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8章 組建新的班底!

說服龐統的順利讓張遼心中極爲欣喜。他和徐庶離開鹿門山後,第二天便再度出城,向城西的隆中而去,欲拜訪臥龍諸葛亮。

然而事情總是不以人的意志爲轉移,偏偏要和張遼過不去……

“什麼?諸葛亮不在家?”張遼看着從山莊門口問話回來的張新驚訝地說道。

張新更委屈,“將軍,我可是連人家家門都沒進去,直接被一個小傢伙堵在了門外!”

“難道諸葛亮在我面前也想玩‘三顧’的遊戲?”張遼心中對諸葛亮的不滿開始攀升。

“將軍!”一旁的徐庶見勢不妙,連忙插話道:“將軍息怒。此事該是庶的不是。庶以爲孔明隱居隆中,便沒有像事先通知士元那樣提前通知孔明,也沒有提前打聽孔明的動向……”

張遼擺擺手,打斷了徐庶的自責,說道:“此事與元直有何干系。沒有提前告知又如何?或許提前說了反而會讓人家提前避開啊!”

張遼的語氣中帶着一絲不滿,一絲不善,徐庶頓時面色大變,張新和身旁的親衛們則手握刀柄躍躍欲試。

“將軍不可!”徐庶沒有想到好好的一次登門拜訪竟然會演變成這種局面,他怎麼也無法想象張遼竟然會因爲諸葛亮的一次尚未查明真相的拒絕便有了暴怒的跡象。

事實上張遼自己也不明白他自己爲何會如此輕易就動怒。

難道是諸葛亮的這種舉動讓他想到了傻兮兮的登門三回的“劉黃鼠”,以至於張遼有“諸葛亮小覷張文遠”的想法?那也不至於啊!張遼知道自己沒那麼心胸狹隘,更何況劉備人家好歹也是史上一代梟雄,一代帝王,如今那也是堂堂一方諸侯。雖然手下兵力和張遼差不多。管轄的地方和人口還不如張遼,那人家也是主君,張遼自己不過是曹老大手下的高級馬仔。

可是這種事情張遼自己想是沒有問題的,但若是有人將此事揭開,那就是公然打了張遼的臉。諸葛亮今日之舉雖然沒有明言,但在知道那段歷史的張遼眼中,那絕對是屬於公然打臉的舉動。如此一來,焉能不讓張遼心中惱怒?

“元直,”張遼還算是情緒控制得當,及時的壓住了那股無名之火,“你現在去叫門,問清楚諸葛亮究竟在不在?若是不在,是何時出門?爲何出門?去了何處?何時回來?這幾個問題我要一個明確的答案。”

張遼緩緩地說着,看似十分平靜,但無論是徐庶還是張新,心中都知道,張遼對諸葛亮的不滿已經無法改變,若是這幾個問題的答案不能讓張遼滿意,將來的諸葛亮必然麻煩多多,甚至會被牽連到諸葛家族。

這個牽連的想法也只有張新清楚,畢竟張遼不會在外人面前展現他睚眥必報的一面。

徐庶苦笑着向山莊走去,他此時的心中只希望諸葛亮是真的不在家。若是如此,事情還有轉寰的餘地,否則的話,諸葛亮就真的將張遼得罪深了。

張遼看着徐庶上前叫門,大門打開,徐庶與門內的人交談。但是徐庶同樣未能進門。此時張遼已經知道,諸葛亮絕對是不在家中,而且很有可能連諸葛均也不再家,估計也就是黃月英以女主人的名義主持家務,否則斷不會連徐庶都攔着。

此時,張遼的心中突然感覺到他好戲忽略了什麼東西似的,但極力想廓清那團籠罩在思緒上的迷霧時,卻又怎麼都無法將迷霧驅散。這就使得張遼至今也無法找到問題的重點,只能無奈的暫時放棄。

徐庶此時也回到了張遼身邊,他的回答和張遼所想相差不大。諸葛亮確實不在家中,據開門的童子所言,半月前諸葛亮出門,卻未曾留下行止。諸葛均也在諸葛亮離家數日後離開,行止不明。或許主持家務的黃月英知曉,但徐庶與黃月英雖然相熟,但是沒有一個男主人在家,徐庶也不便於拜訪女主人。而且他已經得到了答案,雖然不是很滿意,可是至少不算是最壞的答案。

“將軍,事情便是如此,那童子也並不知曉孔明去向。若是將軍想知道明確的答案。庶便立刻去拜訪黃承彥先生。”徐庶將諸葛亮家中童子的答覆告知張遼後說道。

“算了。”張遼此時還在和腦海中的那圖案迷霧糾結着,也沒心思去計較諸葛亮的問題了。在張遼看來,諸葛亮錯過此次機會是他自己的損失,雖然諸葛亮權力**強烈,但是這一次機會卻能給他難得的進入曹軍高層的階梯。從張遼的幕府中踏上曹軍高層的機會可是要比走地方官升遷的路線輕鬆方便,而且更容易進入曹操及其他高層官員的視線。正所謂機不可失、失不再來,諸葛亮自己失去了機會,張遼當然不會爲他可惜。

“回城。”張遼沒時間與諸葛亮糾纏,雖然此時還不到他給徐盛考慮的最後時限,但張遼也要準備給李嚴等人做好安排。

因爲身在軍中,李嚴、霍峻是最早趕到張遼府中聽令的人。

“我不跟你們說什麼大道理,什麼民族大義,國家安危,我統統不說。我只說一件事,你們現在是軍人,就要服從軍令。我要調你們去北疆,你們有什麼意見?”

張遼或許是早上在諸葛亮那邊吃的閉門羹使得心中的火氣還沒有徹底消散,語氣十分的生硬,與一貫給人的和善印象完全不同。

李嚴沒有立刻回答,但是霍峻卻毫不畏懼張遼的權勢和火氣,直衝中的回答道:“卑職從軍時間不長,但也知道軍令如山倒,將軍既然以軍令調動,卑職絕無二話!”

“呵呵!”張遼聽到霍峻這樣直愣愣的回答,原本因爲諸葛亮而暫時未消的火氣也熄滅了幾分,“不愧是剛直敢言的霍仲邈!李正方,你心中又是如何想的?”

張遼誇了霍峻一句後,話頭一轉,又高聲的質詢起李嚴來。

“末將沒有異議。”李嚴的回答十分討巧。無論從哪方面看,他的回答都沒有錯誤。

但是張遼豈會如此輕易的讓李嚴過關,他走到李嚴面前,面帶微笑的看着李嚴道:“李嚴,你是被劉景升越級拔擢的將領,都尉一職足以讓你和劉磐這樣的中郎將相提並論。可是現在你已是我軍的一員,昔日在荊州軍中的那點榮耀和地位也早已成爲過眼煙雲。尤其是我軍軍制與衆不同,都尉一職在正規軍中是沒有的,只有臨時的地方駐軍的主將中有這樣的職位。但是正規軍和地方軍的實力、地位卻又有着天壤之別,同級軍官的待遇自然也是差別極大。我知道你李正方素有才華,別奇怪,要調動你們,自然要提前將你們的能力、品性打聽清楚。李嚴你文武全才,無論是治理地方還是身在軍中,皆能夠應對得當。可是我軍也同樣有軍政分開的原則,除了我本人和丞相都有過軍政一把抓的先例,但自我離開幽州後,真正統轄軍政大權的就只有丞相一人而已。所以,我軍軍中是不允許軍政統管的官員出現的。既然你李嚴有才,我也給你一個機會,一個選擇的機會。地方官員,地方駐軍主將,正規軍中低級軍官。這三個選擇你可以自行決斷。”

張遼說到這裡,對着李嚴微微一笑,走回了自己的座位,翻閱起桌上的文件,再也不看李嚴一眼。

這時,張新走進屋子,走到張遼身邊低聲說道:“將軍,那傅肜和廖化也已經找到。廖化是襄陽軍中一個都伯,本身也是個小士族的子弟,據說也是頗通文墨。傅肜也在襄陽軍中,不過他原本是文聘部下。從新野撤出的殘部,如今是個軍候。此二人我已請奉孝先生下達凋調令,將他們及其部下共247名士卒統統調到將軍麾下。”

張新的說話的同時,張遼也在看着張新遞過來的情況。荊州軍的軍制是沿襲的漢朝軍制,這與曹軍經過改革後的軍制完全不同,雖然曹軍和荊州軍都是沿用的伍、什、隊、屯、曲、部、軍這樣的建制結構,曹軍僅僅是在部和軍之間多了旅、師的建制並將司馬獨立成爲一個單獨的主官軍職。但是兩種軍職的兵員數量從曲開始,曹軍的編制就是完全額定的,不似荊州軍那樣彈性極大。從張新的情報中張遼可以看到,傅肜的部下在新野大戰之前也就是400人不到,倒是和曲這個編制中漢軍通常的200到500人之間的浮動數字吻合,數次大戰之後,那傅肜帶着殘兵退入襄陽,卻還有着147人的部下,超過三分之一的士卒被保存下來,這說明了傅肜的能力還是不錯的。至於廖化,他是蒯越的同鄉,他的部隊也沒有得到出城作戰的機會,100人的建制倒是完全保存下來了。

“不錯,將他們安排在趙虎的軍營中,讓趙虎用訓練幽州軍的標準減輕三成訓練他們,通過的全部留下,不能通過的就歸入遣散名單。至於廖化和傅肜……標準不能下降,再給他們加上軍中士官、尉官的訓練科目,這件事你親自去辦。”張遼立刻做出了決定。

張新知道張遼要人的目的就是爲了彌補郝昭等人被調離的空缺,但是他卻沒有想到張遼對傅肜、廖化的重視竟然還在李嚴、霍峻之上。可是張新是絕不會質疑張遼的命令,雖然心中疑惑,但是他依舊會不折不扣的完成。

張新退出屋子後,張遼又將視線投向站着的李嚴和霍峻。他已經給了李嚴思考的時間,也藉此考驗霍峻的耐心。雖然李嚴還沒有給出回答,但是霍峻的表現卻讓張遼感到滿意。這段時間內,霍峻雖然不知道張遼爲何對他沒有任何發落,但是他依舊站的筆直,紋絲不動。

“李嚴,你可有決定?”張遼笑着開口了。

李嚴擡起頭,看着一臉微笑的張遼,心中忐忑。初見張遼時李嚴雖不知道張遼爲何會表現出一股怒氣。但那時候李嚴對張遼卻沒有絲毫的畏懼。然而當張遼微笑着看着他時,李嚴卻莫名的感受到一種無形的壓力。

“回稟將軍,嚴……嚴願意從軍,正規軍。即便是從軍中小兵做起,嚴也心甘情願。”

李嚴的回答一開始還有些猶豫,但隨即便變得異常的流利。而他的回答也讓張遼有些意外,畢竟歷史上的李嚴也是個喜好權力的傢伙,否則也不會因爲和諸葛亮的權力之爭而導致那悲慘的結局。原本張遼以爲李嚴會選擇在地方爲官,或者擔任地方駐軍主將,這兩個官職和軍中軍官相比,在自由度和權力方面還是有着優勢的。

不過張遼很顯然是看輕了李嚴的智慧,也疏忽了李嚴對權利的渴望。實際上李嚴在襄陽開城投降後便極力研究曹軍的軍制,他得出的結果就是曹軍正規軍的軍官看似權力不大,且軍紀限制卻是不小。但是一旦做到校尉這樣的旅級軍職,軍官的權力便因爲駐防一方而無形中被大大增強。若是能夠提升到將軍的行列,即便是中郎將這樣的最低級的將軍,那也是曹軍中的高級軍官了,無論是地位、權力都不是地方官員能夠比擬的。再加上軍方獨立的司法權和軍方大佬們護短的個性,正規軍在地方軍和地方官吏面前的驕傲是絲毫不加掩飾的。

這纔是李嚴斷然決定加入正規軍的原因,哪怕他因此而從比兩千石都尉變成俸祿低於六百石的軍候,甚至更低的都伯、隊率。李嚴對於此次張遼調動他們的原因也有所耳聞,雖然以他的地位不可能知道曹軍內部的分歧,但是張遼此舉分明是填補陳到、郝昭等人被調走的空缺。所以李嚴相信,只要他自己能夠表現出色,在短時間內得到提升也並非難事。要知道,在被調離之前,趙雲是僅次於四徵將軍的鎮北將軍,陳到是可以統領數萬大軍的驍騎將軍,郝昭也是近期被擢升的宣威中郎將,李嚴的目標就是填補這三人的空缺,他已經將目標放在了軍中地位的提升上。

張遼看着李嚴,臉上的微笑始終保持着,雖然對於李嚴內心的想法並不清楚,但是張遼對李嚴能夠在短時間內想明白一切並作出張遼認爲最正確的選擇,這一切足以讓張遼感到滿意。而且歷史上李嚴在蜀漢的地位可是遠遠高於陳到、趙雲,也高於在孫吳的徐盛。雖然因爲曹軍已經實行了軍政分離的政策而使得軍方將領不能干預地方政務,但是以李嚴的才能,張遼自然會將他安排在需要軍方大力支援地方建設的地區,雖然張遼也不願意違背軍人不得干政的規定,但是打打擦邊球,有效的利用軍政全才的軍官也是有利於地方和軍方的共同利益的。反正一段時間之後,正規軍是需要進行例行調動的,這纔是杜絕軍方將領利用駐防地方的機會建立自己勢力的手段。

“好!正方能夠由此雄心壯志,確實無愧荊州豪傑之稱。既如此,那你與仲邈從此時起便算是正是調入我徵北將軍的麾下。不過你們昔日所學卻與我軍頗爲不同,軍制、兵種構成、戰術、戰鬥編組以及其他的如後勤、醫療和我軍獨特的參軍制度都是你們需要從頭開始熟悉的。而身爲軍官,還需要更清楚基層士兵和軍官的訓練方式和戰鬥模式,所以從今日起,你們將被安排在我軍一支不遜於丞相中軍護衛虎豹騎和虎衛軍的精英身邊,他們就是自河北大戰開始便屢建功勳的重裝步兵營。這支僅有七百人的步兵營卻是連許仲康的虎衛軍也不敢輕言勝利的精銳,你們將在該營校尉趙虎趙嘯林和我身邊親衛統領張新張子初的訓練下,前期熟悉我軍士官、尉官的培訓內容。”說到這裡,張遼突然綻開笑容道:“再提前告訴你們一個消息,趙虎此人身高超過九尺,力大無窮,便是丞相身邊的典韋、許褚亦不敢正面與其角力。他就是親自訓練你們的教官,你們好自爲之了。”

張遼的話語中怎麼聽都能感覺到一股幸災樂禍的味道,這讓李嚴、霍峻兩人頗有不妙的感覺。而且從張遼的描述中,他們的腦海中分明浮現出一個稍高超過九尺,青面獠牙、渾身肌肉賁張,血管虯結的巨漢在仰天怒吼,耀武揚威的場景。

想到這裡,李嚴和霍峻兩人不由得同時打了個冷戰,他們兩人不禁扭頭相視一顧,臉上同時浮現出一種“同爲天涯淪落人”的表情。

而在一旁將他們的表現看的清楚的張遼卻心中大笑,早上因爲諸葛亮的那點糾結心態也終於蕩然無存。

張新、趙虎雖然是張遼定下的教官,但他們也不會過分爲難李嚴他們,張遼如此說,不過是不想讓他們心存僥倖,以至於訓練時偷工減料。要知道,北方人和南方人體質還是有一定的差距的,張遼要在短時間能讓李嚴這些南方軍官達到北方軍人的標準,然後纔是讓他們去適應北方的氣候、環境。若是他們連趙虎這一關都無法通過,張遼也只能無奈的提前放棄了。否則將他們帶到北方,不但沒有用處,還會拖累他們的同僚。

“就這樣定了。子初,帶他們去嘯林那邊。”張遼對着門外喊了一聲。

“喏!”張新應聲而入,對着李嚴、霍峻說道:“兩位,跟我走吧!”

張新的語氣中也因爲張遼的吩咐而帶着些不善,“歡迎你們加入徵北將軍的麾下,衷心的希望你們能在嘯林那傻大個的面前完整的走出訓練營!”(!)

第338章 教!第444章 “雷神”發威!第九十二章第272章 冬季攻勢(5)第369章 計劃有變!第312章 界橋整風!第587章 南征荊州之連珠神箭!第520章 王朝的黃昏!第三十九章第418章 幽州收心會議(上)第197章 開戰(1)第254章 壽春之戰,袁術亡!(下)第446章 張遼在邊境的遭遇戰(4)第369章 計劃有變!第九十六章第412章 兵書!第617章 處理瑣碎事務!第495章 幷州事定!第537章 開府建衙前的角力!第536章 劍指西涼?第240章 爲曹軍輸血的東瀛第716章 中樞、地方的取捨!第320章 再回雒陽城!第677章 劉備軍的逆襲!第201章 合金!機械!第288章 投石機發威!第420章 安撫馬超!第323章 曹系將領的默契!第十四章第290章 許攸的“殺”招!第501章 暫緩南下,轉攻漢中?第202章 錢幣!第639章 馬良、鄧芝到手,幕府補充結束!第546章 暫時的妥協!第464章 受命!(下)第一章第267章 去向高覽打招呼!第477章 曹昂的領悟!第406章 曹操的心思!第一五三章第435章 樞密院、樞密使!(下)第192章 袁軍的對策第十七章第609章 南征荊州之出擊!第187章 預防針第454章 不和諧的因素!第602章 南征荊州之守城!第71章 上第三十四章第一三五章第二十三章第一三一章第167章 平谷伏擊戰第323章 曹系將領的默契!第451章 餘韻!(上)第608章 南征荊州之戰前花絮!第303章 硬撼袁軍!第172章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第400章 建安八年結束了!第147章 下第193章 和郭嘉的商議第593章 南征荊州之荊南四郡!第332章 接班人的培養!第173章 殺戮之夜!第272章 冬季攻勢(4)第95章 上第567章 南征荊州之新的軍情!第200章 賈詡入幕第486章 亂紛紛你方唱罷我登場,天下就是個大舞臺啊!第498章 鄭玄逝世!第701章 夜潮!第284章 驚愕!第六十九章第225章 無題第八十章第一五一章第373章 曹軍反擊!第二章第四十八章第708章 敲響劉備的喪鐘!第551章 議封魏公!第650章 保護家人,選擇立威目標!第409章 制度的選擇!(上)第532章 動手的理由!第172章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第301章 文字的力量!第490章 回家的路上教孩子!第499章 糧食問題大如天!第七十六章第115章第112章第341章 張遼在幽州的佈局!第一百章第278章 張遼對高覽!第401章 內憂!(下)第657章 解決內部問題!第536章 劍指西涼?第625章 分裂孫家!(下)第332章 接班人的培養!第211章 將士歸來
第338章 教!第444章 “雷神”發威!第九十二章第272章 冬季攻勢(5)第369章 計劃有變!第312章 界橋整風!第587章 南征荊州之連珠神箭!第520章 王朝的黃昏!第三十九章第418章 幽州收心會議(上)第197章 開戰(1)第254章 壽春之戰,袁術亡!(下)第446章 張遼在邊境的遭遇戰(4)第369章 計劃有變!第九十六章第412章 兵書!第617章 處理瑣碎事務!第495章 幷州事定!第537章 開府建衙前的角力!第536章 劍指西涼?第240章 爲曹軍輸血的東瀛第716章 中樞、地方的取捨!第320章 再回雒陽城!第677章 劉備軍的逆襲!第201章 合金!機械!第288章 投石機發威!第420章 安撫馬超!第323章 曹系將領的默契!第十四章第290章 許攸的“殺”招!第501章 暫緩南下,轉攻漢中?第202章 錢幣!第639章 馬良、鄧芝到手,幕府補充結束!第546章 暫時的妥協!第464章 受命!(下)第一章第267章 去向高覽打招呼!第477章 曹昂的領悟!第406章 曹操的心思!第一五三章第435章 樞密院、樞密使!(下)第192章 袁軍的對策第十七章第609章 南征荊州之出擊!第187章 預防針第454章 不和諧的因素!第602章 南征荊州之守城!第71章 上第三十四章第一三五章第二十三章第一三一章第167章 平谷伏擊戰第323章 曹系將領的默契!第451章 餘韻!(上)第608章 南征荊州之戰前花絮!第303章 硬撼袁軍!第172章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第400章 建安八年結束了!第147章 下第193章 和郭嘉的商議第593章 南征荊州之荊南四郡!第332章 接班人的培養!第173章 殺戮之夜!第272章 冬季攻勢(4)第95章 上第567章 南征荊州之新的軍情!第200章 賈詡入幕第486章 亂紛紛你方唱罷我登場,天下就是個大舞臺啊!第498章 鄭玄逝世!第701章 夜潮!第284章 驚愕!第六十九章第225章 無題第八十章第一五一章第373章 曹軍反擊!第二章第四十八章第708章 敲響劉備的喪鐘!第551章 議封魏公!第650章 保護家人,選擇立威目標!第409章 制度的選擇!(上)第532章 動手的理由!第172章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第301章 文字的力量!第490章 回家的路上教孩子!第499章 糧食問題大如天!第七十六章第115章第112章第341章 張遼在幽州的佈局!第一百章第278章 張遼對高覽!第401章 內憂!(下)第657章 解決內部問題!第536章 劍指西涼?第625章 分裂孫家!(下)第332章 接班人的培養!第211章 將士歸來