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批發滷肉

真的很近,也就拐了個大彎,可要是沒有驢車,走起來就比較累了。

問題解決了,二妞又開始尋思吃的了。

饃饃已經上鍋蒸了,今天麥芽又弄了個新花樣,做了半鍋的花捲。菜園子裡陸陸續續有有青椒養紅,她便摘了,每天剁些辣椒醬。

正好今天可以做花捲,花捲的做法也很簡單,想複雜的也成,不過她還是比較喜歡簡單的方法。

把發好的麪糰擀成麪皮,上面撒一層細鹽,刷一層油,抹上一層辣椒醬,上面再撒一層蔥花,然後把麪皮疊好,疊成饃饃劑子的大小,最後切成長方形的塊,要是喜歡花形好看的,扭個圈也成。

二妞跟林翠在她刷辣椒醬的時候就吸口水了,二妞問道:“你這辣椒醬比我們家做的香哩,你加了什麼?”

“加了一些糖還有油,這樣辣椒醬纔不會長黴。”

“哦,原來是這樣,”二妞忍不住拿筷子去嘗,“你這醬好香哩!”

林翠聽她這樣講,也抽了雙筷子,夾了口辣椒醬,估計她一口吃的太多,辣的嗆住,躲在一邊直咳嗽。

麥芽瞧她們的饞樣,笑道:“你倆該不是餓紅眼了吧,我還沒燒主菜呢!別總抱着辣椒醬吃啊!”

“今兒主菜是黃鱔吧,你要怎麼燒?紅燒還是清燉?”二妞湊過去,笑的很貪婪。

“黃鱔哪裡能清燉,必須會味重的材料去燒,才能燒出味來,等着,我叫我哥去拿鹹肉,”她家的鹹肉爲了不招蒼蠅,特地又去做罈子的那家定了個最大號的深口罈子,不光定期用酒擦壇身,還得放在陰涼的地方,爲了保證鹹肉不壞,冬生就把罈子放大缸裡,缸裡是裝滿水的,罈子只露出一點點的頭,這樣既不會進水,又能保持低溫。

冬生聽到妹妹叫他,正好他們黃鱔也洗好了,並用剪刀,剪成兩寸長的段子。進廚房擱下黃鱔,他又去掏了塊肥瘦相間的鹹肉出來。

林翠跟二妞也好奇了,從沒聽過燒水裡的東西,還用鹹肉的。

麥芽很自信,她將鹹肉切成薄片,肥瘦連着切,隨後鍋裡下菜籽油,等油燒開。(菜籽油燒的冒煙纔算開,不然吃着有青氣。)

油開了之後,下鹹肉爆炒,鍋鏟才翻幾下,鹹肉的香味就出來了,臘香臘香的,農家人最喜歡聞這味,下飯。

麥芽叮囑二妞火不要燒大,稍微把鹹肥肉的油炒出來之後,就可以倒入黃鱔進行爆炒,然後加入調料除腥,再改小火加水慢煮。

她喜歡把黃鱔燒透,不然會有寄生蟲,那就很噁心了。

冬生跟元青洗了手,一幫人坐在院子裡說話,麥芽從廚房伸出頭,“哥,準備個炭盆,今兒這菜得邊吃邊煮!”

“哦,”冬生又起身去鼓搗炭盆,這倒不難,反正院子裡有土竈,撿些木炭出來就成。

爲了更徹底的除去黃鱔的土腥氣,她又切了不少乾紅椒,提升辣味。因爲今兒人多,這黃鱔煮的也多。眼瞧着差不多了,便找了大瓷盆裝着,待會直接放到炭盆就成。最後把大蔥擱在上頭,這道菜就算完成了。

林翠瞧着醬色的一盆菜,跟二妞兩個忍不住就要下手嚐嚐,麥芽趕緊阻止道:“不行,還得用炭盆再煮會,現在還不能吃!”

想着要趕緊吃飯,林翠就趕緊幫她刷了鍋,麥芽又炒了幾個蔬菜,切了兩樣滷肉,今兒的菜就算齊了。

鍋裡的饃饃跟花捲也蒸好了,元青幫着把裝饃的竹扁端到堂屋。

林德壽他們一幫人,早就等不急了,正要下筷子,麥芽忙攔住他們。所有人都愣住了。

麥芽笑着道:“你們不記得我之前有釀李子酒嗎?現在可以開壇了哦!”

林虎第一個叫道:“對啊,那些李子都是我送的哩!”他笑的很驕傲。

“就你話多,”林德壽笑着從後面掃了下他的腦袋。

麥芽笑着道:“的確是他的功勞,你們誰去搬來開壇吧!”

當然還是元青跟冬生去搬了,罈子外面糊的一層泥巴,已經幹了,輕輕一敲就掉。

冬生找了塊抹布,把罈子擦乾淨,又從廚房拿了個長把的勺子。兩人把罈子搬進堂屋,所有人都好奇的湊上來。

這開壇的任務自然還是麥芽的,壇蓋一掀開,一股清香的酒氣帶着水果纔有的酸甜氣,直衝人的鼻子,深吸一口,真是香的很。這裡的小娃沒喝過果汁,頭一回聞到水果釀出來的香甜氣,林虎自然是饞的很。

“麥芽姐,這個我能喝嗎?”

麥芽搖頭道:“雖然是李子釀的,但歸結還是酒,喝多了還是會醉人,”她說話時,已經用小勺把酒舀進裝酒的小壇,土法子釀出來的顏色偏暗,不像那個時代賣的那種青綠青綠的,反而有點像黃酒的感覺。

林德壽迫不及待的從她手裡接過酒罈子,給每個人都倒上一碗,因爲今兒要喝果酒,所以全都換了大碗。

連幾個女娃也不例外,都倒了半碗。

黃年第一次喝,一入口半碗就沒了,喝完之後咂咂嘴,回味道:“這李子酒跟白酒還真是不一樣,白酒下肚之後辛辣,從喉嚨一直辣到肚子裡,可這酒入口有點生澀,還有點甜味,苦味也有一些,真是五味雜陳。”

看樣子,他品的還挺深奧。

林德壽就比他直接多了,“就酒啊,味道不錯,跟其他酒味都不一樣,但對於我們大老爺們來說,還是白酒喝着痛快,夠勁!”

李氏不同意他的說法,“姓林的,有本事你喝上一兩斤,我看你醉不醉,你沒聽麥芽講嘛,這酒後勁足着哩,你別竟着吹牛。”

林德壽被她這一激將,捲起袖子,一臉的不服氣,“喝就喝,我可是白酒一斤的量,就這度數低的酒能把我喝醉嘍?笑話,老黃啊,你聽李嫂子都這麼說了,這桌上就咱兩個年長的老頭,你敢不敢陪着我喝?”

黃年一碗李子酒都已下肚,正夾黃鱔斷吃,這黃鱔燉擱在炭盆上,慢慢吸收鹹肉的鹹香,雖然燉的久,但黃鱔肉還是嫩的很,入口就化了,肉質鬆軟,只有一根大刺,吃起來過癮的很。他正吃的起勁,聽到林德壽的話,笑着應道:“你要喝,我就陪你,不就是想多喝些麥芽釀的酒嗎?找那麼些藉口幹嘛,”他雙對林虎說道:“虎子,你瞧瞧你爹,這麼大個人了,還貪嘴,今兒我可以把他喝倒了,你可不能說黃大叔欺負你爹哦!”

林虎嘴裡嚼着黃鱔肉,哪裡管他們,嘴裡顧不上說話,乾脆擺手,表示不干他的事,你們愛咋咋地。

冬生負責給他們倒酒,元青偶爾陪兩個老人[有喝一杯。農家人只要客人進了家,就不存在小氣,捨不得叫人吃,捨不得叫人喝,只恨不得把家裡所有的好東西都拿出來招待客人。

二妞,林翠,跟麥芽,她們三個也喝了半碗李子酒。

麥芽說道:“這水果酒,比較適合女子喝,酒勁綿柔,味道酸甜,經常喝,對身體也好,李嬸,您等下帶一罈子回去慢慢喝。”

李氏笑了合不攏嘴,“你這丫頭就是心細,成,等下叫元青搬一罈子。”

“明兒再帶一罈子給陳掌櫃,讓他賣着試試看,不過我們是自家釀的,數量不會很多,等過些天,再弄些杏子,梅子啥的,都能釀成酒。”

林德壽跟黃年聽她這樣說,這會酒也沒上頭,就爭着說村裡誰家有杏子樹,哪裡有梅子樹,說好了,等結了果子就都送給他。

乘着他們還沒喝醉,麥芽跟他們商量起來,“林叔,黃叔,今兒你們吃這黃鱔好吃不?”

黃年還在夾着黃鱔段,聽她問了,直點頭,“好吃,這肉嫩的很,把鹹肉味浸的足足的。”

林德壽也直稱讚,不光他稱讚,所有人都一致認同,林虎恨不得把腳也舉起來,他今兒也吃了不少,麥芽做的花捲也好吃,就算沒有菜就着,他都能吃兩個。

麥芽元青看了去,冬生本來要說話的,但瞧見麥芽看元青的眼神,他收回了要講的話,悶頭吃菜。

元青哪裡會不知道麥芽想說什麼,他接過麥芽的話茬子,說道:“其實這抓黃鱔也不啥難事,麥芽的想法是,就跟前些日子撈小龍蝦一樣,咱們村的人有空的時候,都去下些黃鱔籠子,集中到一起販賣到城裡,也能給每家多掙些收入不是!”

麥芽臉上掛着微笑,“元青哥說的對,反正現在田裡也沒啥事,除了放水,鋤草之外,沒別的活要忙,與其在家閒着,不如乘着有空的時候賺些外快,這黃鱔也不是一種燒法,但是怎麼燒都挺好吃的,而且價格要比小龍蝦貴上許多,賺的也多。”

林德壽跟黃年聽她這樣說,滿臉的興奮,這事哪還要猶豫,也沒本錢,就是空手套白狼的買賣。榆樹村水多,小河小溝也多,田裡邊上都是小溝,弄這東西還不是分分鐘的事。

林德壽讚賞的看着麥芽,“你這娃心胸可真大,要是擱在別人身上,哪裡肯把這賺錢的買賣講給別人聽,恨不得自己捂着,藏着呢!”

黃年也道:“就是哩,我們平時也沒啥給你們的,如今又要得你們的好處,要我們怎麼說纔好!”

李氏放下碗筷,帶着教訓的口吻說道:“你倆平日裡也敞快的很,咋今兒婆媽起來了,點子是我們想出來的不錯,可光憑我們兩家也幹不起來啊,明兒我們就不出去賣滷,讓人到家裡來進貨,往後的滷肉還會越做越多,哪裡有功夫下那麼些個黃鱔籠,再者說,我們跟縣城的陳掌櫃有約定,只要是咱們出的東西,他都收,要不然也不能讓你們往把黃鱔這裡送,元青每天都要上縣城送貨,我們收你們的黃鱔,然後再轉賣給別人,一樣的道理,省得你們跑路,當然了,要是有人想自己送到縣城裡賣,也不是不行,咱不是那員外老財主,沒那麼多講究。”

田氏附和她的話,“李嫂子說的對,我們可不是想着賺你們的錢啊!就是想着有錢,大傢伙一塊賺,也不能光我們致富不是?”

林德壽聽她這樣講,把臉一扳,不高興了,“你們這兩老婆子說的什麼話,我們家又沒驢,又沒車的,你讓我靠兩腿跑往縣城裡送貨啊,我纔不幹,告訴你們,明兒我就跟冬生學編網子,收了黃鱔就送你家了,你愛給錢就給,不給管我一頓飯也成。”

黃年很同意他的說法,“我明兒跟村裡閒在家的男娃們說說,叫他們編網子收黃鱔去,對了,還得跟村子透個風,前些日子他去縣城裡養病了,最近幾天纔回來的,我們有大動作,總不能不跟他商量着。”

他一說這事,冬生也想起來,昨兒看見有輛帶棚子子馬車往村子裡趕,原來是村長回來了。

田氏關切的問道:“村長可好些了?他病的不輕呢,這會回來,是不是表示沒事了?”

林德壽搖搖頭,“只怕沒那麼容易好,咱們在這裡偷着講,聽說他得的是癆病,這病不好治哩,成缸的中藥灌下去都不見好,昨兒我從他家路過,還聽他咳的要死要活,我估摸着,撐不過今年。”

黃年見氣氛沉默了,擺擺手道:“哎呀,咱都在吃飯呢,不提這事了。”

李氏嘆口氣,“村長家跟謝家走的挺近,你們說,要是老村長走了,這村長的位子會不會讓謝家人幹,要真是這樣,可就壞了,謝家那幫子人,都不是啥省油的燈,他家要是有人當上村長,還指不定怎麼折騰我們呢!”

田氏也道:“話說回來,老村長人還不錯,對咱們也都挺好,只是這病,也把他折磨的不輕。”

麥芽知道這癆病是啥,就是現代人口中的肺結核,這病難治的很,拖的也長,只怕這位村長得這病很早了,慢慢耗着。

林德壽今晚喝的的確有些高了,到最後說話都大着舌頭,反而是黃年好些,他看着林德壽醉成那樣,指着他的鼻子笑話道:“你不是說,你有一斤的量嗎?這是咋啦,現在就慫了?”

林德壽不服氣,伸着手指想指他來着,可怎麼也指不到他的臉,林虎小大人似的搖搖頭,“唉,我爹又喝醉了,”說着,他站起來,架起林德壽。

冬生也跟着站起來,“我送你們回去。”

林虎直搖頭,“不用了,我爹喝醉酒是常事,我都習慣了,也沒多遠,走幾步就到了。”

林翠也道:“有我跟弟弟兩個人呢,能把我爹弄回家的,你們也忙了一天,怪累的,洗洗早點睡吧!”

黃年也準備走了,“我跟你們一塊走,老這麼坐着,你們都不好收碗了,今兒說的事,我們記下了,田嫂子,李嫂子,我們走了啊!今晚打擾了。”

幾個人又是一番客套,臨走時,黃年還執意說,等那天大全回來了,叫冬生他們過去吃飯,麥芽還沒到他家去過呢。

田氏點頭應是,送走了他們,田氏也打發元青帶着母親回去,都不早了,元青明兒還得送菜呢!

元青執意幫着麥芽收了東西之後再走的。

田氏心疼女兒忙了一晚上,所以碗就由她刷了。

冬生在堂屋掃地,麥芽湊過去,藉着這個機會,把話挑明瞭。

“哥,我問你個事唄!”

“嗯,”冬生頭也沒擡,輕輕嗯了一聲。

麥芽繞着手指,在他身邊轉來轉去,“唉,我就直接點說吧,那個……你覺得二妞怎麼樣,她是你喜歡的類型嗎?”

冬生終於站直了身子,有些疑惑的看着麥芽,“你問這個做什麼?”他的內心想法是,二妞怎麼樣,好像不關他的事,談不上喜不喜歡,都是一個村的,難道他要說自己討厭人家嗎?

“哎呀,不幹什麼,你就說,像二妞這樣的女娃子,如果做你媳婦,你覺得咋樣哩?”

話是越說越明白,這時候冬生要是聽不出來,那他真就是榆木疙瘩了。

冬生悶悶的道:“不咋樣!”

麥芽聽了他的話,有些傻眼了,這話是什麼意思?算了,她換個法子問,“今兒二妞來說,她家給她介紹了個男娃,改天要給她相親呢!”

冬生低下頭繼續掃地,一副事不關己的模樣,“相親是好事,只要對方人品好,她自己願意就成,男娃是哪裡的?”

麥芽以爲哥哥有想法了,趕忙對他說道:“就是王家村,舅舅家那個村子,聽說他家孩子多,那男娃是老幺,上面的兄弟姐妹都成家了,只剩他一個。”

“哦,這樣也好,要是嫁過去了,也不用照顧弟弟妹妹,擔子輕些。”

“哥,你真的一點感覺都沒有?”麥芽還是不死心。

“要啥感覺,她要相親,跟我也沒關係啊,頂多需要我出力的時候,我去幫忙就是。”

麥芽嘆了氣,“好吧,不過我還要跟你說個事,後天早上,我想帶着二妞去趟王家村,悄悄去看下那上男娃,對外就說去舅舅家,給她先看一下,總歸心安一些,你說對不?”

冬生已經掃完地,拿着簸箕摟灰,聽妹妹這般說,他也點了點頭,“行,那後天我給你們趕車,哎呀不行,元青早上還要送貨呢,沒有板車能用,要不傍晚的時候去,就當去看看狗蛋他們,打一圈就回來。”

“行吧,那就後天傍晚去,”瞭解了哥哥的心意,麥芽只能說,她也盡力了。

第二天,元青送貨的時候帶着昨兒剩下沒殺完的黃鱔,把個小水桶裝了,麥芽把燒黃鱔的幾種做法都寫在紙上。冬生對妹妹越發的佩服,妹妹以前喜歡謝文遠的時候,爲了討好他,也天天學習看書,這會忘記他了,倒是以前學的字沒忘。另外之前答應過陳掌櫃的李子酒,也拉了兩罈子給他。因爲之前是試着釀,村裡的李子樹也不多,攏共也就釀了那麼幾罈子。幾下一分,她家也沒剩多少。

送走了元青,娘幾個又得着手做滷菜,今天這滷只有渾的,要是有素滷也成。

不過,這兩種滷汁得分開,不然會串了味道。

乘着空閒的時候,麥芽又去小河邊採薄荷葉,昨天採的一籃子薄荷葉,現在還只是陰的半乾,等到完全陰乾,就只能剩一點。

滷肉配着涼粉賣是最好的,麥芽跟田氏說,今天的涼粉要多做些,下午有人要來進滷菜國,如果生意順利的話,她們會考慮把進菜的時間擱在早上,這樣也方便人家做生意。豆腐腦也得乘着早上放做,能當早點賣。

今兒元青送貨走上之後,她們又滷了兩大鍋肉,五大盆涼粉,光是這些就把他們三個忙翻了。

快到中午時,元青回來了,身邊還跟着三個農家漢子,有兩個帶了驢車來,還有的推着小推車。

冬生出來接他,問道:“你們,是誰啊?”

其中一個寬臉的漢子,自我介紹道:“我叫王根生,是王家村的。”

另一個瘦些漢子也介紹道:“我是老土井那邊的,你們叫我朱六就成。”

“還有我,我是你們村林德壽家的堂兄弟,我叫林康順,我們家住毛家壩子,離這有二十里地,”最後一個說話的人,臉很黑,皮膚蠟黃的,眼神倒是跟林德壽有些相似。

冬生忙招呼他們進院裡歇歇,喝口茶水。

三個把驢車擱在外面栓好,這才進了院子。

第一次到別人家,他們顯的很拘謹,元青招待他們坐,他們才小心的坐下。

麥芽端了茶壺出來,“三位大伯喝點水吧,這一路也挺辛苦的吧?”

三人都站起來接茶杯,第一個講話的寬臉漢子王根生,不好意思的說道:“我們來給你家添麻煩了,這不是聽說你家進找人進滷肉賣嘛,我們幾個商量着先過來看看。”

瘦漢子朱六比他要大方些,講話聲音也大,“你們家滷肉味道做的好,價錢又不貴,像我們這些莊稼人,又不是天天能吃上肉,能買個滷菜打牙祭總是好的,也花不了幾個錢,所以,我們就想着,你們家能不能給我們批些滷肉回去賣?”

田氏出來打了個招呼之後,就到菜園忙活去了,她曉得麥芽心裡有主張,不用她操心。

元青跟冬生都搬了椅子過來,他們想看看,麥芽怎麼講。

麥芽笑着請他們坐下,自己也坐到他們旁邊,笑着說道:“咋能不行,我娘昨兒也跟你們說了吧,在每個村子,我們只招一個賣滷肉的,要是有兩家,得弄出許多矛盾來,今兒既然你們提前來了,這加盟的人選也非你們莫屬,我瞧着幾位叔都是實誠人,把生意交給你們,我也放心嘛!”

三人一聽她這樣講,高興壞了,他們在來的路上,還怕人家嫌棄他們,不給他們進貨呢。

一直沒吭聲的林德壽家堂兄,林康順有些緊張的問道:“你家要什麼條件不?要不要我們給定金啥的?”

麥芽搖頭,“你們只要把每天進貨的錢付了就成,啥定金也不要,因爲我家也不寬裕,我們還得進貨,沒過本錢也不成。而且還有一點我要說,既然每個村子都有人賣,就不能有人跨界,跑到人家地盤上去做生意,這樣大家臉上就都不好看,做生意也要講規矩的是吧?”

王根生直點頭,“對對對,這話說的在理,我們只在自己的村子賣,絕不跑到別的村子。”

朱六見麥芽小小年紀考慮的還挺周全,難免對她刮目相看,“閨女,你想的很全,我們都會照做,如果有人不按規矩來,你可以不給他進貨嘛!”

麥芽一想也是,發貨權在她手裡。她回屋拿來紙筆,把這三人的名字以及住址都記下來,方便以後好認。

既然人來了,冬生跟元青便幫着稱重跟分肉,按各項的需要,今天只能賣下香午的,所以麥芽沒給他們進多,先買着試試看,另外滷湯也是她事先配製好的,直接拿回去,切的時候澆在上面即可。

至於其他調料,麥芽就交着他們去做,比如加辣椒油,蒜瓣,如果有香菜加些也是好的。

涼粉一人拿一桶回去,調料也是田氏幫着配的,一併給他們帶去。

都是鄉里鄉親的,他們來進貨,省得田氏跟李氏往外跑,除了本錢跟工錢,麥芽跟他們要的也不多,比平時出去賣少了兩三文錢一斤。乍了看好像不多,但要是賣個十幾斤,二十幾斤,這錢可就多了。還有其他東西可賣,所以總的算下來,比他們做零工可要賺錢的多,還不用往外跑,就在村子裡賣。

三個進到了貨,都高興的很,他們根本不愁銷路,這段日子,田家滷肉的名聲早都打了出去,哪裡會愁眉苦臉着賣呢!

送走了他們,麥芽回家對幾人揚了揚眉毛,看吧!她的批發生意就要做起來了。不過,這品種還是少了點,她得多開發些品種出來纔是,光是他們幾個是忙不過來的,還得田氏他們幫忙。

下午的時候,陸陸續續也來了好幾個人,其實還有很多,只不過在路上碰到回去的三個人,便也跟着回去了,人家都說好了,一個村子只招一家,去了也沒用啊!

今天他們進的貨普遍都很少,元青中午回來的時候又帶了不少材料,瞧着這麼一大堆東西,麥芽覺得頭皮有點發麻。

李氏還是他們的合夥人,再說,她爲了掙錢給兒子娶媳婦,所以暫時把老臉擱一邊,兩傢伙在一塊幹,她也就光坐着洗洗東西,累了就歇會,大鍋也是她來燒,田氏母女倆個都忙翻翻了。

這裡面最難打理的,屬豬耳朵,至於豬蹄子,陳掌櫃怕他們忙不開,就叫店裡的小二幫着處理乾淨,豬耳朵要用開水燙過,才能去掉死皮,耳廓部分也要劃開,把裡面的髒東西刮乾淨,他們做的都是鄉鄰生意,可不能馬虎了。

因爲是招的代理商,只要批發給那固定的幾個人就成,倒也不像做零碎生意,那般繁瑣。

傍晚的時候,冬生又去後山砍了些竹子,跟元青兩個坐在院子裡編黃鱔籠。

李氏坐在一邊洗面團,要做涼粉的,田氏到外面摘皮樹葉去了,順道還得餵雞,餵鴨,餵鵝。今年她家的牲口多了,這麼多張嘴,也不好伺候。

麥芽又去摘了些薄荷葉,天氣乾燥,葉子放了一天一夜,就乾燥的差不多了。她從針線筐裡撿了些碎花布,專撿那些織的稀鬆的,便於薄荷散發氣味。

她做這個很急,其他事可以放放,唯獨薄荷香包得趕緊完成,不然她這身上的大包小包又得成倍的長。

田氏當然知道她急着呢,所以李氏把之前估衣裳剩的布料都給她拿來了。

香包做成個口袋形狀,上面的口子,做成鬆緊褲子的樣子,裡面穿進一根細繩,一拉繩子口袋就係上了,也方便以後掏出。

第一個藍布口袋做好了,麥芽往裡面塞滿風乾的薄荷葉,如果味道淡,也可把口子慷慨一些。只是可惜了,她不會繡花,也沒那個時間繡,不然可以把這個香包好好裝飾一下。

她把香包拿在手裡,正要往元青的方向遞,擡頭瞅見元青跟哥哥坐在一塊,她能遞給誰呢。麥芽轉了個眼,對上李氏含笑的眼神。

“李嬸,這第一個香包就送給你了,我還會做很多的香包,掛在牀邊,能驅趕蚊子的。”

李氏接過香名,放在鼻子下聞了聞,有股子很濃的清涼味,“成啊,你就忙你的香包吧,這些活有我們幹呢!”

麥芽衝她甜甜一笑,低頭又拿了塊布做香包,院子的土竈上,滷肉漫着香氣,咕嘟聲響。

院門口忽然走進來一中年漢子,肩上扛着捆成一圈的竹篾子。

李氏招呼他,“喲,德壽兄弟,你酒醒了啊,昨晚沒叫你娃給你扔塘裡?”

來人是林德壽,這會酒意沒了,怪不好意思的,“唉,別提了,昨晚叫你們笑話了,我哪裡知道那李子酒,後勁這樣大,剛開始喝着也沒覺着有啥,可越到後來酒勁上來,就暈暈乎乎的了。”

麥芽回堂屋給他端來矮凳子,林德壽坐下後,把身上背的竹篾也放下。

麥芽對他道:“果子釀的酒跟糧食釀出的酒是不同的,有些地方的人還會用葡萄釀酒,不過那法子要講究技術,我們這些人是學不來的,我也就是釀着玩,權當給自家人改善口味。”

林德壽點頭道:“說的是,要是都容易,那還要那些個學徒做啥,這不,我今天就來做學徒來了,冬生啊,你倆教我編黃鱔籠唄,你黃叔本來是跟我一塊來的,路上他想起得跟村長說一聲,又繞路去他家了,等會就來。”

冬生哪有不答應的道理,“說啥學徒哩,這東西也就是我在家瞎弄出來的,不要啥技術,你們是沒見過,所以纔不會編,要是見過了包準一學就會,元青就是,看我編了一個,現在編的比我還好!”

林德壽把凳子湊過去,看他們倆編,嘴上說道:“元青聰明,我就沒法子比嘍!”

李元青擡頭笑了笑,眼神從麥芽身上掃過,“林叔,你說笑了,我哪能跟您比。”

李氏見他們互相吹捧着,忙笑話道:“瞧你們三個,誇來誇去的有意思嗎?他林叔啊,你得趕緊編了,元青他們等會就要去下籠子哩。”

麥芽這會插嘴道:“你們編籠子的時候都各自做個記號,雖說都是鄉里鄉親的,弄錯也沒啥,可要是下的人多,難免弄混,還是做個記號的強,或者換個花樣編也成,也可以在籠子裡做個機關,這樣就不用再做蓋子,”具體那機關長啥樣,她也不記得,以前也只是隨便看過一眼而已,這會叫她說,還真說不上來。

不過,李元青跟田冬生都是手巧的人,兩個湊在一起鑽研,居然真弄出了不少花樣,先前一批編的,還是存在漏洞,而且也麻煩的很,黃鱔籠的訣竅就在籠子的內部。

林德壽也加入研究的陣容,他平時上山下套,抓野味,設陷阱,都是個中好手,這些都是小意思。

田氏揹着一筐皮樹葉回來,冬生跳起來從她背上接過簍子,送到廚房去了。

“他林叔來啦!”田氏招呼他,一邊拿着抹布拍打身上的灰塵。

林德壽應了聲,幾人又說了會話,黃年便來了。

麥芽這會已經做好四個薄荷香包,拿了兩個掛在她房間的牀頭,一個放哥哥的房間,另一個掛在堂屋。要想達到驅蚊的效果,這幾個香包顯然是不夠的,另外她還想多采些,搗碎之後能擠出薄荷汁水,這水用來塗抹身上效果也好的不得了。

眼見天色不晚,她又跨了籃子去小河邊採薄荷,因爲明兒下午跟二妞他們約好去王家村的,麥芽想着也給狗剩跟狗蛋做幾個掛在身上,小娃最容易招招蚊子。

田氏也不叫她,晚飯她去燒了,就是燒的味道比麥芽做的差些,不過家裡有現成的菜,隨便弄弄就成。

黃年把村長的話跟他們講了,村長當然也不反對,就是叮囑他們,不要過分捕撈,他說黃鱔長在田裡對莊稼好。

麥芽有些欽佩這位久病的村長,他連資源保護都能想得到,肯定也是個體已爲民的好村長,就是可惜了他這身體。

林德壽跟黃年說什麼也不好意思在這兒吃飯了,差不多看着冬生編了一遍,冬生又給了他倆一個籠子回去做樣本。兩人收拾了東西,往家回了。

麥芽讓黃年帶個話給二妞,她也不能明說,就說讓他告訴二妞,明兒上午家裡忙,叫她下午過來的一趟。

黃年答應下來,跟林德壽兩人告辭走了,他們也得趕着回去編黃鱔籠子,好抓些黃鱔回來。

元青今兒早上才送的黃鱔,不曉得陳家館子的廚子能不能燒出黃鱔的鮮味。

天氣悶熱的很,只有到了後半夜才涼快些,也能勉強睡着覺。

第二天清晨,榆樹村迎來一場清涼的雷陣雨,把遠處的山林都洗的清翠碧綠。

冬生一大早打着赤腳出門到田裡看了看,怕大雨把棉花苗吹倒,現在棉花苗長的正是旺盛,再過不久就要開花,等秋天就能結出棉果。

院子裡,到處汪着水,土竈也被雨水澆滅了。

園子裡的菜苗,像是一夜之間就長高了,蔬果也結的分外惹人喜愛。那棵薔薇花叢,打着幾個零星的花骨朵,耷拉着個頭。

田氏從廚房抱出乾柴,又撿了些幹稻草,蹲在土竈前生火。

麥芽洗好了臉,也過去幫忙,這滷鍋的湯最好不要滅。

田氏小心的點着火,因爲竈底下還有積水,她嘆了口氣,“唉,得叫你哥哥趕快到窯廠去問問青磚的價錢,雖然沒買過,但依我猜肯定貴的很,咱家要蓋的地方這麼多,只怕很費錢的。”

麥芽明白娘說的在理,之前也是她疏忽了,記得前世出土過很多的古墓,只有達官貴人,才修的起青磚墓,平常人家哪裡能買的起,“娘,就先叫哥哥去窯廠問問情況再說。”

冬生回來的時候田氏便跟他講了,正好下午要去王家村,那個村子附近也有個窯廠,他可以順道去瞧瞧。

吃過午飯,麥芽拿了幾個薄荷香包,她昨晚又做了幾個,滷豬耳朵跟豬蹄也裝了些帶上。

因爲下過雨,外面都是泥巴地,三個女娃都換了草鞋,幸好途經的都是大路,早些年有人鋪了些碎石子,又經過這麼些年人來人往的壓實,除了有些打滑之外,泥巴倒是不深,不然驢子陷了蹄子,只怕一步路都走不動。

田氏把他們送到門口,她不擔心別的,就怕孫氏那張嘴,她叮囑幾個孩子,千萬不可讓人看出來,他們是去瞧人家男娃子的。要是讓孫氏知曉了,又不知道得傳出多少風言風雨來。

冬生趕着車,驢子走的很慢,三個女娃坐在車上嘰嘰喳喳的嚷開了。

麥芽很少出門,也沒仔細看過這個異世。就像她不知道,家門口小溪的源頭竟然在斷崖邊的一個小洞。

那水就是從這洞裡流出來的,涓涓不息。他們就是沿着小溪往上流走,等走到源頭處,又拐了個大彎,往左去了,一路都是上坡,只等爬到最高的點時,眼前就出現了一座藏在山窪裡的小山村。

------題外話------

妞們;快把票票扔給輕煙吧,~(≧▽≦)/~啦啦啦

第27章 做涼皮第66章 替二妞看人第70章 臭豆腐第55章 泡豇豆第100章 自己的店面第62章 摘果子第140章 找抽的福嬸第51章 皮上天了第3章 來要賬第44章 又下暴雨第47章 送麪粉第110章 年夜飯第71章 泡菜包子第19章 辣味包子第6章 人生第一桶金(一)第71章 泡菜包子第54章 忙播種第185章 如此負責第144章 生米終成熟飯第183章 大雜燴第6章 人生第一桶金(一)第21章 難纏的舅媽第119章 耍起無賴第61章 啥叫紅頭巾?第101章 籌錢第120 章 吃齋飯第72章 粉蒸鴨第124章 麥芽成親第158章 二妞的店第67章 廟會的商機第122章 傻妞第48章 遇見謝文遠第137章 曬穀場第118 章 雙胞胎第73章 另謀出路第122章 傻妞第133章 撕破臉第87章 話不投機第1章 醒來之初第112章 麻煩終得解第48章 遇見謝文遠第34章 做午飯第131章 別有一番深意第44章 又下暴雨第177章 招贅女婿第2章 看見不該看的第185章 如此負責第31章 掙錢大計第33章 入夥第64章 黃鱔籠第106章 上山採藥第67章 廟會的商機第121章 被蛇咬第97章 林翠的秘密第158章 二妞的店第21章 難纏的舅媽第88章 辣白菜www.xianjie.me第165章 流血了第58章 滷肉第36章 陳掌櫃來家第170章 可憐的小牛牛第39章 田家二叔第81章 放鵝第6章 人生第一桶金(一)第70章 臭豆腐第21章 難纏的舅媽第13章 送小龍蝦第113章 二妞成親第111章 看光光第104章 捂被窩第135章 有喜第113章 二妞成親第73章 另謀出路第22章 不勞你操心第61章 啥叫紅頭巾?第28章 韭菜豆芽第55章 泡豇豆第78章 上墳第127章 重男輕女第9章 人生第一桶金(四)第80章 去縣衙第106章 上山採藥第81章 放鵝第99章 看病第94章 新花樣第109章 包餃子第141章 一箭雙鵰第140章 找抽的福嬸第25章 紅燒魚第163章 你要幹啥?第74章 要蓋房了第116章 烘筍乾第61章 啥叫紅頭巾?第68章 執着的謝文遠第99章 看病第45章 去送綠豆湯第2章 看見不該看的第146章 痛死我了第111章 看光光第114章 補身子
第27章 做涼皮第66章 替二妞看人第70章 臭豆腐第55章 泡豇豆第100章 自己的店面第62章 摘果子第140章 找抽的福嬸第51章 皮上天了第3章 來要賬第44章 又下暴雨第47章 送麪粉第110章 年夜飯第71章 泡菜包子第19章 辣味包子第6章 人生第一桶金(一)第71章 泡菜包子第54章 忙播種第185章 如此負責第144章 生米終成熟飯第183章 大雜燴第6章 人生第一桶金(一)第21章 難纏的舅媽第119章 耍起無賴第61章 啥叫紅頭巾?第101章 籌錢第120 章 吃齋飯第72章 粉蒸鴨第124章 麥芽成親第158章 二妞的店第67章 廟會的商機第122章 傻妞第48章 遇見謝文遠第137章 曬穀場第118 章 雙胞胎第73章 另謀出路第122章 傻妞第133章 撕破臉第87章 話不投機第1章 醒來之初第112章 麻煩終得解第48章 遇見謝文遠第34章 做午飯第131章 別有一番深意第44章 又下暴雨第177章 招贅女婿第2章 看見不該看的第185章 如此負責第31章 掙錢大計第33章 入夥第64章 黃鱔籠第106章 上山採藥第67章 廟會的商機第121章 被蛇咬第97章 林翠的秘密第158章 二妞的店第21章 難纏的舅媽第88章 辣白菜www.xianjie.me第165章 流血了第58章 滷肉第36章 陳掌櫃來家第170章 可憐的小牛牛第39章 田家二叔第81章 放鵝第6章 人生第一桶金(一)第70章 臭豆腐第21章 難纏的舅媽第13章 送小龍蝦第113章 二妞成親第111章 看光光第104章 捂被窩第135章 有喜第113章 二妞成親第73章 另謀出路第22章 不勞你操心第61章 啥叫紅頭巾?第28章 韭菜豆芽第55章 泡豇豆第78章 上墳第127章 重男輕女第9章 人生第一桶金(四)第80章 去縣衙第106章 上山採藥第81章 放鵝第99章 看病第94章 新花樣第109章 包餃子第141章 一箭雙鵰第140章 找抽的福嬸第25章 紅燒魚第163章 你要幹啥?第74章 要蓋房了第116章 烘筍乾第61章 啥叫紅頭巾?第68章 執着的謝文遠第99章 看病第45章 去送綠豆湯第2章 看見不該看的第146章 痛死我了第111章 看光光第114章 補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