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換裝

各位書友,建議與抱怨都已收到,冰雪覺得抗日戰爭爆發之前八路軍是不會被允許出征華北的,而且這段時間也有許多重要事情需要做,爲不一樣的抗日戰爭做好鋪墊,所以請大家稍安勿躁。謝謝!

6月6日,經點驗小組嚴格檢驗審覈,呈報國防委員會,建議正式授予第八路軍教導師、獨立旅軍旗、番號。教導師擬定爲陸軍甲等師,下轄2旅5團(加一個補充團),另編山野炮兵營、工兵營、騎兵營,戰防炮連、特務連,醫院、槍械所,定員一萬五千人,與延安115師同屬甲等部隊。

獨立旅擬定爲爲甲級編制旅,下轄3團,另編迫擊炮營、騎兵營、戰防炮連、工兵連、特務連、醫院、槍械所,定員八千五百人。

幾天來,蘭州公署不斷派車送來物資,被服裝具已經到位,武器彈藥正在運來。點驗組按照編制數和花名冊向教導師、獨立旅各團派發被服裝具。

因爲張掖地區最早開始執行抗日統一戰線政策,幹部戰士們對部隊改編、華北抗日早就耳熟能詳,倪家營時補充物資中就有一萬套國軍制服,所以戰士們對穿着國軍制服參加國民革命軍抗日沒有太大意見。

晚飯時,30軍88師263團3營營長趙海風、政委周純麟在食堂門口看到前來集合的本營三個連隊怪模怪樣,情緒不高。仔細一看,問題出在頭上。

趙海風瞪着眼睛呵斥道:“何繼德,你們班爲什麼不戴帽子?”

“李方明,你們排怎麼還戴着五角帽?”

“張林社,你們連的帽徽哪去了?”

“你、你、還有你,你們新發的軍裝呢?你看看你們一個個垂頭喪氣的熊樣,發了新軍裝、新腰帶、新挎包、新毛巾,每人還有兩塊大洋的軍餉,蔣介石打了我們這麼多年,現在又送東西又送錢,有什麼不高興的?不就是個國民黨帽徽嗎?戴着它能怎麼地,能掉兩斤肉呀?”

周純麟說:“同志們,你們的心情我完全理解,我們從鄂豫皖開始就和戴這樣帽徽的敵人拼殺,他們在根據地爲非作歹,無惡不作,殺害我們的戰友,殘害我們的親人,我的爺爺、父母、妹妹都是慘死在他們手裡。我們和他們有着不共戴天之仇。

可是,同志們,我們是紅軍,是黨領導的有嚴明紀律的鋼鐵部隊。中央根據國內形勢的變化,順應全國人民的意願,與國民黨軍隊聯合抗日,這是關乎國家民族生死存亡的大義,我們每個人都要服從這個大義。”

他一把扯下頭上戴着的帽子,另一隻手指着青天白日帽徽說:“你們當我喜歡戴着它嗎,我比你們誰都痛恨它。可是日本侵略者已經做好了發動侵略戰爭的準備,如果我們不能放下個人仇恨和階級矛盾,團結起來堅決抵抗,日本侵略者就會比國民黨反動派還要兇殘的屠殺中國人民,掠奪我們的財產,霸佔我們的土地。你們願意嗎?”

底下一片沉默,周純麟把帽子戴好說:“一個帽徽,戴在我們的頭頂,表現的是中國軍隊的抗戰決心,體現的是中國**人的寬廣胸懷和高超的智慧。換個帽徽換不掉我們的革命理想,只能換來革命力量的不斷壯大。我們將帶着中國軍人的驕傲,名正言順地開赴前線,打擊侵略者,保衛老百姓,建立根據地。”

與此同時各部主官也都親自出面在各個部隊展開說服工作,朱德、彭德懷、葉劍英也深入到基層講明改編的意義,統一換裝的必要,要求戰士們服從大局,拿出換裝不換心的智慧和勇氣,絕不改變自己的革命理想。並以身作則,戴着軍帽出行,這股牴觸情緒才慢慢化解。

6月7日上午,張掖市中心宏偉的鎮遠樓迎來了一羣國軍將領,西路軍幹部陪同顧長官一行忙裡偷閒參觀名勝古蹟。鎮遠樓主體工程建在一座磚包的高臺上,臺基寬32米,高9米,基座至樓頂30多米。樓爲三層木構塔形,近似於西安鐘鼓樓,飛檐翹角,雕樑畫棟,結構精巧,造型雄偉壯觀。

陪同參觀的民主政府副主席、張掖知名人士李元逢介紹着該樓的歷史典故,該樓建於明朝,四百三十年間屢經戰火,不斷修茸,才保持了歷史原貌,爲讓她長久佇立,張掖文物保護委員會決定平時關閉,逢節慶開放,以避免人爲損壞。

衆人順馬道登上高臺,但見東西南北四條主幹道匯聚於此,街邊商鋪林立,旗牌招展,行人如織、秩序井然。顧祝同連連點頭對熊國炳說:張掖自古就是商賈雲集之地,如今更加繁盛了,你們治理的不錯。

旁邊的張掖參議會副議長宋成德說,清末民初,天災人禍不斷,馬家穆斯林進駐更是砸骨吸髓、民不聊生,斯文掃地、工商頹敗。幸得西路軍到此,減免稅收、修路搭橋,開闢集市、方便交易,維持秩序、打擊屑小,方始得工商恢復、市場繁榮,百業興旺,經濟漸隆。此皆託西路軍之福。

張衝問道:“此間賦稅如何?”

“二十稅一,等同於無。”

“沒有賦稅,張掖民主政府如何運轉?”

李元逢說:“老朽等家業無恙,自給有餘,受西路軍愛國愛民政策感召,義務參政,並不取分毫薪水,軍隊代行警察事,教師等均由社會捐助,由教育發展委員會登記公佈,參議會審覈。城市建設、修橋鋪路、醫療衛生等先由西路軍後勤部代爲承擔。因此,政府幾乎沒有支出,正是休養生息、無爲而治之策。待秋收後,物資充裕,民衆殷實再逐步收取合理稅收,回報社會。”

張衝問陳昌浩:“貴部即將遠去,破財貼工,何須如此?”

陳昌浩說:“駐軍一地,造福一方,民衆悽苦,情何以堪。中國要富強,地方首先要發展,中國要消滅貧窮,必須要讓地方市場繁榮,物流通暢。如果沒有這樣的眼光,中國只能是積貧積弱、任人宰割。我們也是在摸索中,軍隊不應該是破壞者,更應該是保衛者、建設者。不知淮南先生以爲然否?”

“貴軍有此作爲,只怕抱負遠大吧?”

朱德聽出弦外之音“哈哈哈,西路軍爲國爲民,理當如此。”

賀衷寒插話道:“據說,張掖各縣鄉大力舉辦教育,富足之家頗多微詞呀。”

宋成德不解地問:“新學期裡,西路軍體諒民情,捐資助學,創辦夜校,傳授文化,改良風氣,開創先河,各校改善了條件,擴大了規模,適齡兒童免費自願入學,有良知的張掖民衆莫不感恩戴德,自願相助,何來微詞?”

賀衷寒解釋說:“我在酒樓上聽聞學校提倡有教無類,所有學生不問出身,混合編班、頑劣孩童頗多,以致課堂混亂。另一方面,雖則提倡自願捐助,然不捐助者備受同行鄙視,鄰里責難,此與派絹何異?”

副議長、教委主任林子軒說:“君山先生也算革命功臣,還曾留學蘇聯,當知教育者,國家希望之所在,革命的目標就是社會的平等。受教育乃是公民基本權益,並非富人專利,竟有人恥與貧家子弟爲伍,可見革命遠未成功,更應該擴大教育,傳授科學、民主、平等思想。

捐助教育、樹木育人,乃千秋功德,武訓乞討興學、陳嘉庚破家建校,無不讓人敬仰。當前張掖百廢待興,教育滯後,需要當地人掏出真愛,拿出赤誠,合衷共濟,建設家鄉。西路軍每年都能捐助學具一萬套,財富之家何苦敝帚自珍、甘居人後?”

賀衷寒一時語塞,張衝忙轉換話題說:“西路軍所作所爲,的確有利於地方。不過募集資金創辦工商企業並不足取,需知張掖偏遠,交通不便,基礎落後、產銷困難,傾家之產很有可能血本無歸呀。”

鄭義齋笑着說:“淮南先生有所不知,張掖貧窮,皆是盤剝之過,此地資源豐富、物產極多,都是國家所缺,如能順利開發,乃抗戰臂助。如鋼鐵、如石油、如皮革、如糧食,都是戰略資源,不可輕忽。總不能什麼都買吧?

工業發達,國家纔有底氣,糧食充足,軍隊纔有士氣。我們動員民間資本開發本地資源,造福當地、利在國家呀。交通我們正在建設,設備已經採購,原料正在彙集,很快張掖所產商品就將行銷全國,武裝國軍。我們也希望國府及時放手,允許民間資本參加工業開發,以強國本。”

此時,顧祝同、朱德、彭德懷、徐向前、陳海松已經順着木梯登上頂層,舉目四望,全城盡收眼底,大佛寺清幽、總兵府宏大,甘泉池中蘆葦盪漾、西來寺裡禪聲悠揚。四野空曠遼遠,引發思古幽情。清代袁州佐有詩云:“崢嶸畫棟半雲霄,四繞河山縱目遙。”

幾人沉醉在此情此景中,感慨良多,竟一時無語,各自進入到各自的幻想之中。直到後邊衆人蹣跚上來,大聲讚美時方纔驚醒幾人。

第178章 戰場重逢第180章 死保武漢第82章 張靈甫受窘第66章 表彰2第104章 八二無坐力炮第489章 蘇美支持第626章 重用老外第408章 大後勤第141章 圍殲36旅團第320章 綏遠的變化第60章 設伏雁門關第32章 繼續北上第677章 不同的管理第133章 奇襲金家灣第12章 期待輝煌第45章 國民革命軍第19軍第116章 漫天血雨第90章 換裝第7章 膽大包天第141章 圍殲36旅團第553章 伏擊成功第146章 安慶會師第215章 殺敵祭旗第546章 跟我進俘虜營第453章 戰術檢討第564章 頑強第一軍第61章 徐州撤退第265章 新的任命第266章 明搶暗偷第57章 獨立一團第420章 快速發展第477章 新兵碰撞第233章 瓊崖失守第362章 合成材料第48章 戰後大勢第618章 海軍基地第46章 主持決戰第577章 13軍的任務第324章 也有隱憂第354章 半夜襲營第50章 屯兵王家灣第553章 伏擊成功第263章 國軍羨慕第286章 徐永昌的顧慮第33章 戰亂離人第71章 規勸張主席第561章 奪佔金華第34章 氣的就是你第271章 無產階級軍隊第122章 製造混亂第322章 福星?煞神?第31章 關東軍的對策第40章 惡魔朋友第449章 冤家重逢第271章 無產階級軍隊第212章 準備奪島第409章 南國故人第183章 竊取絕密第671章 蘇聯的防範第181章 惱怒的板垣第189章 飛虎臨穗第173章 顧祝同和板垣第512章 遠方的朋友第96章 天津38師2第98章 星星峽第63章 今非昔比第151章 英王府第137章 激戰瑞昌第442章 粵西擴軍第473章 內閣解散第510章 配備隨員第454章 總部支援第399章 該拼命了第253章 激戰潼關第612章 巡視麗水第8章 一見馬元海第88章 斯大林的疑惑第440章 四戰區整編第536章 組織反攻第430章 血戰西江第6 百五十九章 並肩作戰第74章 蔣介石的煩惱第95章 主角配角第281章 人事變動第284章 天太冷了第31章 陳兵羊投崖第540章 惠州失守第204章 以殺制殺第28章 目標平型關第180章 死保武漢第155章 黃埔精神第16章 開原城破第250章 優勢不再第522章 肢解北極熊第6章 夜襲第551章 堅守玉山第67章 收徒第27章 撤離廣靈第32章 繼續北上
第178章 戰場重逢第180章 死保武漢第82章 張靈甫受窘第66章 表彰2第104章 八二無坐力炮第489章 蘇美支持第626章 重用老外第408章 大後勤第141章 圍殲36旅團第320章 綏遠的變化第60章 設伏雁門關第32章 繼續北上第677章 不同的管理第133章 奇襲金家灣第12章 期待輝煌第45章 國民革命軍第19軍第116章 漫天血雨第90章 換裝第7章 膽大包天第141章 圍殲36旅團第553章 伏擊成功第146章 安慶會師第215章 殺敵祭旗第546章 跟我進俘虜營第453章 戰術檢討第564章 頑強第一軍第61章 徐州撤退第265章 新的任命第266章 明搶暗偷第57章 獨立一團第420章 快速發展第477章 新兵碰撞第233章 瓊崖失守第362章 合成材料第48章 戰後大勢第618章 海軍基地第46章 主持決戰第577章 13軍的任務第324章 也有隱憂第354章 半夜襲營第50章 屯兵王家灣第553章 伏擊成功第263章 國軍羨慕第286章 徐永昌的顧慮第33章 戰亂離人第71章 規勸張主席第561章 奪佔金華第34章 氣的就是你第271章 無產階級軍隊第122章 製造混亂第322章 福星?煞神?第31章 關東軍的對策第40章 惡魔朋友第449章 冤家重逢第271章 無產階級軍隊第212章 準備奪島第409章 南國故人第183章 竊取絕密第671章 蘇聯的防範第181章 惱怒的板垣第189章 飛虎臨穗第173章 顧祝同和板垣第512章 遠方的朋友第96章 天津38師2第98章 星星峽第63章 今非昔比第151章 英王府第137章 激戰瑞昌第442章 粵西擴軍第473章 內閣解散第510章 配備隨員第454章 總部支援第399章 該拼命了第253章 激戰潼關第612章 巡視麗水第8章 一見馬元海第88章 斯大林的疑惑第440章 四戰區整編第536章 組織反攻第430章 血戰西江第6 百五十九章 並肩作戰第74章 蔣介石的煩惱第95章 主角配角第281章 人事變動第284章 天太冷了第31章 陳兵羊投崖第540章 惠州失守第204章 以殺制殺第28章 目標平型關第180章 死保武漢第155章 黃埔精神第16章 開原城破第250章 優勢不再第522章 肢解北極熊第6章 夜襲第551章 堅守玉山第67章 收徒第27章 撤離廣靈第32章 繼續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