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第一權臣

;????僅三個字,宋九無法拒旨。

不過他心中在笑,這叫累啊,若是有李繼遷,你才叫累呢。不過這半年來趙恆確實苦逼了,災害,造反,強敵入侵,全部攤上了。

於是宋九將蘇州的官吏一起喊來。

說的還是瘟疫。

緊一緊,瘟疫危害不大,幾場雨一落,自動消失,鬆一鬆,可怕的二號病傳染起來,還不知得死多少百姓。

大家還沒反應過來,他就騎馬奔向北方。

可能再遲上一會,會有無數百姓夾道相送,甚至阻攔他回去。但在蘇州做了那麼多,要這個虛名沒用,況且他的官職全部到達了巔峰,虛名對他來說未必是好事。

儘管是一個寬鬆的皇帝上臺。

但非是立即去京城,而是到了鄆州察看決堤情況,步軍都虞候張進、內侍副都知閻承翰正在帶三萬名各州來的丁夫塞缺口,朝廷也做得不錯,調來許多糧食救濟災民。古代的生產力也就那麼一回事,做到這一步算是可以了。並且朝廷因鄆州低勢低窪,索性撥出一筆錢將鄆州城移於高處。

可這個不是宋九主要看的,然後順着黃河堤岸,一路看到孟州,經過京城地界也未入,甚至親自察看各河段的積沙與河水含沙量的情況,再往前就是三門峽了,宋九這才風塵樸樸地返回京城。

差一點就累倒了。

“歲月不饒人哪。”回到家中,這時一家人也乘船回到了京城,宋九嘆息道。

“那就不要那麼拼命。”玉蘋愛惜地說。

“就這幾年吧。”

內治上沒有多大問題了,經過趙恆的改革,已經將他帶來的一些變革得到了鞏固。當然沒有永恆的制度,也許幾十年後新的弊端會再度產生。就象二祖發起的改革。成功得不能再成功,然而三祖上位後,沒有及時矯正一昧追求經濟,帶來精神文明上的忽視。於是種種不好的現象產生。但與二祖有何關係?

因此。這些年來悟出這個道理後,他也漸漸鬆懈。

換上朝服。去了中書。

中書人事再度變動,首相是張齊賢、李沆,副相是王化基與向敏中。

除了李沆宋九不大瞭解外,其他三人可以說都是老朋友了。甚至說是老部下。

西府首相是王顯,此外王繼英與周瑩爲宣徽北南院使,與王旦、錢若水並同知樞密院使。難道樞密副使漸漸讓臨時的同知樞密院使代替,或者說在這個宋真宗眼中軍事不重要。

宋九交接。

張齊賢與李沆笑了一笑。

這兩人對權利慾望都不強烈,因此也沒有怎麼排斥宋九。

至於向敏中與王化基這兩個晚輩更沒話說了。

倒是陌生的李沆先開了口:“宋公當臨此位。”

“事急從權,先坐下幾年,然後致仕。人老了。順着黃河跑了十幾天,差一點累倒下去。”

王化基在邊上大笑:“宋公,你還以爲你是岐溝關時的年齡啊。”

實際宋九才五十出頭,正是仕途上的黃金時光。

不過再象以前那樣玩。那肯定不行了。

“宋公回來了,我們一起去政事堂吧。”張齊賢說道。

一大攤的事呢。

趙恆聞聽後,立即從皇宮出來,趕到政事堂。

宋九施禮,那場隱蔽的談話早就拋在腦後了,恐怕以後也不會有人知道。除了趙恆自己大嘴巴說出來。

幾人坐下。

實際有沒有首相的位子,只要宋九回來,不管誰都得尊重。那可是真正的三朝老臣。就不要提政績了。

宋九說道:“先說巴蜀,巴蜀陛下無憂也,經張詠治理,巴蜀旁戶一詞漸成歷史,叛賊沒有百姓基礎,也就成不了大勢。不過這也能算是朝廷的錯,至少用人不當之錯,若是朝廷經濟寬裕,下詔減免巴蜀百姓一年稅賦,那麼平定叛賊會更容易。”

在這裡宋九深深嘆惜一聲。不管怎麼說符昭壽是他的好朋友,居然這種死法……

但站在公事立場,朝廷是用人不當。

當年在岐溝關他就看出符昭壽沒有軍事才能,因此讓他提前逃走報信。岐溝關一役後,符昭壽還做了幾年知州,在地方上表現也不佳,不知道趙恆是怎麼樣想的,讓他在四川領軍。

“宋公此言使朕想到雷有終派其侄雷孝先獻所奪王均,他對範廷召笑言,此鼠竅耳,雖嬰城自守,計日可擒矣。”

“那倒未必,這是一羣瘋子,一旦逼急了跳牆,想拿下會十分吃力的。”

“要不要派背嵬軍去?”

“勿用,之所以至今賊未滅,乃是益州城牆高大之故。背嵬軍用在野戰,而非用在攻城上。若是賊突圍而逃,背嵬軍又欠了速度。但陛下可以下詔,讓雷有終準備一些川騎,防止叛賊在城破之日,逃出城外,流毒更多的百姓。但臣在路上想一個問題,爲什麼官兵一到巴蜀就變得很糟糕?就象此次叛亂,僅是符昭壽在盔甲配置上稍稍不公平,就要謀反嗎?”

如果因爲這個原因就要謀反的話,不但軍隊無法管制,百姓也無法管制了。

“臣一直想不通,更不會因爲路途遙遠,那麼兩廣豈不是更遠?可能因爲巴蜀再三叛亂,叛亂已成了一個習慣……就象雷有終的軍隊一到益州,又開始了搶掠,搶掠百姓財物,搶掠年輕貌美的女子……”

宋九不想說,若是臨陣換帥,若是引起雷有終不滿,也加入叛軍,那個後果簡直不堪設想。

“所以臣以爲難不難在平叛,而是平叛後的治理,必須要有強力的大臣爲益州知州,那怕是良臣,懦弱者皆不可以前去。還有就是強力的將領,臣以爲馬知節可以,等平亂後還是委屈他再去巴蜀。”

在王順起義前,馬知節知梓州,王繼恩惡其不附己,只給他原彭州羸弱三百兵,讓他與王順交戰。王順十萬攻城,馬知節從早打到晚,氣憤說道,死賊手,非壯夫也。這個賊不是王順,而是指王繼恩。不想死得不明不白,於是持槊突圍,第二天居然找來援兵,再次殺進彭州城。再加上以三百平劉旰之功,遷爲秦州知州。

“此臣善,可以爲益州知州兼本路轉運使。”

“那麼巴蜀可安也。”

這是第一件朝廷頭痛的事。

宋九又說第二件事:“臣未來京城之前,刻意騎馬先行趕到鄆州,又順着黃河岸邊一直看到孟州。實際治河之策,臣早先就與先帝講過。中書還有臣做的模型。之所以如此,乃是黃河積沙太重。若想久安,一爲在上游植樹造林,束土減沙,二是自範縣開新河,將黃河引入濟水,利用濟水的水流量束水衝沙,然後於桓溝、清水開鑿新運河通向淮河,上面再開一條新河,通向御河,水小時引水衝沙不讓河沙沉澱,水大時及時泄洪。但這樣成本太過高昂。因此還是臣與王明那時的辦法,只不過當時因爲種種情況,國庫一直很緊張,王明治河半途而廢,許多地方的縷堤月堤等都沒有建好,更沒有劃分好泄洪區範圍,所以纔有了這次缺堤。若是國庫充足,可以將王明當年治河工程完善,再者,河套盡歸我朝所有,可以於兩岸植樹造林,特別是渭水,儘可以地用水泥磚石建設房屋,減少秦隴地區的木材砍伐,這樣還能減少與蕃人之間的衝突。那麼黃河危害就會減輕。或者將來會擴大,不過若是那時財政允許,可以依臣的策略,花費一些錢帛,進行束水衝沙。這份存檔應當還在尚書省的水部。”

黃河是一個大問題。

除非將青海大非川再度變成水草豐美的大牧場,除非將南北河套再度變成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地方,否則怎麼治,也未必能治好。

只能說治一治,會減輕一些黃河的危害。

最後才說遼國。

“遼國必伐我,而且可能會有一次很大規模的侵犯。”

“原因有二,不爲報復,就算先帝出軍毀掉了幽州城,然而也建設起來了,就算遷回許多燕雲百姓,他們對我朝百姓的傷害更大。不爲錢,這幾年經過蕭太后與韓德讓的治理,遼國也開始富裕起來。第一個原因是爲了韓德讓,如今韓德讓任命齊王,大宰相,南北樞密使,一人擁有了耶律休哥與耶律斜軫兩人的權利,幾乎掌握了遼國的所有軍政大權。並且還允許建有斡魯朵宮帳,斡魯內是遼國皇帝才配有的近衛軍隊。還不夠,遼國皇帝親筆書寫丹書鐵券,齋戒焚香,召集所有大臣,用列祖列宗發下誓言,對韓德讓永不相負。”

“陛下,如你這樣待臣,臣會發生什麼,先是嚇得昏倒,然後連忙收拾家眷,逃到海外。那麼韓德讓會怎麼辦?”

能軍政大權一把抓,但能讓你公開設置皇室纔有的軍隊麼?能公開設有皇室纔有的軍隊,但能讓皇帝當着所有重臣的面發誓永不相負麼?

或者說曹操等人才是真正的第一權臣。

然而將曹操以一個漢人的身份放在遼國呢?

第186章 用(上)第94章 一把手的問題(上)第308章 碩麥(上)第99章 加碼第146章 桃花第51章 負荊第82章 誘、惑(下)第110章 新任務(下)第214章 肥羊(下)第498章 散財之功第459章 小妾第51章 負荊第141章 又是豪賭(上)第264章 人才第148章 背後(上)第492章 疏忽第394章 持續性的打臉(下)第436章 神的黃昏(五)第335章 契丹惡夢之始(下)第430章 四人幫(上)第96章 乾德三年的事(上)第102章 好東西第462章 前戲(上)第127章 廟還小第41章 挖祖墳(下)第192章 上朝第203章 佘太君(下)第12章 從此醉(上)第233章 千古遺恨第35章 第一張畫(下)第343章 矯正(上)第269章 謀劃第326章 一個人的戰鬥(上)第522章 第三十七計(上)第112章 心照不宣第276章 良臣第424章 定(下)第526章 好鄰居(上)第323章 天下第一書院第326章 一個人的戰鬥(上)第32章 刁難外國去第499章 示弱第343章 矯正(上)第412章 鐵血之路(十二)第237章 宋無敵(上)第382章 中策(上)第474章 背嵬第217章 夜宴(二)第127章 廟還小第124章 兩重天(下)第121章 變化(下)第526章 好鄰居(上)第157章 勁弩(上)第283章 春闈(上)第406章 鐵血之路(六)第129章 雪話(下)第210章 錢啊第340章 遙遠的地方(下)第193章 朝會第266章 太狠了第71章 神奇(下)第67章 高第120章 變化(中)第395章 梟雄末落(上)第113章 教材(上)第152章 燒酒會(上)第344章 矯正(下)第518章 皇對皇第168章 鏡子(下)第513章 寓言第392章 打臉(下)第479章 不動如山第32章 刁難外國去第530章 軍事家(上)第333章 入相(下)第361章 黑遼河第173章 第一槍第39章 信(下)第52章 地震第131章 詰問(下)第397章 自作聰明(上)第293章 小魚(中)第165章 有約第51章 負荊第44章 燙手的承務郎(下)第63章 可怕的學生第69章 神奇(上)第370章 勢不兩立第442章 妖星(下)第31章 到處是黃金第172章 死(上)第531章 軍事家(中)第456章 忠心第309章 碩麥(中)第267章 海貨第134章 荒野(中)第420章 飄搖(上)第417章 一地雞毛(下)第109章 新任務(上)第229章 石嶺關
第186章 用(上)第94章 一把手的問題(上)第308章 碩麥(上)第99章 加碼第146章 桃花第51章 負荊第82章 誘、惑(下)第110章 新任務(下)第214章 肥羊(下)第498章 散財之功第459章 小妾第51章 負荊第141章 又是豪賭(上)第264章 人才第148章 背後(上)第492章 疏忽第394章 持續性的打臉(下)第436章 神的黃昏(五)第335章 契丹惡夢之始(下)第430章 四人幫(上)第96章 乾德三年的事(上)第102章 好東西第462章 前戲(上)第127章 廟還小第41章 挖祖墳(下)第192章 上朝第203章 佘太君(下)第12章 從此醉(上)第233章 千古遺恨第35章 第一張畫(下)第343章 矯正(上)第269章 謀劃第326章 一個人的戰鬥(上)第522章 第三十七計(上)第112章 心照不宣第276章 良臣第424章 定(下)第526章 好鄰居(上)第323章 天下第一書院第326章 一個人的戰鬥(上)第32章 刁難外國去第499章 示弱第343章 矯正(上)第412章 鐵血之路(十二)第237章 宋無敵(上)第382章 中策(上)第474章 背嵬第217章 夜宴(二)第127章 廟還小第124章 兩重天(下)第121章 變化(下)第526章 好鄰居(上)第157章 勁弩(上)第283章 春闈(上)第406章 鐵血之路(六)第129章 雪話(下)第210章 錢啊第340章 遙遠的地方(下)第193章 朝會第266章 太狠了第71章 神奇(下)第67章 高第120章 變化(中)第395章 梟雄末落(上)第113章 教材(上)第152章 燒酒會(上)第344章 矯正(下)第518章 皇對皇第168章 鏡子(下)第513章 寓言第392章 打臉(下)第479章 不動如山第32章 刁難外國去第530章 軍事家(上)第333章 入相(下)第361章 黑遼河第173章 第一槍第39章 信(下)第52章 地震第131章 詰問(下)第397章 自作聰明(上)第293章 小魚(中)第165章 有約第51章 負荊第44章 燙手的承務郎(下)第63章 可怕的學生第69章 神奇(上)第370章 勢不兩立第442章 妖星(下)第31章 到處是黃金第172章 死(上)第531章 軍事家(中)第456章 忠心第309章 碩麥(中)第267章 海貨第134章 荒野(中)第420章 飄搖(上)第417章 一地雞毛(下)第109章 新任務(上)第229章 石嶺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