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社會主義學院發展歷程

北京社會主義學院發展歷程

李伯康

1984年中共北京市委批准,建立了北京社會主義學院籌備組。3名工作人員邊籌備、邊辦學。1989年3月,市政協七屆二次會議後,常委會決定撤銷籌備組,建立北京社會主義學院辦公室。社院的工作人員由3人逐步增加到10多人,加強了辦學工作。1993年,市政協八屆一次會議後,政協黨組和常委會加強了對社院工作的領導,經市委批准,健全了院領導班子,建立健全了組織機構,重新組建了有市政協、市委統戰部、各民主黨派和有關團體、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參加的院務指導委員會,教師、幹部增加到20人,工作有了新的進展。回顧自1984年籌建到今年初的11年來,在歷屆市政協和市委統戰部的領導下,在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有關部門的支持協作下,北京社會主義學院本着邊籌建、邊辦學的要求,工作不斷向前發展。十一年來,社院堅持以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黨的基本路線爲指導,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在沒有校舍的情況下,利用中山堂作課堂,或者是租借地方辦學,先後舉辦了各類走讀和住宿的學習班、讀書班、研討班共61期,參加學習研討的民主黨派成員、市政協委員、統戰政協系統專兼職幹部,以及工商、宗教界人士等3400多人次。此外,舉辦形勢政策和專業知識講座80次,聽課的約2萬人次。近幾年結合教學開展了理論研究工作,並編寫出版了《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史》、《多黨合作紀實》、《政協工作簡明手冊》等五本書籍,約190萬字。爲統一戰線兩支隊伍的培訓做出了自己的努力。

北京社會主義學院是北京市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的聯合黨校,是統一戰線性質的政治學院,是統戰系統黨內外兩支隊伍的學習培訓基地。1992年10月,江澤民同志在給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建校36週年、覆校10周

年慶祝會的賀信中指出:“創辦社會主義學院,是一件有遠見和深遠意義的事情,也是一件有中國特色的事情”,“社會主義學院必須始終堅持社會主義方向,要認真組織學員同志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中心內容是學習鄧小平同志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還要學習統一戰線的理論方針政策,學習統一戰線和各民主黨派的歷史”,“堅持理論聯繫實際,樹立愛國、團結、民主、求實的校風”,“建設成爲更富有自己特色的名副其實的黨外代表人士和黨的統一戰線幹部的學習培訓基地”。江澤民同志的指示雖然是對中央社會主義學院提出的,但他的指示精神,同樣也適用於地方社院,也爲北京社會主義學院的工作進一步指明瞭方向。中共北京市委對社院工作也十分關心。1994年2月市委轉發了市政協黨組上報的《北京社會主義學院五年教學規劃》,並在批示中指出:“按照中央指示,認真辦好北京社會主義學院,培訓一批同黨親密合作,有一定聲望、年富力強的黨外代表人士隊伍,是一項關係到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鞏固和發展北京市愛國統一戰線的重要工作。”這兩年多來,北京社院認真貫徹落實江澤民同志“賀信”指示和市委指示精神,正在逐步實施五年教學規劃,爲不斷推進教學的規範化、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和實效而努力。

北京社院的新校舍是在七屆市政協的主持下,在1990年提出籌建計劃的。1990年10月經市委、市政府審覈批准後,經過各方面籌備,於1992年底正式奠基開工,1995年初竣工,今年4月開始啓用。這座新校舍,面積5600多平米,包括學員宿舍區、教學區和辦公區三個部分。有學員宿舍131間,房間雖小,但每間1人,有衛生設備。有四個小教室和圖書室、閱覽室,大課堂和餐廳可容200人聽課、就餐,並有錄放相、投影和音響設

備。今年四月以來,我們已在新校舍舉辦了三期學習班、進修班,來參加學習的學員和各民主黨派、統戰工作部門的同志,都對市委、市政府爲統一戰線幹部學習培訓工作創設這樣良好的條件,深表感激之情。

回顧北京社會主義學院十一年來的歷程,我們深深感到,北京社院前進的每一步都離不開鄧小平同志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指導和中央有關指示精神,離不開市委的關懷和指示,離不開市政協、市委統戰部領導的重視和各民主黨派、有關部門的支持和幫助,也包含着社院教職工爲貫徹中央、市委指示精神所做的辛勤努力。

北京社會主義學院新校舍的落成,應當標誌着社院工作進入一個新的階段。但是,我們清醒地看到,我們的工作距離中央和市委的期望還存在很多差距。教學力量和教學質量還不適應形勢任務的需要,建立和完善以學習鄧小平同志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爲中心內容並具有社院特色的教學體系還需要艱苦努力,各項管理工作也需要切實加強。特別是最近中央做出了關於北京市工作的重大決定,並且要求北京市把各項工作做得更好。我們要在以尉健行同志爲書記的市委領導下,堅決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的指示精神,把社院的工作做得更好。要在市政協黨組和市委統戰部的直接領導下,在各民主黨派、有關團體的支持下,認真貫徹黨的十四大和十四屆四中全會精神,認真貫徹江澤民同志“賀信”和全國統戰工作會議精神,進一步加強院領導班子建設和隊伍建設,加強對專職教師隊伍的培養和建設,加強理論研究和各項管理工作,堅持社會主義方向,組織學員認真學習鄧小平同志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發揚自我教育的優良傳統,爲把北京社會主義學院辦成名副其實的北京市統一戰線兩支隊伍的學習培訓基地,爲鞏固和發展北京的愛國統一戰線服務,爲首都的改革、發展和穩定服務。

(本章完)

新世紀中國政黨制度的發展趨勢_一、多黨合作制度在新的世紀中將長期存在第二時期研究狀況的概述和分析二、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面臨的嚴峻挑戰四、進一步加強民主黨派參政議政運行機制建設的具體建議三、全面、辯證地看待當今世界政黨綱領的兼容性特點對加強社區統戰工作的一些思考_三、對加強社區統戰工作的幾點建議一、提出“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概念和三個文明協調發展的思想,拓展了馬克思主義文明觀從綱領的兼容性看民主黨派的政黨獨立性_一、民主黨派綱領發展變化的主要特點第一、統一戰線的健康發展離不開“三個代表”的正確指導二、如何做“五型”幹部四、“一國兩制”的實施,爲大陸、港、澳、臺提供了相互吸收和借鑑法律文明成果的歷史第一、統一戰線的健康發展離不開“三個代表”的正確指導民間組織——統一戰線工作的新領域_一、民間組織概念及其基本特徵一、“一國兩制”的實施,豐富了我國的憲法理論與實踐第二、實踐“三個代表”需要發揮統一戰線的獨特優勢和巨大威力對加強社區統戰工作的一些思考_三、對加強社區統戰工作的幾點建議三、75年、78年憲法記錄了黨的統一戰線在新中國建設史上的曲折第二、實踐“三個代表”需要發揮統一戰線的獨特優勢和巨大威力二、54年憲法正式確立了黨的統一戰線在新中國歷史上的地位社會公正及其實現途徑_一試論憲政與黨內民主_二二、如何做“五型”幹部四、在以教學科研爲中心中定位,進一步發揮社會主義學院的整體功能四、“一國兩制”的實施,爲大陸、港、澳、臺提供了相互吸收和借鑑法律文明成果的歷史二、北京民主黨派在參政議政工作機制上存在的問題及成因分析二、“一國兩制”的實施,使我國形成了兩種法律制度並存的局面試論憲政與黨內民主_二民主監督思想及其規範與發展_三、高舉鄧小平理論旗幟,進一步加強民主監督的三化建設新世紀中國政黨制度的發展趨勢_二、多黨合作制度將在迎接新的挑戰中發展完善從綱領的兼容性看民主黨派的政黨獨立性_一、民主黨派綱領發展變化的主要特點從北京民革的發展看參政黨建設_二、努力維繫民革的黨派特色新世紀中國政黨制度的發展趨勢_一、多黨合作制度在新的世紀中將長期存在試論憲政與黨內民主_二統一戰線領域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務四、在以教學科研爲中心中定位,進一步發揮社會主義學院的整體功能從北京民革的發展看參政黨建設_二、努力維繫民革的黨派特色第二、實踐“三個代表”需要發揮統一戰線的獨特優勢和巨大威力三、“一國兩制”的實施,使我國呈現出多法域並存與發展的格局民間組織——統一戰線工作的新領域_一、民間組織概念及其基本特徵一、什麼是“五型”幹部第一時期研究狀況的概述和分析論社會轉型期的統一戰線_一、轉型期的社會分化爲統一戰線的存在和發展奠定了社會基礎第一、統一戰線的健康發展離不開“三個代表”的正確指導二、在以學員爲主體中定位,進一步突出社會主義學院的教學特點民間組織——統一戰線工作的新領域_一、民間組織概念及其基本特徵發揮私營企業主階層的政治參與功能_一、私營企業主階層政治參與的可行性第一、統一戰線的健康發展離不開“三個代表”的正確指導從北京民革的發展看參政黨建設_二、努力維繫民革的黨派特色試論憲政與黨內民主_二二、54年憲法正式確立了黨的統一戰線在新中國歷史上的地位第一時期研究狀況的概述和分析二、“一國兩制”的實施,使我國形成了兩種法律制度並存的局面社會公正及其實現途徑_一二、“一國兩制”的實施,使我國形成了兩種法律制度並存的局面二、在以學員爲主體中定位,進一步突出社會主義學院的教學特點民主監督思想及其規範與發展_一、鄧小平的民主監督思想二、創立人民民主理論,深化了馬克思主義政治民主的內涵論社會轉型期的統一戰線_三、社會轉型期統一戰線工作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二、如何做“五型”幹部北京社會主義學院發展歷程第一時期研究狀況的概述和分析三、鞏固和發展新時期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爲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而奮鬥從北京民革的發展看參政黨建設_二、努力維繫民革的黨派特色論社會轉型期的統一戰線_三、社會轉型期統一戰線工作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論社會轉型期的統一戰線_三、社會轉型期統一戰線工作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二、統一戰線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大有作爲統一戰線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優勢與作用_一、統一戰線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的優勢社會公正及其實現途徑_三一、提出“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概念和三個文明協調發展的思想,拓展了馬克思主義文明觀發揮私營企業主階層的政治參與功能_二、私營企業主階層政治參與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一、在圍繞大局、服務中心中定位,進一步明確社會主義學院的發展方向三、在提升教學科研能力中定位,進一步落實社會主義學院教師隊伍建設的重點三、在提升教學科研能力中定位,進一步落實社會主義學院教師隊伍建設的重點從北京民革的發展看參政黨建設_一、始終保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政治文明建設與利益表達機制的建全與完善_二四、在以教學科研爲中心中定位,進一步發揮社會主義學院的整體功能第一、統一戰線的健康發展離不開“三個代表”的正確指導三、積極創新培訓形式,努力提高培訓質量和效果統一戰線領域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務新世紀中國政黨制度的發展趨勢_二、多黨合作制度將在迎接新的挑戰中發展完善三、75年、78年憲法記錄了黨的統一戰線在新中國建設史上的曲折一、“一國兩制”的實施,豐富了我國的憲法理論與實踐一、提出“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概念和三個文明協調發展的思想,拓展了馬克思主義文明觀從綱領的兼容性看民主黨派的政黨獨立性_二、世界各國政黨綱領發展變化的突出特點從北京民革的發展看參政黨建設_三、不斷創新,提高履行職能的水平二、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政治文明與黨在新時期的愛國統一戰線一、深刻認識加強黨外代表人士隊伍素質能力建設的現實必要性和極端重要性三、鞏固和發展新時期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爲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而奮鬥一、深刻認識加強黨外代表人士隊伍素質能力建設的現實必要性和極端重要性五、在開放互動中定位,進一步優化社會主義學院發展的外部環境一、在中共北京市委領導下,北京各民主黨派參政議政工作在首都政治文明建設中不斷進步從北京民革的發展看參政黨建設_一、始終保持正確的政治方向二、北京民主黨派在參政議政工作機制上存在的問題及成因分析新時期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度的重大發展_二、《意見》受到了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二、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面臨的嚴峻挑戰二、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政治文明與黨在新時期的愛國統一戰線新時期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度的重大發展_二、《意見》受到了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北京社會主義學院發展歷程
新世紀中國政黨制度的發展趨勢_一、多黨合作制度在新的世紀中將長期存在第二時期研究狀況的概述和分析二、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面臨的嚴峻挑戰四、進一步加強民主黨派參政議政運行機制建設的具體建議三、全面、辯證地看待當今世界政黨綱領的兼容性特點對加強社區統戰工作的一些思考_三、對加強社區統戰工作的幾點建議一、提出“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概念和三個文明協調發展的思想,拓展了馬克思主義文明觀從綱領的兼容性看民主黨派的政黨獨立性_一、民主黨派綱領發展變化的主要特點第一、統一戰線的健康發展離不開“三個代表”的正確指導二、如何做“五型”幹部四、“一國兩制”的實施,爲大陸、港、澳、臺提供了相互吸收和借鑑法律文明成果的歷史第一、統一戰線的健康發展離不開“三個代表”的正確指導民間組織——統一戰線工作的新領域_一、民間組織概念及其基本特徵一、“一國兩制”的實施,豐富了我國的憲法理論與實踐第二、實踐“三個代表”需要發揮統一戰線的獨特優勢和巨大威力對加強社區統戰工作的一些思考_三、對加強社區統戰工作的幾點建議三、75年、78年憲法記錄了黨的統一戰線在新中國建設史上的曲折第二、實踐“三個代表”需要發揮統一戰線的獨特優勢和巨大威力二、54年憲法正式確立了黨的統一戰線在新中國歷史上的地位社會公正及其實現途徑_一試論憲政與黨內民主_二二、如何做“五型”幹部四、在以教學科研爲中心中定位,進一步發揮社會主義學院的整體功能四、“一國兩制”的實施,爲大陸、港、澳、臺提供了相互吸收和借鑑法律文明成果的歷史二、北京民主黨派在參政議政工作機制上存在的問題及成因分析二、“一國兩制”的實施,使我國形成了兩種法律制度並存的局面試論憲政與黨內民主_二民主監督思想及其規範與發展_三、高舉鄧小平理論旗幟,進一步加強民主監督的三化建設新世紀中國政黨制度的發展趨勢_二、多黨合作制度將在迎接新的挑戰中發展完善從綱領的兼容性看民主黨派的政黨獨立性_一、民主黨派綱領發展變化的主要特點從北京民革的發展看參政黨建設_二、努力維繫民革的黨派特色新世紀中國政黨制度的發展趨勢_一、多黨合作制度在新的世紀中將長期存在試論憲政與黨內民主_二統一戰線領域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務四、在以教學科研爲中心中定位,進一步發揮社會主義學院的整體功能從北京民革的發展看參政黨建設_二、努力維繫民革的黨派特色第二、實踐“三個代表”需要發揮統一戰線的獨特優勢和巨大威力三、“一國兩制”的實施,使我國呈現出多法域並存與發展的格局民間組織——統一戰線工作的新領域_一、民間組織概念及其基本特徵一、什麼是“五型”幹部第一時期研究狀況的概述和分析論社會轉型期的統一戰線_一、轉型期的社會分化爲統一戰線的存在和發展奠定了社會基礎第一、統一戰線的健康發展離不開“三個代表”的正確指導二、在以學員爲主體中定位,進一步突出社會主義學院的教學特點民間組織——統一戰線工作的新領域_一、民間組織概念及其基本特徵發揮私營企業主階層的政治參與功能_一、私營企業主階層政治參與的可行性第一、統一戰線的健康發展離不開“三個代表”的正確指導從北京民革的發展看參政黨建設_二、努力維繫民革的黨派特色試論憲政與黨內民主_二二、54年憲法正式確立了黨的統一戰線在新中國歷史上的地位第一時期研究狀況的概述和分析二、“一國兩制”的實施,使我國形成了兩種法律制度並存的局面社會公正及其實現途徑_一二、“一國兩制”的實施,使我國形成了兩種法律制度並存的局面二、在以學員爲主體中定位,進一步突出社會主義學院的教學特點民主監督思想及其規範與發展_一、鄧小平的民主監督思想二、創立人民民主理論,深化了馬克思主義政治民主的內涵論社會轉型期的統一戰線_三、社會轉型期統一戰線工作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二、如何做“五型”幹部北京社會主義學院發展歷程第一時期研究狀況的概述和分析三、鞏固和發展新時期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爲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而奮鬥從北京民革的發展看參政黨建設_二、努力維繫民革的黨派特色論社會轉型期的統一戰線_三、社會轉型期統一戰線工作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論社會轉型期的統一戰線_三、社會轉型期統一戰線工作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二、統一戰線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大有作爲統一戰線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優勢與作用_一、統一戰線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的優勢社會公正及其實現途徑_三一、提出“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概念和三個文明協調發展的思想,拓展了馬克思主義文明觀發揮私營企業主階層的政治參與功能_二、私營企業主階層政治參與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一、在圍繞大局、服務中心中定位,進一步明確社會主義學院的發展方向三、在提升教學科研能力中定位,進一步落實社會主義學院教師隊伍建設的重點三、在提升教學科研能力中定位,進一步落實社會主義學院教師隊伍建設的重點從北京民革的發展看參政黨建設_一、始終保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政治文明建設與利益表達機制的建全與完善_二四、在以教學科研爲中心中定位,進一步發揮社會主義學院的整體功能第一、統一戰線的健康發展離不開“三個代表”的正確指導三、積極創新培訓形式,努力提高培訓質量和效果統一戰線領域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務新世紀中國政黨制度的發展趨勢_二、多黨合作制度將在迎接新的挑戰中發展完善三、75年、78年憲法記錄了黨的統一戰線在新中國建設史上的曲折一、“一國兩制”的實施,豐富了我國的憲法理論與實踐一、提出“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概念和三個文明協調發展的思想,拓展了馬克思主義文明觀從綱領的兼容性看民主黨派的政黨獨立性_二、世界各國政黨綱領發展變化的突出特點從北京民革的發展看參政黨建設_三、不斷創新,提高履行職能的水平二、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政治文明與黨在新時期的愛國統一戰線一、深刻認識加強黨外代表人士隊伍素質能力建設的現實必要性和極端重要性三、鞏固和發展新時期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爲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而奮鬥一、深刻認識加強黨外代表人士隊伍素質能力建設的現實必要性和極端重要性五、在開放互動中定位,進一步優化社會主義學院發展的外部環境一、在中共北京市委領導下,北京各民主黨派參政議政工作在首都政治文明建設中不斷進步從北京民革的發展看參政黨建設_一、始終保持正確的政治方向二、北京民主黨派在參政議政工作機制上存在的問題及成因分析新時期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度的重大發展_二、《意見》受到了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二、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面臨的嚴峻挑戰二、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政治文明與黨在新時期的愛國統一戰線新時期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度的重大發展_二、《意見》受到了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北京社會主義學院發展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