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一羣財迷

薛雲龍見主席動了真氣,咬牙切齒地要炸了它忙勸阻道:“的確不能把這麼大的個兵工廠留給鬼子繼續殘害中國人民。不過司令的意思是,搬不走也別炸,留着它讓鬼子給咱們培養技術人才。”

主席震驚之下餘怒難平:“鬼子會那麼好心?你不炸了它,它不還要繼續生產嗎?哪怕他是再寶貴的設備也不能讓他繼續爲鬼子服務,人才咱們自己培養!包頭工業技術學校、包頭鋼鐵學校、歸綏化工學校正在招生,張掖的河西大學已經有一屆學生畢業,全都分到了包頭和張掖的軍工技術學校、河西工業學院、培黎工業技術學校、河西建築學校、玉門石油學校,還聘了蘇聯、美國教師好幾百,各種建設人才很快會滾滾而來。”

“這一點我們都考慮到了,留在這也不讓鬼子順利生產。我們這次把技術資料、工程技術人員和部分技術工人都帶走,關鍵設備拆除、各種設備的動力系統統統帶走,等鬼子回來拿在手裡也是個雞肋。他要是想正常生產,就得重新建設、修理設備、招募員工沒有半年它用不起來,投入資金、投入人員、花費時間,不然就那麼撂着等我們有了實力回來接收。”

主席一針見血地指出:“日本人爲了征服中國肯定會不惜工本修復它的,到頭來它還是鬼子的殺人工具。”

“等他修好建好,鐵礦煤礦我們隨時可以襲擾,它的生產仍然無法保證,圍繞着礦山煤炭我們給鬼子慢慢放血。到時候我們再來一次這樣的突襲再把他的技術工人和關鍵設備全部帶走,讓他哭去吧!看他還修不修。不僅這裡,整個瀋陽、鞍山、撫順、遼陽、本溪、大石橋都在這樣幹。”

還來,你當這是姥姥家說來就來說走就走,這裡是鬼子的工業中心,吃了這麼大的虧他還會等你來搶?估計這也就是唯一的機會了,就這一次機會也是陳海松通過嫁禍於人挑起日蘇大戰掙來的。雖說這沒錯,可這樣的機會太少了,總不能隔一兩年就讓日蘇打一架吧!

“以後這樣乘虛而入的機會不會再有了,鬼子損失這麼大一定會加強防守,你們的根據地我估計都會受到攻擊和封鎖,你們還是想想怎麼保衛根據地吧。”

林楓一想,主席以前沒離開過延安,對各根據地的情況不是很瞭解,他一定以爲根據地就和游擊區一樣敵人想來就來想走就走,隨時隨地都有生命危險,別處可能是這樣,可咱們這是陳海松親自指導建立的根據地,做了周密的設計,上前解釋說:“主席您就放寬心吧,咱們跟着陳司令幹了這麼久別的沒學會,死佔便宜不吃虧都學會了。

他給我們做了大量開展敵後游擊戰的報告,那些方法手段我們全記下了,到目前爲止中心區和五常根據地一樣在民衆和士紳的掩護下沒有被敵人發現,十幾個縣依然在敵僞官員統治下合法存在,部隊也都有合法的身份,等搬遷工作做好,二師、遼北支隊就把敵人引誘到熱河、察哈爾一帶去了。”

見這些幹部開口閉口陳海松,影響之深可見一斑,既然地方同志信服他就放手讓他們實踐吧,主席拋開這些瑣事指着七手八腳連拉帶撬往汽車上搬機牀的一羣人:“這些都是廠裡的工人嗎?這些汽車是往樺甸去的嗎?”

馮仲雲是個知識分子,曾在清華師從熊慶來,是後來的大數學家華羅庚的大師兄,所以根據地的經濟建設、軍工生產都歸他領導,聽陳海松說要破壞南滿工業區主是他動提出建設人民自己的兵工廠,這裡的搬遷都是他和汪文德等工程技術人員一起選定的。見主席問起自豪地說:“軍區留下1000日本技術人員、4000技術工人配合拆卸,用汽車把設備拉到庫房那邊的專用線上去,用火車運到海龍、靠山屯,從那卸車轉運進山。

除了搬不走的大設備拆卸關鍵部件外,?步槍廠、彈藥廠、炸藥廠、手榴彈廠、迫擊炮廠、小型冶煉設備、鑄造設備、加工設備我們都拆了一些最先進的按中型兵工廠的規模進行了搭配,資源開發順利的話明年我們就能年產2000支步槍、100挺機槍、10門迫擊炮、五個基數的炮彈,以後還要逐年增加,力爭武器過萬支、彈藥十個基數。

我們還拆了油坊廠、棉紡織廠、製衣廠、皮革廠、五金工具廠、日用化工廠、木材加工廠、水泵廠、造紙廠、印刷廠、水泥廠等等好多民用工業,爲根據地人民和部隊服務。”

這北方戰區敵情最複雜、條件最艱苦,可偏偏都是些不信邪的主,充滿了革命的熱情和奮鬥的精神,主席也被他們感染,心裡涌動着豪情:“你們呀跟着海松都成了大財迷小財迷了!你們四個軍區已經建了兩個工業基地一個小廠,你守着個巨廠還要建箇中廠。

建吧!我是明白了沒有軍工作支撐革命要艱難很多,只要符合條件你們就幹吧!我聽李卓然說海松要統一全軍的制式武器,正在組織專家會審,等圖紙出來了,各個兵工廠按統一規格生產,那時候我們差不多就該戰略反攻了。好期待呀!”

“司令說過,79也好65也好都是單發武器,體型偏重、火力不夠、殺傷力有限,咱們要生產帶彈匣的自動武器,單發點射、連發掃射都可以的輕便武器家族。”

“這事就讓他去操心去吧!你們拆了這麼多怎麼運回去呀?”主席感慨着,發現到處在拆在搬,反倒替他們操起心來。

薛雲龍自豪地說:“我們在瀋陽截獲了150個車皮的糧食和大豆,是運到大連裝船去日本的,我們全轉運到根據地去了,等車皮回來就拉這些設備。800輛汽車已經運送繳獲物資回去了,三列火車帶着2000日本冶煉、築炮、機械加工、礦山採掘方面的技術人員、4000多中國技術工人帶着幾臺最先進的進口電鏟開往赤峰,從那裡轉運到包頭去。三五天後我們準備撤離。”

主席被接二連三的戰果所振奮,既爲東北軍區高興,也爲這座城市遺憾。嘆了口氣傷感地說:“只能怪咱們實力還弱,好好的一座城市得而復失,唉,可惜了!這瀋陽是四戰之地,不利於防守,否則我就命令你們以他爲中心建立根據地。”

林楓忙寬慰主席:“主席,你就放心吧,在咱們中國土地上的所有財富我們八路軍都會流血流汗豁出命去保護的,我們做了細緻安排,絕不讓鬼子輕易拿走。”

主席點點頭問薛雲龍:“我聽你說奪下這座城市地下黨出力很大,你們要幫助他們暗中發展,城市裡有我們的同志配合,在合適的時候就能爲你們提供幫助和支持。”

“您說的很對,陳司令也早做了這方面的準備,他和楊靖宇一見面就問我黨在瀋陽、撫順、本溪、鞍山的地下力量,派出總部參謀王猛子率領楊天智一個排,帶着在平津抓住教育後參加我軍的火車司機汪文懷潛入瀋陽,通過汪文懷在兵工廠當工程師的哥哥汪文德安插進去10幾個人,與廠裡的黨員取得聯繫,恢復了黨支部。”

**、彭真向他彙報時從沒提到過這事,他很驚訝地問:“兵工廠裡還有黨員?”

馮仲雲是老地下工作者,對這些事很瞭解,介紹道:“南滿特委當年在瀋陽做了很多工作,在學生、工人、軍隊裡都有組織,34年省委執行左傾路線,搞大規模暴動、公開進行抗日宣傳,受到殘酷鎮壓,省委遭到嚴重破壞,沒有暴露的也與黨失去了聯繫,奉天兵工廠是當時工作的重點,剩餘的力量也最大。陳司令派人去尋找都聯繫上並建立了組織。”

“白區積累革命力量不容易,白白的損失太不應該了,如果能保存到這時候作用就大了!這些地下工作者要注意隱蔽,不要過多活動。他們工作的順利嗎?行動是否安全?”

薛雲龍在法庫、開原多次見過這個張峰在天津東北流亡軍人中發展起來的的特種兵參謀,同是特種兵出身印象很不錯“王猛子是在東北軍、抗日義勇軍、抗聯都幹過的老東北,平津時跟在司令身邊提高很快,人也精明,辦法也多。以開原離散日僑的身份在大東區兵工廠附近開了個貨棧,以此爲據點與地下黨建立了聯繫。

通過他的據點和汪文德的同學、朋友的關係,把我們的六百多人撒到了瀋陽周圍的各個主要工廠。楊天智就和三個人混進了日本高砂鑄造廠,王文懷也重新進入鐵路運輸處,在鐵路工人、機修廠工人裡發展了幾十個積極分子。”

主席難免有一陣感慨:“海松最精於謀劃,他的佈局總是出人意料,早早地就佈下了種子,有重大行動往往發揮出奇效。他們參與了這次奪城行動沒有暴露吧?”

“他們都沒有,暴露的是我們安插的戰士,不過又有一批幹部戰士、青年學生已經趁亂僞造合法身份潛伏下來了,組成由李兆麟同志任市委書記,王猛子任軍事部長,楊天智任行動隊長的新市委,很快他們就會進入敵人重建的警察局、皇協軍、工廠企業裡,蒐集情報、發展力量,必要時採取特種行動。”

放下心來的主席這才饒有興趨地參觀了正忙着拆卸的各個生產車間,上萬臺的設備、巨大的水壓機、鍊鋼爐、發電機鍋爐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堅定了他建設強大工業化國家的信念。

機場會議室裡,黃世英向總部首長和張司令員詳細介紹了第一階段作戰的過程和兵力使用情況,細心地葉劍英發現至始至終沒有威名赫赫的一師的影子,就問隱藏一師醞釀的作戰任務是什麼?

黃世英報告說:“陳海松司令員制定此次朝鮮、南滿戰役是以朝鮮戰役爲佯攻引誘南滿日軍主力向東被朝鮮我軍困在大山中,造成南滿空虛以便實現真正的戰役目標,破壞南滿所有的工業企業,引動周圍敵人前來增援,目前第一個目標已經實現。

據今晨破譯的日軍作戰計劃,關東軍主任參謀服部卓四郎大佐今日趕往大連,督促日軍第三守備隊和皇協軍第五旅6000餘人向遼陽進軍.關東軍副參謀長武藤章少將親率靖安軍、皇協軍第六旅向遼中進軍。大連海軍第六戰隊司令三浦幸太郎少將將率領艦船和水上飛機在營口登陸。參謀長石原莞爾中將率領皇協軍16旅、日僑自衛旅團向鐵玲進軍。敵人已被調動,戰役條件趨於成熟。

第二戰役目標是主力向西佯動掩護物資進入根據地,突襲關東軍根據地大連旅順。此戰役將在三天後實施。我遼北支隊、一師一旅將在遼中伏擊錦州靖安軍及皇協軍第六混成旅8000多人。二師二旅在空軍一團協助下於大石橋圍殲登陸的海軍陸戰隊3000餘人。

兩部完成攻擊後合兵一處做出向錦州進軍的假象,引誘增援的116師團在秦皇島登陸,一師趁機奪取大連旅順。”

葉劍英不解地問:“按照常理,把敵人引到西邊,部隊進山與敵脫離接觸,戰役即告完成,爲何還要多此一舉重新在遼東燃起戰火。這裡地形狹窄,要塞衆多,易守難攻。是什麼吸引了你們費那麼大的勁必欲取之而後快?”

“陳司令交代整個戰役三個目標,一是破壞瀋陽兵工廠、鞍山鋼鐵廠爲代表的工業企業,二是酌情消滅日軍殘餘力量、瓦解皇協軍。第三就是完整繳獲滿鐵沙河口鐵道工場,擒獲日本著名機車設計師吉野信太郎和他的弟子島安秀雄以及川崎重工的機車設計製造人員,繳獲“亞細亞”型機車的全部設計圖紙以及製造工具。”

“就爲一座工廠,上萬人潛伏待機,兩萬人佯動西進,值得嗎?”

“葉總長,我理解您的擔憂,不過我們的確見過這款機車,時速高達130公里,平均也在80公里上,的確很先進。陳司令下達任務時說目前包頭機車廠正在興建,老舊機車最高時速只有60,平均時速只有40,無法滿足我國未來鐵路運輸的需要,而在他看來鐵路是經濟的大動脈,我們一上來就要走在世界的前列。

亞細亞機車雖已在34年運營但仍存在諸多問題不斷改進,據內線消息該機車已經結束試驗定型生產,很快將在日本窄軌改建標準軌的路段運營,是目前世界領先的技術,我們完整的接收該工廠提高我們運輸能力的同時可以延緩日本鐵路現代化的速度,因此勢在必行。”

朱總司令無可奈何地笑起來,拍板說:“海松這小子哪來這麼多奇奇怪怪的情報,連鐵路他都琢磨。行,他看上的一定都是好東西,你們就做吧。好在遠東、南滿一團糟,敵人兵力空虛,你們前期的佯動很不錯,應該能成功實施,但不要做無謂的犧牲,攻堅就沒必要了。”

“陳司令半年前就派了特戰隊田輝小組僞裝成日僑潛入大連,以經商販運大豆作掩護,與三泰、日清等榨油巨頭建立聯繫,成爲當地小有名氣的大豆供應商,我軍精銳馬文剛特戰一中隊126人、獨立第二團劉建力營400餘人已經以運送大豆作掩護攜帶武器進入大連。一旅、二旅已經潛入步雲山。三旅配合朝鮮支隊完成打擊任務後,已經開始撤出,三天後能夠趕到。

計劃在營口消滅陸戰隊後由第一旅在莊河攔截火車直撲旅順軍港,吸引大連守軍援救旅順,特戰隊隨後突擊沙河口鐵道工場、敵警備司令部、海軍司令部、滿鐵公司、正金銀行、勸業銀行、興業銀行、北海道拓殖銀行等地製造混亂。我軍二旅跟進佔領大連港口、城區,清理日企,第三旅接收工廠組織搬運。”

8月18日,對日本大本營來說是一個不吉利日子,重光葵大使向蘇聯蘇維埃加盟共和國外交部提出通過外交談判解決領土爭端的建議遭到李維諾夫外長的斷然拒絕,理由是斯大林同志不能任用敵人想來就來想走就走。

讓梅津美治郎、東條英機、多田駿意識到不把蘇俄人打疼自己將難以脫身。可前方哪還有力量打呀,戰前信誓旦旦絕不影響支那攻略、獨自解決問題的尾高龜藏不僅自己死傷過半,還把關東軍有限的兵力全部牽連進去,害的南滿丟失,現在和石原等人又高叫外交斡旋結束戰爭,你說你們不是吃飽撐的嗎?檢驗了一下你們的北上計劃就退回來,那死去的上萬帝國老兵該有多冤?帝國的體面皇軍的尊嚴要受到怎樣的羞辱?

不行,咬牙也要打到蘇聯人願意談判爲止,大本營向正在養傷的天皇報告說前鋒已經打到海參崴外圍,還需要一點點支援。得到批准後緊急命令赤城號航母向戰區靠攏與加賀號組成聯合艦隊進行空中壓制。在朝鮮平叛的20師團立即支援雙城子、海參崴前線,正運往上海的三船彈藥物資緊急駛向清津。

命令116師團自京都登船開向大連,奪回不慎丟失的南滿物資生產基地,進剿朝鮮反日武裝,駐守石家莊不到一個月的110師團緊急調往奉天圍堵帝國最危險的敵人陳海松。藤田朋少將率第4飛行團自蕪湖進駐錦州加強滿洲空中力量。

第25章 佈置戰術第16章 就這樣到了你門前第366章 重大建議第36章 初到哈爾濱第229章 華南新戰略第352章 燕山阻擊第333章 留希科夫第1章 謀劃勝利1第86章 後果很嚴重第51章 幹部會議第221章 中埔村機場第668章 整頓藏區第427章 替罪羊第214章 煞神託生第410章 理想主義者第585章 朱可夫迴歸第365章 政治保障第234章 瓊崖抗日獨立大隊第579章 冷卻的豪情第300章 痛斥投降派第574章 各自的規劃第604章 阿爾山第409章 南國故人第601章 粗鄙淺薄第76章 峨堡會談1第77章 峨堡會談2第84章 雄鷹起飛第392章 引火燒身第258章 陝北留守兵團第217章 南澳島第79章 駐屯馬鞍山第428章 錯失良機第18章 山西兵工廠第76章 教育的奇蹟第574章 各自的規劃第587章 初步設想第181章 惱怒的板垣第118章 大小狐狸第183章 竊取絕密第551章 堅守玉山第46章 計劃成功第213章 新來的指揮官第26章 激戰王家店第163章 細說軍工第3章 公審大會第159章 18軍登陸第647章 日軍的信心第527章 派出援兵第392章 引火燒身第116章 漫天血雨第479章 請君入甕第676章 經濟起飛第272章 蘇聯僱傭的推銷員第38章 帝國浪人第119章 蔑視領袖第27章 代價慘重第282章 臨別寄語第261章 拿下蔡家坡第58章 手下留情第394章 援兵來了第4章 別殺我第658章 大膽張靈甫第186章 草包參總第81章 王柱子的首戰第299章 敲山震虎第154章 74軍來了第52章 劍指晉綏1第43章 告別平型關第7章 只有自己救自己第133章 奇襲金家灣第229章 華南新戰略第532章 慘勝第25章 交流戰術第46章 民兵隊和無坐力炮第646章 焦頭爛額第170章 鼓動國軍軍第588章 踏上征途第79章 駐屯馬鞍山第430章 血戰西江第532章 慘勝第三百五十七報章 何畏的報復第165章 後方建設委員會第91章 抗日誓師第131章 再戰山地恆第33章 步兵打大炮第54章 出兵代縣第90章 發展中的包頭第138章 陳明仁與關麟徵第85章 東京大火第64章 蒙古自治大會第392章 引火燒身第675章 不是僥倖第44章 舌戰板垣第93章 北平鋤奸1第72章 斯大林授勳第75章 戰爭開始了第97章 土匪逞兇第4章 鄧文山第360章 重錘敲擊第533章 藉機勒索
第25章 佈置戰術第16章 就這樣到了你門前第366章 重大建議第36章 初到哈爾濱第229章 華南新戰略第352章 燕山阻擊第333章 留希科夫第1章 謀劃勝利1第86章 後果很嚴重第51章 幹部會議第221章 中埔村機場第668章 整頓藏區第427章 替罪羊第214章 煞神託生第410章 理想主義者第585章 朱可夫迴歸第365章 政治保障第234章 瓊崖抗日獨立大隊第579章 冷卻的豪情第300章 痛斥投降派第574章 各自的規劃第604章 阿爾山第409章 南國故人第601章 粗鄙淺薄第76章 峨堡會談1第77章 峨堡會談2第84章 雄鷹起飛第392章 引火燒身第258章 陝北留守兵團第217章 南澳島第79章 駐屯馬鞍山第428章 錯失良機第18章 山西兵工廠第76章 教育的奇蹟第574章 各自的規劃第587章 初步設想第181章 惱怒的板垣第118章 大小狐狸第183章 竊取絕密第551章 堅守玉山第46章 計劃成功第213章 新來的指揮官第26章 激戰王家店第163章 細說軍工第3章 公審大會第159章 18軍登陸第647章 日軍的信心第527章 派出援兵第392章 引火燒身第116章 漫天血雨第479章 請君入甕第676章 經濟起飛第272章 蘇聯僱傭的推銷員第38章 帝國浪人第119章 蔑視領袖第27章 代價慘重第282章 臨別寄語第261章 拿下蔡家坡第58章 手下留情第394章 援兵來了第4章 別殺我第658章 大膽張靈甫第186章 草包參總第81章 王柱子的首戰第299章 敲山震虎第154章 74軍來了第52章 劍指晉綏1第43章 告別平型關第7章 只有自己救自己第133章 奇襲金家灣第229章 華南新戰略第532章 慘勝第25章 交流戰術第46章 民兵隊和無坐力炮第646章 焦頭爛額第170章 鼓動國軍軍第588章 踏上征途第79章 駐屯馬鞍山第430章 血戰西江第532章 慘勝第三百五十七報章 何畏的報復第165章 後方建設委員會第91章 抗日誓師第131章 再戰山地恆第33章 步兵打大炮第54章 出兵代縣第90章 發展中的包頭第138章 陳明仁與關麟徵第85章 東京大火第64章 蒙古自治大會第392章 引火燒身第675章 不是僥倖第44章 舌戰板垣第93章 北平鋤奸1第72章 斯大林授勳第75章 戰爭開始了第97章 土匪逞兇第4章 鄧文山第360章 重錘敲擊第533章 藉機勒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