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木軌道運輸

太陽高照,木工場旁邊的造車廠裡熱鬧非凡。

今日是特別的日子,陳昊研究和製造了兩個月,現在,他正組裝着最後一步的工作。

他拿起一個“凸”形狀的木輪子,嗅了嗅,一股桐油和漆的氣味,又用銅錘子敲了敲,這種松木十分結實。

“嗯,不錯!”

接下來,他把這個輪子放在一個陶盆裡,只見陶盆裡的蟲子都沒有爬到輪子上,反而嚇得到處逃竄。

“這種用魚藤汁液、桐油、漆製成的油漆具有很好的防蟲效果,非常適合作爲新型車子的塗料。”

陳昊對這種新型油漆很滿意,這個時代到處是樹林,蟲子也非常多,木頭放在野外最容易被蟲子蛀了。

“太昊,我們怎麼不用青銅做輪子?反而用木?青銅輪子比木堅硬多了。”旁邊,一名造車大隊長十分不解地看着陳昊手中那個三十五釐米直徑的木輪。

陳昊笑笑不作答,直接拿起地上一把銅錘對着面前的一條長木軌猛敲幾下,這條光滑的松木頓時被磕出一道道疤痕,而他又拿着木輪子同樣也猛敲幾下,松木木軌沒有出現疤痕。

“看到了吧?你們明白了吧?”陳昊問道。

“我們明白了。”工人們連忙點頭,這又學到知識了。

“來,我們把礦車組裝上!”陳昊站了起來開口道。

不多時,他們就組裝好一輛軸距一米的鬥形礦車,雖然“凸”形輪子是用木頭造的,但車軸卻是用堅硬的青銅造的,而輪子與車軸接觸處也鑄造了一個青銅環作爲軸承的部分。

“這太廢羊脂了!”拿起兩個青銅環和車軸組成軸承時,陳昊在抹羊脂肪的時候,看到面前一盆羊脂,突然想到了這裡足有一頭羊的脂肪,他頓時覺得車子潤滑所消耗的油脂實在太大了,想想以後造出更多的車子和礦車,就必須殺更多的牛羊脂肪。

“是啊,可要是車軸不加潤滑油,車子走得慢不說,軸承還容易壞。”造車大隊長開口道。

對於車子的研究和製造,這個造車大隊長是最清楚了,部落的牛車、手推車、雞公車等所有車子的軸承都得添加油脂潤滑,車子剛投入使用那幾年,由於車子數量少,所用到的油脂也不多,可現在,太昊部族內的車子多了,油脂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了。

“是啊,我們生產越多車子,用到的油脂就越多,我估計其它部落也有這個情況。”陳昊想了想,又看向旁邊的工業大臣道:“柏叔,現在我們榨油廠的情況如何?”

“我們榨油廠現在主要榨的是桐油,而食用的植物油主要有大豆油和莧菜籽油,大豆油的出油率大約是一百斤大豆產七斤豆油,莧菜油則是每百斤莧菜籽出產十斤油,但我們部落的莧菜籽的畝產比大豆低很多,所以啊,食用油的價格都比較貴,一般只有少數的高層人員才吃得起植物油,我們廠植物油的產量一年也就兩百斤左右。”

植物油在古代一直是高級食材,窮人都吃不起,別說是現在的太昊族了。

而部落人主要的食用油還是肥肉,甚至肥肉也很奢侈,很多農民買了肥肉都會第一時間用在車子的潤滑上,車子沒潤滑就會壞的。

“車子也越來越多了,羊的脂肪也不多,我們把植物油的產量增加到兩千斤吧,再降一降價錢。”陳昊說道。

“若增加油的產量,就需要更多的大豆,這一千斤豆油,至少需要數萬斤大豆。”柏叔說道。

“這沒什麼問題,我們多進口大豆就好了,然後把豆油列爲外貿品。”陳昊說道,“其它部落買了更多的車子,肯定沒有那麼多動物脂肪的。”

“既然有足夠的大豆,那就好辦了。”柏叔點頭道。

“可惜桐油快乾,不適合作爲潤滑油。”陳昊說道,“幸好我們有榨油技術,可以把大豆榨植物油,不然我們的造車業就要遇到瓶頸了。”

“來來來,我們快組裝好這個礦車試試。”

“好的!”

陳昊他們把礦車組裝好,然後把礦車放在兩條木軌上。

這兩條木軌的下面鋪着一層三十釐米高的鵝卵石,就如同鐵軌一樣。

而礦車的四個“凸”輪子放木軌上,剛好卡在木輪之間,這樣就不容易出軌了。

接下來,陳昊又組裝了兩輛礦車,並且將三兩礦車連接起來。

礦車的外形是下窄上寬,呈鬥狀,高約一米五。

又把牛牽來,幫牛帶上木造套,讓它更容易發力拉動後面的礦車。

每輛礦車都坐上三人後,陳昊就吩咐人拉動牛拉礦車。

牛很容易地拉動了三輛礦車,行進了三十米,也沒有什麼問題,看來是成了,於是陳昊又吩咐人們將這些礦車裝滿煤炭,一輛礦車載滿大約是一頓半重,三輛車便有四噸半重。

裝好車後,陳昊就讓牛拉,這種牛馴化的時間不算長,其體型比後世的水牛都要大一階,它拉着四噸半的煤炭走得很平穩。

後來陳昊又加了一車煤炭,將運量提升到六噸。

這下子,這頭牛就拉不了了,它拉起來十分費力,看到這個現象,陳昊得出了結論,一頭牛能拉三車煤炭。

對於這個數據,陳昊已經很滿意了,要是讓人去拉,估計需要十個人才能拉得動呢。

“成了!”

“再試驗五日,如果沒有問題的話,我們的煤礦、石灰石礦、錫礦等礦區都修建木軌道,用這種大運量的礦車進行運輸。”

陳昊看到第一次試驗成功,就覺得特別開心,其實這種木軌道運輸技術並不複雜,主要是修築光滑的木軌道和需要一輛能在木軌道上行走的車子,木軌道能夠提供光滑而又平整的路面供礦車行走,從而減少摩擦力,大大提升運載能力。

木軌道運輸是一種偉大的發明,最早誕生在地形複雜的礦區,尤其是採礦業有了木軌道交通運輸系統,便能實現飛躍式發展,而且木軌道運輸技術還能用於城市交通、糧道等領域,同時,木軌道交通運輸還是蒸氣火車與鐵路的前身。

五日後,木軌道交通運輸系統的試驗完畢,試驗很成功,可以投入建設。

於是乎,陳昊就打算爲煤礦修築太昊部族第一條木軌道。

在太昊城西北部的山林之中,這裡有一座石山。

石山之下亂石遍地,有大如平房的巨型石頭,也有小如葡萄的小石子。

在這裡,有二十多人在打砸着石頭。

其中有二十人是奴隸,它們的雙手和雙腳綁上了麻繩,他們有的拿着錘子打砸石頭、有的擔着石子,同時也有拿着皮鞭牽着軍犬的威武士兵在監督着奴隸。

隨着一陣銅鑼聲響起,奴隸們立刻跑去大樹下集合。

大樹之下襬着兩大銅鍋的雜菜黃米粥和一罐醬。

一個個拿着缺角粗陶碗的奴隸,在留着口水,眼巴巴地看着面前的食物。

一名婦人分食物,每個奴隸會得到一碗粥和一小勺醬。

“美味,真是美味啊。”

“是啊,在我們以前,這個醬只有族長才能吃到呢,沒想到在太昊族當奴隸,也能吃到這種美味。”

“雖然在這裡要幹很多粗活,平時也吃不飽,但也比呆在以前的部落好。”

“嗯,至少不用打仗戰死,呆在這裡每日只要幹活,就有吃的,也不用餓死。”

“聽說今年太昊族把表現好的奴隸升爲農奴,農奴不用幹這種粗活,也能像太昊族人那樣種田,種出來的糧食上交一部分給太昊人,剩下的就是他們自己的。”

“是啊,我也聽說了這事,我問了那些軍人,那些軍人說,我們表現得好,我們也可以成爲農奴。”

“刺頭,上次他們讓你去搬運工具,我看你很快就可以當農奴了。”

“呵呵,是啊。”

奴隸們拿到食物,就隨意坐下,品嚐着午飯,不知不覺,他們也習慣在太昊族的生活了,尤其是那個叫刺頭的奴隸,它的頭髮十分直和硬,他還是這隊奴隸的中心,可以說表現得最好的一個。

這個時候,陳昊帶着一羣戰士,來到這個花崗石礦場。

“太昊,我們部落的石磨、石碾就是從這個礦場裡取石材,這些年來碎了不少石,肯定有足夠的石塊用來修造木軌道。”石叔這個五十多歲的人一拐一拐地走着,邊走邊說。

“河裡的鵝卵石不多,也不容易採集,花崗石礦是足夠的,我們要修更多的木軌道,就需要大量的花崗石塊。”陳昊點了點頭。

刺頭等奴隸看到陳昊出現,一個個連忙站了起來,表現得十分恭敬。

陳昊看了一眼大樹下的這些奴隸,也沒怎麼在意,便讓管理這裡的軍隊長帶自己去了解這個礦場的情況。

“就是這裡了,我們平時碎石就在這裡進行。”軍隊長撿起一把碎花崗石遞給陳昊,“太昊,看看這合不合格。”

這些碎石與後世建築房屋用的石子差不多,不過有些太大的太小,但總的說,這些石塊非常適合用來鋪砌木軌道的。

“不錯,就用這些石塊。”看着這山坡處茫茫多的花崗石子,陳昊感到很滿意。

話音落下,軍隊長就立刻叫奴隸過來這邊採挖這種小石子。

刺頭和其餘的奴隸打算在陳昊面前表現一番,便幹得特別賣力。

“這幫人不錯。”陳昊站在大樹下,對他們的表現十分滿意。

“是啊,這些人說希望可以儘快離開這個礦場。”軍隊長開口道。

“是嗎?”陳昊看了看,正想着增加挖煤的人手,就指着那個刺頭道:“那個人和那九個人表現得不錯,讓他們過來。”

“是的!”

軍隊長連忙喝道:“你們幾個,過來,太昊要見你們!”

刺頭等人一聽,頓時開心得跳了起來。

“你們不想在石礦場這裡幹是不?想盡快成爲居民?”陳昊看着這十個奴隸問道。

“對對!”刺頭等人十分激動地點頭。

“那好,我們太昊族要開採煤炭,需要人挖煤,如果你們願意去挖煤,你們的每日的伙食都會得到與太昊居民一樣的量,再挖三年,我就會給你們房屋和女子,讓你們成爲太昊族的居民。”陳昊說道。

“不用...種田嗎...這...這是太昊族的...工人?”刺頭聞言十分激動,太昊族的工人的收入可不比農民差呢,而且工人還能晉升,這個刺頭雖然是個奴隸,可他一直留意着太昊族內的族人構成和各種職業,每次休息的時候,就會與其餘奴隸談論太昊族的制度、職業等話題。

“對,是...工人...煤礦工人...總之,你們去挖煤,就少不了你們好處。”陳昊點了點頭。

“好啊。”

“我們願意。”

十個奴隸立刻答應下來,他們覺得這是一個脫離奴隸籍的好機會。

採完第一批石塊後,陳昊來到礦場,與族人和奴隸一起爲煤礦鋪砌木軌道。

額頭有疤的男子的名字叫黑巴,陳昊特意安排他與其餘兩個大難不死的奴隸,成爲小隊長,負責運輸、開挖、挑揀煤礦三個方面的工作,同時,陳昊也爲他們三個分配了住房和女人。

在地上修整一條平道,倒上石子,然後鋪上枕木和木軌,就這樣,煤礦木軌道就一點點地鋪砌着。

木軌道長約三百五十米,一頭在煤礦洞裡面,另一頭從煤礦洞出來後一直延伸到河邊,河邊這裡修了一個碼頭。

修爲木軌道,驗收後,就開始正式試驗礦石運輸。

一頭牛拉着三車煤炭,從煤礦深處一直走到碼頭,然後卸載煤炭,這隻用了二十分鐘,運量大、運輸速度快,這效率非常高。

鋪砌完這條木軌道,現在已是踏入夏季。

“黑巴,這十個新煤礦幹就交給你們了,你讓他們進去挖煤,明白嗎?”陳昊在碼頭這裡安排煤礦工作。

“嗯。”黑巴看着這十個滿懷歡喜的新人,心情變得十分複雜,挖煤是有危險性的,這些新人肯定不知道煤礦有毒氣的危險,可現在,不讓自己進去挖煤就好了,管他呢,這個世界就是這樣了,把不好的事情留給別人幹!

第303章 思想的碰撞第366章 原始市場(三)第280章 男人的地位第96章 食物的難題第300章 各部門第174章 穿牛鼻環第397章 神秘人第196章 糾正曆法第287章 鹽的來源第421章 峽谷相逢第482章 奴隸大逃亡第213章 原始“化肥”廠第404章 朝貢與貿易第74章 捕鱷第524章 攻城戰第106章 水龍氏(上)第215章 後備糧倉和皁角第346章 慶功第192章 強盜行爲第100章 換鹽第114章 咬人草第408章 樹葉第376章 追隨之箭第333章 點兵出征第135章 漁業的初想第505章 兇族聖牙第408章 樹葉第427章 搬石頭砸自己的腳第461章 算賬第123章 大建造第336章 佔山爲王(一)第40章 先祖的指引第364章 原始市場(一)第394章 女媧氏的心計第545章第192章 強盜行爲第47章 度量與時間第455章 朱襄族的封地第389章 共工水神第113章 春分日第407章 古菱齒象第148章 野蠻的行爲第421章 峽谷相逢第481章 奴隸的秘密第518章 困境第169章 秋季貿易(上)第116章 蕁麻的妙用第94章 釣魚第376章 追隨之箭第466章 新軍糧第1章 回到原始第556章第50章 知識記錄第484章 蕭關危機第55章 遇豹第67章 下水道第281章 第一個奴隸第346章 慶功第540章第104章 田地規劃與人口登記第72章 飛石索第421章 峽谷相逢第124章 藥與草第460章 平叛(下)第178章 建窯第235章 糧倉計劃與育種第183章 進山第52章 狩獵(一)第214章 巡山第531章 扶風族人的陰謀第83章 賣葫蘆第92章 造鞋(下)第197章 初級工業產品的成效第407章 古菱齒象第65章 滿載而歸第364章 原始市場(一)第452章 旱情與水車第171章 秋季貿易(下)第177章 柏皇氏族第208章 蠶與織第157章 馴貓記第483章 刺頭第393章 大獲全勝第249章 搖籃第274章 制化肥(上)第461章 算賬第106章 水龍氏(上)第233章 四年秋收第438章 收編第124章 藥與草第262章 各種的難題第556章第423章 穩定的發展第200章 文化知識輸出第464章 制酒麴第207章 女奴與春耕第234章 脫粒翻曬農具第195章 首筆交易第265章 昊英土城第318章 防具 (上)
第303章 思想的碰撞第366章 原始市場(三)第280章 男人的地位第96章 食物的難題第300章 各部門第174章 穿牛鼻環第397章 神秘人第196章 糾正曆法第287章 鹽的來源第421章 峽谷相逢第482章 奴隸大逃亡第213章 原始“化肥”廠第404章 朝貢與貿易第74章 捕鱷第524章 攻城戰第106章 水龍氏(上)第215章 後備糧倉和皁角第346章 慶功第192章 強盜行爲第100章 換鹽第114章 咬人草第408章 樹葉第376章 追隨之箭第333章 點兵出征第135章 漁業的初想第505章 兇族聖牙第408章 樹葉第427章 搬石頭砸自己的腳第461章 算賬第123章 大建造第336章 佔山爲王(一)第40章 先祖的指引第364章 原始市場(一)第394章 女媧氏的心計第545章第192章 強盜行爲第47章 度量與時間第455章 朱襄族的封地第389章 共工水神第113章 春分日第407章 古菱齒象第148章 野蠻的行爲第421章 峽谷相逢第481章 奴隸的秘密第518章 困境第169章 秋季貿易(上)第116章 蕁麻的妙用第94章 釣魚第376章 追隨之箭第466章 新軍糧第1章 回到原始第556章第50章 知識記錄第484章 蕭關危機第55章 遇豹第67章 下水道第281章 第一個奴隸第346章 慶功第540章第104章 田地規劃與人口登記第72章 飛石索第421章 峽谷相逢第124章 藥與草第460章 平叛(下)第178章 建窯第235章 糧倉計劃與育種第183章 進山第52章 狩獵(一)第214章 巡山第531章 扶風族人的陰謀第83章 賣葫蘆第92章 造鞋(下)第197章 初級工業產品的成效第407章 古菱齒象第65章 滿載而歸第364章 原始市場(一)第452章 旱情與水車第171章 秋季貿易(下)第177章 柏皇氏族第208章 蠶與織第157章 馴貓記第483章 刺頭第393章 大獲全勝第249章 搖籃第274章 制化肥(上)第461章 算賬第106章 水龍氏(上)第233章 四年秋收第438章 收編第124章 藥與草第262章 各種的難題第556章第423章 穩定的發展第200章 文化知識輸出第464章 制酒麴第207章 女奴與春耕第234章 脫粒翻曬農具第195章 首筆交易第265章 昊英土城第318章 防具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