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大宋第一戰將

趙普肯定比不上房杜,也未必有那麼惡劣,有功有過,帶頭奢侈無度,中飽私囊,舞權弄勢,還制訂了一系列錯誤的政策,不過宋朝能迅速由亂入治,他在裡面功勞也不小。宋九帶着有色眼鏡看人,哪裡能看好。但趙普若是察覺到宋九的小心思,至少這幾年內宋九下場會很慘。

“陛下對我父親不薄。”

“得,別當真,陛下的心愛錦裘在那個人身上?”宋九不客氣地說。似乎是不薄,聽說這次趙匡胤將潘美接到宮中喝了好幾回酒。趙大是武將出身,喜歡喝酒,喜歡溜達,喜歡揍人……潘美也是如此,倆人喝高了,在宮中居然共同看宮女跳脫衣舞。第二天潘美清醒過來,連忙上書寫請罪表,趙大一笑了之。

倒是宋九這一回看得清楚,非是寵愛潘美到這地步,南漢說好打也好打,說難打也難打,必須對南方那種惡劣的炎熱天氣了解,又能打又在南方呆的時間長只有潘美一個人,不過財政軍大權幾乎集中在潘美身上。呂翰的事讓趙匡胤擔心了,有妻兒在京城也不行啊,照樣能叛變。況且田氏馬上又要南下。趙匡胤用此籠絡潘美感情,而且潘美在下面確實吃了許多苦。這一招會管效,比什麼賞賜都好。

但若當真了,那就不好了。

潘惟德不作聲。

潘憐兒跑去打潘惟正,二潘自己揮霍無度,也帶着小三學壞,到了順店,什麼果子讓小三點,結果將價值十緡錢的奢侈果子往大黑嘴裡塞。馬也吃麪食的,自從快要分娩後,宋家天天用菜葉做成麪糊。加鹽,又買來胡蘿蔔,喂大黑。大黑感覺味道不錯,比麪糊好吃,吃了一個又伸出舌頭要第二個吃。這能吃得起麼,潘憐兒看到了,伸手過去打。

“小三。你真有錢哪。這麼高檔的果子居然當作馬飼料。”

“官人,就是你與哥哥將他帶壞的。”潘憐兒嗔惱地說。

幾個大男人一個不敢說話,宋九留兩個大舅子吃飯。

但是潘家兄弟舉著難嚥。

宋九伙食不差,雖然有許多學子留校。但晚飯檔次絕對不低,不僅如此,偶爾還會發一些獎勵,薪水與補貼,朝廷那邊發了補貼,也時不時發一些獎勵。他們不僅是學習,實習課時候了很多作用。然而怎麼也不能與順店相比。順店一天宰雞就達到近四千只。不是吃的,主要就是取做湯汁。熬過湯,雞也就不用了。分給僕役。各作坊產業的僕役以及工地上民夫,宋九前後“誘”來一千六百來戶百姓,纔來時個個面帶菜色,幾個月下來,身體好了。膚色也健康了。大半原因就是經常能吃到雞肉,營養漸漸跟上。

這也導致了變革,四周許多農村開始養雞,若是運氣好,養七八十隻雞,除了必須放養外,每天喂一些高梁,成熟時順店管事過來察看,看中了,等於是養三箔蠶的收入。若運氣不好,得了雞瘟那隻能大哭一場。

纔開始順店還有些亂,現在進入正軌,僅是買菜、宰割、清洗、配菜到大廚就達到近三百人,不但分工分明,一系列的流程皆很講究,例如吃十清湯,現宰現做,這個動作就要快,否則客人不可能等上幾個小時纔去喝湯。不僅僅是新奇的菜餚果子歌舞酒水,以及豪華的裝飾,在這道流水線上燒的菜餚,普通酒樓根本辦不到。

不說宋家,就是任店做出的菜,也未必有順店鮮美,即便趙普再有錢,僕役多,在家中也沒辦法做出來。

宋九用筷子敲着他的腦袋:“吃在順店,住在客棧,看在劇院,玩在遊樂場,是很多京城人的夢想,不過它不是家,非是長久之計,你啊,也要醒一醒。”

這也證明了現在資本的侷限性。

放在家裡只能放銅錢,還要派人看管,防偷防盜,要麼放高利貸,一般官員是不敢碰它,那怕是趙普,這東西太作孽了,要麼經商,經商有賺有賠,未必全部會賺錢的,要麼就是買地,買地收效低,特別是現在地廣人稀,買了地交了稅,還未必請來佃農種植,就是請了佃農,靠收一個租子能得多少錢?以後地會值錢,但不是現在。

不但潘家兄弟,包括契股諸衙內,本金早收回去了,年前馬上還要分一批錢,開始大手大腳,許多人又將錢砸在河洲。那幾十家當紅行首生意紅火得不行,每天鶯歌燕舞到四更時分。

又勸了勸,人家也進順店花天酒地,可不象你們這樣,幾乎將順店包下來,那還了得。

宋九還頭痛呢,如何讓趙匡胤勒迫潘家兄弟手中的錢。

正好趙匡胤喊他進宮,先讓他坐下,給了他一張地圖說道:“你打開看看。”

宋九打開一看,一張太原城的地圖,現在製圖很不標準,但有一門好處,哪裡有關隘,哪裡有水道旱道,若是繪得清楚,能一目瞭然,這在後世就是衛星地圖上也未必能看得到。宋九仔細地看着,不但有圖,還有文字說明,大約是李繼勳從太原城帶回來的。

太原城之所以難纏,正是它於唐朝建造的,爲何難纏,且看唐朝李家從何起家的,它一度是唐朝的北京。所以城牆高大堅固,史思明攻之不下。具體的在地圖上,西邊就是龍山,西高東低,這種地勢使得晉祠水很方便地流入全城。北邊也有山有水,不過風谷河會有季節性的洪流,好在離汾水近,能迅速流入汾水泄走。南面就是晉澤窪地,不適合居住,更不適合建城,當然也不適合攻城。要麼東側,東側又有汾水。

這種地形也造就了它的易守難攻。

一度唐朝鼎盛時,城中百姓住不下,又於汾水東側發展了一個新城。歷任刺史於汾水建造數座橋樑,使兩城互通來往。不過唐末後,戰火不休,人口凋落,東城也消失不見了。現在北漢都城只有一個西城。

看着地圖。宋九道:“西北……”

趙匡胤哈哈大笑,想炸城牆必須先將地道挖到城牆下面,可是太原城北高南低,西高東低,將護城河挖深後,水流必然更急,但也不是沒有辦法。先將晉祠水從東面截斷。讓水從西城牆走,再將風谷河水從西邊截斷,讓它從東城牆走,那麼兩水之間的城牆將會赤裸裸地暴露出來。

宋九還是很懷疑地擡起頭問:“陛下。爲何又要打北漢?”

他不解了,剛剛撤軍回來,大軍跑到太原城下溜達一圈,攻也未攻,撤回,又來準備打,這不符合宋朝的戰略。

趙匡胤本來不想讓宋九知道的,但想了一想,宋九嘴風還是比較嚴實。即便到現在。他那個賭約還沒有傳出去。說道:“你將它們看完再說。”

宋九看着這些札子,夜宴真相漸漸浮露,看着他臉上的精采表情,趙匡胤十分滿意。這一切的總指揮就是他自己,宋九又往下看。李繼勳在太原城下並不是不做事的,兵駐太原城,將趙匡胤的詔書秘密派人送到郭無爲手中,諭劉繼元投降,授之平盧節度使,平盧原治所在營州,安史之亂後營州成了神馬,於是轉到山東淄青齊登萊海祈密八州,看看地圖吧,它們不僅是宋朝最好的地區之一,也是後世最好的地區之一。郭無爲是虛職,但是安國節度使!這纔是第一道冊封,獻國成功後,肯定還有冊封。想一想他一年的薪水纔多少,一百貫!玉蘋一個月的薪水。他還好一點,各節度使一年薪水只有三十貫!

宋朝節度使乃是安撫武將,職權低了,可薪水還在宰相之上。一年薪酬加上補貼高者能近五千貫。不僅他,馬峰以下者,北漢四十個高官皆有冊封,並與蕃鎮。

想一想,若是郭無爲將這四十道冊封拿出去,只要有一半人心動,那就是二十個大型定時炸彈。再加上宋軍就在城下,劉繼元再兇悍,也只能投降了。

趙匡胤這一招狠。

看到這四十道冊封后他心動了,然而趙匡胤也將此人高估。郭無爲先是欣喜若狂,然後冷靜下來一一細想,開始往歪處想了,一下子冊封這麼多人,必然成爲虛封。若是隻冊兩人呢,那就是實封。左右爲難時,這時正好發生了一件事。宋軍到了,還有一個高級奸細,惠璘。原來他以負罪逃跑爲名逃到北漢的,我在宋朝犯錯了,無路可走,來投漢主。不是他一人,有,包括郭無爲也是後周不容才投奔北漢。沒有人懷疑,此人在夜宴中發揮了極重要的角色,包括迅速調來木梯,擊殺候霸榮以滅口。他的任務完成了,於是準備逃跑。他個人想逃容易,逃入城下,進入宋軍就可以了。可他還有家小,因此選擇了一條道路,從西北逃,進入府州,再從府州帶着一家老小逃回京城。剛到嵐谷縣,被小校李超發現,抓了起來,送到太原城。

惠璘一直沒招供,包括李超以及主審的馬峰也不能確定。畢竟嵐谷是在太原西北,而宋軍是在太原城下,汾水東側!知道他基本是奸細了,但不大好定罪。這時郭無爲插手,將李超斬殺。

是一招險棋,殺不殺李超不要緊,是看劉繼元的反應,若他默視,就可以直接勸降。劉繼元降,他降,何須其他四十人投降,不降也得降了。若是反對,四十份冊封一起拋出來,大家一涌而上。結果劉繼元對此事一反常態,默視不問。郭無爲心意已決,將趙匡胤的委任狀交給劉繼元。劉繼元平靜地問了一句:你覺得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太師兼中書令秦國公如何?這一系列官職都是正二品到從一品的超級大員。郭無爲還沒有反應過來,劉繼元又問道,尚書令楚王再諡號恭孝如何?

這些正是孟昶到了開封后生前死後所得的官職,個個皆比平盧節度使高貴十倍。然而孟昶安在?

趙匡胤也不知道這個武當山道士能貪婪到這地步,李繼勳大軍一等沒有消息,二等沒有消息,契丹來,宋軍只好撤。宋軍一撤,郭無爲不敢再羅嗦。但還有……那就是晉絛。

“原來它是我們大宋的……”

“不然李繼勳撤向潞州,何必派軍繞道晉絛?”趙匡胤道,也沒有怪宋九,宋朝與北漢僵持,中間產生大量閒田。真正派官員管轄的是中條山與烏嶺山以南以東,再往西北去就是閒田範疇,就象遼州拿下了,考慮不值,將駐軍撤回,又交給北漢。但北漢早晚要收回來,只是時間問題,代價問題,因此逐步將邊境向西北推移,變成了姑射山與霍山,這樣晉州九成以上已成了宋朝領土,絛州幾乎成了後方。但還是閒田,任民耕作,不設官員治理,只設軍隊統轄。因此宋九在三司,都不知道此事。知道的只有東西兩府要員。

宋軍撤回,契丹人來了,北漢要將他們打發回去,這可不是少錢,於是禍水東引,他們做嚮導,帶着契丹人來到晉州與絛州大肆洗掠。沒敢去東南,哪裡有李繼勳的大軍,怕出意外。本來不久宋朝準備等這裡恢復生機後,正式派駐官員治理的,經過這次洗掠,化爲一空。正因爲如此,李繼勳倉促地派人去了二州轉移百姓。可還有許多百姓未來得及轉移,遭到戧害。

然後不能對外公佈,因此宋九在坊間聽到的消息居然成了李繼勳從容不迫地帶回晉絛許多百姓。

也就是劉繼元非但不降,反而狠抽了趙匡胤一個大耳巴子。

宋九喃喃道:“不打也要打了……”

趙大被打臉問題很嚴重,他絕對不會娘們一樣的抗議,只能抱以拳頭,那怕契丹都不行。但問題來了,到時候契丹必會派兵援助,宋九不由又問了一句:“陛下,契丹哪,誰人可爲主帥?”

“朕將派出我朝第一戰將。”

“第一戰將,誰啊?”宋九傻了。

第293章 小魚(中)第137章 對峙第215章 賀禮第1章 狗血的劇情第453章 山後第135章 夜戰第345章 殺氣第128章 雪話(上)第254章 妹妹找哥淚花流第280章 可怕的誤會(上)第476章 一(下)第8章 神奇第143章 事了(上)第367章 相才第308章 碩麥(上)第211章 思念第205章 簡單如何演繹成複雜(上)第406章 鐵血之路(六)第49章 盛況第13章 從此醉(下)第107章 最危險的職業(下)第435章 神的黃昏(四)第522章 第三十七計(上)第397章 自作聰明(上)第534章 大結局(二)第403章 鐵血之路(三)第337章 窅娘第403章 鐵血之路(三)第255章 兩知州(上)第341章 傲嬌的戰友第505章 歷史的玩笑第262章 辭戟(上)第11章 師規第479章 不動如山第157章 勁弩(上)第325章 拜第506章 殘忍的計劃第224章 皇后(下)第121章 變化(下)第452章 奇怪的授命第42章 真小人第101章 宇文愷一百零五章 秋實第453章 山後第140章 奸細第522章 第三十七計(上)第136章 夜審第70章 神奇(中)第439章 神的黃昏(八)第478章 幹嘛不站隊第530章 軍事家(上)第198章 牛(上)第18章 君子第221章 夜宴(六)第369章 拓跋第286章 落幕第3章 好戲第437章 神的黃昏(六)第52章 比較(上)第170章 巫蠱第231章 王者之城(中)第190章 深山的貴人第231章 王者之城(中)第255章 兩知州(上)第20章 拒第339章 遙遠的地方(上)第436章 神的黃昏(五)第508章 口袋第425章 上位(上)第322章 好深的水第367章 相才第202章 停修第43章 燙手的承務郎(上)第303章 打獵(上)第47章 玩大了第76章 卷(中)第8章 神奇第152章 燒酒會(上)第259章 槍桿子第64章 糊塗第36章 果子(上)第482章 天堂第62章 我的地盤第467章 很短的飆風(下)第90章 又玩大了第395章 梟雄末落(上)第502章 黎明第443章 高處不勝寒(上)第426章 上位(中)第65章 溫度第523章 第三十七計(下)第32章 刁難外國去第476章 一(下)第156章 清明(下)第137章 對峙第60章 關健第253章 大過第250章 暖冬(中)第474章 背嵬
第293章 小魚(中)第137章 對峙第215章 賀禮第1章 狗血的劇情第453章 山後第135章 夜戰第345章 殺氣第128章 雪話(上)第254章 妹妹找哥淚花流第280章 可怕的誤會(上)第476章 一(下)第8章 神奇第143章 事了(上)第367章 相才第308章 碩麥(上)第211章 思念第205章 簡單如何演繹成複雜(上)第406章 鐵血之路(六)第49章 盛況第13章 從此醉(下)第107章 最危險的職業(下)第435章 神的黃昏(四)第522章 第三十七計(上)第397章 自作聰明(上)第534章 大結局(二)第403章 鐵血之路(三)第337章 窅娘第403章 鐵血之路(三)第255章 兩知州(上)第341章 傲嬌的戰友第505章 歷史的玩笑第262章 辭戟(上)第11章 師規第479章 不動如山第157章 勁弩(上)第325章 拜第506章 殘忍的計劃第224章 皇后(下)第121章 變化(下)第452章 奇怪的授命第42章 真小人第101章 宇文愷一百零五章 秋實第453章 山後第140章 奸細第522章 第三十七計(上)第136章 夜審第70章 神奇(中)第439章 神的黃昏(八)第478章 幹嘛不站隊第530章 軍事家(上)第198章 牛(上)第18章 君子第221章 夜宴(六)第369章 拓跋第286章 落幕第3章 好戲第437章 神的黃昏(六)第52章 比較(上)第170章 巫蠱第231章 王者之城(中)第190章 深山的貴人第231章 王者之城(中)第255章 兩知州(上)第20章 拒第339章 遙遠的地方(上)第436章 神的黃昏(五)第508章 口袋第425章 上位(上)第322章 好深的水第367章 相才第202章 停修第43章 燙手的承務郎(上)第303章 打獵(上)第47章 玩大了第76章 卷(中)第8章 神奇第152章 燒酒會(上)第259章 槍桿子第64章 糊塗第36章 果子(上)第482章 天堂第62章 我的地盤第467章 很短的飆風(下)第90章 又玩大了第395章 梟雄末落(上)第502章 黎明第443章 高處不勝寒(上)第426章 上位(中)第65章 溫度第523章 第三十七計(下)第32章 刁難外國去第476章 一(下)第156章 清明(下)第137章 對峙第60章 關健第253章 大過第250章 暖冬(中)第474章 背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