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送飯

李元木兇巴巴的瞪着麥芽,“你想幹啥?”

麥芽抹了把眼淚,“我不幹啥,我就是想知道,何秀剛剛不是還說自己腿斷了嗎?咋這麼快就好了,你跟二妞不是打過架了?她踩了你的腳,你擂了她一拳,何秀啊,你這個時候怎麼可以離開呢,事情沒弄清楚之前,你哪都不許去,聽見沒有!”

何秀急着要回家,衝口而出道:“你別胡說,我哪有跟她打過架,沒有的事,田麥芽,我告訴你,你別信口雌黃,我今兒下午壓根就沒去過地裡,我一整天都在家待着,不信你問元木!”

李元木一時沒搞清她爲啥突然變了口風,還是一百八十度大轉變,腦子反應慢了些,硬被何秀扯着脖子點頭。

因爲黃年的嗓門不小,這會動靜也鬧大了,黃家門口圍了不少的人,都在七嘴八舌的議論。

麥芽忍住笑意,正色道:“哦,這樣說,你們從沒打過架,你沒擂過她,她也沒踩過你,一切都是你無中生有的?”

話都說到這份上,何秀斷然沒有再收回去的道理,脖子一挺,倔聲道:“你別說的那麼難聽,我不過是過來竄竄門子,這就要走了,回見,你們都不用送了。”

她接着李元木就跑了,麥芽追到門外,故意大聲道:“鄉親們都聽見啦,這可是她親口說的呢,沒人逼她哦!”

見他們跑遠了,她才轉身回到院子裡,對着還在裝受傷的二妞踢了一腳,“行啦,別再裝了,他們已經走了。”

二妞挺屍般的從地上坐起來,“真走啦?”

她這一下,倒把黃年嚇的不輕,他還尋思着要不要連夜到縣城裡找大夫呢,怎麼一眨眼的功夫,二妞就沒事了?

麥芽走過去安撫他道:“黃叔,我們還是先回屋說吧,這裡人多。”

二妞也從地上爬起來,拍拍屁股上的灰,對圍觀的人道:“你們也都回家吧,我家沒什麼好看的了,都走吧!”

人羣中竄出來一個人,是回家之後聽說妹妹跑到黃這來的田冬生,他擔心妹妹一個人不安全,才着急忙慌的跑了來。

黃氏也跟着他一塊回來了,一進門,看見二妞在井邊洗臉,黃年一副死而復生的模樣,倒把她弄糊塗了。

幾個人回到堂屋,麥芽把事情跟他們解釋清楚。

黃年指着她倆,半天沒說出一句話,他是哭笑不得,“你們啊!”

黃氏氣的照着二妞後背打了她一巴掌,“死丫頭,瞧你鬧的這一出,都快把家整翻了,我告訴你,以後嫁到婆家要是再敢亂耍脾氣,再跟人打架,我看誰能給你收拾爛攤子!”

黃年聽到老婆的話,也贊同道:“娃啊,你娘說的不錯,如今在這家裡鬧,也就罷了,以後到了婆家,你這脾氣可要收斂些,哪能兩句話不合就跟人打架哩,記得你小時候,不光跟女娃打架,連咱村的男娃都怕你,好在你慢慢大了之後,你娘管着,不再出去胡鬧了,要不然,你看誰敢娶你!”

黃年前面的話,二妞聽着還很感動,忍不住就要掉下淚來,可後面幾句話,叫她聽的不痛快了,“爹,啥叫沒人敢娶,那是他們膽小,連個女娃都打不過,他們也真好意思!”

黃年氣道:“你還敢說!”他是顧及到冬生還坐在這兒呢,這丫頭真是什麼話都敢往外講。

麥芽攔下還要狡辯的二妞,輕聲對她道:“黃叔說的對,你這性子是得改改了,往後不能動不動就跟人打架,咱忍了一時,就省了好些事,你瞧瞧先前在山坡邊放羊,要是你忍了,後面哪來那麼些的事,就算事情都擺平了,可人多嘴雜,傳來傳去,誰知道最後會傳成什麼樣,人言可畏啊!”

二妞嘟囔着:“這不都過去了嗎?還提它幹啥!”

黃氏氣不過,上手就去擰她耳朵,“叫你再不長記性,往後我再瞧見你跟人打架,看我不打斷你的腿!”

“哎喲疼,”二妞捂着耳朵,直往桌子後邊退。

這時,黃家的門被人敲的咚咚響。

坐在屋裡的幾個人,都愣住了。天都晚了,會是誰來敲門,難道是何秀去而復返?

麥芽瞧他們都愣着不去開門,正要站起來去開,冬生按住她,“你們都坐着,我去開。”他走到院子裡開門,黃年一家三口都有些緊張了。

外面傳來門栓被拉開的聲音,接着清脆的女娃叫嚷聲也跟着傳來,原來是林翠。

“二妞,二妞,你咋樣了?吃虧沒?”她氣喘吁吁的跑進來,再一瞧,看見麥芽也坐着,便笑着擠到她倆跟前,“麥芽,你也在啊,我回來晚了,剛進門就聽見人家閒聊,說二妞跟何秀幹架了,二妞,戰況咋樣啊,你倆誰佔上風?”

林翠一家人,今兒走親戚去了,直到天黑時纔回來。

林氏跟林德壽隨後也跟着過來瞧了瞧,見沒什麼事,就都回家去了。

麥芽看着天色不早了,便起身跟哥哥告辭回去,二妞一直把他們送到大門口回家去了。

路上,麥芽想着今天發生的事,忍不住笑了起來。

冬生不太高興,悶悶的道:“你還有心思笑,那何秀連咱娘都不敢去招她,就你還去跟她幹仗,你別看她人沒多壯,可幹起架來,那也嚇人的很,以後你還是離她遠點,這二妞也真是的,一個女娃子三句話說不上就去跟人動手,以後嫁到王家,只怕也過不安寧。”

“哥,你說啥呢,”麥芽忍不住要替二妞辯解,“兩個人打架,哪能是一個人的錯,我瞧二妞忍何秀也不是一天兩天了,早晚得幹一架,再說了,誰碰上何秀那種難纏之人不生氣,我是慢了一步,要不然,我可能也會去跟她幹架呢,我告訴你還別不信,她要真把我惹毛了,我絕不會對她手下留情,到時候就這樣這樣……”她拿手在空中瞎比劃。

冬生本來還有些鬱悶,被她一鬧,倒還逗笑了,“就你還去跟她打架,你可別忘了,以後你嫁了元青,你倆就是妯娌,你還準備跟她鬥一輩子哩!”

麥芽無所謂的道:“那有啥,人不都說活到老就到老,也可以活到老打到老嘛,嘿嘿!”

她衝哥哥嬌憨的笑了。

頭頂上的月兒已由圓月變的少了一角,接下去就該越來越細,最後消失不見,等它再度慢慢變圓時,就該到中秋了。

麥芽又問了孫夫子的情況,他之前不是去送了南瓜餅嗎?

聽哥哥說,孫夫子的學堂明兒就要開課講學了,紀安山已經通知下去,村裡的小娃們都可以去聽聽課,至於束脩可以等收了稻子再說,要是家裡沒錢的,拿些魚啊,山貨啥的,也可以代替。

過了幾日,李元青家的房子就要正式動工了,那天他又用驢車去把李太公請來了。

因爲李家地方小,沒地住,他乾脆就住到田家了,雖說不太合規矩,但田家新蓋的房子,地方也大,也敞亮,還省的他老人家兩邊跑。

或許是看見李太公來了,何秀一頭鑽進家裡,極少再露面,她也許是怕李太公要到她家去住,畢竟李元木也是他孫子。原本何秀髮現自己上當了,黃二妞根本啥事都沒有,第二天就活蹦亂跳的,在村裡晃悠。她是想找黃家麻煩的,可一瞅見李太公來了,一聲不吭的跑回家,把門一插,帶着兩個娃躲在家裡,放鵝啥的都由李元木去幹,反正院裡有菜地,關上個三五天也餓不着。

李家蓋房具體的地點,是李太公親自選的,而且他還給了李氏不少銀子,也算做他對孫子的一點心意,當初李元木成親時,他可是一個子都沒掏,也是他看不上李元木,在遇上個不講理的婆娘,他連個屁都不敢放。

可這一回,老爺子態度完全不同了,繃着個臉把錢往李氏手裡一塞,還是冷着臉,對她道:“別囉嗦,趕緊把你家房子蓋好嘍,趕緊把親事定下來,以後我見天的就來住了個把月!”

這還是李太公頭一次對他們娘倆這般好,李氏感動壞了,捧着錢,一時連話都講不出。可一擡眼,李太公就往田家去了。

麥芽專門給他老人家收拾了間屋子出來,房間的窗戶朝着屋後,跟冬生房間是一個方向,雖然房間不大,可麥芽收拾的很利落,牀單被褥都換了新的,鄉下人講究孝敬長輩,像李太公在家族中有些威望的人,不管是不是一個姓氏,都對他敬重的很。

開工之後,李氏也搬了東西,跟田氏住到一起,要方便燒飯嘛,你請人幹活,自然得管飯。

李氏這回是把老本都拿出來了,全用在蓋房子上。惹得躲在家裡的何秀跟李元木,氣的眼紅。

李家請的人,還是上一回,給田家幹活的,乘着地裡的稻子還不能收割,就得趕緊把房子蓋起來。

兩家的房子並不是緊挨着,中間還隔了一塊地。這樣其實是最好的,並不是兩家並一家,才叫親近,彼此多一些空間,才能更好的相處。

蓋房子的同時,家裡的滷肉生意也不能耽誤,如今麥芽跟林大姑都談好了。由她提供千張,豆腐乾,以及其他豆製品,給田家做成素滷。因爲有了田家這個大客戶,林大姑生意也越發好了。

每天上午,都是田家最忙碌的時候,這時李太公也會幫着他們看稱,然後再記下來。每天上午,小二也會準時把新鮮的豬下水送來,然後田家院裡就擺滿了大盆小盆,大桶小桶。

林氏跟黃氏也常過來幫忙,只要家裡沒事,他們就過來。有時林翠跟二妞,也會一同來幫忙。

村裡人就是這樣,一家有事,百家幫。比如哪家要辦喜事了,不用催請,誰有空誰都過去幫襯着些。

李太公真的是惦記麥芽做的菜好吃,跟她講話也有趣,她不像其他女娃子,除了縫縫補補,就是洗洗涮涮,連個主意都拿不定,可麥芽不同,他觀察的這些日子,發現這女娃子主意大的很,卻從不咄咄逼人,總是先問過別人的意見,才把自己的想法講出來。

這天中午,田氏去河邊洗豬大腸,院裡只有麥芽跟李氏在掛刮洗豬耳朵。

李太公眯着眼睛,像是忽然想起一些事,就跟李氏說道:“前幾天還有人問我,元青親事定下沒有,說起來咱家跟他家還有些淵源,他家住毛家壩子,就是元青大伯的岳母家,那地方臨着大河道,你以前聽過吧?”

李氏正在埋頭幹活,一時沒聽白他爲啥這樣問,便心不在焉的接了話,“毛家壩子我當然知道,剛纔來進滷肉的人裡,就有毛家壩子的,他問我家元青幹啥?”

李太公點點頭,心想你終於問到點子上了,“李和他舅舅家不是有個閨女,也跟麥芽差不多,早些年,他家女娃子見過元青,對他上心的很,他上回見到我,就問元青親事,你說說,我該怎麼回他?”

李氏終於聽出李太公話音不對了,擡眼瞧他道:“爹啊,你管他家事幹嘛?我家元青跟麥芽都要定親了哩,他跟着瞎參合個啥!”

李太公卻只是笑,並不接她的話,反正把目光轉向麥芽,“田家丫頭,你說這事咋辦呀?”

麥芽一直聽着他們講話,不想聽也不行啊,李太公聲音那麼大,分明是故意說給她聽的嘛。

她知道這個問題不好回答,若是她表現的過於大度,就會叫人覺得她不在乎李元青,也因爲不在乎,所以纔不去在意。若是她一口拒絕掉,或是生氣,或是吵鬧,又會顯得小家子氣,處事不夠從容,不夠大方。不得不說,薑還是老的辣。李太公這心眼,比那姜太公也不差了。

李太公靜靜的等着她的回答。

麥芽擡起頭來,笑顏如花的回道:“太公,這話你應該去跟元青說,跟我說幹啥哩?至於要咋辦,那也是他說了算,我不發表意見!”

她幾句話,就將問題推給李元青,是啊,就算李太公說的真有其事,那也是李元青的問題,他要是願意跟別人結親,她指定二話沒有,一不鬧,二不哭的把他放了。話了這麼些年,淺顯的道理她還是懂的,強扭的瓜不甜,強結的婚更不會幸福。

李太公哈哈大笑,李氏沒聽明白他倆之間說啥,不過,卻也瞧出些許的不同。

田氏在河邊洗完了豬下水,便交給麥芽去收拾,如今家裡十幾個大老爺們吃,這做飯也是按大批量去做,也不求有多少好吃,只要能給他們填飽肚子就行,麥芽只在能力範圍之內,把菜做的可口些。

李太公又坐了會,就去隔壁查看工程進度。中途,冬生回來拎了茶水過去,都是泡的粗茶,拿了個大瓦壺裝着,麥芽覺得大家都用一個茶杯不乾淨,便多拿了幾個碗過去。

田氏最近又新添了不少的碗蝶,足夠用了。

麥芽早上在屋外的圍牆邊上,發現冬瓜秧上結了個大冬瓜,大概有三四十斤重,她正愁着沒菜炒,這下可解決燃眉之急了,這冬瓜,加肉紅燒,或是燒湯,都鮮的很,特別是自己家種的,都是天然的生物肥料,結出來的冬瓜,都帶着甜味。

田氏還咕噥着今年可惜了,沒種西瓜,要是在菜園地裡種了一壟兩壟的,現在不正好有西瓜吃?

今兒小二的送豬下水裡,還有新鮮的豬後座肉,給錢也不要,說了陳掌櫃給的,叫他們儘管吃。

麥芽也不客氣,中午就拿後座肉燒冬瓜,另外,再蒸上兩鍋饃饃,燒一鍋湯,再有一個辣豬腸,這一個中午的菜就齊了。

現在幹活,一般都管兩頓飯,如今天短了,就中午一頓,傍晚一頓,他們有些飯量大了,要是家裡做飯遲,還能再吃上一頓。

家裡有大柴,麥芽也不用田氏她們幫忙,只管把火點上,人站在鍋臺上炒菜就成。

她先是把饃饃做好,擱進鍋裡蒸,再把下一鍋的饃饃也做好,放在一邊,然後趕緊洗了手,汆湯豬大腸,再切成小塊,做平辣豬腸。

這回要做的豬大腸,會很竦,所以得先爆炒紅辣椒,今年,她家也曬了不少的紅辣,都用紅繩串着,掛在廚房門口。雖然不是那種越南特級辣椒,但爆炒出來的辣味,卻也足的很。

大鍋燒乾之後,鍋裡下菜油,將菜油燒滾之後,再倒進切碎的乾紅椒,因爲先要炒辣椒,所以她改了小火炒。

冬紅椒炒出香味,跟辣味來,就得趕緊把它們撈出,空幹油,鍋裡只留辣椒油,這時再把清理乾淨的豬大腸倒進去爆炒,辣味就能毫無保留的融入豬大腸裡,等炒到一定功夫,再添些調料,最後加水,小火燜燒即可。

她炒好腸豬大腸之後,大鍋裡的饃饃熱氣已經頂上來。一般來說,在饃饃沒蒸熟之後,都不能開鍋看,主婦就憑着熱氣上升的程度,估摸着時間,算出饃饃大致有沒有蒸熟,不過,要是有表就更好了。

一鍋饃饃蒸好,夾到竹扁裡裝着,麥芽又得趕緊下另一鍋饃饃。

然後添上大柴燒火,再乘着這會功夫,把豬肉跟冬瓜切了,等饃饃蒸好,再用這口鍋燒豬肉。

竹扁裡的饃饃,上面蓋了層紗布,防止饃饃變冷。

麥芽就喜歡把時間抓的緊緊的,一刻都不敢浪費,忙完這邊,忙那邊,她一個上午,就跟陀螺似的,轉個不停。

兩鍋饃饃都蒸好了之後,就得再抓緊時間燒豬肉。

炒豬肉的秘決跟要點就是,肉一定得炒久一點,炒到肥肉皮變軟,瘦肉收縮,再擱進醬油,醋,生薑,這些調料,將豬肉燒入味。

這裡的豬肉都是農戶自己家養的,沒有打瘦肉精,沒有用豬飼料,更沒有用餿水喂的,雖然豬成長的時間慢了點,但肉質卻是極好的。也沒有誇張到,肥肉一層,瘦肉一大膘,真正家養的豬,哪來那麼些瘦肉,除非那豬是放養,成開在山林間,跟個兔子一樣的養,否則絕不可能。

但是對於乾重活的人來說,吃肥肉是最解饞的,而且幹活也更有勁。

因爲不加飼料,豬肉不是很硬,燉個十幾分鍾,就能爛了。這時再把切好的冬瓜放進去,冬瓜在鄉下人眼裡也是好東西,有素聞肥肉之稱,可見這東西吃了對身體也是極好的。

秋末了,菜園裡的青椒少了許多,田氏後來又栽種了十幾棵遲辣椒,也結青椒,可跟夏季的時候比起來,結的又小又少,不過自己家裡吃也夠了。

等冬瓜燒肉出鍋時,放入青椒跟大蔥,稍微翻炒幾下,那香味立馬就出來了,地道的農家香味。

連離了幾十米之外,正在幹活的人,都聞見香了。

不得不說,在農村裡生活,標誌性的氣息,一個是做飯時的香味,還有另一個就是鄉間燒柴草的煙味,純生態啊!

爲了讓幹活的人,多休息會,這飯是得送過去的,除了李太公要回來吃之外,其他人都在工地上吃。

李氏腿不方便,田氏便叫她留在家裡,由她跟麥芽去送飯。

大竹扁裡裝了饃饃,兩樣菜,除了留些在家吃之外,其他的都裝進瓦壇裡,送到隔壁去了。

另外,麥芽早上還炒了些泡豇豆,以及醬菜,也能就着饃饃吃。

因爲聞見香味,那幹活的人早眼巴巴的盼着送飯人的身影。

一見她倆進來,忙上去幫着接過東西。

林德壽咧着嘴,呵呵笑,“我就喜歡到你們家幹活,能吃上麥芽做的飯,這幹活都有勁哩!”

其他幾個幹活的人也跟着樂,其中有些人,麥芽並不認識,不過也有上回給她家蓋房子的,比如錢滿倉。

吃飯的時候,麥芽問他,家裡怎麼樣了,小娃還好不?

錢滿倉一聽有人問他家裡的情況,樂的合不攏嘴。

林德壽打趣道:“他如今正春風得意呢,一下來了兩個男娃,能不高興嗎?”

錢滿倉謙虛道:“兩個男娃好是好,可也麻煩的很,以後娶媳婦,蓋房子,都得準備兩份,我這命苦啊,一輩子就能他們兄弟賣命了!”

麥芽明白,在鄉下重男輕女的思想還是很嚴重,也無可奈何,誰讓男娃子力氣大,長到十歲左右,就能幫着家裡幹好些活,有些能幹的男娃,連犁田這種活都會幹。可女娃就不行,力氣小,除了放放鵝,幹些不賣力的事情之外,就是縫縫補補,而且長到十幾歲,就要找婆家,嫁了人之後,就是婆家的人,爲人家幹活賣力去了。

但要是男娃多了,也要苦了父母雙親,得掙下多少的家業,纔夠給他們安家呀!所以錢滿倉的擔心不無道理。

黃年安慰他道:“你擔心個啥?你家兩個娃都還小呢,不像我們,眼看着娃們就要成家立室,可我們有家業嗎?不還是一窮二白,啥也沒有,要我說呀,我們能養大他們就不錯了,以後的路,還是要靠他們自己走,總不靠老子,靠一輩子吧!”

林德壽現在都顧不上說話了,嘴裡嚼着豬大腸,辣的他眼淚汪汪,可還是忍不住去下筷子,邊就饃,邊吃菜,沒一會功夫,就塞下去兩個饃饃。

田氏打趣道:“他林叔,你至於急成這樣嗎?饃饃多着呢,麥芽蒸了兩鍋呢,那行,你們在這慢慢吃,我們先回去了。”

元青忙道:“嬸,待會我再把東西送回去。”

麥芽道:“你別送了,待會我過來拿就行,你們吃過飯歇歇吧!”

李太公在一旁,催的急了,“丫頭啊,你太公快餓死了哩!”

麥芽噗嗤笑了,心想,人說,老小孩,老小孩,越老越像個小孩,這話可真是一點不假,“行了太公,這就回去了。”她走過去攙住老人家,跟田氏一塊往家去了。

在田家吃飯的時候,李氏心中一直壓着塊大石頭,總覺得麻煩田家太多了,心裡過意不去。

李太公呵斥她道:“就你事多,如果現在你去請人幫忙,再回去請人燒飯,麻煩不說,又得費多少錢?要是再去借錢,那以後等兩個娃成親,這筆賬不還得得他們還嗎?現在苦一點,以後就能輕鬆一點,這點賬你都算不過來,還在這瞎掰扯!”

麥芽對這位老人家是由衷的佩服,此番話算是說到點子上了。

田氏一手拿着饃,一手拿筷子夾菜,衝李太公直點頭,“太公說的在理,他嬸子,你覺得咱倆家能掰扯的清嗎?退一萬步說,就算沒有兩個娃的事,你我就能算清啦?”

這兩個女人有很多共同點,算得上同病相連,都是寡婦,也都帶着孩子。要說不同,就是田氏比李氏看的開些,許是因爲李氏病了這許久,風溼病把她折磨的,關節都變了形,加上長年灌藥,坐久了都站不起來。她羨慕田氏能跑能幹,家裡家外都能伸上手,可她呢?只是給孩子們憑添了麻煩而已。

面對着好菜,李氏有些食不知味,麥芽心想她可能是哪裡不舒服,家裡蓋房子這麼大的事,她哪能不急呢!

吃罷飯,李氏就被麥芽趕回牀上歇着了,她也叫太公回去歇歇,畢竟年紀大了,坐的時間久了,腰也撐不住。

田氏也去放鵝,順便摘些皮樹葉回來餵豬,李元青忙的也顧不上餵豬,李氏回去一趟又不容易,所以這幾日餵豬都由田氏去幫忙。

自打上回麥芽第一次放鵝,還惹出事來,田氏就再不敢叫她去放鵝了。

可李氏哪裡能睡下,田氏一走,她就起來,慢慢挪着步子,去院裡給麥芽幫忙。

三天之後,地基挖好了,接着就是砌磚,這回李元青家蓋的房子,比麥芽家蓋的還要大些。農村人,蓋一次房子不容易,當然得往最好的蓋。

紀安山中間來了一趟,看了看工程進度,也跟李元青說了,有啥困難,就叫他提出來,村裡能幫忙的,都儘量幫忙。

不過,有李太公監督,而且這回又是他親孫子蓋新房,他可比給田家監工時,還要上心,用料的時候叮囑他們物盡其用,監督質量的時候,也是精益求精,一點都不允許馬虎,所以在工程快要完工時,他也曬黑了,臉都瘦了一大圈,不過好在,有麥芽天天給他做好吃的,老爺子胃口又好,身形雖瘦了,可精神卻不差。

每天下午,麥芽做會炸些臭豆腐,送過去給他們墊吧墊吧肚子,李太公雖然年紀最大,可吃的一點都不少。麥芽心想,幸虧自己的臭豆腐是親手製作,就算吃多了也沒事,要是擱那黑心的小攤販,用些亂七八糟的東西來泡,再吃這麼多,只怕要鬧肚子。

田家的臭豆腐也賣到縣城裡去了,聽小二來的時候跟他們說,縣城也有人仿照着做臭豆腐,本身泡的方法就爲難,唯一難點就是選鹹菜水上,所以各家做出的臭豆腐味道也不一樣。但有的吃就行,所以臭豆腐現在已算得上莊縣一道有名的小吃了。

李太公則是徹底愛上這道美味,一天不吃就心癢癢,非得就着小酒,每天喝上一盅,再來一盤現炸出爐的臭豆腐,那滋味,真是賽神仙。

因爲孫夫子的學堂開課了,村裡亂晃的男娃們少了許多,而且孫夫子還極其開明的叫村裡的小女娃們也去上學,當然,不是像麥芽這麼大的,就像林大姑家的大女娃子,像她們成天在家待着也是待着,可惜了大好時光,便同意讓她們也進學堂。

這下可把林大姑感動壞了,她不指望女娃以後去考功名,但識幾個字總歸是有好處的,以後算個賬,跑個集啥的,都能派上用場,總之比兩眼一抹黑強吧!

林虎下了課之後,喜歡跑到田家去溜一圈,原因無二,他爹在那幹活,他是理直氣壯的去,正好麥芽準備吃的東西也不少,他去蹭個口福。

有時,麥芽也會拉着他幫着乾點活,省得他到處亂跑。林虎也乘着這個機會,跟她大吐苦水。

這日下午,李家的房子已經快上大梁,再有個幾天,主體就能完工了。不得不說,這時候的人,思想都比較淳樸,既然來幹活,就不存在,偷懶打混的,所以才能乾的這樣快。

家裡的豬喂的玉米渣快要吃完成了,麥芽就乘着林虎來找吃的,使喚他幫着趕驢拉磨。

李氏就坐在一邊,搓玉米,麥芽拿着小掃帚,懷裡端着小竹扁,不時往裡面添加玉米,又或是拿小掃帚清理下石磨。

林虎搖着鞭子,邊牽着驢子,邊抱怨道:“芽子姐,我真不想上學堂,你是不知道那老夫子講話有多慢,慢的跟烏龜爬似的,有幾次我都在課上睡着了哩!”

麥芽拿掃帚掃了幾下石磨頂端,聽他這樣講,笑着道:“你還敢睡覺哩,你就不怕夫子賞你幾個戒尺?”

李氏笑着道:“他哪裡會怕戒尺,他爹拿胳膊粗的棍子打,都不頂用,孫夫子哪有他爹的勁大,打他也不疼!”

林虎聽了她的話,很不贊同,擰着脖子跟她掰扯道:“纔不是呢,您別看孫夫子走幾步路就順氣,他拿戒尺打人,可疼了,我這手心都被打紅了,回去跟我娘一說,我娘還罵我活該,你們說我冤不冤?”

李氏也罵道:“你娘說的對,你是活該,你知道有好多小娃想去上學,都沒那機會,可你呢,有了機會還不珍惜,我看你是生在福不知福,要是元青也跟你一般大,我指定也送他去上學。”

聽李氏提到這個,麥芽忙問道:“嬸子,不是說孫夫子要教元青哥認字跟畫畫嗎?怎麼,夫子沒教嗎?”

李氏道:“夫子是說了,可元青這段時間不是忙着蓋房子的事嗎?哪有時間學,還是等房子蓋好,都安頓下來再說吧!”

麥芽點點頭,知道李氏說的在理,眼下的確沒有時間,於是她又抓起林虎的問題,認真對他道:“虎子,你要是不好好上學,以後可別想到我家吃飯,以後你跟錢勇,哪個學的好,我就疼哪個,給他做好吃的,你聽明白沒?”

林虎愣了,停下腳步,急道:“麥芽姐,你說的不是真的吧,我來這吃飯跟上學有啥關係?”

麥芽瞧他一臉錯愕的模樣,覺着好笑,“當然有關係了,你想想看,以後你學多了知識,認得好多字,懂得好些道理,成了我們村的文人,以後我要是有什麼不懂的,不明白的事情,都能問你,可你要是不好好學,辜負你爹孃的苦心,就是對不起他們,我也要生氣的,當然就不想理你了,你說,是不是這個道理?”

她講了一通,倒把林虎繞糊塗了。

李氏瞧他一臉迷糊的樣,呵呵的笑了,“虎子啊,反正你就記着,要是不好好不學,以後麥芽做好吃的,就沒你的份,就這麼簡單的事,聽明白了不?”

林虎又想了好大一會,纔算把事情給搞清楚,然後他就皺着眉頭,臉上寫滿了苦惱,支吾的半天,才扭捏着道:“其實……其實我也不是不喜歡上學,就是那個……那個大花好討厭,你說她吧,來上學就來上學,可她整天盯着我幹啥?我臉上又沒寫字,真是的,整天煩死個人!”他把氣出在驢身上,多抽了它好幾鞭子。

麥芽跟李氏相視一笑,心想,這不大的小娃,倒是也長了不小的心眼。

不過,麥芽更心疼她的驢子,兇了林虎一聲,不准他再打驢子。隨後,李氏笑着調侃林虎道:“喲,虎子啊,你莫不是瞧上大花了吧?雖說大花家裡不好,可那娃長的倒是很清秀,就是年紀小了些,今年也有七八歲了吧?虎子要是看上了,乾脆叫你娘去下個聘,給你定個娃娃親好了,到時候我們也能上你家喝喝喜酒啊?”(在鄉下,男娃可以隨便講,說這說那的,都沒啥,可女娃就不行,不能隨便亂扯。)

林虎小臉漲的通紅,氣的差點要扔了鞭子,扯着嗓門跟她嚷嚷道:“李嬸,你說的這叫啥話,我哪裡看上她了,您別在這兒胡說八道,要不……我不幹了,我回家!”

見他是真生氣了,麥芽急忙哄他道:“虎子別生氣,嬸子是跟你說着玩的,瞧你,這點玩笑都開不起啊,不是就不是,你急個啥?”

林虎真急紅眼了,一聽別人把他跟大花相提並論,他那個氣,那個急,恨不能找個地縫鑽進去。不管大花長的啥樣,他就是不喜歡她,在學堂裡討厭,在外面就更討厭了,甚至於從她家豆腐坊路過,他都得繞着走,你說討厭到啥程度了!

李氏只是笑,並不再說了。

可她越是這樣,在林虎看來,就越是笑的很有用意,“本來就是啥也沒有,你們說這夫子也真是的,幹嘛非叫她們女娃子也跟我們一塊上學堂,這不是添亂嗎?搞的我都不想去上學哩!”

麥芽拍了下他的頭,“你少來了,分明是自己不想上學,還把責任都推給人家,哦,許你上學,就不許大花他她們上了?你呀,人沒多大,思想還挺封建!”

林虎不服氣,“她們又不考秀才,上學堂幹嘛?浪費時間!”

麥芽瞧他人小鬼大,道理還挺多,正要反駁他,就聽見李氏語氣生硬的兇他道:“臭小子,你是瞧不起她們女娃子哩?你要是不想上那就拉到,以後你就看着人家去學堂,你就一個人在村裡當遊手好閒的閒人,我看這樣挺好,省得你整天瞎抱怨,不知好歹!”

第102章 美味又來襲第104章 捂被窩第22章 不勞你操心第58章 滷肉第42章 澡盆子第50章 兩個淘氣包第180章 都生了第159章 難纏的女人第94章 新花樣第98章 野外燒烤第177章 招贅女婿第22章 不勞你操心第101章 籌錢第154章 鬥地主第135章 有喜第110章 年夜飯第65章 批發滷肉第181章 又入深秋第185章 如此負責第7章 人生第一桶金(二)第52章 餵魚湯第64章 黃鱔籠第3章 來要賬第131章 別有一番深意第134章 家有寶馬第152章 小聚第103章 殺年豬第148章 該打第114章 補身子第185章 如此負責第28章 韭菜豆芽第97章 林翠的秘密第100章 自己的店面第76章 望門樓子第181章 又入深秋第168章 外賣第72章 粉蒸鴨第70章 臭豆腐第94章 新花樣第81章 放鵝第20章 黃豆香第151章 又是新年到第175章 菜園地第57章 做衣服第64章 黃鱔籠第83章 送飯第78章 上墳第126章 過門第一日第15章 花椒水泡腳第131章 別有一番深意第53章 說話算話第31章 掙錢大計第3章 來要賬第175章 菜園地第153章 電燈泡第67章 廟會的商機第185章 如此負責第182章 幹鍋兔肉第17章 來客了第6章 人生第一桶金(一)第41章 摟魚第147章 嚇的半死第165章 流血了第11章 薔薇花第141章 一箭雙鵰第75章 請客第110章 年夜飯第28章 韭菜豆芽第177章 招贅女婿第133章 撕破臉第178章 上刑第99章 看病第23章 去後山第168章 外賣第152章 小聚第117章 如此的摔跤第58章 滷肉第103章 殺年豬第146章 痛死我了第129章 糖餅第117章 如此的摔跤第89章 鬥 架第8章 人生第一桶金(三)第18章 煙燻鹹魚第136章 腿長第39章 田家二叔第52章 餵魚湯第66章 替二妞看人第19章 辣味包子第94章 新花樣第3章 來要賬第165章 流血了第118 章 雙胞胎第38章 第一次買賣第49章 砍油菜第143章 田氏住進陳家了第121章 被蛇咬第17章 來客了第132章 剪辮子第121章 被蛇咬
第102章 美味又來襲第104章 捂被窩第22章 不勞你操心第58章 滷肉第42章 澡盆子第50章 兩個淘氣包第180章 都生了第159章 難纏的女人第94章 新花樣第98章 野外燒烤第177章 招贅女婿第22章 不勞你操心第101章 籌錢第154章 鬥地主第135章 有喜第110章 年夜飯第65章 批發滷肉第181章 又入深秋第185章 如此負責第7章 人生第一桶金(二)第52章 餵魚湯第64章 黃鱔籠第3章 來要賬第131章 別有一番深意第134章 家有寶馬第152章 小聚第103章 殺年豬第148章 該打第114章 補身子第185章 如此負責第28章 韭菜豆芽第97章 林翠的秘密第100章 自己的店面第76章 望門樓子第181章 又入深秋第168章 外賣第72章 粉蒸鴨第70章 臭豆腐第94章 新花樣第81章 放鵝第20章 黃豆香第151章 又是新年到第175章 菜園地第57章 做衣服第64章 黃鱔籠第83章 送飯第78章 上墳第126章 過門第一日第15章 花椒水泡腳第131章 別有一番深意第53章 說話算話第31章 掙錢大計第3章 來要賬第175章 菜園地第153章 電燈泡第67章 廟會的商機第185章 如此負責第182章 幹鍋兔肉第17章 來客了第6章 人生第一桶金(一)第41章 摟魚第147章 嚇的半死第165章 流血了第11章 薔薇花第141章 一箭雙鵰第75章 請客第110章 年夜飯第28章 韭菜豆芽第177章 招贅女婿第133章 撕破臉第178章 上刑第99章 看病第23章 去後山第168章 外賣第152章 小聚第117章 如此的摔跤第58章 滷肉第103章 殺年豬第146章 痛死我了第129章 糖餅第117章 如此的摔跤第89章 鬥 架第8章 人生第一桶金(三)第18章 煙燻鹹魚第136章 腿長第39章 田家二叔第52章 餵魚湯第66章 替二妞看人第19章 辣味包子第94章 新花樣第3章 來要賬第165章 流血了第118 章 雙胞胎第38章 第一次買賣第49章 砍油菜第143章 田氏住進陳家了第121章 被蛇咬第17章 來客了第132章 剪辮子第121章 被蛇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