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節氣與日晷

陰雨時節結束,連續幾日的酷熱在宣告着盛夏開始,氣溫升高,並進入伏旱期。

陳昊坐在家門口,捧着那隻白龜,在那龜殼上刻着一些文字,見他汗流浹背,鼻尖冒着豆大的汗珠,汗水一滴一滴地落在大腿上。

風裡希坐在一旁,認真地看着他在龜殼上刻着文字,她在想,自己的伴侶在做什麼呢?連續好幾日一有時間就在白龜上刻字...

“好熱啊!”

陳昊擦了一把汗水。

風裡希見狀,連忙跑到屋裡,在一塊石板上拿起茶壺,倒了一碗水,又快步跑到陳昊面前,遞向他,說道:“昊,水...”

“嗯。”陳昊接過這個粗糙陶碗,灌下大半碗水才舒服多了。

“我...我去燒水...”

風裡希說道,她緊記住自己伴侶的說話,喝的水都要燒開。

“嗯,去吧。”

陳昊說罷,又在刻着龜殼。

過了沒多久,風裡希燒完水,就回來呆在他身旁看着他。

現在是午飯後的休息時間,她一個人也沒什麼事情乾的,就想呆在他身旁。

“好了!”

陳昊在這隻白龜的殼上刻下最後一個節氣,最後長嘆一聲,在龜殼上刻字真是不容易,這畫了幾日的時間才完成。

風裡希大眼睛巴眨着,湊過來好奇的詢問道:“昊,那龜...是什麼...”

“這龜上有着先祖給我們的指引。”陳昊將龜遞給風裡希,並道:“希,將它放回陶缸裡好好養。”

“嗯嗯...”風裡希小心翼翼地接過了白龜。

陳昊看着她的身影,在想着,在白龜上刻上了指導農業生產的二十四節氣,假以時日,那隻白龜便會是部落人最尊崇的神物之一,就像老祖母的圖騰。

不過,要推算出二十四節氣準確的時間,怕是需要觀察一兩年。

“節氣、日期、時間...”

陳昊望着屋外,思索着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事物。

屋外的太陽很猛烈,六伏天,有充足的陽光和溫度,這段時間是植物生長得最快的時段,同時也是農作物最容易發生乾旱缺水的時段,早午晚三次的澆水一定不能少。

正看着,在他面前就出現一個身影。

這是一個老女人的身影,她只在下半身穿着一條草裙,上半身卻什麼都沒穿,胸前掛着兩條長長的乳,走起路來一晃一晃的,當陳昊看清她的臉容,才知道原來是部落的陶正過來了。

部落成年的女子到了炎熱的天氣就會像男人一樣只在下身穿着一條遮羞的草裙,她們完全不在意自己的哺乳器露出來給人看,這跟非洲、亞馬遜等的原始部落一樣。

陶正進來後,在屋裡左看看,右看看,最後把目標放在牆角的一塊石板那處。

那塊石板只有半平米大小,下面墊着四塊石頭,是陳昊之前從外面收集回來當桌子用來的,石桌上面擺放着陶茶壺和粗陶碗,旁邊放着一個土竈和一個砂鍋。

陶正走到那石桌面前,二話不說就捧起那個土竈和砂鍋,把物品當作是自己的一樣。

這還不說,她還回頭說道:“昊,過來幫忙,將這個陶...陶壺拿走...”

“嗯?”陳昊十分愕然,你進來我家不問一下....把我的東西搬走就算了,還讓我幫忙?這是哪門子的道理!

陶正看到陳昊無動於衷,就叫剛燒水回來的風裡希幫忙,將那個陶壺帶走。

這個風裡希也是笨啊,吃裡扒外的,陳昊氣憤地想着。

“這...這...”

看着她們離開的背影,陳昊連忙跟上去,這不爲什麼,就是因爲那東西可是自己的啊,自己還要用的呢。

跟着她們來到了老祖母屋前。

大樹下,放着陶板、陶泥、藤籃、裝着水的陶缸...

部落大部分的女性都坐在這裡,她們有說有笑的,熱鬧非常,不過她們只穿草裙,都沒有穿上衣,真的可以用波濤洶涌來形容現在的場景,她們天氣熱就不穿衣服了,果然是原始人啊,好在風裡希不像她們那樣。

陳昊也坐下來,看着面前的陶泥和製陶工具,他又摸了摸面前的陶泥,發現這些陶泥已經熟過,想來是老祖母等人在自己外出的時候抽時間制的陶泥,這些陶泥已經按照改進後的方法處理過了,現在可以直接用來造陶。

陶正將陳昊的土竈和茶壺、砂鍋交給了老祖母,老祖母拿起來看了看,便將這三件陶器傳下去,給每一個造陶女人看。

“昊,教大家造陶器。”老祖母又看向陳昊說道。

“哦,哦哦!”

這下子,陳昊明白了,原來老祖母並非要再次搶走自己的陶器,而是要讓那些新式陶器傳授給部落人,想來,老祖母應該是經過幾日的觀察,發現那些新式陶器的優點了吧,這老祖母還是挺有智慧的。

她們熟的陶泥製得沒之前的那批好,不過,這應該影響不算大。

陳昊想了想,便開始教導女人們製作新式陶器。

土竈、砂鍋、茶壺的形狀並不難造,這裡的女人早就有製陶的技術,陳昊只是造了一遍,就不需要手把手地去教她們了。

...

旁邊的風裡希在認真地造着陶杯,這是陳昊讓她造的。

陳昊看着面前一堆和好的陶土,在思索着到底還差什麼。

他看了看,很快就想起了剛纔那隻白龜,再看看天上的太陽,他又想起了二十四節氣。

“華夏古代人計算時間和知曉節氣,好像是發明了一個儀器,不需要藉助任何動力就能使用...”

“對,是土圭,就是日晷,一種非常簡單又實用的儀器,小學勞動課上就有!”

“二十四節氣是要觀測太陽運行的軌跡,這需要長期去觀測太陽才能確定,自己正想把二十節氣弄明白呢!”

“這個日晷不但能讓人知道每日白天時準確的時間,還可以讓人觀測太陽運行的軌跡,確定準確的二十四節氣和日曆,如果要發展農業,日曆和二十四節氣怎麼能缺少?”

“確定下日曆和二十四節氣,以後部落人直接按照二十四節氣去種田就可以了,二十四節氣可是農業指南針!”

陳昊一想到這,頓時就興奮起來,他拿起一塊陶泥,將其捏成餅狀,然後又在風裡希的頭上摘下一條長髮,將這條頭髮的兩端各綁上一根小木棍。

以一根木棍爲圓點,畫了一個圓,並且確定圓心。

圓心和圓容易得出,但現在,既沒有直角尺也沒有量角器,更沒有刻度,想將一個圓分成若干等份,就有點麻煩了。

第469章第4章 窮得吃草第134章 撿雁蛋馴鵝第81章 朱襄氏族第105章 按戶分配第507章 兇族危機第232章 產鉗第401章 京觀第381章 傳術第363章 展現實力第302章 治國之道第12章 部落的田地第215章 後備糧倉和皁角第200章 文化知識輸出第240章 鹽貿(上)第350章 鹽山寨第274章 制化肥(上)第157章 馴貓記第238章 小賺一筆 (下)第160章 採蜜(上)第319章 防具(下)第142章 灌溉農具第151章 賣女奴第362章 牛族第310章 第八年第340章 後勤第81章 朱襄氏族第92章 造鞋(下)第240章 鹽貿(上)第506章 這是太昊族人乾的第137章 伐木造筏第515章 狡與詐第62章 爭論第253章 禍起第30章 搶收菘菜第353章 擊潰第329章 車第327章 怪物第34章 全民種菜第212章 牧場第137章 伐木造筏第358章 給奴隸上課第435章 麥與蕭關第113章 春分日第113章 春分日第50章 知識記錄第29章 孵化和菜乾第28章 背式籃第31章 熱水第284章 耕戰國策第67章 下水道第176章 被俘虜的女人第198章 孔雀石與豬鬃(上)第414章 叛民第213章 原始“化肥”廠第485章 蕭關之戰第467章 野外拉練第254章 不能說的秘密(補上月30張月票)第306章 管理糧食第220章 遷徙的柏皇氏族第424章 騎兵第206章 大改造第438章 收編第304章 司法體系第12章 部落的田地第438章 收編第303章 思想的碰撞第230章 幹塘第211章 退“耕”還林第11章 馴野雞第472章 羽絨第234章 脫粒翻曬農具第59章 生產工具決定生產力第2章 純粹系學術性研究第88章 有用的樹皮第551章第394章 女媧氏的心計第313章 詭計第439章 巴第46章 節氣與日晷第370章 奴隸市場(下)第362章 牛族第41章 製陶第351章 困難第182章 豬鬃與漆器第315章 河道圍殲(下)第203章 礦石第109章 嫁接果園第73章 水中惡獸第257章 五年秋收 (月票10張加更!)第121章 蒲草與製品第183章 進山第383章 十一年秋收(下)第550章第433章 寒第46章 節氣與日晷第220章 遷徙的柏皇氏族第229章 出口農具第261章 城市規劃第194章 大豐收
第469章第4章 窮得吃草第134章 撿雁蛋馴鵝第81章 朱襄氏族第105章 按戶分配第507章 兇族危機第232章 產鉗第401章 京觀第381章 傳術第363章 展現實力第302章 治國之道第12章 部落的田地第215章 後備糧倉和皁角第200章 文化知識輸出第240章 鹽貿(上)第350章 鹽山寨第274章 制化肥(上)第157章 馴貓記第238章 小賺一筆 (下)第160章 採蜜(上)第319章 防具(下)第142章 灌溉農具第151章 賣女奴第362章 牛族第310章 第八年第340章 後勤第81章 朱襄氏族第92章 造鞋(下)第240章 鹽貿(上)第506章 這是太昊族人乾的第137章 伐木造筏第515章 狡與詐第62章 爭論第253章 禍起第30章 搶收菘菜第353章 擊潰第329章 車第327章 怪物第34章 全民種菜第212章 牧場第137章 伐木造筏第358章 給奴隸上課第435章 麥與蕭關第113章 春分日第113章 春分日第50章 知識記錄第29章 孵化和菜乾第28章 背式籃第31章 熱水第284章 耕戰國策第67章 下水道第176章 被俘虜的女人第198章 孔雀石與豬鬃(上)第414章 叛民第213章 原始“化肥”廠第485章 蕭關之戰第467章 野外拉練第254章 不能說的秘密(補上月30張月票)第306章 管理糧食第220章 遷徙的柏皇氏族第424章 騎兵第206章 大改造第438章 收編第304章 司法體系第12章 部落的田地第438章 收編第303章 思想的碰撞第230章 幹塘第211章 退“耕”還林第11章 馴野雞第472章 羽絨第234章 脫粒翻曬農具第59章 生產工具決定生產力第2章 純粹系學術性研究第88章 有用的樹皮第551章第394章 女媧氏的心計第313章 詭計第439章 巴第46章 節氣與日晷第370章 奴隸市場(下)第362章 牛族第41章 製陶第351章 困難第182章 豬鬃與漆器第315章 河道圍殲(下)第203章 礦石第109章 嫁接果園第73章 水中惡獸第257章 五年秋收 (月票10張加更!)第121章 蒲草與製品第183章 進山第383章 十一年秋收(下)第550章第433章 寒第46章 節氣與日晷第220章 遷徙的柏皇氏族第229章 出口農具第261章 城市規劃第194章 大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