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5章 據理力爭

對蔣先生的表態並不滿意的陳海松放下手裡的茶杯,沒有激動和興奮,淡淡地說:“委座,你青年時期的願望之所以沒有實現,是當時的北洋政府政府不願爲蠻荒之地與列強國家齷齪,沒有強硬的態度和強大的軍事、物資、經濟、外交、宗教等方面的充分準備。

一個徐樹錚帶着一個3000人的混成旅試圖控制蒙古事實證明是不現實的,不僅白俄、蘇俄、分離主義分子攻擊他,連受到哲布尊丹巴活佛蠱惑的普通僧衆、牧民也不支持他,而他卻得不到國內的有力支持,你現在希望通過我的努力去完成你的心願也是不現實的!”

這小子說的如此決絕,不現實你們提什麼建議?旁邊一直認真傾聽的陳布雷看出了蔣先生的極度失望和被耍後的極度憤怒,忙接過話頭:“海松,從周先生提起收復蒙古時我就很吃驚,中國現在戰亂未平,爲何要在已經事實上獨立的蒙古向強大的蘇聯盟友發起挑戰呢?

現在我似乎聽出來了,你是有把握也有顧慮的。軍事上進入蒙古並不難,斯大林邀請你去相信是想借重中國軍隊的力量幫助蘇軍打敗日軍,而你也做好了充分的準備,相信以你的智謀、八路軍的戰鬥力、遠強於日軍的特戰隊、蘇聯提供的現代化裝備完成這個任務並不難。

難的是戰後你的身份,你是以援蘇軍的名義接受蘇聯、蒙古方面的感謝退回綏遠還是以中國駐蒙古軍隊的合法身份長久駐留,而這不是你所能決定的。需要政府的認可、授權,而你發現政府並不希望爲此冒險。並不願意捲入此事,不會爲這次行動提供軍事的、經濟的、宗教方面的支持,你很有可能一番心血付諸東流,所以你在猶豫、彷徨,對嗎?”

這也看得出來?蔣先生的智囊名不虛傳啊!陳海松心生敬仰,自己不好直接說出來的爲難事被他直接挑破確實可以直接進入到實質性商談中,不由得重重地點了兩下頭。

“佈雷先生滿腹錦繡看得透徹,現在的問題確實如此。不是我去不去、該不該去的問題,我早已做好了去的準備,而且做好了全殲興安嶺以西日僞軍的軍事準備。問題是任何軍事行動都是爲政治目的服務的,如果沒有明確的政治利益,我們的付出、犧牲就是毫無意義的!

我的作戰計劃需要我軍出動兩百架戰鬥機、轟炸機,兩百輛坦克,三百門身管壓制火炮、1000輛以上的汽車。不算已經過境參戰的五萬工程兵還需要五萬正規軍兩萬騎兵,需要油料5000噸、彈藥5000噸,保守估計傷亡3萬以上,犧牲至少1萬,爲了蘇聯不值得。

如果僅僅是爲了消滅日寇贏得蘇聯政府對我國的好感,我大可不必勞師遠征。讓他們狗咬狗打去唄,死多少我也不心疼,留在華東華南華中我一樣可以拿13軍、21軍甚至是11軍出氣,既能鍛鍊新編成的幾個集團軍也不需要消耗那麼多物資、造成那麼大的傷亡。”

兩人的對話揭開了表象下複雜的實質性問題,讓蔣先生恍然大悟。沒想到一場悄悄進行的秘密接收戰能這麼複雜,原本想着陳海松獨自操作就可以應對的事還需要政府公開表態、提供廣泛的支援。那跟直接宣戰有什麼兩樣?中國有必要這麼去做嗎?風險到底有多大?

陳布雷看出蔣先生神態的變化,由憤怒轉爲憂慮,他知道蔣先生其實相當好大喜功,希望成爲中國歷史上有所作爲的一代君王,只是生逢亂世、內外交困,手下也沒有一個有謀略能開拓的像衛青、李靖、徐達、左宗棠似的千古名將,現在終於有了一個帥才讓他看到了機會當然希望有所成就,可機會往往是帶着巨大風險的,他願意承擔嗎?承擔的了嗎?

作爲一個飽讀詩書的封建文人,陳布雷也有忠君報國的強烈願望,只是他過去主要是秉承旨意被動做事,總是在應付眼前的繁瑣政務,從來沒有超越職權去謀劃未來、站在國家的立場上去構思民族的前途,陳海松的視野、胸懷、佈局無疑讓他一次次地震撼、反思。

他當然希望蒙古能在中華民國的手裡、蔣先生的主持下完成迴歸之旅,他也從心底裡相信足智多謀的陳海松有能力完成一百年來中國首次對外戰略的大逆轉,他作爲這對他都熱愛敬重的將帥身邊的幕僚需要做的是替他們分析出可能的風險、探索出迴避的方法,促成此事。

一個有激情有抱負的將領需要政治領袖的全力支持,而一個政治領袖的作爲離不開將領的開拓進取,從古到今莫不如此。眼前有了一個可以信賴的勇將缺的是政治領袖的堅定支持,原因是他看不到機遇大於風險,歷來謀後而動的陳海松一定有辦法說服蔣先生的。

“海松,你有把握戰勝侵入蒙古的關東軍機械化兵團嗎?”

“對付這支還不夠現代化的一戰陸軍並不困難,甚至於不需要蘇軍裝備就能實現。”

“陳將軍,蘇軍一個集團軍尚且落敗,我們拿什麼去打敗日軍?”

“林將軍,蘇軍的失敗在於五六天全力進攻難以突破,建制凌亂傷亡較大,更主要的是後方物資斷絕,機械化部隊發揮不出其衝擊力、機動力、火力,我也會這樣對付他的。”

“莫非陳將軍早有安排?”聽他說的如此自信顯然把握很大,林蔚不免信心大增。

“用兵打仗首在謀略,沒有充分的準備和提前的部署怎麼敢跟關東軍叫板。”

“你是準備動用特戰隊?”這可是他每戰必用的法寶,對付日本人肯定少不了派出去。

“特戰隊肯定得用。不過他們兵力過小,只能突襲指揮部、後勤物資基地和機場。阻擋鬼子回援就需要陶勇的遼北獨立師,趙誠、馬祺的兩個騎兵師,還有阿爾山獨立飛行團,他們就在阿爾山周圍,條件成熟時會在哈拉哈河岸邊的日軍防禦陣地裡等着日軍回援。”

果然如此,陳海松是早有用兵計劃,暗中備下了重兵,真是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啊!日本人、蘇聯人打打殺殺、生生死死都是在爲他謀略的一部分。這麼冷靜、陰險的對手實在可怕。想了想,林蔚忙提醒道:“關東軍不會坐視三個師團被全殲的,他一定會拼死增援。”

“會的,不過他們過不了大興安嶺,那裡有周純麟的興安獨立旅還有各根據地的策應。”

蔣先生聽他們一番推演,對蒙古的形勢漸漸明朗,只要陳海松想打對日作戰勝率很大。“等鬼子在防禦陣地前耗光了油料彈藥就是你的機械化部隊、騎兵部隊衝殺的機會?”

“委座英明。卑職就是這麼打算的,不同的是他們還會受到飛虎師的狂轟濫炸,而他們的四個飛行團都將成爲我軍的飛機、油料、彈藥供應基地,特戰隊肯定能做到。”

對日作戰能勝利,問題又回到了原點:“你覺得蘇聯會允許我們長期留在蒙古嗎?”

“不能!那裡有蘇聯的實際利益,是他們幾百年來南下夢想的前進基地。包夾奪取東北獲得太平洋天然不凍港的側翼迂迴基地,以斯大林對領土的貪婪不會輕易放棄!”

“那你還覺得我們有必要捲入這場日蘇戰爭中去嗎?”蔣先生不免再次失望。

“有!蘇聯現在的戰略重心在歐洲,希特勒的野心既讓他擔憂也讓他興奮,兩家現在預謀要瓜分歐洲,斯大林生怕被德國搶得先機。他也會向西用兵在德國勢力外建立戰略緩衝區,波蘭、巴爾幹地區、高加索地區、波羅的海周邊地區需要大量軍隊。他不可能陷在東方。”

“你是說蘇聯有可能放棄蒙古?”此言有理,心裡的希望再次點燃。

“國際交往中任何可能都有,關鍵是我們自己要佔據有利的態勢。蘇聯人的態度不應該影響我們的判斷和行動,各國都有捍衛自己領土主權的責任和義務,他之所以還攛掇外蒙古獨立,是歷屆政府讓他認爲我們會忍讓、會退縮、會不介意,不會帶來任何的實質性威脅。

只要我們表現出應有的理智和強硬,站在國際正義、公理的立場上據理力爭,理虧的蘇聯也不會輕易放棄中蘇友好合作關係,他需要我們拖住日本保住遠東參與歐洲的角逐、需要我們的糧食等物資供應,出現對抗對他沒有什麼好處,我相信斯大林會做出必要的讓步!”

陳布雷看出了蔣先生的驚喜,現在需要把陳海松的全部設想都擺到桌面上,讓蔣先生權衡利弊、做出決斷,他繼續問道:“你覺得我國軍隊留在蒙古還需要政府做哪些努力?”

“一是國際社會一致認爲蒙古是中華民國的固有領土,擁有無可爭辯的管轄權、行政權、外交權、駐軍權。這需要政府相關部門頻繁地在國際社會各個場合上去宣講陳述。

我國外交部門歷來膽小怯懦,以弱者自居委曲求全缺乏大國風範,國際舞臺上不敢表達自己的主張,只針對日本佔領的關內關外領土,不敢提出我們對琉球、朝鮮、臺灣、安南、緬甸、蒙古的嚴正要求,時間長了別人就會認爲你淡忘了、默認了,成爲既定事實,這是極不負責任的虛僞怯懦表現,國家間的關係靠的是利益維繫而不會在乎爭爭吵吵,該爭得爭。

好在蒙古問題不難得到西方國家的支持,他們仇視蘇聯,壓制封鎖蘇聯,會在道義上支持我國恢復蒙古主權,目前承認蒙古獨立的國家寥寥無幾,國際大環境對我們有利。”

“很好、很好,那第二條呢?”蔣先生從中受到鼓舞,有西方撐腰就沒有什麼好怕的。

“二是清除蘇聯培植的分離主義分子,他們用刺刀殘暴裹挾着民衆、代表着民衆,他們的存在會被蘇聯大加利用,簽訂的互助條約使蘇聯駐軍合法化,讓我們投鼠忌器。”

“這的確是個棘手的問題,喬巴山上臺以後倒行逆施、野蠻殘暴,封鎖邊界極力隔斷與內地的聯繫,我們十幾年沒有任何交往,在那邊政府沒有可以信賴的人。”

“這正是我要說的第三條,政府拿出極大地熱情幫助蒙古發展經濟,喚醒愛國的蒙古民衆對故國的感情、建立心向祖國的民主政府、恢復被喬巴山破壞的民族傳統和宗教信仰。”

“聽起來很複雜,你有什麼好的建議?”這小子鐵了心要把政府拖進去,先聽聽看。

“說實話,這些都應該是政府出面去做的,可是十幾年沒人去做,不得已只好由綏遠地方政府去做,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目前綏遠蒙古族人員組成的經貿商社在向蘇聯提供糧食、肉食、蔬菜過程中在外蒙所有盟旗建立了貨棧,拉近了雙方的感情、恢復了民族溝通。

民間交往的同時,主持外蒙古工作的綏遠民主政府民族事務處長烏蘭夫、經貿處長李守信等也在其政府成員中發現、培養親華力量,主管經濟的副總理魯布桑沙拉布、烏蘭巴托市長丹巴等人對外蒙古現行政策十分不滿,願意帶領蒙古人民逐步迴歸祖國。”

“喬巴山是個絆腳石,他是有野心的,恐怕不會讓丹巴等人輕易得逞。”

“老天爺也不饒恕這些分離主義分子,那些強硬的蘇聯代理人已經在戰火中先後死去。”

乖乖,這都能做到!陳海松,肯定是他指使特戰隊乾的,日本人沒這個能耐,也想不到這一層。殺得好!他們再看向面色平靜的陳海松,欣慰之餘不由得生出一絲畏懼,真是個心狠手辣、不擇手段的傢伙,自己哪天擋了他的路會不會也跟喬巴山、周佛海一樣的下場?

“如此一來,我們進入外蒙古豈不是沒有什麼障礙了嗎?”蔣先生不免顧慮全無。

“障礙肯定是有的,蘇聯人是外部阻力,民衆對中原民族的不信任是內部阻力。”

“只要軍隊進去,民主政府建立,發表個迴歸聲明國際社會全面支持,蘇聯也只能乾瞪眼。倒是蒙古內部歷來對漢民族充滿戒心,讓他們真心接受中央領導的確有難度。”

“所以,我們還是要從傳統的手段上採取懷柔措施,宗教控制是滿清控制蒙古的主要方法,我們應該恢復藏傳佛教、哲布尊丹巴活佛對外蒙古的影響力和控制力。”

“對,對,這是最好的辦法,他現在在哪裡?中央政府可以冊封他蒙古領主。”

“他十幾年前就死了!”

第484章 喧譁的第一戰區第303章 受領任務第156章 耐心引導第58章 手下留情第1章 延安會友2第88章 斯大林的疑惑第160章 大局已定第187章 賊不惦記第605章 邊境基地第439章 被迫反思第332章 俄國愛國同盟第199章 嫁禍於人第53章 劍指晉綏2第340章 玩忽職守第491章 何須憂愁第43章 驚動延安1第5章 邢士廉的無奈第675章 不是僥倖第541章 粵東兵團第42章 勸說2第491章 何須憂愁第444章 陳章 駕到第455章 戰役部署第254章 砍倒‘桑木’第472章 算計飛虎師第374章 殺奔宋家莊第76章 亂中取勝第176章 還得靠他第523章 秘密協議第649章 興安騎兵師第32章 培訓2第88章 斯大林的疑惑第18章 地方名流第474章 調整兵力第559章 重建三戰區第219章 拿下南澳島第154章 74軍來了第289章 最後移交第58章 營地槍聲第40章 衝突第331章 第獵熊小組第227章 飛虎師要走第78章 慘烈的攻防第621章 抓住機遇第519章 應運而生第473章 內閣解散第23章 大意了第608章 暗中準備第67章 收徒第296章 軍政分離第3章 看誰狠第74章 蔣介石的煩惱第513章 交涉物資第28章 調動敵人1第79章 駐屯馬鞍山第584章 原則底線第630章 川石島上第666章 四面楚歌第336章 各有打算第38章 準備2第128章 國葬哀榮第91章 佈局蒙古第446章 悻悻而回第115章 該是被消滅的時候了第671章 蘇聯的防範第417章 大義凜然第555章 天不助我?第664章 花花腸子第615章 藤堂入席第55章 收編晉綏軍第95章 主角配角第666章 四面楚歌第14章 過河抗日第18章 繁忙的一天(2)第73章 日軍的準備第456章 冤家路窄第269章 迷信蘇聯沒有出路第303章 受領任務第664章 花花腸子第571章 東緊西松第251章 強軍的秘密第479章 請君入甕第377章 堡壘村第92章 這裡就是你們的家第17章 表裡山河第23章 大意了第78章 民樂第373章 小野露餡第22章 朝鮮戰士第574章 各自的規劃第5章 謀劃勝利2第259章 慘烈的白刃戰第144章 必須嚴懲第591章 八路軍的影子第5章 抉擇第617章 注目海疆第445章 村口衝突第55章 旱地育苗第54章 出兵代縣第485章 接受整編
第484章 喧譁的第一戰區第303章 受領任務第156章 耐心引導第58章 手下留情第1章 延安會友2第88章 斯大林的疑惑第160章 大局已定第187章 賊不惦記第605章 邊境基地第439章 被迫反思第332章 俄國愛國同盟第199章 嫁禍於人第53章 劍指晉綏2第340章 玩忽職守第491章 何須憂愁第43章 驚動延安1第5章 邢士廉的無奈第675章 不是僥倖第541章 粵東兵團第42章 勸說2第491章 何須憂愁第444章 陳章 駕到第455章 戰役部署第254章 砍倒‘桑木’第472章 算計飛虎師第374章 殺奔宋家莊第76章 亂中取勝第176章 還得靠他第523章 秘密協議第649章 興安騎兵師第32章 培訓2第88章 斯大林的疑惑第18章 地方名流第474章 調整兵力第559章 重建三戰區第219章 拿下南澳島第154章 74軍來了第289章 最後移交第58章 營地槍聲第40章 衝突第331章 第獵熊小組第227章 飛虎師要走第78章 慘烈的攻防第621章 抓住機遇第519章 應運而生第473章 內閣解散第23章 大意了第608章 暗中準備第67章 收徒第296章 軍政分離第3章 看誰狠第74章 蔣介石的煩惱第513章 交涉物資第28章 調動敵人1第79章 駐屯馬鞍山第584章 原則底線第630章 川石島上第666章 四面楚歌第336章 各有打算第38章 準備2第128章 國葬哀榮第91章 佈局蒙古第446章 悻悻而回第115章 該是被消滅的時候了第671章 蘇聯的防範第417章 大義凜然第555章 天不助我?第664章 花花腸子第615章 藤堂入席第55章 收編晉綏軍第95章 主角配角第666章 四面楚歌第14章 過河抗日第18章 繁忙的一天(2)第73章 日軍的準備第456章 冤家路窄第269章 迷信蘇聯沒有出路第303章 受領任務第664章 花花腸子第571章 東緊西松第251章 強軍的秘密第479章 請君入甕第377章 堡壘村第92章 這裡就是你們的家第17章 表裡山河第23章 大意了第78章 民樂第373章 小野露餡第22章 朝鮮戰士第574章 各自的規劃第5章 謀劃勝利2第259章 慘烈的白刃戰第144章 必須嚴懲第591章 八路軍的影子第5章 抉擇第617章 注目海疆第445章 村口衝突第55章 旱地育苗第54章 出兵代縣第485章 接受整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