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遊說?劉希義有些詫異的看着面前的這個司徒宇今天這些事情怎麼都趕在一起了,此時此刻司徒宇來遊說自己,不用說,劉希義也已經猜的八*九不離十,何況,眼前還有那個人還在御書房候着呢。

劉希義有些詫異的看着面前的司徒宇,也沒有點破,而是慢慢的說道,“你說說看。”

司徒宇看着面前的劉希義,然後便沒有拐彎抹角,直接說道,“想必陛下也已經知道了南方諸勢力已經聯合我家主公一起結成了聯軍,現在正在進攻北方的韓東所部。韓東所部這數年來的成就,想必陛下也不是不知道的,韓東此子志不在小,如果,我們聯軍在這一次的戰役中落敗的話,估計整個中原地區便要易主了,這一點,想必陛下不會想不到吧?”

“易主?司徒先生想的有些輕巧了吧!”劉希義看了一眼身邊的司徒宇,淡淡的說道。

司徒宇則是微微一笑,繼續說道,“陛下應該知道,我沒有把我們聯軍的實力看的過份低,但是,如果我們失敗了,那整個中原地區易主的行徑可就是不能夠逆轉的了,這一點,陛下也應該早一點做決斷纔是啊。”

“呵呵——”劉希義輕輕的笑了出來,看着面前的司徒宇,慢慢的說道,“決斷?自然是有的,想必你們聯軍士兵這樣拼死拼活的進攻邊軍,估計到時候,即便是你們聯軍落敗,那韓東所部也不會好到哪裡去的,這樣還想要在中原地區易主?你高估了那個時候他的能力了。”

聽着劉希義說出來的話,司徒宇微微一怔,隨即笑了起來,劉希義說的話中只說了一種情況,而另外一種情況便是如果韓東那邊落敗,這聯軍的勢力也已經不是劉希義所部的對手了,到時候,這劉希義有很大的可能性坐收漁翁之利,這樣的情況對於劉希義來說,能不吃嗎?

司徒宇苦笑一聲,也怪自己先前忘了這一點,看着面前的劉希義,佩服的說道,“原來陛下早有打算啊,看來我們是多慮了。”

司徒宇猶豫了一會兒,然後轉頭看着劉希義,淡淡的說道,“不過,這戰場上的事情畢竟還不能能夠說清楚,萬一這到時候聯軍落敗,而且邊軍殘餘的軍隊還有很大的勢力,相比那個時候,陛下也不會有什麼好果子吃的。”

“你威脅我?”劉希義笑着看着面前的司徒宇,“不過,你確實算錯了另外一種可能的。這韓東畢竟還是我皇漢王朝的遠東王,這一點如果沒有什麼名義上的大義存在,想必他韓東也是個明白人,而且,這韓東還是我的侄女婿,我們劉家的姑爺,也就是駙馬爺,這樣的大義存在,可就不是那麼想怎麼着就怎麼着的。”

司徒宇一怔,隨即開口笑了起來,“愚鈍啊,愚鈍。我怎麼還忘記了這陛下還是韓東的叔丈呢,這樣的關係確實是有些近了。”

“不過,”司徒宇的臉色變得有些生冷,隨即看着面前的劉希義,平靜的繼續說道,“我可聽說了韓東已經遭遇到了兩撥刺客的刺殺,雖然這兩次都沒有成功,不免然感謝想要刺殺韓東的人感到失望,不過,另外一件事情可就讓那想要刺殺韓東的人感到絕望,那些此刻竟然還有活口被韓東擒拿了,而且,還有一件事情說出來會更加的精彩,我竟然還知道那些刺客的幕後主使者,這不叫人大快人心嗎。”

“真的嗎?既然知道了,爲什麼不說出來啊,這樣的大好時機,想必說出來之後,這韓東會很高興的。”劉希義瞥了一眼身邊的司徒宇,看似漫不經心的說道。

司徒宇則是微微一怔,看了一眼劉希義,然後笑着說道,“你讓我說的啊?”說着,司徒宇笑了笑,看着面前的劉希義。

而劉希義則是一臉不以爲然的表情,對着司徒宇這樣的威脅,卻是絲毫也不以爲然。

而司徒宇有也沒有多說,直接看着面前的劉希義,然後慢慢的說道,“某日,劉仁安在臨清州會見了……”

“那又如何?”劉希義看着面前的司徒宇直接打斷了他的話,看着面前的司徒宇冷冷的說道。

司徒宇輕輕的笑了一下,看着面前的了一下,並沒有理會此時此刻劉希義的問話,而是繼續說道,“據我所知,這劉仁安是皇……”

“來人啊!”劉希義突然提高聲音對着外面的人大聲說道。

“怎麼?想殺人滅口嗎?”司徒宇看着面前的劉希義,淡淡的說道,“你以爲我這次前來,就只有我一個人知道這件事情嗎?那你就大錯特錯了,這件事情,早晚還是會捅出去的,而且,這臨清州那邊早晚會讓韓東發現的,這樣到時候,這個韓東不久有了討伐你的大義嗎!這不就是你想要的嗎?你還有什麼好說的?”

司徒宇淡淡的笑了笑,舒緩了一下,慢慢的有些平靜的繼續說道,“陛下啊,不要那樣認爲韓東是你的侄女婿就可以放着江山不要了,這是天真的想法,而且,陛下你不也不想要韓東活下去嗎?這樣大好的時機,你難道就忍心看着他白白的溜走嗎?這樣對於你來說,於心何忍啊?”

劉希義則是看着面前的司徒宇,有些遲疑,今天這遊說的事情已經來了兩撥,而對於劉希義來說,沒有好處的事情,當真是不會幹的,所以,此時聽着司徒宇這樣威脅之後,劉希義還是看着面前的司徒宇,笑着說道,“既然是遊說,那不知司徒先生還有什麼好的條件,不妨一併講出來。”

聽着劉希義這樣說,司徒宇的心中微微放鬆,這樣說也就意味着劉希義的口氣放了下來了,所以也便沒有在有所保留,而是看着面前的劉希義,慢慢的說道,“我家主公說了,只要陛下你能夠允許我們借道北上,到時候,我們願意接受陛下的封賞,遵從陛下的年號,但凡陛下有什麼需要召見的事情,絕對馬首是瞻。”

“只單單借道?”劉希義有些詫異的看着面前的司徒宇,這樣說,也算是有些意外,所以,劉希義還是有些不解。

司徒宇笑了笑,“當然不是,如果陛下願意出兵相助的話,那就更好了,想必聯軍那邊也會樂意見到這種情況的。到時候,陛下你的軍隊直接兵出河東,這樣一來,這韓東所部可就全不是咱們的囊中之物了,到時候,北方的那些肥美的草原以及草原上的那些物事,可就無人能夠左右了,都是陛下您的那囊中之物了。”

劉希義輕輕的笑了笑,對着面前的司徒宇笑着說道,“這樣看似簡單,可是到時候你們若是集體反悔,我豈不是做了冤大頭了嗎?這樣可就不划算了,況且我現在的勢力也有很多,你們這樣的算計我,到時候,恐怕就沒有我存在的地方了吧!”

說着,劉希義看着面前的司徒宇笑了起來。

而司徒宇也是淡淡一笑,“所以,這就需要我們從中計策一番,也不讓這樣的事情顯得那麼的露骨,也對於你來說有很大的益處,這樣不就行了嗎?”

劉希義細細的想了一會軟,面前的這個司徒宇既然只說是借道,那我就借給你,不過,單單借道,那也是需要代價的,道路給你們了,你們也就應該留下一點東西來。而且,這以後便與我沒有關係了,到時候,我還是保持自己的中立,這樣我就可以坐收漁利了。

想到這裡,劉希義笑着看着面前的司徒宇,然後接着說道,“借道這件事情,我可以答應,但是,你們口頭上許諾的事情,以後怎麼兌現,這確實是一個問題,明確的說,我是不放心你們這些口頭上的許諾的,所以,還是找一些切合實際的。”

司徒宇一怔,沒有想到這個劉希義這麼的精明,不過想想也是,所以也就答應了,“這件事情可以商量,你想要什麼我都可以和我們主公說說。至於,陛下你要不要參戰的事情,這個也請陛下多多思量一番,相比到時候,陛下一定會有自己的收穫的。”

說着,司徒宇便看着面前的劉希義,期待着劉希義的回答。

而劉希義則是淡淡的笑了笑,這樣的事情,三五天是不能夠死良好的,而且,還要看看那些聯軍士兵們在潼關城外的戰績了,如果那些聯軍士兵臉一座小小的潼關城都佔領不了,那何談什麼聯合起來呢?

不過,若是真的佔領不了,那也就證明了韓東的實力確實是大的有些出乎自己的意料了,這對於自己來說還是有一些威脅的,而萬一……

劉希義搖了搖頭,沒有在想這個話題了,而是看着面前的司徒宇慢慢的問道,“潼關城那邊的戰況你知道嗎?”

司徒宇一怔,似乎有些不明白爲什麼劉希義這個時候回來問潼關城那邊的戰事,這樣問話,那不就相當於告訴自己他自己想要考慮考慮加入戰爭了?

想到這裡,司徒宇便也就沒有再過多的猶豫,而是看着面前的劉希義,立刻說的,“不瞞陛下,這潼關城那邊的戰事確實不是很清楚的,近狀還不瞭解。不過,於我看來,這潼關城的戰鬥也到了結束的時候,當初他們傳信的時候便說了,這潼關城的邊軍士兵只有三萬左右,而且,鄒春還沒有在潼關城,雖然邊軍仗着潼關城的城堅牆高,想必也不會堅持太久的,畢竟,那聯軍士兵可是有十多萬之中,這樣的兵力,那會是他小小的三萬人馬能夠抵抗的?”

說着,司徒宇則是有些自豪的笑了起來,畢竟自己怎麼說也算是聯軍的一部分,看到聯軍有獲勝的希望,還是有些由衷的高興的。

而旁邊的劉希義則是有些疑惑的緊蹙雙眉,詫異的看着面前的司徒宇,根據自己瞭解到的信息,這聯軍圍困潼關城已經半個月之久了,而聯軍卻絲毫沒有傳回來信息,而且,自己的部下打探回來的消息卻是在半個月前聯軍進攻過一次潼關城,而後來,卻一直沒有進攻,部下說的是潼關附近連降暴雨,而且城門附近的那片區域卻是始終未乾,重型攻城器械一支運不上去,使得那些聯軍士兵也無從下手。

劉希義有些疑惑,微微蹙眉,既然這司徒宇還不知道潼關城那邊的消息,那如果這司徒宇知道了會怎麼樣呢?

忽然,劉希義渾身一震,纔想起了剛纔司徒宇所說的這潼關城裡面的邊軍士兵只有三萬左右,三萬左右的人馬便可以直接扛得住十多二十萬的聯軍士兵,那剩下的那部分主力如果四處遊擊的話,那聯軍事情的敗亡可就是早晚的事情了,這樣看來,這邊軍士兵的戰力可就真的不容小覷了。

劉希義倒吸一口涼氣,看着面前的司徒宇,然後說道,“你們有多少把握能夠打贏這場仗?”

聽着劉希義這樣問道,司徒宇不禁鬆了一口氣,這樣問話,無疑是正在考慮要不要一起幹了,所以,此時此刻的司徒宇還是比較認真的看着劉希義,繼續說道,“潼關城那邊憨子要能夠牽制住那些邊軍的主力,到時候我們這邊進行突圍,北邊的邊軍是由魏翔所部的黑騎軍五萬人進行駐防的,我們可以排除十萬大軍直接北上,到時候,這魏翔的黑騎軍再怎麼厲害,也不是我們十萬大軍的敵手,我們直搗黃龍,攻下幽州城,到時候再揮軍西進,這樣不愁韓東所部不敗亡!”

聽着司徒宇所說的,劉希義也是知道這樣做的好處,而且,按照推測,現在的韓東所部主力應該是在延安府一帶,只要參戰,可以直接派出軍隊在蒲州那邊渡過黃河,在那邊守株待兔,這樣潼關城之圍便可以解了,而且,韓東的主力在那邊,暫且攔住,等待以後有機會消滅,其他所部就直接北上,把韓東的老巢直接佔領了,這樣下去,韓東所部的勢力即便是再強也沒有辦法抵擋得住這樣的進攻的。

看着面前的司徒宇,劉希義慢慢的說道,“你先回去吧,容我思量一番。”

司徒宇看了一眼劉希義,然後便欲告辭回去,臨走之前,司徒宇忽然轉頭看着身前的劉希義,接着說道,“臨走前,我家主公說了,只要陛下願意參展的話,我們願意聽從陛下的指揮。”

“此事當真?”劉希義有些激動的問道。

而司徒宇則在內心深處笑了笑,然後說道,“千真萬確。”

……

……

劉希義倉皇之間送走了司徒宇,然後便連忙趕到御書房。

那個人依舊在那裡坐着,看着劉希義回來了,變連忙站起身,對着劉希義說道,“陛下,不知想的如何了?”

劉希義則是慢慢的平復了一下內心深處的激動心情,然後看着面前的那個人,慢慢的說道,“先前,先生所說的可都是真的?”

“這個陛下還不信嗎?王老大人已經爲在下作證了,這件事情,陛下應該知道已經確鑿無疑了,若是還有什麼差池的話,煩請陛下責罰便是。”那個人看了一眼劉希義,一臉平靜的說道。

而王凱恩則是一臉茫然的坐在那裡,對於這件事情也不好在說什麼話了。

劉希義看了一眼王凱恩,然後看着面前的那個人,再一次的問道,“如果,我是說如果,我願意加入你們,可知我的地位如何呢?”

王凱恩猛然睜開眼睛,盯着面前的劉希義,卻見劉希義的眼神之中顯現出一絲不易察覺的精光,便知道這個劉希義已經打定了主意了,也便沒有在說什麼了,臉色再一次的黯淡下來了。

“這個……”那個人猶豫了一下,“這件事情我們確實是沒有思考,不過,如果必須愛你的加入,地位肯定不會低的。”

劉希義輕輕的笑了笑,看着面前的那個人,然後慢慢的說道,“根據我們的細作的消息,聯軍士兵已經到達潼關城外半個月了,可是大戰只有剛到那裡的第二天才有過,而其他的也還沒有靠近潼關城,這樣的戰果,想必你們也應該心知肚明,所以,如果我們有得到好處的話,這件事情肯定是不行的,到時候,我就是單單看你們兩敗俱傷罷了。”

那個人微微一怔,不過,瞬間便露出笑臉,看着面前的劉希義,繼續說道,“這件事情確實是事出有因,不過,這潼關城在我們眼中可還不是大事情,到時候自會攻破的,還請陛下看着便是了。”

“至於,陛下你的地位,我想我們商量之後,也是能夠接受您的領導的,不知這一點,陛下以爲如何?”那個人看着劉希義接着說道。

劉希義望了一眼身邊的王凱恩,卻見王凱恩依舊雙目緊閉,絲毫沒有說出自己意見的想法,也便沒有多看,而是看着面前的那個人,仔細的思考了一會兒,然後慢慢的說道,“可以吧!”

第17章 夏林第8章 靜海城的平靜與熱鬧(上)第4章 榷場(一)第30章 醉香樓(二)第四十一章第3章 遼西第43章 汴京之戰(十四)第10章 單挑與窮寇要追(上)第41章 時局第37章 生變(二)第16章 大霧之中的薊州第二戰(下)第14章 第二戰第1章 偶遇(二)第三十八章第22章 出發第9章 沙塵暴 下第12章 王權(八)第二十章第三十八章第三十五章第31章 遊街(三)第18章 刑訊第25章 巧遇第30章 你就留在邊軍做客吧第37章 生變(三)第四十七章第38章 西涼城第44章 覲見(二)第五十六章第9章 沙塵暴(上)第23章 廷議第49章 收復遼西第43章 汴京之戰(八)第2章 定州(一)第10章 鎮統第29章 商議(二)第二十五章第34章 猜測(二)第50章 遼東第三十五章第24章 城破第4章 冰天雪地裡的又一悲劇第13章 韓管領第三十六章第5章 上任第44章 覲見(一)第46章 二兒子第9章 來信第41章 我們又回來了第2章 定州(二)第9章 桑奇第12章 升職第三十六章 二第20章 吐蕃(下)第12章 王權(五)第30章 計議(下)第43章 汴京之戰(九)第18章 變故?第34章 錢安國第18章 變故?第27章 擒獲第43章 汴京之戰(三)第26章 大捷第4章 榷場(一)第50章 遼東第48章 衛河第18章 行軍第1章 偶遇(二)第27章 談判(上)第23章 廷議第12章 殺戮第10章 血戰(二)第6章 剿匪(五)第30章 醉香樓(一)第二十四章第44章 王家衝(二)第13章 北疆風吹萬里雪(上)第3章 汴京第43章 汴京之戰(十三)預告第6章 剿匪(三)第四十二章第5章 書房之內的討論與傷勢第19章 舌辯第8章 靜海城的平靜與熱鬧(下)第6章 該來的總會來的第13章 吳府第三十章第三十六章 二第三十六章 二第45章 銅瓦箱(一)第15章 兵敗如山倒第24章 阿史那莫第33章 遇襲(一)第15章 雪天裡的冤家路窄(上)第五十三章第15章 兵敗如山倒第6章 霧彈第40章 三當家(二)
第17章 夏林第8章 靜海城的平靜與熱鬧(上)第4章 榷場(一)第30章 醉香樓(二)第四十一章第3章 遼西第43章 汴京之戰(十四)第10章 單挑與窮寇要追(上)第41章 時局第37章 生變(二)第16章 大霧之中的薊州第二戰(下)第14章 第二戰第1章 偶遇(二)第三十八章第22章 出發第9章 沙塵暴 下第12章 王權(八)第二十章第三十八章第三十五章第31章 遊街(三)第18章 刑訊第25章 巧遇第30章 你就留在邊軍做客吧第37章 生變(三)第四十七章第38章 西涼城第44章 覲見(二)第五十六章第9章 沙塵暴(上)第23章 廷議第49章 收復遼西第43章 汴京之戰(八)第2章 定州(一)第10章 鎮統第29章 商議(二)第二十五章第34章 猜測(二)第50章 遼東第三十五章第24章 城破第4章 冰天雪地裡的又一悲劇第13章 韓管領第三十六章第5章 上任第44章 覲見(一)第46章 二兒子第9章 來信第41章 我們又回來了第2章 定州(二)第9章 桑奇第12章 升職第三十六章 二第20章 吐蕃(下)第12章 王權(五)第30章 計議(下)第43章 汴京之戰(九)第18章 變故?第34章 錢安國第18章 變故?第27章 擒獲第43章 汴京之戰(三)第26章 大捷第4章 榷場(一)第50章 遼東第48章 衛河第18章 行軍第1章 偶遇(二)第27章 談判(上)第23章 廷議第12章 殺戮第10章 血戰(二)第6章 剿匪(五)第30章 醉香樓(一)第二十四章第44章 王家衝(二)第13章 北疆風吹萬里雪(上)第3章 汴京第43章 汴京之戰(十三)預告第6章 剿匪(三)第四十二章第5章 書房之內的討論與傷勢第19章 舌辯第8章 靜海城的平靜與熱鬧(下)第6章 該來的總會來的第13章 吳府第三十章第三十六章 二第三十六章 二第45章 銅瓦箱(一)第15章 兵敗如山倒第24章 阿史那莫第33章 遇襲(一)第15章 雪天裡的冤家路窄(上)第五十三章第15章 兵敗如山倒第6章 霧彈第40章 三當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