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雲詭(上)

碧浪軒中,歐陽修自嘲的笑道:“使相之位何曾如現在這般,成了坐不住的火爐子,短短一年不到,便走馬燈似的換了三任?”

“這背後有何關節?”陳恪輕聲問道。

“還不是裁軍鬧得。”歐陽修淡淡道:“裁軍雖然是樞密院的事,但使相管着財政,他手緊一緊,就得多幾萬人解甲歸田。他手鬆一鬆,這些人就能留下。在裁軍已成定局的情況下,使相的態度決定一切。”

“這麼說,樞密院是不配合朝廷裁軍了?”陳恪微微皺眉道。

“朝廷也就是幾座宮殿、幾個衙門罷了、飯還是分鍋吃的。”歐陽修搖搖頭道:“但是朝廷的米,開始不夠下鍋了。前年,朝廷歲入一億一千萬貫,但支出卻有一億兩千萬貫,已經入不敷出了。而朝廷計劃在去年開始,開動幾項大的河工。其中永濟河和靈渠的工程已經動工,這使去歲的赤字,一下拉高到四千萬貫,朝廷不得不動用經年庫藏。但若是下一項更大的河工開始,只怕庫藏也會告罄。到時候,朝廷只能向百姓伸手,寅吃卯糧,禍國殃民啊!”

老歐陽沒有正面回答陳恪,但表達的意思更豐富:“此等情形之下,朝廷不得不削減開支,對此總管財政的三司,自然雙手贊成。但是這一刀從哪切?切到誰,都會痛,都不願捱上這一刀。”

朝廷的支出,大頭從來只有三項,一是軍事方面的、包括軍餉、軍備、軍需等。一是行政方面,包括官俸、吏員薪水、行政費用等。一是皇家的各項開銷,包括皇室的用度、各種禮儀、賞賜等。

基本上,這三項的比例是。軍費佔七成,官費佔兩成,宮用佔一成……這一成中,還有大半是各種祭祀典禮、以及對百官的賞賜之費。

要想削減開銷,只有從這三方面下手,但是皇家的開銷,已經處於歷史最低水平了。作爲千古仁君,趙禎早已削減宮裡各項不必要的開支。每年地方進宮的綾羅絲綢、珠寶珍玩也都減少三分之二,他本人更是四季常服、不過八套,換乾洗溼,衣無新色。推衣衣之宗室使臣官吏將士。節用用之祿餉軍國之需,無時不念國步之艱,民生之難。讓誰也不好意思再說,陛下您在省省吧……

那麼只能在行政和軍事方面開刀。范仲淹的慶曆新政。就是向朝廷的冗官開刀,希望削減行政方面的開支……大宋朝的官員們又胖又肥、每年都漲工資。而且還引經據典連帶着他們的子孫後代、門客親戚都享受各種福利,簡直沒有天理了,不改更沒天理。

但結果如何,慶曆黨人迅速從百官偶像,轉變爲整個官僚階層的敵人。遭到了徹底的失敗。

教訓是極其慘痛的,以至於後面的數任宰相。都不敢再觸碰這個禁區。但財政問題不能不解決,官家又不同意再增加百姓負擔,所以只能向軍費開刀了。

宋朝的軍費,一年高達八九千萬貫,是財政支出的絕對大頭,朝它開刀也是理所當然的。

削減軍費的方法。就是裁軍。裁軍之議,由前任宰相文彥博提出。當時圍繞着裁軍與否,朝廷還進行了一番激烈的大討論。支持裁軍的官員認爲,天下承平已久,兵員數量卻有增無減,等於是朝廷拿出八成財政收入,養了一大羣閒人,實在沒什麼用,所以可以裁撤。

反對裁軍的人卻啐道,你們這羣蠢材,知道‘募兵制’是我們的國策麼?所謂‘募兵制’,簡單的說,就是在水旱年、民不聊生時,政府出面,把災民們都收編成軍人。讓他們當兵吃糧,爲國家出力。對於已然造反的農民起義,也大都採取招安,收編爲朝廷的軍隊,自然就沒有造反了。

所以說,後世不理解宋江,認爲他是窩囊的投降派,實際上是不瞭解宋朝的情況。在宋朝,造反者大都是奔着招安去的,老宋不過是隨大流罷了。

這項制度的始作俑者,開國皇帝趙匡胤曾得意的說,這樣可以讓國家‘發生叛亂時,有亂兵而無亂民;在災年時,有亂民而無亂兵。”他的天下,怎樣折騰都出不了大事。

必須要承認,這一手很有用,乃至大宋開國百年來,都沒有發生過大規模的叛亂。所以反對派說,軍隊就是用來吸收社會不穩定因素的,如果隨意裁軍,那麼玩慣了刀槍、滿身戾氣的軍漢回到地方,是要滋事鬧事,影響社會穩定的。

雙方展開激烈爭論,因爲什麼時間都是保守派居多,所以反對裁軍的意見佔了上風。而且官家也怕裁軍之後,各地治安急劇下降,眼看裁軍之議就要泡湯……

但這時,文彥博得到了西府長官的支持。當時的樞密使還是龐籍。龐相公雖然在後世戲臺上是個大白臉,但事實上,卻是個不折不扣的好官。他也認朝廷的冗兵之患太甚,應當削減。

有了龐籍的支持,文彥博立下軍令狀——如果裁軍以後社會治安出現問題,或者其他方面出現了問題,唯我是問!

男人要的就是這份魄力,文相公是不折不扣的爺們,在他的力主之下,官家終於同意裁軍。

在文彥博和龐籍的緊密部署下,各地廂軍、邊軍中,凡年齡在五十歲以上,或自願歸農的,都可以回家。這樣國家可以節約軍餉,民間也有人種地,老卒們也可以與親人團聚。最後全國累計裁軍八萬人,國內也沒有發生什麼惡性事件,宋朝開國來的首次大裁軍宣告成功,大大緩解了財政緊張。

但是,還沒來得及乘勝追擊,兩人便相繼被搞了下去,其中搞掉文彥博時,陳恪還是出了大力的。當時,他還很是得意,認爲古人也不過如此,自己一個小小的書生,就能通過計謀,神不知、鬼不覺,把堂堂宰相搞下去。

多年以後,隨着他經歷漸多,見識漸廣,終於回過味來……提供黑材料的,是柳老爺子,找人彈劾的,還是柳老爺子!自己明明被那老倌兒給當猴耍了……

不過一個柳老爺子,沒有那麼大本事,但整個將門集團有!因爲宋朝重文抑武的國策,大宋將門已經沒有開國時的煊赫,變得十分低調。但低調不代表不存在,曹家、王家、楊家、柳家、慕容家……這些開國功勳的後代,一直牢牢把持着宋朝的軍界。

儘管沒有樞密院的兵符,他們一個兵也調不動,但軍中就是他們的地盤,他們的根本利益。裁軍就是在動他們的徒子徒孫,傷害他們的利益,自然遭到他們的反噬。

百年積累的底蘊,一旦勃發,是出身微寒、驟登顯貴的相公們無法抵禦的。

就連文彥博這樣的智者,都只能黯然離場。不過他還算幸運的,因爲知道自己得罪了軍隊,所以外放時,堅決不接受與軍隊有關聯的職務,寧肯當個知州逍遙數載,也不去找那不痛快。

龐籍就慘了,這老倌兒被放到西北防備西夏,手下全是兵……而當年他在西北裁軍三萬,砸了不知多少軍官的飯碗,現在又想讓他們爲己所用,現實麼?

因此朝野一直流傳,導致龐相公身敗名裂的屈野河慘敗,其實是將門集團聯手送給他的禮物……不然根本無法解釋,一直和西夏小打不斷的老西軍,能輸成那個鳥樣。

但是前去調查敗因的御史,回來之後的報告中,認定是邊將輕敵冒進所致,逝者逝矣,已經再也說不明白了。

二位相公下課,裁軍之事戛然而止,所削減的幾百萬貫軍費,也很快被各項激增的開支沖銷掉,朝廷再次出現了入不敷出。

這種局面下,富相公給出了他的應對之策——繼續裁軍。既然上次裁軍效果良好,那有什麼理由不繼續下去呢?儘管有人勸他,要小心前任的教訓,但富相公君子不惜身,並不在意。

但與文相公時不同,他沒有得到樞密院的支持。韓琦認爲,大宋和西夏處於敵對狀態,遼國又在挑釁,朝廷應該增加軍費,而不是在這個時候動搖軍心。

儘管富弼在張方平的支持下,得到了官家的首肯,通過了再次裁軍十萬的決議,但沒有樞密院的配合,裁軍進行的步履維艱。想動哪支部隊,樞密院都會給出無數理由,闡述動不得的原因。

而將門集團的報復很快就到,他們設局做掉了張方平。

我回頭看了看自己的單章,確實表達不清。想一想,應該是當時處於亢奮狀態,詞不達意所致。對不起,下次一定說清楚了。

爲了表示懺悔,再加一天四更……也就是十天四更。

第290章 西線無戰事(中)第172章 滿江紅第102章 楊家將第363章 凱旋(上)第316章 重逢(上)第308章 狀元見狀元第160章 狄青危局第309章 遼主(上)第377章 黯然銷 魂(上)第302章 狀元島(上)第128章 可憐的三郎第309章 遼主(上)第2章 兄弟第二五二章第229章 開張第126章 無言第364章 風水輪流轉(上)第270章 司馬光第330章 龍昌期 中第366章 府尹難當(下)第62章 歲月無痕第162章 對策第175章 早朝第306章 使遼(上)第369章 逆轉(中)第368章 火災(上)第319章 誰主浮沉(下)第213章 漫長一夜第39章 人人都愛陳三郎第323章 平地起風雷(上)第207章 感同身受第26章 書中自有顏如玉第75章 過堂第326章 哀莫大(下)第128章 可憐的三郎第341章 物象纖無隱(上)第209章 條件第二五二章第260章 鵝毛筆第300章 黃金之地(中)第84章 探監第366章 府尹難當(上)第343章 問渠哪得清如許(下)第287章 錢荒之解(中)第345章 爆竹聲中一歲除(中)第368章 火災(下)第361章 人選(中)第65章 少女與字典第305章 談判(上)第309章 遼主(中)第340章 遲暮美人悲(上)第348章 春(中)第327章 於心死(下)第146章 營救第316章 重逢(下)第347章 態度(下)第199章 求種第270章 司馬光第278章 金明池上游(下)第335章 花好月正圓(下)第75章 過堂第326章 哀莫大(上)第230章 用錢壓死你!第131章 歡宴不夜天第277章 東華門外,狀元唱名!(中)第117章 帝國之傷第335章 花好月正圓(中)第11章 書生意氣第283章 困龍(下)第192章 璇璣第303章 汴京春寒(下)第177章 神功聖德碑第11章 書生意氣第5章 算計第376章 曝光(下)第334章 宜男花正好(上)第172章 滿江紅第367章 破鼓(中)第378章 賓天(中)第59章 咱們老百姓,今兒個真高興第70章 男兒不該做備胎第345章 爆竹聲中一歲除(下)第368章 火災(下)第96章 人樣子第330章 龍昌期(上)第303章 汴京春寒(中)第280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中)第129章 名人第354章 春風得意(中)第284章 刺陳(下)第75章 過堂第53章 打虎親兄弟第162章 對策第307章 燕雲(下)第281章 大理國(下)第312章 皇帝的決斷(中)第40章 正版天下第275章 殿試(中)第190章 狀元樓第68章 師表
第290章 西線無戰事(中)第172章 滿江紅第102章 楊家將第363章 凱旋(上)第316章 重逢(上)第308章 狀元見狀元第160章 狄青危局第309章 遼主(上)第377章 黯然銷 魂(上)第302章 狀元島(上)第128章 可憐的三郎第309章 遼主(上)第2章 兄弟第二五二章第229章 開張第126章 無言第364章 風水輪流轉(上)第270章 司馬光第330章 龍昌期 中第366章 府尹難當(下)第62章 歲月無痕第162章 對策第175章 早朝第306章 使遼(上)第369章 逆轉(中)第368章 火災(上)第319章 誰主浮沉(下)第213章 漫長一夜第39章 人人都愛陳三郎第323章 平地起風雷(上)第207章 感同身受第26章 書中自有顏如玉第75章 過堂第326章 哀莫大(下)第128章 可憐的三郎第341章 物象纖無隱(上)第209章 條件第二五二章第260章 鵝毛筆第300章 黃金之地(中)第84章 探監第366章 府尹難當(上)第343章 問渠哪得清如許(下)第287章 錢荒之解(中)第345章 爆竹聲中一歲除(中)第368章 火災(下)第361章 人選(中)第65章 少女與字典第305章 談判(上)第309章 遼主(中)第340章 遲暮美人悲(上)第348章 春(中)第327章 於心死(下)第146章 營救第316章 重逢(下)第347章 態度(下)第199章 求種第270章 司馬光第278章 金明池上游(下)第335章 花好月正圓(下)第75章 過堂第326章 哀莫大(上)第230章 用錢壓死你!第131章 歡宴不夜天第277章 東華門外,狀元唱名!(中)第117章 帝國之傷第335章 花好月正圓(中)第11章 書生意氣第283章 困龍(下)第192章 璇璣第303章 汴京春寒(下)第177章 神功聖德碑第11章 書生意氣第5章 算計第376章 曝光(下)第334章 宜男花正好(上)第172章 滿江紅第367章 破鼓(中)第378章 賓天(中)第59章 咱們老百姓,今兒個真高興第70章 男兒不該做備胎第345章 爆竹聲中一歲除(下)第368章 火災(下)第96章 人樣子第330章 龍昌期(上)第303章 汴京春寒(中)第280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中)第129章 名人第354章 春風得意(中)第284章 刺陳(下)第75章 過堂第53章 打虎親兄弟第162章 對策第307章 燕雲(下)第281章 大理國(下)第312章 皇帝的決斷(中)第40章 正版天下第275章 殿試(中)第190章 狀元樓第68章 師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