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北伐名將

看着取得殲敵過千,繳獲巨大的新四軍將領們喜悅自豪的表情,陳海松知道安慶突襲戰對於訓練不足裝備低劣的新四軍部隊來說已經算得上輝煌的勝利了,自己不能用獨立師、特戰隊,甚至不能用18軍、74軍的標準來要求他們,表情欣慰地向葉挺等人表示祝賀。

站起身來在地圖前把國內中日兩軍的兵力部署情況、九江戰場的進展情況、安慶、合肥一線的敵我態勢做了詳細介紹。指出第七戰區作爲大後方的前沿,承擔的是騷擾遲滯敵軍的任務,沒有固定戰場、沒有防禦的地點時間限制、沒有殺敵指標,可以說是個良心活,想打天天可以打,不想打找個偏僻山區躲它一年也可以。

但作爲中國共產黨的軍隊我們必須站在抗日救亡的最前線,用實際行動來證明我們是國家的脊樑民族的希望抗日的中流砥柱,要有捍衛國家尊嚴、保衛神聖國土、保護黎民百姓的主動精神,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抓住一切戰機,圍繞着敵人補給線、孤立據點大膽出擊,干擾敵人的進攻部署。

這樣以孤立分散之敵爲作戰對象積小勝爲大勝的戰鬥,對新四軍這樣力量相對弱小的部隊來說是最明智的作戰方式,既可以鍛鍊部隊、增強戰鬥信心、提高作戰能力,也可以通過繳獲物資改善我們的裝備水平、充實我們的後勤物資,爲長期抗戰奠定基礎。

新四軍不同於中央軍和其他地方軍隊,是蔣介石限制發展的武裝力量。物資、糧餉、彈藥、編制控制很嚴,我們要在這樣的環境下生存發展壯大,必須擺脫國民政府的條條框框,在配合正面戰場的原則下獨立地選擇適合我們生存的防區、選擇能充分發揮我軍優勢的作戰地域、積極地擴大抗日力量、發展根據地經濟。逐步擺脫對國民政府的依賴。

新四軍必須走上獨立自主、機動靈活的抗日道路。

目前敵華中派遣軍兵分兩路,一路爲11軍27師團、3師團走水路支援九江,第二路第九師團及第二軍部隊從陸路沿桐城、潛山、太湖、黃梅的線路攻擊前進。

本戰區目前兵力分散,無法節節抵抗,將採取誘敵深入設伏包圍的戰略徹底消滅第九師團,國軍59、68軍已在太湖構築防線,74軍、71軍將在側翼穿插。那裡是一場大兵團寬正面的正規作戰,還是交給兵力雄厚裝備精良的國軍部隊去做。

我們新四軍部隊的任務就是扼守安慶。想出辦法在長江上攔截住27師團以及後續部隊。安慶的位置非常好,正處在南京、九江之間,是敵人援兵的必經必靠之地。我的想法既然我們沒有驚動敵人,就要繼續利用長江水道、繼續利用安慶的碼頭機場。隱蔽自己的身份,讓鬼子不斷地投入兵力兵器自動送到我們手上來。

剛纔薛雲龍說軍部制定了戰役方案不妨說來聽聽,大家也都參謀參謀,集思廣益,相互補充。方案才更符合實際、更能揚長避短,獲取最大的戰果。

新四軍將領不免一愣,大的戰略過去一般都是葉軍長提議、項政委審議、張參謀長擬定計劃,各部實施。怎麼新來的領導還要大家討論,難道他對作戰方案不滿意?

葉挺是北伐名將。21年就是孫中山先生的警衛營長,在陳炯明叛亂時救過宋慶齡。北伐時帶着獨立團擔任左路先鋒。斬關奪隘屢立奇功。四一二後拋棄高官厚祿,毅然參加我黨領導的武裝反抗國民黨白色恐怖的南昌起義擔任前敵總指揮。

南昌起義失敗後,輾轉回到廣州,與張太雷、黃平、周文雍、葉劍英一起領導了廣州起義,是唯一一個參加過兩次三大起義(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廣州起義)的領導人,成爲紅軍的締造者之一。

廣州起義失敗後他對起義過程中出現的過激行爲很不滿。(李宗仁在回憶錄中寫到過當時的廣州:全市火光燭天,屍體狼藉。市民均被迫以紅巾繫頸,表示擁護紅軍,否則格殺勿論。張發奎匆忙前往肇慶,急令黃琪翔回師平亂,黃氏乃率部返穗。張、黃二人以共黨在後方搗亂,破壞其一統兩廣的大計,憤恨之餘,遂也恣意殺戮。下令凡見頸系紅巾的,即格殺勿論。人民分不出孰爲紅軍,孰爲第四軍,只知有紅巾亦死,無紅巾亦死。一時廣州全市全城鬼哭狼嚎,無故人民被殺的不計其數。大火數日不絕,精華悉被焚燬,實爲民國成立以來鮮有的浩劫。)

葉挺無法理解自己所從事的革命究竟是要幹什麼,這樣的革命就能打倒軍閥、驅逐列強、富強中華嗎?他的疑慮反映上去以後,受到臨時中央李立三的嚴厲批評。更令他不能接受的是王明等人根本不瞭解前線敵強我弱力量懸殊的實際,把廣州起義失敗的罪責強加在他這個工農紅軍總司令的頭上,無理指責、組織處理。

那時候的中央只是共產國際的一個執行機構,許多問題要到莫斯科去處理,他千辛萬苦趕到莫斯科不容他辯解就被被共產國際冷落、開除黨籍。他是一個自尊心極強、性格剛烈的人,憤然出走德國流亡歐洲,後到澳門隱居,加入由國民黨左派鄧演達、陳友仁、宋慶齡發起組織的‘第三黨’。一邊研究軍事理論一邊積極在國共兩黨之外探尋實現革命理想的道路。

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建立以後,中央考慮到新四軍的特殊性,需要一位知名的黨外將領來領導這支孤懸敵後的人民武裝,想到了這位名將,周恩來當年路過德國時曾去看望過葉挺,推心置腹地做過深談。給孤獨苦悶的葉挺以極大地安慰,發自內心地敬重周恩來。

經過周恩來、宋慶齡等人的勸說,經過蔣介石的認可,出任改編後的新四軍軍長。能夠爲國家出力讓純粹軍人性格的葉挺很開心。在周恩來、董必武等陪同下意氣風發地來到雲嶺軍部,受到項英、陳毅、袁國平、張雲逸、譚震林等老戰友的熱烈歡迎。

開始時北伐名將的光環和中央的禮遇讓他擁有足夠的話語權,頻繁遊走於武漢、南昌,出入軍政部門爲新四軍落實編制裝備、軍餉被服,接見民衆團體和愛國華僑爲部隊籌集經費,爲新四軍的組建、編練做出了巨大貢獻。

但隨着時間的推移,他的軍長生涯越來不開心,作爲黨外人士他無法參加新四軍黨委會。而按照共產黨軍隊黨委一元化領導的管理模式,重大決策必須經過黨委討論,他做出的決策自己無法參與討論加以說明,往往被否決還不知道原因理由。

中央來電、各種指示都屬於‘機密’他無權瞭解。也無法和中央直接溝通,只得和戰區司令部、國民政府軍委會保持聯繫,致使他更多的聽命於國軍指揮系統。

作爲一個畢業於保定軍官學校的舊式軍人,身上保持着許多舊軍隊的習慣,儀表堂堂、軍容整潔、講究排場、出門乘馬、前呼後擁。走到哪都揹着一架照相機,休息時衛兵給打傘遮陽,聘廣東廚師開小竈,交遊廣闊、宴請不斷、開支很大。

這讓在山裡吃糠咽菜十來年的幹部戰士很看不慣。尤其與剃着光頭、普通士兵服飾、與戰士們同吃大鍋飯、出操訓練摸爬滾打的項英政委形成鮮明對比,加之他曾經中途脫黨革命的堅定性受到質疑。威信下降,軍部上下沒幾個說得來的知心朋友。讓他很孤獨、很苦悶。

過江以後,中央考慮到新四軍部隊戰鬥力低下,要求新四軍深入鄉村山區發展根據地採取游擊戰,避免正面作戰,與葉挺正規軍人的作戰理念相背離。

他贊同游擊戰與運動戰相結合的作戰方式,反對項英等人一味以維護國共兩黨團結暗中壯大實力爲藉口龜縮在指定防區內拒絕大規模運動戰的做法,提出許多集中兵力打大仗的建議均被否決,讓他很失望,認爲自己在新四軍中只是個擺設,毫無用武之地。

再次犯了倔勁的葉挺,跑到武漢提出辭職。把新四軍黨政不和的矛盾暴露出來,共產黨軍隊專制獨裁、不尊重國軍將領、消極避戰等讒言四起,被蔣介石利用,新四軍的補給更加困難。雖經周恩來勸說返回,但造成的影響和裂痕已經難以彌合,他的處境更加艱難。

他正準備再次離去時,項英轉來中央急電,新四軍配合第九戰區指揮,軍事行動由葉挺軍長全面策劃實施,直接與陳海松聯繫。要求全軍上下團結一心,堅決執行陳海松司令員的戰役部署,在武漢會戰中建立功勳。隨後參戰部隊、集結地點、作戰任務等相繼下發。

葉挺難得地獲得了施展才華的機會,通過下發的作戰部署看得出國軍部隊在陳海松指揮下將有重大戰略調整,新四軍可以酣暢淋漓地進行一場大規模進攻作戰。他欣喜之下馬上發揮軍長權威,下達了作戰計劃,沒想到這次一向作梗的政委也全力支持,順利集結了兵力。

通過與陳海松每天幾次的電報聯繫,他感受到這個共產黨高級將領遠超新四軍共產黨幹部的思想、氣度、能力,在對奪取安慶的戰役具體謀劃中他才發現八路軍部隊有着多麼雄厚的實力,有着多麼大膽的作戰方式,對他造成極大震撼,他下決心要好好看看他們的作戰。

趕到羅嶺不久一名提前潛入安慶偵查的特種兵就找上門來,詳細介紹了安慶城防、機場、碼頭、司令部、兵站、領事館、憲兵隊、特務隊等主要攻擊目標的方位、必須優先解決的目標、數量、路徑,畫出了細緻的平面圖,爲部隊分層次精細作戰創造了條件。

四十多架大大小小的飛機呼嘯着從羅嶺上空掠過,雖然紅紅的圓圈煞是刺眼,但他知道那是八路軍空軍的飛機在僞裝偷襲,心裡說不出的自豪和激動。天黑後,在特種兵的帶領下進入寬闊的機場時,更是感覺像是在夢裡一樣。鬼子的飛機是防禦部隊的噩夢,鬼子的機場更是攻擊部隊的禁區,可就是這160多人悄無聲息地活捉了一個航空兵大佐,殺死300多機場人員。這樣的作戰方式、這樣的技術、膽量在他這個勇將看來實在匪夷所思。

與他相見的是兩個年輕的少將,態度很謙和,奉命聽從他的指揮。介紹了從鬼子大佐嘴裡套出來的城內外駐軍情況和增援部隊情況。並請軍部拿出一個初步的作戰方案。

葉、項、陳、張幾位首長認爲當務之急是拿下城池、消滅安慶日軍,再集中力量在飛機配合下沿江阻截27師團。夜間對多個堅固目標偷襲一般都是隱蔽接近、突然強攻,薛雲龍建議由特戰隊騙開城門,悄無聲息地佔領城市,然後分路撲向城外防守鬆懈的守軍。

葉挺等人將信將疑,而薛雲龍一再表示不會誤事,衆人看着機場5、60架飛機決定採納作戰怪異的八路軍的辦法。約束部隊嚴禁喧譁,每個連一個特種兵帶領確定各自的攻擊目標,儘量不使用武器。順利地控制了城內的各處要點和城門,再次讓新四軍讚歎不已。

隨後的攻擊項英希望由新四軍獨立完成,薛雲龍再三請戰才取得偷襲司令部、兵站、海軍三部電臺和沿江軍用碼頭的任務。結果特戰隊兵不血刃完成任務,而新四軍三個旅突襲中遭遇敵人頑強抵抗,傷亡近千,比較之下,自愧不如。

事實上的差距讓葉挺有些慚愧,他決定製定一個完美的伏擊27師團的計劃,靠着手下部隊多、火炮多、飛機多的優勢畢全功於一役。見陳海松似乎並沒有理解自己的作戰意圖,走到地圖前指着城區東面長江裡一個喇叭形開闊水面說:“軍部決定在這裡設伏。

這裡是距城區20公里外的長風鄉,水道狹窄,南面是山巒峭壁,北面是溝壟丘陵便於我軍沿江設伏。我軍集中三個旅,使用自己的36門迫擊炮,繳獲的12門山炮,完全可以截斷水道,敵人擁擠在羅塘洲、馬石之間寬闊水域時,出動飛機轟炸。一定能重創27師團。

目前兩個旅的部隊和全部炮兵已經趕到長風開始構築工事。空軍一團也做好了轟炸準備。”未完待續。。

第405章 勾心鬥角第87章 國際友人第551章 堅守玉山第193章 進入惠陽第252章 截斷歸路第651章 脫離接觸第527章 派出援兵第245章 洛陽告急第478章 顧頭不顧尾第228章 謀劃瓊崖第398章 激戰官場村第304章 拜訪林森第14章 進入張掖第424章 中國政壇第520章 可憐的猶太人第26章 激戰王家店第133章 奇襲金家灣第467章 僵持的天空第84章 雄鷹起飛第155章 黃埔精神第601章 粗鄙淺薄第68章 王明回國第414章 視察共軍防區第40章 21旅團覆滅第8章 一見馬元海第193章 進入惠陽第366章 重大建議第66章 表彰2第545章 水脣夜戰第437章 這就勝了?第570章 無奈回撤第317章 轉折關頭第430章 血戰西江第6 百六十一章 蘇軍落敗第587章 初步設想第29章 調動敵軍2第1章 廣靈接敵第350章 出乎意料第258章 陝北留守兵團第13章 戰場形勢第541章 粵東兵團第154章 74軍來了第319章 主席的決策第477章 新兵碰撞第8章 一見馬元海第102章 廬山4第81章 受領任務第24章 迎接考驗第37章 準備1第15章 天罰第89章 肅反的糾正第103章 興-隆工業新區第584章 原則底線第426章 難以置信第92章 全面佈局第516章 戰爭叫囂第75章 戰爭開始了第31章 陳兵羊投崖第52章 蘇美的反應第391章 窯灣獨立營第9章 武林同道第137章 激戰瑞昌第211章 自我救贖第454章 總部支援第373章 小野露餡第397章 逐漸展開第574章 各自的規劃第321章 磨刀霍霍第4章 鄧文山第489章 蘇美支持第500章 危害嚴重第54章 決戰4第53章 決戰3第264章 陳布雷的趨勢論第673章 斯大林的煩惱第630章 川石島上第134章 揮出鐵拳第266章 明搶暗偷第440章 粵軍備戰第59章 殺個回馬槍第386章 可怕的判斷第49章 深山練兵第221章 中埔村機場第5章 抉擇第62章 部隊編制1第456章 冤家路窄第548章 難得開心一回第221章 中埔村機場第65章 教訓蒙奸第246章 關中危急第52章 蘇美的反應第522章 肢解北極熊第100章 大高尖上第三百五十八八章 精銳碰撞第146章 安慶會師第203章 鬼子的報復第528章 粵軍不是孬種第38章 最後的瘋狂第128章 國葬哀榮第421章 戰前風雲
第405章 勾心鬥角第87章 國際友人第551章 堅守玉山第193章 進入惠陽第252章 截斷歸路第651章 脫離接觸第527章 派出援兵第245章 洛陽告急第478章 顧頭不顧尾第228章 謀劃瓊崖第398章 激戰官場村第304章 拜訪林森第14章 進入張掖第424章 中國政壇第520章 可憐的猶太人第26章 激戰王家店第133章 奇襲金家灣第467章 僵持的天空第84章 雄鷹起飛第155章 黃埔精神第601章 粗鄙淺薄第68章 王明回國第414章 視察共軍防區第40章 21旅團覆滅第8章 一見馬元海第193章 進入惠陽第366章 重大建議第66章 表彰2第545章 水脣夜戰第437章 這就勝了?第570章 無奈回撤第317章 轉折關頭第430章 血戰西江第6 百六十一章 蘇軍落敗第587章 初步設想第29章 調動敵軍2第1章 廣靈接敵第350章 出乎意料第258章 陝北留守兵團第13章 戰場形勢第541章 粵東兵團第154章 74軍來了第319章 主席的決策第477章 新兵碰撞第8章 一見馬元海第102章 廬山4第81章 受領任務第24章 迎接考驗第37章 準備1第15章 天罰第89章 肅反的糾正第103章 興-隆工業新區第584章 原則底線第426章 難以置信第92章 全面佈局第516章 戰爭叫囂第75章 戰爭開始了第31章 陳兵羊投崖第52章 蘇美的反應第391章 窯灣獨立營第9章 武林同道第137章 激戰瑞昌第211章 自我救贖第454章 總部支援第373章 小野露餡第397章 逐漸展開第574章 各自的規劃第321章 磨刀霍霍第4章 鄧文山第489章 蘇美支持第500章 危害嚴重第54章 決戰4第53章 決戰3第264章 陳布雷的趨勢論第673章 斯大林的煩惱第630章 川石島上第134章 揮出鐵拳第266章 明搶暗偷第440章 粵軍備戰第59章 殺個回馬槍第386章 可怕的判斷第49章 深山練兵第221章 中埔村機場第5章 抉擇第62章 部隊編制1第456章 冤家路窄第548章 難得開心一回第221章 中埔村機場第65章 教訓蒙奸第246章 關中危急第52章 蘇美的反應第522章 肢解北極熊第100章 大高尖上第三百五十八八章 精銳碰撞第146章 安慶會師第203章 鬼子的報復第528章 粵軍不是孬種第38章 最後的瘋狂第128章 國葬哀榮第421章 戰前風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