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 各自的規劃

日本人拼命地想奪取武漢,各路人馬爭先恐後地往前衝,可經過兩年磨難的中國人已經堅定了持久抗戰的決心,不再刻意保衛這座僅僅是象徵意義的、四戰之地上無險可守的陪都,這裡不行可以換到重慶,沒有像一年半前南京那樣聚集重兵誓死捍衛。

5月5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在武漢舉行中外記者招待會,軍委會總參謀長何應欽鄭重宣佈“我軍自動退出武漢”,漢口市長吳國楨宣稱:“保衛大武漢之戰,我們是盡了消耗戰與持久戰之能事,消滅了十萬以上的日本兵,我們的最高戰略是以空間換取時間。我們於人口的疏散,產業的轉移,已經走得相當徹底,而且還掩護了後方建設……”

中外記者早從陳海松在紐約的講話中知道了這種可能,也從早已開始的政府機關、工廠學校、商賈民衆的西遷中看出了政府的打算,對此早有思想準備,並沒有感到突然。

美聯社記者問道:“尊敬的何總長,作爲一個外國人我認爲這次遷都完全可以避免,在此之前抗日名將陳海松將軍指揮的九江之戰、華東之戰、華南之戰取得了重大勝利,已經遏制了日本軍隊的進攻慾望,可他出使歐美僅僅4個多月,中國良好的戰場局面卻變成這個樣子,實在讓我們感到難以理解,你是軍事首腦,對此有何解釋?”

何應欽沒想到會面對這麼尖銳難堪的問題,慌慌張張地說:“這個,這個,各位記者朋友都知道,中日兩國存在很大的實力差距,我們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集中了全國的精銳部隊在各個戰場頑強抵抗,斃傷日軍十萬以上。完全殲滅37、104兩個師團、重創其餘攻擊兵團,摧毀繳獲飛機一百多架、擊沉艦艇數十艘、擊毀坦克近百輛,繳獲火炮數百門,輕重機槍上千挺,步槍數萬支,給了日本軍隊沉重打擊。

但是國軍部隊也遭受了很大的損失,主要是裝備上的差距太大。日軍集中了兩個海軍艦隊、三艘航空母艦、兩個陸軍飛行團、16個野戰師團、5個混成旅團,飛機、火炮、坦克、汽車等技術兵器是我軍的三到五倍,前沿機槍、曲射火炮是我軍的一倍以上。

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堅持持久抗戰的原則爲避免更大的犧牲、積蓄更強的反擊力量,決定進行戰略轉移,利用西部更加有利的地形繼續抵抗敵人的進攻。同時爲敵後部隊的出擊擴展出更大的作戰空間。你剛纔提到的陳海松將軍已經卸職回國,出任第三戰區司令長官,相信由他主持江南敵後武裝的軍事行動一定會更你帶來新的驚喜。”

“這的確是最近一段時間裡聽到的最好的消息,據我所知他還在美國穿梭訪問,似乎並不關心國內的戰事,難道他還不知道自己的任命和國內的緊張局勢嗎?或者對中國政府對他的不公正對待感到不滿?”直率傲慢的美國人可不在乎面前的人的身份。

何應欽沒想到美國人這麼難纏,一點也不含蓄。似乎非常崇拜英雄似的陳海松,努力地爲他打抱不平,忙解釋道:“我想你一定是誤會了,陳將軍對自己有機會通過外交途徑爲國家出力是很滿意很珍惜的,他不急於回來是還有一些具體事務沒有處理完。

不過七天前他就知道了自己的新任命,並很快投入到挽救國內戰局的謀劃中來,前幾天江南、浙贛路敵後的破襲行動就是他命令張雲逸、張振宇、粟裕、孫飛、張志翔等部下調動新五軍、新八軍、89軍、粵東兵團、飛虎師完成的,成功地切斷了13軍的退路。消滅了在衢州休整的37師團、第二飛行團,部署在交通線的3、9、10、11守備隊。

整個戰鬥只准備了三天,相隔遙遠的幾支部隊在常州、鎮江、諸暨、金華、衢州、上饒等地同時行動,活捉平田健吉中將及七個少將,擊斃了一名日本少將和兩個僞軍少將,摧毀了江陰要塞、鎮江碼頭、常州物資基地、丹陽機場,擊斃日軍一萬多人。俘虜日僞軍兩萬餘人,繳獲飛機一百二十多架、汽車500多輛、艦船15艘,各種糧食、彈藥上萬噸,飛虎師飛機突襲了13軍進攻部隊和南京、杭州機場。有力支援了前線作戰。”

哦,原來是這樣,記者們恍然大悟,何總長前面提到大量的繳獲和摧毀很讓人費解,半天是敵後的八路軍乾的,這倒是很有可能的,非常符合八路軍的作戰特點。

“這麼說來消滅的37、104師團都是八路軍部隊完成的,繳獲和摧毀大部分也是他們做的,這麼算下來,國軍部隊的戰果並不大可損失大得多,你對此有何感受?”

何應欽沒想到自己擺出事實希望證明政府與陳海松的信任關係卻引出對國軍戰鬥力的質疑,氣得一時語塞,旁邊的副總參謀長白崇禧接過來說:“記者先生的問題很深刻,這也正是國軍上下正在反思的問題,我必須承認八路軍部隊的主動精神、把握戰機的能力、戰場協同和作戰手段方面強於國軍部隊,到現在爲止我也不明白他們是怎麼做到的,六萬多人同時行動全都打在日軍軟肋上很不容易,這其實就是國軍的差距。

不過如果沒有前方吸引日軍野戰師團導致敵軍後防空虛,他們也沒有那麼容易取得特種作戰的勝利,因此他們的勝利依然是整個國軍的勝利,是正面戰場與敵後戰場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的結果,我想我們會繼續沿用這種方式創造出更多這樣成功的戰例。

陳海松將軍和我持相同的看法,爲此他指示張雲逸副司令長官、張振宇參謀長將繳獲的10000支步槍、200多挺輕重機槍、50門迫擊炮以及上千萬發子彈炮彈移交給贛南整訓的國軍部隊,同意派出一個飛行團進駐贛州和郴州機場,加強正面戰場的實力。”

“我越來越覺得他是個了不起的大英雄,平型關戰役、平津戰役後我都採訪過他,不知道他何時能趕回上饒,我希望能再次當面採訪他。”

“這很難說,畢竟中美兩國相距上萬裡,即使他回來你也不一定能找到他。他不是一個喜歡呆在指揮所裡的將領,第三戰區包括蘇皖浙贛閩粵,從長江到嶺南、從羅霄山脈一直到臺灣,是全國面積最大的戰區,而且大部分都在鬼子控制之下,他肯定會到處尋找戰機、不停地督促部隊訓練、不斷地建設一些工礦企業,這是他的習慣。”

“聽得出來。白總長對他很喜愛,國民政府準備給這個面積最大兵力最少的的戰區提供哪些具體的幫助呢?我們都知道他很能幹,可用中國話說巧婦難爲無米之炊呀!”

“剛纔我說了他送給國軍很多物資,他有自己的作戰方式和籌集兵員、獲取補給的辦法,我們歷來都尊重他獨立處理這些問題的權利,我們對他的支援就是足夠的信任和全力的支持。他報答國家、政府的就是一個個勝利和奇蹟,我和你一樣期待。”

英國記者亨利是英國情報局的外勤,更關注遭受失敗的中國軍隊下一步的行動,問道:“請問何總長,按照一般的規律,退卻總是暫時的,最終是要打回來的。我不知道在你的戰略構想裡,戰略反攻的準備時間要多長?兩年還是三年,或是更長久一些?”

“我想這不是一個簡單純軍事的問題,它受制於國家經濟、工業實力、社會組織、新編部隊的增長速度,作爲一個軍人我恨不能幾個月後就能奪回丟失的國土,可這只是一個美麗的夢想,不過國軍會努力去訓練、國民會踏實勞作,總有一天會實現這個夢想。”

美國記者很不屑這種冠冕堂皇的外交辭令。他受美國情報局委託蒐集中國政府各支軍隊作戰意志、作戰準備、作戰潛力等方面的資料,從而幫助政府做出援助中國的合理的補充分配計劃。見何應欽敷衍搪塞搶着問道:“很抱歉總長先生,我感覺你的夢想相當空洞,這會讓你的部下沒有緊迫感和明確的奮鬥目標,最終什麼也做不到。

我剛剛得到陳海松將軍在美國工商界座談會上的一篇談話稿,他的夢想相當現實和具體,他要在兩年內開墾出一億畝宜耕荒地、修建十萬公里的灌溉水渠、引進美國優良作物品種、改良耕作技術。從而徹底解決抗日根據地一億多人口的溫飽問題,通過整體規劃和技術規範發展關係民生的基礎教育、醫療衛生、副食品加工、林果蔬菜、日雜五金、棉毛紡織、民用建築、交通運輸等產業,滿足根據地以及全國民衆的生活所需。

建立起生產500萬噸煤炭、100萬噸鋼鐵、50萬噸石油、10萬噸銅鋁錳鎢的礦產冶金等基礎工業;數百個大中小型的機械加工企業提高製造業、加工業水平;不少於100萬噸水泥等建材生產企業,修築連通每個縣鄉的十萬公里以上的公路。一萬公里鐵路。

擴建能滿足全國300萬正規軍隊需要的迫擊炮、重機槍以下輕型裝備、彈藥製造工業,籌建汽車、坦克、飛機、100mm以上重炮、反坦克炮等重型裝備的研發、製造企業。

招募十萬以上的各國工程技術人員、產業技術工人來中國工作,帶動培養出兩百萬中國產業工人,建成三所綜合性大學、十二所專業學院、二十所職業技術學校,在校大中專學生五十萬,按照職業化的要求完善陸海空軍軍官和技術軍士院校培養體系,訓練出一百萬現代化、正規化、合成化的陸軍、空軍,一定規模的淺海海軍。

以此爲基礎穩固現有的根據地,粉碎日軍的報復性掃蕩清剿,在戰鬥中提高戰術技術素質和戰鬥戰役組織能力。兩年後展開局部反擊消滅中國中部地區、根據地周圍的日本軍隊,四年後發起全面反攻,用一年左右的時間將日本軍隊全部趕出中國領土。

我個人認爲這是迄今爲止中國方面最完整的戰略構想,是非常穩健的具有可操作性的長期發展規劃,當然也是最有挑戰性的計劃,你是軍方領導人對此有何看法?”

“他的談話內容我迄今爲止還沒有看到,不過我們知道他一直都在爲此而努力,國民政府也在做這些事情,有完整的後方經濟建設計劃和產業發展規劃,許多項目已經着手建設,國軍的整編在此次武漢會戰中顯示出良好的效果,我們會繼續堅持做下去。

至於時間期限我不可能像他那樣隨便認定,要根據工業、經濟恢復的情況、國軍整編的進度情況來安排,個人感覺他的時間表有些急進,沒有五年的發展國軍不具備局部反攻的基礎,所以我們的戰略是堅決抗戰、積極準備、穩固根基、放眼長遠。”

美國記者再次得到了模棱兩可、毫無羞恥感、急迫感、進取心的答覆無奈地聳聳肩,他不得不承認史迪威上校臨走時做出的判斷,中國軍隊充斥着腐敗、低效和無能,高級將領裡都是得過且過、唯命是從的官僚,沒有人主動思考國家的長遠未來和軍隊的根本性變革,唯有共產黨八路軍是有作爲、有能力帶動這個國家走向強盛的。

法國記者到不是很關心中國的未來發展,盯着一旁風度翩翩的漢口市長吳國楨問道:“尊敬的吳市長,據我所知你是湖北本地人卻是在平津長大,在南開中學還和共產黨副主席周恩來先生義結金蘭。26年從美國博士畢業後就來到在漢口謀職,迄今已經生活了13年,在市長任上也有七年,期間還成就美滿的婚姻,成了地地道道的武漢人。

現在就要放棄這座你投入了巨大心血建設管理的美麗城市,想必心裡不會好受,我想知道的是你撤到西南後打算幹什麼?什麼時候回來復任?”

第211章 自我救贖第三百五十部六章 小野部隊第54章 田中家的歡聚第475章 以我爲主第500章 危害嚴重第467章 僵持的天空第672章 反應強烈第155章 黃埔精神第650章 不斷迂迴第654章 日軍後撤第345章 鬆了口氣第470章 果斷出擊第411章 拼血本第180章 死保武漢第542章 謀算104師團第34章 兵臨平型關第376章 掉進陷阱第16章 就這樣到了你門前第5章 謀劃勝利2第518章 強硬的收穫第33章 戰亂離人第37章 死守平型關第382章 中心開花第478章 顧頭不顧尾第609章 隔山觀虎鬥第8章 李家營子第522章 肢解北極熊第317章 轉折關頭第400章 航空機槍第57章 特戰思想第60章 設伏雁門關第234章 瓊崖抗日獨立大隊第49章 深山練兵第322章 福星?煞神?第251章 強軍的秘密第653章 奪佔蕭山第487章 緊急備戰第665章 據理力爭第533章 藉機勒索第646章 焦頭爛額第76章 亂中取勝第57章 不一樣的陽明堡第527章 派出援兵第551章 堅守玉山第382章 中心開花第三百五十七報章 何畏的報復第203章 鬼子的報復第261章 拿下蔡家坡第315章 路線的分歧第23章 大意了第605章 邊境基地第1章 延安訪友第321章 磨刀霍霍第198章 火車自己跑了第584章 原則底線第33章 戰亂離人第582章 陳海松的戰略構想第146章 安慶會師第590章 關東軍的態度第33章 張網第23章 抗聯楊靖宇第340章 玩忽職守第644章 弱國的顧慮第277章 東條英機的分析第502章 身後的隱患第616章 誠心認輸第77章 受挫主峰第477章 新兵碰撞第33章 步兵打大炮第623章 平民官員第133章 奇襲金家灣第612章 巡視麗水第27章 別不服第543章 躍躍欲試第492章 低調處理第589章 邊境糾紛處理綱要第281章 人事變動第319章 主席的決策第529章 捕捉戰機第568章 死亡的詛咒第144章 必須嚴懲第410章 理想主義者第481章 有些可惜第404章 國軍也要露露臉第79章 駐屯馬鞍山第324章 也有隱憂第42章 勸說2第190章 華南衆將第469章 地空配合第32章 培訓2第42章 五常自衛軍第561章 奪佔金華第191章 南粵英豪第546章 跟我進俘虜營第606章 有點想不通第62章 分兵發展第557章 重新啓用第78章 慘烈的攻防第638章 鎮海要塞第606章 有點想不通
第211章 自我救贖第三百五十部六章 小野部隊第54章 田中家的歡聚第475章 以我爲主第500章 危害嚴重第467章 僵持的天空第672章 反應強烈第155章 黃埔精神第650章 不斷迂迴第654章 日軍後撤第345章 鬆了口氣第470章 果斷出擊第411章 拼血本第180章 死保武漢第542章 謀算104師團第34章 兵臨平型關第376章 掉進陷阱第16章 就這樣到了你門前第5章 謀劃勝利2第518章 強硬的收穫第33章 戰亂離人第37章 死守平型關第382章 中心開花第478章 顧頭不顧尾第609章 隔山觀虎鬥第8章 李家營子第522章 肢解北極熊第317章 轉折關頭第400章 航空機槍第57章 特戰思想第60章 設伏雁門關第234章 瓊崖抗日獨立大隊第49章 深山練兵第322章 福星?煞神?第251章 強軍的秘密第653章 奪佔蕭山第487章 緊急備戰第665章 據理力爭第533章 藉機勒索第646章 焦頭爛額第76章 亂中取勝第57章 不一樣的陽明堡第527章 派出援兵第551章 堅守玉山第382章 中心開花第三百五十七報章 何畏的報復第203章 鬼子的報復第261章 拿下蔡家坡第315章 路線的分歧第23章 大意了第605章 邊境基地第1章 延安訪友第321章 磨刀霍霍第198章 火車自己跑了第584章 原則底線第33章 戰亂離人第582章 陳海松的戰略構想第146章 安慶會師第590章 關東軍的態度第33章 張網第23章 抗聯楊靖宇第340章 玩忽職守第644章 弱國的顧慮第277章 東條英機的分析第502章 身後的隱患第616章 誠心認輸第77章 受挫主峰第477章 新兵碰撞第33章 步兵打大炮第623章 平民官員第133章 奇襲金家灣第612章 巡視麗水第27章 別不服第543章 躍躍欲試第492章 低調處理第589章 邊境糾紛處理綱要第281章 人事變動第319章 主席的決策第529章 捕捉戰機第568章 死亡的詛咒第144章 必須嚴懲第410章 理想主義者第481章 有些可惜第404章 國軍也要露露臉第79章 駐屯馬鞍山第324章 也有隱憂第42章 勸說2第190章 華南衆將第469章 地空配合第32章 培訓2第42章 五常自衛軍第561章 奪佔金華第191章 南粵英豪第546章 跟我進俘虜營第606章 有點想不通第62章 分兵發展第557章 重新啓用第78章 慘烈的攻防第638章 鎮海要塞第606章 有點想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