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就充分說明了戰場上的敵人也不是傻瓜,咱們會想得到的敵人也很有可能會想到……
不過我想這一招劉國彥並不是學我們……一來是因爲這種方法志願軍很早就在用了,劉國彥既然連志願軍的坑道戰術都知道得那麼詳細,就不可能會不知道這一招。
二來吧,紅軍沒有空中力量而藍軍有……在完全沒有制空權的情況下,只要這指揮官不是個傻子,都知道要利用坑道來隱藏自己的有生力量!
“不用想那麼多……”這時陳依依插嘴說道:“咱們直接打上去就是了……紅軍的防禦很單薄,前後不過就只有三道防線……每道防線也就是兩到三個高地的縱深,而且我軍又有豐富的野戰經驗,再加上又有炮兵、直升機的掩護……直接突破也未嘗不可!”
“我也同意這個觀點!”陳巧巧想了想,就接嘴道:“我認爲……我軍有豐富的戰鬥經驗,其中還有些是在越南戰場上培養出來的對付坑道工事的經驗,現在我們要面對的就是這樣的坑道……另一方面,紅軍的防禦正面很長……所以雖說其總兵力比我們多得多,但是在局部方向上卻並沒有優勢……在我們進攻某個高地時候,只要注意用炮火封鎖其它高地的增援……拿下幾個高地也只是時間的問題
!”
陳依依和陳巧巧的觀點我也是同意的……要知道她們都有豐富的坑道作戰經驗,而且還對我軍的實力有相當程度的瞭解……所以她們說正面進攻能拿下這幾個高地……那也就是八九不離十了!
只不過……
“拿下這幾個高地並不是問題!”我說:“但也僅僅只是這幾個高地而已……卻並不代表能突破他們的防線!”
“這……”對於我這話陳依依和陳巧巧就感到大惑不解了。
“391團的防禦不像表面看起來那麼簡單!”我說:“你們有沒有發現……他們把工兵營佈置在後方另一排高地上?他們這不是在隱藏……而是做好施工的準備,我們在前面進攻……等我們快要攻下第一道防線的時候,工兵營在後方也就建立好第四道防線了,第一道防線的紅軍就會留下少量的兵力在坑道中與我們糾纏,主力則乘夜撤入第四道防線……接着還會有第五道、第六道……擺在我們面前的就遠遠不只是三道防線,而是無窮無盡……直到把我們的兵力消耗殆盡爲止!”
這一來會議室裡的幹部們都傻眼了……他們萬萬沒想到這看似簡單、平凡的防禦工事裡頭還會有這麼多的文章……而且這些文章還是既簡單又實用,就像是爲我們的優勢也就是空中力量量身定做的,使我們的空中力量完全就無法發揮出應用的作用!
不過這似乎並不奇怪。要知道當年在抗美援朝的戰場上……志願軍對陣以美軍爲首的聯合國軍時,就是在基本沒有制空權的情況下打的,所以他們的戰術自然就是儘可能的避開敵人的空中打擊,打到最後就會變成步兵與步兵之間的消耗戰……而這卻又是美軍的短處!
簡而言之……這其實就是兵法中的“揚長避短”,當年的志願軍可是用這方法只憑着小米加步槍就將擁有飛機、大炮的美軍死死地擋在三八線之外的……
而現在的我們……似乎就站在當年美國佬的位置上,雖然掌握着制空權,但卻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不打就是認輸。打吧……我們的兵力又明顯不如紅軍,打消耗戰那是消耗不起,結果還是輸!
這時我不禁有些理解這劉國彥爲什麼會堅持禦敵於國門之外了,原來他還是有方法的……
只不過我隨後很快就意識到……這反倒會讓我軍處於更大的危險之中,原因是這種方法也許會適合五十年代的抗美援朝戰爭,也許會適合朝鮮的山地……但卻不一定會適合中國……
一方面是因爲抗美援朝戰爭時期美軍的戰鬥力轟炸機等還是處在佩刀、黑寡婦那樣的水平上
。而現在的蘇軍都用上蘇27了……科技的高度發展使得戰場出現了變化,曾經能夠對付美國佬的戰術現在也就不一定能對付得了蘇聯!
另一方面……朝鮮戰場那是到處都是山地,對美軍來說同樣也是交通不便補給困難……而中國呢?中國的華北、東北、西北到處都是適合機械化部隊展開的平原,反倒是想找幾個高地都困難!
如果連高地都沒有……那又怎麼能用坑道戰術呢?而平原恰恰又是敵人空中力量可以大顯神威的地形……
從這一點來說……這次演習在演習場地的選擇上就有問題,就算劉國彥成功的打贏了這一仗也不能說明我們可以禦敵於國門之外……
劉國彥不可能會不知道這一點……但他顯然是選擇性無視了,甚至還有可能……這個演習場的選擇就是他做的手腳,否則不可能會出現這樣完全與實戰或者說是與實戰大多情況不相符的地形進行演習!
“營長!”趙敬平在旁邊問了聲:“我們可不可以……從紅軍的工兵着手?”
“嗯!”趙敬平這點倒是跟我想到一塊去了。
“這的確是個辦法!”我說:“紅軍利用工兵在後方不斷的構築新防線。使其有生力量能夠持續得到工事的保護……那如果我們能將其工兵部隊殲滅……雖說這是支非戰鬥部隊,但卻可以給他們造成很大的麻煩!”
“這個辦法不錯!”一直沒說話的教導員在旁點頭說道:“紅軍將主力佈置在防禦正面……其工兵是在後方,再加上他們沒想到我們一開打就是打擊這種非戰鬥部隊,所以警戒必然鬆懈……這反倒給了我們可乘之機!”
“正好我們擁有直升機!”趙敬平說:“雖說直升機夜戰能力有限,但卻可以搭載特工連的戰士越過敵防線展開偷襲……”
“對!就這麼幹!”會議室裡的幹部們紛紛表示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