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絕無僅有

bookmark

第二天,白崇禧、徐永昌送走將領飛往第三戰區檢查戰備訓練情況,王寵惠本想留在徽州等待陳海松交卸軍務後一同前往重慶報道,陳海松告訴他第七戰區兵力變化過大、地域廣闊、敵情嚴峻需要五天左右來安排防禦部署,否則走了也不安心,只好自己回去了。

周恩來則抓緊召開南方局擴大會議,傳達了中央指示,高度讚揚南方局創造性地開展統一戰線工作,確立了正確的路線方針和鬥爭策略,保存並壯大了革命力量,擁有了合法開展革命活動的根據地和人民武裝,大量殺傷敵人,開創了華中、華南鬥爭的新局面。

鑑於陳海松調任蘇聯大使兼駐共產國際代表,不再擔任南方局副書記由華南局書記接任,軍委書記由陳毅同志接任。根據陳海松同志建議決定成立華東軍政委員會,主任、副主任項英、葉挺,委員袁國平、陳毅、張雲逸、傅秋濤、高敬亭、徐海東、鄧子恢、粟裕、杜義德、張振宇、黃敬、王峰、施俊福,重大行動集體決定。

政治工作、項英、袁國平、黃敬、杜義德負責,軍事決策葉挺、陳毅、張振宇、周子昆負責,紀律監察杜義德、彭雪楓負責,根據地建設鄧子恢、鍾期光、施俊福負責。?”“

成立華東軍區統一領導蘇浙皖贛四省抗日事業,葉挺、陳毅爲正副司令員。項英、袁國平爲正副政委。杜義德、彭雪楓任紀委正副書記、張振宇、周子昆爲正副參謀長,黃敬、鍾期光爲政治部正副主任,施俊福、廖靜民爲後勤部正副部長,對外以第七戰區相稱。

下屬蘇中陳毅、張鼎丞新四軍、蘇南張雲逸、譚震林新五軍、蘇北傅秋濤、鄭維山新六軍、皖西高敬亭、新七軍、皖南王峰、丁旺財新八軍、皖北羅炳輝、徐海東57軍、江北粟裕、劉炎89軍、祁清榮炮兵師、林國虎飛行師,張強兵工廠、劉青山戰區總醫院。

中央希望經過三年游擊戰爭、一年半抗日戰爭艱苦磨練的華東軍區所屬各部隊繼續保持革命本色發揚百折不撓艱苦奮鬥的光榮傳統,正確認識華東地區發展革命力量的重要性和鬥爭形勢的複雜性,認真貫徹落實獨立自主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基本路線,發揚黨內民主,齊心協力依靠根據地人民,團結國民黨左派和地方開明士紳開創華東地區革命新局面。

周恩來代表黨中央對華東一年多來特別是這半年來的巨大變化、取得的輝煌戰績給予高度評價。客觀分析了國內抗日形勢、我黨力量的提升、部隊的表現和變化,通報了武漢進攻失敗後日本侵略軍的動向,提出華東軍區向廣大敵佔區擴展、站穩腳跟、打牢基礎、開展正規化訓練,打退鬼子掃蕩。防備國民黨佔地盤、搞摩擦、搶奪勝利果實的圖謀。

代表南方局向即將離任的陳海松同志表示感謝,沒有他的籌劃和細緻工作就沒有華東局黨政團結、南北融洽、上下同心、穩固推進的新氣象,沒有他的高超指揮和從容調度就不會有第七戰區赫赫威名也不會擁有衆多的番號和兵力編制,他是華東抗日事業的開拓者。

事實證明,中國以及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都是堅定地革命者和無私無畏的奮鬥者,只要有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的指引就能煥發出無窮的力量、創造出可喜的革命局面。…,

這樣的局面的形成靠的是發展目標的完整、清晰,領導班子的團結、互補,有明確的組織分工、科學的議事決策程序、順暢的指揮體系和忠於職守、服從命令的各級指戰員。

海松是一個年輕人,參加革命八年、入黨七年時間都很短,可他善於學習勤于思考勇於創新。想問題做事情只考慮是否有利於革命事業的發展、怎麼利用敵人的矛盾和疏漏、如何靈活使用手中不多的力量換取最大的勝利,從來不受具體的理論和固有的經驗束縛。

回過頭來我們看到今天我黨所凸顯出來的優勢都是在他的建議和親自指揮下形成的,張掖、包頭工業基地是他打下來的、發展起來的,現在成了依賴的物資供應線,八路軍部隊的整編訓練是按他的計劃實施的,戰鬥力大幅度提升,平型關一鳴驚人,下平津、亂東北、戰九江、奪安慶、炸馬公都是他直接指揮的,晉陝作戰也是他建議實施並參與組織的。

改編時八路軍新四軍不到八萬人,現在是多少。僅僅華東軍區已經超過了20萬,加上華南、華中,南方我軍已經有將近25萬人存在,北方几大軍區也有40多萬正規部隊,而且空軍、海軍、炮兵、騎兵、坦克兵、工兵、通訊兵、特種兵兵種齊全、日漸雄厚。

當初誰能想得到兵微將寡、裝備簡陋的紅軍會有今天的威勢。佔據上百萬平方公里的根據地,領導着過億的各階層抗日民衆。牽制着一半的日軍,消滅了三分之二的鬼子?支撐着中國的半壁江山、彰顯着人的不屈民族性格,鼓舞着全國人民的抗日信心。

這些都離不開海松同志的運籌和開拓,尤其令人感動的是他從不居功自傲,不知疲倦地在敵後穿梭,綏遠、晉察冀、平北、熱河、東北、華東、華南全都是他帶着少量的人馬辛辛苦苦鑽進去的,可他從不認爲那是他的功勞,無條件地全部連人帶地全部交給中央接收。

他在意的是利用日軍向國民黨大舉進攻的時機爲黨爭取更大的生存空間和更高的國內外影響力、獲得更多的武器裝備作戰物資、蒐羅更多的機器設備、技術人才、佔據更多戰略要點、爲党進行全面佈局。這樣的膽識、這樣的能力、這樣的胸懷在我們黨內是絕無僅有的。

我們這些留過洋、朝過聖、自以爲精通馬克思主義、可以拿着現成的蘇聯經驗引領中國革命成功的所謂老革命家的確應該好好反思一下。和他相比我們真的掌握了馬克思主義的精髓了嗎?真的找到適合中國革命發展的道路了嗎?真的瞭解中國、瞭解敵人、瞭解生存環境了嗎?真的做到無私無畏、捨死忘生、放眼全國、指揮若定、善待同志、關愛他人了嗎?

有人抱怨他瞧不起蘇聯回來的幹部、有人因爲沒有得到提升鬧情緒、有人指責他改變了紅軍傳統是機會主義、有人揭發他獨斷專行是軍閥作風、還有的說他是國民黨反動派!我不知道這些人是不是員,還有沒有實事求是的作風、基本的原則、黨性和全局觀念。

不是國民黨,鬧革命不是爲了升官發財,留了洋就了不起、革命早就該提升?你想過沒想過你爲革命做過什麼突出貢獻?給你一個重要崗位你能不能勝任?只會誇誇其談、指手劃腳、浮在表面、挑毛揀刺、發牢騷、爭地位、詆譭同志的堅決不予重用提拔是黨的組織原則,是革命勝利的根本保證,新四軍過去表現不良就是這樣的人太多了,風氣不正!…,

革命是巨大的社會改造,工程浩大、牽涉極廣,中國革命更是因爲人口多、農民多、傳統多、派系多、矛盾多而更加複雜多變,需要千千萬萬有堅定理想的同志艱苦奮鬥的同時更要有深入基層觀察、實事求是總結、組織羣衆實踐、勇於創造的精神。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同革命的任務、面臨的環境、民情敵情結合起來,拿出有效地政策、做出明確的部署。

中央和南方局對陳海松同志的工作給予高度評價就是對他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支持,停止保衛局肅反權利、規定黨政分工集體決策、向敵戰區拓展都是正確的,沒有這些政策措施就沒有今天的發展。新的華東軍政委員會、華東軍區要繼續堅持這些政策措施,隨着鬥爭形勢的變化進行適當的調整但基本原則不能動搖,政策的搖擺往往帶來事業的停滯和倒退。

在險惡的對敵鬥爭環境裡大家保持堅定地理想的同時還要有團結共事和衷共濟的集體主義品格,第七戰區過去有中央軍、雜牌軍、八路軍、新四軍等不同系統的部隊,在海松的調度指揮下相處的像一家人一樣,昨晚上酒會上的感人場面充分說明了善待、支持、補充友軍的政治效果,中國各路軍隊在我軍主導下完全可以融爲一體、並肩作戰。

現在系列的部隊走了,剩下的都是我黨領導的抗日武裝,新四軍三萬人、八路軍三萬人、戰地服務團三萬人、川軍六萬人,剩下的都是當地愛國青年、潰兵。中央希望你們拿出人的胸懷,消除宗派主義的影響,不分南北,一視同仁善待一切抗日力量。

現在戰局相對穩定,軍區要抓緊時機組織政治教育和正規化訓練,葉挺同志冬季大練兵、袁國平同志開展憶苦教育、鄧子恢同志健全根據地基層組織建設、施俊福同志民兵組織訓練等建議報告我和海松都看了完全同意,要整合在一起統一實施,做出效果。

國民黨蔣介石支走海松就是希望第七戰區重新陷入新四軍時期的混亂狀態,他好藉機接收地盤和部隊,他也太小看我們人的覺悟和品格了。太小看我們自我調整、自我修復、自我完善的能力了,他根本無法理解真正的革命者的追求和對紀律的敬畏。

我堅信有中央、南方局、華東軍政委員會的領導,有海松留下的黨政分工、集體決策制度,有兩萬多忠誠無畏的員做骨幹,華東軍區一定能像現在一樣團結合作、踏實開拓、英勇作戰。像釘子一樣牢牢紮在江淮大地。”

第10章 統一思想第472章 算計飛虎師第6章 謀劃勝利3第21章 壽一來了第671章 蘇聯的防範第410章 理想主義者第48章 伊卜利斯第64章 蒙古自治大會第30章 殺向山西第613章 淪陷的溫州第28章 目標平型關第287章 迴歸理想第638章 鎮海要塞第46章 計劃成功第121章 混進九江碼頭第130章 陳明仁的計策第589章 邊境糾紛處理綱要第529章 捕捉戰機第234章 瓊崖抗日獨立大隊第336章 各有打算第421章 戰前風雲第578章 回到瓊崖第83章 瘋狂計劃第49章 準備決戰1第514章 激烈交鋒第62章 部隊編制1第536章 組織反攻第100章 大高尖上第241章 鋼鐵廢物第526章 難以決斷第503章 些許遺憾第94章 17歲的少將第384章 奇恥大辱第302章 伏特加外交第50章 謎底揭開第391章 窯灣獨立營第333章 留希科夫第95章 主角配角第44章 夜闖魔窟第8章 李家營子第623章 平民官員第229章 華南新戰略第409章 南國故人第235 海南軍區第168章 轟炸南京第226章 戛然而止第64章 蒙古自治大會第52章 蘇美的反應第170章 鼓動國軍軍第127章 慘烈的代價第68章 土地的爭論第481章 有些可惜第29章 平地也能打埋伏第312章 楊家嶺第43章 惡魔發狂第354章 半夜襲營第69章 各方反應2第83章 演習1第12章 天皇的使者第1章 進入凌源第67章 收徒第77章 中央委員第19章 繁忙的一天(3)第260章 坦克是個好東西第325章 囊中之物第249章 西安在望第396章 把事搞大第59章 威服悍將第230章 跟國民黨競爭第48章 ‘萊歐’落網第617章 注目海疆第101章 廬山3第555章 天不助我?第77章 峨堡會談2第53章 決戰3第167章 繼續膺懲第59章 殺個回馬槍第82章 張掖城裡第672章 反應強烈第472章 算計飛虎師第618章 海軍基地第421章 戰前風雲第130章 陳明仁的計策第163章 細說軍工第12章 期待輝煌第3章 看誰狠第105章 你去武漢吧第471章 空中斬魔第282章 臨別寄語第365章 政治保障第668章 整頓藏區第35章 飛機就是用來炸的第408章 大後勤第574章 各自的規劃第345章 鬆了口氣第273章 黨政分工第6 百六十一章 蘇軍落敗第92章 全面佈局第440章 四戰區整編第312章 楊家嶺
第10章 統一思想第472章 算計飛虎師第6章 謀劃勝利3第21章 壽一來了第671章 蘇聯的防範第410章 理想主義者第48章 伊卜利斯第64章 蒙古自治大會第30章 殺向山西第613章 淪陷的溫州第28章 目標平型關第287章 迴歸理想第638章 鎮海要塞第46章 計劃成功第121章 混進九江碼頭第130章 陳明仁的計策第589章 邊境糾紛處理綱要第529章 捕捉戰機第234章 瓊崖抗日獨立大隊第336章 各有打算第421章 戰前風雲第578章 回到瓊崖第83章 瘋狂計劃第49章 準備決戰1第514章 激烈交鋒第62章 部隊編制1第536章 組織反攻第100章 大高尖上第241章 鋼鐵廢物第526章 難以決斷第503章 些許遺憾第94章 17歲的少將第384章 奇恥大辱第302章 伏特加外交第50章 謎底揭開第391章 窯灣獨立營第333章 留希科夫第95章 主角配角第44章 夜闖魔窟第8章 李家營子第623章 平民官員第229章 華南新戰略第409章 南國故人第235 海南軍區第168章 轟炸南京第226章 戛然而止第64章 蒙古自治大會第52章 蘇美的反應第170章 鼓動國軍軍第127章 慘烈的代價第68章 土地的爭論第481章 有些可惜第29章 平地也能打埋伏第312章 楊家嶺第43章 惡魔發狂第354章 半夜襲營第69章 各方反應2第83章 演習1第12章 天皇的使者第1章 進入凌源第67章 收徒第77章 中央委員第19章 繁忙的一天(3)第260章 坦克是個好東西第325章 囊中之物第249章 西安在望第396章 把事搞大第59章 威服悍將第230章 跟國民黨競爭第48章 ‘萊歐’落網第617章 注目海疆第101章 廬山3第555章 天不助我?第77章 峨堡會談2第53章 決戰3第167章 繼續膺懲第59章 殺個回馬槍第82章 張掖城裡第672章 反應強烈第472章 算計飛虎師第618章 海軍基地第421章 戰前風雲第130章 陳明仁的計策第163章 細說軍工第12章 期待輝煌第3章 看誰狠第105章 你去武漢吧第471章 空中斬魔第282章 臨別寄語第365章 政治保障第668章 整頓藏區第35章 飛機就是用來炸的第408章 大後勤第574章 各自的規劃第345章 鬆了口氣第273章 黨政分工第6 百六十一章 蘇軍落敗第92章 全面佈局第440章 四戰區整編第312章 楊家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