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8章 天下官制(上)

匯方的夏季雖然也十分炎熱,但是在幷州。尤其是馬邑監曲都有大山的地方,白天溫度並不算高。而一到黃昏,文帝立刻下降,從山中吹來的涼風讓整個馬邑城十分陰涼。

就在這樣一個涼爽的夏夜,張遼在馬邑家中的書舍約見了被蔡琰邀請到馬邑幫助校書的管寧、孔融、田豐、沮授、王粲、楊彪這六位朝野間公認的名士。

這個書舍與書房不同,房屋高大,四面的牆壁就是四個高大的書架。裡面擺滿了各種書籍。??從前秦的諸子百家到歐洲和埃及的名家著作應有盡有,書籍的材質也從竹木簡、、絹帛、羊皮捲到現在流行的紙張。還有不少龜甲、青銅鼎則被張遼藏於自己的私庫,並沒有擺出來。這個書舍便是張遼爲自己的家族建立的圖書館。爲了能容納後世的書籍,張遼甚至還在兩邊預留了足夠的空間。

正對着書舍大門的則是一張碩大的、被漆成黑褐色、閃着亮光的辦公桌,辦公桌的形狀也是張遼根據後世的老闆桌設計的。

桌上放着一盞賞着透明玻璃罩的油燈和筆墨紙硯,桌子背後是一排高高的書架和一架能使人方便登高的梯子,這是便於張遼取書。同時這面牆壁並沒有完全被書架佔據。還空出了一塊開了一道門,悶得後面則是張遼的私人休息室。書桌的正前方的地板上鋪着一塊厚厚的雪白色羊毛地毯,在書桌的兩邊,地毯的兩側各放着一張可容納四人的、鋪着厚厚的絨布的木質沙發,沙發與的毯之間還各有一張與沙發長度相等的長條形茶几,這是讓張遼可以休息或者在此地待客。書舍天花板上安裝了一盞有十八個琉璃盞組成的連接吊燈的繩索就在牆角,這可以便於僕人隨時點燈、熄燈併爲燈盞中添加燈油。除此之外,書舍中就沒有了什麼裝飾,完全是實木刷着油亮的清漆。但是在書桌右後方的書架上今天卻掛上了一幅寫滿了字的樹形圖,這才顯得有些與衆不同。

“張將軍,你這個。書含確實不錯。老夫家中亦有不少藏書,修這樣一個書舍也有利於典籍的保存。只走到時候還要勞煩張將軍派人前來指點一二啊!”楊彪自從離開睢陽到了馬邑之後,由於接觸日久,對張遼的感官大爲改善。??在孔融、田豐的帶動下。也開始倚老賣老,以“壓榨。欺負”張遼爲樂。

“張文遠,老夫可沒有文先公那麼好說話!不說別的,你且派人也給老夫與沮公照樣各修一個”田豐可是更加不客氣。

“文先公所託好說,可是元皓先生,您這可是有點不厚道張遼笑道:“當初讓田家參與北疆的生意,結果您硬是說“不學商賈追逐銅臭之事”結果還是友若先牛強行用他的私房給元皓先生你參了一股。如今毛仿業的利潤可是極大。您那一股每年怎麼着也有數百萬錢的收入,要修一間如此的書舍還不是手到擒來?”

孔融在一旁樂呵呵的笑道:“文遠,元皓這老兒哪裡是要書舍,他是看中了你書舍中的這些宴貝書籍!我可是很清楚的,東觀的全部藏書你都有份複製,甚至還有些孤本被你私沒了。也就是曹公不與你計較,否則以他同樣愛書的個性。早就打上門啦!”

田豐在一旁促狹的笑道:“這哪裡是曹孟德不計較?分明是張家子給曹孟德上供,用大量新近印刷的書籍抵消了取走那些孤本罪過。曹孟德重視實用,一堆數千斤的竹簡換十餘車數百卷書籍,這個買賣戈的來!不過文舉沒說錯,老夫確是看中那些書了,與其天天藉着看,不如自家也弄一份,在家隨便看,豈不悠哉”。

“元皓兄,你如今怎麼也張嘴就是買賣?當初你在維陽任侍御史時。我可是記得你最爲痛恨商人了?”孔融挪愉道。

“還不是因爲這小子”。田豐“惡狠狠”的瞪了張遼一眼,道:“若非他使盡了手段,豐怎會變得如此“市給,?”

張遼聞言微微一笑,壓根就不做反駁。倒是沮授搖着頭對田豐說道:“元皓,別再說了。你看看張將軍的樣子,他可不會因爲你的指責而有半分歉疚。相反,他很爲能夠改變一貫清雅脫俗的田元皓而感到自豪。”

“哈哈哈!”看到田豐恨恨的閉上嘴,做到沙發上生悶氣,衆人紛紛大笑。

“文遠,你讓我等到這裡來,不會走向我們炫耀你收藏的書籍吧?究竟有何卓,不妨直說嘛!”管寧待衆人笑聲停息後說道。

“諸位都是德高望重的名士,也知道雄陽的國家議會組建在即。如此一來,原本我大漢承襲並稍作修改的秦朝官制就有些不太適用了,那隨之而來的就還有內閣官制的變化。”張遼微笑着邊說邊擡手輕衆人入座。

“文遠,你不是早在建安十二年就已經在襄陽給承相呈上過一份官制嗎?。管寧是在場衆人中最不受曹操忌諱的,加上他與張遼的關係,所知道的事情也是最多的。

“呵呵,那一份畢竟只是草稿,而且幾天功夫,哪裡能弄出成熟而周詳的制度?所以這段時間我也沒有忽視此事,但凡有空都會思考這個。問題。議會的建立是爲了制衡各方勢力,那內閣就一定要能夠集中各方勢力管理好國家。那麼一套嚴謹、全面的制度就是必須的,而且同樣需要體現出官員之間的相互監督和相互制衡。”張遼說道。

“文遠言之有理說……遼沮授,“沒有監督的權利實在大可怕六“

??“不錯!若是當初袁本初的麾下沒有失去控制,這局面還真說不準。”田豐真的是膽大,不過在場之人除了張遼、管寧,根本就沒有實權官員,而這兩人卻有偏偏是那種不喜以言罪人的主。

“以往之事休要再提。不過我等對文遠所說的官制倒是很感興趣。剛纔我已經看到文遠書架上的大圖,上面似乎就是一整套官制吧?”孔融趕緊開口將話題轉到正軌。

張遼深知田豐耿介的個性,對於田韋素來不加拘束,本就不在意田豐之言,在備孔融這麼一打岔。自然順着臺階就將話題轉移到官制上。

“文舉兄好眼力。諸位,都請移步一觀吧!”張遼站在書桌前,右手一伸,請衆人到那副圖前觀看。

“我知道陳長文有九品中正制的構想,但是我並不認同他的意見。雖然九品中正制有利於籠絡士族,但是歷史終究是要發展的,當年的奴隸主貴族被地主貴族所取代,如今的地主貴族也被地主士族佔了上風。按照發展規律,地主士族也必將會被地主庶族取代,那還不如早一點到位。也免得將來發生不必要的流血衝突。所以議會中我給寒門士人留了餘地,甚至在規則中留下了將來更改比例的漏洞。諸位莫要這樣看着我,張角沒能大範圍籠絡到士人爲其出謀利策則是黃巾興起卻有快速敗亡的最大敗筆,遼可不願看着仕途無望的寒門士人走上歪路。”看着楊彪等人表示贊同的頜首,張遼接着說道:“所以我取陳長文的九品之說,以此給官員定下各級官職的品級,自一品到九品,各有正、從兩級,共九品十八級。”

“六部: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各設尚書一人,正二品,爲主官,左右侍郎各一人,正三品,爲副官。各部依照職權。設立司若干,以郎中爲主官,正五品下轄正六品主事若干。其餘部務,則可根據各部實際,設立司務官員。品級由各部自行定奪後上報議會審覈,批准後方可實行。有點意思!”孔融看着書架上的圖,搖頭晃腦。

楊彪此時也湊到圖前,仔細的看着,口中念道:“還有與六部品級相當的衙門,督察院,下設左右督御史(正二品)、左右副督御史(正三品)、左右倉督御史(正四品),再往下設監察御史,按照州郡調整後的數量以省一級機構數字設立監察御史,分管各省的官員監督。在京的督察院同樣也有實際負責司務的官員,機構設立於人員、品級定編同樣有督察院自行確定,報由議會審覈批准後實行。”

看到這裡,楊彪回過頭說道:“張將軍,你這裡算是強調了議會的權力,可是這樣一來,議會的權力是否太大了?”

“諸位,權力究竟有多尖種呢?”張遼笑着反問。

“治理政務,指揮大軍。”王粲插進來說道。

“那就是行政權和軍權,還有嗎?”張遼繼續發問。

“法權。莫要忘記御史和廷尉。”田豐沉聲說道。

“不!”管寧這時候開口道:“元皓先生所言僅是執法權,以寧之見。文遠說的還應該有立法權。而議會就是立法權的擁有者,同時也是最高的權力機構。對嗎?”

面對管寧的問題和衆人疑惑的目光。張遼對管寧的敏銳感覺更加佩服。他笑道:“不愧是管仲之後!軍權是一種特殊的權力,非戰爭狀態是用不着的,所以軍權我將它暫時排除。剩下的就是行政、執法和立法這三種權力。然而我最看重的就是立法權。幼安兄沒有猜錯。”

“文遠,這就是你說的,用一部國家的根本大法來約束衆多法令,再以那些法令來管理國家的官僚、商賈、世家和百姓吧。”孔融說。

“但是天子楊彪欲言又止。

“遼早就說過,天子不見得個個英明神武,何況被公認的明君孝武皇帝也不是完全不犯錯誤。所以將希望寄託在一個明君身上,實在有點不靠譜。而一份由各方勢力制定並通過,同時得到各方勢力維護的法律。就能夠最大限度的保證國家的正常運行,也不會因爲天子的異想天開而遭受損失。

諸位可以想一下,若是當年孝武皇帝要爲了汗血馬遠征大宛時,若是議會有權否決天子的命令,或者天子根本就無法越過議會下令,那會是什麼局面?還有幾十年前的黨錮之禍,若是天子之權受到議會限制。宦官能夠如此囂張嗎?同理,霍光、樑翼、實憲這些著名的權臣也就失去了弄權的資格,王莽更是沒有了篡位的機會。”張遼說道。

但是這時管寧突然插進來說道:“文遠,寧記得你之前是一直表示天子根本就無權的,但是你剛纔的話中卻明明表達了一種天子有一定權力,只不過是受到議會限制而已。你如此說,是否表示你態度發生了轉變?”

此時衆人在管寧的提醒下也反應過來,紛紛看着張遼。其中以楊彪最爲關注,這位一生忠於漢室的老臣對於議會內閣確實從心底裡讚賞。可是要將天子當做愧儡,楊彪心中卻有極爲不忍。如今張遼態度有所變化,楊彪也希望漢室天子不要真的淪落到只能當做“圖章”的地步。

張遼眼光一掃,衆人的表情被他盡數看在眼裡。他微微一笑,說道:“天子有實權與天子無實權並非我張遼說了算,諸位口心泣該知道。維陽也正在爲此事爭執不下。甚至影響到了設引剛詛建。讓他們吵吧。等到最後大家達成妥協,結果也就出來了。”

“可是文員你孔融皺着眉頭。

wωω ⊙ⓣⓣⓚⓐⓝ ⊙C○

“我?我什麼都沒說。今日之後。離舁此處,我是一概不認賬的。”張遼擺出一副無賴的樣子,但衆人卻真的拿他無可奈何。

“算了!咱們都沒什麼家世拖累,就是文舉兄也因爲早就淡出而被衆人忽視。文遠說得對,讓京師那幫盧、吵去吧,等他們什麼時候不吵了。結果也就出來了。”王粲說道。

王粲這麼一說,書舍中的氣氛突然間爲之一沉。京師那些人以及各地士族、世家的盤算,在場的衆人又有哪一個不清楚,甚至其中幾位若是沒有到馬邑來,也會是當事人。何況即便他們到了馬邑,也並未斷絕和第陽的聯繫。

原本他們也存了說服張遼支持的念頭,但是聽到張遼這樣一說,首先就絕了勸服張遼幫忙的想法,隨即更是對京師的局面有些灰心。

“諸位,何必如此沉重。你們所想的或許會發生,但是留在雛陽的又有哪一個。會是笨蛋?只要沒有人走極端,該妥協的時候他們一定會妥協的。至於極端,,呵呵,軍隊如今除了主公能夠調動,也就是樞密院能夠調動一部分。但是無論是主公還是荀家叔侄,又有誰敢獨自面對天下的指責?”張遼開口勸道。

“確實如此!”管寧隨聲附和。“咱們還是繼續咱們的話題,至少議會還未成立,中央級地方官制也確實需要重新確定

管寧的意見得到了衆人的認同,氣氛也頓時恢復正常。

“文遠,這六部和督察院我們都明白他的職責,但是這六科、五寺、一院算什麼意思?尤其是太件寺、太常寺、鴻驢寺的職責不是與六部中的禮部以及一院中的理藩院有重疊嗎?”孔融問道。

“文舉兄看的很細啊!”張遼先讚了一句,接着說道:“這六科官職爲給事中,在編制上屬於六部。但是在職能與督察院相同,但在任免上則直接歸屬於議會。六科設督給事中、左右給事中每部各一人給事中則依據各部事務的繁忙程度。不做明確定編,可靈活掌握人員。這是一個摻沙子的辦法,他們將負責監督六部官員的工作,審覈六部的決議並有權對六部的決定提出反對。一旦反對決定做出,六部就必須進行更改。若是一件決議導致給事中反對達到三次,則將此決議交由內閣合議。若是內閣的決議依舊遭到給事中反對。這時候給事中將對內閣決議做出封駁,則此項決議自動交由議會審覈。這種反對和封駁一旦做出,六部和內閣官員的考覈將會做出不好的評價。但是六科給事中若是有攜私報復或者因受賄而瀆職之舉,一旦被督察院、刑部查明。也將依法做出懲罰。至於給事中的任職年齡和品級我這裡也有說明。因爲給事中的監督職能,官員的年齡不宜過大。以免失去衝勁。如此一來,品級也不宜過高,我個人的意見是督給事中從六品,左右給事中正七品,給事中則是從七品。若是”若是議會給予天子部分權利。則六科給事中亦有封還天子敕書的權力

“好!”張遼說到這裡,王粲不由得發出一聲讚歎,“位高權重,以熱血青年充任給事中,有他們監督內閣於天子,文遠好謀劃”。

王粲年紀不了,但是他卻是一個熱情洋溢的人。在王粲表態之後,孔融、楊彪、管寧、田豐、沮授這五位也各自頜首,表示贊同。尤其是田豐,曾經擔任過侍御史的他,對於監督官員以及對官員不負責任的決議有過切齒之痛。給事中這種官職的設立條件,以及他們編制、職責、任免各有歸屬的設定讓田豐有了一種揚眉吐氣的感覺。

“不錯!六科如此,那五寺、二院也勞煩張將軍一併解釋吧楊彪面帶笑容的說道。

“五寺則是大理寺、太常寺、光祿寺、太僕寺、鴻驢寺與督察院、理藩院。督察院不用說了,直接說理藩院。顧名思義,藩是指藩屬,理藩院管理的就是國家與周邊藩屬國以及尚未臣服的國家之間的關係和交往。藩屬國投遞國書、進貢、回禮以及向藩屬國派遣官員、使者的事務皆有理藩院負責。不過理藩院的官員必須精通縱橫之術,說穿了。理藩院應該是縱橫家的大本營。而五寺的長官成爲寺卿,少卿和寺晝各兩人,下屬機構若干。其中的大理寺是屬於審案的,刑部只有執法權卻沒有審判權,審判權歸於大理寺,因此大理寺也在各地有分支機構。如此一來,加上督察院的監督。司法腐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的以緩解。至於太常寺、太僕寺、光祿寺、鴻驢寺並非與九卿中的太常、太僕、光祿勳、大鴻驢完全一致,可以說這四個機構根本就是負責安置閒散皇族的地方,他們管轄的也只是皇族內部事務。太常寺主管皇族祭祀,光祿寺主管皇族宴享。太僕寺主管皇族車駕、工程,鴻驢寺則是皇族招待宗藩時的主管機構。而國家的祭祀大典、歡慶飲宴由禮部負責,國家的馬政由兵部和樞密院負責,國家的車駕、交通、工程由工部管轄。而外交,剛纔已經說過了。是理藩院的職權。”

第577章 南征荊州之處處開花!第321章 攘夷必先安內!第425章 出兵!第434章 立足自身,苦練內功!第186章 弒君的想法!第325章 男子的尊嚴!第二十三章第563章 劉備要溜!第431章 郭嘉北上!第566章 南征荊州之各軍在行動!第247章 水軍的部署第352章 烏桓的冬天!第五十六章第268章 火燒糧草!第403章 人口緊缺!第240章 爲曹軍輸血的東瀛第568章 南征荊州之出擊!第396章 家中的煩惱!第632章 孫權的逆襲!第278章 張遼對高覽!第390章 分完贓後回家轉!第九十一章第365章 戰備!第653章 下馬威!第297章 陸遜的打算!第二十三章第224章 呂布、陳宮之謀!第491章 黑山軍的結局!第九十九章第352章 烏桓的冬天!第435章 樞密院、樞密使!(下)第371章 拓跋撤退!第480章 洛神甄宓!第622章 軍營見聞!第183章 放鬆第六十一章第345章 鮮于輔和閻柔!第一三一章第599章 南征荊州之張遼備戰!第225章 無題第674章 幽州變,戰事驚!第189章 張遼眼中的黨爭第299章 樂進在東武陽!第493章 張遼的喜悅與糾結!第237章 拼音問世!第700章 意圖置身事外的陽謀!第577章 南征荊州之處處開花!第188章 在其位,謀其政!第509章 先下一城!第202章 錢幣!第513章 不眠之夜!第143章 上第693章 四方風動!第696章 北疆的實績與張遼的殺手鐗!第686章 織網和疏忽!第272章 冬季攻勢(2)第446章 張遼在邊境的遭遇戰(3)第510章 曹軍出擊!第343章 爲了民族和百姓的利益!第301章 文字的力量!第649章 雙季稻引發的問題!第300章 不甘張遼之後的曹操!第690章 父與子!第608章 南征荊州之戰前花絮!第一四四章第363章 騎兵!只有騎兵!(上)第509章 先下一城!第386章 旅途中!第614章 討論前的定調!第363章 騎兵!只有騎兵!(下)第537章 開府建衙前的角力!第十三章第349章 對烏桓的作戰預案!第705章 議會成真!第526章 徐庶入曹營!第638章 組建新的班底!第357章 出行!第713章 醒悟過來的曹操!第589章 南征荊州之慾破鉅艦,宜用火攻!第299章 樂進在東武陽!第599章 南征荊州之張遼備戰!第291章 輕鬆地曹操!第116章 上第八十一章楔子第623章 不同的擔憂!第511章 乳虎初嘯,曹彰立威!第197章 開戰(4)第272章 冬季攻勢(1)第225章 無題第357章 出行!第418章 幽州收心會議(上)第339章 曹洪通風報信!第315章 田豐和沮授(上)第400章 建安八年結束了!第578章 南征荊州之真假難辨!第二十八章第547章 招攬臥龍、鳳雛的難度!第四十三章
第577章 南征荊州之處處開花!第321章 攘夷必先安內!第425章 出兵!第434章 立足自身,苦練內功!第186章 弒君的想法!第325章 男子的尊嚴!第二十三章第563章 劉備要溜!第431章 郭嘉北上!第566章 南征荊州之各軍在行動!第247章 水軍的部署第352章 烏桓的冬天!第五十六章第268章 火燒糧草!第403章 人口緊缺!第240章 爲曹軍輸血的東瀛第568章 南征荊州之出擊!第396章 家中的煩惱!第632章 孫權的逆襲!第278章 張遼對高覽!第390章 分完贓後回家轉!第九十一章第365章 戰備!第653章 下馬威!第297章 陸遜的打算!第二十三章第224章 呂布、陳宮之謀!第491章 黑山軍的結局!第九十九章第352章 烏桓的冬天!第435章 樞密院、樞密使!(下)第371章 拓跋撤退!第480章 洛神甄宓!第622章 軍營見聞!第183章 放鬆第六十一章第345章 鮮于輔和閻柔!第一三一章第599章 南征荊州之張遼備戰!第225章 無題第674章 幽州變,戰事驚!第189章 張遼眼中的黨爭第299章 樂進在東武陽!第493章 張遼的喜悅與糾結!第237章 拼音問世!第700章 意圖置身事外的陽謀!第577章 南征荊州之處處開花!第188章 在其位,謀其政!第509章 先下一城!第202章 錢幣!第513章 不眠之夜!第143章 上第693章 四方風動!第696章 北疆的實績與張遼的殺手鐗!第686章 織網和疏忽!第272章 冬季攻勢(2)第446章 張遼在邊境的遭遇戰(3)第510章 曹軍出擊!第343章 爲了民族和百姓的利益!第301章 文字的力量!第649章 雙季稻引發的問題!第300章 不甘張遼之後的曹操!第690章 父與子!第608章 南征荊州之戰前花絮!第一四四章第363章 騎兵!只有騎兵!(上)第509章 先下一城!第386章 旅途中!第614章 討論前的定調!第363章 騎兵!只有騎兵!(下)第537章 開府建衙前的角力!第十三章第349章 對烏桓的作戰預案!第705章 議會成真!第526章 徐庶入曹營!第638章 組建新的班底!第357章 出行!第713章 醒悟過來的曹操!第589章 南征荊州之慾破鉅艦,宜用火攻!第299章 樂進在東武陽!第599章 南征荊州之張遼備戰!第291章 輕鬆地曹操!第116章 上第八十一章楔子第623章 不同的擔憂!第511章 乳虎初嘯,曹彰立威!第197章 開戰(4)第272章 冬季攻勢(1)第225章 無題第357章 出行!第418章 幽州收心會議(上)第339章 曹洪通風報信!第315章 田豐和沮授(上)第400章 建安八年結束了!第578章 南征荊州之真假難辨!第二十八章第547章 招攬臥龍、鳳雛的難度!第四十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