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章 英法的智慧

美國商人出現在西北工業基地與斯諾、史沫特萊、愛潑斯坦這些美國記者的宣傳鼓動密不可分,陳海松帶着他們出現在抗日前線,用鏡頭記錄下很多戰鬥實況、戰地生活,從蘇聯回到綏遠後他請幾位記者帶着十幾名共產黨宣傳幹部、軍情局特工回到美國宣傳中國抗戰的真實現狀,爭取美國民衆的捐助,借用民間力量推動美國政府改變對華立場。

於是這些充滿激情的進步人士回到美國,與華僑社團聯合在紐約創辦了美洲援助中國抗戰基金會,在芝加哥、舊金山、洛杉磯建立分會,通過他們的親身經歷向美國社會、華人華僑宣傳中國軍隊的英勇不屈,中國人民的深重災難,讓富有、充滿同情心、直率天真的美國民衆很感動,跟隨華人華僑踊躍捐款,一年多來募捐累計達到上億美元。

打開局面後,陳海松希望他們把工作重點轉向爲河西、綏遠工業基地招商引資、採購機械設備、招募富有正義感的學者、醫生、工程技術人員前往中國大後方工作,爲中國抗戰出力。同時派出綏遠根據地副政委王若飛率領包頭工業區管委會主任張忠孝、河西大學機械工程學院院長莊前鼎教授、文學院副院長聞一多教授主持此項工作。

全國各地的巡迴演講、《西行漫記》、《中國在反擊》、《戰地日記》、《人民之戰》等書籍的熱銷讓斯諾等人在美國成了名人,他們的在遙遠國度裡的真實經歷和大量圖片資料太刺激、太震撼,讓許多不甘心於安逸、平庸的美國人產生了去看看、去體驗的衝動。

而機會很快到來,幾位記者把來自中國的勇敢的戰鬥者介紹給公衆,這些戰鬥者帶來了更大的戰果之外還傳遞出河西、綏遠工業基地的發展構想、招商引資政策、建設項目,希望爲貧窮落後的中國採購圖書資料、實驗儀器、工業設備,招募爲抗日服務的志願者。

王若飛是赴法勤工儉學的早期革命者,有很強的組織能力,莊前鼎、聞一多都是清華大學出身的留美博士。在美國生活工作多年,有許多老師、同學、同事,又都是駐美大使胡適的同學、好友,所以工作開展的紮紮實實,效果顯著,中國漸漸成了令人嚮往的地方。

連大文豪胡適也不得不佩服共產黨的統戰工作竟然做到了美洲大陸,他這個在美國頗負盛名的學者、正牌大使周遊全美、演講百場也僅僅募捐300萬美元。其中絕大多數是華人所捐,成了蔣夫人、毛邦初購買作戰飛機、配件、油料、彈藥、招募華人飛行員的救命資金。

可你看看人家一來,有實實在在的宣傳資料、有嚴密的組織分工、有具體的資金使用計劃,收穫過億。立足於民間不與政府接觸,避免了美國政府的尷尬,無意於現成武器裝備。頻繁與民間工商社團、學術團體接觸交流,參觀考察準備出售的企業,洽談成套設備收購、前往中國合資經營、獨資建設等途徑,共同開發西北礦產,得到了廣泛的響應。

這個帶有明顯抗日色彩的組織規模宏大的募捐籌資採購行動受到日本使館和日本僑民團體的仇視,派了多批暴徒前來搗亂,被派去保護的特戰兵和安良堂總理司徒美堂、致公總堂領導阮本萬、洛杉磯僑領鄺炳舜領導的當地華人組織打退。引發多場激烈衝突,更是引起美國社會的關注,讓更多的不問世事的美國民衆開始同情中國,主動前來諮詢。

美國與中國的經濟交往存在了幾十年,商人們見慣了當權者貪腐無能愚昧落後的醜惡嘴臉,對中國混亂的社會秩序,低劣的交通、通訊、供水、供電條件心有餘悸,所以投資多集中在沿海沿江的外國租界地。得知那裡三年免稅。土地租金、勞動力成本低廉、政府保障安全、水電配套等信息後紛紛達成投資或就業意向,有組織地前往中國投資創業。

這裡清廉的政府、高效的服務、豐富的礦產、熱火朝天的建設場面消除了基礎設施不足帶來的抱怨,良好的工作環境、充分的政府配合、豐厚的利潤吸引更多地美國資金、技術、設備、人員參與到基礎建設中來,一天天改變着那裡的面貌,贏得了直率的美國人的好感。

而關中、山西新工業區新一輪的建設又將帶動美國裝備製造業的大發展,數萬美國人已經啓程前往充滿生機的中國西北,而數千名得到美國民間資助的中國優秀的學生將進入美國的學校、研究所、工廠、礦山、船廠學習最新的科學技術、製造技術、管理經驗。

這是美國政府最樂於看到的美國文化向外輸出的效果。他們以民間經濟交往爲由拒絕了日本政府提出的限制此類投資的無理要求,對於特種鋼材廠、無線電廠、發動機廠、飛機制造廠、拖拉機廠等有可能用於軍事目的的製造設備、精密切削機牀也睜一眼閉一眼准許出口。

一年多的時間裡上千家美國企業、數億美元機器設備落戶西北,數萬美國人工作在學校、醫院、礦山、工廠,不知不覺間以經濟利益爲紐帶把美國與中國更緊密地綁在了一起。

陳海松在重慶會見了美國大使。對中美兩國經濟合作的進展表示祝賀,坦言美國需要轉移資金過剩、生產過剩、開工不足、民衆失業的困境,中國需要美國的資金、技術、設備、管理經驗,雙方具有很強的合作空間,中國的市場將促進美國經濟的復甦,同時也幫助中國建立起現代工業、培養現代技術工人和企業管理者,中國的抗戰事業因此受益頗多。

他將在不久的將來以特使身份走訪美國,希望能與美國政府、民間組織廣泛交流,尋求兩國更大範圍的經濟貿易、科學技術、文化、軍事等領域的合作交流,探討共同防禦法西斯侵略擴張、促進地區穩定的有效途徑,爲戰鬥中的中國爭取更多的經濟援助和物資支持。

現在這個天不怕地不怕的年輕將領已經起程,第一站就大鬧國聯總部,抨擊綏靖政策,呼籲聯合制裁、打擊法西斯主義,建立有約束力的、主持正義的、新的國際組織讓心有同焉的美國政府很開心。當然不能錯過這個奪回世界主導權、彰顯大國地位的機會。

發表聲明近似調侃地嘲笑虛弱自私的英法兩國像烏龜一樣的趴在馬其諾防線後面,任由侵略主義的法西斯勢力向外擴張,他們共同把持的國聯越來越無力控制國際秩序,一次次地看着受到欺凌、期待支援的弱小國家失望而去退出國聯,世界越來越接近全面戰爭的邊緣。

殖民主義者爲了保全自己的勢力範圍不受法西斯的攻擊,犧牲其他弱小國家以換來短暫的和平,滿足他們虛幻的和平夢想。卻不知道侵略會成癮的。當獲得新的殖民地豐富的礦產資源後,這些抱着重新瓜分世界野心的猛獸最終會有力量挑戰把它們喂大的老牌強國。

中國的聲明是遲到的覺醒,雖然遲到了總算醒悟了,在這個踐踏公理泯滅正義的世界上,等待了八年的中國政府終於認識到退縮忍讓得不到和平,尊嚴唯有通過抗爭去贏得。這是中國人民的切身感受,也應成爲英法等國引以爲戒、轉變綏靖政策的鮮活例證。

愛好和平、追求自由、倡導民主的美國人民非常理解和尊重中國政府的嚴正立場,對日本政府一意孤行破壞列強達成的在中國利益均沾的共同協議,通過武力分割中國固有領土、殘殺大量中國平民、掠奪中國礦產資源的做法強烈譴責,對中國人民的正義要求完全尊重。

站在人道主義的立場上,美國政府不能無視侵略戰爭給中國造成的嚴重平民傷害和大量難民生活艱難,在呼籲和平的前提下將與中國政府外交特使磋商提供人道主義援助。

美國政府恪守國際協定不向兩國提供作戰物資。這樣的做法沒有制止侵略和殺戮,我國政府將繼續密切關注兩國關係的變化,考慮作出政策調整。美國民間組織對於兩國的非戰爭物資出口屬於正常經濟貿易,在一定程度上也在轉變爲戰爭物資,今後將適當加以限制。

一下成了法西斯幫兇的英、法政府對中國政府的聲明很是憤怒,西方人的傲慢、偏見從來都是拿着自己制定的各種國際法則對各弱小國家橫加指責、任意擺佈,聽命於自己的安排、服從於自己的指揮,確保國際形勢朝着有利於自己的方向發展。這就是大國的強勢地位。

縱然中國的領土面積、人口數量超過英法兩國十餘倍,卻始終是貧窮愚昧封建落後的農業國,根本沒有與西方列強平起平坐的經濟、軍事實力,充其量也就是大國社會發展中可以利用的資源供應地、產品傾銷地、淘汰軍火的批發地,博弈中的一枚有分量的棋子而已。

可是被日本蹂躪的體無完膚、奄奄一息的中國突然間站在國聯的舞臺中間強硬地向強大的日本宣戰,狂妄地叫囂要佔領日本本土,發出近似於夢囈的戰爭吶喊。讓習慣於中國多年來軟弱無力地抗議申訴、驚慌失措請求國際社會憐憫幫助的他們感到極不適應、極不真實。

一戰中的英國、法國遭受了極大的戰爭傷害,雖然在美國的幫助下最終打敗了新興帝國主義國家向老牌殖民大佬發起的挑戰,卻是經濟衰退、元氣大傷。積累幾百年的財富與霸氣在殘酷的現代戰爭中消磨殆盡,慘烈的犧牲嚇住了所有人。誰都不想再經歷煉獄般的戰火。

因此戰後的歐洲迷漫着和平主義的氣氛,成立了世界性的國際聯盟,重新劃定勢力範圍,用《凡爾賽條約》把它固定下來,希望用這一紙空文維護國際秩序、調解地區爭端,從政黨領袖到平民百姓都鼓吹裁軍,人民天真地相信,通過限制各國的軍事規模就能避免戰爭。

然而這個缺乏強力保護的條約無法壓制住新興國家謀取國際地位的野心,世界形勢在法西斯國家的肆意挑釁中變得動盪不安。他們知道在一戰中落敗受到嚴厲制裁的德國、奧匈帝國不甘心他們的失敗,還會向自由世界發起挑戰,所以他們動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在法國邊界一帶修築了固若金湯的馬其諾防線,試圖把可能的進攻阻擋在西歐之外。

既然不能避免極端民族主義的法西斯國家的崛起,就要消耗這個強壯粗野漢子過人的精力,就必須轉移他仇恨的視線和驚人的破壞力,幫他尋找到擴張的目標和方向。於是在張伯倫首相、哈利法克斯勳爵主導下國聯聰明地默許德國重建國防軍、發展軍備、進入緩衝地帶的萊茵區向東方進軍,向他們無力消除的共產主義運動的中心釋放其戰爭能量。

並不是所有人都這樣自欺欺人,議會裡以丘吉爾爲首的極少數人就堅決反對裁軍,反對政府執行的綏靖政策,認爲德國正在撕毀維護國際秩序的《凡爾賽條約》,當他從英國的放任中獲得鼓勵、獲得新佔領區、獲得足夠的礦產資源、獲得與自由世界接壤的土地時將給歐洲帶來災難,如果不立即動員起盟國的力量阻止其崛起甚至可能導致文明的毀滅。

他督促英國應當重整軍備,向大陸投送兵力,鼓勵盟友法國加強軍事實力,把英法聯軍龐大的兵力從華而不實的馬其諾防線向前推進到德國周圍,武裝中東歐的波蘭、捷克、比利時、荷蘭,通過集體保障體系形成強大的軍事壓力,將法西斯德國擴張的野心扼殺在搖籃裡。

但是大多數熱愛和平的議員和民衆將他的警告視爲危言聳聽,對他赤裸裸的戰爭宣言充滿厭惡,認爲戰爭準備會讓德國感受到自由世界的敵意和威脅,轉而向西歐進軍,那纔是英法自己招惹來的災難,不,我們不要戰爭!全然忘記了自己承擔的維護世界和平的責任。

第181章 惱怒的板垣第162章 增援華南第505章 先國後共第141章 圍殲36旅團第314章 螳螂捕蟬第244章 第二軍瓦解第284章 天太冷了第508章 斯大林的不滿第304章 拜訪林森第316章 平心靜氣第311章 錢到處都有第266章 明搶暗偷第614章 國軍回來了第336章 各有打算第315章 路線的分歧第140章 調虎離山第96章 熱河支隊第317章 轉折關頭第484章 喧譁的第一戰區第339章 華中震怖第572章 最後攻擊第381章 奧保夫的謹慎第10章 統一思想第217章 南澳島第77章 峨堡會談2第664章 花花腸子第90章 換裝第62章 部隊編制1第294章 曾大善人第62章 部隊編制1第47章 八路軍的73師第485章 接受整編第551章 堅守玉山第672章 反應強烈第341章 重大損失第15章 連夜行動第423章 光臨馬公島第476章 關門打狗第555章 天不助我?第16章 開原城破第348章 對策第136章 再戰瑞昌第674章 蔣先生的強硬第578章 回到瓊崖第79章 遭遇戰第270章 新三國論第60章 解放思想第398章 激戰官場村第273章 黨政分工第632章 海上游擊縱隊第614章 國軍回來了第140章 調虎離山第78章 先打延慶第242章 論功行賞第77章 受挫主峰第649章 興安騎兵師第41章 板垣徵四郎第428章 錯失良機第65章 探訪永合村第667章 麥克馬洪線第663章 老大不情願第37章 死守平型關第597章 依法處置第127章 慘烈的代價第550章 怒其不爭第59章 殺個回馬槍第113章 一羣財迷第466章 檢點損失第339章 瞞天過海第21章 陰損王子鳴第616章 誠心認輸第28章 調動敵人1第68章 王明回國第594章 土豪劣紳第525章 華南起烽煙第546章 跟我進俘虜營第586章 天大的笑話第320章 綏遠的變化第371章 攻向南宮第198章 火車自己跑了第175章 山地作戰第242章 論功行賞第89章 迎接點驗第600章 睡獅當醒第354章 半夜襲營第73章 發展工商第82章 比拼技術第568章 死亡的詛咒第73章 日軍的準備第456章 冤家路窄第115章 該是被消滅的時候了第210章 移防三竈島第452章 聶總的態度第29章 新兵周強第6章 阜新煤礦第159章 18軍登陸第285章 激動的外交官第591章 八路軍的影子第18章 繁忙的一天(2)第101章 神兵天降
第181章 惱怒的板垣第162章 增援華南第505章 先國後共第141章 圍殲36旅團第314章 螳螂捕蟬第244章 第二軍瓦解第284章 天太冷了第508章 斯大林的不滿第304章 拜訪林森第316章 平心靜氣第311章 錢到處都有第266章 明搶暗偷第614章 國軍回來了第336章 各有打算第315章 路線的分歧第140章 調虎離山第96章 熱河支隊第317章 轉折關頭第484章 喧譁的第一戰區第339章 華中震怖第572章 最後攻擊第381章 奧保夫的謹慎第10章 統一思想第217章 南澳島第77章 峨堡會談2第664章 花花腸子第90章 換裝第62章 部隊編制1第294章 曾大善人第62章 部隊編制1第47章 八路軍的73師第485章 接受整編第551章 堅守玉山第672章 反應強烈第341章 重大損失第15章 連夜行動第423章 光臨馬公島第476章 關門打狗第555章 天不助我?第16章 開原城破第348章 對策第136章 再戰瑞昌第674章 蔣先生的強硬第578章 回到瓊崖第79章 遭遇戰第270章 新三國論第60章 解放思想第398章 激戰官場村第273章 黨政分工第632章 海上游擊縱隊第614章 國軍回來了第140章 調虎離山第78章 先打延慶第242章 論功行賞第77章 受挫主峰第649章 興安騎兵師第41章 板垣徵四郎第428章 錯失良機第65章 探訪永合村第667章 麥克馬洪線第663章 老大不情願第37章 死守平型關第597章 依法處置第127章 慘烈的代價第550章 怒其不爭第59章 殺個回馬槍第113章 一羣財迷第466章 檢點損失第339章 瞞天過海第21章 陰損王子鳴第616章 誠心認輸第28章 調動敵人1第68章 王明回國第594章 土豪劣紳第525章 華南起烽煙第546章 跟我進俘虜營第586章 天大的笑話第320章 綏遠的變化第371章 攻向南宮第198章 火車自己跑了第175章 山地作戰第242章 論功行賞第89章 迎接點驗第600章 睡獅當醒第354章 半夜襲營第73章 發展工商第82章 比拼技術第568章 死亡的詛咒第73章 日軍的準備第456章 冤家路窄第115章 該是被消滅的時候了第210章 移防三竈島第452章 聶總的態度第29章 新兵周強第6章 阜新煤礦第159章 18軍登陸第285章 激動的外交官第591章 八路軍的影子第18章 繁忙的一天(2)第101章 神兵天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