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南方來人

1924年的一月份,在廣東的國民黨召開了一中全會後,確立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於是乎一場從廣東開始的革命迅速席捲了南方各省。

3月份,綿綿的春雨,浸透了田裡的莊稼,大家的臉上也多了些高興。

聖約翰教會學校,胡超正在爲同學們講解一些比較難懂的知識。

這時候,有一位同學舉起手站了起來。

“老師,階級矛盾我不是很懂,能不能詳細說一下。”

“這位同學,請坐下,下面老師會結合當下的實際,來爲同學們解釋。“

“要想明白階級矛盾,首先大家要先明白爲什麼會產生階級矛盾!“

“就我國來說,主要階級就是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地主階級就是大多數土地集中在少數人的手中,而農民階級則是那些依附與地主階級的貧農和租佃戶,常年辛苦勞作的那些人!“

“前者佔我國總人口的百分之4,後者則是百分之96,因此階級矛盾便不可避免的產生了。於是出現了壓迫。當然這只是最簡單的說法,而且是我個人自己的理解。“

“就在做的各位,誰家不是豐田連畝,毫不客氣的說,在座的各位家中都是地主!“

此言一出,頓時一大片討論聲。

“但是,我也沒有責怪大家的意思,比較這是社會發展所不可避免的事情。“

有人又問:“如何才能合理的解決矛盾呢?“

對此,胡超只是微微一笑。

“有的同學問,如何解決矛盾,那麼就要從之前的問題上來說,地主和農民的階級矛盾主要的點在於土地的少寡。那麼解決辦法來了,把地主們的土地分給農民就好了。”

“但是呢,卻沒有這麼簡單,因爲這其中涉及到了多方面,如果沒有一股合理的方案和一個有力的指導者來主導的話,那麼是根本不可能實現的,爲此聯繫實際那我就來說說最近廣東的事情。“

這下子同學們的興趣來了,最近幾個月大家都在聽胡老師將一些關於《新青年》的文章,大家都知道了,有這麼一種主義‘馬克思主義‘。但是大家卻不是很懂其中的道理,大家知道胡超是在美國讀過書的人,因此大家紛紛要求胡超仔細講解。

但是接下來胡超又說,廣東革命黨和馬克斯主義又扯到了一起。

“廣東革命政權與我們的問題,也可以結合起來分析,首先大家應該多多少少看過報紙,都該知道,國民黨的‘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口號吧!“

臺下有人立即回答道:“老師我知道,我本家二叔前些日子在廣東做生意的時候,帶回來一些書籍和一些廣東方面的報紙,上面確實寫了這個口號,就是最近的報紙也多多少少能看到這類似口號的影子。“

“那麼我們來說說這個口號,聯俄,就是和蘇維埃俄國保持緊密聯繫,聯共就是和共產黨保持合作關係,那麼接下來就是扶助農工了,就是對於農民階級進行幫助。“

“之前我說過,解決地主與農民之間的矛盾少不了合理的方案和指導者,那麼這個口號可以看成是方案,那麼指導者就是國共兩黨。“

“但是呢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的力量又是不對等的,地主階級有先天優勢,有錢、有勢、有官府撐腰,農民除了人口優勢在也沒有別的了,但是想要反抗地主階級的壓迫,對於中國農民來說又是畏懼的,因爲幾千年來的傳統道德不僅約束了地主,也約束了農民,農民的心總是質樸的,那些壓迫他們的地主往往大多都是平日裡、生活裡的熟人或者本家族長。”

“要是,反抗的話,地主可以動用自己的資源,比如說讓一個農民的無法在鄉間立足,又或是直接強行佔有對方田產,以買賣手段。”

“這時可能有人要問,報官,但是別忘了,往往當官的就是地主階級,爲此他們爲了維護自己的地位和壓迫,往往官官相護。最後吃虧的總是農民,甚至連面子也丟光了。“

。。。。。。

自從同學們聽完那日的講課後,許多人都進行了反思,老師說當今中華,列強環伺,內有階級壓迫,民不聊生。督軍大帥連年混戰,各種苛捐雜稅層出不窮,百姓已經到了極限,國事如此,叫人寒心吶!

再者,老師說過當下的新青年總該做些什麼,來挽救這個多災多難的民國。

於是乎,短短的時間內,從高2年紀5班掀起了一股學習的浪潮,大家互相自發的組織,研究老師所說的一些東西,這其中大家研究的最多的就是馬克思主義,因爲老師平常說的最多的就是馬克思主義。大家甚至組建了馬克思主義學習小組。

慢慢的大家開始明白了一些關於階級矛盾的事情,大家也因此對於胡超老師的身份表示了懷疑,一些同學儘管有了猜想,但是還是把話留在了肚子裡。

大家或多或少聽說過一些關於革命黨的事蹟,都覺得熱血的沸騰,青年總是充滿了希望和熱情。

。。。。。。

胡超在聖約翰如此大張旗鼓的宣傳馬克斯主義自然是引起了一些人的關注,聖約翰教會學校的校長也是知道的,但是比較外國人開設的學校,學習氛圍比較自由,甚至胡超還和校長斯密斯先生就馬克思主義進行過討論,兩者相談甚歡。

最近,成都來了一些說着粵語的廣東人,那些人合着一些當地人試圖在當地建立起農會,這種組織在往南的一些省份也許比較常見,但是在成都卻不見得好使,不僅當地人對此表示懷疑,到了後面就連當地軍閥都表示了不許,總之困難從從,四川可不是湖北和廣東那些地方。

於是這羣人在鄉下碰了壁,轉而把目光轉向了成都及成都周圍的一些學校裡面,最近很是能看到一些人拿着宣傳紙張到處張貼。其中甚至還有聖約翰教會學校的一些同學。

不過,胡超知道,自己終究沒有這些前輩會宣傳,僅僅用了2個月的時間,馬克思主義在成都及周圍的地區傳播達到了令人驚歎的地步,許多中學生都會念上那麼一兩句關於馬克思主義的名言。起碼比起自己來說,確實厲害。

第十二章:東征討陳第十章:廣州第十三章:前進!第十一章:軍訓第十二章:革命軍的組建第七章:胡超被困第十四章:戰事焦灼第一章:回到民國第三章:定居第三章:定居第八章:救人行動第二章:李秀才的過往第七章:胡超被困第十二章:革命軍的組建第三章:定居第十四章:戰事焦灼第十三章:前進!第十二章:東征討陳第十章:廣州第五章:找上門來第十四章:戰事焦灼第十五章:淡水之戰第五章:找上門來第十六章:繼續前進!第二章:李秀才的過往第十六章:繼續前進!第七章:胡超被困第八章:救人行動第二章:李秀才的過往第七章:胡超被困第十三章:前進!第十章:廣州第十六章:繼續前進!第十章:廣州第十章:廣州第四章:南方來人第七章:胡超被困第六章: 黃埔軍校的建立第十一章:軍訓第八章:救人行動第十八章:‘楊劉’叛亂第十四章:戰事焦灼第八章:救人行動第六章: 黃埔軍校的建立第八章:救人行動第二章:李秀才的過往第十九章:第二次東征第十五章:淡水之戰第十六章:繼續前進!第一章:回到民國第十八章:‘楊劉’叛亂第十二章:東征討陳第十九章:第二次東征第十二章:東征討陳第十九章:第二次東征第三章:定居第十五章:淡水之戰第十二章:革命軍的組建第二章:李秀才的過往第二章:李秀才的過往第十五章:淡水之戰第七章:胡超被困第九章:事後第十四章:戰事焦灼第一章:回到民國第十三章:前進!第九章:事後第十八章:‘楊劉’叛亂第十三章:前進!第四章:南方來人第十八章:‘楊劉’叛亂第十四章:戰事焦灼第十三章:前進!第十二章:東征討陳第七章:胡超被困第十三章:前進!第十八章:‘楊劉’叛亂第四章:南方來人第七章:胡超被困第十二章:東征討陳第十章:廣州第十章:廣州第五章:找上門來第三章:定居第十二章:革命軍的組建第十四章:戰事焦灼第十五章:淡水之戰第六章: 黃埔軍校的建立第三章:定居第七章:胡超被困第七章:胡超被困第七章:胡超被困第三章:定居第十八章:‘楊劉’叛亂第七章:胡超被困
第十二章:東征討陳第十章:廣州第十三章:前進!第十一章:軍訓第十二章:革命軍的組建第七章:胡超被困第十四章:戰事焦灼第一章:回到民國第三章:定居第三章:定居第八章:救人行動第二章:李秀才的過往第七章:胡超被困第十二章:革命軍的組建第三章:定居第十四章:戰事焦灼第十三章:前進!第十二章:東征討陳第十章:廣州第五章:找上門來第十四章:戰事焦灼第十五章:淡水之戰第五章:找上門來第十六章:繼續前進!第二章:李秀才的過往第十六章:繼續前進!第七章:胡超被困第八章:救人行動第二章:李秀才的過往第七章:胡超被困第十三章:前進!第十章:廣州第十六章:繼續前進!第十章:廣州第十章:廣州第四章:南方來人第七章:胡超被困第六章: 黃埔軍校的建立第十一章:軍訓第八章:救人行動第十八章:‘楊劉’叛亂第十四章:戰事焦灼第八章:救人行動第六章: 黃埔軍校的建立第八章:救人行動第二章:李秀才的過往第十九章:第二次東征第十五章:淡水之戰第十六章:繼續前進!第一章:回到民國第十八章:‘楊劉’叛亂第十二章:東征討陳第十九章:第二次東征第十二章:東征討陳第十九章:第二次東征第三章:定居第十五章:淡水之戰第十二章:革命軍的組建第二章:李秀才的過往第二章:李秀才的過往第十五章:淡水之戰第七章:胡超被困第九章:事後第十四章:戰事焦灼第一章:回到民國第十三章:前進!第九章:事後第十八章:‘楊劉’叛亂第十三章:前進!第四章:南方來人第十八章:‘楊劉’叛亂第十四章:戰事焦灼第十三章:前進!第十二章:東征討陳第七章:胡超被困第十三章:前進!第十八章:‘楊劉’叛亂第四章:南方來人第七章:胡超被困第十二章:東征討陳第十章:廣州第十章:廣州第五章:找上門來第三章:定居第十二章:革命軍的組建第十四章:戰事焦灼第十五章:淡水之戰第六章: 黃埔軍校的建立第三章:定居第七章:胡超被困第七章:胡超被困第七章:胡超被困第三章:定居第十八章:‘楊劉’叛亂第七章:胡超被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