第30章 回門酒第18章 訴衷腸第47章 擬故人第4章 姊妹情(下)第17章 暗自嘆第63章 夏花燦第51章 舊滋味第2章 盡前緣(下)第40章 閒鬥氣第65章 復明憂第33章 情與義第31章 漁翁利第38章 借東風第35章 一刀斬第52章 魂不守第51章 舊滋味第38章 借東風第36章 黯然去第1章 盡前緣(上)第37章 嗔癡怒第70章 紅袖香第11章 鐵鞋破(上)第21章 風不止第55章 懼搭橋第24章 醒糊塗第59章 避不及第11章 鐵鞋破(上)第31章 漁翁利第12章 鐵鞋破(下)第32章 隔雲端第27章 玉門關第29章 口脂香第66章 風在動第51章 舊滋味第58章 連理結第27章 玉門關第5章 水上緣(上)第46章 羞開口第70章 紅袖香第42章 粉太平第76章 喜盈門(下)第66章 風在動第12章 鐵鞋破(下)第31章 漁翁利第13章 繞指柔第26章 龍鳳燭第33章 情與義第10章 菊花謝(下)第50章 舒心意第26章 龍鳳燭第54章 赤腳丫第44章 寒冬雪第30章 回門酒第46章 羞開口第75章 喜盈門(中)第3章 姊妹情(上)第74章 喜盈門(上)
第35章 一刀斬第16章 春月寒第64章 總縈懷第3章 姊妹情(上)第36章 黯然去第13章 繞指柔第29章 口脂香第16章 春月寒第57章 石中火第35章 一刀斬第28章 拜舅姑第21章 風不止第22章 煥新光第62章 魚與熊第74章 喜盈門(上)第49章 棗滿艙第61章 遠別離第14章 桃花社第70章 紅袖香第57章 石中火第26章 龍鳳燭第74章 喜盈門(上)第30章 回門酒第55章 懼搭橋第16章 春月寒第20章 意難平第58章 連理結第9章 菊花謝(上)第31章 漁翁利第60章 定風波第39章 費思量第66章 風在動第1章 盡前緣(上)第30章 回門酒第17章 暗自嘆第38章 借東風第50章 舒心意第16章 春月寒第27章 玉門關第47章 擬故人第40章 閒鬥氣第26章 龍鳳燭第30章 回門酒第18章 訴衷腸第47章 擬故人第4章 姊妹情(下)第17章 暗自嘆第63章 夏花燦第51章 舊滋味第2章 盡前緣(下)第40章 閒鬥氣第65章 復明憂第33章 情與義第31章 漁翁利第38章 借東風第35章 一刀斬第52章 魂不守第51章 舊滋味第38章 借東風第36章 黯然去第1章 盡前緣(上)第37章 嗔癡怒第70章 紅袖香第11章 鐵鞋破(上)第21章 風不止第55章 懼搭橋第24章 醒糊塗第59章 避不及第11章 鐵鞋破(上)第31章 漁翁利第12章 鐵鞋破(下)第32章 隔雲端第27章 玉門關第29章 口脂香第66章 風在動第51章 舊滋味第58章 連理結第27章 玉門關第5章 水上緣(上)第46章 羞開口第70章 紅袖香第42章 粉太平第76章 喜盈門(下)第66章 風在動第12章 鐵鞋破(下)第31章 漁翁利第13章 繞指柔第26章 龍鳳燭第33章 情與義第10章 菊花謝(下)第50章 舒心意第26章 龍鳳燭第54章 赤腳丫第44章 寒冬雪第30章 回門酒第46章 羞開口第75章 喜盈門(中)第3章 姊妹情(上)第74章 喜盈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