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銅礦

昊英氏族南部山林。

一條蜿蜒的河道,穿越莽莽林海,河岸兩旁參天古木縱橫,常有猿猴蕩於高空啼叫。

晨霧迷茫,猿啼禽鳴不絕於耳。

十條木筏,沿着這條河道,蜿蜒前進,木筏隊路過,有鱷魚驚入水中,一股濃重的大荒氣息瀰漫。

“這裡多惡獸大蛇,在陸上無法走,只能用木筏在水裡才行進,這河裡還有土龍,就算我們昊英氏族最好的獵人在這裡行動都要十分小心。”昊英族長來到木筏前頭,伸着攔腰打哈欠對旁人道。

“是啊,周圍都是百米以上高的大樹,河兩旁的山林又茂密,幾乎都長一個樣,我都看得迷糊了。”昨晚在河岸邊歇息,林中重水汽,陳昊現在感覺渾身都痠痛,在野外的河邊過夜實在太傷身體了。

這條河道寬達二十多米,常有水鹿、野羊在河邊活動,昊英氏族精於狩獵,他們常到這片充滿危險卻又充滿機會的莽林狩獵。

“到了!”

“我們停下!”

不知不覺,木筏隊來到一處拐灣,這岸邊有幾棵倒塌、被燒得漆黑的大樹,這棵大樹在這片蒼鬱的莽林中格外的顯眼。

這個時代,人口稀少,人類還沒有掌控世界,到處是廖無人煙的原始森林。

在茂密的樹林中行進很容易讓人分不清方向,所以原始人類都會以水道作爲指引的方向進行遷徙活動,而人類也是逐水而居。

昊英氏族人就是沿着河流在這原始森林中行動,他們還特意砍伐和燒黑這幾棵樹木作爲路標。

將木筏綁好,二十餘人就朝着岸邊的樹林中走去。

“木筏綁在河邊,就不怕別人牽走嗎?”陳昊問道,大家用木筏才得以在樹林中行進,要是被別人牽走,可就慘了。

“不...不怕...這裡沒有其它部落,只有我們跟渾沌氏族人,才知道怎麼過來這裡。”昊英氏族長笑了笑道。

“也是啊。”陳昊隨即跟上隊伍。

這森林裡面,草木豐茂,總能聽到各種各樣的鳥在歌唱。

“剛纔順着河流往南走,然後停了下來,這個方向應該是往東!”

陳昊看到前面那稀疏的樹冠中映着模糊的旭日便判斷了大概的方位。

與此同時,他還吩咐自己的族人把路記下來,他們每走一個段路,就在臨近的樹木上砍上痕跡作爲標記。

昊英氏族人在前面開路,他們拿着一種用獸大腿骨打磨而成的大頭骨刀和石斧,作爲開山刀,劈砍掉路上的草木。

原始森林裡草木生長速度快,通常半個來月這些草就能長回來。

“上次我們追蹤一頭水鹿,就找到那個有很多孔雀石的地方。”昊英氏族長突然開口道。

“是?”

陳昊點頭道,他注意着腳下的藤草,這裡的藤草都長了,稍不注意就會被劃破皮膚,而且這裡有很多蚊子,即使身上塗了泥巴,但還有不少蚊子能找到破綻叮人。

“吼嘶......”衆人走着走着,突然聽到樹林深處傳出一種低沉的獸吼。

“豹?”衆人微微一驚。

這個時代的原始森林裡面遍佈猛獸,這樣茂密的原始森林,便是野獸埋伏的好地方。

“沒事,這裡經常有猛獸吼叫,只要我們站在一起,野獸就不會襲擊我們。”昊英氏族長經驗老道地笑了笑道,又叫大家繼續前行。

“唉,如果日後要過來採礦,就必須修一條路,而且還需要至少二十人結伴才能在原始樹林中活動。”

“從這裡回到媧氏族,至少需要四日的時間,這一去一回就得八日,如果算挖礦的時間,保守估計,光是運礦就得花費十日的時間。”

“也就是說,一個月只能挖三次礦,而且要消耗二十個勞動力,這還沒算上糧食供給!”

“怪不得昊英氏族和渾沌氏族沒有經常過來撿孔雀石了。”

想到這裡,陳昊不由嘆息,光是運礦就需要二十人,這佔了現時媧氏族總人口的十分一!

這運輸成本實在太高了,部落不可能花費十分一的人手專門過來挖礦的,日後都不知道怎麼規劃分配纔好...

“我們到了!”

隊伍走着走着就停了下來。

只見兩側陡峭的山坡上長滿了帶刺的小藤草,而地上卻是一片綠色,那山坡上零散長着幾棵松樹,更遠處便是密不透風的翠綠樹林。

在這些密集的藤草下面,還鋪着一層半埋進地裡的石頭。

“就是這裡,我們的孔雀石就是在這裡找的,除了孔雀石外,這裡還有很多綠色和藍色的石頭,不過那些石頭沒什麼用,倒是阿太她們會用這些有顏色的石頭磨碎,塗在陶器上,讓陶器更好看。”

昊英氏族長說罷,就拿着骨刀開始清理地上的藤草,尋找藤下的石塊,又好心提醒道:“有的孔雀石會埋在土裡,你們找的時候,別總是找地面的,挖挖土下面的,土下面有不少孔雀石。”

“嗯嗯。”

陳昊拿出石錛,彎下腰開始鋤地,這裡藤草繁盛。

不一會兒,他清理出一小片藤草,就看到那地表上零散分佈着幾塊拳頭大小、深藍色得近乎黑色、還有玻璃光澤的石頭。

他連忙將這些石頭撿起來觀察。

他突然興奮起來:“這是藍銅礦石!我記得上化學課時,有一節課就介紹過銅礦,這種藍銅礦常與孔雀石一起產於銅礦牀的氧化帶中!”

“藍銅礦石是尋找銅礦的標誌性圍巖蝕變的礦化,地質員在野外找礦的時候,只要看到藍銅礦(滾石或原生的),就知道附近一定有銅礦體的存在,在其附近進行更詳細的工作,就能找到原生礦體!”

“這附近肯定有銅礦!”

“不,這裡就是銅礦!藍銅礦生成於銅礦的氧化帶。”

陳昊十分興奮,便連忙吩咐大家到處挖挖找找。

終於,他們在這片山坳的某處挖到一顆西瓜大小、表面是鐵灰色帶青的大礦石,這塊礦石被泥土覆蓋着,陳昊好不容易纔把它挖出來呢,它足足重達四十多斤。

用樹葉將它的表面擦乾淨,陳昊仔細地研究這塊大礦石,敲掉一角,其性質易碎,遠沒有石灰石的硬度。

“這應該是輝銅礦,是含銅最富的銅的硫化物種!主要物質是硫化銅,含銅量達到百分之七十九點幾,也就是說,除去現在部落冶煉技術不足的問題,四十斤重的礦石,帶回去大約能煉出二十斤的銅。”

“我們現在的運輸能力不足,要找富銅的礦石纔是能提高效率。”

不同的銅礦所含有的銅量都不同,比如黃銅礦的含銅量就只有百分之三十多,像現在媧氏族的冶煉技術,是不可能將一塊銅礦石裡面的銅都煉化出來的。

憑現在的技術能夠煉出其含的銅量的百分之七十就不錯了,換言之,現在冶煉一塊黃銅礦石,只能出十分一的銅,所以陳昊一定要找含銅量最多的銅礦石。

而這種輝銅礦就是尋找富銅礦的標誌,也就是說,這塊礦石的地底下,一定是這個大銅礦中,含富銅礦石最多的地方。

陳昊連忙召集衆人在這塊輝銅礦的下面繼續挖掘。

這個時候,昊英氏族長過來建議到陳昊到更遠點的地方挖孔雀石,但陳昊卻笑了笑拒絕了。

因爲他已經找到這個銅礦中最富礦的所在地,輝銅礦含銅量達到百分之七十九點幾,孔雀石雖然也不錯,但孔雀石的含銅量只有百分之五十七點幾。

也就意味着,運輸相同重量的礦石回去,輝銅礦煉出的銅,比孔雀石煉出的銅多出百分之二十幾的銅,對於運輸成本非常高的媧氏族來說,這百分之二十幾的差距就顯而易見了。

陳昊他們專注於在這個富礦牀挖,儘管一開始挖不了幾塊輝銅礦,但挖了大半日,就越來越容易挖到輝銅礦了。

這個時候,昊英氏族長又撿到幾塊很有着金屬光澤的黃石頭回來,他覺得這種石頭很好看,還問陳昊要不要。

這些石頭長得有些像黃金,雖然也很像黃銅,但陳昊一看就直搖頭。

因爲這塊礦石就是黃銅礦,別看它長得像銅,可它的含銅量只有百分之三十幾,剩餘的是百分之三十的鐵元素,和百分之三十幾的硫元素。

黃銅礦含有銅鐵量達到百分之六十幾,陳昊覺得如果將其煉出銅後,剩下的一些鐵硫礦渣應該可以再造一些粗糙的鐵器農具。

不過,鍊鐵所需要的溫度比鍊銅要高得多,也就是說,所耗費的人力和燃料也高得多,而且製出來的鐵的質量還不如銅器。

陳昊撿了過來看了一看,他還是覺得這些黃銅礦石可以作爲鍊鐵的試驗品,便要了一些打算回去有空的時候再搞。

但現在找到更容易煉、含銅量高的輝銅礦,估計他也沒時間搗鼓成本更高的鐵器了。

昊英氏族長帶着陳昊來到一個山腳,陳昊一挖,發現這山體裡面果然有些黃銅礦石。

但陳昊對這個黃銅礦沒有多大的興趣,只撿了幾塊大一些的黃銅礦石,就回去繼續搗鼓那個輝銅礦。

忙到天黑,衆人回到水邊生篝火紮營,打算明早再出發前往竹林,陳昊他們也挖到了三百多斤的輝銅礦,就放在岸邊,他們打算等回去的時候再帶走。

第328章 大型裝備—榨油機第296章 攻伐戎人(五)第424章 騎兵第435章 麥與蕭關第29章 孵化和菜乾第12章 部落的田地第514章 有才能的人第242章 安插棋子第412章 虎患第11章 馴野雞第12章 部落的田地第15章 “歷”的由來第548章第257章 五年秋收 (月票10張加更!)第90章 墨與“紙”第357章 割地賠款第279章 你們反了!(下)第534章 風白城守衛戰(下)第178章 建窯第230章 幹塘第204章 石灰場第257章 五年秋收 (月票10張加更!)第269章 竹林第413章 除虎第269章 竹林第304章 司法體系第274章 制化肥(上)第378章 大興土木第115章 新飼料第66章 排水系統第432章 重農抑商政策第354章 計劃第321章 羊皮地圖(下)第25章 燒山種豆第42章 投矛器和窯第58章 招攬第451章 核心技術和核心材料第354章 計劃第441章 端午龍舟第388章 佈防第269章 竹林第420章 能走多遠第354章 計劃第43章 陶器是部落的第516章 東部形勢第512章 埋坑與談判第273章 竹票與統治第110章 蛔蟲的秘密第420章 能走多遠第311章 慄陸城第58章 招攬第324章 偷鹽賊第374章 殖民守軍第538章第529章第148章 野蠻的行爲第216章 果園摘果第112章 種田忙第240章 鹽貿(上)第120章 陰康爲土龍氏第150章 部落的精神第174章 穿牛鼻環第62章 爭論第21章 摘枇杷第318章 防具 (上)第136章 網罟第136章 網罟第85章 換骨耜(下)第32章 蛋白質第236章 房屋規劃第212章 牧場第185章 大開荒第395章 牛族撤離第147章 激鬥第269章 竹林第493章 反間計第182章 豬鬃與漆器第70章 割豬草第87章 分配農具第153章 香菇與樹莓第123章 大建造第555章第254章 不能說的秘密(補上月30張月票)第474章 抽絲、調絲第15章 “歷”的由來第273章 竹票與統治第403章 十二年春第127章 林中套獵物第306章 管理糧食第60章 慄陸氏族第30章 搶收菘菜第237章 小賺一筆(上)第323章 工業油料作物第441章 端午龍舟第389章 共工水神第394章 女媧氏的心計第30章 搶收菘菜第6章 粟食第153章 香菇與樹莓第540章
第328章 大型裝備—榨油機第296章 攻伐戎人(五)第424章 騎兵第435章 麥與蕭關第29章 孵化和菜乾第12章 部落的田地第514章 有才能的人第242章 安插棋子第412章 虎患第11章 馴野雞第12章 部落的田地第15章 “歷”的由來第548章第257章 五年秋收 (月票10張加更!)第90章 墨與“紙”第357章 割地賠款第279章 你們反了!(下)第534章 風白城守衛戰(下)第178章 建窯第230章 幹塘第204章 石灰場第257章 五年秋收 (月票10張加更!)第269章 竹林第413章 除虎第269章 竹林第304章 司法體系第274章 制化肥(上)第378章 大興土木第115章 新飼料第66章 排水系統第432章 重農抑商政策第354章 計劃第321章 羊皮地圖(下)第25章 燒山種豆第42章 投矛器和窯第58章 招攬第451章 核心技術和核心材料第354章 計劃第441章 端午龍舟第388章 佈防第269章 竹林第420章 能走多遠第354章 計劃第43章 陶器是部落的第516章 東部形勢第512章 埋坑與談判第273章 竹票與統治第110章 蛔蟲的秘密第420章 能走多遠第311章 慄陸城第58章 招攬第324章 偷鹽賊第374章 殖民守軍第538章第529章第148章 野蠻的行爲第216章 果園摘果第112章 種田忙第240章 鹽貿(上)第120章 陰康爲土龍氏第150章 部落的精神第174章 穿牛鼻環第62章 爭論第21章 摘枇杷第318章 防具 (上)第136章 網罟第136章 網罟第85章 換骨耜(下)第32章 蛋白質第236章 房屋規劃第212章 牧場第185章 大開荒第395章 牛族撤離第147章 激鬥第269章 竹林第493章 反間計第182章 豬鬃與漆器第70章 割豬草第87章 分配農具第153章 香菇與樹莓第123章 大建造第555章第254章 不能說的秘密(補上月30張月票)第474章 抽絲、調絲第15章 “歷”的由來第273章 竹票與統治第403章 十二年春第127章 林中套獵物第306章 管理糧食第60章 慄陸氏族第30章 搶收菘菜第237章 小賺一筆(上)第323章 工業油料作物第441章 端午龍舟第389章 共工水神第394章 女媧氏的心計第30章 搶收菘菜第6章 粟食第153章 香菇與樹莓第540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