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後方建設委員會

在陳海松看來武漢會戰後隨着敵情的減弱、敵人策略的轉變,共產黨會漸漸失去救急的作用,將無法得到蔣介石的信任,喪失和國軍並肩作戰的機會,他陳海松也會從可以使用的戰將變成需要防範、削弱、打擊的對象。***而國統區還會在專制獨裁陰影下掙扎、充斥着腐敗、軟弱、低效。

這對中國整體形象會帶來嚴重的影響,在戰後利益分配中失去必要的尊重和實際的利益。這是陳海松所不願看到的,在他全面佈局中,蔣介石的國民政府必須表現出足夠的勇氣、戰鬥力、取得重要戰役的勝利,並在太平洋戰場上發揮出重大作用。

所以他很珍惜這次會面,不惜措辭嚴厲也要震撼這些當權者的思想,希望由於自己的強烈不滿換來蔣先生、國民政府的反思,尋求積極的變化,整肅吏治、發展工商、開放民主。

周副主席想了半天也基本明白了陳海松的苦心,很讚賞這個敢想敢說的年輕人,這些涉及國民黨內部事務的話語,他都是委婉地提出,從沒有如此直截了當當面指責。他覺得陳海松以功臣身份站在民衆立場上發表看法、提出建議對改善國民黨的組織領導是有好處的。

他怕蔣介石被過激的言語刺激而暴怒,指着陳海松說:“你這年輕人就是沉不住氣,國民黨的事務還要由國民黨的同志們去努力改進,你瞎操什麼心?國民黨走到今天也是在不斷進步的。蔣委員長也在加強整頓,這麼大個國家這麼多的人不好辦的,我們要有耐心!”

陳布雷看蔣介石還沒有從震驚中恢復過來,想不出什麼辯詞。開口說:“恩來兄不必責怪海松,他說的其實我也有想法,國民政府是國民的政府,要爲國民服務這個觀點很正確,他說的哪些問題都是因爲官員們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出了漏洞。

海松呀,你說的那麼順暢激昂,肯定是思考了很久了。那你也一定想出了改變的對策,能否說來聽聽,國民政府要改變,必須找到正確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你說是吧!”

陳海松看蔣先生、何總長都沒有吭聲,顯然也想聽聽他的見解,就放緩語氣放慢語速說:“政府的高效來自於完善的制度、民衆的監督、法治的保障。政府要想有所作爲就要在這三方面下功夫。

首先要有完善的制度,過去往往因人設事,沒有明確的崗位職責、規範的工作流程、公務處理的期限、相關部門的督查問責。造成人去政息、辦事拖沓、相互推諉扯皮。效率低下。

第二是民衆的監督,有監督才能發現問題、糾正問題。監督分爲上級監督、平行監督,實踐證明這種監督往往流於形式,大多睜一眼閉一眼。卑職以爲最好的監督來自於社會的監督,新聞媒體及時報道、社會團體跟蹤關注、各黨派代表質詢問責、督促進展。

今年7月參政會在武漢成立。200名參政代表中國民黨只佔四成五,其他黨派佔五成五。我黨也有七人當選。表現出國民黨民主治國的良好意願,也爲民主監督提供了新的方式。

但這樣的以諮詢磋商爲主旨的民意機構在性質作用上還無法完全履行民主監督的作用,畢竟它是各黨派、各團體、各階層利益集團對抗戰方略、團結合作等大的方面進行溝通的平臺,無法進入政府各職能機構對要害部門實施監督。

卑職以爲應該吸收社會各階層各黨派正直人士、媒體記者廣泛參與到各級行政過程中來,只有把權力暴露在陽光之下、在衆目睽睽之下才能確保權利的公平公正。

漸漸打破一黨專政,把參政會發展成政治協商會議,協調處理各黨派利益訴求,維護團結抗戰的政治局面。在各鄉縣州省推選出國民代表,代表要體現出廣泛性、普遍性,嚴防某一個黨派、某一個階層控制國民代表大會。國民大會選舉產生政府人員,對政府工作進行審議、監督,有權質詢政府工作進展、有權否決錯誤的行政命令、有權罷免貪腐無能的官員。

這樣做必定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官員的權利、剝奪官員的非法收益、強迫官員辛苦操勞有所作爲,卻可以提高政府的辦事效率,迅速解決後方混亂無序的現狀。受益的民衆是國家,卑職以爲是值得的。

第三是法治的保障,卑職覺得公平正義的社會風氣的樹立除了宣傳就靠法制,站在國家利益的高度,懲惡揚善、激濁揚清,體現國家意志,維護國家利益,保護全體國民的利益不受損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沒有高於法制的個人和團體、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一直沉思不語的蔣先生一改臉上的冰冷,高深莫測地說:“海松呀,我是看出來了,你是一個充滿浪漫主義的革命者,我相信你是善意的,所說的問題也是嚴重的,希望國家改變,提出的建議對國家是有利的。我很感動,仗義執言是國家之幸,國民政府應該去嘗試。

你看國府裡哪裡還有有得力的人來做這個事情呀,你看是不是到政府裡來,在中央主持經濟發展和難民救濟工作,我相信你的熱情、能力一定會扭轉目前的混亂局面。”

對蔣先生反常的態度心生警覺的周副主席聞言大驚,軟刀子小鞋子冠冕堂皇,都怪這個陳海松扯那麼多弊病幹什麼?就讓他們腐朽下去唄,咱們自己站穩地盤、打牢基礎、壯大力量的工作還有一河灘呢,哪裡顧得上幫助國統區恢復生產生活。

他急切地說:“委員長,海松是軍人,他的指揮能力、戰場運籌能力、捕捉戰機的能力纔是他的特長。目前日寇蠢蠢欲動,第七戰區首當其衝,沒有他在敵後坐陣指揮,九江的防守會更加困難。委座如果希望改變後方事態。我黨還可以派出他人協助工作。”

蔣先生見周副主席露出焦急之色,心中得意,更加堅定地說:“其他人哪裡有他的激情和能力呀,我很欣賞他對國家的忠誠和能力,更擔憂後方的穩定和建設,沒有個得力的干將這麼亂下去怎麼得了呀。我準備成立後方建設委員會,我掛個主任,馮玉祥、程潛、李濟深、張瀾掛個副主任。陳海松爲常務副主任,主管具體工作。

第七戰區前期表現優異,三軍用命體忠顧國,可以擢升葉挺、韓德勤、萬福麟爲副司令長官。葉挺代行長官事,韓德勤負責江蘇、萬福麟負責安徽。”

周副主席沒想到蔣先生的組合拳如此兇猛,乾脆是把陳海松吊在半空委以虛職,硬硬把第七戰區變成亂局,防止共產黨一家座大。更加焦急,冷笑進言道:“委座考慮的真是周到,只是一個月不到,海松三易其職。着實令人費解。第九戰區調整人事帶來重大傷亡,第七戰區尚未成型卻失主帥會造成怎樣的局面實在難以預料。請委座三思!”

一直沒吭聲地陳海松心中嘆息。這蔣先生真不是一般的梟雄人物,玩弄權術爐火純青。他怎麼就不肯放棄專制統治真正站在國家民族利益上做出正確的決斷呢?說實在話他並不在意失去第七戰區指揮權,交給葉挺、陳毅等人,蘇皖戰區還是在我黨領導之下。

經過他三天的談話講座,制定了新的新四軍發展方案、軍部領導議事辦法、黨政分工負責、團結共事的、發揚黨內民主等制度,大批八路軍骨幹、延安幹部的加入,相信新四軍部隊將更加團結、更有戰鬥力,韓德勤等跳樑小醜難以造成嚴重破壞。

進入國民黨中央系統也有其好處,整頓後方受益的是普通民衆,增強的是國家實力,可以就近指導國軍大型戰役的指揮,給日本以超越以往的沉重打擊。就近與各黨派各階層代表溝通,擴大我黨影響力,推動國家漸行民主。就近與西方國家大使溝通,影響國家重大決策、安南、緬甸、臺灣、琉球還需要以國府名義聲明收回,沒有自己的助力,只怕又將拱手相讓。

他故作氣惱地發起牢騷:“不用思了,大不了九江淪陷、武漢淪陷、洛陽淪陷、廣州淪陷,咱們全都躲到峨眉山上去,無非是多丟失些土地、人口、礦產資源,叫西方人恥笑一番,沒什麼大不了的。只要把後方建設穩固、軍力恢復,藉助英美的支持咱們還是能打回去的。”

蔣先生似乎下定決心要把這個共產黨麾下智囊干將置於自己監控範圍之內,滿不在乎地說:“後方的穩定的確關係着國家的未來,優先整肅內部才能全力打擊敵人。我相信有九江失利的教訓,日本人也不敢再行冒險之策,戰線會慢慢穩定在九江一線。前線戰事平穩進入相持,你也可以好好休息休息,發揮你善於經營的特長,把後方整頓好。”

陳海松見事已至此蔣介石明顯開始防範共產黨,調自己離開第七戰區態度堅決,他開始把不利局面向有利方向引導。藉此機會把黨的力量引入大後方,用國民政府的人力物力財力資源合法地控制安置區、兵工企業、廠礦運輸行業,在國統區發展起紅色的力量。

蔣先生一廂情願地認爲戰爭出現曙光,就讓他得意去吧,有他慌忙中求自己救火的時候。想到這,他給周副主席遞過去一個稍安勿躁的眼神,對蔣先生說:“多謝委座垂念,打了一年多我還真是身心疲憊,需要離開戰場緩口氣,去後方搞搞建設我沒意見。不過我不幹則已,要幹就要幹出成效,沒有相應的權利政策無法推進、說話也沒人聽,累死也不會有結果。”

略感驚訝的蔣先生沒想到這個不吃虧的傢伙怎麼這麼痛快就答應下來了,要權要錢那還不簡單,你只要不搶委員長當,其他的有什麼,還不是在我的控制之下嗎?馮玉祥、程潛、李宗仁還是副委員長呢,還不是打發到一邊發揮不出影響力,你個半大小子有什麼好怕的?

他故作深沉、滿是理解地點了點頭,表示可以接受。

陳海松當仁不讓毫不客氣地開始規劃自己的新崗位:“卑職要求成爲最高軍事委員會委員,副總參謀長,後方經濟建設委員會包括軍委會國防工業之第三部、國民經濟之第四部、國際宣傳之第五部、民衆組訓之第六部,國民政府運輸部、工業部、經濟部、教育部。

一年時間讓國防工廠全部開工、市場穩定逐步繁榮、離散人員全部得到安置、道路暢通、學校復課、新辦中小學校兩萬所,預備役訓練走向正常、提供合格兵員20萬。

三年時間兵工廠恢復戰前水平、開墾荒地1000萬畝,新增公路一萬公里、鐵路2000公里,各縣建立預備役訓練營、年輸送合格兵員50萬。

五年軍工企業滿足戰場需要,吸引外資新建鋼鐵、煤炭、化工等大型企業十處,鋼產量過百萬噸,規劃鐵路一萬公里,當年建成2000公里,全國稅收增加兩成。年提供合格兵員100萬。

爲此需要財政部每年向後方建設委員會撥款5個億,聘用幹部1萬人,工作制度、用人標準、人員來源由本長官制定,財政部、經濟部全力配合。本長官有全國巡視督導之權,有建廠建校擇地安排之權、有徵地修路派丁之權、有就地免除不合格官員之權、有臨時任命代理官員之權,有與外國財團接洽採購之權。所有財務向社會公開,接受民衆監督。”

“你這口也張得太大了吧?最高軍事委員會那是本黨領導軍事鬥爭的決策機構,你個異黨分子有什麼資格加入?還副總參謀長,陳部長都沒當上還能輪到你?,還要管那麼多個部、那麼多的人、撥那麼多的錢,你還真把自己當成黨國的救星了?”

“周總司令,你還別說海松我呀真是黨國的救星!十年後你就知道了。現在你們相信我、重用我,黨國還有救,否則等病入膏肓真的就無藥可救了!”

“說你胖你還真敢喘,你就不怕黨國達官貴人、將帥羣僚對你不滿,讓你騎虎難下。”(未完待續。。

———————————————————————————————

第544章 主動進攻第421章 戰前風雲第74章 蔣介石的煩惱第13章 戰場形勢第599章 飛臨梅州第88章 斯大林的疑惑第452章 聶總的態度第657章 國軍接戰第166章 委座耍賴第82章 比拼技術第28章 目標平型關第576章 日軍新戰略第322章 福星?煞神?第660章 擦肩而過第74章 東北聯軍我也要第501章 危機臨近第244章 第二軍瓦解第87章 天皇毀容第216章 琉球父老第390章 活捉橋本羣第550章 怒其不爭第26章 戰術推演第101章 廬山3第559章 重建三戰區第241章 鋼鐵廢物第50章 準備決戰2第26章 戰術推演第305章 蔣先生的煩惱第199章 嫁禍於人第41章 勸說第73章 敵人你也敢要第535章 等待夜晚第309章 禁絕鴉片第47章 八路軍的73師第346章 華北起烽煙第380章 全線遲緩第69章 贖買政策第470章 果斷出擊第498章 月下追賢第62章 部隊編制1第629章 怒而撤職第87章 天皇毀容第648章 日軍要進攻第527章 派出援兵第674章 蔣先生的強硬第562章 衢州機場第27章 撤離廣靈第644章 弱國的顧慮第41章 板垣徵四郎第147章 北伐名將第80章 紅軍改編第196章 柴世榮伏擊軍列第161章 抽兵歸建第57章 獨立一團第648章 日軍要進攻第243章 幾多歡樂幾多愁第437章 這就勝了?第355章 憤怒的手榴彈第559章 重建三戰區第130章 陳明仁的計策第171章 軍人責任第189章 飛虎臨穗第440章 四戰區整編第218章 兩島合作第402章 飛天大俠第210章 移防三竈島第614章 國軍回來了第142章 謀劃南洋第123章 控制‘安宅號’第361章 政委免職第379章 夜不能寐第74章 按我們的設計來打第65章 教訓蒙奸第244章 第二軍瓦解第671章 蘇聯的防範第9章 甕中捉鱉第338章 抵達博爾加第272章 蘇聯僱傭的推銷員第210章 移防三竈島第318章 利益交換第622章 慶祝大會第488章 中國宣戰第491章 何須憂愁第511章 勇士歸隊第63章 部隊編制2第42章 戰後第73章 敵人你也敢要第643章 支援蘇聯第111章 東北換帥第297章 汪兆銘第254章 砍倒‘桑木’第271章 無產階級軍隊第662章 緊急召見第71章 春節茶話會第11章 抗聯楊俊恆第269章 迷信蘇聯沒有出路第180章 死保武漢第625章 設備到了第74章 東北聯軍我也要
第544章 主動進攻第421章 戰前風雲第74章 蔣介石的煩惱第13章 戰場形勢第599章 飛臨梅州第88章 斯大林的疑惑第452章 聶總的態度第657章 國軍接戰第166章 委座耍賴第82章 比拼技術第28章 目標平型關第576章 日軍新戰略第322章 福星?煞神?第660章 擦肩而過第74章 東北聯軍我也要第501章 危機臨近第244章 第二軍瓦解第87章 天皇毀容第216章 琉球父老第390章 活捉橋本羣第550章 怒其不爭第26章 戰術推演第101章 廬山3第559章 重建三戰區第241章 鋼鐵廢物第50章 準備決戰2第26章 戰術推演第305章 蔣先生的煩惱第199章 嫁禍於人第41章 勸說第73章 敵人你也敢要第535章 等待夜晚第309章 禁絕鴉片第47章 八路軍的73師第346章 華北起烽煙第380章 全線遲緩第69章 贖買政策第470章 果斷出擊第498章 月下追賢第62章 部隊編制1第629章 怒而撤職第87章 天皇毀容第648章 日軍要進攻第527章 派出援兵第674章 蔣先生的強硬第562章 衢州機場第27章 撤離廣靈第644章 弱國的顧慮第41章 板垣徵四郎第147章 北伐名將第80章 紅軍改編第196章 柴世榮伏擊軍列第161章 抽兵歸建第57章 獨立一團第648章 日軍要進攻第243章 幾多歡樂幾多愁第437章 這就勝了?第355章 憤怒的手榴彈第559章 重建三戰區第130章 陳明仁的計策第171章 軍人責任第189章 飛虎臨穗第440章 四戰區整編第218章 兩島合作第402章 飛天大俠第210章 移防三竈島第614章 國軍回來了第142章 謀劃南洋第123章 控制‘安宅號’第361章 政委免職第379章 夜不能寐第74章 按我們的設計來打第65章 教訓蒙奸第244章 第二軍瓦解第671章 蘇聯的防範第9章 甕中捉鱉第338章 抵達博爾加第272章 蘇聯僱傭的推銷員第210章 移防三竈島第318章 利益交換第622章 慶祝大會第488章 中國宣戰第491章 何須憂愁第511章 勇士歸隊第63章 部隊編制2第42章 戰後第73章 敵人你也敢要第643章 支援蘇聯第111章 東北換帥第297章 汪兆銘第254章 砍倒‘桑木’第271章 無產階級軍隊第662章 緊急召見第71章 春節茶話會第11章 抗聯楊俊恆第269章 迷信蘇聯沒有出路第180章 死保武漢第625章 設備到了第74章 東北聯軍我也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