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5章 返京(下)

離開遼朝捺鉢,宋朝使團踏上了回國之路,與他們同行的,還有遼國使節蕭峰、李偐,他們肩負着到大宋朝堂討價還價的重任。

路上,趙宗績忍了又忍,還是沒忍住,找了個沒人的時候,偷偷問陳恪道:“那蕭後,是不是和你有一腿?”

“噗……”陳恪正在喝水,一口噴出了七尺遠:“瞎說什麼?”

“真沒有?”趙宗績道:“別人沒看清,我可看見了,那酒盅上有脣印。總不至於是那侍女印上的吧?”

“是麼?”陳恪若無其事道:“你眼神夠好的,我都沒發現。”

“真的?”趙宗績不信道:“還有比你更雞賊的?”

“真沒發現,”陳恪道:“昨晚第一次見,今天第一次見真容,想有姦情也來不及啊。”

“也是,”趙宗績想想也對,昨晚遼主還在呢,根本不具備作案時間,便一臉可惜道:“那就是蕭觀音在調戲你。”說着淫蕩的笑起來道:“我敢打賭,咱們要是再待幾天,你非得成爲她的……”

陳恪又喝一口水,若無其事道:“什麼?”

“面首。”

“噗……”陳恪這次噴了一丈遠。

“可惜呀,可惜……”

趙宗績搖頭離開後,陳恪仍然呆呆坐在那裡,腦子裡盤旋着那兩個字——‘面首’,面首、面首……這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我勒個去,自以爲睡了遼國的皇后,還在那沾沾自喜,殊不知。其實自己是給那娘們,當了一把面首!

古有張易之,近有韓德讓,都因成爲婦女用品而得名。莫非自己,也已經躋身其列?

想想千百年後的歷史。會如何評價自己,陳恪登時不寒而慄,遂下定決心,終生不泄露半個字。

只是,隱患不在自己這邊啊!那文青病的蕭皇后。還有幫她作案的宮女,能保證不泄露出去?實在不敢說……

但此事不在他控制之內,只能聽之任之,爲今之計,就是趕緊逃之夭夭,終生不踏足遼國。想來就算泄露出去,遼國也不會宣揚國醜。更不可能大張旗鼓的到宋朝抓姦夫。

姦夫……我竟然成了姦夫,陳恪感覺自己在風中凌亂了。

五月二十日,隊伍回到燕雲,只有從汴京到草原,再從草原回到燕雲。才能真正體會到,所謂‘燕雲十六州’對漢民族生死攸關的意義。

從地形上看燕雲,燕山山脈和北太行山山脈,就像兩座相連的城牆,拱衛着燕雲大地。而燕雲南部奔流着的桑乾河和白溝河,又是剋制騎兵的有力保障。所以整個燕雲。就像由兩道超級防線組成的立體要塞,成爲漢民族和遊牧民族的天然分界線。

事實上,即使在遼國得到燕雲後的一百年。契丹人的活動範圍,仍然是在關外,燕雲的崇山峻嶺、河流沼澤,是騎兵永遠的噩夢……

爲什麼大宋一直給人以文弱窩囊的印象?以數倍之兵力、十倍之人口、數十倍之經濟,卻被遼人欺負得納幣求和?

很大原因就在於此。少了幽燕的庇護,拱衛自身的城牆在遼人手裡。一馬平川的柔軟腹地,盡在契丹鐵騎的威脅之下。

以步兵爲主的軍隊。如果沒有了山河之險的依託,根本無法阻擋騎兵的入侵。對方的高機動性,使他們可以輕易繞過你重點佈防的區域,直插進柔軟的腹地。

想想儂智高那幫泥腿子,是如何禍害兩廣的。就知道他們甚至不需要帶任何給養,富庶繁華的神州大地,可以讓他們盡情的‘打草谷’,而這對宋朝的破壞,卻是毀滅性的。

所以燕雲十六州奪不回來,戰略主動權就永遠在遼國手裡,人家想打就打,想和就和,宋朝一點脾氣都沒有。

而且在遼國的所見所聞,讓趙宗績還明白一點——哪怕不考慮軍事上的作用,燕雲依然是遼國的要害所在。

契丹人和其它的遊牧民族,沒有任何區別,除了放牧打獵,什麼都不會幹。看看半耕半牧的党項人,被大宋經濟制裁了兩年,國內物資便樣樣緊缺,老百姓連做飯的鍋都不夠用,只能用皮囊煮白肉果腹,已經是沸反盈天,怨聲載道,這才被吐蕃人打得屁滾尿流。

而不種地的契丹人,卻不用看宋人臉色,就能衣食無憂,甚至還有餘力‘支援’一把西夏小老弟。

差別就在於,遼國有燕雲!這片土地一直就是漢人農業最發達、經濟最繁榮、人口最稠密的地區之一,足以養活幾百萬契丹人。除此之外,燕雲還是遼國主要的兵源地,百萬五京鄉丁,是契丹人在兵力上與宋朝維持均勢的重要保證。

若是沒有燕雲,契丹一族雖然依然可以憑着鐵騎橫行一時,卻只要一次慘敗,就可以使其一蹶不振,就像曾經的匈奴、突厥一樣,興亡勃乎,萬不會有如今鼎盛的王朝。

言而總之、總而言之,自從燕雲易主,中原王朝和契丹才真正形成歷史上第二次南北朝局面。

所以登上青山,回望着虎踞龍盤的幽燕之地,趙宗績終於明白,在學堂上,師傅所講的‘燕薊不收,則河北之地不固;河北不固,則河南不可高枕而臥也。’是什麼意思。

然而此刻在他看來,說‘不可高枕而臥’,都是在粉飾太平,應該說,‘危若累卵、隨時都有滅國的危險’纔對!

“仲方,”趙宗績回頭望着身後的陳恪,深深吸一口燕趙大地的豪傑之氣道:“我輩男兒當立此志,以畢生之力復此幽燕,方不愧對華夏祖宗!”

“能有這個志向,這一遭出使,就算值了。”陳恪笑着點點頭道:“燕雲,是我大宋能否重寫歷史的根本所在。”說着他加重語氣,一字一句道:“燕雲不復,一切都是虛幻,燕雲若復,則華夏永昌矣!”

何止是趙宗績,陳恪也在此行中,找到了自己奮鬥的目標……當然不是把蕭觀音搶回家,這不是面首該乾的事兒。

人生是需要目標的。陳恪原先的目標,是讓自己和家人過上好日子,用了十二年時間,陳家已是滿門進士、富比王侯,陳希亮還成了皇帝的連襟。

除了趙宗實這個大麻煩外,陳恪找不到陳家不能興盛百年的任何理由。所以他認爲,自己的目標,就是把趙宗實搞下臺,讓好兄弟趙宗績當皇帝,可是然後呢?

然後做什麼?這個問題不解決,他對參與奪嫡都缺乏足夠動力,幾乎是在強迫自己。

說白了,這是在爭權奪利,與他大開大合的性格,是嚴重違和的。

而導致他缺乏動力的,還有最重要一點,就是改變歷史對大宋到底是好是壞?

他不是歷史科班出身,更沒有進行過這方面的研究,他對歷史的瞭解,只是看過《宋史》……那可是蒙古人編的,二十四史中公認最糟糕的一部。

而《宋史》的參考資料,是宋人修的《實錄》,和民間私修的史書和各種筆記。民間修史、寫筆記,基本上是按自己的好惡來,談不上公正。而號稱史官秉筆的‘實錄’,據陳恪所知,竟前後大修了三次……

究其原因,就是再過幾年之後,大宋朝堂鬥爭將變得無比激烈起來。引起這空前絕後的鬥爭的,是一場五千年未有之大變革。在那場大變革中,士大夫撕下了溫文爾雅的僞裝,全都血灌瞳仁,爲了利益、信念和意氣,前赴後繼的絞殺在一起。

他們徹底打破了大宋朝的君子政治,他們無所不用其極、他們對敵人斬盡殺絕,鬥爭比真刀真槍的戰爭還慘烈。更不幸的是,這場鬥爭曠日持久,雙方實力此起彼伏,誰掌握了權力,就會對對手進行清算,然後篡改歷史,把對方黑成奸邪小人。

然後等另一方起來,又會反攻倒算,再把歷史改成自己想要的。這樣一來二去,正應了那句話,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只要你史筆在手,就能隨意塗抹!

加上後來,宋室南渡、戊戌變法、乃至那個啥……都處於政治需要,對這段歷史進行過大改。可以說,上下五千年,就沒有任何一段,被改得如此面目全非,亂七八糟。

不幸的是,陳恪現在,就站在這段歷史的門口。他無法用上輩子的知識,幫自己作出判斷。到底是改變好,還是不改好,如果改的話,又該如何去改……畢竟宋室南渡後,還有一百五十年的國祚。加上北宋這段,超過二百年。

可別折騰來折騰去,連這二百年都沒了……

史書給不了他答案,答案只能從親身經歷中尋找。

在這蒼茫雄偉的燕雲大地,他找到了——改寫往後一千年漢民族命運的鑰匙,原來就在這裡。

好吧,我承認我比較變態,一百多萬字纔給出文章的主題,不過早說了太矯情,忍忍吧哈……還有一更。

第358章 決堤(下)第127章 小日子第21章 傳說中的神技第87章 大局第225章 大生意第279章 問君此去幾時還,來時莫徘徊(下)第59章 咱們老百姓,今兒個真高興第361章 人選(中)第346章 宮禁爲誰開(中)第303章 汴京春寒(中)第202章 客從故鄉來第375章 困擾(中)第226章 巨資第313章 一球定乾坤(中)第261章 判卷第275章 殿試(下)第335章 蘭畔照雙衣(中)第308章 捺鉢(下)第91章 大宋的良心第356章 制科考試(下)第333章 大師(上)第308章 捺鉢(下)第346章 宮禁爲誰開(上)第326章 哀莫大(上)第350章 秋(上)第301章 全民偶像(下)第222章 青天第201章 藍第17章 忘不了第116章 皇帝的苦惱第280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上)第195章 危局第365章 齊王殿下(上)第224章 違章建築第330章 龍昌期(下)第360章 緋聞(中)第296章 最寶貴的財富(中)第300章 黃金之地(上)第108章 迴歸第322章 大宋禁軍(中)第313章 一球定乾坤(下)第311章 伊人無覓(上)第119章 賢王第79章 岳陽樓第261章 判卷第203章 戲裡戲外第328章 七夕(中)第135章 千里鏡第303章 汴京春寒(下)第59章 咱們老百姓,今兒個真高興第210章 紈絝第335章 花好月正圓(下)第330章 龍昌期(下)第329章 皇家武學(上)第292章 受降(上)第364章 風水輪流轉(下)第378章 賓天(中)第281章 大理國(下)第118章 瘋掉的小王爺第366章 府尹難當(中)第144章 水淹七軍第286章 天賜之地(中)第313章 一球定乾坤(上)第285章 獻土(上)第377章 黯然銷 魂(中)第183章 多少錢?第89章 月神顯靈第308章 捺鉢(中)第321章 點兵(上)第374章 好傢伙(下)第284章 刺陳(下)第141章 天音水榭第277章 東華門外,狀元唱名!(上)第275章 殿試(上)第30章 開業第296章 最寶貴的財富(上)第356章 制科考試(下)第332章 經筵(中)第184章 鬥智第294章 港口之爭(中)第328章 七夕(下)第83章 大案第321章 點兵(中)第78章 出川第304章 虛張聲勢(中)第128章 可憐的三郎第375章 困擾(中)第290章 西線無戰事(中)第328章 七夕(上)第317章 裁軍起風波(中)第151章 戰果第335章 花好月正圓(上)第108章 迴歸第306章 使遼(中)第253章 古文第328章 七夕(下)第157章 柳老太爺的刀第290章 西線無戰事(上)第19章 關撲第177章 神功聖德碑
第358章 決堤(下)第127章 小日子第21章 傳說中的神技第87章 大局第225章 大生意第279章 問君此去幾時還,來時莫徘徊(下)第59章 咱們老百姓,今兒個真高興第361章 人選(中)第346章 宮禁爲誰開(中)第303章 汴京春寒(中)第202章 客從故鄉來第375章 困擾(中)第226章 巨資第313章 一球定乾坤(中)第261章 判卷第275章 殿試(下)第335章 蘭畔照雙衣(中)第308章 捺鉢(下)第91章 大宋的良心第356章 制科考試(下)第333章 大師(上)第308章 捺鉢(下)第346章 宮禁爲誰開(上)第326章 哀莫大(上)第350章 秋(上)第301章 全民偶像(下)第222章 青天第201章 藍第17章 忘不了第116章 皇帝的苦惱第280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上)第195章 危局第365章 齊王殿下(上)第224章 違章建築第330章 龍昌期(下)第360章 緋聞(中)第296章 最寶貴的財富(中)第300章 黃金之地(上)第108章 迴歸第322章 大宋禁軍(中)第313章 一球定乾坤(下)第311章 伊人無覓(上)第119章 賢王第79章 岳陽樓第261章 判卷第203章 戲裡戲外第328章 七夕(中)第135章 千里鏡第303章 汴京春寒(下)第59章 咱們老百姓,今兒個真高興第210章 紈絝第335章 花好月正圓(下)第330章 龍昌期(下)第329章 皇家武學(上)第292章 受降(上)第364章 風水輪流轉(下)第378章 賓天(中)第281章 大理國(下)第118章 瘋掉的小王爺第366章 府尹難當(中)第144章 水淹七軍第286章 天賜之地(中)第313章 一球定乾坤(上)第285章 獻土(上)第377章 黯然銷 魂(中)第183章 多少錢?第89章 月神顯靈第308章 捺鉢(中)第321章 點兵(上)第374章 好傢伙(下)第284章 刺陳(下)第141章 天音水榭第277章 東華門外,狀元唱名!(上)第275章 殿試(上)第30章 開業第296章 最寶貴的財富(上)第356章 制科考試(下)第332章 經筵(中)第184章 鬥智第294章 港口之爭(中)第328章 七夕(下)第83章 大案第321章 點兵(中)第78章 出川第304章 虛張聲勢(中)第128章 可憐的三郎第375章 困擾(中)第290章 西線無戰事(中)第328章 七夕(上)第317章 裁軍起風波(中)第151章 戰果第335章 花好月正圓(上)第108章 迴歸第306章 使遼(中)第253章 古文第328章 七夕(下)第157章 柳老太爺的刀第290章 西線無戰事(上)第19章 關撲第177章 神功聖德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