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風俗節日

黑犬縣城內,一方正草屋內,陳昊坐於屋子中央,審視着面前恭敬站立着的人,而白狐也坐在他旁邊,一同看着這些犬戎人。

“赤犬族、白犬族、黃犬族,你們是要找我二夫人,去爲你們舉行今年的藥祭,是吧?”陳昊問道。

白犬族長是個中年男子,他站了出來道:“沒錯,每歲這個時候,我們犬戎族就要舉行藥祭!”

“還望太昊能讓狐巫爲我們三族藥祭。”其餘連個犬戎族長也連忙道。

“爲你們藥祭?是要到你們每個部落去進行祭祀嗎?”陳昊問道。

“對對!”白犬族長連連點頭。

黃犬族長生怕陳昊不答應,連補充道:“在很多數前,瘟獸襲擊我們犬戎各族,凡是被瘟獸碰過的人,都會渾身發紅,生出一顆顆肉粒,非常難受,很多部落孩子都死於瘟疾,幸好白狐巫的母親進行藥祭,救治了我們各族人,讓我們犬戎族得以存活。”

“希望太昊能讓白狐巫跟隨我們回去進行藥祭。”白犬族長激動道。

“瘟獸?”陳昊疑惑。

“沒錯,是人們一種看不到的神獸,我們先祖說,瘟獸是神,我們看不到它,如果瘟獸來了,我們就得恭敬地擺上祭品,讓瘟獸吃飽離去。”白犬族長回道。

“原來是這樣!”陳昊覺得瘟獸這可能是一種會傳染的疾病,不過是被犬戎族人擬人化了,聽他們的描述,這種疾病應該是很可怕的,全身發紅起疙瘩,患病人渾身難受,尤其是抵抗力差的孩子患病就會死。

想到這,陳昊不禁看向旁邊的白狐,這個白狐的母親能治好這種傳染病,可她卻死去了,不知道這個白狐有沒有傳承到她母親的醫術。

物種間的傳染病其實非常可怕,陳昊想起了以前村子裡有個雞場,有一次雞場出現一種傳染病,一夜間死掉上萬只雞,全軍覆滅,而人們卻是束手無策,那恐怖的場景,他還歷歷在目。

在這個時代,一但發生傳染病,儘管你的部落如何強大,軍隊如何英勇善戰,都抵擋不住瘟疫肆虐。

古代人單稱瘟、溫、或疫,是一種急性傳染病,在古代民智未開,醫療條件低劣的情況下,人們對這種可怕疾病,恐懼至極,很容易認爲是鬼神作祟,正如這些犬戎人一般,因此乞求神靈保護,是很早就出現的行爲,陳昊記得看過的一本書,說是古人家家都有在門頭掛“艾草”的習俗,寓意瘟神進不來,而艾草確實具有一定的殺菌消毒的功效。

這些犬戎族人經歷過瘟疫,他們對此很重視,還形成了習俗,陳昊突然想把犬戎族人的這種好的習俗傳給太昊族人,這樣不但能引起太昊族人對瘟疫的重視,更能讓犬戎族和太昊族的居民形成一種特有的風俗,增加對太昊族的認同感。

思索過後,陳昊就開口道:“瘟獸襲擊了犬戎族,犬戎族人對抗瘟獸很值得我太昊尊敬,你們平時進行藥祭,是每年的幾月幾號?”

犬戎族人現在也使用太昊族制定的農曆,不過,犬戎族人以前的歷法計算卻是跟農曆是完全不一樣的,甚至差距甚大。

此時,陳昊這麼一問,犬戎族人頓時就犯難了。

犬戎三族人認真地商量一番,白犬族長開口道:“回太昊,我們祭祀藥神並沒有固定的日期,一般是在蜩蟲鳴的時候,我們就要進行藥祭,現在已經錯過了一個多月了。”

“蜩蟲鳴叫?”陳昊困惑。

“就是這種蟲子。”白犬族連忙遞上一個蟲殼。

“原來是蟬!”陳昊道。

“蟬鳴一般在夏至前後,也就在農曆五月。”陳昊想了想,問道:“你們犬戎族進行藥祭是在五月?”

“對,可我們之前派人找過太昊你,他們說,你去了東方,所以這事情就一直拖到現在,雖然是錯過了,但我們還想進行今年的藥祭。”白犬族長說道。

“我明白了,我當時是去了收攏附屬氏族,在炒茶呢。”陳昊道,“你們犬戎族也屬於哦我麼太昊族旗下的氏族,你們進行藥祭,是對天神的尊敬,我們太昊族人也尊敬天神,所以,我想與你們一起定下一個日子,讓我們太昊族與你們犬戎族,在這一日,一起祭祀天神,進行藥祭。”

“什麼?太昊你們也進行藥祭?”白犬族長頓時感到非常的驚訝,這可是太昊族對他們犬戎族的認可呀。

其餘的犬戎族人也是感到非常驚喜。

“沒錯,我們太昊族內也有不少犬戎居民,就比如這個黑犬縣裡,就生活着不少犬戎居民,現在,我們都使用太昊農曆,太昊農曆的好處你們知道嗎?”

陳昊想着創造一些節日和習俗,讓不同文化圈的氏族,能夠形成共同的文化風俗,形成一個新的民族,有利於族內人的團結,尤其是將這些風俗節日傳播給旗下的附屬氏族,增加旗下氏族對太昊部族的認同感。

“太昊歷能夠指引我們從事農業,我們犬戎各族今後都會使用這個曆法。”白犬族長說道。

“所以,我想跟你們一起,在這個農曆上定下一個節日,每年到了那個節日,我們就一起舉行藥祭,讓族人都吃上好的。”陳昊道。

犬戎族人聽到陳昊這個提議後,都覺得這非常好。

“太昊,我們舉行藥祭後,要把一種草懸掛在各個居所的門口上方。”白犬族人說道。

“什麼草?”陳昊問道。

犬戎族人立刻跑出去,帶回來一些綠色的長草,犬戎人原本打算陳昊不放人的話,就在黑犬縣舉行祭祀的,所以東西都準備好了,可沒想到陳昊竟然對他們的藥祭這麼重視。

“就是這種草!”

“這種草?”

陳昊接過,頓時聞到一股植物的芳香,他擺弄了一下,頓時一喜:“這是菖蒲!原來是菖蒲啊!菖蒲也是一種能消毒殺菌的植物呀!”

“沒錯,就是這種草。”白犬族長開口道。

陳昊看着手中的菖蒲,想想原來犬戎人崇拜的事物都是有根據的,這種菖蒲草也是有一定的藥物功效,可這並不能治瘟疫。

“你們祭祀完後,就會在每個屋子的門口懸掛這種菖蒲草?”陳昊問道。

犬戎族人都點頭。

“我們要定下一個節日,你們說,定在五月哪日好?”陳昊看向周圍的人問道。

可場人都不知道該定在哪日好,就連犬戎族人也不知道定哪日後,犬戎族人以前所用的歷法跟太昊農曆根本不一樣,他們計算一年的週期並非三百六十五(六)日的,根本不能套入農曆裡。

犬戎各族人也拿不定主意。

白犬族長連道:“還請太昊你來定斷。”

“我來定斷?”

陳昊想了一下,就道:“五月的節日,懸掛菖蒲草,我們就把這個節日命名爲端午,每年的五月初五我們各族人就過端午節,如何?”

“五月初五...端午?”

“好啊!”

“就叫端午!”

陳昊創立端午這個節日,很快就取得每個人的同意。

“呵呵,沒想到你們都喜歡這個名字和節日啊。”得到衆人的認同和支持,陳昊感到非常高興,他沒想到前世的節日是有這麼大的作用,反正現在太昊各族都使用太昊農曆,日後多創造幾個節日,就能讓太昊部族內部的各個氏族形成一種文化風俗,使得內部更加團結。

“太昊,這個端午,只有懸掛菖蒲和祭祀天神,實在是太過簡單了,不知道太昊你有什麼好的提議呢?”白犬族長和其它的犬戎族人覺得這個端午只有他們犬戎族的一些風俗,實在太過簡陋了,便想讓陳昊讓這個節日豐富一些。

本來陳昊都打算爲這個新創造的端午節增加內容,現在這些犬戎族人提出來,正符合他的心意。

“端午節,除了懸掛菖蒲,我們也懸掛艾草吧。”陳昊立刻吩咐族人去將之前獸林部落送贈的艾草送來,是一些乾的艾草,他將這些艾草分給犬戎人看看。

艾草也有殺菌消毒的功效,而且能預防呼吸系統的疾病,懸掛艾草和菖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讓族人預防疾病。

“這些是幹艾草,這種艾草能治我們的咳嗽病,等來年春季,我就將這種艾草的種子分給你們種植,讓你們可以在端午節時,掛上艾草。”陳昊開口道。

“好,好啊。”白犬族長很是滿意,“等秋季,我們也把菖蒲草的種子分給太昊,分給其餘各族。”

菖蒲雖然有一定的毒素,但也是一種用途比較廣發的藥草,太昊族的藥庫的種類並不多,收錄這種菖蒲是非常有必要的。

“端午節,除了懸掛菖蒲和艾草,我們可以用樹葉包裹粟米豆子蒸着吃,這種用樹葉包裹的飯便叫糉子,糉子裡面除了粟豆外,還可以添加蛋、肉、菇等材料,做成美味的糉子,喜歡吃甜的,也可以直接用葉子包裹粟米蒸熟,蘸蜜糖吃,但甜的糉子,估計沒幾人吃得起...”陳昊開口道。

沒有糯米,沒有糖,也沒有大竹葉,陳昊也是一切就簡。

聽到陳昊描述的這個糉子,犬戎族人和其餘的太昊族人已經想象到糉子的美味了,他們都想不明白,爲什麼陳昊會想出製造這種特別的食物出來的麼。

端午節吃糉子這個習俗,很快就得到所有人的認同,人們過節日肯定得吃一頓好的,這種糉子真是絕配。

接下來,陳昊又爲大家介紹了端午節扒龍舟的活動,但憑現在各族的生產力,估計連現在的太昊族都不能造出真正的木板船龍舟,所以陳昊就設計了在竹筏的頭尾掛上用竹條編織而成的龍頭和龍尾,並且跟犬戎族人商量好,每年端午節在太昊城那邊將會舉辦龍舟比賽,獲勝者可以得到豐厚獎勵。

而陳昊也打算,將龍舟比賽推廣給太昊族的親族和附屬氏族,讓太昊部族內部的氏族都來參加比賽,形成一種文化,讓各個氏族團結一致,尤其是太昊族內部的鎮子,讓他們也參加龍舟比賽,讓各個鎮子的居民更加團結。

就這樣,端午節懸掛艾草和菖蒲、吃糉子,以及賽龍舟的活動就確定下來,但推廣端午節活動需要時間去進行,最早也得等到下一年的五月初五才能完成。

由於今年沒有準備,所以今年太昊族和犬戎族都不過端午節,讓犬戎族人繼續進行藥祭。

而陳昊則陪同白狐,走訪黃、白、赤族,這三個犬戎氏族,爲他們祭祀,原來這個祭祀儀式,並不是單純的祭祀,而是讓白狐爲這三族的病人治病,這些氏族平時都有巫去治病,但每年的時候,也會要請白狐巫去爲每個氏族的病人治病,也因爲這樣,這個白狐在犬戎族裡取得了崇高的地位,而陳昊也因此變得更受犬戎族平民的尊敬。

處理完犬戎族的事情後,陳昊就返回太昊城去準備宣揚端午節的工作,而白狐和陳昊的孩子則留在黑犬縣城裡,黑犬縣城的規模比較大,陳昊覺得把她留在那裡,能夠好好管治犬戎人。

回到太昊城後,陳昊就將端午節的計劃說給外交部的人知道,並且讓外交部的人將端午節的內容傳播給附近的昊英、渾沌、朱襄等親族,以及傳播給驪畜、大容、赫胥、有邰等需要向太昊族進貢的附屬氏族,另外還特別派一隊人到牛族去宣揚下一年太昊城會舉辦龍舟比賽,希望牛族和牛族的附屬氏族都來太昊城參加,陳昊要將太昊族文化傳播得更遠,讓牛族認同太昊族。

但太昊族內部犬戎居民還向着原來的氏族,卻讓陳昊感到頭疼,儘管他現在開始創造一些文化來團結各族,讓各族人認同太昊族。

可現在各鎮的居民構成比較複雜,有犬戎族的,有大庭、渾沌、昊英等親族的,這些被太昊族管理着的居民實際上還與原來的氏族有感情,他們很容易把太昊族的青銅工具換出去,也很容易被他們原來的部落利用,這是陳昊非常不願意看到的,可現在,他根本想不到好的辦法,讓這些居民認同太昊族。

第333章 點兵出征第217章 脣亡齒寒第430章 決定人口上限的因素第459章 平叛(上)第207章 女奴與春耕序章 什麼鬼第208章 蠶與織第395章 牛族撤離第39章 長石第45章 白龜第214章 巡山第308章 手抖症的藝術第535章 守衛之戰第181章 慄祭第205章 紅泥與三合土第11章 馴野雞第186章 反曲弓與狩獵第281章 第一個奴隸第387章 東方形勢第82章 市日第206章 大改造第177章 柏皇氏族第339章 敵情第208章 蠶與織第510章第468章 歸屬第80章 貨物第261章 城市規劃第307章 原始金融第481章 奴隸的秘密第332章 財政稅收第194章 大豐收第466章 新軍糧第386章 備戰共工部族第341章 夜襲第182章 豬鬃與漆器第417章 私塾與姓氏第230章 幹塘第453章 借糧第186章 反曲弓與狩獵第108章 春事第405章 縣鎮八部第536章第485章 蕭關之戰第79章 柘桑第496章 善惡第324章 偷鹽賊第447章第130章 黃皮子第131章 產後風第529章第53章 狩獵(二)第51章 抓知了猴第267章 防備第223章 推舉族長第212章 牧場第53章 狩獵(二)第144章 西河灣第224章 太昊(十張月票加更!)第396章 女媧失利第414章 叛民第494章 守關第110章 蛔蟲的秘密第365章 原始市場(二)第472章 羽絨第382章 十一年秋收(上)第225章 糧食問題第187章 大山裡的粉條第81章 朱襄氏族第215章 後備糧倉和皁角第31章 熱水第367章 原始市場(四)第204章 石灰場第177章 柏皇氏族第59章 生產工具決定生產力第186章 反曲弓與狩獵第438章 收編第207章 女奴與春耕第138章 新漁具第503章 孤軍第462章 聯盟立法第548章第342章 風聲鶴唳第241章 鹽貿(下)第349章 能源第262章 各種的難題第19章 養雞第113章 春分日第136章 網罟第252章 你們是以風爲姓?第448章 木軌道運輸第523章 殘酷第87章 分配農具第31章 熱水第217章 脣亡齒寒第395章 牛族撤離第535章 守衛之戰第97章 皮靴、月相第292章 攻伐戎人(一)第78章 割禾
第333章 點兵出征第217章 脣亡齒寒第430章 決定人口上限的因素第459章 平叛(上)第207章 女奴與春耕序章 什麼鬼第208章 蠶與織第395章 牛族撤離第39章 長石第45章 白龜第214章 巡山第308章 手抖症的藝術第535章 守衛之戰第181章 慄祭第205章 紅泥與三合土第11章 馴野雞第186章 反曲弓與狩獵第281章 第一個奴隸第387章 東方形勢第82章 市日第206章 大改造第177章 柏皇氏族第339章 敵情第208章 蠶與織第510章第468章 歸屬第80章 貨物第261章 城市規劃第307章 原始金融第481章 奴隸的秘密第332章 財政稅收第194章 大豐收第466章 新軍糧第386章 備戰共工部族第341章 夜襲第182章 豬鬃與漆器第417章 私塾與姓氏第230章 幹塘第453章 借糧第186章 反曲弓與狩獵第108章 春事第405章 縣鎮八部第536章第485章 蕭關之戰第79章 柘桑第496章 善惡第324章 偷鹽賊第447章第130章 黃皮子第131章 產後風第529章第53章 狩獵(二)第51章 抓知了猴第267章 防備第223章 推舉族長第212章 牧場第53章 狩獵(二)第144章 西河灣第224章 太昊(十張月票加更!)第396章 女媧失利第414章 叛民第494章 守關第110章 蛔蟲的秘密第365章 原始市場(二)第472章 羽絨第382章 十一年秋收(上)第225章 糧食問題第187章 大山裡的粉條第81章 朱襄氏族第215章 後備糧倉和皁角第31章 熱水第367章 原始市場(四)第204章 石灰場第177章 柏皇氏族第59章 生產工具決定生產力第186章 反曲弓與狩獵第438章 收編第207章 女奴與春耕第138章 新漁具第503章 孤軍第462章 聯盟立法第548章第342章 風聲鶴唳第241章 鹽貿(下)第349章 能源第262章 各種的難題第19章 養雞第113章 春分日第136章 網罟第252章 你們是以風爲姓?第448章 木軌道運輸第523章 殘酷第87章 分配農具第31章 熱水第217章 脣亡齒寒第395章 牛族撤離第535章 守衛之戰第97章 皮靴、月相第292章 攻伐戎人(一)第78章 割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