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廬山3

蔣介石有了自己的考慮後很快轉移了話題,關心地問道:“這些天辛苦了,現在感覺怎麼樣?”

“爲國爲民,在所不惜。就是這飛機快是快,起飛降落實在讓人恐懼,每次上飛機大家都是提心吊膽的。能活着見到委員長也算是萬幸。”逗得幾人笑個不停。

“你們下一步有什麼打算呀?剛纔我還和你們周副主席商量,想讓你們繼續巡迴演出下去,把陣容加強一下,把節目再提高一些,去四川、重慶、昆明、桂林、廣州等地再演幾場,甚至可以去香港、南洋演出嗎。”

“委員長的建議很好,民衆的民族意識需要激發和調動。如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需要使用巡演團執行任務,演職人員可以全部留下。只是卑職是作戰部隊的旅長,不是文工團長,需要回去組織整理部隊。

我們第八路軍快該出征了!”

蔣委員長很驚訝陳海松如此痛快地交出巡演團,還真是沒見外,一副處處以國事爲重的態度。更驚訝於後邊那句話,疑惑地問:“你怎麼會有這樣的想法?”

陳海松心裡想還有兩天盧溝橋的槍聲就會打破全中國的和平幻想,我還是早點告訴你些消息,讓你堅定信心,早作準備的好,答到:“卑職此次在平津一帶轉了轉,局勢非常嚴峻。日本人已經開始行動,而我軍還在幻想和平,戰備鬆懈,一旦開戰則華北危急、中國危急。卑職身爲國民革命軍一份子,願意聽從兩黨號召率部出征,殊死抗爭。”

陳誠臉色凝重地問:“日本人有什麼新動靜嗎?軍統沒有發現什麼開戰的跡象呀。”

陳海松掏出一份報告說:“這是卑職獲取的華北日軍近期作戰計劃。日軍已經調集3萬餘人,計劃奪取宛平地區,實現四面包圍北平、逼迫29路軍退出平津的作戰目標。”說完雙手遞上計劃書。

計劃書是用日文書寫,但曾經留學日本多年的蔣介石還是很快讀懂了內容,也是滿臉的凝重,把報告遞給陳誠慢悠悠地說:“戴笠彙報說你在平津的那些天,平津很熱鬧的,軍中投降派、地方漢奸組織、天津日本特務機關相繼受到重創,看來你的宣傳很有效果啊,只是不好太過激烈的。報告內容確實嘛?從什麼渠道獲得的?”

“卑職在天津演出時,適逢冀東人民救國軍攻擊日本特務機關遠山公館,情報是他們從茂川手裡奪來的,應該是準確的。”

陳誠問:“這個冀東人民救國軍敢炸通州、闖天津很有勇氣呀,你和他們直接接觸了嗎?是什麼組織?有多大規模?”

“我曾出手掩護他們撤離,他們知道我是國軍就留下這些資料,聽口音看身手,應該是當地綠林。頭領張峰曾是東北軍軍官,非常仇恨日本,手下數百人,他與冀東自治軍第二總隊長張硯田過去都是東北軍軍官,有些交情,正在策動該部起義。

我告訴他目前不要輕舉妄動,等大戰開始時,與國軍主力聯繫好以後奇兵突起,殺鬼子一個措手不及。”

蔣介石對俞濟時說“把這些情況通報給戴笠,讓他的人聯繫一下,給這些草莽英雄一個團級番號,給這個張峰上校軍銜,就按海松的部署去做,到時候多給日本人制造些麻煩。”

看完情報的周恩來在南京時就聽了陳海松的彙報,知道張峰的事情,也知道遠山公館的真相,爲了配合陳海松的計劃問道:“日軍會發動全面進攻嗎?”

“卑職推測,日軍並沒有做好全面進攻的準備,只是華北駐屯軍想利用我們的不斷妥協,妄圖通過駐屯軍的軍事壓迫蠶食京津地區。”

“那你怎麼認爲會爆發全面戰爭?”

“平津是29軍駐地,他們不希望國民政府進入,也不希望日本侵入,希望維持現狀。如果日軍逼其撤離,尤其是佔領宛平這個目前北平唯一通道,29路軍爲了自保必然會抵抗。日軍志在必得,肯定會傾盡全力調兵增援,衝突就會擴大變成戰爭,如果政府派兵增援,則局部戰爭就會發展成全面戰爭。”

陳誠終究是愛國軍人,對華北可能出現的變化非常重視,堅持對日強硬,問道:“你看有多大可能演化爲全面戰爭?”

“卑職認爲肯定會演變成爲中日兩國的全面戰爭。”

看着幾人驚訝的表情繼續說“當前國共合作、抗日情緒高漲,全國人民都希望放棄妥協,堅決抵抗,平津若失,國家顏面何存?政府已經退無可退,只有背水一戰。

日軍上下非常後悔侵略的最佳時機已經錯過,他們沒想到國內局勢會這麼快朝着團結抗日救國圖存的方向發展,急於利用我國尚未準備充分的最後時機發動進攻,逼迫我們投降,獲取各種資源。雙方互不相讓、騎虎難下,試想這種情況下,焉能和平收場。”

幾人都吸了一口涼氣,默默點頭,真是這樣的局面。再退就是黃河了,難道真的把黃河以北拱手相讓嗎?國民還會信任政府嗎?國際社會還承認蔣某人的領導地位嗎?

陳誠想了想說:“29路軍有十萬之衆,平津又是他們的地盤,放手拼爭或可抵擋住日軍進攻,迫使日軍收手。”

“我與29路軍有過短暫接觸,發現他們上下意見不一致,戰備很不充分,各級主官決心不堅決,周邊的閻錫山、韓復榘首鼠兩端,與日本人眉來眼去,很難做出有力支援。而華北日軍可以迅速得到關東軍和國內援軍的支持,全力進攻下,憑藉其裝備和戰術優勢,可以輕易掌握戰場主動權。”

衆人都知道這些情況,前天戴笠還來報告過華北各股勢力的動態,憂心沖沖地表示:“目前29軍主官離職不歸、上下幻想和平。學生以爲宋哲元、二十九軍已無心出戰、無力止戰,不投降已是僥倖。華北其實相當空虛危險,還請委座調兵充實。”看來此言不虛呀。

蔣介石更是鬱悶,幾年來又是封官又是給裝備,就是想讓你29路軍感恩戴德,擋在前面,爲後方整軍訓練贏得時間,誰知還是首鼠兩端,這些個軍閥就是靠不住。

陳海松繼續着自己的推論:“而面對強敵時29路軍很有可能爲了保存實力,選擇撤退,形成潰敗。平津一旦失守,大量增援的日軍會趁勢南下,河北、山東、山西,甚至江蘇、浙江、上海都會成爲攻擊目標。”

蔣介石有些坐不住了,要真如他所推測的那樣,不打是不行了,可國家還沒有準備好、部隊還沒部署到位,倉促應戰結局難料啊。不由自主地問到:“以你之見全面開戰我軍勝算幾成?”

“以我們現在的訓練、裝備,開戰初期,幾乎沒有勝算。

裝備、訓練、指揮、鬥志差距太大,即使精銳盡出,全力抵抗,也只能取得幾場戰役的局部勝利,仍然無法改變全局的劣勢,會有大片國土淪喪。一直要到敵人推進到山前地帶,藉助地利我們才能換來戰略相持,敵人也會因戰線太長,大量分兵佔領各地,失去機動兵力而逐漸喪失進攻能力。

這時纔是我們發揮自己優勢的時候,出兵敵後,尋機殲敵,消耗其人員物資,轉化戰場局勢。所以我們完全能夠獲得戰爭的勝利,只是代價很大,時間較長。”

蔣介石對這個推論並不陌生,蔣百里先生這半年來就曾不止一次推論中國抗日必須以國民爲本,打持久戰。用空間換時間,不畏鯨吞,只怕蠶食,利用地理條件減弱日軍攻勢,阻日軍到第二棱線形成對峙,形成長期戰場。

天南地北、歲數懸殊的兩人竟得出相同結論,可見抗日之路不會平坦。

陳布雷似乎明白了什麼問道:“你轉移工商企業、內遷工廠、學校就是因爲這個原因?”

陳海松暗讚一聲還是“文膽先生”關注國家前途啊。此人才華橫溢、文筆犀利,思想保守卻同情革命,雖身居高位卻廉潔自律,不拉幫結派,不貪污腐敗,被蔣介石稱爲‘完人’。對這樣的高人前輩他是非常尊敬的。

連忙答道:“是的,戰爭是國家綜合實力的較量,打的是工業基礎,拼的是各種資源。沒有現代的工業、沒有發達的商業、沒有大量的科學技術人員,沒有經過嚴格訓練、裝備精良的部隊,戰爭的過程會很慘烈,很漫長。

如果我們想成爲強國,想獨立消滅日本,就必須先把國家工業搞上去,鋼鐵、化工、軍工、機械、航空都要建立起自己的生產基地。因此卑職覺得應該早作安排,把愛國的工商業者、知識分子、青年學生、技術人員有序地轉移到後方,發展本國工業,增強國家實力。”

周恩來也說:“我黨一直認爲,中日之間無論軍隊、國力、裝備、工業、科技都不在同一個檔次上。我們要捍衛民族的尊嚴和國家的榮譽唯一可以依仗的就是民衆的覺悟,人人都參與到抗日工作中,衆志成城、艱苦奮鬥。及時轉移人員、撤離工商企業就能保住抗戰所需的工業基礎、增強反攻的後勁,我黨希望國府重視此事。”

本週大家關愛冰雪,竟讓西路軍在軍事點擊榜上連續三天排第一,心中惶恐。只是這幾天人來人往,無法定下心來創作,實在有些不好意思,請大家多包涵。初五以後會好起來的。謝謝!

感謝書友四川胖哥、hzwangdd的厚愛打賞,祝你們生活幸福!

第241章 鋼鐵廢物第120章 沉重的話題第366章 重大建議第632章 海上游擊縱隊第204章 以殺制殺第97章 土匪逞兇第55章 旱地育苗第668章 整頓藏區第140章 調虎離山第6 百六十一章 蘇軍落敗第495章 只是個擺設第173章 顧祝同和板垣第24章 迎接考驗第328章 最後的手段第433章 整肅風暴第671章 蘇聯的防範第93章 北平鋤奸1第4章 別殺我第101章 廬山3第278章 山本五十六的目標第129章 瑞昌殲敵第4章 別殺我第80章 紅軍改編第527章 派出援兵第1章 事故第246章 關中危急第413章 打落了牙齒往肚裡咽第73章 發展工商第449章 冤家重逢第648章 日軍要進攻第47章 攻入魔窟第114章 第四飛行團來了第37章 準備1第68章 各方反應第305章 蔣先生的煩惱第503章 些許遺憾第30章 統一戰線第548章 難得開心一回第278章 山本五十六的目標第42章 戰後第10章 奪取法庫第213章 新來的指揮官第224章 澎湖基地第67章 反思歷史1第448章 都得調整第99章 聚攏精兵第437章 這就勝了?第399章 該拼命了第134章 揮出鐵拳第22章 爲了西路軍第408章 大後勤第407章 清理冗員第156章 耐心引導第580章 大浪淘沙第507章 皇軍的出路第552章 遇到了麻煩第431章 《光復三竈島》第37章 準備1第80章 紅軍改編第76章 亂中取勝第603章 文體事業第69章 贖買政策第70章 簡單化處理第514章 激烈交鋒第281章 人事變動第78章 慘烈的攻防第614章 國軍回來了第34章 兵臨平型關第649章 興安騎兵師第613章 淪陷的溫州第227章 飛虎師要走第602章 恩威並用第55章 旱地育苗第643章 支援蘇聯第37章 一場虛驚第603章 文體事業第199章 嫁禍於人第275章 去就去吧第457章 大難不死第44章 舌戰板垣第435章 有實力纔有合作第32章 培訓2第40章 衝突第11章 抗聯楊俊恆第262章 蔣先生的擔心第657章 國軍接戰第69章 各方反應2第170章 鼓動國軍軍第600章 睡獅當醒第9章 盤點家底第475章 以我爲主第548章 難得開心一回第595章 血債累累第598章 成功可期第321章 磨刀霍霍第608章 暗中準備第133章 奇襲金家灣第270章 新三國論第61章 延安會議2第662章 緊急召見
第241章 鋼鐵廢物第120章 沉重的話題第366章 重大建議第632章 海上游擊縱隊第204章 以殺制殺第97章 土匪逞兇第55章 旱地育苗第668章 整頓藏區第140章 調虎離山第6 百六十一章 蘇軍落敗第495章 只是個擺設第173章 顧祝同和板垣第24章 迎接考驗第328章 最後的手段第433章 整肅風暴第671章 蘇聯的防範第93章 北平鋤奸1第4章 別殺我第101章 廬山3第278章 山本五十六的目標第129章 瑞昌殲敵第4章 別殺我第80章 紅軍改編第527章 派出援兵第1章 事故第246章 關中危急第413章 打落了牙齒往肚裡咽第73章 發展工商第449章 冤家重逢第648章 日軍要進攻第47章 攻入魔窟第114章 第四飛行團來了第37章 準備1第68章 各方反應第305章 蔣先生的煩惱第503章 些許遺憾第30章 統一戰線第548章 難得開心一回第278章 山本五十六的目標第42章 戰後第10章 奪取法庫第213章 新來的指揮官第224章 澎湖基地第67章 反思歷史1第448章 都得調整第99章 聚攏精兵第437章 這就勝了?第399章 該拼命了第134章 揮出鐵拳第22章 爲了西路軍第408章 大後勤第407章 清理冗員第156章 耐心引導第580章 大浪淘沙第507章 皇軍的出路第552章 遇到了麻煩第431章 《光復三竈島》第37章 準備1第80章 紅軍改編第76章 亂中取勝第603章 文體事業第69章 贖買政策第70章 簡單化處理第514章 激烈交鋒第281章 人事變動第78章 慘烈的攻防第614章 國軍回來了第34章 兵臨平型關第649章 興安騎兵師第613章 淪陷的溫州第227章 飛虎師要走第602章 恩威並用第55章 旱地育苗第643章 支援蘇聯第37章 一場虛驚第603章 文體事業第199章 嫁禍於人第275章 去就去吧第457章 大難不死第44章 舌戰板垣第435章 有實力纔有合作第32章 培訓2第40章 衝突第11章 抗聯楊俊恆第262章 蔣先生的擔心第657章 國軍接戰第69章 各方反應2第170章 鼓動國軍軍第600章 睡獅當醒第9章 盤點家底第475章 以我爲主第548章 難得開心一回第595章 血債累累第598章 成功可期第321章 磨刀霍霍第608章 暗中準備第133章 奇襲金家灣第270章 新三國論第61章 延安會議2第662章 緊急召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