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好東西

橋未造起來,想要到對岸,要麼繞道,要麼擺渡,幾人擺渡過去的,因爲要運輸材料過來,此時河洲那個未成型的碼頭上停了許多船。

趙匡義、呂端帶着韓重贇與宋九,還有一干官吏上了船。

有工匠在指揮,造高爐時扎過一次鋼筋混凝土,只要宋九偶爾監督一下,問題不會太大。趙匡義眼中還是閃過一絲擔心。宋九說:“二大王,請放心。”

就着河兩岸,介紹了橋的受力原理,道:“之所以跨度能拉大,是鋼筋混凝土將橋融爲一體。而原來的磚石糯米粉橋難以做到,因此不能呈飛橋,只能呈平面橋,跨度也不敢拉大。可跨度到了一定地步,即便鋼筋混凝土也會產生扭力,但有十二道拉索拉起來,再也不會出事了。甚至如果不計較財力,它還能更高,跨度也能更大。只是有一點。”

“何?”

“裸露在外面的鋼材易生鏽,雖然微臣備了第二處換鋼索的地方,可以幾十年更換一次,以保橋數百年平安屹立不倒,不過這個上鏽終是頭痛。而現在的樹脂漆又起不了防鏽作用,還有後續的事。”

“有辦法解決嗎?”

“二大王,這個橋是去年畫的,難道微臣還想不到嗎?有辦法解決,隨我去那個試驗室就能看到。”

有沒有辦法,與這個力學原理一樣,對趙匡義來說,都是天方異譚。

這不是心術,不是權謀術,不是趙匡義所長。

上了河洲,韓重贇突然問道:“九郎,韓某聽聞你想要滅道?”

宋九差一點撲倒,站在哪裡愣愣道:“韓將軍,你聽誰說的,我那有什麼膽量滅道?”

“道釋也不可不信,世宗滅佛,英年早逝,象我們一生殺人無數,有時候夜晚都經常做惡夢。因此石將軍信佛,李將軍也信佛,我也有點相信,至少讓我會心安。”

宋九默然。

宋朝能屹立,不僅是趙匡胤,還有這些武將的功勞。趙匡胤爲了國家安定,加上國策重要制訂者趙普的想法,他是吏人出身,一個是吏,一個是將,兩個立場不同,因此一君一臣開始剝奪武將權利。不能說不對,但做得略過重,宋朝可以說在吃老本,吃柴榮留下的老本!吃完了這一代老本,下一代就悲催了。

過了許久,宋九才說道:“韓將軍,我也不排斥佛釋,更沒權利排斥佛釋,但是有人用宗教來結社,我認爲不大好。”

wωω▪тTk án▪c ○

宋九沒有深說,張龍兒也不過是一個神棍,非是張角,加上宋朝又沒有出現白蓮教之類的組織,對宗教防範意識不強,甚至還有意扶持。說多了,也是大姐做得不好,她不上當,張龍兒難道用刀逼着大姐將錢掏出來,又替他組織百姓將錢往他口袋裡放?

就不知道那一個人也說給了韓重贇聽,他纔會有此一問。又道:“無論世宗之逝,或者是先父之逝,非是殺敵人太多,而是另一樣東西,試驗室裡就有。”

全部在那十幾間新房屋裡。

琉璃研究是在後面院子,人多手雜,宋九派人在中間砌了一道牆隔開了。院中放着許多雲母,宋九指着它們哭笑不得地說:“我前段時間讓朝廷下詔各地官員派人抽空尋找呈雲母狀的片礦石,結果各地送來許多雲母。”

雲母現在也有作用,當藥物的,據說雲母具有砌除風邪,充實五臟,增加生育能力,使眼睛明亮,久服身體輕便靈巧,延長壽命的作用,有人便磕之,宋九是不敢磕的,但比磕道士煉的小丸子後果要好一點。

“有何不同?”呂端問。

“我要找的是一種礦石,它的紋理會呈現出雲母狀,但根本不含雲母成份,它的真正名字應當叫雲母氧化鐵,應當很多地方都有它的礦藏。只要找到了它,就可以研究出一種新漆,防止鐵上鏽。眼下作用不會太大,無論兵器或是農具或者廚具,都不會上漆,頂多上油防鏽。但未來鐵增產,用途會越來越多,這個漆也隨之變得重要。而且每一種礦藏派上用場,都會給百姓帶來一份更多的生機。”

“宋九,難啊。”

“二大王,爲何難?”

“宋九,你知道爲了這個鐵本官磨破了多少嘴皮子?”

“我不知道,對了,二大王,火藥用下去,我朝一年能增加多少課鐵?”

“比你說的要好,也比本官想的要高,不過湖南那邊在要鐵,前線將士盔甲兵器也要鐵,那一樣不比你重要?”

“但是……”

“我知道,當時是本官答應你的,所以難題輪到本官,又因爲轉回唐朝鐵坑制度,發生一些很不好的事,再者,國家又哪裡有那麼多罪犯?很多罪犯不當死罪,轉爲礦奴,凶多吉少……”

“二大王,索性轉爲真正的承包吧,我也下去看過,朝廷以前執行的那種制度同樣不妥,那不叫承包,而是強行攤派。”

“承包?”

“朝廷先開採,再根據其產量與成本計算一下,派官吏根據這些產量與成本估算出底線,然後公開拍賣。”

“什麼拍賣?”

“各州官吏將各州縣富戶聚集,將礦的情況說出,讓他們競標出價,出的價格寫在紙上投入匭中,價高者得,但不得任何官員貴族進入,以免傷害公平競標。只要礦主們不限制礦工自由,不虐待礦工,由他們自己經營,多勞多得。若是最高價還低於朝廷估價,派人再重新覈算,若無錯,那就是地方富商們貪婪無厭,只好各州縣繼續經營。然後五年一轉,不可能地方上的富戶一起抱成團的,若是官商勾結,礦主所得多,其他富戶眼紅,五年後會主動替朝廷將價格擡起。那樣,朝廷不用去煩惱,也能挪出官吏數量,減少朝廷負擔。”

這裡面還會有很多漏洞可鑽,但那一項政策出來,找不到漏洞?

趙匡義只問了一句:“火藥怎麼辦?”

“治法不得私賣,根據各礦出鐵量向礦主發放火藥。立法再嚴,若出高價,火藥說不定還能私售到外國。然而由官吏看管,那些小吏們就不敢私賣?守的還是源頭,京城的火藥配方以及火藥作的火藥製作。微臣也說過,它的威力不小,可沒有真正利用好它時,還不能會使各個城池產生致命的威脅。臣去了湖南,哪裡有許多金屬礦藏,一旦普及火藥,僅是開礦一項,就給當地帶來無限的生機。這纔是它真正的作用,用之於國,用之於民!不想辦法使鐵產量進一步增加,打微臣這幾十萬斤鐵主意算什麼?”

“你帶本官看什麼好東西?”趙匡義不想在上面多講,換了話題。

“二大王,你跟我來,”宋九將他們帶到另一間屋子,裡面有兩樣東西,一個是石棉瓦,一個是油氈。兩名工匠正戴着口罩調試,這時候講什麼危害有點兒不切實際,例如鹽。

不過宋九依然讓工匠們戴一個口罩,自我保護一下。

石棉同樣很早就使用了,宋九沒有朝廷支持,因爲民間有,數量不多,用它來製造防火衣穿,能不能穿讓宋九很懷疑,似乎穿它危害並不比磕雲母石危害小。與宋九無關,僅是買來一些石棉。但想大規模開採,還得用火藥。這樣防着禁着不是辦法,也不是宋九想看到的結果。有了石棉,配上細沙與水泥,就可以製成石棉瓦。也許趙匡義還不大明白它的作用,只是看到它很大。

宋九說道:“二大王,我們擡一擡。”

兩人擡起來,趙匡義道:“好輕……本官明白了,爲何那個倉庫的屋頂古古怪怪的。”

不說防火功能,磚瓦也防火,可它們很重,一重就意味着用木樑或者鋼材會多,石棉瓦的出現不但意味着建造倉庫會節約很多成本,還能爲建造更大倉庫打下基礎,又道:“果然是一個好東西。”

油氈宋九未介紹,宋朝有瀝青,一些淺層石油礦時常噴出石油,浮於水面,宋朝往後去會用它來製造武器。雖然宋九用瀝青與石棉摻合壓成油氈,可是瀝青量太少,不能滿足大規模生產的需求。所以宋九弄了弄,雖弄出來最終放棄。或者大規模開採石油,冶煉石油,那不如讓他製造飛機。

之所以弄來瀝青是另一個作用,暫時沒有防鏽漆,就是找到了雲母鐵礦石,變成防鏽漆還要一段漫長的時間。這是利用瀝青的粘性與油滾在一起,塗於鋼索上起臨時防鏽作用的。

又將趙匡義帶到後面。

沒有帶到工匠試驗琉璃的地方,而是帶到真正的試驗室,裡面有許多琉璃管子瓶子,宋九指着一個瓶子說道:“但在上油之前,鋼索那怕出來一天,都會出現一些氧化鏽蝕情況,必須用它來清洗。”

趙匡義要拿起來看,宋九一下子搶在他前面,將他手抓住道:“二大王不可啊。”

這裡面的東西皆不能隨便亂動的,動了會真出事,爲了讓趙匡義明白它的威力,宋九讓侍衛去前面拿來一塊工匠準備做晚餐的羊肉,向上面傾倒了一點液體。前面倒上去,後面青煙冒起,羊肉變成焦黑色。一個衙役緊張地攔在趙匡義身前,但他也嚇得直哆嗦。

“好毒。”

“二大王,它非是毒,而是腐蝕性,與毒載然不同,”宋九讓侍衛與衙役將兵器抽出來,選了一把有鏽跡的朴刀,將這種可怖的溶液稀釋,將朴刀放在裡面盪漾,抽出來用清水洗淨,抹布一擦,變成一把新出爐的朴刀了。

“這也是好東西啊。”

“二大王,微臣說過,一個河洲變成微臣圖紙上模樣,會出來許多好東西,大多數國家能用得上,但現在不行,包括石棉瓦,皆是試驗室產物,石棉瓦想普及量產,有一些底子,比較容易。說不定秋風起,就能上馬。然而這個物事大約不行,”宋九心中嘆了一口氣,它是工業化之母,十分十分地重要,卻不知如何量產化,甚至不能滿足未來琉璃生產需求。而且這種生產方法,成本也比較高。只說了它一個作用,沒有多說,走到另一個瓶子面前,說道:“就是它。爲何世宗早逝,因爲他早年戰場參戰,身上多處積傷,雖當時對傷口敷藥包紮止血,卻留下了後遺症,後來積傷發作,英年早逝。但只要用它稀釋,清洗傷口,對傷口進行殺菌消毒,後遺症的概率會下降一半,甚至七成。僅此一項,一年可以挽求上百上千將士的生命。也就是有了它,世宗不會早逝,先父不會早逝。”

實際兵器傷口最好是用雙氧水清洗,但那個太不切實際了,紫藥水也行,包括高濃度酒,但這兩樣嚴格說起來作用皆不及硼酸水的殺毒作用。若是與提煉後的鹽水,搭配高濃度酒、硼酸水,理論上確實會有宋九所說的效果。

況且還有醫效作用,宋朝也注意衛生,各個城市裡都有浴室,不過條件有限,能做到隔幾天洗一次澡的人並不多,於是許多人得上各種皮炎皮疹,然後發明了一種物事,撓癢扒。有了它,可以有效地治療各種皮炎皮疹。

“這也好啊。”

“它是好,可不能普及化生產,甚至就在這個試驗裡都未完全研究出來。”

趙匡義走了幾步,又咧着牙盯了一眼那個黑羊肉,衙役攔在他前面直哆嗦,他心中也哆嗦了好幾下,說道:“宋九,順便也將書院建造起來吧。”

宋九彎下腰大笑起來。

第124章 兩重天(下)第138章 草芥第424章 定(下)第228章 猛人哥第410章 鐵血之路(十)第90章 又玩大了第330章 青蛙的死法(上)第16章 約戰(上)第429章 烏鴉嘴(下)第213章 肥羊(上)二百十八章 歸來下第109章 新任務(上)第298章 飛虹第261章 保護(下)第95章 一把手的問題(下)第443章 高處不勝寒(上)第389章 封禪(上)第314章 才子(下)第95章 一把手的問題(下)第421章 飄搖(下)第252章 寶寶第499章 示弱第92章 地圖(下)第60章 關健第309章 碩麥(中)第310章 碩麥(下)第146章 桃花第16章 約戰(上)第27章 宋九趙匡胤的豪賭(中)第49章 盛況一百零七章 種花養草第370章 勢不兩立第16章 約戰(上)第389章 封禪(上)第307章 不殺人(下)第456章 忠心第522章 第三十七計(上)第47章 玩大了第277章 公主(上)第299章 愛情問題(上)第183章 求實(上)第245章 獻酒(下)第216章 懲戒第422章 定(上)第130章 詰問(上)第427章 上位(下)第304章 打獵(下)第448章 南方有風第530章 軍事家(上)第314章 才子(下)第218章 夜宴(三)第340章 遙遠的地方(下)第187章 用(下)第263章 辭戟(下)第498章 散財之功第410章 鐵血之路(十)第497章 鹹平軍第92章 地圖(下)第219章 夜宴(四)第17章 約戰(下)第214章 肥羊(下)第69章 神奇(上)第315章 脫變(上)第215章 賀禮第33章 始識第362章 號角第370章 勢不兩立第301章 高下(上)第533章 大結局(一)第6章 金子第351章 千古高梁河第80章 **(上)第236章 三槐王第403章 鐵血之路(三)第334章 契丹惡夢之始(上)第275章 反擊(下)第437章 神的黃昏(六)第442章 妖星(下)第190章 深山的貴人第34章 第一張畫(上)第167章 鏡子(中)第131章 詰問(下)第299章 愛情問題(上)第295章 詛咒的國家第305章 不殺人(上)一百零七章 種花養草第102章 好東西第264章 人才第389章 封禪(上)第269章 謀劃第12章 從此醉(上)第253章 大過第223章 誰敢惹(上)第85章 內幕第505章 歷史的玩笑第300章 愛情問題(下)第397章 自作聰明(上)第506章 殘忍的計劃第300章 愛情問題(下)第203章 佘太君(下)
第124章 兩重天(下)第138章 草芥第424章 定(下)第228章 猛人哥第410章 鐵血之路(十)第90章 又玩大了第330章 青蛙的死法(上)第16章 約戰(上)第429章 烏鴉嘴(下)第213章 肥羊(上)二百十八章 歸來下第109章 新任務(上)第298章 飛虹第261章 保護(下)第95章 一把手的問題(下)第443章 高處不勝寒(上)第389章 封禪(上)第314章 才子(下)第95章 一把手的問題(下)第421章 飄搖(下)第252章 寶寶第499章 示弱第92章 地圖(下)第60章 關健第309章 碩麥(中)第310章 碩麥(下)第146章 桃花第16章 約戰(上)第27章 宋九趙匡胤的豪賭(中)第49章 盛況一百零七章 種花養草第370章 勢不兩立第16章 約戰(上)第389章 封禪(上)第307章 不殺人(下)第456章 忠心第522章 第三十七計(上)第47章 玩大了第277章 公主(上)第299章 愛情問題(上)第183章 求實(上)第245章 獻酒(下)第216章 懲戒第422章 定(上)第130章 詰問(上)第427章 上位(下)第304章 打獵(下)第448章 南方有風第530章 軍事家(上)第314章 才子(下)第218章 夜宴(三)第340章 遙遠的地方(下)第187章 用(下)第263章 辭戟(下)第498章 散財之功第410章 鐵血之路(十)第497章 鹹平軍第92章 地圖(下)第219章 夜宴(四)第17章 約戰(下)第214章 肥羊(下)第69章 神奇(上)第315章 脫變(上)第215章 賀禮第33章 始識第362章 號角第370章 勢不兩立第301章 高下(上)第533章 大結局(一)第6章 金子第351章 千古高梁河第80章 **(上)第236章 三槐王第403章 鐵血之路(三)第334章 契丹惡夢之始(上)第275章 反擊(下)第437章 神的黃昏(六)第442章 妖星(下)第190章 深山的貴人第34章 第一張畫(上)第167章 鏡子(中)第131章 詰問(下)第299章 愛情問題(上)第295章 詛咒的國家第305章 不殺人(上)一百零七章 種花養草第102章 好東西第264章 人才第389章 封禪(上)第269章 謀劃第12章 從此醉(上)第253章 大過第223章 誰敢惹(上)第85章 內幕第505章 歷史的玩笑第300章 愛情問題(下)第397章 自作聰明(上)第506章 殘忍的計劃第300章 愛情問題(下)第203章 佘太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