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全面佈局

下午西路軍各部團以上幹部再次被朱、彭、葉三位領導召集進行點驗總結。朱德高度讚揚西路軍軍事素質過硬,重點表揚了獨立師整編成果和高超技能,勉勵西路軍各部繼續努力向獨立師學習,加強山地游擊戰訓練,加強軍兵種配合訓練,承擔起第八路軍抗擊日寇的光榮使命。

朱德請張振宇介紹了獨立師圍繞未來作戰目標制定的訓練指導思想、各兵種的訓練目標。重點闡述了新的作戰思想:

鍛鍊強壯體魄和吃苦耐勞的意志品質以適應山地游擊戰的高強度要求;

培養紮實的單兵技能和高速機動能力以適應運動中頻繁的攻防戰和遭遇戰;

組織強大火力和相互的熟練配合、大範圍的穿插、迂迴奪取戰場主動權;

發揮直屬分隊的作用獲取準確情報、保持各部聯絡通暢、及時輸送物資、快速建立通道和陣地;

訓練特種作戰分隊在戰場外圍牽制騷擾敵人部署、破壞運輸線補給站、偷襲敵指揮中心和重要目標。

李特又介紹了步兵的日常訓練步驟和方法,諸如通過每天十公里越野跑、400米障礙跑,馬步衝拳、軍體拳、俯臥撐、仰臥起坐來提高體能,通過掛重物據槍瞄準、機動中連續射擊等提高射擊穩定性等方法讓各級指揮員受益匪淺。

彭德懷要求西路軍各部切實領會獨立師的訓練精髓,那就是最大限度地增強戰士的體能和反應能力,保存自己、消滅敵人;最大限度地發揮各種武器、兵種效能,形成巨大的戰術技術優勢,實現作戰任務的完成。

葉劍英視察了獨立旅的演習陣地,又看了他們的點驗過程,不得不承認獨立旅比中央紅軍強很多,緊急請示中央得到批准後要求獨立師抽調營以下骨幹300人補充陝北紅軍主力,帶動紅軍整體作戰思想、作戰能力的快速提升。

陳海松分析了各部隊接受點驗在軍事技能方面的數據,認爲全軍在單兵單項技能上已經達到了較高水平,需要加強的是戰鬥中各項技能的綜合連續反覆使用,營連排在山地、丘陵、平原、村莊、荒漠等不同作戰地域,白天、黑夜、陰天、雨雪、風沙的氣象條件下,伏擊戰、阻擊戰、側擊包抄、遭遇戰、追擊戰、突圍戰等不同作戰形式下作戰技能的熟練運用能力。

他同意派出4名營長,16名連長,64名排長,254名班長前往陝北幫助中央紅軍訓練,同時準備派出2名營長,8名連長,32名排長,127名班長幫助教導師訓練。

朱德讚揚了獨立旅全軍一盤棋的大局意識,獨立師作爲試點部隊有責任把經驗帶到各部隊,共同提高。強調紅軍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應該有統一的作戰思想和作戰原則,有近似的編制和裝備,有一致的訓練方法和訓練目標。

彭德懷希望各部隊在訓練中不要把獨立師經驗絕對化,應在此基礎上不斷改進,豐富充實完善這套訓練標準和方案,使之更加適應各部的實際情況和戰場的需要。

葉劍英卻又擔心這樣一來會不會影響獨立師的戰鬥力。

陳海松介紹了組織各級幹部進行指揮技能培訓的經驗。指出獨立師靠制度管理部隊、靠作戰原則指揮打仗,作戰思想、指揮方式一脈相承,因此,抽走主官,副職會很快頂上,下級也能補充上來,對部隊的影響不大。

葉劍英對此很感興趣,仔細詢問了幹部培訓的方式方法、培訓內容,要去了陳海松編寫的培訓教材,準備拿回延安在抗大研究試行。

6月9日,點驗小組完成使命,顧祝同、朱德一行人依依不捨離開張掖。

經過反覆交涉,報請國防委員會批准,不向張掖酒泉派駐正規部隊。同意設立畢佔雲(五軍副參謀長)、謝良(五軍政治部副主任)爲司令、政委的河西保安司令部,各縣成立保安團,編制一千人,維護地方治安,確保國際援助通道的暢通。西路軍換下的裝備直接移交給10個保安團使用。

西安行營留下一名中校,帶着一百多人駐守張掖機場,建立國防委員會駐張掖聯絡處。中央社三名採訪記者留駐張掖成立了記者站。

獨立旅選派的營連排班長300多人在3團政委薛雲龍上校帶領下全副武裝騎馬趕往延安,同時攜帶300匹馱馬帶着西路軍價值20萬大洋的黃金和獨立師籌措的經費物資一同送給中央。

陳海松、杜義德、張振宇重新調配幹部、培養骨幹,展開戰前強化訓練。好在獨立旅的兵都是經過嚴格訓練和指揮戰術培養的,副職很快頂了上來,新提拔的也迅速成長。

當天下午,**中央河西分局召開全體會議,分析了張掖當前發展的良好形勢和主力部隊面臨的主要任務。提出鞏固河西、佈局華北、吸引人才、壯大自己的近期目標。

張掖、酒泉繼續貫徹執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與馬步芳、馬步青、盛世才和平相處,互通商貿。休養生息,逐步恢復民力,鼓勵工商,發展教育,保護軍工企業,阻止敵特對張掖的滲透破壞。留下3000不適應野戰部隊的戰士充實管理10個保安團,保護河西根基,併爲前線提供訓練有素的兵員。

陳海松建議儘快在張掖城外荒地上建立大量校舍、宿舍,修建道路,準備迎接大量知識分子、青年學生、工商業者、失業工人、流亡難民,充實張掖人口。

衆人忙問誰會往這來?陳海松說張掖生活安定、提倡自由、民主、科學,鼓勵工商業發展,正是逃避亂世的最佳選擇,史沫特萊等新聞記者已經向全國介紹了張掖的實際情況,我們還可以通過他們繼續吸引這些人來到這裡。

這次全國巡演,我們也會在教育界、工商界和民衆中進行宣傳,戰爭一起,平津、京滬兩地的學校、企業就會大規模內遷,與其到時候倉促搬遷,不如我們提醒他們及早準備,最少要知道張掖這個地方歡迎支持他們,這裡比國民黨的大後方要安定、民主、有序。

委員們也覺得張掖地大人少,教育落後,工業薄弱,適當引進人員是有必要的。

熊國炳問大致能來多少人,他好組織進行規劃安置。

陳昌浩說:“前期跟隨蘇聯專家進行地質考察,讓我對張掖、酒泉有了全面瞭解,兩地總面積有23、4萬平方公里,可人口只有52萬,平均每平方公里只有2個人,酒泉更是不到一人,沒有足夠的人力、知識、資金、技術的支持,發展真的難以爲繼。

我覺得人口再翻一番都沒有問題。張掖發展農業、教育、商貿,酒泉發展礦產、冶煉、石油化工、機械加工,兩地分工協作、互爲補充,完全可以人盡其用。”

陳海松表示支持這樣的佈局,建議張掖民主政府派駐西安、蘭州、武漢、太原、上海、廣州的辦事處立即在當地宣傳張掖發展實業招募人才,收留難民的消息,開始接待、登記、安排交通工具、分批組織前來此地工作。

我們還應該歡迎藝術界、文化界、手工業者來此生活、工作,提高我們的文化品位,創造出有利於抗戰的進步的、民族的、精品的文化作品,用小說、散文、詩歌、繪畫、雕塑、歌曲、樂曲、話劇、歌舞、電影等羣衆喜聞樂見的形式謳歌戰鬥精神、讚頌勞動光榮、批判封建糟粕,弘揚優良傳統。凝聚民族的力量、提煉民族的精神、鼓舞民族的鬥志。

大家一致贊同,並提出創建書畫協會、電影協會、藝術協會等組織來鼓勵文化的繁榮。

曾傳六提出由此可能帶來的敵特活動,對進出人員必須採取嚴格審查,保衛人員需要加強。

陳海松希望保衛局不要過於緊張,來張掖的還是中國人,都是我們的同胞,絕大多數人只是爲了生活來到這裡,在得到我們真誠的歡迎安置後,一定會發揮他們的特長投入到張掖的建設中來。

我們**人以爲人民服務爲己任,應該有海納百川的胸懷和勇氣,不要懷疑一切。建議地方工作要逐步拋棄階級、陣營的界限,拉近相互的距離,大膽地信任、使用他們。

對於可能出現的管理問題,我希望由參議會出面健全河西地區的法規法令,張榜公佈、廣爲宣傳,讓每一個進入張掖的人都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張掖需要什麼、反對什麼,使每個人都自覺維護張掖的安寧穩定、民主自由、科學文明,共同監督破壞和平生活環境的行爲,促進經濟、文化、科學的全面發展。

靠防範永遠無法杜絕滲透,而發動羣衆就會讓反動派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經過討論,委員們同意了陳海松的建議,並把它作爲張掖今後長期堅持的方針政策。責成政治部與民主政府配合起草相關管理條例,由參議會審查通過後頒佈施行。

徐向前提出部隊要儘快適應軍銜制後的部隊管理方式,理順指揮層次,熟練操作配發武器,加大訓練強度,提高戰場生存能力和各級反應能力。

希望陳海松給教導師團以上幹部做幾次輔導報告,提高幹部的戰場操控能力。

第13章 戰場形勢第183章 竊取絕密第242章 論功行賞第227章 飛虎師要走第96章 天津38師2第67章 收徒第571章 東緊西松第31章 關東軍的對策第99章 聚攏精兵第144章 必須嚴懲第59章 威服悍將第161章 抽兵歸建第575章 文人的反思第219章 拿下南澳島第384章 奇恥大辱第284章 天太冷了第197章 失算了第108章 據理力爭第167章 繼續膺懲第17章 表裡山河第341章 重大損失第104章 八二無坐力炮第76章 峨堡會談1第38章 準備2第431章 《光復三竈島》第169章 爭奪皖南南第289章 最後移交第261章 拿下蔡家坡第559章 重建三戰區第58章 手下留情第664章 花花腸子第607章 人員到齊第11章 獨立團第96章 熱河支隊第578章 回到瓊崖第62章 部隊編制1第559章 重建三戰區第168章 轟炸南京第344章 甦醒第37章 準備1第634章 國軍參與第61章 徐州撤退第394章 援兵來了第426章 難以置信第146章 安慶會師第32章 培訓2第303章 受領任務第394章 援兵來了第56章 展望未來第24章 談心第490章 英法的智慧第88章 點驗小組第52章 蘇美的反應第577章 13軍的任務第562章 衢州機場第184章 華南攻略第163章 細說軍工第492章 低調處理第440章 粵軍備戰第338章 抵達博爾加第126章 苦鬥水上飛機第327章 進入外蒙古第41章 勸說第617章 注目海疆第252章 截斷歸路第147章 北伐名將第610章 焦土政策第620章 社會組織第7章 膽大包天第368章 新疆的歸屬第83章 暫別華北第157章 功高遭忌第376章 掉進陷阱第90章 換裝第598章 成功可期第148章 戰役計劃第28章 目標平型關第418章 藉機脫離第395章 談判放人第550章 怒其不爭第210章 移防三竈島第430章 血戰西江第271章 無產階級軍隊第374章 殺奔宋家莊第141章 圍殲36旅團第341章 重大損失第599章 飛臨梅州第456章 冤家路窄第175章 山地作戰第246章 關中危急第562章 衢州機場第486章 衛立煌的決心第476章 關門打狗第466章 檢點損失第483章 白總長走了第241章 鋼鐵廢物第340章 玩忽職守第191章 南粵英豪第633章 海軍職責第17章 抗聯往事
第13章 戰場形勢第183章 竊取絕密第242章 論功行賞第227章 飛虎師要走第96章 天津38師2第67章 收徒第571章 東緊西松第31章 關東軍的對策第99章 聚攏精兵第144章 必須嚴懲第59章 威服悍將第161章 抽兵歸建第575章 文人的反思第219章 拿下南澳島第384章 奇恥大辱第284章 天太冷了第197章 失算了第108章 據理力爭第167章 繼續膺懲第17章 表裡山河第341章 重大損失第104章 八二無坐力炮第76章 峨堡會談1第38章 準備2第431章 《光復三竈島》第169章 爭奪皖南南第289章 最後移交第261章 拿下蔡家坡第559章 重建三戰區第58章 手下留情第664章 花花腸子第607章 人員到齊第11章 獨立團第96章 熱河支隊第578章 回到瓊崖第62章 部隊編制1第559章 重建三戰區第168章 轟炸南京第344章 甦醒第37章 準備1第634章 國軍參與第61章 徐州撤退第394章 援兵來了第426章 難以置信第146章 安慶會師第32章 培訓2第303章 受領任務第394章 援兵來了第56章 展望未來第24章 談心第490章 英法的智慧第88章 點驗小組第52章 蘇美的反應第577章 13軍的任務第562章 衢州機場第184章 華南攻略第163章 細說軍工第492章 低調處理第440章 粵軍備戰第338章 抵達博爾加第126章 苦鬥水上飛機第327章 進入外蒙古第41章 勸說第617章 注目海疆第252章 截斷歸路第147章 北伐名將第610章 焦土政策第620章 社會組織第7章 膽大包天第368章 新疆的歸屬第83章 暫別華北第157章 功高遭忌第376章 掉進陷阱第90章 換裝第598章 成功可期第148章 戰役計劃第28章 目標平型關第418章 藉機脫離第395章 談判放人第550章 怒其不爭第210章 移防三竈島第430章 血戰西江第271章 無產階級軍隊第374章 殺奔宋家莊第141章 圍殲36旅團第341章 重大損失第599章 飛臨梅州第456章 冤家路窄第175章 山地作戰第246章 關中危急第562章 衢州機場第486章 衛立煌的決心第476章 關門打狗第466章 檢點損失第483章 白總長走了第241章 鋼鐵廢物第340章 玩忽職守第191章 南粵英豪第633章 海軍職責第17章 抗聯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