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黨政分工

朱德擲地有聲的質問狠狠砸在了在座每個人的心頭,新四軍的問題看似是個孤立事件,卻暴露出深受蘇軍影響的紅軍建設中的弊端,強調階級、強調歷史,懷疑同志、政治大於軍事、政治干擾軍事,軍事幹部處於從屬地位,畏手畏腳、顧慮重重。

朱德作爲共產黨軍隊的總司令一直受到這些弊端的困擾,他雖然明白這個措施很好地限制了軍閥的產生,堅持了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但31年以後大批蘇聯歸國、不懂軍事、缺乏作戰經驗、過分強調精神力量的政治幹部進入紅軍帶來的是災難性的後果。

年輕氣盛、膽大敢爲的陳海松在東北抗聯、新四軍裡指揮體系的整頓他很贊同,繼續說:“部隊是要打勝仗的,可打仗的指揮員在新四軍裡失去信任、完全被架空、喪失了指揮權,抗議無效只好離開,被勸回又被批判爲意志不堅定、缺乏組織觀念,雙方矛盾更深。

我不禁要問請人家來真的是當擺設的嗎?軍隊的無產階級性質除了艱苦奮鬥還是艱苦奮鬥、甚至於比軍隊的團結、生存和勝利還要重要嗎?無產階級軍隊就不能容忍不同階級的革命者嗎?同級政治指揮員有權剝奪軍事指揮員的指揮權嗎?

所以我說責任主要在項英,陳海松去了以後針對兩人的矛盾進行了調節和明確的分工,提出黨領導的軍隊首要任務是形成鮮明的作戰風格和強大的戰鬥力。在抗日戰場上建功立業發展壯大。黨政領導要把精力用到部隊的生存發展、根據地的鞏固、對日作戰上去。

他認爲無產階級軍隊不同於軍閥部隊的地方就是通過細緻的思想政治工作培養出有理想有追求有責任感的指戰員。政治委員制度是一大創舉,是實現這一目標的組織保證。政委的存在不是削弱軍事首長的權威和作用,反而是軍事計劃順利實施的重要保障。

各級政委必須爲自己定好位,戰前掃盲識字、談心交流、憶苦提高指戰員文化水平、階級覺悟,開展官兵平等、賬務公開、文體活動增強部隊凝聚力,適時進行形勢報告、中國歷史尤其是近現代史的教育、宣傳英雄模範鼓舞戰士們愛國愛民、苦練殺敵本領。

政委對黨的忠誠不能體現在總盯着自己人懷疑一切上,而是努力把班子團結好、把訓練、作戰、建設的任務推行好。同志之間工作方式、生活方式的不同意見應該通過民主生活會開誠佈公地提出來,作戰問題必須尊重軍事首長的決斷,政委全力支持計劃的落實。

軍事首長是部隊的靈魂,必須得到充分的信任和尊重。必須根據中央的總體要求確定本部隊發展的中長期規劃,選定有利於根據地建設、有利於對敵作戰、有利於部隊補充的區域展開行動,督促部隊按照條令條例進行紮實訓練,同時帶領參謀班子熟悉活動區域以及周圍的地形民情、敵僞情況。制定各種攻防作戰預案,組織部隊演練,不打無準備之仗。

熟悉下屬各支部隊和指揮員的特點和作戰風格,積極創造條件編練炮兵、工兵、汽車兵、通訊兵、特種兵等技術分隊,合理地使用不同類型的部隊,及時檢查作戰物資的儲備適時發動破交戰打擊敵人的運輸線和孤立據點補充糧食彈藥藥品裝具。

政治部、參謀部、後勤部是兩大首長的執行機關,全力配合兩大首長的計劃。通過理順關係、明確職責、幹部調整整個第七戰區七個軍一個炮兵師一個飛行團思想統一、軍政團結、班子內部相互尊重、彼此包容,創建擴展了五塊根據地,發展勢頭良好。

葉挺項英兩人調到戰區司令部分別負責戰役組織和根據地建設,在陳海松指導下有了明顯改變。陳海松外出時戰區基本交給兩人負責,雙方各負其責有事溝通協調,相處的很融洽。

至於你剛纔提到的留蘇幹部問題確實做了較大調整,這是戰區司令的職權,如果這些人能適應工作需要我相信他會重用提拔的,如果他們實際能力一般、缺乏創新和艱苦奮鬥精神、缺乏深入基層、團結共事的態度,陳海松的性格是決不會使用的,調整到地方部隊和根據地或許可以讓他們更進一步地瞭解現實、體察民情、轉變思想,並不是一件壞事。

我承認陳海松喜歡先斬後奏,用你剛纔的話說就是自以爲是。我從何應欽那裡也得到過相同的抱怨,嫌我們作戰不報計劃、兵力裝備數據不實,大家想想我們有必要報嗎?

陳海松不向我們及時上報肯定不是要隱瞞什麼,這一點我是充分信任的,他作戰奪取的根據地最後全都交給了中央。由中央委派人員接

手管理,他似乎更習慣於充當一隻潛伏的猛虎。靜靜觀察戰場的勝機然後猛撲上去拿下獵物,交給我們後繼續去尋找新的獵物。

我想他的神秘舉動是出於兩點考慮一是他戰略眼光深邃,戰機瞬間即逝,他又很善於把握戰機不需要調動較大兵力,覺得不必要請示。另一點就是他作戰計劃過於大膽、有些匪夷所思,擔心我們不理解不支持甚至會加以阻攔,延誤計劃的實施,因此才提前不打招呼。

比如進入晉綏、進入東北、進入華南、海南、建立特種兵、空軍、坦克兵、工業基地、軍工研究院、合成化的第三師這些都是我們從沒想過的,因爲我們習慣了鑽山溝、游擊戰,總覺得自己的力量太單薄、敵人很強大,思想上難免保守,戰略上以守爲主。

他身處前線看到了勝機想到了勝利卻擔心我們疑慮重重,手裡又有可以執行任務的特種部隊就果斷出手了。勝利者是不該受到指責的,所謂將在外不由帥,作爲獨當一面的將領臨機處變、合理佈局、拓展我黨我軍生存空間、增強我軍實力、佔據戰略要點是值得鼓勵的。

使用特種兵、飛行師那是他的作戰方式,他一貫倡導走精兵之路、合成化、現代化之路,這兩支部隊是他在張掖就開始着手建設的在歷次大戰中發揮出重要作用,此次晉陝作戰老彭、老葉、賀鬍子、劉瞎子也都把自己培養的特種兵用上了,雖然還有差距效果不錯。

陳海松的作戰偏重於進攻,卻不肯付出大的傷亡,習慣於精銳部隊偷襲敵人重要目標較多地倚重特種兵和空軍部隊,有任務就上也是這兩支部隊的傳統,所以薛雲龍、王凱兩部才越打越強,作爲我軍高級指揮員調動自己熟悉的部隊執行對敵鬥爭並不存在違紀行爲。

王凱帶着兩個中隊三百多人大鬧江南、炸了兩艘巡洋艦六艘驅逐艦、端掉了上海、杭州日本特務機關和憲兵隊、炸燬鎮江、蘇州、嘉興火車站、寧波貨運碼頭、杭州飛機場,擊斃海陸特少將三名,少佐以上20多名,大尉以下近千人,漢奸特務200多人。

搶劫日本銀行十幾家、破壞工廠、貨棧三十多處,收繳資金2000多萬日元,極大地震動了日軍大本營,迫使增援前線的116師團被迫留在寧滬杭地區整頓社會秩序。

正是有他的東討西殺、南下北上、後方建設、軍隊整編,我軍才取得了比國軍、日軍更好的戰略態勢,最弱小的蜀國擁有了比曹魏、東吳更加強勁的發展後勁,這樣發展下去他當初制定的第二階段作戰期會大大縮短,三年後兵強馬壯的八路軍就能展開局部反攻。

更讓我欣慰地是他的每一次大膽出擊都是充分利用了日軍與國軍、日軍與蘇軍的激烈交戰期,並沒有費太大的勁、付出大的傷亡就擠進去紮下了根,部署相當周密。軍事之外他制定了根據地工作方案、一手促成了兩大工業基地的啓動、興建,引進大量建設人才。

這樣的戰略眼光、戰場執行力、計劃落實力是我黨之福、我軍之福,我們應該慶幸年輕的他擁有堅定地共產主義信念,沒有被蔣介石的高官厚祿挖走。這樣的人才是我黨寶貴的財富,應該倍加珍惜,放手讓他施展才華,我們跟在後面爲他保駕護航、擴展突破口。”

張聞天不以爲然地說:“老總,你太在乎勝利了,被勝利迷失了革命的原則,我們也希望中國革命勝利,可我們更在乎中國革命是在馬克思主義的正確軌道上健康發展,陳海松的做法確實帶來了事業的發展,可真的有太多需要規範的地方,中央有必要進行研究和整頓。”

毛澤東點點頭:“中國社會主義革命是前無古人的偉大事業,沒有現成的經驗可以直接照搬,所以探索的道路不會平坦、政策措施要反覆地實踐總結完善,這是個長期的過程。

陳海松的探索從總體上講是合乎實際的、有效的,但也有不足之處,需要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去總結和規範,這一點上我們的意見是一致的。需要注意的是這種總結和規範應該是帶着完善的目的來進行,不應採取否定的態度而全盤推翻,政策的反覆危害極大。

晉綏戰役雖然是陳海松提議的,但具體實施是軍委決定和部署的,造成一定的傷亡、暴露了我們的實力、引起了日寇的敵視和國民黨的防範也是在意料當中的,與他沒有關係。

我們共產黨以全心全意爲中國人民服務爲宗旨,勇敢地站在抗日的最前線取得這樣的勝利、引起敵人的恐懼是很驕傲很自豪的,我們用生命和鮮血兌現了自己的誓言,問心無愧!”(未完待續。。)

第419章 瓊崖現狀第119章 蔑視領袖第593章 稻田讓步第26章 激戰王家店第332章 俄國愛國同盟第89章 迎接點驗第562章 衢州機場第649章 興安騎兵師第337章 計劃公開第101章 廬山3第291章 抵達重慶第550章 怒其不爭第99章 聚攏精兵第30章 殺向山西第343章 領袖的變化第215章 殺敵祭旗第600章 核心問題第332章 俄國愛國同盟第493章 做客藍宮第48章 伊卜利斯第464章 強大的防線第59章 威服悍將第235 海南軍區第363章 課題研究第322章 福星?煞神?第234章 瓊崖抗日獨立大隊第155章 黃埔精神第270章 新三國論第12章 天皇的使者第170章 鼓動國軍軍第165章 後方建設委員會第491章 何須憂愁第59章 勸降第189章 飛虎臨穗第543章 躍躍欲試第149章 增援部隊第646章 焦頭爛額第286章 徐永昌的顧慮第175章 山地作戰第188章 接受條件第64章 會戰尾聲第52章 劍指晉綏1第49章 露出破綻第298章 道貌岸然第669章 藉機敲詐第232章 戰爭準備第130章 陳明仁的計策第457章 大難不死第557章 重新啓用第273章 黨政分工第157章 功高遭忌第25章 佈置戰術第459章 前景堪憂第345章 鬆了口氣第460章 地方部隊第446章 悻悻而回第675章 不是僥倖第299章 敲山震虎第519章 應運而生第265章 新的任命第75章 戰爭開始了第37章 死守平型關第476章 關門打狗第381章 奧保夫的謹慎第260章 坦克是個好東西第479章 請君入甕第563章 浙贛路大亂第387章 橋本羣的對策第20章 繁忙的一天(4)第12章 紅軍的主張第58章 蔣介石永遠的痛第156章 耐心引導第172章 徽州震盪第95章 天津38師第124章 現學現賣第286章 徐永昌的顧慮第111章 東北換帥第260章 坦克是個好東西第301章 國府大員第1章 延安會友3第385章 噩夢連連第589章 邊境糾紛處理綱要第168章 轟炸南京第244章 第二軍瓦解第111章 東北換帥第1章 延安會友3第522章 肢解北極熊第322章 福星?煞神?第563章 浙贛路大亂第29章 平地也能打埋伏第69章 贖買政策第390章 活捉橋本羣第219章 拿下南澳島第266章 明搶暗偷第247章 河防失守第168章 轟炸南京第4章 別殺我第586章 天大的笑話第37章 死守平型關第429章 知恥後勇
第419章 瓊崖現狀第119章 蔑視領袖第593章 稻田讓步第26章 激戰王家店第332章 俄國愛國同盟第89章 迎接點驗第562章 衢州機場第649章 興安騎兵師第337章 計劃公開第101章 廬山3第291章 抵達重慶第550章 怒其不爭第99章 聚攏精兵第30章 殺向山西第343章 領袖的變化第215章 殺敵祭旗第600章 核心問題第332章 俄國愛國同盟第493章 做客藍宮第48章 伊卜利斯第464章 強大的防線第59章 威服悍將第235 海南軍區第363章 課題研究第322章 福星?煞神?第234章 瓊崖抗日獨立大隊第155章 黃埔精神第270章 新三國論第12章 天皇的使者第170章 鼓動國軍軍第165章 後方建設委員會第491章 何須憂愁第59章 勸降第189章 飛虎臨穗第543章 躍躍欲試第149章 增援部隊第646章 焦頭爛額第286章 徐永昌的顧慮第175章 山地作戰第188章 接受條件第64章 會戰尾聲第52章 劍指晉綏1第49章 露出破綻第298章 道貌岸然第669章 藉機敲詐第232章 戰爭準備第130章 陳明仁的計策第457章 大難不死第557章 重新啓用第273章 黨政分工第157章 功高遭忌第25章 佈置戰術第459章 前景堪憂第345章 鬆了口氣第460章 地方部隊第446章 悻悻而回第675章 不是僥倖第299章 敲山震虎第519章 應運而生第265章 新的任命第75章 戰爭開始了第37章 死守平型關第476章 關門打狗第381章 奧保夫的謹慎第260章 坦克是個好東西第479章 請君入甕第563章 浙贛路大亂第387章 橋本羣的對策第20章 繁忙的一天(4)第12章 紅軍的主張第58章 蔣介石永遠的痛第156章 耐心引導第172章 徽州震盪第95章 天津38師第124章 現學現賣第286章 徐永昌的顧慮第111章 東北換帥第260章 坦克是個好東西第301章 國府大員第1章 延安會友3第385章 噩夢連連第589章 邊境糾紛處理綱要第168章 轟炸南京第244章 第二軍瓦解第111章 東北換帥第1章 延安會友3第522章 肢解北極熊第322章 福星?煞神?第563章 浙贛路大亂第29章 平地也能打埋伏第69章 贖買政策第390章 活捉橋本羣第219章 拿下南澳島第266章 明搶暗偷第247章 河防失守第168章 轟炸南京第4章 別殺我第586章 天大的笑話第37章 死守平型關第429章 知恥後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