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主席的決策

在座的都是革命多年有很高知識水平和戰略眼光的高級領導幹部,怎麼看不出陳海松這一番運作下來的巨大好處,不管他的思想多麼叛逆,這份爲中國革命不知疲倦地去奔波、去努力的精神着實讓他們感動,現在又開始盯上了幾個主要強國,對他是又氣又愛。

他如此精力充沛、如此才思敏捷、如此視野開闊,怎麼就不肯安分守己地做好自己職責範圍內的工作,整天搞出些看似有些歪門邪道的新舉措,搞得大家爲他、爲事業提心吊膽。

周恩來很驚訝地問:“蔣介石會放心讓你去做特使?你獲得政府的委任了嗎?”

陳海松面露得意地說:“爭取各大國出面調停、爭取西方列強的經濟援助、飛機坦克大炮等重型裝備是外交部目前主要的工作,可是無論孫科還是宋子文無論是在在西方首都還是駐華大使館都無法獲得實質性的進展,無法取得政府間的貸款援助,只有民家組織可以進行小規模的投資活動,他們不知道西方國家的綏靖主義政策同樣體現在遠東的中國戰場。

這些自私自利的西方人自作聰明的以爲佔領了中國就能夠滿足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擴張野心,犧牲龐大的中國換來日本十年左右的消化期,確保他們在東南亞的殖民地避免日本的侵略,所以不打消他們的幻想,不改變他們的保守政策。無法獲得他們的政府援助。

我覺得帝國主義之間圍繞着殖民地展開的狗咬狗爭奪戰已經越來越明瞭。新的帝國主義國家日本、德國向老牌殖民主義國家發動的挑戰即將上演,這是我們必須善加利用的一個成長壯大的契機,我有把握說動這些國家鬆動綏靖主義政策,關注幫助中國的抗日事業。

所以我向焦頭爛額的宋子文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蔣先生抱着‘有棗沒棗打三竿’的心態認可了我的西方之行,孫科的行政院已經核發了外交特使的授權書並通知了幾國使館。

大家不要因爲我疏遠蘇聯就以爲我親近西方,在我眼裡他們都是對中國不懷好意的列強,但這些列強爲了維護自己的既得利益往往會藉助別人的力量實現自己的目的,這是他們慣用的伎倆,也正是我可以利用的機會。爲國內贏得資金、物資、設備和建設人才。”

周恩來感慨地說:“真想不到你會把目光盯住西方國家,還要從他們身上謀取利益。你這麼有把握就去吧,相信你不會讓我們失望,爲黨的事業的發展帶來豐厚的利益。”

“那是當然。我早已認識到能夠帶給中國進步、光明的只有中國共產黨,我從16歲參加革命就一直在爲黨的事業而奮鬥,雖然我的思想你們一時接受不了,但我可以保證我的這些思想都是爲了黨的強大、國家的富強、人民的幸福,絕沒有損害黨的事業的任何企圖。

我考慮西北工業基地是我們增強自身實力的動力源泉,是我此行的關注重點,西南渴望得到的資金、武器我們並不需要,這些消耗品有多少都有用完的時候,用不好同樣會帶來慘重的失敗,我們有自己的發展之路。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夯實基礎、積累人才。

我將盡力爲工業基地爭取來先進的機器設備和實驗器材、大量冶金、機械、電子、光學、化工、原子能等自然科學資料書籍,爭取讓河西大學、包頭工學院、陝西自然科學院中的佼佼者有機會進入西方著名學府、實驗室學習、深造、研究,拉近與世界先進技術的距離。

有了這樣的助力幾大工業基地必將走向快速健康發展的軌道,培養出大批合格的技術工人、生產出國內急需的鋼鐵、有色金屬,光學儀器、電子器件,加工生產出一系列的新式裝備、充足的彈藥,用不了五年就會讓世界刮目相看,就能成爲西方人眼裡的救命稻草。”

這樣的表態足以讓在場所有的人感受到他的真誠、能力和勤奮,他的思想確實太超前,以至於這些老革命者有點跟不上他的思維。一套一套的理論、計劃豐富壯大着黨的事業。

毛澤東很是欣慰地看着站在那興高采烈描述未來發展前景的陳海松,很是感慨,作爲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之一,他全程參與了18年的艱難奮鬥歷程,也是蘇聯式的革命路線的最大受害者。雖然是一大代表卻因出身農民得不到共產國際遠東局的代表尼可洛斯基的信任。

28歲的他回到湖南後依然熱情高漲地宣傳馬克思主義,深入到安源煤礦發動工人、深入到鄉村創辦講習所領導農民運動。國共合作後奉命加入國民黨擔任中執委、宣傳部長。

蔣介石背叛革命大肆屠殺革命者時首先在八七會議上提出槍桿子裡面出政權的口號,當三大起義失敗共產黨失去了幾乎所有革命力量時毅然率領殘部數百人進入井岡山在敵人力量薄弱的湘贛邊建立了紅色根據地,走上了不同於蘇聯城市暴動的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

一個只當過半年兵的文弱書生就這樣開始走上武裝割據的艱險征程,在沒有任何外部力量支援的情況下深入山寨收編當地民衆武裝,苦口婆心穩定隊伍,把支部建立在連上增強農民武裝的凝聚力戰鬥力,通過機動靈活的戰略戰術不斷取得勝利,革命力量逐步擴大。

到三三年在一片白色恐怖中的閩西贛南地區建立了數萬平方公里的蘇區,擁有八九萬紅軍,連續打破敵人三次圍剿,極大地震撼了敵人。也爲王明委派的在上海無法立足的臨時中央、大批的接受過馬克思主義理論系統學習的留蘇幹部提供了安定的革命環境。

可惜這些頭腦簡單的狂熱者們高估了自己的力量、低估了敵人的實力。很快建立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推行土地革命。建立了銀行、發行鈔票,接收了紅軍指揮權,用革命的武裝保衛革命的勝利果實,要像建國初期的蘇聯紅軍那樣打敗帝國主義干涉軍、白匪軍。

他這個土生土長、沒有朝過聖、喝過洋墨水、只知道游擊戰運動戰的農民領袖,根據地真正的主人自然被排擠到政府部門、遠離了權力中心。看着大量的傷員、不斷傳來的敗訊讓體弱多病的他心急如焚卻無計可施,長征前差點被留在蘇區無法參加戰略轉移。

令人敬佩的是他足夠堅強、足夠有耐心,在錯誤路線全面失敗、革命到了必須重新選擇掌舵人時有着崇高威望的他得到了歷史的青睞,肩負起領導中國共產黨擺脫困境的重任,混亂的潰敗逃亡之旅被迅速組織起來,把中國革命的航船有驚無險地駛向了大西北。

更加幸運的事在內憂外患、危機四伏的緊要關頭。陳海松帶着巨大的戰果、明確的態度、高超的指揮和管理藝術站在了他的左右,用新奇的思想、敏銳的眼光開闢了黨的事業蓬勃向上的新局面,也給他打開了一扇扇思想的窗口,重新審視中國革命的理論策略。

有這樣一個思想單純、能力出衆、文武雙全、能打敢衝的先鋒官去開拓無疑是自己的幸運、是中國革命的幸運。看看八路軍整體的實力、看看工業基地的規模、看看蘇聯影響力的衰弱,這都是自己想做沒做到、有些甚至是包括自己在內所有人想也沒想過的。

他環顧了一圈熱烈議論的戰友們,朗聲說道:“洛甫、凱豐同志,你們這下知道他的爲人、他的能力了吧,沒有他不敢想的,沒有他不敢做的,就是這樣一股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加上對黨的事業的忠誠和過人的精力能力,爲革命事業立下了汗馬功勞。

我以前和你們一樣在蘇聯革命理論長期影響下對共產國際有了依賴心理、把蘇聯當成我們的榜樣去效仿,總覺得離開了共產國際的領導我們的革命事業會像斷了奶的孩子一樣孤苦無依,曾經對他的許多做法想不通、看不慣。出面指責過、制止過,也發生過激烈爭吵。

有分歧並不可怕,革命的過程就是探索的過程,誰也不能未卜先知,誰也不是天才,只有在實踐中、調整中、辯論中、爭吵中、思想的碰撞中我們的觀點才能越來越接近。

歷史經驗說明黨內要充分發揚民主,允許不同意見的存在,不能像過去那樣有不同意見就是革命的敵人受到鎮壓,而是通過開誠佈公地交流把所有人集結在共同的理想、相同的願望上來,圍繞着中國革命的實際需要、放棄形式的分歧來一起謀劃中國革命的未來。

海松剛纔提到列寧同志對馬克思主義的發展對我觸動很大。一個偉大的學說必須隨着形勢的變化不斷得到補充完善,一個政黨一定要有適合本國革命發展的科學理論。

我們也是共產黨人,也在研究馬克思列寧主義主義,渴望着在中國建立社會主義制度,滿清王朝的封建制度、李鴻章的洋務運動、康有爲的維新運動、孫中山的資產階級革命、蔣介石的專制獨裁統治沒有辦法把中國帶出黑暗。我們將要用新民主主義革命再造神州。

遍觀世界各國貧窮落後國家中只有蘇聯在馬克思主義指引下創建的社會主義制度能夠帶來世世代代受苦受難的工農羣衆的徹底解放、脫離帝國主義的控制、按照人民的意願建設國家經濟、根據國際鬥爭的形勢組建現代化的服從於黨的指揮的無產階級軍隊。

在蘇聯黨的領導下蘇聯打退了帝國主義的干涉,成了第二大工業國。積極地幫助弱小民族建立無產階級政黨,熱情地指導各國革命讓我們堅信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拯救古老中國。

但是如何把可能變成現實是最考驗一個革命政黨、革命者的地方,僅僅有激情是不夠的,我們是在一個有一千多萬平方公里國土、幾十個不同民族、四萬萬人口、兩千多年封建統治基礎、半殖民地半封建、缺少工業基礎和產業工人、百分之八十以上文盲、生產力水平低下的農業大國創建一個比資本主義還要發達先進的社會主義制度,其難度可想而知!

這個歷史重任光榮地落在我們這一代中國人的肩頭是我們的榮耀更是沉甸甸的責任,既要理想堅定、還要勇於實踐、更要有能力,應該像海松這樣善於學習、善於思考、勇於實踐。

不僅要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還要學習經濟、軍事、外交、科學技術,豐富知識、擴展視野、提高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領導各個方面建設事業的水平,提高發動羣衆組織羣衆的能力、提高利用國內外一切有利條件的能力,不僅要善於破壞舊制度更要努力建設新制度。

中國革命的敵人異常強大、基礎異常薄弱、民衆的思想異常混亂,革命的任務繁雜而艱鉅,我們作爲一個立志要爲中國的繁榮富強奮鬥、要把中國引領到社會主義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確實需要有明確的綱領、各階段的具體奮鬥目標、各方面工作的基本方法,統一全黨認識。

陳海松對蘇聯的看法有些偏激我並不贊成,但他要求黨制定自己的指導思想的建議是好的,蘇聯的經驗目前看來並不適合落後複雜的中國,我們必須把革命發展的主動權掌握在自己的手裡,當然不能完全拋開共產國際,他們的建議也應該認真研究、適當借鑑。

他提出用我的革命實踐爲基礎總結歸納黨的指導思想我並不贊成,要知道今天的局面不是一個人一個根據地的貢獻,分散在全中國17個紅色根據地的30多萬幹部戰士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都有獨特的鬥爭經驗,值得我們去總結、歸納,豐富我們的鬥爭策略。

所以我同意中央着手進行這方面的準備。我提議中央、各大區黨委、大軍區的中高級領導幹部拿出精力時間回顧過去的鬥爭經歷、總結經驗教訓,在深入細緻的瞭解中國農村、工廠、學校、部隊的實際情況的基礎上提出各自戰線、部門的工作設想、發展規劃、方法策略。

中央在廣泛聽取各方面意見的基礎上制定黨的指導思想和各條戰線的指導意見,全面成熟後下發各級幹部分批學習,經過一年左右的思想、組織準備在四零年下半年開展整風運動。”。。)

第364章 規模與素質第1章 廣靈接敵第125章 頂過這一週第40章 惡魔朋友第327章 進入外蒙古第676章 經濟起飛第96章 天津38師2第112章 搬不動的兵工廠第325章 囊中之物第658章 大膽張靈甫第184章 華南攻略第66章 拿下包頭第354章 半夜襲營第12章 期待輝煌第1章 延安會友3第440章 粵軍備戰第161章 抽兵歸建第641章 客觀評價第33章 張網第509章 屈辱的放行第331章 第獵熊小組第622章 慶祝大會第62章 分兵發展第185章 謎團揭開第19章 繁忙的一天(3)第17章 繁忙的一天(1)第69章 要去蘇聯第2章 激戰第297章 汪兆銘第434章 獨家出戰第274章 中央新的佈局第214章 煞神託生第83章 暫別華北第352章 燕山阻擊第300章 痛斥投降派第9章 武林同道第386章 可怕的判斷第298章 道貌岸然第197章 失算了第174章 收攏散兵第67章 收徒第111章 東北換帥第631章 屠殺海盜第647章 日軍的信心第25章 古剎高僧第635章 海軍搖籃第624章 洗雪恥辱第545章 水脣夜戰第310章 減租減息第65章 教訓蒙奸第479章 請君入甕第493章 做客藍宮第360章 重錘敲擊第60章 解放思想第230章 跟國民黨競爭第105章 你去武漢吧第651章 脫離接觸第225章 燃燒的澎湖第586章 天大的笑話第417章 大義凜然第650章 不斷迂迴第323章 執政經驗第29章 調動敵軍2第15章 天罰第20章 統帥部的決心2第369章 嚴重分歧第260章 坦克是個好東西第80章 紅軍改編第525章 華南起烽煙第600章 核心問題第477章 新兵碰撞第98章 部署剿匪第43章 驚動延安1第673章 斯大林的煩惱第95章 主角配角第320章 綏遠的變化第273章 黨政分工第106章 露餡了第44章 舌戰板垣第81章 受領任務第405章 勾心鬥角第61章 延安會議2第324章 也有隱憂第74章 按我們的設計來打第326章 滲透科爾沁第426章 難以置信第73章 日軍的準備第448章 都得調整第97章 震懾老漢奸第53章 決戰3第496章 指望不上的法國第55章 收編晉綏軍第54章 田中家的歡聚第241章 鋼鐵廢物第554章 夜襲37師團第48章 伊卜利斯第49章 準備決戰1第596章 商機無限第118章 大小狐狸第69章 各方反應2
第364章 規模與素質第1章 廣靈接敵第125章 頂過這一週第40章 惡魔朋友第327章 進入外蒙古第676章 經濟起飛第96章 天津38師2第112章 搬不動的兵工廠第325章 囊中之物第658章 大膽張靈甫第184章 華南攻略第66章 拿下包頭第354章 半夜襲營第12章 期待輝煌第1章 延安會友3第440章 粵軍備戰第161章 抽兵歸建第641章 客觀評價第33章 張網第509章 屈辱的放行第331章 第獵熊小組第622章 慶祝大會第62章 分兵發展第185章 謎團揭開第19章 繁忙的一天(3)第17章 繁忙的一天(1)第69章 要去蘇聯第2章 激戰第297章 汪兆銘第434章 獨家出戰第274章 中央新的佈局第214章 煞神託生第83章 暫別華北第352章 燕山阻擊第300章 痛斥投降派第9章 武林同道第386章 可怕的判斷第298章 道貌岸然第197章 失算了第174章 收攏散兵第67章 收徒第111章 東北換帥第631章 屠殺海盜第647章 日軍的信心第25章 古剎高僧第635章 海軍搖籃第624章 洗雪恥辱第545章 水脣夜戰第310章 減租減息第65章 教訓蒙奸第479章 請君入甕第493章 做客藍宮第360章 重錘敲擊第60章 解放思想第230章 跟國民黨競爭第105章 你去武漢吧第651章 脫離接觸第225章 燃燒的澎湖第586章 天大的笑話第417章 大義凜然第650章 不斷迂迴第323章 執政經驗第29章 調動敵軍2第15章 天罰第20章 統帥部的決心2第369章 嚴重分歧第260章 坦克是個好東西第80章 紅軍改編第525章 華南起烽煙第600章 核心問題第477章 新兵碰撞第98章 部署剿匪第43章 驚動延安1第673章 斯大林的煩惱第95章 主角配角第320章 綏遠的變化第273章 黨政分工第106章 露餡了第44章 舌戰板垣第81章 受領任務第405章 勾心鬥角第61章 延安會議2第324章 也有隱憂第74章 按我們的設計來打第326章 滲透科爾沁第426章 難以置信第73章 日軍的準備第448章 都得調整第97章 震懾老漢奸第53章 決戰3第496章 指望不上的法國第55章 收編晉綏軍第54章 田中家的歡聚第241章 鋼鐵廢物第554章 夜襲37師團第48章 伊卜利斯第49章 準備決戰1第596章 商機無限第118章 大小狐狸第69章 各方反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