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8年日本陸軍仿效德國的陸軍軍制,爲了實現軍事行政與軍令的分離,設立了參謀本部。
自此以後,日本陸軍的所有軍令,均由參謀本部統一發布,也就是說,陸軍的任何行動必須由參謀本部下令方可執行。
參謀本部後成立的最大問題就是人才不夠,當時日本沒有陸軍的高級學府,士官學校畢業後的優秀學生是選派出去留學,而這些留學生不一定在海外學習參謀學科,所以參謀本部成立後人員補充一直是個大問題。
所以在1882年,參謀本部確定成立陸軍大學校用於培訓參謀軍官。
陸軍大學校的學生錄取是經過嚴格的考試錄取。其報名資格的審覈極爲嚴苛。
考試分爲初審和再審2次,入學率僅爲爲10%。
初審爲術科考試後,教官會議決定入圍學生。
再審是入圍學生再考試後,教官面試決定入學名單。
陸大再審的考試科目更爲複雜。
分爲術科(炮兵科的圖上對策,目算測圖等等)。
一般科(作文,算術等等)考試最長的時間爲工兵的圖上對策時間爲5小時。
一般而言,陸大考試需要提前3年開始準備,如果報名第一次無法入學,第2,第3次報名就基本沒啥希望了。
陸大畢業的好處首先要講日本陸軍的停年制度。
在和平時期,少尉到中尉,中尉到大尉都最少必須執行2年勤務,而大尉到少佐最少要執行4年勤務。
佐官的停年也是間隔2-4年。
而陸大生以少尉入學,學習3年後一般以大尉畢業,這期間幾乎是每年升一級的速度。
陸大生還有一個優惠就是最低停年到了後必定升級。也就是一個陸大生畢業後10年內大佐是跑不掉的。而陸大沒畢業的起碼要多熬5年左右。
而升將官更是一個大坎,就算實際成績業績相同,陸大生也是優先升將官。實際上日本陸軍很多時候陸大生只要不犯錯誤不提前退役,一個將軍軍銜是妥妥跑不掉的,而一般軍官升將官非常困難。
所以日本陸大已經成了日軍中名副其實的將軍的搖籃。 一直是日本年輕軍官的嚮往,入學競爭十分激烈。
到了近代。基本所有日軍甲鍾師團的師團長和大部分旅團長,都是日軍陸大的畢業生或是短期培訓生。
而京野駿太少佐從陸大畢業後,就立志要去海外爲帝國開疆拓土,捨棄了在參謀本部舒適的工作,主動申請去海外部隊效力。
通過其家族在軍中的關係,就被分配到了朝鮮駐屯軍司令部擔任炮兵參謀,並很快以自己的勤奮和精湛的專業能力獲得了駐屯軍司令官的賞識和提拔。
兩年後,在關東軍密謀進攻東北軍北大營的時候立了大功,就以少佐的身份榮升朝鮮駐屯軍一個重炮大隊的大隊長,成了獨擋一面的軍事主官。
那麼,京野駿太在九一八事變中到底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呢?
原來,在關東軍密謀攻擊沈陽的時候,按照正常的戰爭進程進行了多次推演,認爲北大營建築多年,十分堅固,擔心東北軍依託其防禦工事抵抗而打不下來。
而且當時北大營建設之初就請過日本專家來設計,很多的工事和堡壘都是以能抗擊150毫米榴彈炮的打擊爲標準來修建。
於是石原莞爾等關東軍參謀計劃從國內弄到更大口徑的火炮運到瀋陽作爲攻擊武器。
但是,當時關東軍密謀東北的行動並沒有得到國內參謀本部的授權,而關東軍也沒有配備超過150毫米口徑的火炮,就只能請求朝鮮準駐屯軍的幫助。
日軍佔領和統治朝鮮已經近30年,朝鮮已經變成了日軍對抗蘇聯和中國的前進基地,自然在火力配備方面比較重視,特別是涉及幾個重要的沿海港口,都部署有大口徑的岸防炮。
而恰好有兩門日軍明治45型240毫米攻城炮剛剛建造完畢,正要運送到朝鮮。
經過關東軍與朝鮮駐屯軍的一系列操作,本來要從神戶直接運送至釜山港的輪船卻是在中國的大連停靠了兩天,這兩門240毫米重炮就神不知鬼不覺從大連通過鐵路運到了瀋陽。
而負責具體實施這一行動的軍官,就是當時還擔任朝鮮駐屯軍司令部炮兵參謀的京野駿太大尉。
要知道日軍明治45型240毫米攻城炮重達38噸,十分笨重,在運輸過程中只能採取拆卸成零件分頭運輸的方式,到了瀋陽的日軍兵營後,又要再次組裝。
而且發射陣地的要求也比較高,基座一定要堅實牢固,要經受得住這種火炮射擊時產生的巨大後座力的衝擊。
所以,在這種火炮的運輸、裝卸、組裝、調試等過程中,必須有專業人士進行現場指導。而京野駿太大尉就是這個計劃過程中起到至關重要作用的專業軍官,而且圓滿地完成了任務,並在九一八事變當夜指揮這兩門重炮,在無法試射的情況下,第一次炮擊就準確命中了北大營。
雖然後來由於火炮發射陣地建築得過於匆忙,其中一門炮在發射了幾發炮彈後,陣地基座出現垮塌,導致一枚炮彈誤擊到了瀋陽城的居民區,但是瑕不掩瑜,京野駿太大尉在九一八事變中是立了大功的。
何況在日本鬼子心裡,炸死幾個中國老百姓也不叫個事兒,難說後來的東北軍不抵抗還是因爲恐懼這種大炮的威力,被嚇得軍心動搖,一觸即潰,倒是爲帝國省了好多炮彈錢。
所以,在日軍全面佔領了東北後的邀功請賞的名單中,京野駿太大尉赫然在列,並在不久之後就榮升一級軍銜,以不到25歲的年紀,就躋身於日軍中級軍官的行列,並擔任了大隊一級的軍事主官,在軍中的未來可謂是一片坦途。
而且京野駿太也憑藉自己的能力和才幹,贏得了日本關東軍中很多中高級軍官們的好感和友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